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睡前如何指导幼儿入睡

01-13

幼儿的教育向来不是幼儿园单方面的,而是需要家长的配合与帮助。教师与家长在教育中,应不断改正自己的错误观念,用心关注,用心倾听,用心帮助,帮助孩子发现问题并自己解决问题。那么,有哪些积极正确的教学观念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午睡前如何指导幼儿入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幼儿园午餐后至午睡前这段时间往往被忽略的环节,我在指导午睡活动中本着“以静为主,动静交替”的原则。既避免强烈运动,又不能让幼儿静等,收到了较好的效果,老师们不妨试一试。

1、组织幼儿听故事和欣赏音乐

在进餐后,我经常让幼儿围坐在一起,收听一些录音故事,或让能力强的幼儿讲故事,这样可以开阔幼儿的眼界,又能培养幼儿爱好文学及认真听讲的好习惯;其次,我还准备一些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乐曲和歌曲,包括一些古典名曲,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学会感受音乐的美。通过这些活动,可以保持幼儿情绪的安定,为午睡做好准备。

2、组织幼儿散步

带幼儿在幼儿园的院子里散步,呼吸新鲜空气,让孩子们观察花草树木的变化,在草坪上或树下坐一会儿,互相谈一谈自己看到的,听到的,让孩子们在大自然的怀抱里享受无穷的乐趣。睡前散步不仅有助于食物的消化,而且有利于气血的流通,使气顺血和,由此而得到更好的休息和睡眠。此外,睡前在户外散步,大脑会更清醒,心情会更舒畅,吐故纳新的结果会缩短初睡至熟睡的过程,这对幼儿是有益的。

3、教给幼儿一些有趣的睡眠儿歌

为了提高幼儿对午睡的兴趣,明确在午睡时要做到哪些事情,我教幼儿学习了一些好听的儿歌,如儿歌《午睡》:“树上的小鸟静悄悄,花园里的小花微微笑,鱼缸里的鱼儿睁大眼,看着小朋友来睡觉,脱下衣服叠整齐,脚上的鞋轻轻摆放好,轻轻的盖上小花被,舒舒服服地睡着了。”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小编推荐

小班幼儿良好午睡习惯如何养成?


小班幼儿良好午睡习惯的主要目标:

1、培养幼儿正确的睡姿,右侧卧睡,不趴着睡不蒙头睡。

2、幼儿在成人的帮助下睡前脱掉外衣鞋子,放在固定的地方,会盖好小花被,起床时穿上外衣和鞋子。

3、让幼儿安静就寝,醒后小便轻轻地走路,不大声讲话,不吵醒别人。

4、培养幼儿不憋尿、不尿床、及时小便的好习惯。

5、午睡时不咬被角和拉链,不吮手指,不拿小石子、钮扣、玻璃球等危险物品,注意安全。

我班是采用以下方法培养小班幼儿良好午睡习惯的:

一、个别教育。

幼儿来自于各个地方、家庭,他们之间也存在着个体差异,因此养成的睡眠习惯也不同,在午睡中我根据孩子的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个别教育。如孙杰小朋友刚入园时不论活动、吃饭、午睡都抱着一只小熊长毛绒玩具,他妈妈说从小就养成了这个习惯,要求老师帮他改掉这个毛病。开始午睡时我给他拿走,他又哭又闹不睡觉,我只好给他,一连几天长毛绒玩具有时掉在地上,有时拖在地上,每当这时我给他讲道理说毛茸茸玩具脏了上面有细菌,拿着它手上沾上细菌会生病的,有意识地让他明白整天拿着长毛绒玩具不好。有一天午睡我趁他睡着了把玩具藏了起来,他醒后向我要玩具,我说:“你的玩具太脏了我给你洗了。”第二天他又向我要,我说还没晒干呢,然后转移他的注意力,我陪他玩积木、讲故事、做游戏,渐渐地他不要了,不拿它也能正常午睡,正常活动了。

二、循序渐进。

班级幼儿刚入园午睡时,大多数睡不着,有的哭有的闹,我想应该先稳定孩子的情绪,要慢慢来逐步提高要求。于是我说谁不哭谁就早来接,谁不哭谁就玩积木,我让睡不着的小朋友在教室里玩积木,又过了两天我不让小朋友玩积木了,我给小朋友讲故事听,再后来让小朋友躺在床上闭着眼睛听,睁开眼睛听我就不讲了。从睡眠时间上也是渐进的,刚开始小朋友睡得晚醒的早,都睡醒了还不到起床时间,我让小朋友悄悄地起床小便、喝水、玩积木、做游戏,后来小朋友醒后可以睁着眼躺在床上休息,到老师说起床后再起床,渐渐地小朋友养成了按时入睡按时起床的好习惯了。

三、用事例说服。

小班幼儿第一次离开家来到幼儿园,一方面有些胆怯,一方面还要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实在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因此我格外耐心细致地关照每一位幼儿,我利用早晨入园后、自由活动和下午离园时与个别幼儿沟通谈心交朋友,在集体活动中利用儿歌、故事、歌曲、游戏等内容与幼儿交流,让幼儿明白为什么要午睡,怎样午睡才是好宝宝。幼儿的思维特点是具体直观形象,对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情很感兴趣,我就利用本班小朋友的事例来说服孩子。如刚开始午睡时有的小朋友哭或者随便说话,班内宋婉鑫阳小朋友午睡睡不着,下午回家后连晚饭也没吃就睡着了,我让宋婉鑫阳小朋友告诉全班小朋友晚上睡醒后饿吗?晚上看自己喜欢的动画片了吗?还有一个小朋友熊智睿,中午翻来覆去不睡觉,下午小朋友活动时他却无精打采地坐在椅子上打瞌睡,还差点摔倒,我让小朋友看一看他的表现,小朋友们都明白了要安静地午睡,不影响别人休息,自己也要按时午睡才是好宝宝。

