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新入园会出现哪些不适

01-11

校园是孩子的第二个家,孩子的教育工作离不开这两个大家庭!家长与教师之间需要经常进行沟通与交流,及时注意孩子情况,帮助孩子积极健康地成长!那么,家长可以配合教师做哪些工作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BB新入园会出现哪些不适”,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入园可能遇到的一些不适应情况情况一:家长心态不轻松专家:我觉得是这样的,从入园的情况看,家长要放松,这个其实挺重要的,有的时候孩子分离焦虑,跟家里人特别紧张有关,如果家里人特意在意入园,你一定不会适应的,如果你心里这样想,这个孩子一直没有离开过我们,他一定不会适应的,一定会怎么样的,你这样想的时候,其实无形中把这个紧张空气带给孩子,孩子是很敏感的,原来,大家都很担心这个事,他可能把这个当成事了。这是其中一方面,从家庭来说,家长的心态得放松。专家:如果是两岁多三岁入园的孩子,大部分都会遇到这个分离焦虑。毕竟以前的家庭中,不管是阿姨、保姆看,还是老人看,妈妈看,不管谁看,都是一对一专注的,同时那个环境是熟悉的,一下换成一个新的环境,我们成人到一个新环境里也会不适应的,大学第一天一进校门哪都不知道,也会很紧张的,这个过程都会有的,只是说如果老师处理的好,很快的跟孩子建立起这种依恋关系,老师熟悉孩子,这个过程就会快,一周,一般孩子差不多是一两周可以适应的。情况二:孩子会生病,这个会是很厉害的一个情况主要是上火,呼吸道感染这一类的病。为什么会出这个病?一个是说咱们环境有关,家里是一个孩子的环境,很干净,而且不会有交叉感染,一下变成一个群居环境,你及时再干净,人多了,也会出现问题,因为环境引起的不舒服。还有一个内有心火,九月份入园的时候正好是什么,按理说应该是补,这个时候整个是夏天过了,人体很虚,你一上火,见不着家长一着急,嘴里的泡就起来了,跟我们成人一样的,就这样了,孩子就是一样的体现在发烧这样的一些症状,一病,就歇,歇的结果回来以后刚熟悉的环境又不熟悉了。对策:调整饮食习惯与饮水习惯所以因为这样,所以有的孩子就适应时间很长,为什么刚说幼儿园老是生病,老不去,就更到生病,于是这样的孩子可能就需要持续一个多月这样的情况。1、饮食要清淡,回家可以再吃一顿饭这个其实挺重要的,因为他心里有火,这回你再吃鱼肉特别多的情况下不好消化。他在幼儿园吃三餐了,有的家长会担心,在幼儿园到底吃饱没有吃饱?有的时候老师会说孩子吃的挺好的,吃的挺多的,可是发现到晚上七点钟,家里一吃饭,孩子紧接着跟着吃第二顿,就开始怀疑是老师没看见我们孩子,不知道吃多少,还是说怎么回事,为什么回来又吃第二顿饭。这样的话跟着吃没有问题,因为孩子幼儿园吃饭早,差不多四点半,五点就差不多吃完了,孩子回家到七点多肯定会饿的。这回吃一点没有问题,跟着家长吃一点没有问题,尽量的吃蔬菜、水果,尽量的别太多补肉,这样可以帮孩子调整,另外多喝水,喝水挺重要,因为上火。2、给孩子形成喝白开水的习惯很多小孩子在家里可能喝胡萝卜水,喝各种菜汁,果汁,很少喝白开水,到幼儿园以后给他白开水,拿杯子喝了,很多的孩子还得过渡从奶瓶到杯子这样一个过程,这样很多情况就不适应,所以喝水少,这种可能性是有的。专家:一个是说对水的不适应,这样的有,很多的孩子在家里是喝有味道的水,这样来了以后喝水不适应,有的人是用奶瓶,所以要求我们在入园之前家长帮着孩子调整。能够喝白开水。专家:是。另外到了幼儿园以后,可能不敢喝有可能,老师会主动提醒几次喝水,大家全部都去接水,帮孩子去接,但是孩子这回的饮水量应该比平时大了,这样他能够不上火,很快的适应。喝水,比如说吃饭是可以自己吃,还是需要老师帮助?专家:这个需要看,有的孩子在家里其实已经养成自己能拿勺子吃饭这样的,已经养成这样的习惯,到幼儿园以后可能自己吃,有些孩子在家里可能是喂,这种可能性也有,如果是这样的话需要有一个过渡环节,需要老师引导孩子,教孩子逐渐过渡的去做,因为一般幼儿园九月份都会培养常规,教孩子你怎么吃饭,怎么摆盘子,怎么做这个工作,都教孩子们做,这个其实孩子也会有一些兴趣,也会吃的好。因为口味不一样,有的孩子上幼儿园以后特别爱吃饭,因为可能跟家里做的味不一样。可能比家里做的好吃。专家:对,可能特别爱吃,就爱吃幼儿园的饭,这样是一个特别好的情况,还有一个情况是什么?可能不爱吃了,因为家里可能做的更精致,更针对他,有没有这样的可能?也有。这个就要看,这个是跟孩子来定的,不是说老师能做什么。但是很多孩子说在家里菜吃的比较少,因为家里不好喂,在幼儿园这块就补上,其实也是一个好事情。情况二:上厕所的问题专家:一般的很多时候,刚上幼儿园时候会增加尿裤子的频率,以前在家里都不尿裤子了,很好了,一上幼儿园,经常的带湿裤子回去。就是紧张吗?