通过游戏提高宝宝认知能力

12-16

随着我国幼儿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幼儿游戏教学越来越流行。幼儿园游戏有益于培养小朋友的注意力更加集中。教师应注意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以及营造积极的游戏氛围。生活中你有收集经典的幼儿园游戏吗?下面的内容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通过游戏提高宝宝认知能力,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游戏一:摆动物珠

教具:写有数字的白纸长卡片、动物形状的珠子

要求:

1、一一对应的摆放。例如:1对应1只小兔,2对应两只蜗牛……。

2、在摆的过程中让宝宝了解了数量、数字、数名之间的关系,在找动物珠的同时也培养了孩子的观察能力。

游戏二:小帆船

教具:一幅画有5只帆船的画(每只帆船一对白色风帆)、10只彩色风帆贴纸(每只风帆上画有1-10的数量园点儿)

要求:

1、宝宝掌握摆放非常好的时候可以进行十任何成的练习。

2、告诉宝宝帆船上的帆的园点加起来是10。

3、家长先贴一个例如:贴上三个园点的小帆要和七个园点的小帆对应。让宝宝数数并且反复练习。

4、这个游戏主要是让宝宝练习10的合成与分解,让孩子在反复操作中掌握这些数量的概念,同时练习了分解与组合,在贴的过程中也训练了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和空间感知能力。

在家里父母们可以准备一些日常生活用品让宝宝反复练习数量、数字、数名之间的关系以及10的合成与分解,培养宝宝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对数量的理解能力。如果您经常让宝宝这样练习,宝宝会很快掌握。游戏当中很可能会让宝宝觉得枯燥,因此家长要及时地给予指导、引导和鼓励,让宝宝把这个游戏做完。

yJS21.com更多精选幼儿园游戏阅读

亲子游戏提高宝宝记忆力


Q:宝宝什么时候具有记忆能力呢?

A:研究表明,宝宝出生后两三天就有一定的记忆能力,出生后6个月左右就出现了形象记忆。

3岁前的宝宝的记忆特点:形象记忆为主、保留时间短暂、易受情绪影响、睡前记忆效果最好。

1、以无意记忆为主,形象记忆占主导地位。记忆带有很大的随意性,没有目的和意图,凡是感兴趣的、印象鲜明的事物,宝宝就容易记住。

小诀窍

可以采用形象生动、有声有色、颜色鲜艳分明的东西作为记忆材料。用这些宝宝感兴趣的形式,让他在不知不觉中记住许多东西。

2、记忆内容在头脑中保留时间较短。据研究表明:宝宝见过的事物重新出现在眼前时,1岁以内的宝宝只能认得几天前的事物;2岁左右的宝宝只认得几个星期以前的事物:3岁左右的宝宝可以认得几个月以前的事物。

小诀窍

可以多次重复想让宝宝记住的东西,并在语言中强调出来。

3、宝宝自我控制能力比较差,记忆活动很容易受情绪的影响而出现差异。宝宝心情愉快则记忆效果良好,心情沮丧则有可能什么都记不住。

4、宝宝一天中记忆力最好的时间是在睡觉前,这时给他讲故事或讲一些生活常识,学习效果最佳。

采取亲子游戏的方式进行记忆训练,能有效提高宝宝的记忆力哦!

从哪儿开始

目的:发展记忆力

Play:给宝宝讲有连续性的童话故事,每天讲到哪儿,都让他记住。第二天开始讲时,可以先问问他:“昨天讲到哪儿了?今天要从哪里开始呀?什么内容呢?”看看宝宝有没有记住。长期这样训练,可以有效提升宝宝的记忆力。

动物运动会

目的:发展记忆力

Play:妈妈将家里的小动物玩具集合起来,给每个小动物编上号。开始时让每个小动物都站在自己的号码上,请宝宝记住,然后妈妈再将号码拿起来,并把号码弄乱,再让宝宝给每个小动物把它们原来的号码贴上,看看他是不是能够准确地把号码和小动物一一对号入座。

依次说名称

目的:培养短期记忆力

Play:把几样(不少于5样)东西按先后次序排列在桌上,给宝宝30秒的时间记住,然后遮起来,要求他凭记忆依次说出这几样东西的名称。

看图记忆

目的:教授分类记忆法

材料:有动物的画或卡片

Play:让宝宝看一张画有好几种动物的图片,限定在一定时间内看完。一开始时间可以长些,逐渐缩短看的时间,将图片拿走后,让宝宝说出图片上都有哪些动物。如果他记住的不多,可以将动物分类记,如兽类有几种,鸟有几种,鱼类各有几种,这样就能记得快些。

打电话

目的:培养记忆力及想像能力,丰富词汇,促进语言能力的发展

Play:和宝宝同向坐好(同时面向前)。妈妈伸出大拇指和小指凑到耳边模仿打电话,问宝宝:“喂,你是谁?”“你家住哪里?”“你爸爸叫什么名字?”“他在哪儿上班?”

看橱窗

目的:发展观察力和记忆的准确性

Play:这个游戏适合在带宝宝外出时进行。路过商店橱窗时,先让宝宝仔细观察一下橱窗里陈列的东西。离开以后,要求他说出刚才所看到的东西。你也可以观看其他的事物,如观察文具盒里的物品,然后说出盒中共有多少件东西;观察公园里的花坛,说出有几种颜色的花,等等。

字词记忆

目的:扩大短时记忆的广度

Play:让宝宝重复给他讲过的故事,看能记住多少字词;在一定时间内说出一些他熟悉的词汇,如交通工具、生活用品、动植物等方面的词,看他能记住多少。

重复手势

目的:扩大动作记忆的广度

Play:让宝宝认真看着你做的5个手势。要求他在你做时不要跟着做。等你做完后,让他按顺序重复做出来。如果宝宝不能顺利回忆5个手势,你可以把手势数量减少到3~4个,以后再增加到5个。

手势1:握拳

手势2:伸出中指和食指(胜利的手势)

手势3:伸出大拇指(很棒的手势)

手势4:伸出小拇指

手势5:伸出5个手指

听故事回答问题

目的:培养有意注意和记忆力

Play:给宝宝念故事的时候,要求他认真听,然后根据故事的内容回答问题。如:读小马过河的故事,可以问:“谁说水很浅?”“谁说水很深?”