四、家园配合。

俗话说家园配合得好,事半功倍;家园配合得不好,事倍功半。我主动利用幼儿入园离园时间与家长交流幼儿在园一天的表现,尤其是对幼儿午睡方面交流

得很多,对午睡表现好的请家长表扬鼓励,对午睡不好的请家长多引导孩子按时午睡改掉不良午睡习惯。我班有少数幼儿午睡时有的咬被角,有的吮手指,还有的玩自带玩具等物品,我主动和这些孩子的家长交流,说明这些习惯不卫生也不安全,请家长在家里多提醒幼儿改掉这一缺点,一有进步就表扬鼓励,给孩子树立自信。在对幼儿良好午睡习惯的培养中我都主动和家长交流配合,做到了家园一致,使孩子养成了良好的午睡习惯。

五、粘纸表扬和故事鼓励。

幼教专家陈鹤琴先生曾经说过小朋友是喜欢称赞的。尤其是小班幼儿更喜欢表扬鼓励自己,午睡时我轻轻摸一下小朋友的头,或者对他悄悄地说上一句赞扬的话,或者给他一个拥抱和微笑,让他感到我做得很好,老师是喜欢我的。发漂亮的粘纸时,小朋友都希望得到它,于是我充分利用粘纸的作用来鼓励孩子安静就寝。想得到粘纸的小朋友就赶快闭上眼睛了,渐渐的小朋友都安静地睡着了。

父母如何指导大班幼儿阅读


学前儿童凭借色彩、图像、文字并借助于成人形象的读讲来理解读物。对孩子而言,只要是跟阅读有关的,都可以算是阅读,阅读不仅仅是视觉的活动,也是听觉的、口语的活动,甚至还是触觉的活动。

一、适合5-6岁孩子阅读的图书

1、以情节画面为主,并配有适当的文字。

5-6岁幼儿的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要特征,抽象逻辑思维出现萌芽。这就决定了读物仍然以画面为主,图书中的文字具有实在意义并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帮助幼儿逐步完成从图画形象到文字符号的过渡。

2、图书内容丰富,并考虑为入学做准备。

5-6岁幼儿升入大班,即将入小学,应选择一些社会适应准备的图书,如:培养规则意识、任务意识、独立性方面的书籍,选择培养幼儿观察力、理解力的图书,如:走迷宫、找错、拼图讲故事等。故事方面也要选择内容有较复杂的情节、有一定长度的书籍,如:舒克和贝塔、木偶奇遇记等。有利于培养孩子的理解力和记忆力。

3、根据自己孩子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

如:自己的孩子独立性较差,就可以选择"我很能干""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等;又如:自己的孩子不善于观察,就可以选择"找错"的书籍等等。喜欢动物或喜欢兵器等,要尽量满足孩子,只有孩子自己感兴趣的书,他才会主动去看、去学。购书时,父母应该给孩子自主权。

二、为孩子准备阅读环境

最好给孩子一个专门的小书柜或小书架,抽屉也可以,还有利于培养孩子爱护书籍的好习惯。另外,给孩子准备一个高矮适宜、采光位置合适的小书桌,供孩子阅读使用。精神环境主要是指阅读的氛围,让孩子经常看到爸爸妈妈在看书,了解看书是生活的一部分。父母还可以有意识地带孩子到图书馆、书市等处,在那里孩子不仅可以看到更多的书,还可以更充分地感受到浓厚的读书气氛。

三、由成人引导孩子阅读

1、经常为孩子朗读故事

孩子首先是用耳朵"阅读",因此,最好能每天安排一个固定的时间为孩子朗读故事,可以是晚饭后或睡觉前。父母的朗读必须咬字清晰、语调抑扬顿挫富有感染力,朗读不能完全照搬书中的文字,可根据故事情节增添一些形容词或象声词,培养孩子的倾听能力。

2、引导孩子看画面

父母可用手指随故事情节在画面上移动,也可提出一些观察的问题,如:他又换了一件什么衣服?住在什么地方?手里拿着什么等故事语言以外的内容。对于5-6岁幼儿还可引导他们注意观察画面上的文字及页码的位置、顺序等,可以为孩子独立阅读及入学奠定基础。

3、启发孩子思考

在孩子不了解故事情节时问"怎么办",如讲到大灰狼来到小兔家敲门时:"小兔们该怎么办呢?"让孩子充分地想象,然后再把结果告诉他。当孩子已经知道结果时问"为什么",如"乌龟为什么得第一?"还可以通过引导孩子续编故事、重新给故事起名字等来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理解力。

4、与孩子交谈

故事告一段落或讲完一个故事时,应与孩子一起交谈,以孩子说为主,父母必须注意倾听,及时引导孩子的话题,使之紧紧围绕故事主题,又能联系到自身或周围的生活。交谈中注意培养孩子语言的条理性、概括性,对故事内容和人物进行评价,提高孩子的辨别分析能力。父母的语言也要由生活化向知识化、逻辑化过渡,为入小学打好基础。

如何培养幼儿安静午睡的好习惯?