专家:可能是几种情况,有的是说新环境不适应,人要是能在幼儿园大便或者怎么样的,说明这个孩子已经很放松了,一般的孩子都会憋着,一直憋回家,他会紧张,因为他这个是很隐私的事,他很紧张,如果孩子在幼儿园大便,说明孩子很放松,对这个环境已经可以大便了,非常好,这是一个指标。对策:家长不要惊慌,多给孩子带条裤子并且裤子上要缝上孩子姓名专家:其实早期你不能说孩子你放松,没有问题,可以上厕所,其实早期的时候刚进幼儿园,我们先会要求老师,老师带着孩子先参观这个卫生间,你在这里上厕所,那是你睡觉的地方,几点要吃饭,每个活动环节之前老师先会跟新生,新小朋友说一下。我们这边可以家长陪护,陪护的时候先跟孩子父母说,一会咱们要去到外面玩,我们会怎么样,怎么样,会讲,讲完了以后,带他去,他不慌,否则的话他会慌张,他不知道该干吗了。上厕所也是一样的,你先告诉他,这是卫生间,你想来就来,这个是这样,这个是那样,都讲完了以后就会好一点,至少知道尿尿的时候老师会领着他去哪里,先帮孩子做这个适应。另外就是尿了就尿了,这回孩子可能因为没有适应好环境,你不能强调说今儿又尿了几条裤子,当你这样说的时候,就成为负担了,所以就说尿了没有关系,来,老师帮你找一个没有人的地方把裤子换了就可以了。家里多带两条,老师帮你们收起来,明天把相应的数量再带回来。就是早期的时候帮孩子这样一过渡,这是因为紧张,另外一个是玩的忘了,家里就一个孩子,家长会提醒,刚喝完水二十分钟,半个小时,该尿尿了,小便去,尿尿去,会提醒一句,在这里毕竟孩子多,老师有没有可能就忽略提醒了,都是新孩子,这么多照顾不过来,万一一忙忘了,没有提醒,等孩子玩高兴了,想尿的时候,都已经尿出来了,老师我尿尿,哗哗的就尿了,这种情况也有的,玩高兴了,也容易忘记了。想玩这回就忘了。情况三:孩子生活习惯倒退有的家长说孩子回家后好像感觉生活习惯倒退了,整个的习惯倒退了,可能饭也不会吃了回家,也有这种可能性,因为幼儿园自己吃,家以后觉得需要宠爱,所以特别的腻家长,晚上吃个东西也得喂,怎么样,孩子需要被宠,可能生活就倒退了。包括说习惯,也倒退了,我们跟家长说,孩子入园的时候,有可能以前不尿,现在尿了,以前不会这样,现在这样,这些情况大家不要太紧张,过了这个时间自然就会好了。情况四:不想去幼儿园不想去幼儿园分为几种:有一种是你看这个孩子一来,跟妈妈说:“你走吧,你别陪着我,我跟老师玩,玩的挺高兴的。”玩两个礼拜以后,完了,再也不来幼儿园了。为什么?因为新鲜感没有了。另一种是慢热性,需要先熟悉这个环境,需要一步步的试探,需要跟家里分离,跟老师建立这种情感的交流,特别的慢,这样的孩子感觉入园真难。还有一种,孩子一来太高兴了,有小朋友,有新玩具,有各种各样的东西,开始高兴得玩,中间过一个国庆节再回来又不适应了。一般我们会跟入园特别顺利的家长跟他们说,别看您孩子今天这么顺利进来,有一天会反复的。对策:家长需要了解孩子会有反复的情况,幼儿园通过各种方式吸引孩子专家:没有事,他今天很顺利,他就先玩着,等他反复的时候,别人已经不反复了,所以老师还可以照顾他,孩子都可以帮他,这回家长要有一个前面知道了这个孩子会反复,就没有前面的猜疑了,否则说,你看我们孩子那么爱来幼儿园,为什么两周以后不爱来了,就问孩子你为什么不爱去了,孩子可能被引导着说,“我不喜欢这个老师”,家长会问“那个老师怎么你了?”孩子一定怎么我了,就说:“他不喜欢我!”其实有的时候什么也没有。专家:吸引孩子的方式不一样,因为孩子不一样,好比有的孩子可能喜欢小汽车,举例子,接他的时候,老师可能拿着汽车出去,开着小汽车,我们一起开着玩去,或者说在隔壁的班有什么好玩具他很喜欢,那个小乌龟,我们再去看看它,去喂喂它,老是惦记着,或者我们约定,明天早上我们见面时候,我们做一个这样的动作或者怎么样的,各种不同的情况,老师去设计,去跟家长沟通,看看孩子找到他的切入点,这个孩子喜欢什么,我们就找到了。这样的确是因孩子而异,有的孩子这个哭的仪式哭他一年,也有的,其实玩了以后很高兴,但是一定在之年哭这一年,一下来了,哭,和爸爸妈妈做一个仪式,一定要这么做,也有的。或者说他跟那个老师最熟,他喜欢谁去接他,就这个老师接他。所以这回就是老师想尽一切办法,帮助孩子们尽快的适应这个环境。无论是反复,还是慢热,还是之前愿意后来不愿意的这些孩子,最终是什么让他们习惯了我们?还是因为熟悉,慢慢的怎么接纳了这个环境?专家:有的孩子可能是认命了,养成一个习惯,我习惯上幼儿园,反抗也没有用,反正我上幼儿园。有的是因为这个幼儿园环境很好玩,他很喜欢某一个老师,非常的愿意追随她就来了,也有这样的孩子,更多的孩子就是有一个适应的,这个环境他已经熟悉了,老师会有很多很新意的东西,毕竟幼儿园比家里好玩,家里是自由自在的玩,但是家里材料不一定那么丰富,家里不一定有老师这么职业的设计的环境。所以很多的孩子一个是适应了,一个是熟悉了,一个是跟老师和小朋友有感情了,在一起玩的开心了。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扩展阅读

