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共育:雾霾天气,我们能为孩子做些什么?

06-13

学校与家庭分工合作,一个教育孩子日常生活习惯,一个教育孩子做人做事!教师与家长在教育中,应不断改正自己的错误观念,帮助孩子们走出一条精彩的人生之路!那么,有哪些可以用在孩子身上的教育资源呢?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家园共育:雾霾天气,我们能为孩子做些什么?”,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请收藏。

近几日持续的雾霾天气,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和身体健康都造成了影响。为了孩子们的身体健康,家长和老师们都要做好防护工作。

雾霾天气对孩子有哪些影响?

雾霾在空气中四处窜动,孩子防御能力弱,更容易吸入雾霾颗粒物。

霾中所含有的二氧化硫等会刺激呼吸道;

霾出现时阻挡太阳中的紫外线照射,造成孩子缺乏维生素D;

灰霾天气导致近地层紫外线的减弱,使空气中的传染性病菌的活性增强,传染病增多。

如何降低雾霾对孩子的影响?

室内篇

做好通风换气工作

雾霾非常严重的天气,最好不要开窗,不然脏空气就充满室内。待室外空气好些时,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空气净化器和加湿器的辅助

使用空气净化器能够过滤掉空气中的部分颗粒物,提高室内的空气质量,但关键的是一定要定期更换过滤网与虑芯等设备,保持清洁比任何牌子都重要。另外,雾霾天气,打开加湿器,使空气里的湿度增加,漂浮的颗粒物易于降落和吸附在地面。

添置绿色植物

可以在阳台或室内近窗处,种植绿萝、万年青及其虎皮兰等绿色冠叶类植物,因为它们的叶片较大,吸附能力相对较强,可以吸附一些漂浮的颗粒物,净化空气。

外出篇

限制孩子的外出

雾霾天气时,尽量避免孩子在户外活动。孩子在户外运动需氧量比较大,大口呼吸时有害颗粒物进入身体的量更多。减少孩子的户外活动,可以适当增加室内活动,

让孩子佩戴口罩

当孩子外出时,为避免空气中的有害颗粒从鼻、口侵入肺部,可以戴口罩。

带孩子合理锻炼提高免疫力

常期锻炼不但可以提高孩子肺的供氧能力,还可以促进她的骨生长及神经内分泌的控制与调节功能等,从而提高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饮食篇

让孩子多饮水

引导孩子多饮水,选择清淡易消化且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多吃新鲜蔬菜水果

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如萝卜、梨、桔子、橙子等清肺的食品,并少吃刺激性食物,科学的饮食可以增强孩子的免疫力。

补充维生素D

由于雾霾天气,日照减少,孩子体内维生素D生成不足,对钙的吸收会大大减少,可以给孩子补充些维生素D。

日常篇

定时让孩子洗脸

孩子的脸部,经常暴露在空气中,灰霾天气时,会有不少的有害物质依附着,定时给孩子洗手洗脸,最好使用温水,这样可以将附着在皮肤上的阴霾颗粒有效清洁干净。

经常让孩子漱口

正所谓病从口入,经常让孩子漱口,可以把清除附着在口腔的脏东西清理掉。

每天让孩子清理鼻腔

空气不干净,鼻腔内就会有被黏住的大颗粒,需要每天清洗干净。洗净双手后,捧温水,用鼻子轻轻吸水并迅速擤鼻涕,反复几次就可以全部清理干净了。

亲爱的爸爸妈妈们,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为孩子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希望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孩子们能健康快乐的成长。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编辑推荐

家园共育:幼儿冬季如何防雾霾?


冬天即将到来,冬季取暖也马上要开始了,伴随着燃料的燃烧,空气的污染程度越来越大,而对于免疫系统较弱的幼儿来说,怎样面对这样的天气无疑是一个较大的困难。加上天气转凉,非常容易造成孩子患上呼吸道常见疾病。那么我们需要怎样做才能保护幼儿度过冬季的雾霾天气呢?