回忆姓名

目的:培养对人名的记忆力

Play:和宝宝看电视或读书的时候,要求他注意记住故事中人物的名字,然后让宝宝回忆每个人的名字。

提高宝宝肢体运动智能的小游戏


我帮兔兔装球

目的

1.锻炼宝宝手指的灵活性;

2.对不同色彩小球的喜爱。

环境与材料

室内或室外均可。

废纸纸盒一只,自制纸篮子一只,不同颜色的玻璃小球若干(也可采用塑料小球),小兔头饰若干。

步骤

1.爸妈设置情景,如兔妈妈要去小猫家做客,要带给小猫他最喜欢吃的东西,请小兔帮忙把小篮子装满。也可用其他方式,激起宝宝对活动的兴趣。

2.爸妈可在一个纸盒上挖一个小洞(与球的大小相宜),另准备一个纸篮子。

3.爸妈引导宝宝从纸盒中取出小球,并放到纸篮子里,爸妈可从旁鼓励。根据宝宝年龄的大小,可适当调整难度,如将纸篮子改变成有一个孔的纸盒子等。

我用沙子画张画

目的

1.让宝宝体会到自己双手的灵巧;

2.让宝宝在玩沙中感受游戏的乐趣。

环境与材料

公园或小区。

几个大的塑料可乐罐,装满干净的细沙,盖上盖子,底下挖一个小洞(以沙子可以细细慢慢地漏出来为宜);几张白色的大画纸。

步骤

1.出示塑料可乐罐,让宝宝感受沙子从可乐罐底部流到手上的感觉。

2.爸妈用纸将洞口塞住,用一根绳子将可乐罐吊起来固定住,在地上铺一张大的画纸,示范如何用沙子作画:先将洞口打开,然后轻轻地推动罐子,让漏下的沙子在纸上留下轨迹。

3.给宝宝一张大的画纸,请宝宝尝试推动可乐罐让沙子漏到纸上形成不同的图画。

提高宝宝情商的小游戏7则


和爸爸一起泡泡乐

适合年龄:0~3个月

游戏目的:

除了妈妈的温柔体贴外,和爸爸一起游戏,对宝宝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特别是生后的头3个月。

通过这个游戏,不但能给宝宝带来快乐,还是哄宝宝入睡的好方法呢!

游戏道具:

浴缸、一缸水温适中的泡泡浴。

游戏步骤:

1.让宝宝躺在爸爸的胸前,身体一半泡在水里,一半露出水面。

2.爸爸可以呼唤着宝宝的名字,同时搓搓宝宝的身体,把水泼在他的四肢和身体上。宝宝还可以学会玩水,享受水带给他的舒适。在爸爸强有力的臂弯中,宝宝对水的恐惧感会大大降低,取而代之的是水带来的乐趣。

3.如此一来,一个吵闹不休的宝宝,很快就能安睡了。

游戏提示:

要和宝宝玩轻柔的游戏,动作不可过于剧烈,以免宝宝太兴奋,难以入睡。可以边玩边唱歌或讲故事。

妈妈的爱心抚摸

适合年龄:0~3个月

游戏目的:

妈妈在身边,会让宝宝感到很安全。

妈妈的抚摸,更会让宝宝体会到妈妈的爱心。这个游戏在带给宝宝安全感的同时,能够增强宝宝的快乐情绪。

游戏步骤:

1.在洗澡前后或换完尿布后,将宝宝平放在床上,边对宝宝说话,边抚摸宝宝的双臂,从肩抚摸到手,再从脚到臀部抚摸双腿,然后从上到下摸摸胸。

2.摸摸宝宝的脸蛋、眉毛、额头、小眼睛、小鼻子、小手、小脚丫,并伴随着:“宝宝真乖”、“揪揪小鼻子”、“漂亮的大眼睛”、“圆圆的小肚皮”、“香香的小脚丫”等语言。

3.然后把宝宝抱起来,用手抚摸宝宝的背部、颈部和头部。按以上的步骤抚摸宝宝的全身。

游戏提示:

这种充满爱意的抚摸能帮助小宝宝适应环境。妈妈的动作应该轻柔、饱含爱怜之情,同时面带笑容,不断地对宝宝说话。

聆听爸爸的歌声

适合年龄:0~3个月

游戏目的:

宝宝通常比较喜欢音调较高的女性声音,特别是自己母亲的声音。而父亲说话的音调较低,尾音变化较少,宝宝往往觉得父亲的声音比母亲的声音“安静”,因此会给宝宝带来别样的快乐感受。

游戏步骤:

1.爸爸抱着宝宝,让他的头靠着爸爸的下颌,等宝宝再大一些,则让他靠着爸爸的肩膀。

2.爸爸也可以在宝宝临睡前给他唱《摇篮曲》之类的歌曲。通过爸爸浑厚的声调唱出这类歌曲,效果会很不同。

3.如果宝宝对某些曲子比较感兴趣,把它们记下来,反复唱给宝宝听,次数越多越好。

游戏提示:

宝宝可能会喜欢一些自创的歌曲。

亲亲我的宝贝

适合年龄:0~3个月

游戏目的:

在游戏中锻炼宝宝俯卧抬头的能力,同时培养宝宝的快乐情绪。

游戏步骤:

1.妈妈双手扶着宝宝的背部,面对面地让宝宝抬头和妈妈亲亲脸,反复多次。

2.开始时妈妈可以离宝宝的脸蛋稍微近一些,让宝宝不必费力,就可以亲到妈妈的脸。

3.然后可以加大难度,让宝宝主动靠近妈妈。

游戏提示:

妈妈也可以做出各种不同表情或鬼脸,让宝宝觉得更加有趣。

镜子里的宝宝

适合年龄:3~6个月。

游戏目的:

让宝宝抬头找镜子,使他的颈部肌肉得到锻炼。

在镜子里看到自己的形象,让宝宝感到快乐。

游戏道具:

镜子、软垫子。

游戏步骤:

1.宝宝靠在软垫上,妈妈手拿镜子,让宝宝抬头看镜子中的自己,问宝宝:“宝宝,镜子里的这是谁啊?是某某某(宝宝的名字)。”

2.然后快速将镜子拿开。镜子不见了,宝宝会抬头、转头寻找,过一会儿,将镜子重新拿到宝宝面前:“镜子又出现了!”

3.宝宝会自然地伸出双手想拿镜子,妈妈帮他拿住,宝宝抬头看镜中的自己。

4.宝宝稍大以后,可以让他试着和镜子中的自己对话,他将会觉得很有趣。

游戏提示:

1.轻轻扶住宝宝的双手,别损伤宝宝的手腕骨。

2.要控制好镜子“镜子”消失的时间,时间过久,宝宝会失去兴趣。

有趣的痒痒

适合年龄:3~6个月。

游戏目的:

通过这个游戏,促进宝宝同父母之间的交流。

培养宝宝的快乐情绪。

游戏道具:

毛毯、羽毛、棉球等可以轻抚宝宝的物品。

游戏步骤:

1.

父母怀里抱着宝宝,然后用毛毯、羽毛、棉球等柔软的物品轻轻触碰他的手指和脚趾,同他低声说话,如:“这是什么呀?这是宝宝的小脚丫,胖嘟嘟的小脚丫。胖嘟嘟的小脚丫。痒痒来喽!”宝宝将来会感到非常快乐。

2.每次触摸宝宝的手指和脚趾,可以采用不同的物品。物品不同,宝宝的触感也会不同。渐渐地,宝宝可能会对某种物品产生特别的喜好。你的宝宝将会非常喜欢这些活动。

游戏提示:

在触碰过程中,可以不断呼唤宝宝的名字,增进父母和宝宝间的交流。

海盗船

适合年龄:3~6个月。

游戏目的:

通常,宝宝喜欢玩那些速度快、有旋转、自己能控制身体平衡的游戏。

在游戏过程中锻炼宝宝胆量,并让宝宝从中体会到快乐。

游戏道具:

一把可以旋转的办公椅。

游戏步骤:

1.爸爸把可以转动的办公椅移到客厅中央或周围没有障碍物的地方。

2.爸爸坐在椅子上,抱起宝宝,让宝宝双脚站在爸爸的大腿上。

3.“海盗船,要开喽!”爸爸让身体随着椅子一起动起来,稍稍用力,椅子就转得很快,宝宝会非常兴奋的。

游戏提示:

游戏速度应从慢到快,如果宝宝觉得恐惧或害怕,应立刻停下来。

当宝宝年龄大一些后,可以提高游戏的难度,比如说,爸爸可以突然急刹车,这个“措手不及”的动作常常会让宝宝笑个不停。

数学能力通过游戏来培养


数学是一门高深的学问,比如运用它可以建成一栋大厦;数学又是一种日常生活能力,出门买菜同样需要它。对于这种能力,美国育儿专家吉尔 亚当斯指出,在3-5岁时,孩子就可以通过做游戏来培养。

认形状:把彩色图画纸剪成各种不同的形状,正方形、长方形、五角形、三角形等,让孩子们把图形拼成一个新的大的平面图形,或是把这些纸像积木一样搭起来,形成一个立体的形状,并给它起个新的名字。益处:培养孩子良好的空间认知能力和创造性。

认大小:让孩子建立起物体大小的概念,并不一定需要教他认尺子。给孩子一根短绳子,让他用绳子量一量洋娃娃的房间,然后用同一根绳子去量量房子的高度,再量量家里的宠物,把它们的高度作个比较就可以了。益处:培养孩子的比较能力和空间认知能力。

安排次序:比如,在孩子玩娃娃聚餐的游戏时,让他来安排每个人该干什么,比如要你负责收拾食物,自己收拾塑料盘子和其他器物等。益处:培养孩子的计划能力和安排次序的能力。

学分类:大部分孩子都喜欢把纸牌、小汽车或枕头排成一长串。你可以问问孩子,为什么把红枕头挨着绿枕头放,是把它们按大小分类还是按颜色分类的?然后,让他按别的分类方法再排一次试试。益处:学会编排次序和分类是学习数学和阅读的基本技巧,它也可以培养孩子的创造力。

宝宝视觉认知游戏


亲子视觉认知游戏1:这是什么颜色?