小编有话说:幼儿睡不好觉,特别是难以入睡时,教师要把握下列几个原则:

(1)不要责怪幼儿,幼儿有了心理刺激,反而不利于入睡,有的甚至还会假装睡着。

(2)和成年人一样,儿童的睡眠时间也有个体差异。有的幼儿睡眠时间长,有的幼儿睡眠时间较短,睡眠时间短的幼儿只要第二天精力充沛,不打瞌睡,就说明已有足够的睡眠。此时,教师可以安排这类幼儿从事一些安静的活动。

(3)因偶然的因素没睡好觉,对幼儿也不会有什么危害,教师不要过于紧张,如果幼儿经常难以人睡,天天精神委靡不振,教师就要和幼儿一道寻找失眠的原因,帮助幼儿克服睡眠障碍。

为了能使幼儿安静、顺利地入睡,教师可以釆取以下措施:

(1)中午进餐时,不要让幼儿吃得过饱。

 幼儿睡觉前如果吃了过多的 食物,胃得不到休息,自然睡不着觉。

(2)在幼儿入睡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要提醒幼儿睡前小便,以免因为憋小便而影响休息;要帮助幼儿换上宽松的衣服上床。如果寝室光线太亮可以拉上窗帘,调暗灯光,以营造安静的睡眠气氛。教师也可以放一些轻音乐。幼儿听到音乐后,要闭上眼睛,安静下来,这样逐渐地就能进入梦乡。

(3)和幼儿共同制定午睡的规则,引导幼儿遵守大家制定的规则。

比如,每天午睡时幼儿躺好后,可以给他们几分钟的时间让他们小声地和同 伴交流,时间一到,他们就要躺好,闭上眼睛睡觉。

(4)给幼儿讲睡前故事。

有些幼儿睡前喜欢听故事,他们在家里也是听着妈妈的故事睡觉的。这类幼儿在小班比较多。对于这类幼儿,在他们躺好后,教师可以给他们讲他们喜欢的故事,或播放故事磁带。教师在讲故事或播放故事时要注意将音量慢慢地降低,故事的内容节奏要平缓一些,这样幼儿听着听着就会安静地睡着了。

(5)逐渐培养幼儿独自入睡的好习惯。

有些幼儿会自动安静地人睡,但相当多的幼儿在家中需要家长陪伴在旁或者有安慰物才肯入睡。一开始,可以允许这类幼儿按照自己在家中的习惯午睡,比如,有的幼儿喜欢抱着自己心爱的玩具或小毛巾睡觉,有的幼儿要嗅着小被头才睡得着。等幼儿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与教师建立了平等、信任的关系后,教师可以利用“小毛巾借我用用”、“玩具太脏了,给它洗洗澡”等方法,帮助幼儿改正不健康的睡眠方式。

(6)要注意对幼儿的随时护理。

幼儿在睡眠时,教师要根据幼儿的情况及季节为他们调整被褥。要注意打开气窗,使室内空气流通,但要避免 风直吹在幼儿身上。

(7)关注幼儿的身体徤康。

如果发现幼儿在睡觉的时候有反常的现象,如咬被子或枕巾、脸色和嘴唇比较苍白、呼吸急促、浑身发抖等,教师要看看幼儿是不是生病了。如果幼儿生病了,要立即送去就医。

总之,教师要釆取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方法,培养幼儿安静入睡的好习惯。幼儿在身体舒适、心理满足的情况下,自然会很快地进入梦乡。

如何指导幼儿的《撕贴活动》


撕贴是幼儿手工活动的常见形式之一,指运用手部动作将纸张撕成自己想要的形象并粘贴成一幅完整画面的活动,其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地锻炼幼儿手指肌肉的动作及控制能力。它与剪贴的最大区别在于:撕贴是将手指作为活动的工具,利用双手手指的配合来撕出所需要的形象,再粘贴成平面的画面。用手撕出来的形象,其轮廓线蓬松、柔软、毛茸茸的,具有自然、浑厚、稚拙的独特美感,是其他造型手段所无法比拟的。因而,撕贴活动的重点在于“撕”。其材料是较薄的软纸,但韧性不能太强。

撕贴的形式有自由撕、沿轮廓线撕和折叠撕几类。一般来说,开始学习撕纸时,可进行自由撕,练习一段时间后,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学习沿轮廓线撕和折叠撕。撕贴活动中,教师首先要引导幼儿学习撕纸的基本方法:两手靠近并分别捏住要撕开部分的两侧,大拇指在纸的上方,其余四指在纸的下方,撕时两手向相反方向用力,但每次撕口不宜太大,以便控制所撕形象。这样就比较容易撕出所需要的形象。(撕纸的贴法可以参考粘贴部分的内容。)

撕纸活动中,教师还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提供适宜的纸张,避免材料的浪费。每次提供给幼儿的纸张不宜太大,以免幼儿由于手的控制能力差而将纸越撕越小,结果是一张大纸被撕成了一个很小的形象,造成浪费。教师在撕纸活动之前可以提醒幼儿尽量将纸张撕成最大的形象。第二,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点,给出客观评价。教师不能强求幼儿准确地撕出一个完美的形象。由于幼儿手眼协调能力有限,还不可能撕出较精确的形象,因而对于幼儿的作品,教师不应强求与原来形象的相似性,更不能以像与不像作为评价判断幼儿作品好坏的标准。第三,鼓励幼儿大胆创作,激发幼儿的兴趣。在幼儿撕纸活动中,教师应该鼓励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充分利用手中的纸张,敢撕、会撕、善撕、乐撕。第四,丰富幼儿的感性认知,尊重幼儿个性发展。尊重幼儿的意见,引导幼儿观察相应的事物,帮助幼儿形成自己的感性认识。在撕纸活动之前,教师可以先引导幼儿观察现实生活中的具体形象,形成幼儿的感性认识,为幼儿的创作活动提供生活原型。

该如何指导孩子阅读?


