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开放日教学活动安排_幼儿园游戏

04-24

幼儿园游戏已经成为幼儿教育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幼儿园游戏有利于增强小朋友的自律性,明白合作的重要性。游戏结束时,教师对幼儿游戏活动的评价要合理、自然。对于幼儿园游戏的好处你了解多少呢?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家长开放日教学活动安排_幼儿园游戏”,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7:50—8:10:幼儿早操

8:10—8:45:幼儿进餐,餐后自由活动。 yjs21.CoM

8:45—9:00:盥洗、喝水、课前准备。

9:00—9:30:集体活动:小鞋找朋友

活动目标:1、知道鞋有正和反,学习区分鞋的正反。

2、通过活动培养幼儿积极参加的兴趣。

9:30—9:45:盥洗、喝水,手指操。

9:45—10:15:户外体育活动(亲子游戏)

(一)、小鸡找家

活动目标:1、模仿小鸡捉虫的动作,会把捉到的小虫放到指定的位置,会根据游戏的规则找到圈圈。

2、培养幼儿的灵敏性和大胆参与活动的能力。

(二)、袋鼠跳

活动目标:1、学习双脚向前跳的基本动作。

2、乐于和成人一同参加游戏。

10:15—10:20:盥洗、喝水,手指操。

10:20—10:40:室内集体操作:给娃娃打扮

活动目标:1、认识五官,知道它们的位置。

2、通过活动发展幼儿动手操作能力。

yjs21.cOm更多幼儿园游戏编辑推荐

家长开放日活动(一起包饺子)


目的:1、宣传目的:使社会了解我园的活动,并对我园的教育教学给予肯定.

2:活动目的:(1)加强幼儿园和家庭的联系;让家长通过参于到我们的活动中的方式,进一步了解我年级的教学活动.

(2)通过活动增进教师和家长、家庭与家庭、班级与班级的感情。

准备:1、布置场景

2、准备整个年级包饺子的材料。

过程:

A:嗨!大家好,我们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们幼儿园里又有什么新鲜的事呢。

哇……太漂亮了,B你们在做什么呀?

B:在装饰环境呀,我们要让我们幼儿园的环境都充满喜庆的气氛.

A:今天是……

B:是我们大班年级的又一次家长开放日。我们希望在这有限的时间里。小朋友能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一起开心、愉快的度过。

A:太好了,那么我们都有些什么样的活动。

B:概括说来就是包饺子。

一、 引入主题

B:饺子是深得我们中国人喜爱的一种食品,最常见的饺子是一种半圆形,有馅儿的面食。在喜庆团圆的时候,我们总是能看到寓意吉祥的饺子。今天是个开心的日子,我们的家长来到我们幼儿园,我们真的很高兴,所以我们就准备了许多材料,想让大家一起来包饺子。

A:太好了,太好了,那我们还等什么。

二、 包饺子

(一) 示范讲解如何包饺子。

……………………………

(二) 包饺子比赛

1、 教师组

2、 家长组

3、 小朋友组

(三) 大家一起包饺子

三、 分享我们的劳动成果。

B:A今天开心吗?

A:……

B:通过今天的活动你学到了什么?

A:学会了包饺子,还发现吃自己亲手包的饺子特别的好吃。

B:那小朋友,你呢?

小朋友: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包饺子很开心,也希望爸爸、妈妈多一些时间来幼儿园和我们玩。

B:的确,我们的孩子在活动中很开心,不仅如此他们还体验到了大家一起分享劳动成果的喜悦。

开放在心 释放于行—一幼儿园“野趣游戏”初探


陈鹤琴先生指出:“大自然是我们最好的老师,大自然充满了活教材,大自然是我们的教科书。我们要张开眼睛去仔细看,要伸出两手去缜密地研究。”就是提倡让幼儿回归自然,到野外去活动,利用大自然中的原始材料尽情地玩,充分地玩。我园开展的“野趣游戏”隐去了教师的权威,让幼儿尽情享受大自然,给他们以极大的选择空间,满足了不同幼儿个体需要,有利于他们从游戏中获得直接体验。孩子们在野趣游戏中所展现的高游戏水平,充分证明了“只要给孩子足够的空间与时间,孩子就会玩”,从而为每个幼儿缔造幸福、快乐的童年生活。

我园座落在美丽的中国竹乡,有着优越的地理环境与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园内有宽敞的场地、不同功能的大型玩具,有集走、爬、跳、钻、攀登、投掷于一体的“欢乐运动场”,有分年龄段的玩沙、戏水池……这些都为幼儿野趣游戏的开展提供了外部支持,为生活在钢筋水泥森林中的孩子弥补了丢失的儿童世界,让他们在游戏中快乐健康地成长。

厘清系统、正确的“野趣游戏”内涵

“野”意味着去除人为的限制而获得一种自然的状态,体现活动中的挑战性。“趣”则表示在自然游戏情景中的快乐活动。“野趣游戏”是指到野外去活动,利用大自然中的原始材料尽情地玩,充分地玩。它有着室内游戏无可比拟的优势:

1.自然性

户外环境相对于室内最突出的一点应该是其自然性。阳光、空气、水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自然元素,在户外游戏时,幼儿可以充分享受这些大自然的赐予,放飞自己;户外游戏环境中的树木、土坡、草坪、藤萝架等同样也深受幼儿的欢迎,在树林间穿梭,在草坪上翻滚……所有这些都能引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这是大自然赐予幼儿的财富,也是所有孩子们喜欢和享受的童年乐趣。

2.趣味性

对于幼儿来讲,户外游戏环境的趣味性既来自于丰富多样的自然材料,更来自于没有太多约束羁绊的开阔空间,可以“撒野”,可以奔跑追逐,可以让自己的心灵和四肢获得充分的舒展。

3.挑战性

户外游戏环境充满了刺激性和挑战性。滑滑梯有爬高并从高处顺势而下的刺激,荡秋千有上上下下眩晕的刺激,过桥索、爬山坡、钻山洞等有挑战自己胆量和能力的刺激……幼儿在种种挑战性的活动中,发展肢体动作,提高运动能力,增强运动自信,享受户外游戏的“野趣”。

4.多变性

因为户外游戏环境的自然性,所以也充满了变化。春有百花,夏有浓荫,秋有硕果,冬有白雪,四季有交替,早晚有变化。即使同一块平静的泥土地,也会不断有小草生长、花儿开放,或者蚯蚓钻出来、蝴蝶飞来……幼儿的嬉戏活动、探索活动便也由此丰富起来,变化无穷。

创设自然、富有生命的“野趣游戏”环境

将现有的材料进行整合,并按幼儿不同年龄段运动的兴趣与需要创设与之相适应的环境。

1.保障安全的环境是游戏的前景

保护幼儿的身体乃至生命安全是开展游戏的前提,制定和实施安全措施是野趣活动顺利开展的保证。孩子年龄小,身体器官还十分娇嫩,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弱,而野外活动中存在许多意想不到的危险因素,在活动场地选择上应充分考虑其安全性。教师在组织活动前,首先要勘查好路线,了解孩子在去目的地的路上会有什么不安全因素;其次要勘查活动场地,看场地及四周是否存在安全隐患。

2.创设适宜的环境是游戏的基础

要创设适宜幼儿发展水平的环境。根据幼儿的年龄层次差异、活动能力差异、身心发展的规律等选择活动场地,创设的环境应该由简到难、循序渐进。

我们利用自然环境中原有的特点进行活动,如利用小土坡,借助各种道具进行“滚坡游戏”、“滑坡游戏”、“推大球上坡”游戏;利用大草坪做爬行游戏;利用秋后的稻田进行“跨草垛”游戏等。在一次次动作的体验中,孩子们的能力得以发展,身体得以锻炼,体验了野趣活动的快乐。

3.富有挑战的环境是游戏的关键

活动兴趣是幼儿参加野趣活动的主要动力,为此,教师在野趣活动中要充分了解幼儿的喜好,选择和设置富有挑战的游戏情景,引导孩子克服困难,获得成功。例如,在“过竹桥”游戏中,当竹梯下的轮胎一个一个往上垫高,孩子们内心的恐惧也会增加,但同伴间的竞争意识又迫使自己必须克服困难、想出好的办法过桥。其他幼儿也非常愿意出谋划策,帮助同伴。这样不仅发展了动作,而且培养了合作精神,让幼儿充分感受到了运动带来的乐趣。

4.注重整合的环境是游戏的亮点

环境是促进幼儿发展的重要桥梁,它的丰富性、适宜性、挑战性、平衡性有助于幼儿的全面发展。我们根据地形特征和环境特点划分了7大游戏场:

停车场:划分出一块适合发展幼儿建构能力的小工地。

小草坪:放置了方便幼儿进行艺术表现的涂鸦车。

内庭院:创设了进行角色体验的闲趣农庄。

操场:幼儿运动发展的欢乐运动场。

大草坪:挖掘了富有挑战性和冒险性的战壕。

树林:趋向于休闲娱乐的小松林。

泳池和沙池:趋向于综合游戏的场所。

在创设户外野趣游戏环境时,教师应多方面地考虑,既要有效提高幼儿的运动能力,又要有机渗透多种生活经验,注重提升幼儿自主观察能力、环境适应能力,不断挖掘幼儿的游戏潜能。

开展丰富多样、富有挑战的“野趣游戏”活动

我们根据场地材料的玩法,创编了一些富有野趣的、适合不同年龄孩子玩耍的游戏活动。

1.以乡土资源为后盾

我们充分挖掘农具、农作物等“自然玩具”进行运粮食、走田埂、爬草房、拉手推车、菜园寻宝、捏泥巴、甩泥泡等传统野趣游戏,让孩子们真正走进自然,体验乡土活动的快乐,在挑战自我中合作、体验与协商。