适合年龄:12-18个月的宝宝

游戏作用:可提高宝宝的语言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帮助其建立颜色概念。

所需道具:纸盒一个;红、黄、蓝、绿等颜色的雪花片各几片

TIPS:家里用完的面巾纸盒、鞋盒、大饼干盒、月饼盒都可以充当游戏中的纸盒。如果家里没有雪花片,可以用各色的色纸、糖果纸、从各种广告宣传纸上剪下相应颜色的纸片、或直接用色笔在纸上涂出各种颜色的色块,剪成相应大小即可。

游戏步骤:

1、妈妈让宝宝认识纸片的颜色:“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几个颜色宝宝,它们的名字叫红色、黄色、蓝色、绿色。”

2、妈妈将准备好的各色雪花片(纸片)放在盒子里。

3、妈妈从纸盒里任意取出一片雪花片(纸片),让宝宝说出其颜色。或者,妈妈说出颜色的名称,让宝宝在纸盒里找出,并交给妈妈。

TIPS:

1、妈妈说到颜色时,要尽量放慢速度及加重语气,以有助于宝宝对听语的辨识及反应。

2、

游戏中多鼓励。当你问宝宝“这个雪花片(或纸片)是什么颜色的呢”的时候,如果宝宝可以正确地回答,你要立即表扬他:“对了,宝宝真棒!”如果宝宝回答不出来,你就主动说出纸片的颜色:“这是红色的”,并鼓励他跟你学着说“红色。”

3、

需要重复进行。颜色是一种基于感知觉所得来的抽象概念,因此只有通过不断地重复游戏,宝宝才能把颜色和名称做相关性的连结。所以你千万不要操之过急,因为宝宝表现的不好而责骂他。

4、

游戏可由两种颜色开始。刚开始玩游戏时,可以从两种颜色的雪花片(纸片)认知开始,然后再适当增加难度,逐渐由两种颜色增加到四种颜色。另外,让宝宝认知颜色时,最好以红、黄、蓝、绿这四种基本颜色为主。

亲子视觉认知游戏2:认识我的小手小脚

适合年龄:12-18个月的宝宝

游戏作用:认识自己的手脚等身体部位,并进行相应的手脚运动,促进身体智能的发展。同时通过游戏可增强宝宝对情境的理解能力和反应能力,并懂得用手势来进行沟通。

所需道具:范晓萱的《健康操》卡带或CD、录音机或CD机

游戏步骤:

1、妈妈和宝宝坐在地上或床上。

2、妈妈先将双手抬高,并且转动前臂,问宝宝:手在哪里?同时抬起手来转一转,然后让宝宝跟着模仿动动手。

3、妈妈将脚伸直放在前方,并且把脚放在地上随意动一动。再问宝宝:脚在哪里?然后把脚动一动。然后让宝宝跟着模仿动动脚。

4、等到宝宝学会动动手和动动脚后,妈妈就放《健康操》的音乐,和宝宝一起来做运动。配合歌词“动动手啊!动动脚啊!勤做深呼吸”,宝宝跟着妈妈做出动手、动脚的动作。其它的音乐部分则可让宝宝自由摇摆身体。

TIPS:

12-18个月大的宝宝,语言的区辨及理解能力有很大提高,他们可以了解简单的语词及动作指示,也可以模仿简单的音、字,他们常常发出一些有意义或无意义的声音。在爸爸妈妈的指导下,他可以把一些声音和特定的动作或物品作连结。在这过程中,他们便学会了这些对象或动作的命名。在这个游戏中,宝宝如果会听到声音而做出相应的动手、动脚的动作,这说明宝宝已有一定语言理解能力。

亲子视觉认知游戏3:假装动物游戏

适合年龄:12-18个月的宝宝

游戏作用:不仅可提高宝宝的专注力和视觉追视能力,而且能加强其情境理解力,促进粗动作的发展,增强想象力和创造力。

游戏步骤:

1、妈妈和宝宝先坐在地上,然后妈妈对宝宝说:“我们一起来学小狗走路,好不好?”接着,妈妈四肢着地爬行,学小狗走路的样子,并引导宝宝模仿这个动作。

2、妈妈给宝宝示范小狗的叫声,让宝宝模仿。

3、然后,妈妈和宝宝一起学小狗的动作从房间的一边爬到另一边,比赛看谁爬的快。

TIPS:

1、由坐姿转换成四肢着地的爬行的姿势,对宝宝来说是一种很好的粗动作发展练习。如果他无法顺利完成这些动作,妈妈可以协助宝宝完成,并给予适时的鼓励。

2、假装动物游戏,通过模仿动物动作、声音的形式,不仅让宝宝的身体运动智能得到提升,还能对提升宝宝对事物本身的认知。

建议爸爸妈妈重复教宝宝不同动物的动作和叫声,比如小青蛙(模仿蛙跳的动作)、小鸟(模仿鸟飞的动作)、小鱼(模仿鱼游动的动作)等,让宝宝加深认知。需要注意的是:幼儿一般是从6个方面来认识事物的:即认知对象的外貌、名称、特性、类别、其他属性,以及与其他事物的关系。因此,你可以通过视觉(观察颜色、形状、大小)、听觉(听声音)、触觉(摸)、嗅觉(闻)、味觉(尝)来引导宝宝全面认识该事物,帮助他认知、理解。

如何利用结构游戏提高幼儿综合能力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因而在幼儿期,教师科学的指导幼儿,促进其全面发展,具备综合能力(即学习探索能力,合作能力,语言能力,艺术感受力、表现力,创新能力等)是幼儿园教育的主要任务。《纲要》中还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可见游戏在幼儿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

游戏是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一种独特的活动形式,也是幼儿活动的基本形式之一。幼儿的游戏中包含着丰富的认知成分,包括:观察、想象、记忆、思维等。这些认知成分能反过来促进幼儿的认知发展,从而提高幼儿的综合能力。如何充分利用游戏这一特殊活动,让幼儿愉快地学习成长,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目前,幼儿园教学过程中的游戏种类主要包括:体育、智力、音乐、角色、结构和表演游戏。角色游戏和表演游戏是深受幼儿喜欢的游戏形式,尤其是大班幼儿,往往能举一反三,创造性的进行游戏。但这类游戏对幼儿的知识基础及综合能力要求较高,而结构游戏既可自己玩,也可合作来玩,且幼儿都能得到动手操作的机会,所以也很受幼儿,尤其是中小班幼儿的喜爱。结构游戏即幼儿使用各种结构材料进行构造活动的游戏。在结构游戏中提高幼儿的综合能力,有其得天独厚的条件。