学生阅读的起始

我对学生的阅读的觉醒是从教二年级班开始的,那时候好像关于阅读的重视远没有今天这样普遍,面对那么小的学生,我想得该让他们学点书本以外的东西,但是完全是不自觉的。于是每天家庭作业有一项就是读课外书,家长签字,不管什么书,只要读就行,每天我改作业的时候就主要看家长签字,看家长的对孩子的读书评价。这样坚持下来,我发现孩子课堂上发言的内容特别精彩,语言也比较规范,有话说,有自己的观点,教学效果是我之前教的学生所没有的。

学生阅读的深入

重视学生课外阅读从此就一直坚持下来,后来还建议学生读整本大书,尽量不读学生版的书,不读改装版的书。我跟孩子说,西装做的再考究,如果改成裤子就什么也不是了,不伦不类。但是基本上不固定不局限某一本,因为每一个年级都有推荐书,可以在这个范围选,如果都读过,什么书都可以,只要自己喜欢,不建议选择离现在很近的书,更不建议读网络小说畅销小说,建议孩子读书杂,还建议读些外国小说。好书可以反复读,只要孩子喜欢。我有一个学生叫刘江瀚,很优秀,他读雨果的《悲惨世界》和《巴黎圣母院》,几乎达到背上的地步,无论哪一个章节或哪一个细节都如数家珍,他就是喜欢,反复看,可以说这两本书会对他的一生产生很大的影响。在布置作业时让学生写写我今天读了哪本书,读了多少页,家长签字。这样坚持下来,我不但知道他们读书了,我还知道他们读了那些书,读了多久,写给老师的作业,孩子肯定希望读得越多页数越好,坚持下来,孩子的阅读品味会越来越好。读书时我不做任何要求,喜欢读就行,从不要求他们做摘抄笔记,个人认为读书如果让学生摘录,可能影响他们读书的连贯性,这还是次要的,主要可能会影响他们看书的兴趣,其实阅读是纯粹的,是享受的,如果带着任务去阅读,尤其是摘录,对于孩子来说可能就是任务和负担了。我们大人会有摘录的习惯,碰到喜欢的句子会情不自禁想记下来,想用笔尖去抚摸一下这些散发着温暖而又智慧的文字,对于我们是享受,因为不是我们的任务,是自发的,因为喜欢而内心轻盈。而于孩子就不是这样的一个过程,会因为厌倦而显得沉重的。

学生阅读的思考

通过批注我让学生明白自己的阅读感受很重要,自己的观点很重要,自己的思想很重要,无形之中我觉得我们通过批注让学生有了自己个性的表达和理解,所以我在这方面做的很实,做的很多,再也不干让学生去做批注名著低效的事情了。其实在学生的内心,课内外的阅读是打通的。学生在课堂上学会批注,有批注的意识,学会阅读的方法,他们会自动的指向课外,指向他们的所有的阅读。他们再读文字时都会不自觉的想想自己的内心,自己的观点,自己的感受,这不也是内心在批注自己阅读的课外书吗?他们读书时不再会无动于衷。我是如何让学生做好批注的,这里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现在我带到一个新班,学生都会有批注的意识了,说明我们老师一直在做,很棒!前几年,批注的意识大家还不是很强的时候,我会从起步做起,先以一篇课文为例,我让学生初读是放声,读通顺,这和大家要求差不多,然后是默读,这遍就有要求了,大家画出每一节让你喜欢的词句,或者引起你注意的词句。这样孩子默读下来,会有不少圈画。然后逐小节汇报,基本上大家英雄所见略同。我会以第一小节内容为例,因为文章开始起因部分内容简单,头绪少,有价值的词句一两处,我会让大家讨论这些词句为什么给你印象深打动你,孩子都能有自己的理由。我告诉孩子把你刚刚想到的写下来就是批注,或者把你刚刚听到的写下来,也是批注,这样一点一点渗透孩子就学会批注了。批注的方式是多样的,可以直接写自己感受,可以抓关键词品味,可以抓特殊句式的句子,可以抓特别的标点符号,可以提问质疑,甚至就可以圈画写感叹号都行。

家长如何指导新生做作业


新学期开学,又一批孩子迈入了小学校园。上学后,写作业是孩子每天都要做的事情,但处在小学阶段的孩子由于自我意识还不成熟,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往往没有责任感,因此,指导孩子做作业便成为父母的日常工作了。在指导孩子做作业时,请家长注意以下几点:

一忌“陪读” 有些家长为了不让孩子三心二意,就坐在旁边监视,但这种“陪读”会引起孩子的紧张,不利于他的学习。

二忌“指指点点” 有些家长在孩子做作业的过程中,一旦发觉作业有误或孩子不会做时,马上就指出来,这样做会阻碍孩子独立思维能力的发展。

三忌“代劳” 有些家长怕孩子累着,常常代替孩子做作业。小学生的作业往往是一些打根基的内容,父母的代劳削弱了这种根基。

那么,应该怎样指导孩子做作业呢?