环境变化

1、雾霾天气下不主张早晚开窗通风,最好等太阳出来再通风。

2、幼儿来园、离园的路上尽量带口罩,防止粉尘颗粒进入体内。

3、幼儿要减少户外活动。早晨空气质量特别差,户外活动要等能见度高的时段进行。

4、人多的地方别去。雾霾天气尽量减少去人多地方,人多的地方空气流通差易造成呼吸系统疾病交叉感染。

5、尽量远离马路。上下班高峰期和晚上大型汽车进入市区这些时间段,污染物浓度最高。

营养补充

1、补钙、补维D,多吃豆腐、雪梨。鱼和豆腐都是人们日常喜欢的食物,鱼是“密集型”营养物,豆腐食药兼备,益气、补虚,钙含量也相当高。鱼中丰富的维生素D具有一定的生物活性,可将人体对钙的吸收率提高20多倍。雪梨炖百合能够达到润肺抗病毒的效果,雾天可以多食。

2、平时多饮水、清淡饮食、多进食新鲜的蔬菜水果,加强锻炼,增强免疫力。

3、宜选择清淡易消化且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多饮水,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

除了这些外,在雾霾天气孩子的饮食最好保持清淡,少吃刺激性食物,最大程度呵护孩子呼吸道和肺部,避免雾霾伤害。

卫生清洁

1、保证幼儿房间的卫生与相对的湿度。

2、要注意卫生,保湿。要保证房间的卫生,雾霾天气下卫生很重要,否则极易引发呼吸道疾病,清理卫生不给病菌以滋生之地;其次要保湿,保证房间相对的湿度,让漂浮的粉尘易于沉淀和吸附在地面,尽量使用湿的抹布擦拭干净灰尘,以免被吸入呼吸道。

3、宝宝外出归来后,有害物质容易吸附在脸部皮肤上,建议及时用温水将附着在皮肤上的阴霾颗粒洗净,还可以使用生理盐水喷雾为宝宝清理鼻腔。

家园共育:赏识我们的孩子


家园共育:赏识我们的孩子

身为父母,我们都是高中教师,对高中生的心理还算比较熟悉,处理起这些高中学生的事情来也还算得心应手,但谈到教育自己的小孩子,我相信我们每位家长都会有过感到痛苦的时候,特别是在孩子开始懂事了、有自己的想法了之后。

4月份过去了,我们的儿子已经过了四周岁了,做事情有时会固执己见,不听长辈的劝告,每次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都要花较长的时间、通过耐心教导让他改正坏习惯。但有些不是很好的习惯却不能彻底改掉。教来教去,很多时候弄得自己伤透脑筋。为此,作为父母的我们开始好好研究以前自己用过的教育资料,也开始学习新的教育理念。

通过一段时间的积累,我们在回顾一些教育影片,如美国电影《师生情》、法国电影《放牛班的春天》中找到了些教育孩子的智慧;我们在学习一些教育资料,如宿茂臻老师的“举左手与右手的故事”、周宏老师的《赏识你的孩子》、冯恩洪老师的“及格+特长”模式教育中学会了如何正确对待孩子的优点和缺点。

总结起来也就是让孩子时刻品尝到成功的甜头,而不是失败的苦头;多鼓励,少埋怨。这些说起来简单,但要真正做起来并不简单,这要求我们做父母的在教育过程中要融入情感、融入道德、更要融入智慧。因为我们应该意识到离开情感的教育是失败的,离开道德的教育是危险的、离开智慧的教育是失去活力的。

幼教资源——母亲节即至,我们能为妈妈做些什么?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一年一度的母亲节到了,母亲是神圣的伟大的,在这个母亲节到来之际,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让把爱全给了我们的母亲高兴呢?