2.以运动区域为抓手

我园的“欢乐运动场”富有挑战性,活动材料蕴藏着许多刺激、冒险元素,同时满足不同层次幼儿的需要。如:攀爬区的轮胎墙、网、竹竿和绳结等,有难有易,让幼儿根据自我发展水平自主选择。

3.以自然环境为拓展

大自然是探索与发现的最好课堂。我们不仅注重“宽松”、“自由”的游戏情景创设,更注重过程的趣味性。如利用小树林挂起一排排的稻草,设计成迷宫,孩子们在一次次的尝试中,倍感兴奋和自信;用皮筋将几棵树围成三角形、多边形,孩子们从这头跳到那头,皮筋越挪越高,兴致愈跳愈浓,挑战着高度和体力的极限……玩法五花八门。

4.以家庭资源为平台

我们拥有丰富的家庭资源,家长们主动参加且享受亲子野趣游戏。如在小树林中,捆绑着错综复杂的电网线,高低不平的草丛上布满陷阱,这里正在开展亲子体育游戏《野战兵》。爸爸妈妈紧紧地抱着宝宝穿梭在布满封锁线的矮树林里,充满了惊险和快乐。我们经常组织这样的亲子野趣游戏(小小纤夫、推小车、抬轿子等),在游戏中,我们的家长仿佛回到了童年时光,和孩子一起体验了快乐,增进了感情,同时拉近了家园的距离。

收获多元、人文化的“野趣游戏”成效

(1)野趣游戏场是幼儿主动参与的快乐天地

田埂、小路、小沟、树林……充满着惊险和挑战,孩子们在一次次的钻树林、走田埂中,挑战自我,排除险阻,增强对环境的适应力。同时,野趣游戏拓宽了活动空间和范围,扩大了孩子们的交往面,拉近了孩子间的距离,体现了活动的自主性、独立性。

(2)野趣游戏场是幼儿积累自然经验的成长摇篮

在每一次的野趣游戏中,无论是跨小沟、跳草垛、纤夫爬山……都考验着孩子的已有经验。跨沟时,他们要目测和估量需用多大的步伐和力量跨沟。因为跨的动作容易扭脚,所以在跨之前要先做运动准备;纤夫爬山时,孩子要知道遵守游戏规则,学会轻松地拖拉方法,懂得选择相对平坦的路爬山,同时能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调节运动强度……这些简单的野趣活动,不仅让孩子感受了快乐,还让他们习得了知识与经验,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3)野趣游戏场是幼儿自由游戏的悠闲时光

野趣游戏的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较之幼儿园的其他活动更为开放,更为宽松自由。幼儿在活动过程中,更多地接受阳光、空气、水等自然环境因素的刺激,对外界各种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迅速增强,游戏潜能被激发,体能获得发展。

(4)野趣游戏场是幼儿奇幻探险的趣味体验

已有研究表明,儿童对大型建筑空间的兴趣远不如对狗舍、鸡窝的兴趣浓。他们喜欢在桌子底下过家家,喜欢钻猫耳洞。呆在适宜尺度的空间里,安全感、场所感、亲切感便会油然而生。充分释放个性的野趣游戏即满足了幼儿的多种趣味体验。

2.教师的专业成长

(1)驾驭材料,提高利用环境的能力

教师以积极的态度挖掘和利用各种适宜幼儿野趣游戏的内容和资源,综合其他教育元素,多方位地促进幼儿发展。

创意空间。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幼儿举一反三地运用游戏材料,使活动持续有效,创意无限。如在认识稻草后,让孩子自由探索其玩法,跨越、投掷、平衡等等。孩子们是天生的发明家,他们在探索各种玩法的过程中,提高了运动能力,激发了发散性思维,体验了成功,使活动生动、持久。

组合运用。单一的玩法会让人倦怠,而富有变化的组合则会创造精彩。幼儿园有宽阔的户外场地,有多样化的游戏区域,将它们进行有机整合,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如游戏“营救”,先创设情境,然后提出救人的要求,过小河(平衡区)——翻高山(攀爬区)——炸碉堡(投掷区),最后完成救人的任务。该游戏的开展巧妙地结合了各游戏场的特点,活动体现了综合性、创造性、挑战性。

(2)善于观察,提高组织游戏的能力

自然赋予了我们宽敞、自由的野趣空间,同时要求教师具备善于观察、适时指导的能力。因为野趣游戏的特点决定活动空间的宽泛、幼儿行动的自由,教师必须有效观察,理解幼儿的想法与感受,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隐含的教育价值,在了解幼儿行为的基础上做出回应,适时介入,有效指导,促进幼儿游戏水平的提高。

(3)扭转观念,提高解读孩子的能力

每个幼儿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个体之间必定存在差异。要解决教育的不均衡性,就必须因人施教。首先,提供的材料具有层次性,可满足不同个体、不同能力幼儿的选择。比如,跳跃区为幼儿提供用自然物制作的各种跨栏架,若干大小不一的纸盒、砖块、沙袋等可供幼儿直接使用,幼儿也可以根据自己跨栏的水平,将这些自然物叠放、组合,进行跨栏、跨宽、跳高等。其次,创设的野趣游戏具有递进性,满足幼儿的不同需求。如走田埂活动,从较宽的过渡到较窄的,再到负重走田埂、花样走田埂,难度逐渐递增。能力弱的可以练习单纯的走田埂,而吃不饱的幼儿则跑田埂、挑物过田埂等等,既达成锻炼目标,又充分满足幼儿的需要,获得成功的快乐。

实践告诉我们,野趣游戏让幼儿融入自然,体会了大自然赋予的美好生活;野趣游戏让幼儿锻炼了身体,带给了孩子无限的乐趣。我们应该让孩子大胆地、自由地去感受、去体悟、去探寻、去挖掘,让他们在一个能够自由支配、掌握的世界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民间游戏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的运用


游戏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一种社会现象,是一种基于个体内在需要的自发自主性活动,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在民间流传着许多具有生活气息、风采各异的游戏,它给许多人带来了童年的欢乐。

一、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开展民间游戏的重要性

民间游戏作为游戏的一种主要存在形式,它所需材料简单、内容易学、种类丰富、趣味性强、玩法多样、不受时空限制,是幼儿游戏的一部分,也是幼儿教育的重要载体,对增强幼儿体质,开发幼儿智力,丰富幼儿生活,形成勇敢、坚强的品质和活泼、开朗的个性都具有良好的作用。

幼儿园一日活动是指幼儿从来园到离园的整个过程,包括体育锻炼、学习、游戏、进餐、午睡、离园等各项活动。这些活动对增强幼儿体质、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激发求知欲、萌发幼儿情趣、促进其社会化等都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因为民间游戏与幼儿园一日活动对幼儿来言,有着相似的功能,所以,我们可以在教育教学中把这两者巧妙结合,以更好地实现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目的。

二、民间游戏在一日活动中的有效开展

1.民间游戏与学习活动的巧妙结合

我经常以游戏的形式开展各种学习活动,而民间游戏也起了不少作用。

①民间游戏可以运用在语言活动中

比如,在《龟兔赛跑》这个故事的新编中,为鼓励幼儿合作完成任务,我运用了“接龙”这一民间游戏的形式,让幼儿每人一句,一个接着一个将创编的故事叙述出来,这样不仅可以集中幼儿的注意力,还可以发挥孩子的“急才”,很多幼儿在快轮到自己的时候一下子就创编出了各种想到过的或没想到过的故事,非常精彩。这种有别于常规的故事创编方式,正因为引入了民间游戏的因素,取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② 民间游戏可以运用在数学活动中

进入大班的学习阶段后,我们对孩子们的数学活动比较重视。但是由于数学知识比较抽象,不符合幼儿思维比较具体形象的认知特点,传统的数学教学手段常常达不到教师预设的教学目标。

比如,在“10以内的顺数和倒数”这一数学活动中,尽管准备了很多教具,但是还是有很多孩子不能掌握这一知识点。于是,我采用了“跳房子”这一传统的民间游戏来进行教学,在操场上用粉笔画了大房子,幼儿则在游戏的同时认识10以内的顺数和倒数。将抽象单调的数字变成了有趣的民间游戏,孩子们很快在游戏中认识了这一数学概念。

2.经典民间游戏在体育活动中延续

记忆中我们的童年是在屋前阳光充足的空地上度过的。丢手绢、跳山羊、跳皮筋、丢沙包、老鹰抓小鸡……各种各样的民间游戏为我们的童年增添了不少美好的回忆。当我们在感叹可以让孩子玩的东西太少的时候,何不试试这些经济又简单的游戏呢?每次和孩子们在户外一起进行体育活动时,我总是会为孩子们安排一段时间进行民间游戏。实践证明,孩子们对这些游戏是非常感兴趣的。

如“贴人”这一游戏很受大班孩子的欢迎,它稍有点复杂的游戏规则满足了幼儿不断挑战自己的需求,而且能锻炼孩子们的反应速度,并达成“在一定范围内四散追逐跑”的教学目的。还有一些民间游戏如“揪尾巴”“脚尖脚跟脚尖踢”“摇小船”等也很受大班孩子的欢迎。