第一,应培养孩子按时做作业的习惯。良好的习惯往往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二,逐渐培养孩子独立做作业的能力。对于低年级的孩子,父母可以多花些时间进行指导,但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指导时间要缩短。

第三,鼓励孩子自己检查作业。让孩子说说错在哪里,为什么会出错,这样可使孩子记住错误,以免下次再犯。

第四,遇上难题家长指导时要注意分寸。可以采取分步法,即家长先给予提示,让孩子思考如何做。当孩子弄懂后,再出些类似的题目让他巩固。

家园共育:如何指导孩子进行科学认读


家园共育:如何指导孩子进行科学认读

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的技能。

汉字,作为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产物,它是世界上最古老、使用人数最多的文字之一。它不仅具有深厚的人文底蕴,同时又是具有实用价值的符号系统。还有一些其它文字不具有或者比其它文字更为突出的益智、怡情、育人等功能。在我们的周围,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不存在着汉字的身影。如街道两旁各类广告牌、店名比比皆是;电视、网络文字时时跳跃在孩子们的眼前;各类儿童读物更是时时伴随在孩子的左右。文字已成为孩子们生活的一部分,他们通过认字,可以认识这个缤纷的世界、了解这个客观的世界。

在孩子的成长历程中,家庭是人生的始发站,父母才是孩子的第一位向导、第一任教师。那么,作为向导、作为教师,该如何引领自己的孩子走入汉字王国,培养他们阅读兴趣和习惯,提高孩子对文字符号的敏感性,从而发展他们的语言及思维能力,开发他们的潜能呢?我是一名幼儿教师,更是一个孩子的母亲,我想就自己是如何引导自己女儿开展科学认读活动的,与大家一起分享我的经验。希望能给年轻的家长们一些小小的启示,共同携手打造家园共育的新天地。

一、让孩子感受汉字的无处不在。

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通过对近千名儿童从出生到成年的追逐研究,提出了早期经验与智力发展的科学假设,即5岁前是智力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儿童入学后学业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早期经验。而在早期发展中,环境对于智力发展影响最大,环境是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对儿童产生影响的,而这种影响是深入持久的。理想的教育环境应该是各种外部因素的作用都是积极的,才有助于对儿童进行一致的教育。那么,如何来创设和利用好环境,提高孩子对文字的敏感性呢?

1、在物品上标上文字。家中的物品孩子们都很熟悉,而且与他们的生活起居息息相关。

2、开辟读书小天地。

3、改变逛街的目的。以认读汉字为主,买东西为辅。让孩子在生活中学习,接受教育。

4、让电视成为认读伙伴。

5、接触早期的文字写作。

二、让兴趣成为认读资源的来源。

兴趣是引导孩子学习的最好的老师。作为家长,首先要重视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开发认读资源,来调动孩子的积极性,使她真正成为孩子一个主动活动的过程。这个世界给予了孩子认识文字符号的机会,文字符号也同样在刺激着孩子去认识更广阔的世界,我们要善加利用。但是一定要以幼儿的兴趣为先,来挖掘我们周围的认读资源,使它真正成为开发孩子潜能的阶梯。

三、让自己成为孩子认读的伙伴。

早期教育是一门学科,必须遵循一定的科学规律和方法,认读活动也是如此。我们要帮助孩子与文字符号之间架起桥梁,让他们在自由、宽松、愉快的氛围中对书籍、汉字产生感情、产生兴趣。

而且值得注意的是,家庭中的汉字学习重要的不在于让孩子认识多少字的本身,而在于给孩子提供接受文字刺激的机会。如果家长的认识是正确的,而且做法也是科学的,那么,这样做不仅能尽早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和习惯,而且还可以提高孩子对文字符号的敏感性。

1、开展认读游戏。

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幼儿游戏蕴藏着发展的需要和教育的契机。认读游戏的开展,更能激发幼儿对认读的兴趣。

2、采用表扬机制。

鼓励使人进步,赏识使人成功。对孩子的每一个发现、每一个大胆的表现、每一个创新,都千万不要吝啬你表扬的态度与语言。

3、只认字不写字。

特别是到了大班以后,有些家长认为必须跟小学有所连接,于是要求孩子每天写字。殊不知,这样是违背了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我国汉语言学家徐德江先生通过对婴幼儿认字实验证明:“只认字,不写字”,不仅比“学写字”容易,而且比“学说话”还容易,家长应充分认识到,认字是为了应用,从而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但是大班孩子会逐渐“写字”的萌芽状态。例如我女儿就经常会照着字“画”,对于孩子来说,这些字其实只是一幅幅的画,他是在画画。所以你可千万别阻止,这可也是孩子对认读汉字的一个兴趣所在。

4、不以识字为目的。

曾经我也走过一段弯路,在卡片上写了几个汉字,临睡前就教几个,到明天在复习一下。结果,我发现虽然孩子很快就记住了,但很快又忘了,而且没过几天就没兴趣了。于是,我及时从儿童的身心特点出发,调整了自己急于求成的心态和灌入式的教学方式,让孩子在无意中学习认读汉字,没压力,而且玩得开心。然后再回过头来,用识字量来进一步激发她的学习积极性,用数字让孩子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但是识字量不能成为一个标准,而是激发孩子兴趣的一个方式。

“那种把儿童视为一个个瓶瓶罐罐的填鸭式、注入式的识字教学,已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把识字看成是我们成年人人为地强行施予他们的一种任务或负担,已不能满足现代儿童的心理需求。”所以,作为新时代的父母,更应把握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采用儿童化的教学方式,在科学认读活动中发展孩子的潜能。但是,在家庭中开展科学认读,没有固定的模式,有的只是家长的爱心、有心、恒心,这样才能帮助孩子塑造他们最佳的人生开端!

名师指导:如何提高儿童学拼音的兴趣?


汉语拼音是学好语言文学的基础和支柱,从小培养儿童学拼音的兴趣,是大大提高孩子学拼音质量的有效途径。那么如何培养儿童学拼音的兴趣,让他们轻轻松松掌握拼音学习呢?