1

回家看看

平时我们总以工作忙,事太多,为借口,没时间回家。母亲为我们做的太多,一年中只有一天是母亲节,我们一定要抽空回家看看自己的母亲。什么都不需要,我们能回家看看就是给母亲最好的礼物。

2

打个电话

如果时间和空间真的不允许的,不能亲自回家看望母亲,那就打个电话吧!孩子记得母亲节,是给母亲最好的礼物,哪怕不用说“我爱你,妈妈!”,说说家常就可以。只要听到孩子的声音,我们的母亲也会觉得她是天下最幸福的母亲。

3

送母亲一个拥抱

在母亲眼里,我们永远是孩子,长个后,很少和母亲有亲昵的动作。母亲会觉得孩子长大了,和母亲生疏了,母亲往往是又高兴、又失落。和母亲几个亲昵的动作的动作,会让母亲觉得自己依然年轻,和孩子依然亲密。

4

聚餐时帮母亲夹菜

小时候母亲总是把最好吃的东西放在我们的碗里,现在我们长大了,应该回报母亲了。不要让母亲觉得“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5

送母亲年轻时喜欢音乐或最画报

送给母亲年轻时喜欢音乐或最画报,会引起母亲对年轻时的回忆,一定能让她感动,让她觉得自己很年轻,心态更自然平和,这样才会健康更长寿。

家园共育:孩子说脏话,你是什么反应?


孩子为什么说脏话?

原因一:好奇心

孩子刚学说话,好奇心强,有一种情不自禁的模仿本能,偶尔听见别人说一句脏话,他并不知道这句话的意思就跟着学了。

原因二:受父母影响

有的父母平时不太检点自己的言行,孩子受其影响,也学会了说粗话。

原因三:受外界环境影响

孩子生活在社会的大环境中,难免受到各种不良言行的影响,说粗话也是如此。

原因四:被迫骂人

这种情况一般发生在小伙伴之间:发生了矛盾,以牙还牙,受了欺负,借骂人来发泄自己的不满。

应对脏话孩子四步曲

随着年龄的增长、语言水平的提高、社会交往的增多,儿童往往不可避免要接触到社会上一些不健康的语言环境,此时,家长应及时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保证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

第一步:保持冷静

孩子的脏话往往并不“脏”,也就是他们的脏话只有“脏”的形式,而不包含“脏”的道德,所以家长不必过分大惊小怪,只要在预防和引导方面双管齐下就可以了。

当孩子口出脏话时,家长无须反应过度,冷静以对才是最为重要的处理原则。不妨先询问他是否真的懂得这些不好听的话有什么意义?他真正想说的是什么?他知道这些语汇其实是不尊重、不成熟的行为吗?如果换个方式,他会怎样表达呢?家长要避免用愤怒恶言威吓,得让孩子知道,爸爸妈妈很愿意和他讨论“说话的艺术”,包括脏话和好话。

第二步:告诉孩子为何是“脏”话

三岁以上的孩子,就可以跟他说道理了,只要能耐心向孩子说明,他就会信服你。运用解释和说明,是为孩子传达正面、澄清负面社会价值的好方法,并将适当的说法和伤害性的用语并陈,和孩子一起思索,在讨论过程中,尽量让孩子理解,这些粗俗不雅的语言,为何不被大家接受?它们传达着什么样侮辱的意味?也让孩子体会,听者接收到这样的讯息时,是如何的感受不被尊重。

第三步:告诉孩子应该怎么说

这时,就得见家长的功力了,孩子说脏话的动机不论因为好玩、习惯、还是为了表达负面情绪,爸妈都应悉心引导孩子,教孩子换个说法试试看,彼此定下规则、随时提醒孩子,告诉他“你如果能克制自己不说不好听的话,说得有理又合宜,这样才是好孩子喔!”