首先,结构游戏有利于幼儿智力的开发。众所周知,结构游戏中手的动作是必不可少的,也是贯穿始终的。我国著名的手外科专家顾玉东先生认为:人手能够完成二十七种复杂动作,是目前任何一台机器所不能比拟的。而脑生理学研究则证明,人脑功能具有区域性特点,即在脑的某个块面上比较侧重某种功能。在脑的动作神经中枢里,有掌管手运动功能的神经组织,使手在运动时,与大脑相应管理手功能的神经元相联系。也就是说,对手进行各种动作的训练,实际上使得大脑得到锻炼与刺激,脑与手的联系和脑内部的联系都得到加强,从而对改善脑功能起了积极作用。所以,结构游戏的性质决定了结构游戏有利于幼儿智力的开发。

其次,结构游戏适合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参与。随着独生子女的逐渐增多,幼儿个性孤僻、脱离集体、我行我素的现象也越来越多。在幼儿园里,常遇到这样的现象:老师兴致勃勃地组织幼儿上课、游戏或活动,可有的幼儿却坐在那里不闻不问,一副漠不关心的样子。而在结构游戏中却很少见到这种现象。这是因为结构游戏易操作,易学易会,又有多种玩法。发展水平比较高的幼儿可以玩出各种花样,发展水平稍低的幼儿也能够插出自己的作品。所以,幼儿极易被它所吸引,并参与到其中,从而使每一个幼儿完成独立、结伴、集体游戏的发展过程。

第三,结构游戏有利于教师全面了解幼儿,从而“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总会存在个体差异,这种个体差异在集体性的教学活动中,很难得以全面的展现,因而不易被教师所了解。而幼儿在自主性的游戏活动中,尤其是在结构游戏中,幼儿操作的同时,获得失败或成功的体验,并从中得出克服困难的方法或享受成功的喜悦,在这种投入放松的状态下,幼儿的个性得以释放:有的活泼好动,喜形于色;有的内向倔强,含而不露;有的天真可爱,有的大方文静……,教师通过结构游戏可以更全面的了解幼儿的个性特点,并贯彻《纲要》中“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的要求。

在结构游戏中,“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游戏在幼儿教育领域中,从来就不是纯粹的‘自然’活动,而是负载着一定的教育理念的教育活动”,在这种“教育活动”中,教师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并加以适时的引导,可以有效的促进幼儿综合能力的提高。

(一)通过操作多种材料培养幼儿的学习探索能力。

结构游戏的材料除了幼儿常用的积木、插塑以外,还包括沙、水、雪等自然材料。在结构游戏过程中,教师利用操作材料有计划的“更新”,可以激发幼儿的学习探索欲望,从而提高幼儿的学习能力。

我在组织幼儿进行结构游戏时,有选择的为幼儿提供材料,尽量体现材料的新奇性,并从幼儿兴趣出发,为幼儿提供了雪花插片、管状插塑、沙、橡皮泥,还有雪糕棒等材料。“新”的材料刺激了幼儿的求知欲望,他们很渴望能尽快的构建出好的作品。这时,我并没有一味的教给幼儿拼插技能,而是采用了“授之以渔”的方法,为幼儿演示1-2种玩法后,鼓励幼儿动手尝试拼插,在不断的失败——成功的过程中,幼儿体验了发现的乐趣,享受了成功的喜悦,也提高了学习探索能力。

(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幼儿合作能力。

合作是人们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进行的协调行动。它不仅是幼儿有效探索、学习不可缺少的条件,也是现代人才尤为需要的基本素质。在结构游戏中有意识地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可以收到很好的教育效果。

在组织结构游戏时,我总是把“商量怎么玩”的机会留给孩子,让孩子们在商讨之后确定游戏主题。接下来幼儿之间就开始进行分工,这时,往往会出现很大的分歧,我就引导孩子们商讨各自意见的好处与不足,然后确定方案。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渐渐发现每个人的想法都有好的地方,如果把好的想法合在一起就是一个更好的主意了。

幼儿在构建过程中发现问题时,引导幼儿为解决问题一起协商、互助,可帮助幼儿更好的学会合作。如在一次搭建桥的活动中,有一组幼儿搭的桥不稳固,失败了两次,我发现后,便引导孩子一起来找原因,结果发现是做桥墩的薯片筒不稳,怎样才能解决呢?我把“难题”甩给了孩子们,然后自己远远的观察:解梦柯提议用几个长方形的积木摞起来试一试,孩子们一起动手换上了积木,这下桥稳了。这时孙文佳又提议:我们试试在薯片筒里装上一些积木能不能站稳呢?大家又动起手来,这次也成功了,孩子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尝到了合作的“甜头”,提高了合作能力。

(三)在结构游戏的环境中发展幼儿语言能力。

“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的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在结构游戏过程中,可以为幼儿创设很多这样的环境,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

在幼儿探索出一种材料的不同玩法时,教师可鼓励幼儿同小伙伴交流彼此不同的玩法;在幼儿构建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可引导幼儿间互相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幼儿构建出好的作品时,可以开一个作品展示会,请一个个“小设计师”来介绍自己的作品。除此之外,有的结构游戏同故事相联系,更是发展幼儿语言能力的好时机。例如:拼插故事《金色的房子》中的房子,拼插故事《金鸡冠的公鸡》中的角色等等。这时,我就引导幼儿在拼插的同时,回忆故事内容;拼插完后再利用自己拼出的“道具”进行表演,复述故事内容。在这些“环境”中,幼儿说的正是他们自己想说而又喜欢说的内容。所以,语言能力在不断的运用过程中得到了发展和提高。