一、学好汉语拼音首先是如何加强汉语拼音的记忆

儿歌、顺口溜和口诀是很多家长最早和儿童沟通的形式,在拼音教学中,学生边读儿歌边拍手边识记,学起来生动活泼。在教学时,我将教材的重、难点编成琅琅上口的儿歌或顺口溜、口诀让学生吟诵,这样既突出了教学重点,又突破了教学难点,最容易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儿童机械识记能力一般都强于理解能力,顺口溜的形式就更能突出他们记忆的特长,这样儿童能更好的牢记字音和发音要领。

1、读一读,儿歌记忆

学习单韵母时,把学生喜爱的小动物编入儿歌,激发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儿歌背熟了,单韵母也掌握了。例如:圆圆脸蛋扎小辫儿,张大嘴巴aaa;圆圆嘴巴ooo;乌鸦乌鸦uuu;鱼儿冒泡üüü……这都是小学生喜闻乐见的,学生不仅在学习时产生浓厚的兴趣,而且能更快更准确地掌握了这些字母。

另外,在学习bdpq时,运用四肢的摆动和儿歌形式,引导学生“点点右脚bbb,点点左脚ddd,伸伸右手ppp,伸伸左手qqq”。通过学生四肢的摆动,认清字母的方向。通过儿歌的形式,使孩子们的口齿得到了锻炼,即记住了字母的读音,还让孩子们在朗读中感受到了语言的魅力,收到事倍功半的教学效果。而且,儿歌的编写不是教师一个人的事,在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下,学生的创作欲望很高,学生的作品生动活泼、富有新意。

在教学中还可以通过实物演示,用直观的办法来帮助学生发准字音,让住字形。根据字母的特点,进行音和形的演示。如教t时,教师可拿一把带钩的布伞进行直观演示,再把水一滴滴地滴到雨伞上,让学生仔细听水滴在布伞上的声音,然后在问答中揭示t的读音及写法。通过实物演示来检验发音的方法是否正确。如区分b和p,一个发音不送气,一个发音送气,教师可放一张薄纸在嘴边,发出两个音,让学生直观地观察送气的情况。

2、动一动,牢记字母形

机械重复的读、写只会让人感到腻味,因此,创设情境让孩子们动手操作,能够快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自动产生求知欲望,把知识的学习当做一种自我需求,迅速地进入最佳学习状态。为了记住“z、c、s”的字形,我不再使用死记硬背,抄抄写写的惯用方法,课前准备一些彩色的绳子,设计一个“小小设计师”的竞赛活动,看看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摆出最漂亮的“z、c、s”。课堂上,每个孩子都积极地参与操作,十分认真。在自我操作的过程中,孩子们很容易就记住了“z、c、s”的字形。更让人惊叹的是不少孩子发挥想象,还用数学中用到的小塑料棒、圆形与彩色绳子一起摆出了“o、e、x、i、zh、ch、sh、r……”有的孩子还提出打手势的方法来记字母,既简单又方便,这大大激发了孩子们学习拼音字母的兴趣。在拼音教学的课堂中,通过精心的活动设计,不仅提高了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更培养了孩子们的想像能力和创造能力,而且挖掘了他们创造的潜能。

3、猜一猜,读准字母音

正确发音是读准拼音、学好普通话的关键。要读准字音,我们采用直观教学法,—遍一遍地演示给学生看,讲清发音要领,使学生掌握发音的方法。当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发音技巧后,我们可以适当插入这样的操作活动:让学生仔细观察老师发不同拼音时口形的变化,让学生模仿,相互检查,老师巡视。复习巩固时可以开展“猜一猜”的活动,老师摆口形让学生猜;或交换角色,孩子们摆口形让老师猜;还可以孩子摆口形让孩子们自己猜,同桌猜、小组猜。这个方法对掌握平舌音——“z、c、s”与翘舌音——“zh、ch、sh、r”十分有效,学生注意力集中,学习积极性高,学得轻松、读得准确。

4、画一画,理解音节词

为了培养和提高孩子们学拼音的兴趣,我十分注意学科的联系和兴趣的迁移。小朋友对画画的兴趣远远高于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我试着把画画渗透于拼音教学中。如文中出现的“shā fā”“dà shù”……让学生去画一画,学生可开心了。这不是单纯意义上的画画,而是把画与学习语文结合在一起,孩子们想要画出正确的图案,就要把音节词读准,弄明白音节词表达的意思。因此在画画前必须把音节词与日常生活中所见的事物联系起来,然后把脑子里产生的表象用笔勾画出来,使抽象的拼音字母变成实实在在的、生动有趣的一幅幅画。

由此,我们还可以把训练扩展、延伸,让大家把日常生活中所见的事物用画和音节词表达出来。复习课上,采取同桌合作的方式,再小组里开展有趣的比赛活动,一位同学画画,一位同学注上音节词,谁先完成谁就可以得到“拼画小能手”称号,同学们特别喜欢。这个活动不仅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还寓教于乐,把知识应用到学习活动中。

二、学好汉语拼音必须要及时复习巩固汉语拼音

汉语拼音字母容易学会,也容易忘记。那么如何使我们师生共同努力的成果不会付之东流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可以借鉴。

1、通过教师课前复习巩固汉语拼音

一般在上课前,教师都会对上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复习总结,对重难点进行反复强调,通过温故的方式来巩固汉语拼音的学习。