3.民间游戏在区角活动中实施

把民间游戏融入孩子们喜爱的区角游戏中也是一个不错的主意。在玩腻了“娃娃家”“小医院”这类传统的区角游戏后,不妨为孩子们设立一个“民间游戏角”,其中便可以衍生出各种游戏,如“盲人击鼓”“贴鼻子”等,对于大班的孩子来说,这些游戏可充分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组织能力,促进他们交往能力的发展。别小看了这些游戏,在观察孩子进行这两个游戏的时候,我发现了他们社会化的痕迹。在这些游戏中,需要幼儿自己主持游戏的开展、协调游戏的进行、判定游戏的胜负,而不服游戏结果的幼儿又会提出异议,接下来又是他们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

在这个愉快的过程中,孩子自己动手动脑,协调能力得到了提高。而在益智区内,我们还可以投放一些适合大班幼儿的民间游戏材料,如“七巧板”“华容道”等,让幼儿自己研究玩法,发展他们的探索能力。

4.民间游戏在幼儿自由活动中开展

幼儿的一日活动中,会有很多零碎的时间,比如早上来园后的自由活动时间、饭前便后的等待时间、午餐后的休息时间、睡觉起床后的整理时间等,在这些零碎的间隙时间,我会为幼儿准备一些相对静态的民间游戏材料,如用来玩“翻花绳”的绳子。这是大班上学期我们班非常“风靡”的一个游戏,材料很简单,却有很多玩法,所以大家百玩不厌。而在一些需要排队的时间,则引导孩子玩一些简单的手影游戏和拍手游戏,减少孩子们在等待时的吵闹和不耐烦。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国的民间游戏资源也非常丰富。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合理运用民间游戏,不仅能让各个活动环节平稳过渡,也是幼儿自我发展、自我教育的有效形态。因此,我们要重视民间游戏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的作用,挖掘民间游戏所特有的教育价值,从而提高教育教学的效果。

教师如何指导全园开放的角色游戏


导读:角色游戏在幼儿园游戏中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所谓角色游戏:是指学前儿童按照自己的意愿,以模仿和想象,借助真实或替代的材料,通过扮演角色,用语言、动作、表情等,创造性地再现周围社会生活的游戏,又称象征性游戏。角色游戏是幼儿时期典型的游戏形式。角色游戏指导是幼儿园教育游戏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幼儿生性爱玩好动,而游戏正是一种集自由、兴趣、需要、快乐、满足于一体,以幼儿为主体的积极主动的活动过程。我国著名幼儿教育家陈鹤琴说过:“游戏从教育方面说是儿童的优良教师,他从游戏中认识环境,了解物性,他从游戏中强健身体,活泼动作,他从游戏中锻炼思想,学习做人。游戏实是儿童的良师。”游戏符合幼儿的天性,且与他们快乐地生活、健康地成长有着密切联系,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有着极端重要的作用,它能有力促进幼儿身体的、认知的、社会性和情感的发展。而角色游戏又是幼儿时期玩得最多的一种游戏。

一.角色游戏的概念及特点

角色游戏在幼儿园游戏中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所谓角色游戏:是指学前儿童按照自己的意愿,以模仿和想象,借助真实或替代的材料,通过扮演角色,用语言、动作、表情等,创造性地再现周围社会生活的游戏,又称象征性游戏。角色游戏是幼儿时期典型的游戏形式。角色游戏指导是幼儿园教育游戏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

幼儿角色游戏全面地反映了学前儿童游戏的特点,游戏的自主自愿性、虚构性、社会性、愉悦性、非生产性等都可在角色游戏中体现出来。角色游戏与其它形式的游戏相比较,更突出地表现出两个最基本的特点就是:(1)高度的独立自主性;(2)特殊的想象活动。根据这些特点,我具体注重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探索。

二、角色游戏中教师指导存在的问题:

在幼儿园的角色游戏中,教师的指导中往往会出现这样一些问题:1、不了解幼儿的游戏心理,对孩子的游戏更多的时候是采取的放任自流或干涉太多;2、没有掌握角色游戏的特点,指导上不得法,失去了指导意义;3、指导缺乏目的性、计划性、整体性;4、在指导策略上没有加以推敲、斟酌,没有保证指导行之有效。所以,我们有必要对角色游戏中教师的指导进行研究和探讨。

三、教师在开放性的角色游戏中的指导

(一)做好开展角色游戏的环境与条件的准备

幼儿园开放性角色游戏环境包括两方面的涵义:一是开放性的物理环境,即游戏的空间、时间及玩具材料对幼儿来说是开放的和共享的,幼儿可以自由选择、取放玩具材料,游戏的场地是按幼儿的需要和愿望布置、随时可以变化的,游戏时间段的时间是由幼儿自由支配的。二是开放性的心理环境,即角色游戏中的人际关系是开放的,同伴关系、师生关系是平等的、互动的、和谐的。

1、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增加现实生活的印象,拓宽角色游戏的内容来源。

角色游戏是幼儿对现实生活的反映,幼儿的生活经验越丰富,角色游戏的主题越广泛、情节越深入。因此,我们注重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以支持他们的角色游戏的开展。我们的做法是:

(1)教师利用一切机会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社会生活,调动和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如:为了丰富幼儿扮演医生这一角色的经验,教师组织幼儿去参观医院。参观后利用谈话启发幼儿的原有经验:你去医院时,你看见医生是怎么做的?护士在做什么?幼儿七嘴八舌说个不停,纷纷说出自己的经验。最后师生总结出:医生为病人看病要先询问病情,然后检查,最后再治病。而当护士则负责打针、取药,护理病人。责任分开,各负其职。孩子们都知道自己干什么,怎么干了。

生活即课堂。幼儿在观察周围世界地过程中,逐步积累经验,形成社会角色,而角色游戏能使幼儿通过扮演角色,在假想的动作、情景和交往中,反映他们眼中世界。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的指导必须注重联系幼儿的日常生活,启发他们通过自己的观察,积累生活经验。我的策略是:先观察后实践再评议。

现实生活中的日常观察有很多,通过每一次观察,幼儿对不同职业的人们工作有了初步感性经验。所以,掌握和积累社会生活经验是角色游戏的基础。

(2)家庭是幼儿生活的主要场所之一,所以我们建议并提倡家长有意识地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如多带孩子外出、多接触事物、多与孩子交流,从而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如星期天可以带孩子跟爸爸妈妈到他们工作的地方去看一看,也可以和他们一起去银行、理发店、商店等地方,看一看叔叔、阿姨是怎样工作的。于是,大班周文琪跟妈妈到超市买东西后,在家里就跟妈妈、保姆玩起了开超市的游戏。并知道怎么推销自己的商品。在幼儿园玩超市的游戏中如:在主题活动《好吃的食物》中,我发现幼儿对武汉的诸多小吃产生浓厚的兴趣,总在津津有味的谈着、议着。针对这种发现,我决定请家长星期天带幼儿去进行实地观察并品尝,从中幼儿不仅知道了许多小吃的名称,还了解到这些小吃都是由哪些材料做的、怎么做的?并学习与服务员阿姨交往。星期一,个个嚷着要做各式各样的点心,于是,我就及时为幼儿提供了绒布、海绵、泡沫,毛线、皱纹纸、一次性纸怀等废旧材料,在老师的帮助下学习做:热干面、牛肉面、包子、油条、豆皮、饺子、烧麦等等,孩子们真是越做越起劲。还说天热了,需要点饮料解解渴,于是又忙着搜集废旧的饮料罐,自制果汁、冷饮,大大丰富了小吃内容。根据幼儿自己动手做出的这些点心,于是我们师生共同商量,决定开个“美食一条街”。幼儿做的点心分类分层的出现在“美食一条街上”,有了先前这些观察和制作经验的积累,幼儿分散到各自选择的角色区中活动后,很自然地就会想到怎么玩?玩什么?他们都会相互协商好玩法,分配好角色,我再帮助幼儿建立相应的规则,让幼儿各负其责的真正快乐活动。他就表现得特别突出。

2、提供适合的场所、设备及丰富的玩具、游戏材料,为幼儿开展角色游戏创造物质条件

游戏材料的提供是使角色游戏能否顺利进行的根据、保证,所以,在游戏材料投放上的指导就显得尤为突出和重要。刚开始幼儿往往对材料的选择上缺乏自主性,教师提供什么样的材料,他们就玩什么。太难的、不适合的材料他们就不玩或瞎玩;一成不变的材料往往玩了几次就没有了兴致。所以,在材料的投放上,我们的指导是灵活地强调层次性。

如:室外长长的走廊是我们的“娃娃礼品屋”,我们按每一阶段的不同目标要求,在每一周次的材料上注意投放的层次性,随时按幼儿游戏需要更换和添置相应的材料,并且依据材料的变化对幼儿提出不同的操作要求。这些材料的更换从指导意义上来说,是层层递进,由简至难,循序渐进的。

在幼儿的游戏中,我们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由于材料本身的特点及不断地更新替换,幼儿对游戏的选择由于材料的因素而出现了明显的性别倾向。

如:在学做“灯饰”的游戏中,就吸引了很多女孩子参与,而男孩子要么简单地用纸盒穿根绳子,要么就随意用个一次性的纸杯盖在一次性的纸碗上就完事了,再也没那份耐心去做“灯饰”了。看来,是我们的投放材料出了问题,没能引起男孩子的兴趣。于是,我们在后一周的材料投放上,添置了许多男小朋友感兴趣的“恐龙战队”、“奥特曼兄弟”、“星球大战”的粘贴纸和形象生动的卡通图案,一下子吸引了许多男孩子的参与,他们开始学做“奥特曼灯饰、”“恐龙灯饰了。”灯饰做好后,在我们的建议下孩子们开一个灯具店,玩起了卖灯具的游戏。

