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老鼠和泡泡糖说课稿

03-09

作为一名优秀的幼儿园老师,课堂离不开我们准备的说课稿,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们通常会在授课前准备好说课稿,说课稿有利于老师提前熟悉所教学的内容,提供效率。幼儿园说课稿的准备,需要重点写哪些方面呢?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小老鼠和泡泡糖说课稿”,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班韵律活动《小老鼠和泡泡糖》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

你们好!

今天我上的活动是一节小班的律动活动《小老鼠和泡泡糖》,何为创造性律动呢?就是让幼儿在音乐的感染下,身体随着旋律的起伏自由地、富于个体的、创造性地做出符合音乐性质、结构与节奏的身体动作,这样的身体动作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幼儿通过积极探索而创编出来的。

一、说教材:

《小老鼠和泡泡糖》这个活动的音乐选自外国集体舞音乐,乐曲分为AB两段,A段音乐表现的是小老鼠捡到了泡泡糖,B段音乐表现的是小老鼠拉泡泡糖,有趣的情节十分受小班幼儿的喜爱。

二、说目标:

活动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导向作用。根据5--6岁幼儿的特点以及他们的表现欲望,结合新《纲要》中艺术活动的目标,从而确立了本次活动的目标:

1.感受参与韵律活动的快乐。

2.能跟着音乐表现老鼠走、左右张望的动作并夸张地表现小老鼠拉泡泡糖的动作。

针对这次活动的教学目标、教学设计和幼儿的实际情况,在整个活动过程中让幼儿充分感受乐曲,挖掘幼儿创造的潜能,帮助幼儿用符合音乐形象的动作来表现,同时体验学习的愉快。

三、说教法:

根据新《纲要》提出的:“幼儿的教育活动应是教师带领幼儿、引导幼儿在轻松愉快的心理氛围中,积极主动进行实践、创造,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一种教育活动。”因此,在整个活动中都以幼儿的主动参与活动为主,教师在活动中起一个引导者和支持者的作用。因此,我对幼儿作了知识和经验的准备:事先让幼儿玩过了泡泡糖,让幼儿对泡泡糖的粘性有感性认识。

四、说学法:

在教学活动中我通过引导,让幼儿发挥想象力、创造力去创编动作,并指导幼儿根据音乐的节奏进行表演。

针对这次活动的教学目标、教学设计和幼儿的实际情况,在整个活动过程中以尝试法为主,同时在各个不同的环节中还穿插运用发现法、问题法、开放法等,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

五、说教学程序:

第一部分:探索A段音乐,教师先出示小老鼠,小老鼠机灵幽默的形象,一下子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幼儿兴趣,并引出鼠妈妈在睡觉,小老鼠要去干什么呢?让幼儿通过观察教师的动作,然后引导幼儿用小手、小脚学小老鼠看一看的动作,进行模仿,在学A段动作中,加入了儿歌:“小老鼠走走走,停看看。”把目标的难点之一解决掉。

第二部分:探索B段音乐拉泡泡糖的动作。在本环节中,为了让幼儿表现出夸张,我我通过提问:“踩到泡泡糖了怎么办?”让幼儿在讨论中,做一做,并通过观察同伴的面部表情和动作来提高表演的能力。

第三部分:创编拉泡泡糖的动作。我通过提问:“调皮的泡泡糖还会弹到身体的哪些部位?”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在B段开始处,我用语言进行提示,鼓励幼儿运用自己已有的经验进行动作创编,从而让幼儿自主地参与活动。

第三部分:完整表演。幼儿艺术教育的就是培养幼儿创造能力的教育。为巩固反复幼儿对音乐的感受、表现,我设计不同的情节,进行2——3次表演:小老鼠到草地上(树林、公园)玩——小老鼠捡到泡泡糖——拉泡泡糖——小老鼠回家,对于小班幼儿来说,借助音乐来诠释意境,有一定难度,必须通过听、感、做才能去感受它独特的魅力,我创设游戏的情景,用游戏的语言,让幼儿在趣味性和游戏性浓郁的环境中,既享受了音乐活动的乐趣,又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音乐欣赏和表现能力,让幼儿在表现音乐形象的同时,在心理上获得了极大的宣泄的满足。我在活动中,还注意孩子活动过程和参与表演活动的情感,注意提醒幼儿结交舞伴的空间变化,为幼儿提供自由的活动机会,培养了幼儿共享空间的能力。

Yjs21.coM更多幼儿园说课稿延伸读

小老鼠和啤酒桶说课稿


大班音乐游戏《小老鼠和啤酒桶》说课稿

一 设计意图:

本次活动通过音乐游戏让幼儿学会安静认真地倾听,并能通过音强音色的变化体现出不同的人物形象特点,并用语言和肢体动作等,将音乐形象自主地表现出来。从而达到让幼儿更好的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的目的。在此基础上,孩子才能自主随音乐做游戏,从而激发孩子的表现欲和表演能力,从中体现出音乐游戏的乐趣。

一、说活动目标:

根据我的设计意图,我设定了本次的目标

情感目标:分角色游戏,体会与同伴共同游戏的快乐。

认知目标:初步感知音乐的旋律结构及各个乐曲的不同性质。

能力目标::大胆想象尝试用不同动作表现不同的音乐形象。

二、说教法:

新<<纲要>>指出:“教师要成为幼儿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活动中应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因此,本次活动中我精选了以下几种教学方法:讲述法、多媒体教学法、游戏法、谈话法、比较法等。

三、说活动准备:

1.课件《小老鼠和啤酒桶》、啤酒桶波尔卡选段以及洋娃娃和小熊跳舞。

2.小老鼠头饰和啤酒桶若干。

3.小仙女魔法棒一只。

四、说活动过程

根据纲要有关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原则,我为本次活动设计了环环相扣的活动流程:观看课件一一故事导入—一完整欣赏音乐一一分段欣赏一一分角色进行游戏一一活动延伸

开始部分:观看课件,引起幼儿兴趣。

播放《猫和老鼠》课件并让幼儿说说小老鼠是怎样的一只小老鼠。

基本部分: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完整讲述故事《小老鼠和啤酒桶》让孩子理解故事内容,为下一步音乐欣赏做好准备。