第四步:事后大人检查自身的语言

为何孩子会用“说脏话”的方式?是为了表现自己“长大了”、还是“社会化”的影响?在成人的世界里,这些脏话是否隐含了某些势力、形象?是不是不经意中,我们也养成某些不雅的口头禅?或许,这也是大人们应该观察、提醒自己的时候。

孩子在三四岁时语言发展迅速,模仿能力强,家长是他们模仿的重要对象,因此家长自己要文明用语,净化家庭语言环境。

方法千千万,听听经验之谈

1、冷处理

女儿小虫在3岁左右的时候老是喜欢说“屁股、屁股”,说完以后还看着我们一阵猛乐,想看看我们的反应。我听了虽然尴尬,但是思忖家里没人这么说话啊,索性大家都不做声,小虫说了一阵子就觉得没意思了,孩子也是这样,越见着有人关注,他们就越来劲,相反如果大家只是冷眼旁观,孩子却会自动偃旗息鼓。

孩子说了难听的话,做父母的应该分清具体情况和原因,有时孩子并不知道自己说的是难听的话,只是觉得新鲜好玩,以为挺逗,故意说出来取乐或表现自己。这种情况,只要在孩子每次说话时表示不逗,不可笑,索然无味即可,几次下来孩子就不再津津乐道了。

2、用苦肉计

儿子前一秒钟保证不说脏话,后一秒就故计重演。家长可以想点新花样,例如:“宝宝你一说脏话,妈妈就觉得耳朵疼!”儿子听到这样的话,通常就会来安慰妈妈。有时候和他们说大道理,他们也不明白,不如表现得弱势一些,可以让孩子“就范”。

3、用卡通形象当帮手

看动画片的时候,可借用孩子喜欢的卡通形象来帮助教育,比如:“天线宝宝多有礼貌啊!”“XX从来不说脏话啊!”给宝宝念故事的时候,可以抓住机会告诉宝宝说:“白雪公主多乖啊,你看坏皇后这么对待她,她没有说脏话!”等等。把教育穿插到休闲时刻,这样的教育更能给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

4、该出手时就出

跟小孩子讲太多的道理如果没用,采用适当的惩罚也未尝不可,但一定要注意分寸,只有让孩子记住做错事是要受到惩罚的,有行为准则了即可。

家园共育:我们都忽略了尊重孩子的意思


孔融让梨的故事告诉我们要让着弱于自己的小孩,要学会谦让,但是现在这个谦让以及礼让总是让很多人误解,甚至利用这些理由做出一些让你不舒服的事情,平时带着孩子去朋友家玩,或者同事带着自家更小的孩子来串门的时候,这样的现象就会更加频繁的发生。下面一些实例,来给大家讲讲。

“哎,你给给她吧,她那么小头一次来咱家,再说了,只是拿你一个娃娃而已,你还有那么多个呢,给她吧,听话。“妈妈对着8岁的小雅说了这么一段话,小雅心里淌着泪的把她最爱的粉色大熊娃娃递给了只有5岁的小表妹,只是因为小表妹吵着要哭,妈妈安慰着小雅说:”没事哈,就一个娃娃,妈妈回头再给你买一个,没什么的,听话,乖孩子。“

7岁的小君喜欢玩一些男生的爱玩的小玩具,比如她经常爱玩的弹力球,有次去哥哥家里看见他有一个十二生肖系列的小狗狗的弹力球,玩起来之后爱不释手,就不想放下了,哥哥找她要,她也不撒手,俩人争执了起来,伯伯跟哥哥说让让她,回头爸爸再给你买个,哥哥跑去自己的屋子里哭了,伯伯只能无奈的跟君君爸说,“不好意思让你见笑了。”君君爸也很尴尬。

只能匆匆忙忙的带着君君客套了几句回家,说来也真是巧合,也就一个礼拜的时间吧,君君妈妈的同事带着孩子来君君家玩,看见了那个可爱的狗狗弹力球,同样玩上就撒不开手了,哎,这不能说算是一报还一报吧?君君妈同样的劝君君,君君坚强的忍住了泪水,等到同事阿姨带着孩子回家之后,对着妈妈哭了起来。