3、提供充足自由的活动时间,保证幼儿角色游戏的深入开展。

充足的自由活动时间是幼儿深入自主地开展角色游戏的决定性条件。从整体观念出发,我们确定了角色游戏在整个教育日程中的位置,分配一定的时间,角色游戏需要时间比较长,我们保证幼儿每天都有一定的游戏活动时间。每次时间不少于30—50分钟,一般安排在集体活动之后,早晨和下午也让幼儿自由选择角色游戏。我们以幼儿角色游戏开展的情况为根据,从游戏的内容、角色分配、游戏材料的提供、个别幼儿的教育、角色游戏的常规等方面为角色游戏的开展和提高做好准备工作。

角色游戏的准备是游戏指导的前奏。其核心是游戏情节的创设,包括物质材料的设置和心理需要的激发两个方面。游戏情境以时空及物质材料为基础,但时机的选择和幼儿生活经验的获得与激活,特别是幼儿游戏的动机的激发更为重要。为此,游戏准备不仅要设置一个丰富的物质环境,而且要营造一种适宜的心理环境。一方面,借助游戏情境的吸引力,诱导幼儿进入游戏状态;另一方面,丰富幼儿生活印象,激活已有的感性经验,转化为内部的游戏动机,从而趋使幼儿投入角色游戏之中。

(二)教师在幼儿角色游戏中的现场指导。

1、从幼儿的需要中生成新的游戏主题,为幼儿间相互交往创造条件。

例如对情绪不稳的新入园幼儿,在游戏方式上并不天天一律搞整班活动,而可围绕玩具或娃娃家主题,邀请大、中班的个别幼儿参加,搞些开放游戏。如“交朋友”的游戏,要求彼此说出并记住对方的姓名,相互拉着手一起玩或合用玩具,做到互助互爱,以逐步加深对集体的感情。游戏后,教师及大、中、小班幼儿一块收拾玩具、送弟弟妹妹回教室等,都可作为联络和培养感情、进行集体互爱教育的时机。

幼儿园的游戏亦可充满人情味。例如,刚刚入园的幼儿在“大带小”的开放游戏中或在“欢迎新小朋友”的游戏活动中,都可以得到大班幼儿赠送的小手工作品,还能听到他们活泼感人的欢迎词,看大哥哥姐姐富有情趣的文娱表演,这对大、中、小班幼儿都会产生较好的感染效果。又如在开放的游戏“美食一条街”、“商业一条街”等活动中,先指导能力强的幼儿当主角,再鼓励他们以关心、照料的姿态带领小班幼儿开展游戏,促进幼儿间的相互交往。当幼儿能按主题进行游戏后,我们进一步启发幼儿独立地提出新的游戏主题。启发的方法很多,如先让幼儿想一想要玩什么角色游戏,或者几个人商量共同提出主题,幼儿独自提出游戏主题的过程也是他们主动性、积极性发挥的过程。

研究发现,对于年幼的幼儿来说,与年长的幼儿交往,其领会能力、观察学习能力及跟随模仿的能力都得到了增强;而年长的幼儿与年幼的幼儿一起游戏时,其责任感和榜样的作用增强了,谦让和友好的行为增加了。这种大带小、小

学大的开放的游戏形式,可以弥补独生子女缺乏与不同年龄儿童交往的机会,帮助他们学习社会交往的技能,培养他们爱的情感,并在活动中迁移到同龄伙伴身上,促进其社会性的发展。

2、教会幼儿分配和扮演游戏的角色

幼儿玩角色游戏最关心的是自己扮演的什么角色,并以扮演角色、模仿角色活动为满足。但在刚开始玩角色游戏时,幼儿只是热衷于模仿某一角色的动作或活动,并不明确自己担任的角色,需要教师给予启发。帮助他们明确自己在游戏中的角色身份,从而更好地模仿这一角色。如,当我们看到一个幼儿把橡皮泥切成条状分放到碗中后,就独自坐在那里,过了一会儿,又重复玩那些时。我们会走过去说:“这里有这么多的饭菜,是餐馆吧?你想怎么卖菜呢?”这样就可以帮助他们从对模仿动作的兴趣,转为对扮演角色的兴趣。小班幼儿在游戏中,还时常忘记自己扮演角色的身份,需要我们及时给予提醒。如在一次游戏中,当一个娃娃家的爸爸抱着娃娃去散步时,看到别人在玩手机,他就把娃娃放在桌上,自己去玩了。这时由老师就抱起娃娃大声喊:“咦,这是谁的孩子?谁家丢了孩子?”当幼儿走过来抱娃娃时,老师们适时提醒他:“娃娃家的爸爸应照顾好孩子,不能让孩子走丢了。”针对一些平时较内向的幼儿,我们就带他们参加游戏,如当顾客,当娃娃家的客人等。

3、在游戏中善于观察幼儿的表现,进行个别教育

观察幼儿的游戏活动,了解幼儿游戏的意图、能力及行为表现等是教师的一项重要工作,根据了解的情况给幼儿以帮助或指导。

幼儿具有不同的个性特点,无论在体力、知识、能力、行为表现、性格等方面均有差异。角色游戏是按幼儿的意愿进行的活动,他们在其中可以充分地、真实地表现自己,教师在观察幼儿活动的过程中,就可了解每个幼儿的特点和表现,通过游戏教育来培养他们。如一个总爱充当主角的诱饵,他的注意多,也会支配别人做事情,有组织活动能力,但对人态度不够和棋。我们了解此情况后,一方面让他继续发扬长处,另一方面帮助他克服缺点。我们以游戏的口吻提醒他:“这个店里的经理真能干,要是说话再和气一些,来你们店里买东西的顾客会更多。扮演经理的幼儿意识到了自己的毛病,为了使自己更像“经理”,他说话的态度有了明显的转变。

有的孩子胆小,性格孤僻,很少参加游戏,只是自己哪个玩具,时而摆弄玩具,时而看别人玩,我们在观察到这些表现后,会带领他去参加其他幼儿的游戏活动,和她一起当顾客到“商店”买东西、当客人到“娃娃家”里去做客,渐渐地她能和其他幼儿接近了。通过参加集体幼儿,该幼儿的担子变大了,情绪积极了。

4、通过“问题”和讨论帮助幼儿发现和解决问题,促进游戏深入开展。

角色游戏中由于幼儿年龄小,缺乏生活经验,处理问题能力差,常常会出现一些预料之外的情况,影响游戏顺利进行和效果,所以,需要教师加以正确指导,使角色游戏更加生动、有趣、健康地发展。教师的指导有助于幼儿发展游戏主题的构思、充实游戏内容,准确地表现游戏角色。因此教师的指导是关键。在角色游戏中教师的指导策略是重要的一环,它是全面提高幼儿游戏水平的关键。作为幼儿教育工作者要合理有效地组织与指导游戏,发挥游戏的积极作用。那么,在角色游戏中教师应有哪些指导策略呢?又如何在角色游戏中进行指导呢?

(1)当游戏内容贫乏时,需要老师画龙点睛地启发、诱导,使幼儿创造出丰富多彩地活动。如:当幼儿在玩《商店》游戏时,只知道等待“客人”上门来买东西,没有新的内容时,老师以“客人”地身份出现,买了很多东西,拿也拿不下。从这里就引出了送货上门的服务内容,“商店”的“工作人员”主动开始了“送货”活动。

(2)当角色之间有冲突时,老师要及时调节,使游戏有条不紊的进行。

在“娃娃家”游戏中,当“客人”去“主人”家做客时,“主人”坚持不让他进门,但“客人”非要挤进去,这样他们两个人争吵了起来。这时老师就以“奶奶”的身份加入了游戏,让“主人”说一说,为什么不让“客人”进来。原来“娃娃家”有许多“客人”,家里比较拥挤,都坐不下了,“客人”听后说:“我等会儿再来”。就这样冲突平息了,游戏又

顺利的开展下去了。

(3)当幼儿对游戏失去兴趣时,老师要及时帮助幼儿拓展思路,深化游戏主题,提高幼儿对做游戏的积极性。如在《服装店》游戏中,单一的买卖活动使幼儿游戏兴趣低落,没有人想去服装店上班了。我以“经理”的身份和“工作人员”开了个会,引导他们自己动手,制作各种不同的服装,鞋帽,箱包。丰富“服装店”的内容,扩大了经营范围,“工作人员”也不再没事可干,游戏又热火朝天的开展下去了。

(4)适应时代的不断变化,教师要根据游戏过程不断的创新游戏情节,提高幼儿积极性。

如在《欧洲美食店》的游戏中,由于幼儿平时对社会接触不多,生活经验不够丰富,很难深入开展。于是我就把《欧洲美食店》关了,和幼儿一起讨论他们喜欢吃什么东西?到什么地方去吃?就这样“肯德基”店、《武汉特色小吃》店就应运而生了,幼儿看见了自己喜欢的东西,都乐意参加。

在开放的游戏环境中,教师必须以多重身份指导游戏,有利于对游戏的有效指导。当儿童需要游戏材料时,教师是游戏材料的提供者;当儿童需要帮助时,教师是游戏的支持者和援助者;当儿童需要教师一同游戏时,教师是儿童游戏的伙伴和参与者;当儿童不需要教师介入时,教师是游戏的观察者;当儿童在分享游戏经验时,教师是倾听者和发问者。找准自己的位置,做到“到位不越位”。