(二)、幼儿完整欣赏音乐,初步感受音乐的结构。

让幼儿理解音乐形象,感受音乐所表达的内容,是本次活动的重点,首先我让幼儿学会安静认真地倾听,引导幼儿讨论在音乐中听到了什么,孩子将自己听到的音乐形象说出并用语言和肢体动作等,将音乐形象自主地表现出来。接着我会讲解音乐表现内容,同时对他们的表现给与肯定与鼓励。

(三)、分段欣赏,感知乐曲的不同性质。

能大胆想象,尝试用不同的动作表现不同音乐,这也是本次活动的难点,为了解决这一难点,我就分段欣赏音乐,帮助幼儿逐步理解音乐,从而让幼儿能大胆表现音乐。

<1>第一段音乐:小老鼠走进地窖。

这段音乐听起来很轻快,体现出小老鼠的顽皮。(插播音乐)小老鼠的动作也轻快,所以我选择这段音乐来表现小老鼠进地窖。并让孩子用形象的动作表现出来。(插播图片)

<2>第二段音乐:钟声响起小仙女拿着魔法棒对啤酒桶施加魔法。这段音乐音阶是从低到高听起来优美舒缓而且比较神秘(插播音乐)让人觉得有神奇的事发生,并用优美的和旋来表示钟声响起,(插播音乐)这样更形象,孩子们听了很容易理解。

<3>欣赏三段音乐。这段音乐是并模仿啤酒桶圆圆的笨拙的肢体形态,然后边欣赏,边随音乐节奏模仿啤酒桶长出脑袋、长出胳膊、长出腿的有趣形象(插播图片)。

<4>、欣赏第四段音乐随着故事的发展也自然而然地进入第四部分的音乐,通过感知音阶的变化,让孩子能用不同音乐表现出不同的角色,而且这段音乐也是孩子比较熟悉和喜欢的音乐,弹奏比较轻快的音乐时是小老鼠跳舞(插播音乐),弹奏沉重的音乐是啤酒桶在跳舞(插播音乐),使幼儿体会小老鼠和啤酒桶一起愉快跳舞的情景,边欣赏音乐边用肢体语言表现小老鼠和啤酒桶快乐的跳起舞的姿态。(插播图片)

〈5〉欣赏第五段音乐最后在十二点的钟声敲响时小仙女要收回魔法了,啤酒桶收回了头、胳膊、腿和小老鼠依依不舍道别,以抒情悠扬的音乐安静地结束(插播音乐)。整个活动都以一个有趣的神话故事串成一条主线,孩子们借助故事的情节发展很自然轻松地理解了音乐形象,愉快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

(四)、完整的欣赏音乐幼儿自主分角色进行游戏

体验和同伴共同游戏的快乐,从而使幼儿感受到音乐游戏所带来的愉悦情绪,接下来请大家分组扮演的角色(男孩扮演啤酒桶,女孩扮演小老鼠),把挂饰套在身上,老师弹琴让幼儿在活跃的气氛中大胆用肢体表现音乐形象。(插播图片)为了让每个孩子有扮演其他角色的机会,我将进行第二次游戏:男孩女孩互换角色。从而达到了体会与同伴共同游戏的快乐的目的。

结束部分:游戏语言,完美结束。

以“天亮了,仙女飞走了,小老鼠们要休息了”提示活动结束。继续运用游戏化的语言和提示,给活动一个完整的结束。

(六)、活动延伸部分

老师把音乐和挂饰留在音乐区域里,还想继续表演的孩子可以自己找小伙伴玩,满足幼儿的表演欲望。

小老鼠送礼说课稿


音乐领域:小老鼠送礼

一、说设计意图:

1、在日常活动中,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方式。音乐游戏则是反映幼儿的生活和他们的情趣,在幼儿生活、学习、娱乐的过程中,观察、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和他们的爱好及动作特点,积累起来加以提炼,反映幼儿生活。纲要中指出:幼儿是教育活动的积极参与者而非被动者,活动内容必须与幼儿兴趣、需要及接受能力相吻合,以引导幼儿向最近目标发展区发展。《小老鼠送礼》的音乐流畅、动听、节奏鲜明,具有动作性和故事性,富有情趣,音乐诙谐、幽默,深受幼儿喜欢。结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其爱好,我设计了音乐游戏《小老鼠送礼》。

2、依据《纲要》目标中指出:积极运用语言、动作、表情等方式进行创造性地表现和表达,在认真研究分析教材的基础上大胆对教材进行创编,让孩子们的创造性思维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在活动中,我以游戏的形式贯穿活动始终,让幼儿在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下获得发展。

二、说活动目标:

根据《纲要》和教学内容,结合大班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我制定了适合幼儿最近发展区发展的三个目标:

1、在熟悉歌曲旋律的基础上,学唱游戏歌曲。

2、通过听故事、看木偶演示等活动,创编游戏动作,学会游戏的玩法。

3、能遵守游戏规则,体验游戏诙谐、幽默的愉快情趣。

三、说活动的重点、难点:

1、重点:根据《纲要》和幼儿的已有经验、水平我认为此活动的重点在于理解歌词的基础上幼儿创编动作,并且加上自己的表情。

对于突破重点采用的方法是:在幼儿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利用故事性较强的歌词引导幼儿发挥想象,从中建构积极、有效的师生互动,从而让重点得以解决。

2、难点:是能在游戏中灵活运用已有经验进行创造性的游戏。

对于突破难点采用的方法是:为幼儿创设宽松、愉快的活动氛围,采用鼓励、表扬、引导以及个别指导的方法,让幼儿大胆想象、表现,从而使创造性思维得到发展,在游戏中让难点得以解决。

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年龄特点,在活动中,所运用的方法、手段注重感受性、体验性等。

四、说教具、学具:

1、知识经验的准备:熟悉《小老鼠送礼》的旋律,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

2、物质准备:

1)、木偶道具:老鼠、猫、一条肉、一担鱼, 磁带、木鱼。

2)、创设小老鼠去送礼的游戏环境。

五、说教法、学法:

1、教法:

1)、本次活动中我运用了启发提问法、引导发现法、观察法等,对于这些方法的运用,我“变”以往教学的传统模式——教师说教,“为”以幼儿为主体,教师用启发、引导的方式,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并以游戏的方式贯穿活动的始终,再加上形象、生动的故事,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快乐得获得知识,习得经验,真正体现玩中学,学中乐。

2)、在教学过程中,我渗透了“多元智能”的理念,将各个领域中的知识有机的“整合”在一起。如,将语言、音乐、游戏,在活泼的氛围中让幼儿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3)、另外,活动的结构是递进的关系:兴趣—游戏—创造,即创设情境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利用游戏的形式,解决重点和难点;在创造性的游戏中让幼儿的情感表现、语言表达、创造性思维得到发展与提高。

2、学法:

活动中,我引导幼儿运用游戏操作法、观察法、归纳法来获得知识。因为幼儿是学习的主人,所以我创设了游戏的情境,让幼儿能够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嘴巴说、动脑思考、用动作表现,从而全身心地积极投入到活动中去,并且在创造性游戏中,引导幼儿用不同的动作、表情表现自己对游戏情节的理解,充分给幼儿自由展现的空间。

六、说教学程序:

1、创设情景,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出示老鼠玩偶,引起幼儿兴趣.。

“小朋友你们看这是谁?”“噢,小老鼠告诉我它准备去干一件事,它要去干什么呢?我们一起去看看”。

此环节中我利用出示玩偶小老鼠引起幼儿的兴趣,并且用启发提问的方法为下一环节玩偶讲故事做铺垫。

2、根据歌词操作玩偶讲故事,通过提问,引导幼儿熟悉歌词。(木鱼伴奏)

(1)讲故事前半部分,提问:“小老鼠去干什么呀?” “他送的什么礼?一手怎么样?另一手又怎么样?” “你们猜猜它送礼给谁?”“我们接着往下看”。

(2)讲故事中间部分,提问:“它送礼给谁?它为什么要送礼给小花猫?它怎么说的?” 说完18小节提问:“猜猜猫会怎么说呢?”

(3)讲故事后半部分。

这一个环节运用讲故事的方法引导幼儿熟悉歌词,理解歌词,为创编动作做铺垫。

3、带幼儿有节奏地念儿歌。“听完了,我们一起来说说”。教师带领幼儿一起把儿歌说一说。加深幼儿对歌词的印象。

4、创编动作 ,通过动作帮助幼儿记忆歌曲内容。

“我们和小老鼠一起去送礼好吗?”

(1)“小老鼠的礼物准备好了你们的呢?”引导幼儿做边拎肉边挑鱼的动作。

(2)“你是小老鼠你怎么求小花猫?” “它求的时候心里怎么样?”提示幼儿要注意表情, 引导幼儿创编老鼠求猫的样子。

(3)创编猫得意的动作。这时候教师运用启发引导的方法鼓励幼儿创编动作。

(4)完整地用动作表演一遍,钢琴轻声伴奏。

此环节中幼儿有模仿,有创新,让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得到发展,同时也让幼儿体验与同伴游戏的快乐,充分体现了自主、创新的现代儿童的学习方式。

5、学唱歌曲〈〈小老鼠送礼〉〉

(1)“刚才的旋律你会哼吗?我们一起用 La来哼唱一遍。” 引导幼儿哼旋律。用哼旋律的方法帮助幼儿熟悉并掌握音乐的节奏。

(2)“请你们把刚才的故事加到这旋律里,我们来试一试。”幼儿和教师一起唱。

(3)重点掌握“它求小花猫呀别再吃自己”等附点的节奏。

6、音乐游戏〈〈小老鼠送礼〉〉 。

(1)手指游戏:(唱到最后一个字—‘你’)请猫抓老鼠的手,老鼠将手背在身后。

(2)在座位上游戏:同座两人游戏两遍,一人当猫,一人当老鼠。“在音乐的什么地方抓老鼠?”(唱到最后一个字—‘你’)请猫抓老鼠的手,老鼠将手背在身后。在游戏的时候教师运用语言提示的方法帮助幼儿掌握游戏动作。

(3)教师当猫,幼儿当老鼠,歌词唱到“它求小花猫别再吃自己”时,老鼠要走到猫面前,歌词唱到最后一个字—‘你’时,老鼠才能跑回家。

在游戏的过程中教师提醒幼儿遵守游戏规则。

(4)教师当猫或请一名幼儿当猫,其余幼儿当老鼠,进行游戏。

(5)请3—5名幼儿当猫,其它幼儿当老鼠,进行游戏。在此环节中教师引导幼儿做小花猫得意的样子。

7、活动结束,在音乐中走出活动室。

2020小班音乐说课稿:胖胖熊和小老鼠


大家好!

我是中一班的xx老师。我园的体验教育包含若干个子课题,子课题的研究就是如何将体验教育理念和思想落实在日常教育活动中的环境创设、方法手段的运用上。我承担的是如何在音乐活动中实施体验教育思想的子课题研究。本学期,我班根据体验教育阶段目标和班级教育目标,精心选编教学内容,采用南师大许卓亚教授编的音乐教材以及以德国著名音乐教育家奥尔夫理论和体验教育理论为指导展开一系列的音乐节奏感的培养,给予幼儿音乐节奏的美。在实施过程中,除了日常的音乐教学活动以外,我们还利用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音响帮助幼儿感知节奏,让幼儿去寻找、去倾听、去模仿,从而提高幼儿的音乐感受力和表现力。例如:让孩子们去倾听“嚓、嚓、嚓”的手表声、“铛-铛-”的敲钟声、“嘀嘀”的汽车声,去模仿走路、切菜、洗衣服等节奏鲜明的动作,从这些不同的有节奏规律的声音和动作中,孩子们渐渐知道声音和动作有各种各样的节奏。每当孩子发现了生活中富含节奏美的事物时,我总是给予热情的鼓励,引导孩子模仿这些声音、动作或形态,增强幼儿对寻找生活中的节奏的兴趣。

今天我向大家开放的音乐活动是“胖胖熊和小老鼠”,目标定位于:

1、熟悉故事内容,学习用乐器演奏动物走的节奏,初步掌握节奏型×-|×-|、××××|××××|。

2、通过探索,初步认识动物走路声音特征,会用乐器表现。

3、积极参加探索活动,感受故事情节与乐器带来的愉悦情趣。

我的设计思路是:首先选用节奏鲜明、对比性强的胖胖熊和小老鼠的动物形象,以故事的形式导入,通过幼儿现有的经验水平来感知胖胖熊和小老鼠在外形上的不同;其次,给孩子提供模仿的机会,我则与孩子同学同乐,为了进一步感受节奏的速度和力度,我和孩子们一块儿学熊宝宝-熊妈妈-熊爸爸,由强到更强;学鼠爸爸-鼠妈妈-鼠小弟,由弱到更弱;然后,孩子们根据动物走路的性质选择小乐器来探索乐器声音与动物走路声音的关系,我着眼于启发、引导、点拨,最后,每位孩子手拿一件小乐器跟着老师的故事情节分别敲出胖胖熊和小老鼠走路的声音,从而感受故事情节与乐器配合带来的愉悦情趣。在此,无论我今天的活动成功与否,我希望我今天的活动能给孩子带来欢乐,让孩子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体验学习,这也正是我园体验教育的目标之?quot;让每一个孩子体验快乐“,我是这样做的,我园的其他老师也是这样做的。那今天我能不能将快乐带给每个孩子呢?让我们共同期待吧!

大狮子和小老鼠


大狮子和小老鼠(幼儿园语言 )

一、教材简解:

幼儿园渗透式领域课程中班语言《大狮子和小老鼠》是一篇故事。故事中的大狮子和小老鼠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动物形象,一个庞大威猛、一个弱小机灵,一大一小、一强一弱,正好形成一个鲜明的对比。本次讲述活动主要体现了以大帮小、以小帮大的主题思想,深刻地隐藏了互助、合作的教育寓意。

二、活动目标:

1.观察画面,根据角色表情、动作,想象他们的内心活动及语言,理解故事内容。

2.乐意用肢体动作初步的表演不同形态的大狮子,有一定的表演兴趣。

3.能说出大狮子和小老鼠的不同本领,了解故事的寓意,感受朋友间相互帮助的美好感情。

三、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通过故事知道小也有小的用处,懂得伙伴之间互相尊重、互相关心、互相帮助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活动难点:是让幼儿理解大狮子和小老鼠神态和语气发生变化的原因,在此基础上表现出大狮子和小老鼠在不同场景所表现出的不一样的神态和语气。

五、活动设计理念:

语言活动《大狮子和小老鼠》中的两个角色具有童话色彩,是深受幼儿喜爱,由于二个动物之间有着鲜明的对比(一大一小)及富有艺术性的故事结尾(小老鼠帮了大狮子的忙),因此这样的角色和故事情节易引发幼儿的好奇心和兴趣。活动中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放大图片;同时运用了双向提问的方法,让幼儿在看看想想、讲讲、问问中有浅入深地理解故事内容及蕴含的意义,提高幼儿思维的深刻性,调动幼儿语言、思维的积极性,提高幼儿主动参与语言活动的能力。

六、活动设计思路:

故事《大狮子和小老鼠》情节简单,故事中大狮子的凶猛和小老鼠的机灵深得幼儿的喜爱,他们很喜欢这个故事,也乐于模仿,还经常会在做游戏的时候表演这个故事。但在表演的过程中,幼儿不能很好地将大狮子开始时的凶猛、骄傲、害怕,以及后来高兴、友善等情绪变化表现出来。因此我们试图通过集体教学活动,进一步帮助幼儿理解大狮子和小老鼠神态和语气的变化及其变化的原因:通过表演的方式表达大狮子和小老鼠的神态和语气的变化,并与同伴进行分角色表演,在互动中提高幼儿的表现能力。

七、活动过程: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语言导入:秋天的草地可美啦,把森林里的动物也吸引来了。今天我还带来了两位朋友,是谁呢?(大狮子和小老鼠)(播放第一张PPT。)请小朋友想象一下,如果大狮子和小老鼠在一起会发生什么事情?结果它们会不会成为好朋友?

教师:对了,还记得我们听过一个跟它们有关的故事吗?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播放第二张PPT。)

《大狮子和小老鼠》(出示课题)

1.教师引导提问:

(1)瞧是谁在大草地上睡觉啊?

(2)现在的大狮子看上去怎么样?

(3)出示小老鼠,它也来到了大草地上。它会做出什么事情?

猜测:看到睡觉的大狮子,小老鼠会怎么样?故事里有一只怎样的大狮子?

我们再来听一遍故事。

2.播放故事内容。

(二)、倾听故事,模仿表演

1.教师:听清楚了吗?大狮子什么时候很凶猛?

教师引导提问:

(1)教师:大狮子被小老鼠吵醒后,他会怎么样?

(引导幼儿来模仿凶猛的大狮子)

(2)这时候小老鼠会怎么样呢?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3)我们来学一学小老鼠,它是怎么对大狮子说的?

(引导幼儿来模仿胆小害怕的小老鼠)

小结:被小老鼠从美梦中惊醒的大狮子是如此的可怕,凶猛极了。

(播放PPT)

2.教师:我们一起来学做凶猛的样子。

3.教师;小老鼠面对凶猛的大狮子又会怎么做?

4.教师:小老鼠苦苦哀求着大狮子,说有一天会帮助大狮子的,大狮子是怎样说的?它说了那句话?大狮子说这句话的时候口气是怎样的?

5.教师:骄傲的样子是怎样的?(播放PPT)可以怎样表示骄傲的样子呢?我来做做看,你们觉得像不像,如果做得好,你们给我鼓鼓掌。

(教师示范,幼儿模仿。)

a.傲慢的大狮子

引导提问:生气的大狮子听了小老鼠的话会怎么说?为什么他会觉得小老鼠的话很可笑?

小结:对啊!自认为了不起的大狮子觉得小老鼠说出来的话太可笑了,他怎么会有需要老鼠帮助的时候。

b、害怕的大狮子

(1)教师设置悬念:过了几天,小老鼠又到草地上来玩,忽然,听到大狮子的叫喊声,它想:可能是大狮子遇到危险了,我得去看一看,到底大狮子遇到什么危险了?(播放PPT)

(2)教师提问:

①、小老鼠看见什么了?是谁把大狮子网住的?