还有一个小故事其实说起来挺负能量的,小建去了哥哥小林家,看上一个变形金刚就特别喜欢,俩家父母在聊天的时候,小建跟哥哥一起在玩变形金刚打架的游戏,玩了半小时后父母聊的差不多准备回家的时候,就看小建在玩具边上站着不动,一双眼睛直勾勾的看着那个变形金刚,小建妈妈一看就知道小建的心思了,就直接走到小建身边跟小建偷偷说了句:"喜欢就拿,没事,你是小孩子,他们不会说你的。不给的话,你就哭好了。"

小建一听,脸色突然就变好了,拿着玩具就走到父母边上去了,小哥哥看见了就不开心了,跟他说:“这是我的玩具,你不能拿走。”小建听见了直接就哭闹起来,伯伯直接就说:“没事,拿吧,没事,我再给他买个。小林啊,别跟弟弟抢,当哥哥要有哥哥的范儿,不就是个玩具么,送给弟弟了。”小林一脸不开心的样子却又不敢不听爸爸的话,只好把自己心爱的玩具亲手送给了弟弟小建。

这种事情,其实在年幼的时候经常发生,这是否是一个好的习惯呢?或者往大了说是一种不好的社会现象?

弱者有理或者说被要者的一种要面子的行为,在中国,面子很重要,别人家去你家,要招待好,同时有所求,也要礼貌的回应。但是!礼貌是有限度的,请不要拿孩子的玩具去取悦别人家的孩子!在这件事本身来看,孩子到别人家就想拿别人家的玩具时,已经做到了不礼貌的情况,不要跟我说这只是一个孩子,不要强求他做这做那,懂礼貌就应知道不该要什么,这些东西都是应该在幼年时期孩子的家长教育范围之内的东西。

很多孩子在被要了东西之后,会养成不好的习惯,会变得自私,不会分享,不合群,一看别人家孩子来了,闺女就赶紧把自己的玩具啊娃娃啊什么的藏到另一个屋里子,关上门,不让别人进。怕丢失自己最爱的小财富。父母往往在这个时候总会跟孩子谈心讲:“不就是一件玩具么?爸妈再给你买一件。不要这么小气。”既然是送给自家孩子的玩具,那么对于孩子玩具的归属就请不要干涉了,对孩子来说,玩具不仅仅是玩具,我们要换位思考。

如果你总是说孩子“不爱分享”、“不大方”,那父母应该首先做出表率,什么样的才叫大方!比如:把最心爱的包包送给别人?把最喜欢的房子、车子、票子与人分享?

不要觉得玩具和房子、车子没法比,其实全在于拥有者的态度,孩子和你一样,把玩具当成自己的宝贝。

或者你也可以试想这样的场景:

别人来你家拿走你的两件喜欢的衣服、包包等,你还不能表现出不开心;

别人把你家房子、车子、票子充公,说要支持广大苦难人民…你还得鞭炮庆祝!

说老实话,用自己孩子的玩具取悦别人家的孩子,真心不可取!

而喜欢拿别人东西的小孩子会养成以下几个坏习惯以及坏的后果。

1、碰到想要的东西就要拿,学会了“假哭”

有句成语叫“恃宠而骄”,意思大约是倚仗别人的宠爱而骄傲自满,而孩子只是因为大人对他的宠爱,或者抹不开面子,就给了他,一次二次,孩子觉得这个法子可行啊,百试不爽,就可能经常用了,一来二去,孩子去哪都哭闹,自己作为家长也搞得毫无办法了。只能丢脸。

2、没规矩,不会讲道理

孩子从小就得宠,大家都惯着他,都在说:“没事,孩子小,我们让让他就好了。”现在小了都这样,长大之后自然而然还是这个样子,等到长大了,没有人再惯着他,他我行我素的姿态会招来很多人的讨厌,免不了发生冲突,无规矩不成方圆,这样的人以后很难交到正派的朋友,因为守规矩在日常来说是一件基本的事情,没有规矩的人很容易被群体排除在外。我们小时候讲的是规矩,大了之后,规矩就变成了法律,再哭再闹,法律不容情。