(四)在创作过程中提高幼儿艺术感受力、表现力。

“幼儿的创作过程和作品是他们表达自己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结构游戏本身就是幼儿在掌握材料运用基础上进行创作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幼儿用一块块积木,一堆堆沙子,一块块橡皮泥构建出一件件“作品”,幼儿在对自己及他人“作品”的欣赏过程中感受美,在对“作品”进行评价的过程中提高感受美的能力。在此能力得到提高的同时,又激发了幼儿自由表现美的欲望,在这种内动力驱使下,幼儿再构建出更美的、更能体现出自己愿望和情感的作品,从而表现美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结构游戏的过程是幼儿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的过程,也是幼儿艺术感受力、表现力不断提高的过程。

(五)创意拼插提高幼儿的创新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幼儿期,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尤为重要。

在结构游戏中的创意拼插活动可在幼儿对一种操作材料由不熟悉到熟悉后,集中在一次游戏过程中进行,也可以在帮助幼儿复习多种材料的拼插技能时进行,还可以体现在每一次结构游戏的过程中。

雪花插塑适用范围广,既可拼插出花篮、小筐,又可拼成小桥、摩托车等。在幼儿进行了几次雪花拼插的结构游戏后,我组织了一次创意拼插活动。孩子们自己商定了“过生日”的主题后,有的用雪花插塑插成了蛋糕,有的插出了汽车、超人等小玩具、礼品,各具特色。

在幼儿学会了玩沙和管状插塑拼插后,我组织了一次“动物园”的创意拼插活动,幼儿分组进行活动,结果孩子们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插出了风格各异的“动物园”:有的构筑成“野生动物园”,动物们在山上自由的嬉戏;有的构筑了“海洋动物园”,海中的伙伴们一起玩耍;有的构筑了“太空动物园”,从中世纪的恐龙,到从未见过的“太空动物”(孩子们根据想象拼插的动物),无奇不有,真是让人大饱眼福。

在一次用纸做材料的以“桌子”为主题的结构游戏中,幼儿的创新能力表现得更为淋漓尽致:他们用纸折出了圆柱体、长方体、扇形、拱形等多种桌腿,在设计未来的桌子时,袁铭阳设计的桌子可以做饭,像微波炉一样;尚奎烁设计的桌子可以当汽车,有两个轮子,想到哪儿就开到哪儿;马文婕设计的桌子可以当床,当乒乓球台,还可以当按摩椅呢!

在结构游戏中,幼儿的创新意识在每一次活动中都会有不同程度的体现,在不断的积累过程中,幼儿的思维驰骋跳跃,创新能力得到极大的提高。

游戏是幼儿喜爱的活动,我们应从幼儿的角度来考虑,充分挖掘游戏潜在的教育价值,引导幼儿在游戏中学习知识,提高能力,健康成长。

利用结构游戏提高幼儿园幼儿综合能力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因而在幼儿期,教师科学的指导幼儿,促进其全面发展,具备综合能力(即学习探索能力,合作能力,语言能力,艺术感受力、表现力,创新能力等)是幼儿园教育的主要任务。《纲要》中还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可见游戏在幼儿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

游戏是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一种独特的活动形式,也是幼儿活动的基本形式之一。幼儿的游戏中包含着丰富的认知成分,包括:观察、想象、记忆、思维等。这些认知成分能反过来促进幼儿的认知发展,从而提高幼儿的综合能力。如何充分利用游戏这一特殊活动,让幼儿愉快地学习成长,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目前,幼儿园教学过程中的游戏种类主要包括:体育、智力、音乐、角色、结构和表演游戏。角色游戏和表演游戏是深受幼儿喜欢的游戏形式,尤其是大班幼儿,往往能举一反三,创造性的进行游戏。但这类游戏对幼儿的知识基础及综合能力要求较高,而结构游戏既可自己玩,也可合作来玩,且幼儿都能得到动手操作的机会,所以也很受幼儿,尤其是中小班幼儿的喜爱。结构游戏即幼儿使用各种结构材料进行构造活动的游戏。在结构游戏中提高幼儿的综合能力,有其得天独厚的条件。

首先,结构游戏有利于幼儿智力的开发。众所周知,结构游戏中手的动作是必不可少的,也是贯穿始终的。我国著名的手外科专家顾玉东先生认为:人手能够完成二十七种复杂动作,是目前任何一台机器所不能比拟的。而脑生理学研究则证明,人脑功能具有区域性特点,即在脑的某个块面上比较侧重某种功能。在脑的动作神经中枢里,有掌管手运动功能的神经组织,使手在运动时,与大脑相应管理手功能的神经元相联系。也就是说,对手进行各种动作的训练,实际上使得大脑得到锻炼与刺激,脑与手的联系和脑内部的联系都得到加强,从而对改善脑功能起了积极作用。所以,结构游戏的性质决定了结构游戏有利于幼儿智力的开发。

其次,结构游戏适合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参与。随着独生子女的逐渐增多,幼儿个性孤僻、脱离集体、我行我素的现象也越来越多。在幼儿园里,常遇到这样的现象:老师兴致勃勃地组织幼儿上课、游戏或活动,可有的幼儿却坐在那里不闻不问,一副漠不关心的样子。而在结构游戏中却很少见到这种现象。这是因为结构游戏易操作,易学易会,又有多种玩法。发展水平比较高的幼儿可以玩出各种花样,发展水平稍低的幼儿也能够插出自己的作品。所以,幼儿极易被它所吸引,并参与到其中,从而使每一个幼儿完成独立、结伴、集体游戏的发展过程。