②、大狮子的心情怎样?你们有害怕的时候吗?害怕的表情是怎么样的?它会对小老鼠说什么?

③、小老鼠是怎样安慰的大狮子?

④、听了小老鼠的话,大狮子的心情怎样?小老鼠到底怎样帮助的大狮子?

c、高兴的大狮子

教师:最后,大狮子得救了,它有什么变化? (播放PPT)

引导提问:得到了小老鼠的帮助,大狮子变得怎么样了呢?他会怎么说的呢?

小结:狮子终于在小老鼠的帮助下得救了,大狮子说:“谢谢你,小老鼠。我这么小,我能帮你的忙,你也能帮我的忙,我们做个好朋友吧。”从此以后,大狮子和小老鼠成为了一对好朋友。原来在这个故事中大狮子有凶猛的时候,有骄傲的时候,当掉进陷阱又那么害怕、着急,大狮子的神态、表情、口气随着故事情节的变化而变化着。(播放PPT)

(三)、教师引发思考

教师:大狮子和小老鼠在力量、大小方面相差这么大,小老鼠竟然能救了大狮子,这说明一个这么道理?

原来,大的能帮小的,小的也能帮大的,只要互相帮助,就能成为好朋友。

(四)、再完整的听一遍,让幼儿感受一下故事内容。

(五)、学习有表情地讲述故事

1设问:你喜欢谁?(分别站在两边)让我们来学讲这个有趣的故事。引导幼儿根据角色的特征、心理活动的特点有表情地进行角色对话。

2、幼儿选择自己喜欢扮演的角色装扮好。

3、和幼儿一起来表演故事

(六)、延伸游戏“找朋友”

“故事中的大狮子和小老鼠互相帮助成了好朋友,小朋友也有自己的好朋友,现在让我们随着优美的音乐去找你的好朋友吧!”(全体幼儿围成圆圈)

小老鼠打电话说课稿


中班语言说课稿:小老鼠打电话

(一)教材分析:

该游戏充满童趣,贴近幼儿生活,易于理解解。目前,通讯设施非常发达,朋友间经常以电话联系,打电话成了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同时中班幼儿年龄偏小且现在多数都是独身子女,普遍存在出现粗心大意的行为,所以这一游戏既富有时代特征又符合当前幼儿的年龄特点。

(二)教学目标:

语言领域中提出 :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以及要“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根据这一目标和要求,结合中班上期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语言发展水平:幼儿年龄偏小,注意力容易分散,做事情粗心大意;幼儿喜欢模仿大人玩打电话游戏,但由于缺乏生活经验,词汇贫乏,往往拿着话筒不知所措,也不知道说什么等,我制定了本次活动的目标:

1、乐意观看表演,感受游戏的乐趣。

2、体会做事要仔细,不要粗心大意。

3、乐意参与表演,大胆学说角色对话。

(三)教学重、难点:

在本次活动的目标中提到:乐意参与游戏表演,大胆学说角色对话。因此在整个活动中,我始终围饶着这一目标进行教学,这也是本次活动的重点。

中班上册幼儿在语言表达方面不完整,往往一句话只说了半句话或几个字就无法再说了,根据幼儿的语言发展情况,我确定本次活动的难点是:用较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思。

(四)教、学具的准备: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本次的活动目标和完成活动内容,我做了以下准备工作:

1、布置小老鼠的家:墙上挂全家福的照片,桌上放着娃娃家的厨房用具及一部电话机。(这是为情景表演而准备)

2、小老鼠和小花猫的头饰各一个。课前准备好情境表演内容。(这也是为情境表演而准备的)

3、玩具电话机每个幼儿一部(这是为幼儿玩游戏而准备的)

二、说学情:

中班上册的幼儿年龄在4左右,他们处于典型的游戏年龄阶段,是角色游戏的高峰期。他们对游戏特别感兴趣,平时最喜欢边用手当话筒边唱《打电话》这首歌。但是由于词汇贫乏,幼儿在游戏中想说又不知道该怎样说,既使说了也很难把自己的意思表达完整,加上幼儿打电话也缺乏生活经验,虽然想打电话但又不知道怎样才能打好电话。因此,我通过这次游戏活动,让幼儿体验到游戏的乐趣,在游戏中练习打电话,给幼儿提供说话的机会。

三、教法:

根据幼儿的学习情况,本次活动我运用了直观法、提问法、游戏法等教学方法。

为什么要采用以上方法呢?

采用直观法是因为4岁幼儿的思维具有明显的具体形象性特点,属 于典型的具体形象性思维。从幼儿认识事物的特点和语言本身特点来看,在幼儿园语言教育中贯彻直观性原则非常重要。以看情境表演的形式直接刺激幼儿的视听器官,能使教学进行得生动活泼,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采用提问法是因为提问能引导幼儿有目的地、仔细地观察,启发幼 儿积极思维。我运用启发性提问让幼儿将看到的具体形象的情境表演用语言描述出来,是解决活动重点的有效方法。

采用游戏法是因为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在幼儿身心略感疲惫时,游戏能增强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打电话游戏中能充分地表现自我,大胆说话。

四、说学法:

整个活动我以幼儿为主体,变过去的“要我学”为现在的“我要学”。遵循由浅入深的教学原则,幼儿在看看、听听、想想、说说、玩玩的轻松气氛中掌握活动的重、难点。幼儿将运用观察法、讨论谈话法、游戏练习法等学习方法。

观察法是幼儿通过视、听觉感官积极参与活动,幼儿通过观看情境表演直接获得印象。

讨论谈话法是幼儿在讨论、谈话中无拘无束地说出自己的理解与看法,是幼儿练习说话的好机会。

游戏练习法是幼儿在玩打电话的游戏中,边游戏边练习对话,充分体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的“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的精神实质。

五、活动程序:

根据中班上册幼儿学习语言和年龄的特点,结合幼儿园教学工作原则和本次活动的目标,我设计以下三饿环节:

(一)观看情境表演,激发幼儿的兴趣。

首先我以一种神秘的口吻介绍幼儿即将看到的情境表演:“小朋友,你们喜欢看表演吗?我们一起来看看小老鼠家发生了一件什么奇怪的事?”以此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其次,让幼儿看情境表演─小老鼠打电话,激发幼儿学习的欲望。

这一环节的设计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吸引幼儿集中注意力,充分运用感官感知游戏内容,为实现本次活动的重点做好铺垫。

(二)通过提问,引导幼儿说出游戏内容,并再次观看表演。

首先我提以下两个问题让幼儿讨论:1、刚才,你们看见了一些什么?2、小老鼠和小花猫是好朋友吗?既然小花猫不是小老鼠的好朋友,为什么小老鼠打电话却来了小花猫?(根据幼儿的反应,可再表演一次“小老鼠拨号是时东张西望的情景,让幼儿自己发现小老鼠拨号不专心”)除了拨错电话号码外,还有什么地方也说明小老鼠很粗心呢?”其次再次观看表演,而后提问:“小老鼠打电话是怎么说的?它为什么不知道接电话的是小花猫?小老鼠要怎么打电话才能把好朋友请来呢?” 鼓励幼儿用较完整的语言说出角色间的对话 ,从中体会做事粗心大意造成的后果。

这一环节通过提问、表演重点片段、设疑、再次观看表演,而后再提问,内容一环扣一环,让幼儿在讨论、谈话中大胆地说出自己所看到的、所想到的,你一言、我一语,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提高了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它是解决活动重点,突破活动难点最关键的一个环节,同时也完成了第二个活动目标。

(三)幼儿相互间玩打电话游戏,练习对话。

随着活动的进行,幼儿一定很想自己亲自尝试打电话。为了满足幼儿的活动欲望,我设计这一环节让幼儿 自由结伴玩打电话游戏。“小朋友,你们想打电话吗?你是怎样给好朋友打电话的呢?现在你们自己去找好朋友玩打电话游戏吧。”

这一环节能充分满足幼儿的活动欲望,幼儿在无拘无束的氛围中练习打电话,表达自己的意思,给幼儿提供表现和说话的机会,将整个活动推向高潮,最终达到实现活动目标的目的。

大班看图讲述《调皮的小老鼠》说课稿


教材的思考:《调皮的小老鼠》一共有三幅图,讲的是小老鼠做面具,玩面具,在玩的过程中吓晕了鼠妹妹,然后把鼠妹妹背回家,结果又吓跑了鼠妈妈这样一件事情,图片表现的故事情节一目了然。看到这个教材时,我首先考虑的是这个教材能带给孩子什么。知识能力上,简单讲述情节对孩子比较简单,如何丰富孩子的讲述,扩散孩子的想象,引起了我的思考;情感上,生活中像小老鼠这种玩闹孩子们也有,孩子明白这个道理,但在实际中往往会玩忘了,通过这个内容可以提醒、引导幼儿。我个人认为看图讲述,首先是要让孩子仔细看图后,通过推理、猜想,然后讲述画面所表达的意思。其实这个内容也是一个很好的续编内容,但结合这次“看图讲述”的主题,我把重点放在了看图、猜想、讲述上。

活动的设计用意:看图讲述的开展有一个重要的媒介,那就是图,同样的图,不同的出示方式,会出现不同的效果。因此,在想好要给孩子什么时,就要设法让图为其服务。我在我们幼儿园的上次比赛中,采用按顺序出图(先图一,再同时图二三)的方式,发现孩子讲述比较有条理,讲述也比较完整,但总觉的思维比较定势。考虑到大班的孩子其实有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如果提供不同的条件会有许多不同的结果,如何更好的利用图片,发散幼儿思维,在开放中又能有一根讲述的主线,真正做到看图讲述,思考尝试、调整后,采用了今天的出图方式。开始通过出示部分,通过描述性和发散性提问,在仔细观察,讲述后,引发猜想;然后通过联系部分,在孩子逆向思维上,展开推理;最后通过完整出示图片,完成完整讲述。看图讲述,看着图去说,图是静止的,但事情的发生是动态的,孩子通过图,开始往往只能讲出表面的、简单的情节。在引导孩子仔细观察描述图片后,如何引发幼儿猜想,丰富讲述上,我借鉴了漫画书中的对话框、想象框,大家知道孩子特别喜欢看漫画书,其实漫画书正是通过对话框、想象框,比一般的图书向孩子更生动的展示了故事内容,同时又给孩子更多的想象,这其实正是我们在看图讲述中需要引导的。于是借助这一媒介引发幼儿有目的的猜想,有目的的讲述,进而让孩子学习生动、有趣的展开讲述。

看图讲述到最后需要孩子的连贯述说,孩子一般观察讲述比较零散,当孩子不知道怎么串时,就需要老师教孩子方法,帮孩子理出一条串的绳子。一幅图的讲述时我通过提出连贯的问题的方式,教孩子串;多幅图讲述时运用连词,帮助孩子串。这其实就是给孩子一根讲述的主线,讲清事情,丰富讲述内容,最后达到完整、清晰、生动的讲述。以上是这节课设计的一些出发点及自己的一些思考,在今天的活动中有一些许多不足之处,还请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多加指点。谢谢大家!

小班语言活动说课稿 小老鼠的旅行


小班语言《 小老鼠的旅行》 说课稿

大家好,今天我给大家带来的是小班语言活动《小老鼠的旅行》 。《 小老鼠的旅行》 是一首主题单纯又充满情趣的儿歌,它讲述了一只小老鼠在旅途中经过4 个不同地方的奇妙经历,以“寻秘”, “揭秘”的形式,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观察和积极主动的想象中学习儿歌,体会参加文学活动的快乐,帮助幼儿积累相关经验。小班幼儿语言以简单句为主,词汇缺乏,表达不够流畅且不够自信、大胆。我尝试选用此教材组织小班语言活动,制作了生动有趣的课件,力求让幼儿充分自主参与学习和交流。