3、影响自己以及父母的形象

说实话,孩子怎么样,真的是看家长如何教育,父母从小开始教育,别人家的东西不能拿,如果喜欢可以告诉爸爸妈妈,我们去给你买,实在想要,也可以去找人家换,用自己的玩具跟人家的换,但是不能抢!如果这点很基本的要求都不会教,那真心对孩子的发展有很大的漏洞,同时虽然大家都知道背后说人不好,但是你家孩子要是把认识的都要了一遍,你就真别怪人家合起伙来说你家教的问题了。

家园共育:出现什么信号,要干预孩子的性格?


3-6岁,通常被人称为“潮湿的水泥”期,这是孩子性格形塑最重要的阶段,孩子85%-90%的性格、理想和生活方式都是在这段时间形成的。俗话说 3岁看大,7岁看老。人的很多性情在很小时候,就初见倪端了。年轻的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一个快乐、自信、受欢迎的人。只不过这些特质不会只是因为父母的 “希望”,就会出现,更多情况下,是需要家长关注和进行培养的。

害羞

很多害羞孩子的父母都有这样的经历,在家的时候,孩子声音洪亮、手舞足蹈、能唱能跳,可一旦来了生人,孩子就好像变了个人。最尴尬的情形莫过于,死活不肯跟长辈打招呼,或者如果好心的叔叔阿姨想逗一下,更是立即成为蜷缩的刺猬了。事实上,害羞的孩子并不是时时刻刻都害羞,他们的害羞大都只表现在陌生环境中或者陌生人面前。我们现在已经知道,无论什么气质的孩子都可以成材。

害羞的孩子通常气质安静,并遵守规则。但不可否认的是,害羞的孩子对陌生环境和事物感到紧张和恐惧,他们的“安全区域”小,因此适应慢,花费时间长;由于缺乏公众表现的机会,因此较少得到学校和同伴的关注;由于不爱争取,常常会失去很多机会;更重要的是,在这个快速、激烈的竞争年代,害羞的孩子也可能产生自卑心理,从而对自我形象产生怀疑……这些都是父母需要关注的。

改进要点

1、害羞的孩子首先要知道自己并不是那么“与众不同”,跟那些在公众面前表现活跃的同伴相比,他只是需要更多的时间进入状态,好像在搭积木时,他会比活跃的表哥搭得快。

2、虽然他愿意到外面玩,却很不希望别人“注视”他,被放在“聚光灯”下的感觉,只能让他更不自在。

3、他要知道在某些情况下,如何争取并把握住自己的权利;他还需要了解公众表现的具体方法和技巧,这些方法不能只是空空而谈,需要详细而实用。

坏脾气

一位妈妈这样描述她的烦恼:“我三岁多的孩子常常大发脾气。当他不愿意做某件事情时,他就会赖在地上,手舞足蹈。如此我很不愿意带他出去,因为他常常大发脾气。每次他发脾气,哄劝、呵斥、打骂、教训等各种各样的方法,我都尝试过,尽管当时花费力气和时间能把他‘安抚’或者‘镇压’下去,可是这种事情一次次发生,弄得我筋疲力尽。”

情商(EQ)在80%的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的成功。而情商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情绪管理能力。情绪控制是需要父母们花费很多心思教育的内容。对于那些性子本身就急躁的父母而言,教导孩子管理情绪无疑更加困难。通常的情况是,坏脾气孩子的父母一方很有可能就是坏脾气。警惕孩子知道如何激怒你。如果你是个急脾气的人,孩子就很容易从你那引发一场战争,两人相互大叫,没有赢家。如果你忽略他发脾气或者走开,其实很清楚的传递了这样的信息:发脾气是不可以接受的。这也是孩子学习规则重要的一部分。

父母需要牢记的是:如果孩子有一次通过发脾气达到了不合理的目的,他就会再发脾气,一而再、再而三地使用这种手段。

改进要点

1、其实,人人都会生气、伤心、沮丧和失望。不同的是,情绪管理能力强的人,是会用健康的方式表达出情绪。尖叫、地上打滚、哭喊、摔东西、骂人、踢打都是坏情绪的表达方式,却不是健康的。总的说来,你需要清晰地传达这样一个信息:生气可以,但是以消极、发脾气或者造成伤害的方式发泄怒气是不可以接受的。因此,孩子需要知道,如果不用地上打滚等发脾气的方式表达,还能怎样来表达自己内心的烦恼与压抑?