行为习惯:孩子在青春期会出现哪些令人害羞的行为


整理了行为习惯:孩子在青春期会出现哪些令人害羞的行为,希望对新手爸妈对早期孩子正确教育引导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在青春期,孩子的身体会发生一些特殊的变化,其中变化最大的就是孩子的性器官。很多孩子对青春期了解不是很多,不是很懂男生女生之间的差别,因此还是会保留一些小时候的习惯,比如开门洗澡等等,遇到这种情况,着实让爸爸妈妈觉得很尴尬。

1.孩子开着门洗澡

当孩子还小的时候,爸爸妈妈有时候害怕孩子一个人洗澡会遇到什么问题,所以会在孩子洗澡的时候把浴室的门打开。这样一来,孩子遇到什么危险的情况就可以及时寻求爸爸妈妈的帮助了。

但孩子是在不断长大的,如果孩子都八九岁可还是开着浴室门洗澡,同时一点也不感到害羞的话,就不行了。

爸爸妈妈,特别是爸爸,在女儿满六岁了就应该在孩子洗澡的时候主动回避。妈妈要跟孩子说,女孩子洗澡是很害羞的,在洗澡的时候一定要关好门,另外,洗完澡一定要穿好衣服再出来。

2.嘴对嘴亲父母

孩子小的时候,爸爸妈妈会经常性亲亲孩子,来表达对孩子的喜爱之情。但随着孩子年纪一点点变大,孩子也学会了亲亲爸爸妈妈来表达他对爸爸妈妈的爱。不过,在孩子到了青春期后,就会出现一个尴尬的问题,那就是孩子依旧会嘴对嘴亲吻父母。

这个时候爸爸妈妈就要跟孩子说,亲吻只需要亲一下脸颊,现在不能嘴对嘴亲吻了。在亲吻的时候更不能让孩子的舌头接触到自己。有时候,男孩子对于异性的想入非非可能就是因为和母亲的湿吻造成的。

3.女孩拒穿内衣

女孩到了青春期之后,身体会出现一些特殊的变化,比方说最特别的就是月经来潮和乳房发育,乳房发育以后,妈妈就要给孩子购买内衣让孩子穿上。穿上内衣能够保护女孩子,同时还有呵护乳房的效果。

但如果小孩子觉得穿内衣又热又不舒服,不想穿,拒绝穿内衣的话,妈妈的态度就要强硬起来,不能随着孩子去。妈妈要跟孩子好好说说穿内衣的原因,如果不穿内衣会产生的后果。孩子大了,跟她讲道理,她会听的。

4.男女生谈恋爱

到了青春发育期,孩子的荷尔蒙开始分泌,会对孩子产生些影响。男孩和女孩会对异性多留目光,有的孩子比较早熟,就会开始出现早恋的情况。不管男孩子还是女孩子都会开始注意自己的着装,女孩说话变得轻声斯文,男孩会把头发梳得很光滑,这都是为了吸引异性的目光。

所以,这个时候,如果爸爸妈妈发现孩子有了异样,有喜欢的男生或是女生,不要一味地批评指责孩子。

爸爸妈妈正确的做法应该是要好好引导孩子,跟孩子说,现在要以学习为重,并不是最好的谈恋爱的时期,转移孩子的注意力,让他度过一个健康的青春期,用暴力解决这件事情是没有用的。

大部分的孩子通过点到为止的生理课本、电视里偶尔的接吻镜头会学习到一些可怜的性知识,学会谈恋爱,学会发生性关系。

其实,可能性无知对我们的祖先来说是好的,但对我们现代人来说,无知就代表着伤害,因此,越来越多的爸爸妈妈开始意识到,孩子懂得更多的性知识才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所以,在孩子青春期的时候,爸爸妈妈可以传输给孩子一些这方面的知识,这样有利于孩子更好地度过青春期。

如何尽快缓解宝宝入园不适应


入园不适征候群

从出生起,宝宝就一直生活在家庭中。进入幼儿园,则是进入一个全新的环境,宝宝必须建立新的生活习惯,以及培养与陌生人(小朋友、老师)的交往。由于年龄幼小,还不具备足够的自我调节能力,又离开熟悉的家人,孩子会对种种变化心存恐惧,精神紧张,具体表现为哭闹、拒食、拒睡,甚至本已能控制的大小便又拉在裤子上。

此外,由于情绪的巨大变化,宝宝不吃或者吃得很少,易导致营养摄入不平衡、免疫力下降。加上第一次过集体生活,孩子们游戏、作息同处一室,增加了孩子受病原体侵袭的几率,一旦个别幼儿得病,抵抗力较差的同伴必然首当其冲被传染。