鉴于以上思考,我从知识,能力,情感三方面确定了以下目标:1 .理解儿歌内容及相关动词,尝试学说儿歌。

2 .能仔细观察画面,乐意大胆表述自己的猜测和想法。

3 .感受儿歌的诙谐、有趣。

我把重点确定为:理解儿歌内容及相关动词。难点为:学说儿歌。为了达成以上目标,我从物质和经验两方面进行了充分的准备。首先,我在游戏区中投放一些动物卡片,让幼儿对动物基本特征有初步了解。另外我在教室四周制作立体的狮子、大象等图片,营造氛围。考虑到小班幼儿的注意力易分散,我精心制作了声像结合、色彩鲜艳的课件,来充分调动幼儿主动学习的兴趣,帮助他们观察、猜测和讲述。绿绿的草原背景图,把幼儿直接带进意境,动态的小老鼠直观地让幼儿理解动词“钻”“爬”。四个场景的图片汇集,帮助幼儿理清了儿歌的整体脉络。画面中动物的特殊部分和整体对比,有效地吸引幼儿猜测和讲述。

此外,我对教法、学法也作了精心的思考与选择。重点运用课件演示法,描述性提问法等多种方法。整个活动我以幼儿为主体,运用了猜想讲述法、欣赏法等学习方法。

下面,我来详细地说说本次活动的过程:

我安排了三大环节:一、情景导入,引发兴趣。二、理解儿歌内容及相关动词,发现小老鼠旅行的秘密,感知动物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并学说短句。三、完整欣赏儿歌,尝试说儿歌。

环节一:情景导入,引发兴趣。

师幼共同扮演小老鼠,跟随音乐入场。师提出建议:“今天鼠妈妈要带着小老鼠们去旅行啦。”角色扮演不仅很好吸引幼儿的注意,也为接下来的活动环节做好铺垫。

环节二:理解儿歌内容及相关动词,发现小老鼠旅行的秘密,感知动物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并学说短句。

第二大环节也是本次活动的重点环节,我将其分为2 层次。

1 .播放课件,观察旅行路线,理解相关动词。我在课件中设置了旅行的四站路线。

第一站:钻“草丛”。出示绿绿的草原,“呀!这是什么地方呀?小老鼠是怎么过草丛的呢?”幼儿讨论小老鼠过草丛的动作,并观察课件中动态的小老鼠的走动,师以儿歌中的句子总结画面内容。“吱吱,吱吱,钻草丛咯!" 第二站:爬“管子”。出示管子的画面,“这是一根怎么样的管子呀?" “小老鼠怎么才能到达最高处呢?”引导幼儿感知管子的高度,探究过管子的方法。通过课件中动态老鼠的示范,请幼儿用肢体语言表现爬“管子”。师用儿歌中的句子总结第二幅画面,“吱吱,吱吱,爬管子咯!"

第三站:爬“小山”。出示小山画面,“钻过草丛,爬过管子,接下来小老鼠又来到了哪呢?" “它怎么过小山呢?”课件中,动态老鼠爬过2 次小山的画面比较直观、清楚,加上教师之前完整句的引导,鼓励个别幼儿边做动作边说一说完整句。“吱吱,吱吱,爬小山咯!”并集体跟说。

第四站:钻“山洞”。出示画面,提问:“爬完小山,小老鼠又去了哪呢?它是怎么过山洞的呢?”在之前3 次说完整句以及课件的演示的基础上,鼓励幼儿边动作表演边直接说“吱吱,吱吱,钻山洞咯!"

之后,我提问:小老鼠旅行途中,到了哪四个地方呀?它是怎么过的呢?与幼儿回忆小老鼠的旅途,并根据幼儿的回答随机点击课件,展示相应的场景。2 .第二个层次,讨论猜测,发现小老鼠旅行的秘密,完整理解儿歌内容,学说短句。我将通过多媒体课件中局部和整体间的对比来进行突破。出示草丛画面,我提问,“小老鼠先钻了草丛,你们看看这草丛像什么呀?" 鼓励幼儿自由大胆猜测、讲述,之后揭示答案,原来是狮子的头发呀!为了遵循

儿歌的顺序性,完整播放一整句的动态画面,并用夸张的语气表达“吱吱,吱吱,钻草丛咯,原来是狮子的头发呀!

有别于之前单一的观察画面,这次利用了听声音猜动物的方法,“哟,这是谁的声音啊?" “那这根管子是大象的什么呀?”观看课件,鼓励幼儿模仿完整句,“吱吱,吱吱,爬管子咯,原来是大象的鼻子呀!"

接着出示小山画面,引导幼儿数一数,“小老鼠要爬几座山呢?" “它会是什么动物的什么呀?”根据前2 次猜动物的经验和问题的引导,幼儿自己尝试说完整句。吱吱,吱吱,爬小山咯!原来是骆驼的驼峰呀!

最后出示山洞画面,根据山洞的个数和形状,请幼儿猜猜“这山洞是什么呀?是猪的哪里呢?”请幼儿边做钻的动作,边直接用儿歌中的句子总结,吱吱,吱吱,钻山洞咯,原来是大肥猪的鼻孔呀。

在此过程中,教师采用退位策略,从盲目的猜测到有意想象,并将完整句的学说穿插其中。

环节三:完整欣赏儿歌,尝试学说儿歌。

“我们跟小老鼠一起去旅行吧。”接着请幼儿扮演小老鼠,带上肢体动作,伴随着完整的课件播放,鼓励幼儿说说儿歌。

我们再跟着小老鼠走一走吧。“小老鼠们,旅行出发咯!"

在轻松的氛围中自然进行两遍儿歌学说。

此外,在延伸活动中,我将设置场景,让幼儿以小老鼠的身份在表演中进一步说说儿歌,体验角色扮演的乐趣。

幼儿园说课稿:小老鼠打电话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听说游戏?小老鼠打电话选自海南出版社出版的《教学活动设计及教案》(中班上册)一书。该游戏充满童趣,贴近幼儿生活,易于理解解。目前,通讯设施非常发达,朋友间经常以电话联系,打电话成了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同时中班上册幼儿年龄偏小且现在多数都是独身子女,普遍存在出现粗心大意的行为,所以这一游戏既富有时代特征又符合当前幼儿的年龄特点。

选取《小老鼠打电话》这一教材是因为:1、情节简单有趣,形象鲜明突出,容易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2、打电话是幼儿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的,游戏的语言易于幼儿模仿学习。3、通过游戏,幼儿能感受一些礼貌用语的用法且学习怎样打电话。4、游戏能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了解体会到做事要仔细,不要粗心大意,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学习特点。