(5)使幼儿愉快地结束游戏,并保持幼儿再做游戏的愿望

一个好角色游戏,一般要有良好的开端,有趣的过程,愉快的结束和再做游戏的愿望。因此,教师要掌握时机,在幼儿游戏兴致尚未低落时,根据游戏的内容和情节,运用多种方式结束游戏,使幼儿保持继续游戏的积极性。结束游戏的方式很多,如教师可用游戏的口吻或用信号提醒幼儿结束游戏。结束时,应鼓励和督促幼儿收拾玩具、整理场地。根据游戏进行的情况和教育要求,有时可在游戏结束时,组织幼儿评价游戏。组织幼儿评价游戏,这也是教师间接指导方法之一。中、大班幼儿对游戏的评价是一种自我意识的增长,也表现对周围事物的态度和认识。如评价时有幼儿提出意见:“玩娃娃家时,有人捡‘好’的角色当,‘坏’的角色就不当,叫她当姐姐,她不肯,她要当妈妈”。“汽车游戏玩得好,某某当售票员还问有谁还没有买票,还扶老爷爷下车。”使幼儿明确怎样才能玩得好。还可以引导幼儿评价和讨论在游戏中谁会动脑筋,谁能克服困难,以后怎样玩,还需要哪些游戏材料等等,以指导幼儿提高游戏的质量。

爱护玩具,整理好场地也是结束游戏的重要内容。我们从小班就开始逐步教育幼儿认真收拾玩具。但提要求时,我们通常会以游戏中的角色身份,这样会起到良好的效果。如,当点心店游戏结束时,我们就以主人的身份说:“今天已经天黑了,点心店要关门了,你们能不能帮我们把食品和餐具都整理好?我们明天会再请你们吃点心的!”这样的要求幼儿们都会纷纷答应,然后,我们再给他们分工,玩具收好后,再对他们的工作进行检查。

(三)根据幼儿角色游戏的年龄特点进行指导。

不同的年龄阶段,幼儿游戏发展的层次水平各不相同。如小班孩子的角色游戏以模仿为主,大班孩子的角色游戏则以创造为主。教师应针对不同的年龄段,选择不同的侧重点进行指导,以达到开展角色游戏的目的。

小班幼儿角色游戏的特点:

小班幼儿处于独自游戏,平行游戏的高峰时期。对模仿成人动作或玩具感兴趣,角色意识差,游戏的主要内容是重复操作、摆弄玩具,游戏主题单一,情节简单,儿童之间相互交往少,主要是与玩具发生作用,与同伴玩相同或相似的游戏。

对小班幼儿的观察与指导:

小班观察的重点在幼儿使用物品上。

1、教师要根据儿童的生活经验为儿童提供种类少、数量少、且形状相似的成型玩具,避免儿童为争抢玩具而发生纠纷,满足儿童平行游戏的需要;2、教师以平行游戏法指导儿童游戏,也可以游戏中角色身份加入进游戏中,在与儿童游戏的过程中达到指导的目的;3、要注意规则意识的培养,让儿童在游戏中逐渐学会独立;4、通过讲评帮助孩子积累游戏经验。

中班幼儿角色游戏的特点:

中班幼儿由于认知范围的扩大,游戏内容、情节比小班儿童丰富多了;处于联合游戏阶段。想尝试所有的游戏主题,有了与别人交往的愿望,但却还不具备与别人交往的技能,常常与同伴发生纠纷。中班儿童在游戏中有较强的角色意识,有了角色的归属感,他们首先会给自己找到一个角色,然后带着这个角色去做所想做的事。表现出游戏情节丰富,游戏主题不稳定,儿童在游戏中平凡换场的现象。

对中班幼儿的观察与指导:

观察的重点应该是在幼儿与幼儿的冲突上,不管是规则上、交往技能上的、还是使用物品上的。教师应针对中班儿童的特点,1、根据儿童的需要提供丰富的游戏材料,鼓励儿童万多种主题的游戏。2、在游戏中注意观察儿童游戏的清洁剂发生纠纷的原因,以平行游戏或合作游戏的方式指导游戏。3、通过讲评游戏学会在游戏中解决简单的问题。掌握交往的技能及相应的规范。

大班幼儿角色游戏的特点:

大班幼儿游戏相当丰富,在游戏中能主动反映多样的生活经验。游戏主题新颖,内容丰富,能反映较为复杂的人际关系。游戏处于合作游戏阶段,喜欢与同伴一起游戏,能按自己的愿望主动选择并有计划地游戏。在游戏中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强。

对大班幼儿的观察与指导:

运用已有经验在现有的基础上去创新,成为游戏观察的重点,同时相互交往、合作、分享、解决矛盾也成为游戏观察的另一个重点。

教师根据大班幼儿游戏的特点:1、引导儿童一起准备游戏的材料及场地。教师一般较多地用语言来指导大班幼儿的游戏,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独立性;2、鼓励幼儿以物代物,创造性地解决游戏发生的问题。教师平时可以有意识地以角色身份出些孩子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难题,让他们帮助解决。3、通过游戏讲评,让幼儿充分地讨论问题、分享经验,学会学习和创造。

总之角色游戏是幼儿期的一种典型的游戏类型,也是幼儿最喜欢,并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幼儿心理需要的一种综合性强的游戏方式。要真正实现角色游戏的教育功能,教师的指导是必要的,且是重要的,它能确保角色游戏教育作用的体现,促进幼儿多方面充分发展。适时的指导,不仅可以丰富幼儿游戏主题,增加游戏情节,促进角色交往,还能提高幼儿组织活动的能力,发展幼儿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更能有力提高幼儿角色游戏水平,使角色游戏开展得更好,更有教育作用。

让游戏精神贯穿幼儿一日活动之中


摘 要:游戏是幼儿园的存在方式,幼儿园要鼓励游戏、服务游戏、要学会观察游戏,努力使幼儿园的活动游戏化、趣味化,把游戏精神贯穿于幼儿一日活动之中。因为趣味化、游戏化的活动才能使幼儿积极投入和专注,才能使幼儿面对新的挑战,获得新的经验。因此,在进行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建设项目的今天,如何推进教师的课程意识、专业水平和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是我园当下必做的功课。

关键词:游戏 课程游戏化 游戏精神

一、更新课程理念 提升办园品位

课程游戏化不是加一些游戏活动时间,在教案里加几个游戏环节以及减少集体活动时间,它是一个系统工程,是对课程理念的更新,尤其是以儿童为主体的游戏精神的渗透,课程内容的适宜性选择,课程资源的挖掘,课程组织形式的多样化开发,课程评价立场的转变和方式的变革,因此,只有从本园实际出发,才能真正实现课程的游戏化。

在实施课程游戏化活动中,我园组织教师认真学习课程理论,以《纲要》、《指南》为行动方向,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游戏观、课程观,确立了“幼儿是课程游戏的主人,教师是课程游戏的组织者、观察者、参与者”的课程游戏理念。幼儿园的课程教学紧密围绕这一理念来设计幼儿每日课程,充分体现“幼儿为本”的行动纲领,科学安排与合理组织一日活动,注重幼儿的自主游戏,充分开发和挖掘当地优质资源和地方特色,依托五大领域开发生成有利于幼儿发展的各类游戏,并将游戏贯穿于一日活动之中,从而让幼儿获得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二、打造体验课程游戏化方案 丰富实施内容

幼儿园在以主题教育活动为轴线的基础上,遵循幼儿的发展规律和认知特点,开发了园本特色课程——体验课程。因为幼儿是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和直接经验来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因此,通过体验课程的实施,培养了幼儿主动学习、探索、创新的精神,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增强自信心和成功欲望,同时,教师们在体验课程游戏化建设中逐步成长起来,走出了自己独特的办园之路,使幼儿园的课程更加丰实,幼儿的活动更加精彩。

三、创设课程游戏化环境 营造物化氛围

环境是课程的一部分,幼儿是环境的主人,幼儿园环境的创设是课程游戏化的关键因素,因此,适时的动态环境是幼儿发展最需要的。新的教育理念在环境创设内容上已不再像以前只具有观赏性,大多是教师精心布置的场景,精致、漂亮、整齐划一,而是注重幼儿的活动性和参与度,是教师根据教育目标,着眼于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而精心创设的适宜的游戏环境,这样的环境才能体现教师的游戏精神和教育水平,才能对幼儿的成长产生极大的促进作用,使师幼在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中得到和谐发展。

1.打造适宜于幼儿发展的空间环境,满足幼儿发展需要

随着课程游戏化的实施,活动环境材料是课程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在与环境和材料的相互作用中,幼儿才会习得经验和知识,因此在环境的创设和管理上,倡导环境布置的环保化,空间的合理化,材料的安全化、多样化,充分开发和利用一切空间,创设自由开放的游戏活动区域,拓展游戏的空间和容量,利用室内空间、走廊栏格、平台、墙面创设多层次的游戏空间供幼儿自主操作和探究,如:各班因地制宜地打造与本班孩子发展相适宜的美工区、益智区、语言区、科学区、建构区、角色区、生活区等活动区域。在材料投放上要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的原则,根据季节和主题的变化不断调整和更换材料。这些材料有可回收再利用的废旧物品或半成品,并且注意材料的层次性、多样性、开放性和暗示性,使幼儿在与材料的互动中积累各种经验,提高认知能力。基于以上理念,家园和师生共同打造了海底世界、森林王国、神秘太空等廊道游戏环境,给孩子们提供了思维畅想的天地。

2.开放自由的心理环境是幼儿获得自信和成功的基石

为幼儿创设一个轻松的、愉快的、开放的、自由的精神环境即隐性的教育环境,才能使幼儿获得最大化的发展。隐性教育环境主要包括幼儿与教师、幼儿与幼儿、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家长、幼儿与家长乃至幼儿园的园风、班风、教风。良好的隐性教育环境能使幼儿在活动与游戏中感到安全、温暖、平等、自由、自信、有归属感,对幼儿良好性格的培养和人际关系的形成起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充分让教师理解和认识隐性教育环境创设的重要性,通过“礼仪知识讲座、人与人沟通的艺术讲座、颂师德演讲会”等形式的活动,提高教师的个人素养,营造团结向上,和谐创新的工作环境,达到求真、求美、求善的和谐氛围。

四、一日生活皆课程 教育贯穿游戏精神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的学习是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树立一日生活皆教育,寓教育于一日生活之中,把一日活动和保教结合起来,关注一日活动和环境的互动关系,把游戏作为幼儿一日活动中最基本的活动来设计,让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回归生活,回归自然,回归游戏,让幼儿享受人生唯一的、独特的幼儿期,把幼儿从成人功利主义的教育中解放出来,让幼儿快乐地游戏,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如:我园幼儿从早晨入园开始选择今日要玩什么游戏区域?想好在哪玩?和谁玩?怎样玩?于是在教师根据教育目标和幼儿的发展水平而设立的各个游戏区角开始了快乐的旅程。在此期间,教师采取集体、小组、个别、动静交替、室内室外来引导孩子进行游戏,并且营造和谐氛围,科学有效的开展一日活动使幼儿快乐成长终身受益!