第三,结构游戏有利于教师全面了解幼儿,从而“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总会存在个体差异,这种个体差异在集体性的教学活动中,很难得以全面的展现,因而不易被教师所了解。而幼儿在自主性的游戏活动中,尤其是在结构游戏中,幼儿操作的同时,获得失败或成功的体验,并从中得出克服困难的方法或享受成功的喜悦,在这种投入放松的状态下,幼儿的个性得以释放:有的活泼好动,喜形于色;有的内向倔强,含而不露;有的天真可爱,有的大方文静……,教师通过结构游戏可以更全面的了解幼儿的个性特点,并贯彻《纲要》中“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的要求。

在结构游戏中,“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游戏在幼儿教育领域中,从来就不是纯粹的‘自然’活动,而是负载着一定的教育理念的教育活动”,在这种“教育活动”中,教师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并加以适时的引导,可以有效的促进幼儿综合能力的提高。

(一)通过操作多种材料培养幼儿的学习探索能力。

结构游戏的材料除了幼儿常用的积木、插塑以外,还包括沙、水、雪等自然材料。在结构游戏过程中,教师利用操作材料有计划的“更新”,可以激发幼儿的学习探索欲望,从而提高幼儿的学习能力。

我在组织幼儿进行结构游戏时,有选择的为幼儿提供材料,尽量体现材料的新奇性,并从幼儿兴趣出发,为幼儿提供了雪花插片、管状插塑、沙、橡皮泥,还有雪糕棒等材料。“新”的材料刺激了幼儿的求知欲望,他们很渴望能尽快的构建出好的作品。这时,我并没有一味的教给幼儿拼插技能,而是采用了“授之以渔”的方法,为幼儿演示1-2种玩法后,鼓励幼儿动手尝试拼插,在不断的失败——成功的过程中,幼儿体验了发现的乐趣,享受了成功的喜悦,也提高了学习探索能力。

(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幼儿合作能力。

合作是人们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进行的协调行动。它不仅是幼儿有效探索、学习不可缺少的条件,也是现代人才尤为需要的基本素质。在结构游戏中有意识地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可以收到很好的教育效果。

在组织结构游戏时,我总是把“商量怎么玩”的机会留给孩子,让孩子们在商讨之后确定游戏主题。接下来幼儿之间就开始进行分工,这时,往往会出现很大的分歧,我就引导孩子们商讨各自意见的好处与不足,然后确定方案。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渐渐发现每个人的想法都有好的地方,如果把好的想法合在一起就是一个更好的主意了。

幼儿在构建过程中发现问题时,引导幼儿为解决问题一起协商、互助,可帮助幼儿更好的学会合作。如在一次搭建桥的活动中,有一组幼儿搭的桥不稳固,失败了两次,我发现后,便引导孩子一起来找原因,结果发现是做桥墩的薯片筒不稳,怎样才能解决呢?我把“难题”甩给了孩子们,然后自己远远的观察:解梦柯提议用几个长方形的积木摞起来试一试,孩子们一起动手换上了积木,这下桥稳了。这时孙文佳又提议:我们试试在薯片筒里装上一些积木能不能站稳呢?大家又动起手来,这次也成功了,孩子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尝到了合作的“甜头”,提高了合作能力。

(三)在结构游戏的环境中发展幼儿语言能力。

“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的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在结构游戏过程中,可以为幼儿创设很多这样的环境,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

在幼儿探索出一种材料的不同玩法时,教师可鼓励幼儿同小伙伴交流彼此不同的玩法;在幼儿构建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可引导幼儿间互相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幼儿构建出好的作品时,可以开一个作品展示会,请一个个“小设计师”来介绍自己的作品。除此之外,有的结构游戏同故事相联系,更是发展幼儿语言能力的好时机。例如:拼插故事《金色的房子》中的房子,拼插故事《金鸡冠的公鸡》中的角色等等。这时,我就引导幼儿在拼插的同时,回忆故事内容;拼插完后再利用自己拼出的“道具”进行表演,复述故事内容。在这些“环境”中,幼儿说的正是他们自己想说而又喜欢说的内容。所以,语言能力在不断的运用过程中得到了发展和提高。

(四)在创作过程中提高幼儿艺术感受力、表现力。

“幼儿的创作过程和作品是他们表达自己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结构游戏本身就是幼儿在掌握材料运用基础上进行创作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幼儿用一块块积木,一堆堆沙子,一块块橡皮泥构建出一件件“作品”,幼儿在对自己及他人“作品”的欣赏过程中感受美,在对“作品”进行评价的过程中提高感受美的能力。在此能力得到提高的同时,又激发了幼儿自由表现美的欲望,在这种内动力驱使下,幼儿再构建出更美的、更能体现出自己愿望和情感的作品,从而表现美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结构游戏的过程是幼儿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的过程,也是幼儿艺术感受力、表现力不断提高的过程。

(五)创意拼插提高幼儿的创新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幼儿期,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尤为重要。

在结构游戏中的创意拼插活动可在幼儿对一种操作材料由不熟悉到熟悉后,集中在一次游戏过程中进行,也可以在帮助幼儿复习多种材料的拼插技能时进行,还可以体现在每一次结构游戏的过程中。

雪花插塑适用范围广,既可拼插出花篮、小筐,又可拼成小桥、摩托车等。在幼儿进行了几次雪花拼插的结构游戏后,我组织了一次创意拼插活动。孩子们自己商定了“过生日”的主题后,有的用雪花插塑插成了蛋糕,有的插出了汽车、超人等小玩具、礼品,各具特色。

在幼儿学会了玩沙和管状插塑拼插后,我组织了一次“动物园”的创意拼插活动,幼儿分组进行活动,结果孩子们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插出了风格各异的“动物园”:有的构筑成“野生动物园”,动物们在山上自由的嬉戏;有的构筑了“海洋动物园”,海中的伙伴们一起玩耍;有的构筑了“太空动物园”,从中世纪的恐龙,到从未见过的“太空动物”(孩子们根据想象拼插的动物),无奇不有,真是让人大饱眼福。

在一次用纸做材料的以“桌子”为主题的结构游戏中,幼儿的创新能力表现得更为淋漓尽致:他们用纸折出了圆柱体、长方体、扇形、拱形等多种桌腿,在设计未来的桌子时,袁铭阳设计的桌子可以做饭,像微波炉一样;尚奎烁设计的桌子可以当汽车,有两个轮子,想到哪儿就开到哪儿;马文婕设计的桌子可以当床,当乒乓球台,还可以当按摩椅呢!