营养保障最重要

作为幼儿正常的心理表现,妈妈们不要过分担心,应该坚信适应集体生活后,宝宝会更快乐、健康地成长。

对新入园的宝宝来说,营养保障最重要,这样才能帮助从容渡过这段“焦虑时光”。一方面,下课后可以为又累又饿的宝宝准备一顿加餐;另一方面,也可以为孩子补充一些儿童专用的营养素,如雅培金装小安素,既为幼儿提供全面均衡的营养,又不会“占”住孩子的胃口、影响食欲,还能提高抵抗力。对于初入园的宝宝来说,可以同时拥有营养和抵抗力的双重保障。

快速适应三步曲

每个孩子的适应能力不同,入园适应期有长有短。三个简单的小方法可以帮助宝宝快速适应新生活。

入园前期:培养宝宝定时定点用勺吃饭、用杯喝水、用便盆大小便并会叫、按时自己睡午觉、用语言表达需求等习惯。

入园临近:入园前两个月左右,让宝宝逐步适应幼儿园的作息时间。经常带宝宝去幼儿园散步,以熟悉环境。

入园以后:不可因宝宝哭闹就不去幼儿园(这点对家中老人尤其重要)。可以和宝宝多聊聊幼儿园里的趣事,对他(她)的点滴进步予以表扬,增强宝宝去幼儿园的兴趣

如何让新入园幼儿适应新环境


每年的九月份是新生入园的季节,清晨,常常会看到这样的情景:新入园的幼儿哭喊着不愿入园,他们紧抱着大人的腿,或拼命的撕扯着大人的衣服,躲闪着老师伸出的双手,仿佛老师是吃人的怪物。幼儿离开家庭,走进幼儿园,由于环境的变化,容易出现依恋家人、不愿入园、情绪低落、紧张、、焦虑、害怕、胆怯、不合群、注意力不集中等"不适应症",那么,如何让幼儿尽快适应新环境呢?

一、做好新生入园的接待工作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入园第一天的接待工作是关键中的关键。

入园第一天的孩子,心情往往会很紧张,甚至害怕,会紧紧地拉着妈妈的手不放松,这时的教师要以和蔼可亲的笑脸迎接幼儿,亲切的摸摸孩子的头,脸或者亲亲他、抱抱他,让幼儿感觉到老师很喜欢他,这样紧张会消除很多的。

二、找准哭因,因人施教,对症下药

面对幼儿不停的哭闹,有的教师可能会不知所措,无计可施,我觉得对待幼儿啼哭的办法就是要因人施教,对症下药。

由于性格、家庭教育的不同,幼儿啼哭的原因、情况也尽不相同。这就要采取相应的方法来止住幼儿的哭泣。那些性格内向的孩子,因对环境陌生、不适应集体生活而哭闹的幼儿,哭起来声音往往较小,低声哭泣,教师应多注意在行动上亲近他,给他以安慰、满足他的社会需要,让他熟悉集体成员,感受集体生活的乐趣。

三、适当的精神鼓励激发幼儿入园的积极性

新入园的幼儿年龄虽小,但他们的自尊心、好胜心都较强。针对这一特点,教师及时给幼儿适当的精神鼓励,会大大增强教师的吸引力,诱惑力,幼儿对教师依恋情感会更强。幼儿入园的主动性、积极性也会随之提高。

如:对入园不哭闹的幼儿,在他们的小脑门上贴上聪明豆,或者给他们一朵小红花以示鼓励。最后,教师对入园活动进行小结,大张旗鼓的表扬按时入园、不哭闹的幼儿。这样,不仅给其他幼儿树立了榜样,而且,融洽了师生之间的关系,同时也增进了幼儿对教师的依恋。

总之,幼儿教师要具备一颗博大的爱心,包容之心,对待幼儿要亲切、有耐心,精心准备与幼儿的每一个活动,努力缩小与家园之间的距离,增进师幼之间的感情,取得家长的信任与配合,就能使幼儿逐渐喜欢幼儿园,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宝宝入园前要做好哪些准备


多角度综合考虑宝宝入园时机

目前社会上还没有任何机构证明宝宝何时入园更科学、更合适,父母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综合考虑,做出一个相对合理的结论。从父母的角度来考虑:父母应具备送宝宝上幼儿园的心态。当为宝宝选定一家幼儿园,送宝宝上幼儿园时,父母应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安排好接送宝宝的时间。尤其是家中的老人,更要安排好自己的业余生活,不至于不看护宝宝,自己空虚,时不时打电话问宝宝在园情况或者到幼儿园看宝宝。成人的心理没调节好,将影响宝宝的入园情绪,也干扰老师的正常教学。

从幼儿园的角度来考虑:幼儿园是教育机构,不是看护机构

幼儿园是教育机构,主要对宝宝起到教育的目的。如果是2岁以下的宝宝,主要是以看护为主,而幼儿园的教师大多比较年轻,有很多是没有孩子的,因此看护的经验不足。有时孩子拉了、尿了、衣襟湿了,老师缺乏看护宝宝的敏感性,不能及时发现,对宝宝的生活照顾难免不够周全。

从家庭来考虑:有些家庭环境不利宝宝更好地成长

如果家庭中是隔辈带宝宝,老人比较娇惯孩子,不能正确指出宝宝的缺点和不足,将影响宝宝对是非的辨别能力,不利于良好习惯的养成。这时,最好送宝宝到幼儿园接受正规的教育。