游戏在幼儿一日活动中的有效运用


一、游戏的重要性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指南》中提到 “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游戏是幼儿学习和发展的主要载体,游戏是幼儿教育的主要途径。幼儿天性爱玩爱闹,视游戏为生命,一日活动也都以游戏为主。在游戏中不仅锻炼了肢体动作的精准性,也让身体变得灵活、强健;在游戏中不仅获得了玩耍的乐趣,也在集体交往、合作中促进了其自身的社会性发展;游戏中不仅积累了人生经验,也在创造性的游戏中丰富了想象力和探索能力。游戏是令人愉悦的、促人发展的,是遵循幼儿身心发展、满足幼儿身心需要的,因此新时期的幼儿园都十分重视开展各种室内外的游戏活动,将游戏贯穿于一日活动之中,让幼儿跟着游戏“动”起来,并在情绪高涨中学会知识、积累经验、体验快乐、收获成长。

二、游戏在一日活动中的应用

《指南》指出:“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我们尝试以游戏的形式贯穿始终,让幼儿通过游戏活动“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而幼儿因此对幼儿园一日活动的兴趣与参与度都令人满意。

(一)教学活动中

1、音乐活动:创设游戏情境打造活力教学

幼儿在音乐活动中,运用感性经验,通过情境演示化抽象为具体,使幼儿的情感与音乐内涵相结合,幼儿因此有了更深刻的印象和体悟,在此基础上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

歌唱活动“小羊”,活动一开始,教师先出示羊妈妈和小羊的卡通图片,为幼儿创设了相关情境,幼儿们一下子就被小羊可爱的形象以及小羊和妈妈亲昵的动作吸引了。然后播放音乐,让孩子们仔细边听音乐中的歌词边观察图片。听完音乐后,教师边念歌词边进行相对应的肢体动作,模仿小羊咩咩叫的样子,幼儿们在教师的引导下也开始架着羊角做吃草的动作。之后教师就让两个活泼点的幼儿一个扮演小羊一个扮演小羊妈妈跟着歌词内容进行自主角色扮演游戏。幼儿们都被他们的表演吸引了,对歌词的印象也加深了,在此基础上教师和幼儿一起演唱这首歌曲,直到结束活动。

教师通过创设贴近主题的游戏情境,激发幼儿自主感受,自主体会,让幼儿与情境、同伴、教师之间产生良性的游戏和情感交流,在此基础上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让幼儿在音乐课堂中活动起来。

2、阅读活动:表演绘本游戏提高幼儿兴趣

在绘本阅读活动中,教师可以尝试将绘本内容改编成戏剧,让幼儿以表演的形式来表达、再现绘本中的情节。在表演或观看表演的游戏体验中,幼儿必然对绘本内容加深了理解,降低了阅读和理解的难度,阅读起来自然轻松有趣。

在绘本《谁咬了我的大饼》阅读之前,我准备好道具大饼和动物头饰,在活动开始前,我给幼儿们开了个头:小猪做了一张好大的饼,还没来得及吃一口就累得睡着了,等他一觉醒来后发现大饼被咬了一口,是谁咬的呢?之后,幼儿们戴上帽子开始了表演:“小猪”逐一问:“是你咬了我的大饼吗?”“小鸟”、“兔子”、“大灰狼”都用夸张、有趣的动作在大饼上咬了一口,而其他观看的幼儿也对各种动物的表演印象深刻。表演完之后,我问大家:“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不同的动物牙齿都长得一样嘛,他们咬过的牙印又是怎么样的呢?带着疑问开始了寻求答案的阅读之旅,认真观察图片,从而了解了不同动物的嘴巴和牙齿的区别。

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已经有了一定的体验和感性认识,之后教师的提问让他们的阅读有了明显的目的性,因此利用表演游戏,先演后读既提高了幼儿的阅读兴趣,又提升了阅读的效果。

3、体育活动:增加游戏情节创新运动内容

在体育活动时,活动的内容容易一成不变,那么再有趣的游戏也会让人觉得枯燥、无趣。教师要敢于打破常规,勇于创新,积极探索有利于提高幼儿体育兴趣和实践能力的游戏活动,这将保持幼儿对体育的新鲜感。

“追躲”是户外体育活动中经常开展的进行身体锻炼,促进身心发展的重要活动之一,但这种活动简单单调,不易引起或长时间保持幼儿游戏热情。对此,我想到了增加游戏情节,让幼儿边游戏边进行体育锻炼。我先给幼儿们创设了这样一个游戏情节:“小兔子”要去森林里采蘑菇,可是去采蘑菇的路上有个隧道,里面住着只“大灰狼”,“大灰狼”会随时醒来抓“小白兔”,只有跑的比“大灰狼”快才能达到安全地带采到蘑菇。在这样的情境中,幼儿们都兴致勃勃的参与到游戏中,并认真有序的穿越“隧道”,“大灰狼”醒来就开始逃跑,逃到了安全地才开开心心去“采蘑菇”了。

新的游戏情节给幼儿新鲜感,参与的欲望和积极性大增。因此,教师在幼儿园户外体育的组织中,应该注重创设宽松有趣的游戏环节,让幼儿与游戏、同伴、教师之间产生良性的情感交流,在此基础上充分调动幼儿体育活动的主动性。

(二)过渡环节:组织手指游戏避免消极等待

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过渡环节需要部分或者全体幼儿等待,如幼儿来学上学离园回家的时间不一,用餐进度不一,这些时间段的管理较为松散,幼儿自身状态也较为放松,常规观念比较淡,稍不注意就出现失控现象,既增加了管理难度,又容易形成安全隐患。此时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简单易操作,娱乐性强又相对安静,活动量小,使幼儿动静结合的手指游戏,以迅速吸引幼儿们的注意力,放松心情,稳定情绪以避免出现消极等待。

手指游戏种类丰富、取材方便,而且一般不受时间、场地、人数等条件的限制,具有浓厚的趣味性和很大的灵活性。如“手指变变变”、“数数”、“手影游戏”等手指游戏。手影游戏是一种独特又简便的艺术形式,不要复杂的设备,只要在烛光、灯光,或是在阳光下用手做一些简单的形状,投影在背景上就会出现非常形象有趣的画面,通过手势的变化,创造出种种事物的形象。

在过渡环节开展的小游戏必须所需材料简单、人数灵活、场地自由,幼儿无需过多的准备,随时都可以在过渡的点滴时间内自由玩耍。最为重要的是,这些游戏要符合幼儿的兴趣,易于操作,以吸引幼儿的参与积极性,并锻炼幼儿手部小肌肉动作,还可以让幼儿获得愉悦的心情和体验,安抚幼儿烦躁、激动的情绪,把他们的状态始终保持良好的状态。

(三)随机开展:巧设多元游戏实现无形教育

幼儿园的其他时间,如进餐环节、餐后集体散步时间也可以根据时机和需要随机开展多元化的游戏,利用各色游戏将行为习惯、文化知识渗透其中,实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在排队吃饭时间,我就让幼儿们玩起了音乐游戏《吃饭歌》:“小宝宝吃饭了,小手快点洗洗好,细细嚼慢慢咽,一粒一粒不浪费!”通过游戏,教育他们要养成餐前洗手讲究卫生,吃饭要细嚼慢咽不慌不忙的好习惯,并让他们树立珍惜粮食不浪费的美好品德。吃完饭后,可以播放《漱口、擦嘴歌》,让他们一边欣赏音乐,一边跟着节拍游戏,在游戏中潜移默化了要养成良好的餐后习惯,及时漱口擦嘴,保持口腔卫生,保护牙齿健康的教育思想。

在小班,每到孩子们进餐时,教室里经常是一片狼籍,不是这里菜碗翻了,汤碗倒了,就是那里两手一弓等着老师喂。于是,我们马上开展了“宝宝自己吃”“小碗扶扶牢”的游戏活动,在看图讲述中,教师将教学活动中的儿歌《羞羞羞》进行了改编:“小鸭自己吃饭饭,棒棒棒。小猫自己吃饭饭,棒棒棒。小猴自己吃饭饭,棒棒棒。宝宝要妈妈(老师)喂,羞羞羞。”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根据情况有针对性的自编儿歌,例如:“小饭碗,扶扶牢;不掉饭,不掉菜;一口一口吃饭饭。”结合这些儿歌游戏,在孩子们进餐中,教师还用生动有趣的语言激励孩子们自己吃,不挑食。如:“你的牙齿真厉害!”“宝宝真像一只小老虎!”等语言刺激,一段时间后,孩子们的吃饭问题有了很大的进步,不仅菜打翻、掉饭粒的现象少了,而且挑食的现象也很少,孩子们的生活自理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可见,将简单有趣的游戏可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随机开展,有助于幼儿建立规则意识,规范自己的行为,形成自理能力和习惯。