在结构游戏中,幼儿的创新意识在每一次活动中都会有不同程度的体现,在不断的积累过程中,幼儿的思维驰骋跳跃,创新能力得到极大的提高。

游戏是幼儿喜爱的活动,我们应从幼儿的角度来考虑,充分挖掘游戏潜在的教育价值,引导幼儿在游戏中学习知识,提高能力,健康成长。

婴儿通过游戏来学习


婴儿通过游戏来达到学习的目的,因此他们游戏的过程也就是学习的过程。他们的游戏是自发的、充满实验性和趣味性的。在婴儿出生后的头一年里,他们游戏的方式是操纵周围世界的事物。在你的宝宝的身体和脑发育的同时,他的游戏能力和学习能力也在提高。

*3个月之前:这时,你的宝宝的大部分行为都是由生理反射功能决定的,所以他游戏的重点是自己的身体。例如,他在自己的脸和眼的前面晃动双手,玩弄自己的手指。

*4个月时:这时,你的宝宝的视觉提高了,因此动作协调能力也得到增强。你的宝宝现在能够抓取东西。任何在他抓取范围内的东西都成了他练习抓拿动作和测试的游戏目标。

*6个月时:这时,你的宝宝两手的协调能力大大提高,甚至连他自己也惊异于自身的技艺。他能花上数小时用双手在各种障碍物中爬行,聆听自己制造出的各种声音,因此了解到那些东西是固体。

*7个月时:现在,你的宝宝已经拥有了良好的记忆力。他知道即使闭上眼睛,那些物体也不会消失。有了这点新发现之后,躲躲猫和玩小腾空球就成了他最喜欢的游戏,而把玩具从高高地椅子上扔下来则成了他永不枯竭的快乐之源。

*12个月时:随着记忆力和推理能力的增强,你的宝宝开始喜欢做假定推测的游戏。如果把这辆火车推到地毯上会怎样呢?如果是推到沙发或木质地板上又会怎样呢?如果把积木扔进牛奶杯里会发生什么情况?在这段时间里,你的宝宝通过扮演一位科学家的角色来达到学习的目的。他可以在游戏中同时进行多项“研究”,像拿、搬和扔东西。最后,婴儿在这个过程中的每一个行为都为他提供了有关周围环境的无比宝贵的经验,教会他如何控制自己以及身边的事物。

“需要指出的是,孩子的游戏并不仅仅是游戏,而应被看作是他们最重要的活动。”

通过身体游戏认识自己


宝宝到了2岁左右,你是否发现,摇摇学步的他(她)们,越来越喜欢洗澡,喜欢在浴缸里和塑胶玩具一起玩,偶尔拍打,看水花四溅,然后哈哈大笑。你会注意到,孩子渐渐地对他身体的每一部分感兴趣,他喜欢拿自己的身体和你做比较:“我的脚丫小小”或“妈妈的脚丫大大”。早教专业人士解释,这些行为是孩子开始探索自己身体的表现。

玩身体游戏助宝宝自我认知

探索身体可建立自我认同

有时,他会把身体某个部位盖起来让你找,有时又要你猜猜他盖起来的是哪个部位。总之,他乐此不疲地玩着有关身体的游戏,而你却渐渐不耐烦。

其实,宝宝的这些表现表明他已经开始对自己的身体感兴趣了。爱尔贝早教中心于春林告诉记者,孩子的这种举动说明他已到培养自我认同的探索阶段。所以,他开始对自己身体各个部位感兴趣。当他躺在婴儿车里时,他已认识了自己的手和脚,他知道手可以帮他拿东西,可以放进嘴巴里吸,也可以推开自己不想要的东西。18个月大后,孩子的重心开始放在认识自己身体的其他部位,了解它们的名称和作用并且开始知道区分自己和他人,了解每个人的身体不一样;在这个时期,孩子需要通过认识自己的身体,从而了解自己并建立自我认同。

应陪孩子玩身体游戏

金宝贝早教顾问林晓娜表示,在这时,家长们应学着教孩子说出每个部位的名称“这是鼻子”、“这是耳朵”、“这是嘴巴”,让孩子与其他人比较身体“这是宝宝的鼻子,那是哥哥的鼻子,每个人都有一个鼻子,但每个人的鼻子都长得不一样。”

当孩子将身体某个部位藏起来时,家长应该耐心地陪他找,并猜猜他藏起了哪个部位。又或者,家长应该经常带孩子照镜子,告诉他,他的身体各部位是怎么样的;也可以将孩子的手放在白纸上,帮他画一个手的形状让他看,可以让他在自己的手形上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

孩子探索自己身体的每个部位都是阶段性的,如果父母不横加干涉,他很快就会经历这个时期,继续成长。相反地,如果父母在孩子探索自我时,随意地干涉或责备,将会使孩子的成长停滞,反而延长了孩子自我探索的时间。

喜欢《通过游戏提高宝宝认知能力》一文吗?“幼儿教师教育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幼儿园游戏,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园宝宝游戏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