有的家庭是保姆带宝宝,教育的方法及观念都比较落后,保姆的文化素质低,这样会影响宝宝的个性发展。因此适合早送宝宝去幼儿园。有的家庭是全职妈妈带宝宝,家庭成员比较简单,宝宝缺乏必要的交往,比较孤独,这样的家庭也适合让宝宝上幼儿园。

从宝宝的角度来考虑:宝宝的生理及心理条件都具备

宝宝到了2岁,开始出现自我意识的萌芽,他开始喜欢社会交往,同时宝宝也能独立行走,语言能力也有很大提高,能听明白日常用语。他的控制能力具备,协调性也非常好。这时送宝宝去幼儿园,不会给幼儿园老师带来过大的工作压力,宝宝入园时机比较成熟。

低龄宝宝入园利弊分析

不少父母认为独生子女在家中缺少玩伴,不容易合群;交由老人或保姆照顾,孩子容易任性且独立性差;老人精力有限保姆文化低,孩子在家学不到相应的知识,所以应该尽早送孩子进幼儿园。的确,宝宝进入幼儿园,对其自身发展是有益处的。

1.幼儿园生活讲究科学、有规律,注重营养均衡、合理的体育活动,再加上有教师细心照顾,有益于宝宝的身体健康。

2.宝宝在幼儿园许多事情都要自己做,可以发展宝宝的自理能力,培养宝宝的独立意识。

3.与很多小朋友和老师交往,有助于宝宝发展掌握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这点对独生子女显得尤为重要。

4.幼儿园的保育教育以幼儿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要求科学地进行保教活动,能有效地促进宝宝身心均衡、全面地发展。

基于以上几点,宝宝上幼儿园是件好事,更有利于他们的成长。但幼儿园又不同于家庭,教师不可能像父母对待子女一样将注意力长时间专注在一个宝宝身上,因此,年龄过小的孩子,特别是身体不够强壮、气质比较敏感、自理能力差的孩子是不适宜过早入园的。

美国最新一项研究发现,无论幼儿园有多好,那些较早或较久待在幼儿园的儿童在整个小学时期更容易出现攻击性行为,而且更不听话。研究人员推测,老师经常无法帮助幼儿调节和转移压力,如解决孩子争玩具、争活动场地等问题,因为老师更多的是把精力放在维护群体的和谐上。

为了印证以上说法,英国剑桥大学著名心理学教授兰姆和同事在3000名幼儿中展开了研究,结果发现,入托前9个月儿童体内的应激激素--皮质醇的水平是未入托的同龄孩子的两倍。而且,上幼儿园的幼儿年龄越小,压力值就越大。因此,过早地将孩子送到幼儿园,一旦孩子无法适应集体生活,会在心灵深处烙下伤疤,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

那么,对于像小洁这样年龄过小,父母都要上班,又没有其他合适的人可以帮忙照看的宝宝来说,应该怎么办才能让宝宝得到较好的照料和教育呢?

如果除了送宝宝去幼儿园实在没有其他办法,妈妈可以尽量为宝宝选择一所离上班的地方近的,师资条件相对好一点儿的幼儿园。在宝宝最初上幼儿园的几周,妈妈可以争取到幼儿园与宝宝共渡难关。等宝宝渐渐适应了,便可以逐步减少陪伴宝宝的时间。傍晚妈妈把宝宝接回家后,应当多抽出一点儿时间,和爸爸一起为宝宝创造一个温馨、快乐的氛围,如陪宝宝一起玩玩具,给宝宝讲故事,带宝宝做游戏等等,让宝宝感到轻松愉快,为宝宝进行“解压”。

宝宝入园父母需提前做好充分准备

现在,不少宝宝2岁多就被送去幼儿园了,虽然跟妈妈分离的时候也健健康康、快快乐乐的,但妈妈们因为对宝宝的发展、需求等方面不是太了解,认为宝宝只要不哭不闹就大可放心,尤其那些平时很活跃,不怎么认生的宝宝,妈妈更容易忽略宝宝入园前的适应问题。因此,妈妈需要为宝宝入园提前做好充分准备。

1.和宝宝讲讲幼儿园

在宝宝临上幼儿园的前1个月,妈妈就可以告诉他:“每个小朋友都要上幼儿园,你下个月也要上幼儿园了。幼儿园里有好玩的玩具,有其他小朋友和你一起玩,还有老师教你们唱歌、跳舞、做游戏。妈妈每天送你过去,到了下班时,再把你接回来。”提前告诉宝宝这些,让他明白妈妈送他去上幼儿园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而不是将他放在一个地方不管了。

父母切忌用“上幼儿园”来吓唬宝宝,如跟他说“在幼儿园可就有人管你了;在幼儿园可不如在家好;再不听话,就把你送到幼儿园。”当然也不要过分描述幼儿园有多好多好,否则去了之后反差大,宝宝反而感到失落。

2.带宝宝熟悉环境

在熟悉的环境中,宝宝会消除恐惧感。妈妈可以在周末带着宝宝去幼儿园看看。在去的路上,妈妈可以和宝宝一起讨论周围的环境,如“你看,那儿有一棵大树,这里有一家便利店,妈妈每天在这儿给你买好吃的。然后,咱们沿着花园里的小路往前走,一直走到头,就是幼儿园了。”走到幼儿园外,要有意识地让宝宝看看,幼儿园的院墙上画着什么;大门是什么形状、什么颜色的,如果有画,要给宝宝讲一讲,加深宝宝对幼儿园的好感。