三、结语

游戏作为幼儿园的基本活动,既有必要性也有可行性,它对教师在幼儿中组织有效教学,规范行为,养成习惯等方面都有重要的辅助作用,同时对幼儿自身的身体和智力发展也有促进作用,因此对游戏在幼儿一日活动中合理运用的实践研究具有现实意义,更需要深入研究,以便教师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合理安排游戏,充分体现游戏的意义和价值,让幼儿在游戏中收获快乐,体验成长。

开放式区域游戏中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


问题:我园注重在"交流和运用"中发展幼儿的语言吗

通过分析教师的教育行为,观察分析幼儿交流现状,找准问题:第一,我园是在交流和运用中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吗?第二,在一日生活中教师为幼儿创设了多少交流的机会?第三,幼儿在生活和游戏中是"真"交流还是"假"交流?(幼儿发自内心的想要交流的内容为"真"交流,人为因素促使幼儿交流的内容就是

"假"交流。)第四,幼儿在游戏中是"为说而说"吗?以往幼儿是在直观表达表现类游戏中交流运用语言,如谜语游戏、看图编故事游戏、跟读游戏、打电话游戏等,这些看似是语言游戏,但其实仅仅是"为说而说"的被动交流的游戏。

综合分析幼儿缺少交流或"假"交流、为说而说的问题,我们认为,重点是教师的观念还需要转变,如儿童需要一个更加开阔的环境,引发交流;儿童的语言是交流和思维的工具,必须有真实的情景儿童才能去交流,语言才能得到发展。

通过专家引领、同伴互助、个人反思等途径,在"以语言领域为切入点,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整合教育观下,我园尝试开展了通过开放式区域游戏活动,促进幼儿主动交流的实践活动。此活动打破了班级界限,扩大了幼儿的交流范围,小班在与玩具材料的互动中,通过贴近生活的游戏内容,萌发幼儿交流表达的愿望;中大班在操作类游戏、表达表现类游戏中,拓宽交流表达的空间,提升幼儿合作及交流表达的能力。

实践:创设更开放的"交流和运用"语言的机会

贯彻落实《指南》精神,最根本上是要用《指南》来指导干部教师的教育行为。我园在边学习边实践边反思的过程中,始终以《指南》为纲领,以园本教研与实践相结合的思路开展活动,为幼儿提供充分的动手、动脑、动口的机会,鼓励幼儿主动交流,促进幼儿的语言发展。

1.开放的游戏空间

我们将中大班贯通,打破班级界限,为幼儿扩大了交流范围,使幼儿拥有了更多的交流同伴。中大班游戏贯通后,幼儿在与同伴的相互合作、观察、交流中共同学习;大带小的活动,促进幼儿更好地发展,也为中大班衔接做好准备。如,"嘻哈童话剧场"需要多人合作表演童话剧,"小小建筑师"需要幼儿利用废旧纸箱子合作进行大型主题搭建。

小班是口语发展关键期,小班幼儿年龄特点比较依赖班级教师和同伴,老师提出:小班只限于在班级内交流吗?考虑到小班幼儿以直接行动思维为主,喜欢尝试使用各种工具材料,因此,平行班级之间的操作类游戏,能够满足幼儿的需要。为了促使他们走出班级,老师带领孩子们熟悉各个大区域的游戏内容,同时引导幼儿结伴出行,慢慢地,孩子们乐意走出班级,愿意与更多的同伴交流、交往。

2.开放的游戏内容

《指南》指出,幼儿的学习方式是直接经验的感知。操作类游戏是幼儿真正能"玩"起来的游戏,教师和孩子们一起确定内容、准备材料、商量规则。在玩中、在真实的情境中交流与运用语言,如"快乐交换屋""滴答录音棚"等。同时,游戏内容是随着幼儿兴趣和需求的变化而变化的,在游戏进行中,各班级负责的教师要观察与调查孩子的兴趣与需要,及时更换与调整游戏内容。

游戏活动以语言为切入点,整合其他领域,幼儿在拼拼、摆摆、做做、画画、讲讲等活动中主动交流,实现全面发展。主要区域具体内容见上表。

3.开放的游戏环境

开放的游戏环境包括两方面的涵义:一是开放的心理环境,即游戏中的同伴关系和师生关系是平等的、互动的、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开放的。二是开放的物理环境,即游戏的时间及玩具材料是开放的。幼儿可以自由选择、取放玩具材料,游戏的时间由幼儿自由支配。在区域材料投放的过程中,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第一,材料选取低结构化,多为贴近生活的自然物,且便于收拾整理。孩子们一起收集废旧纸盒、纸箱、纸杯、毛线、吸管、木根、瓶盖、玉米糊、玉米秆、石子等材料,开展制作、装饰、叠摞、拼摆、堆高等游戏。

第二,开放式区域游戏的区域材料不同于班级常规区域材料,且与班级材料进行整合。自然物材料与班级内区域材料进行整合游戏,如自然物搭建游戏中,孩子运用废旧纸箱、盒子搭建昌平号地铁,孩子钻进去后发现空间不够大,于是将班级桌椅与纸箱结合使用,扩大地铁空间,又利用班级拼插玩具,拼出了方向盘,乘坐地铁的游戏逐渐发展起来。同时,各区域的游戏材料进行互通与流动,如"咔嚓加工厂"制作的服装给"嘻哈童话剧场"的小朋友表演用,他们也可以定做服装;幼儿手工DIY作品,可以到"快乐交换屋"进行物品交换;幼儿可以把"快乐书吧"的图书带到"滴答录音棚",进行图书讲述录制等等。

第三,材料动态地投放。材料投放依据孩子的游戏需要,幼儿自主调整和更替。如,"滴答录音棚"开设期间,幼儿找到好多的动画片,自主投放,并玩配音游戏。尝试后,孩子发现有些动画片过长、人物情节过多,不便于配音,于是孩子们学习截取、录制动画片片段进行录音。一段时间后,大班小朋友发现中班小朋友不喜欢选择此游戏,于是自发开展"中班小朋友喜爱的动画片"调查,重新增添动画片片段。

4.教师指导策略有效观察

《指南》中要求教师要善于观察儿童、解读儿童,了解每个孩子的发展水平,促进其发展。在实践中教师的教育行为发生了转变,更加善于利用幼儿登记表、幼儿记录本、电子设备、教师记录本等方式,记录孩子的学习过程,了解儿童,做到真正解读儿童。

首先,幼儿自由选择区域游戏,并在班级登记表中进行记录,便于老师了解本班孩子的游戏内容;其次,中大班幼儿每人一个小本子,游戏中教师会根据孩子的表现,在小本上印上标记,不同颜色的印章标记代表幼儿在游戏中表现的不同水平;教师们也会运用电子设备、教师记录本等记录孩子游戏过程中的表现,通过每周一次的大区域小结交流会,了解班级孩子的发展水平,调整适宜的游戏方案,促进孩子发展。

有效回应

在指导的过程中,我们依据《指南》精神,把指导定位于"积极有效回应"。教师在回应中包容幼儿个性的"回答";帮助幼儿梳理经验与收获,给参与者更多的启发;关注幼儿的心思。如"我型我塑"游戏中,幼儿纸塑故事《金色的房子》,幼儿说:"世界上没有金色的房子。"老师回应:"你是说,故事中的房子被太阳光照射成金色的了,对吗?我们的纸浆房子是灰色的,怎么办啊?"这样的回应既补充了幼儿的回答,又引导幼儿发现问题,进而尝试解决问题。又如,小班"拼拼摆摆"游戏中,孩子们热火朝天地把各种房子都搭了起来,然后在房子里钻来钻去,游戏停滞不前。老师回应:"你们盖的房子特别像故事'三只小猪'里的房子,故事中小猪和大灰狼他们都做什么了?"于是拼摆搭建与故事表演结合了,停滞的游戏又热热闹闹地玩起来了。简短的回应体现了教育者对孩子心思的真正关注。

有效分享

分享与交流能帮助幼儿感受成功、提升经验,从而进一步激发幼儿继续学习的兴趣。开放式区域游戏共有两次分享,第一次分享即在区域结束后,孩子留在本区域内围绕区域游戏内容进行分享,并提出疑问,共同商议。这样的分享让幼儿的经验、思维不断碰撞,最终获得不同的认知经验。第二次分享是在孩子回到自己本班后进行,主要是不同游戏区域的幼儿互相分享,孩子们了解了同伴们的新发现,激发了彼此间尝试其他活动的兴趣,以获得不同的体验。

收获:以语言为切入点的全面发展

1.开放式区域游戏活动促进幼儿的发展

实践中我们根据孩子的认知特点、兴趣需求不断调整并丰富游戏内容。在每周一次的常态化活动中,孩子们获得了全面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幼儿在活动中自主选择、自主交流,积极动脑、动手、动口,实现了主动性的发展;在与同伴和老师的主动交流中,在与游戏材料的互动中,幼儿的语言得到很大发展;在不断的主动交流中,逐渐养成认真专注、敢于探究与尝试、乐于想象与创造等良好品质。

2.开放式区域游戏活动促进教师的发展

通过开放式区域游戏活动的开展,教师充分认识到"幼儿才是发展的主体"。活动中教师能够关注幼儿的兴趣、需要和经验,更加理解和尊重幼儿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特点,能主动为幼儿提供实际操作、亲身体验、主动交流的条件和机会,满足和支持幼儿通过自主交流来获取经验的需要。通过开放式区域游戏活动,干部教师达成共识:"要把幼儿自主发展的权利还给幼儿,真正让幼儿的语言在不断的交流和运用中发展起来。"

幼儿园大班游戏活动 长凳游戏


下面给大家提供的是“长凳游戏”,希望精彩的内容能够帮助到你!