2、在专门的儿童情商训练机构中,健康的情绪表达方法被大力倡导 。“安全发泄岛”、“情绪垃圾箱”、“气球操”等被广泛使用。孩子知道,当自己特别生气的时候,可以被带到自己的房间,可以通过打枕头、把头埋在被子里进行发泄;还可以把不开心的事情画下来,扔到情绪垃圾箱;还可以做“呼吸气球操”,以使自己平静下来,以更健康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

我不行

这是爸爸妈妈听到孩子说的最揪心的话。退缩的孩子让人感觉沮丧。毕竟自信心是人最重要的特质。一个人如果没有自信,他就根本不会开始去做事,即使在别人的促使下开始了,一个小小的困难就能绊倒他,因为他从来没有相信过自己是可以的。

从发展心理学的观点看,3-6岁是保护儿童自信心的关键期,自信心在这段时间建立地怎么样,对小学甚至成年都有举足轻重的影响。苦恼的父母经常用尽各种表扬、鼓励的方式,孩子还是“挫折过敏”,“我不行”、“我不去”、“做不了”常常挂在嘴边。近来研究人员发现,挫折承受力弱,居然是家庭误用“赏识教育”的结果。很多父母(老人)为了鼓励孩子,动辄将“真棒”、“最聪明”、“最厉害”挂在嘴边,一点点好的表现都夸赞不已。但是,孩子在外获得的信息与此反差极大。他很容易就发现,完全不是那么回事!自己不但不是最棒的,在某些方面,还差得很远。自信心从此一落千丈。经历教育往往比语言教育来得深刻。关注过多,也是造成挫折承受力弱的又一原因。备受关注的孩子通常敏感,怕出错,非常在意周围人对自己的看法,在没有十足把握的情况下,不敢轻易尝试。

改进要点

1、自信心是从经历中获得的。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能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是家庭培养孩子自信心最简单和有效的方法。

2、最重要的是,家长应多去表扬孩子的努力,而不是当下的某个结果。不要说:“你今天表现很好”,而是说:“因为你今天努力控制住自己,上课不乱跑,所以我要表扬你”。清楚地让孩子知道,父母更重视自己努力的过程,能使他们有信心地面对困难。在情商训练营中,“失败的样子”、“给努力一个A+”都能传递给孩子关于自信的重要观念和实用技巧。

不合群

3-6岁的孩子仍然以自我为中心。在人际交往上,他们还不理解友谊真正的含义。“好朋友”也仅是建立在玩具、零食等物件上的。但是,家长却仍然可以看到,有些孩子在一起玩得很融洽,似乎天生就是“社交高手”。在这些孩子身上,大都能发现这样的特质:愿意分享、有爱心、愿意帮助他人、遵守规则、主动。而另一些则是“另类人物”。有的孩子很容易与他人发生冲突;有的孩子不断地“故意”“撩”别人,让同伴反感;还有的孩子游离在人群之外,很难参与游戏。这个阶段的孩子已经开始学习成为一个“社会人”,如果他们在人际方面有困难,是一定需要大人帮助和支持的。

孩子不合群的原因

最常见的是,这个孩子的行为常常触怒他人。跟大人一样,儿童也不喜欢霸道、自我中心或者破坏性的行为,他们不喜欢跟不遵守游戏规则的人玩。有注意力问题的孩子通常也会有人际交往的问题,因为他们理解游戏规则有困难,也容易在游戏中稍有不如意就发脾气。此外害羞的孩子也会存在不合群的问题,他们很容易被别人嘲笑。

父母的抚育和教育方式,以及社会环境的变化对一个人的性格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这要看孩子在什么样的环境下成长以及在什么样的老师指导下学习和发展,若是父母、老师和社会的友人给予正确健全的身体力行的影响,其未来的发展走向就比较乐观,反之亦然。

家园共育:“穷养”孩子的标准是什么?