有些幼儿园允许参观,那就可以带着宝宝参观一番。院子里一般是大型体育设施,妈妈可以陪着宝宝玩一会儿。再带着他看看,院子里种了什么花草树木、养着什么小动物、有什么有趣的东西等等,加深宝宝对幼儿园的熟悉程度和好感。如果能参观室内,那就更好了,可以领着宝宝到处参观,比如厕所、洗手池、卧室、游戏室等等。

3.培养生活自理能力

妈妈要培养宝宝独立进餐,用杯子喝水,自己洗手,自己穿脱衣服、鞋袜的能力。在家中建立必要的规则,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比如,饭前洗手、玩完玩具放回原处等,不要让宝宝在家中随心所欲、毫无规则意识,否则孩子入园后,面对幼儿园的各项要求会无所适从。

宝宝在家的时候,妈妈也可以有意地按幼儿园作息时间安排宝宝的活动。如帮助宝宝建立适宜的午睡习惯,一般幼儿园的午睡安排在中午12点至下午2点半。早上入园时间为8时左右,晚间睡眠时间最好不要晚于9时。

4.让宝宝用语言表达愿望

宝宝在家的时候,跟父母交流可能不用说话,仅仅一个表情或一个动作就能让父母明白他的需要。但到幼儿园以后,有些表情和动作就难以被老师或同伴理解,以至宝宝的愿望得不到满足,会使他们感到委屈,从而影响孩子上幼儿园的情绪。因此,要告诉宝宝在幼儿园有什么需求要主动跟老师说。另外,父母对孩子说话时,也要尽量清楚、礼貌、语气温和,发音准确,不要用叠音字。

5.为宝宝创造交往的机会

从宝宝入幼儿园起,就标志着集体生活的开始。与独生子女家庭生活最大的不同就是孩子将与许多小伙伴一起生活。因此,妈妈应教宝宝学会关心他人,与同伴分享玩具与食品,体验交往的乐趣,帮助和安抚身处困难环境的人。平时有空妈妈也可有意带宝宝去小朋友较多的场所,为宝宝创造交往的机会,让宝宝在具体的交往环境中学会与人交往,帮助宝宝早日适应幼儿园生活。

如何让新入园幼儿尽快适应新环境


每年的九月份是新生入园的季节,清晨,常常会看到这样的情景:新入园的幼儿哭喊着不愿入园,他们紧抱着大人的腿,或拼命的撕扯着大人的衣服,躲闪着老师伸出的双手,仿佛老师是吃人的怪物。幼儿离开家庭,走进幼儿园,由于环境的变化,容易出现依恋家人、不愿入园、情绪低落、紧张、、焦虑、害怕、胆怯、不合群、注意力不集中等“不适应症”,那么,如何让幼儿尽快适应新环境呢?

一、做好新生入园的接待工作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入园第一天的接待工作是关键中的关键。

入园第一天的孩子,心情往往会很紧张,甚至害怕,会紧紧地拉着妈妈的手不放松,这时的教师要以和蔼可亲的笑脸迎接幼儿,亲切的摸摸孩子的头,脸或者亲亲他、抱抱他,让幼儿感觉到老师很喜欢他,这样紧张会消除很多的。

二、找准哭因,因人施教,对症下药

面对幼儿不停的哭闹,有的教师可能会不知所措,无计可施,我觉得对待幼儿啼哭的办法就是要因人施教,对症下药。

由于性格、家庭教育的不同,幼儿啼哭的原因、情况也尽不相同。这就要采取相应的方法来止住幼儿的哭泣。那些性格内向的孩子,因对环境陌生、不适应集体生活而哭闹的幼儿,哭起来声音往往较小,低声哭泣,教师应多注意在行动上亲近他,给他以安慰、满足他的社会需要,让他熟悉集体成员,感受集体生活的乐趣。

三、适当的精神鼓励激发幼儿入园的积极性

新入园的幼儿年龄虽小,但他们的自尊心、好胜心都较强。针对这一特点,教师及时给幼儿适当的精神鼓励,会大大增强教师的吸引力,诱惑力,幼儿对教师依恋情感会更强。幼儿入园的主动性、积极性也会随之提高。

如:对入园不哭闹的幼儿,在他们的小脑门上贴上聪明豆,或者给他们一朵小红花以示鼓励。最后,教师对入园活动进行小结,大张旗鼓的表扬按时入园、不哭闹的幼儿。这样,不仅给其他幼儿树立了榜样,而且,融洽了师生之间的关系,同时也增进了幼儿对教师的依恋。

总之,幼儿教师要具备一颗博大的爱心,包容之心,对待幼儿要亲切、有耐心,精心准备与幼儿的每一个活动,努力缩小与家园之间的距离,增进师幼之间的感情,取得家长的信任与配合,就能使幼儿逐渐喜欢幼儿园,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新入园幼儿家长须知略谈