2、通过动手实践巩固汉语拼音

动手练习的形式很多,有动笔的,有模仿老师动作的,有摆放学具的等等。在这儿我想重点谈谈动手摆学具的练习。摆学具这一教学手段在语文教学中很少,不过它十分适合拼音教学。练习之前,只需要让学生准备好23个声母和6个单韵母,再让学生自制四个声调,外加一个小圆点(摆整体认读音节和轻声时用)。

摆学具练习要由易至难,循序渐进。先练习找拼音,即:老师读出一个声母或韵母,让学生观察老师的口形,快速地找出对应的声韵母。然后再练习摆带调韵母和二拼音节,最后练习较难的三拼音节和带调音节。在进行摆放练习时,可以同时开展各种各样的比赛,也可以指名到磁性黑板上进行摆放表演或比赛。摆放练习不仅可以巩固学生的拼音知识,更可以训练学生的反应速度和动手能力,是一项实用有效的综合性教学手段。

总之,拼音教学路有多种,最重要的是需要我们老师去开发一种适合于学生,能使学生在形象、趣味、童真、愉悦中活泼快乐的学习和运用,能够让孩子们体会到成功的乐趣,能把学习当成一种快乐,一种享受,一种追求的拼音学习之路。

专家指导如何从小培养宝宝的理财观念


钱不是树上长出来的,也不可以随便从提款机上提取,钱可以买很多好东西,但钱要花在有用的地方。让我们来教孩子认识钱的价值。

随着对数字概念的逐步认识,孩子们从认识钱币,开始知道钱的数量,然后算一算怎么找钱、攒一些钱去买想买的东西,慢慢地他就了解了钱的价值。

这是一件好事情。如果小一点的孩子学到如何聪明地花钱,如何把钱用在刀刃上,当他们长大了,也会控制自己的欲望,有计划地花钱,这种能力会跟随他一生。

小小银行家的九堂课

瑞泰保险有限公司投资理财资深顾问周志欣在美国生活很多年,他有一个9岁的女儿,作为父亲和专家,他认为,钱对孩子的影响大部分来自父母,父母不应该避讳让孩子从小接触钱。他给我们列出了教孩子学习理财的课程表。

财商教育课堂功课表

第一堂课:教给孩子钱是什么样子。把各种面值的钱放在一起,教孩子认识一分钱、一毛钱、一块钱,一百块钱,都是什么样的,它们有各式各样的形状,有方的、圆的,有纸币和铜币。让孩子有种很直观的认识。也可以给孩子讲钱币上的人像和风景的故事。

第二堂课:钱是用来交易的。带孩子买东西,或者让孩子自己买小东西。让孩子了解什么是交易。以钱换物的过程是什么。也可以了解钱的面值之间的关系,了解找零是怎么回事儿。让孩子通过简单的过程,了解商业社会有一种东西就是竞争、公平交易,这种公平的关系通过货币的沟通完成的。

第三堂课:钱是通过劳动获得的。让孩子知道钱是怎么回事,钱的价值在哪里。你要向孩子解释,不是你到提款机上一按,那里就能印出钞票来。那是我们存在银行里的钱,当你花掉这些钱的时候,它就没有了,直到你又赚来钱存进去,才会再有。如果你买东西花了50元钱,你可以拿出来50元人民币,告诉孩子这些钱在卡里被花掉了,这样钱和卡就有了关联了。你要向孩子解释刷卡是为了方便,只要你愿意,每个月都会把钱花光的。孩子应该明白,钱的价值跟劳动有直接关系,钱不是白给的,而是你做了事情得到的报酬。想得到钱就要付出劳动,这样才能得到你想要的东西。而且不是你想要什么就能买什么,而是必须要认真地挑选你要付钱的东西。

第四堂课:培养孩子的金钱能力。如果孩子已经学会了简单的加减法,你就可以用买东西的游戏让他锻炼钱的兑换、找零。从1分钱到1毛钱到1块钱,可以和孩子一起玩商店游戏,把家里的东西贴上价钱,5毛钱一支铅笔、1元钱一块橡皮、4元钱一个玩具小汽车。帮孩子算出每样东西花多少钱,然后给他5元钱一张的人民币,向他解释这些只能买一支铅笔、一块橡皮和一个玩具小汽车中的两样东西,让他自己选择。

第五堂课:钱不是万能的。美国有一种棋类玩具,叫“monoply”(垄断)的游戏,它把实际商业社会的东西放在游戏里,让孩子意识到这个社会是竞争的,通过劳动才能获取利益。同时还在告诉孩子钱可以做很多事情,但有很多东西钱是买不来的,比如:人的道德、诚信。

第六堂课:钱有用但你不要贪婪。不要让孩子觉得他要钱是父母应该给的。这样孩子就失去了独立的意识。父母为孩子花钱是要有意识、有规划的,不要太溺爱他,要怎么样就怎么样。

第七堂课:理财初级课程---存钱罐。先让孩子有个存钱罐,有个储蓄意识。了解有些东西要存够钱才能买。让孩子认识钱,并不是让他对钱本身感兴趣,而是让他知道钱衍生出来的方方面面的事情感兴趣,让他知道和钱有关的事情是很多的。

第八堂课:理财中级课程---银行。银行就像一个大的存钱罐,你可以随时把钱放进去,到你需要的时候再拿出来。如果你放在那里很长时间不花,银行还可以给你一点利息作为奖励。

第九堂课:理财高级课程---保险、基金、股票。孩子的压岁钱,数目较大,可以给孩子买国库券、国债或保险、基金、股票。重要的是对未来的积累,这种投资让孩子知道,有利有弊的,可以让孩子知道,但不要让他有依赖。这可以作为选修课程,如果孩子对此有兴趣,你可以用简单的语言解释给孩子听。

用简单的表达给孩子讲理财:

保险:笼统地说就是转移风险。保险有很多种,比如人寿保险,人都会有意外,假如一个孩子的爸爸死了,家里就没有收入了,买保险了,保险公司就把钱赔偿给妈妈和孩子,他们就有了生活的保障。

基金:把很多人的钱放在一起,术语叫把市场上的闲散资金集合起来,交给基金公司,由他们去打理,赚来的钱再分给拿出钱的人,让每个投资者盈利。这是一种比银行存款回报潜力要高很多、但又比股市风险低很多的大众型理财工具。

提问零花钱我们该给孩子零花钱吗?