运动目标:

1操纵长凳游戏生长幼儿的均衡、钻爬、攀缘本领,让幼儿实验和摸索从高处往下跳的技巧,进步敏捷性、和谐性。

2造就幼儿大胆、坚决、相互资助、见义勇为的精良品格和自我选择、自动到场熬炼并在运动中努力动脑的意识与本领。运动急福?木制长凳8条、海棉垫2块、塑料弧形积木8个、灌音机、磁带。

运动历程:

1幼儿出场,四散站立;在音乐伴奏下师生一路做热身操。

2把运动东西-长凳先容给幼儿:"长凳是用来坐的,可本日我们要用长凳做种种风趣的运动。"引发幼儿运动的爱好。

3勉励幼儿自由摸索长凳的种种弄法,并实时请幼儿树模本身的弄法。

4领导幼儿举行种种钻爬游戏。①爬过"隧道"--长凳横向隔断2米阁下摆成一排,从长凳下爬过。②钻过双层"隧道"--将长凳两个两个叠起来,从凳子间隙中爬过。③爬过"暗道"--将长凳并拢,从长凳下爬事后站到凳子上。④开"火车"--将长凳横向隔断0.5米阁下摆成一排,请幼儿肩搭肩从长凳上迂回走过。

5过"桥"游戏让幼儿自我选择从纵向安排的一个长凳、幼儿园教案两个并排的长凳、两个并排但阁下离开的长凳上用种种要领走过"桥"。然后从一旁的塑料弧形积木拼成的"曲折桥"上走返来。

6将两个长凳叠在一路,让幼儿走过桥,从桥上跳下。然后从塑料弧形积木拼成的"曲折桥"上走返来。

7将幼儿会合起来,树模从桥上往下跳的准确姿态,解说要领和方法:屈膝摆臂向上跳,前脚掌着地,屈膝缓冲,身材下蹲。然后幼儿继承训练。

8将三个长凳叠起来并铺好海棉垫,让幼儿本身爬上凳子走过"桥"并从"桥"上跳到垫子上。然后从一旁的塑料弧形积木拼成的"升沉桥"上走返来。

9视幼儿环境渐渐增长"桥"的高度,勉励幼儿实验从桥上走过并跳下。留意事项:①坚持园地中有差别高度的"桥",让幼儿本身选择。②增强掩护,尤其要留意过最高的"桥"幼儿的平安。(可让配班帮忙掩护。)③引诱幼儿资助爬不上凳子的搭档。④对本领特殊强的幼儿,可在其过"桥"时把手伸在桥傍边配置停滞,让他跨过。

10对幼儿的表示作努力的评价,表彰幼儿的大胆精力和相互资助的精良品格。

11幼儿四散站立,在音乐伴奏下跟先生做放松操。

12幼儿离场。

计划思绪与自我评价:幼儿手工制作这是我计划的幼儿体育《凳椅系列运动》之一。全部运动我本身以为是乐成的,运动目标较好地完成了。通度日动,幼儿从高处往下跳的本领和均衡本领都得到了有用的生长,大胆、坚决的本性品格也得到了很好的造就。经运动实录阐发,我在运动中对幼儿的请求方面、对幼儿努力勉励方面以及平安教诲方面都做得较好。对幼儿的请求方面,我没有"一刀切",而是经由过程安排差别高度的长凳让幼儿自由选择的方法,到达差别看待的目标。在勉励幼儿方面,我以本身的情感、心情、说话和眼神作为与幼儿交换的"说话"(合身势说话):在教态方面,情感上,我是努力而高兴的,让孩子受到熏染而引发了爱好;心情上,我是轻松天然的,给孩子创设了一个较为轻松的生理情况;在说话方面,我没有说"别畏惧"、"没关系张"、"没有伤害的"之类的话,由于说这些话,即是是在夸大伤害,说得越多,幼儿就越是告急,行动就放不开,反而轻易出伤害。眼神上,当有的孩子站在长凳上,踌躇未定时,我用果断的眼光看着他的眼睛,幼儿园教育随笔经由过程这扇"心灵的窗户"给他注入力气。全部历程,我用本身的表示来熏染孩子、鼓动孩子。在平安教诲方面,孩子控制了准确的屈膝缓冲着地的要领,我应用的掩护要领也是准确而科学的,机遇掌握也较好。运动竣事时,又实时教诲幼儿:平常单唯一人或大人不在时,不克不及盲目训练。运动到末了,长凳的高度增长到5个,约有130cm。有的先生提出贰言,是否太高了,出了伤害怎么办?现实上,这个高度并不是我小我私家凭梦想象出来的,而是在运动中凭据幼儿的表示和现实环境决议的。只要孩子是较轻松的跳下,情感上坚持痛快,这个高度便是得当的。并且,只要掩护适当,就不会有伤害。从幼儿生长的角度来讲,通度日动生长了从高处往下跳的本领,当碰到真正的伤害时,他就能应付裕如了。 引导评析:黄保法操纵长凳开展体育运动,颇有新意。本运动以游戏为根基情势,把长凳摆放成种种运动情势,构造幼儿举行一系列爬、钻、走、跑等运动,充实施展了长凳这一"天然"活动东西的多功效性和可变性,幼儿不但从中得到了努力痛快的情感体验,并且生长了钻爬、攀缘以及均衡的本领。从运动构造情势来看,有自由摸索运动、疏散运动和团体运动,这三种构造情势既切合运动内容的须要,又切合幼儿生长的现实,从而公道、科学地调治了活动密度和活动强度,进步了体育熬炼的实效性。

从运动计划中可以看出,对运动历程是颠末周到思量的,如幼儿"自由摸索长凳的种种弄法"这一环节是背面"钻爬游戏"的铺垫,"走桥"则是"钻爬游戏"的延长。别的,因为幼儿的体能、行动生长程度、性情等方面存在差别,是以,没有接纳简朴同等的运动情势或提出统一请求,而是故意识地在园地上配置崎岖差别的"独木桥"。对本领特殊强的幼儿,还在其过"桥"时把手伸在"桥"傍边配置新停滞,增长运动难度;对本领较弱的幼儿,则实时赐与勉励,并接纳努力的掩护步伐,让他们力所能及地到场运动,从而让每个幼儿经由过程熬炼在原有程度上获得进步。从实践结果看,本次运动的全历程,幼儿都处于宽松、自由的气氛中,的教态非常亲热,说话滑稽、活泼,富有开导性,并且自始至终不忘与幼儿举行情绪交换,如一边领导幼儿到场运动园地的部署,一边与幼儿自由攀谈,这既是一种努力的苏息方法,又使幼儿感觉轻松、天然,其乐陶陶。当幼儿说凳子并排安排就象要"看戏"时,机警地说:"那就看我的演出吧。"从而天然地过渡到树模行动的环节。

因为体育运动具有很强的弗成预感性,是以,经常凭据现实环境实时作出调解,若有一个男孩较为怯弱、内向,他不敢从4张叠放的凳子上跳下来,就以轻松的语气勉励他试一试,并合时、适本地助了他"一臂之力"。当这位幼儿初获乐成体验时,又请他一连跳了3次,从而渐渐清除了他对高度的胆怯感,为造就他的大胆精力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末了值得一提的是,这一运动的执教者是位男,是以,在造就幼儿大胆、坚决、抗波折、自动到场熬炼的意识和本领方面,具有自身的上风。

不知道本文“长凳游戏”是否对你有所帮助,感谢您的阅读,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浏览其他页面!

幼儿园小班游戏活动


下面是“幼儿园小班游戏活动”的内容一文,给你带来丰富精彩的内容,欢迎阅读!

沙包是孩子们常常玩的玩具,也是轻易制造的玩具,轻巧易得,平安性高,为此我计划了沙包的几种弄法。运动目的:

1、知道沙包的几种弄法。

2、造就幼儿走、跑、跳、爬、均衡等本领行动的和谐性。

3、体验互助游戏的快活。运动预备:

沙包多少、平整的地面。运动历程:弄法一:顶沙包

幼儿园教案幼儿分成两组,把沙包放在头顶上,走着运到尽头,那组开始达到尽头,哪组得胜。弄法二:夹包跳

幼儿分成两组,沙包夹在膝盖(两脚)之间,两腿(两脚)并紧,双脚一路跳,那组开始达到尽头,哪组得胜。弄法三:运食粮

幼儿分成两组,把沙包放在幼儿背上,爬着运到尽头,那组开始达到尽头,哪组得胜。弄法四:相互抛接

两人一只沙包,你抛我接,我抛你接。幼儿手工制作运动反思:

小班的幼儿行动和谐性差,须要增强训练。

关于“幼儿园小班游戏活动”的精彩内容就给大家介绍到这里了,不知道你是否都了解了呢,关注我们了解更多内容!

幼儿园游戏《家长开放日教学活动安排_幼儿园游戏》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幼儿教师教育网”是专门为给您提供幼儿园游戏而创建的网站。同时,yjs21.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园家长开放日活动方案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