所谓“穷养”,不是刻意追求“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而是在物质上对孩子有所限制,让孩子懂得珍惜和奋斗;要从小培养孩子自立和受挫的能力,让孩子懂得任何东西都是付出劳动才能得来。另外,要培养孩子正确的心态,接受社会现实,别人拥有的物质财富,自己不要盲目攀比,关键是要用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去创造这些财富。

日本的吃苦教育

日本教育孩子有句名言:除了阳光和空气是大自然的赐予,其他一切都要通过劳动获得。

许多日本学生在课余时间,都要去外边参加劳动挣钱,大学生中勤工俭学的非常普遍,就连有钱人家的子弟也不例外。他们靠在饭店端盘子、洗碗,在商店售货,在养老院照顾老人,做家庭教师等来挣自己的学费。孩子很小的时候,父母就给他们灌输一种思想:“不给别人添麻烦”,全家人外出旅行,不论多么小的孩子都要无一例外地背上一个小背包。别人问为什么,父母说:“他们自己的东西,应该自己来背。”。

台湾富商王永庆

台湾富豪王永庆,对儿女的教育从节俭开始。他供给孩子学费、生活费都算得很精准,就像管理手下企业般,总是给得“刚刚好”,不让他们有一丝享受奢侈的机会。此外,和儿女联络都是写信,从不打电话,因为觉得打长途电话太贵了。王永庆的女儿王雪红说:父亲特别强调凡事要“追根究底”,父亲写信多半写自己的工作心得,告诉她公司发生了什么事,他如何追根究底,如何处理等,让她从中学习了不少处理事情的方法。

现如今,许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加上女性越来越多地参与到社会活动中,需要和男性一样肩负起社会义务和责任,因此,男女都应该“穷养”。“穷养”要先教孩子做好两件事:

男孩养志气,女孩养气质

男孩强调的是养“志气”,主要培养克服困难、吃苦耐劳、做事勤恳、踏实努力、有韧性、顽强的品质,如带他去爬山、踢球、游泳,锻炼坚韧性;而女孩侧重养“气质”,强调的是文化修养的投资,性情的陶冶,如有条件的可以让女孩学学琴棋书画,在家里,多给她些关心,让她感觉精神上富有,有安全感和自豪感,并有意创造环境,让孩子学会关心别人,帮助别人,更具女性特质。

父母要适当“偷懒”

不少家长总抱怨孩子自理能力差,其实很多时候是因为家长过分“勤快”。孩子到了自己学吃饭的年龄,家长见不得满桌的狼藉,最后忍不住出手喂饭;孩子捡个玩具捡半天,看着一地凌乱,家长忍不住收拾得整整齐齐。“穷养”孩子,首先体现在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就这么简单的一句话,相当一部分家长难以坚持。因此,家长在养孩子的过程中要适当“偷懒”,一定要学会忍受孩子的不完美,等待孩子把事情做得更好。

此外,现在的独生子女普遍比较自我、霸道,家长在生活细节上还要学会对孩子有所保留。孩子要“十分”,家长给个“六七分”就好,不要超过“八分”,必要时跟孩子讲讲条件。比如带到超市买吃的,不要顺着孩子什么都买,回到家里也不要一口气全部吃光,要教孩子学会克制、节俭和适量消费。

相信《家园共育:雾霾天气,我们能为孩子做些什么?》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幼儿教师教育网”是您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工作计划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yjs21.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家园共育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