一、首先,家长们要从思想上重视幼儿教育,逐步转变教育观念。要培养好一个孩子,不仅要考虑给他吃饱、吃好,穿暖、穿好满足他身体生长发育的需求,而更重要的是对他如何进行教育。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因为孩子从出生到上幼儿园前的这一阶段他也在接受教育,的,可以说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你们的教育将对孩子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现在家长文化素质提高了,生活水平也好了,教育观念也有了改变,但如何见我们的教育观念付诸行动呢?也是我们今天的主要话题。现在我们的孩子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而且很多是两家独生,孩子成了家庭中的“小皇帝”,在家中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我们的家长在物质上给予了孩子太多的满足和过多的关爱,什么事都不让孩子自己尝试,常常包办代替,而忽视了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意志、毅力等品质的培养。有爱无教,势必会宠坏孩子,而教育的核心是如何让孩子学会做人。新的时代要求教育培养的人不仅应该具备21世纪社会所需的知识和技能,而且必须具备创新精神,主动学习与发展的能力,具备良好的交往能力和合作、自主、自信等社会性人格素质。江泽民同志明确指出:“教育,特别是中小学,幼儿教育十分重要,我们要从幼儿教育抓起,努力培养社会主义一代新人。”幼儿教育是终生教育的奠基石。所以,我们要摆脱以前一些不正确的观点,认为幼儿园只是“看看孩子的”,或者认为是“小学预备班”,只重视知识灌输,不重视能力的培养,习惯的养成。由此可见,幼儿教育非常重要,我们的孩子正处在这一关键时期,我们应该抓住塑造孩子的有利阶段,以发展幼儿为本的理念,为幼儿创造条件,及早对孩子进行身心、个性、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二、了解幼儿园教什么?幼儿园是从事幼儿教育的机构,幼儿教师具有丰富的教育经验,担负着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重任。我们将根据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年龄特点对孩子进行多方面的教育。国家教育部对幼儿教育相当重视,2001年7月又颁布了新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对幼儿园课程重新作了规定(幼教改革……),将幼儿园的课程划分为五大领域:语言、科学、艺术、社会、健康。其中语言方面包括文学活动、讲述活动、听说游戏、早期阅读、谈话活动等;科学方面除了科学活动、科学游戏、种植饲养等以外,还包括数学;音乐和美术通称艺术,音乐方面主要有唱歌、欣赏、韵律活动等;美术方面主要有绘画、手工、欣赏等;健康主要是自理能力、生活习惯、自我保护、心理适应等方面的知识。而我们幼儿园也要适应这种教育改革的浪潮,为了贯彻落实国家颁发的新《纲要》,我们起用了一套新教材《幼儿园综合活动丛书》。这套书是以主题活动为主要内容,强调教育内容的整合性、活动性,在各个综合活动中有机地融合了健康、语言、社会、科学和艺术等多个领域的内容和要求。这套书根据新《纲要》的精神,以促进幼儿和谐发展为本,尊重幼儿的自主创新。新学期开始,我们就根据幼儿年龄特点、班级特点、季节变化、节日活动等因素设计相应的主题活动,并把这五大领域的教学内容融入各主题,开展丰富多样的教育教学活动。(比如小班上学期第一、第二周的主题可以订为“我上幼儿园”,因为第一、二周幼儿刚上幼儿园,对幼儿园的环境、老师较陌生……)我们的上课时间是一个星期五天,每天的活动是这样安排的:除了晨间活动、生活活动、户外体育锻炼活动外,每天上午安排三个活动,下午起床午点后再安排一个活动。其余是自主性活动时间,主要是进行能力方面的培养,让幼儿在老师为他们创设的活动环境中,在自己轻松愉快的心情下,在充满交流和互动气息的气氛中,通过各种感知觉的参与活动,各种能力得到主动地发展。三、孩子在幼儿园学什么?放学的时候,常常听到家长问孩子:“今天老师教了什么?”有时侯孩子答不上来,家长就认为老师没教什么。其实,在幼儿园里,学习不仅仅是教一首儿歌、唱一首歌曲或者学会一个数字,它包括小朋友的生活习惯、动手能力、动作发展等等……(比如说:小班有一个综合活动是《选标记》,老师给每个小朋友指定一个不同的标记,如苹果、汽车、毛巾……,把这个标记贴在每个小朋友的美工袋上、茶杯架上,让幼儿能选出代表自己的标记,区分出自己与别人的物品,知道要用自己茶杯……这个活动不仅培养了孩子的辨认能力,也方便了我们老师在不是很熟悉幼儿的情况下比较有序地开展教育工作……)我们要树立这样的观念:每个幼儿都有差异,幼儿是天生的学习者,幼儿期成功学习的关键不在于学了什么,学了多少,而在与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浓厚的学习兴趣,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创新的愿望。开朗乐观、自信自控、初步的交流合作意识和责任感;关怀他人,热爱自然和关心社会及生态环境的朦胧的人文精神,与同伴和谐交往和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那么,孩子在幼儿园主要学些什么呢?我总结了一下,主要有以下几点:1学适应,过集体生活;学学习常规、生活常规;学习怎样交朋友;学会请求帮助;学习怎样独立做事;学会游戏;学会剪剪贴贴;学会搭积木;另外,孩子们还要学会辨识标记、数概念、科学小知识、社会交往、音乐感受力、节奏,学会跳远、跳高、钻爬、攀登等运动技能。孩子的发展是循序渐进的,我们结合实际情况,把教育内容滲透到五大领域中。四、家园携手,努力提高家长育儿水平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幼儿教育是一种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儿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必须要两方面结合方能取得充分的功效。”家庭是幼儿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任老师,只有家园密切合作,共同担负起教育幼儿的任务,才能促进幼儿全面素质的提高。目前仍有部分家长望子成龙心切,过早地让孩子学这学那,并要求幼儿园给孩子布置家庭作业,对孩子进行“超前”教育,“定向”培养,剥夺了孩子的游戏时间,扼杀了孩子的天性,给孩子过早地压上学业负担,导致孩子厌学,这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是没有好处的。还有些家长认为树大自然直,对孩子放任自流,任其发展,认为孩子吃好穿好就行,教育是幼儿园的事,使得孩子好不容易在幼儿园学到的一些良好习惯,回到家中得不到巩固和练习,忘得一干二净。还有些家长认识到了教育孩子的重要性,但没有明确的目的,缺乏科学的育儿知识和正确的教育方法,盲目地丛众,相互攀比,给孩子施加压力,结果会妨碍了幼儿的健康发展。我们幼儿园会通过召开家长会,组织家长看活动(每学期的家长开放日活动……)等形式,让家长们了解幼儿教育信息,明确幼儿培养目标。家长们可以订阅各种育儿杂志(家教版《早期教育》),了解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拓宽自己的视野,丰富自己的科学育儿经验,同时还可以关注教师为家长们设立的《班级家长园地》中的育儿信息,还可以直接以孩子的老师沟通,商讨幼儿教育的新思路,新方法,我们教师会抓住家长接送孩子这段时间,及时向家长汇报幼儿在园情况,及时解决家长育儿中的困惑。还可以利用《家庭联系册》对幼儿进行同步教育,如果有的家长没时间和老师面谈的,或有的家长想对老师说几句的,可以把你的话写在《家庭联系册》的每月家长留言上。使教师心中有数,以便及时针对情况进行教育。总的来说,幼儿教育越来越引起大家的重视。在生活中,让我们携手并肩,共同担当起教育好下一步的重任。在工作,请理解我们,协助我们,使我们的孩子得以健康、快乐、和谐地发展。