(二)教学目标:

《幼儿园教育纲要》语言领域中提出

: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以及要“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根据这一目标和要求,结合中班上期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语言发展水平:幼儿年龄偏小,注意力容易分散,做事情粗心大意;幼儿喜欢模仿大人玩打电话游戏,但由于缺乏生活经验,词汇贫乏,往往拿着话筒不知所措,也不知道说什么等,我制定了本次活动的目标:

1、乐意观看表演,感受游戏的乐趣。

2、体会做事要仔细,不要粗心大意。

3、乐意参与表演,大胆学说角色对话。

(三)教学重、难点:

在本次活动的目标中提到:乐意参与游戏表演,大胆学说角色对话。因此在整个活动中,我始

终围饶着这一目标进行教学,这也是本次活动的重点。

中班上册幼儿在语言表达方面不完整,往往一句话只说了半句话或几个字就无法再说了,根据幼儿的语言发展情况,我确定本次活动的难点是:用较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思。

(四)教、学具的准备: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本次的活动目标和完成活动内容,我做了以下准备工作:

1、布置小老鼠的家:墙上挂全家福的照片,桌上放着娃娃家的厨房用具及一部电话机。(这是为情景表演而准备)

2、小老鼠和小花猫的头饰各一个。课前准备好情境表演内容。(这也是为情境表演而准备的)

3、玩具电话机每个幼儿一部(这是为幼儿玩游戏而准备的)

二、说学情:

中班上册的幼儿年龄在4左右,他们处于典型的游戏年龄阶段,是角色游戏的高峰期。他们对游戏特别感兴趣,平时最喜欢边用手当话筒边唱《打电话》这首歌。但是由于词汇贫乏,幼儿在游戏中想说又不知道该怎样说,既使说了也很难把自己的意思表达完整,加上幼儿打电话也缺乏生活经验,虽然想打电话但又不知道怎样才能打好电话。因此,我通过这次游戏活动,让幼儿体验到游戏的乐趣,在游戏中练习打电话,给幼儿提供说话的机会。

三、教法:

根据幼儿的学习情况,本次活动我运用了直观法、提问法、游戏法等教学方法。

为什么要采用以上方法呢?

采用直观法是因为4岁幼儿的思维具有明显的具体形象性特点,属

于典型的具体形象性思维。从幼儿认识事物的特点和语言本身特点来看,在幼儿园语言教育中贯彻直观性原则非常重要。以看情境表演的形式直接刺激幼儿的视听器官,能使教学进行得生动活泼,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采用提问法是因为提问能引导幼儿有目的地、仔细地观察,启发幼儿积极思维。我运用启发性提问让幼儿将看到的具体形象的情境表演用语言描述出来,是解决活动重点的有效方法。

采用游戏法是因为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在幼儿身心略感疲惫时,游戏能增强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打电话游戏中能充分地表现自我,大胆说话。

四、说学法:

整个活动我以幼儿为主体,变过去的“要我学”为现在的“我要学”。遵循由浅入深的教学原则,幼儿在看看、听听、想想、说说、玩玩的轻松气氛中掌握活动的重、难点。幼儿将运用观察法、讨论谈话法、游戏练习法等学习方法。

观察法是幼儿通过视、听觉感官积极参与活动,幼儿通过观看情境表演直接获得印象。

讨论谈话法是幼儿在讨论、谈话中无拘无束地说出自己的理解与看法,是幼儿练习说话的好机会。

游戏练习法是幼儿在玩打电话的游戏中,边游戏边练习对话,充分体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的“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的精神实质。

五、活动程序:

根据中班上册幼儿学习语言和年龄的特点,结合幼儿园教学工作原则和本次活动的目标,我设计以下三饿环节:

(一)观看情境表演,激发

幼儿的兴趣。

首先我以一种神秘的口吻介绍幼儿即将看到的情境表演:“小朋友,你们喜欢看表演吗?我们一起来看看小老鼠家发生了一件什么奇怪的事?”以此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其次,让幼儿看情境表演─小老鼠打电话,激发幼儿学习的欲望。

这一环节的设计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吸引幼儿集中注意力,充分运用感官感知游戏内容,为实现本次活动的重点做好铺垫。

(二)通过提问,引导幼儿说出游戏内容,并再次观看表演。

首先我提以下两个问题让幼儿讨论:1、刚才,你们看见了一些什么?2、小老鼠和小花猫是好朋友吗?既然小花猫不是小老鼠的好朋友,为什么小老鼠打电话却来了小花猫?(根据幼儿的反应,可再表演一次“小老鼠拨号是时东张西望的情景,让幼儿自己发现小老鼠拨号不专心”)除了拨错电话号码外,还有什么地方也说明小老鼠很粗心呢?”其次再次观看表演,而后提问:“小老鼠打电话是怎么说的?它为什么不知道接电话的是小花猫?小老鼠要怎么打电话才能把好朋友请来呢?”

鼓励幼儿用较完整的语言说出角色间的对话,从中体会做事粗心大意造成的后果。

这一环节通过提问、表演重点片段、设疑、再次观看表演,而后再提问,内容一环扣一环,让幼儿在讨论、谈话中大胆地说出自己所看到的、所想到的,你一言、我一语,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提高了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它是解决活动重点,突破活动难点最关键的一个环节,同时也完成了第二个活动目标。

(三)幼儿相互间玩打电话游戏,练习对话。

随着活动的进行,幼儿一定很想自己亲自尝试打电话。为了满足幼儿的活动欲望,我设计这一环节让幼儿自由结伴玩打电话游戏。“小朋友,你们想打电话吗?你是怎样给好朋友打电话的呢?现在你们自己去找好朋友玩打电话游戏吧。”

这一环节能充分满足幼儿的活动欲望,幼儿在无拘无束的氛围中练习打电话,表达自己的意思,给幼儿提供表现和说话的机会,将整个活动推向高潮,最终达到实现活动目标的目的。

感谢您阅读“幼儿教师教育网”的《小老鼠和泡泡糖说课稿》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幼儿园说课稿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园吹泡泡说课稿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