答案:应该给。

因为零用钱储蓄能给孩子们真实的生活体验,尽管钱不多,却让他们真实地把握钱。孩子没有零用钱,就失去了真实地接受金融知识的机会。

很多父母不给孩子零用钱的初衷是不希望孩子们拿着钱大吃大喝,但这样做也没给孩子们机会去思考钱该怎样花才非常正确、得体。如果孩子们为了要糖果或者喜欢的动画片光盘不得不每次都向父母要钱,时间久了,他们学会的是怎样能从父母那里拿到钱,而不是怎样管理钱。所以,固定给孩子零用钱,让孩子比较自由地支配和使用反而更有助于培养孩子正确的消费观念和价值观。

让孩子去花一点钱。当孩子想花钱买东西的时候,你可以帮他计算出要花多少钱。让他亲手把钱交给收银员,等着找零。如果孩子想买的东西非常不适合他们,你也可以马上予以否决。比如,那些小商店里没有正规厂家的小食品,是没有品质保证的。

给孩子每星期固定的零花钱。这些钱应该够让他买一些小东西,比如,发卡、小贴画或者冰淇淋。下次你去商场的时候,告诉孩子如果他想买什么就带着自己的钱。如果他花光了自己的钱还问你要冰淇淋,你就可以告诉他,你需要等待,等着下一次发他零用钱的时候。你不能让步,那样你就破坏了原则。如果孩子想要一个更大的东西,比如新的精装书或者玩具,你可以帮他计算一下他需要攒几个星期钱才够买这样东西,放心,孩子心里有一个透明的塑料存钱罐,他会非常清楚他的钱有多少了。,定期给孩子零用钱,你会发现花在孩子身上的钱少了,孩子为买玩具的抱怨也少了。

给多少零用钱才合适?

答案:不要很多。

给孩子零用钱可以让孩子学会管理自己的钱,但也有可能让他们成为金钱和物质至上的人。我们不能回避给孩子零用钱带来的麻烦。父母要考虑这样一些因素:孩子想把钱用在什么地方,他的年龄和家庭生活水平等。

大一点的孩子需要的钱多一点,他们也有能力管好自己的钱。但不要给孩子太多钱,有些孩子的零用钱可能比你的孩子的多,但钱多就不需要孩子把钱存起来了,这样就失去了让他学会管钱的意义了。

专家认为,有的父母双方都工作很忙,他们给孩子很多零用钱是想弥补父母的愧疚,希望这些钱能代替他们不能给孩子的时间、爱、关注和全家人一起的活动。如果你想用买玩具和衣服拉近和孩子的关系,你就错了。孩子可能关注的是哪个孩子父母比你买的东西更多。

有了零用钱就会理财了吗?

答案:当然不是。

你可以利用一些机会和孩子一起讨论钱的问题,比如你想要什么、钱的价值和能实现的东西。你不一定什么都要满足孩子所有的要求,可以让他有点挫败感。

5岁的罗罗每次和妈妈去购物,总是指着玩具要这个、要那个。后来妈妈决定定期给他零用钱,并告诉他如果想要玩具可以用自己的钱买。这个时候罗罗知道必须要攒够钱才能买他想要的玩具。

孩子们不可能一夜之间就成为理财小能手,他们也会常犯错误。糖糖的妈妈每个星期给6岁的糖糖5块钱,最初糖糖拿到钱就去社区门口的小商店里买了带玩具的小食品,后来她发现这样很不划算,小食品不好吃,玩具也不好玩,而且这样她永远也买不到她喜欢的芭比娃娃。所以从那以后,她就开始注意攒钱,买更好的东西。专家认为,这个时候丢掉10元钱,可以避免将来丢掉10000元。

父母也可以教孩子通过名牌和喜好的品牌认识钱的社会价值。如果孩子想花100元钱买一件T-shirt,你可以让他比较一下普通品牌但同样质量的T-shirt,只要50元钱。而有些相同质量的T-shirt在打折的时候只要30元钱。他可以有不同的选择,这完全取决于他自己。

等孩子再大一点了,你也可以和他一起讨论这样一个严肃但很重要的问题:我们尊重一个人是因为他是这个人,还是因为他有什么。

要让孩子做家务赚钱吗?

答案:孩子固定的零用钱最好不要让孩子通过做家务获得。

孩子帮忙做家务事,是因为他是这个家庭的一员,而不是因为他可以赚钱。

当然你可以提供让孩子多赚零花钱的方式。学会通过自己的劳动可以让储蓄的数额增加。你可以列出一系列孩子可以定期做的工作,比如,整理书柜、给花浇水等,同时也列出你愿意付出多少报酬,为了快点攒够钱买自己喜欢的babie,孩子可以去擦家具上的灰尘挣钱。

相信《午睡前如何指导幼儿入睡》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幼儿教师教育网”是您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工作计划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yjs21.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睡前故事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