新入园孩子的独特感受


办公间歇,霖霖碎着小步走到了我的跟前,眼睛里噙着泪水,神态凝重地盯着我。我马上感觉到了孩子心中的担忧。

几点了?

9点10分。

奶奶什么时候来接我?

下午4点半左右。

9点半干什么呀?

可以选择在教室玩,也可以选择在户外玩。

那11点半呢?

吃午餐。

12点?

午休时间。

2点半?

起床时间。

3点呢?

下午课时间。

4点呢?哦!4点是吃加餐的时间。

是的!。

此时,霖霖好像豁然醒悟,刹那间这个2岁9个月的小生命犹如雨后春笋般清新、充满生机。

又一日,我带着一位妈妈和奶奶参观教室。霖霖走过来问我:“几点了?”我说:“10点了。”霖霖非常清晰且确定地对我说:“奶奶下午4点半就来接我了。”我回答:“是的。”

我带着参观的家长来到接待室,孩子的奶奶带着极大的担忧连珠炮似地发出一串疑问。我正回答之际,霖霖走了进来,边走边注视着2位家长,然后坐在了我的身边。我和霖霖四目相对了几秒后都笑了。我继续解答着家长的问题,没等我说上几句,霖霖就有些坐不安席了。

现在几点了?

10点半。

10点半干什么呀?

自由活动。

那11点半呢?

吃午餐。

12点?

午休。

2点半?

起床。

3点呢?

上文化课。

4点呢?

吃加餐。

等我吃完加餐,在4点半的时候奶奶就来接我了。

是的。

一旁的两位家长一直在安静地关注着我俩的对话。等我们结束对话,孩子的妈妈对我说:“这孩子太可爱了”。然后转身对老人说:“妈,你看,这就是新入园的孩子,你就别担心了!”

一个孩子第一次上幼儿园的害怕是可想而知的。爸爸妈妈把他带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将他交到几个陌生人的手里……在如此强大的恐惧之下,孩子唯有在环境中找到一个让他觉得安全得人,跟他建立情感上的连接,依靠这种连接来帮助自己度过那段“黑暗”的日子。就像霖霖那样,他需要的不仅仅是我的几句确定答复,更重要的是他需要从我的回答中找到一份情感和心理的支持。这让我想起了另外两个新入园的孩子。其中一个4岁9个月的栊栊说:“我要和你在一起,你去哪,我就去哪!”另一个3岁左右的雯雯说:“我要跟着你,我就想跟着你!”这也是我们为什么对每一个新生都是如此得慎重:一个班一个月只进3个孩子,每周只进1个孩子,任何一个新生入园后都会有专门老师持续带一个月……

这就是新入园的孩子,他们总会以自己独有的方式来感受环境、试探环境、了解环境从而适应环境、支配环境,我们能做的就是给他们以爱和自由。

点评:人类对陌生环境的担忧甚至恐惧,是一种本能。

儿童刚进幼儿园,他的安全感还在家人那里。家人走了,所以他反复追问时间以确定家人会来接他。

刚进园的儿童会找一个人来寄放安全感,一个老师,或一个小朋友,或一个员工,或一个好像在那里久待的家长,一个能依靠的人。但他还是一心等待家长的到来。

那么成人如何呢?成人由于有了理性,有了经验,有了理性和经验产生的安全感和信任感。除了家庭,他可以信任一个可靠的朋友,信任一个可以信任的组织,信任一个文明的社会。这样,成人可以离开家庭去上学,去工作,去旅行,去移民,去结交新朋友。

相信《BB新入园会出现哪些不适》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幼儿教师教育网”是您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工作计划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yjs21.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小班入园教育笔记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