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常识——培养孩子学习的三大妙招

07-08

幼儿的教育途径无非就是家庭、学校以及社会,家长配合学校才能实现教育的质量最大化!家长要对教师多些理解、多些帮助,孩子的成长离不开我们的陪伴,有时候陪伴才是最有意义的教育!那么,家园共育要注意一些什么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育儿常识——培养孩子学习的三大妙招”,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一、激发学习动机和求知欲

孩子的求知欲对于发展创造性思维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这种欲望在幼儿时期就已萌芽。人们都想了解新事物,取得新经验,但如果对这种新事物完全一无所知时,反而引不起兴趣,或者觉得有些惴惴不安。如果是与已知的事物有某些不同,又有新的资料可供了解它时,求知欲就会增加了。因此,要通过孩子实际获得的经验来启发兴趣,依靠各种视听手段给予间接经验,或者提供资料,说明它与已掌握的知识之间的联系,来促使孩子求知欲的产生。

二、指导孩子运用经验培育创造性思维及能力

1、让孩子从失败到成功的过程中获得经验 在指导孩子时要注意使孩子不怕失败,不闹情绪。失败从创造过程来讲,是走向成功的道路。这种失败不是作为结果的失败,而是过程中间的失败,它实际是创造的基石。因失败了不要就此结束,而应该指导孩子进一步努力,使他们尝到最后成功的欢乐。

2、让孩子尝到创造活动的乐趣 在培养孩子创造性时,要让其进行创造活动,尝到创造的乐趣,体会到创造活动的价值。例如,让孩子试着发明一些东西,体验创造的快乐;自己总结出某数学公式,写出有创意的作文,完成一幅图画等,要予以肯定,由此来提高发明创造的欲望,培养创造的意识。

3、对孩子的探索要有反应 对孩子的探索活动,要作出适当的反应,这能促进孩子好奇心的发展。家长首先要给予鼓励,其次是要准备有关的材料如图书、视听教材给予帮助,也可以让自己的孩子和别的孩子讨论,通过他们相互之间交流,更促进好奇心,丰富信息。

4、通过细心观察,自由操作来丰富经验孩子们都想摸摸,动动或摆弄一个东西,也喜欢仔细地观察、操作物件,想了解它们,这是创造活动的基础。喜欢玩玩具的儿童,长大以后思路就比较开阔活跃,遇到问题想出的主意办法也多,富有独创精神。在这方面加以培养,就是培养创造性的品质。

5、开辟活动内容丰富的场所,备齐充足的设备让孩子自由地探索,启发他们的思想、观点。 在准备有用的充足材料和设备时,不要把半成品或破旧物品扔掉,它们也是有用的。让孩子拆卸这些破旧东西也能有新发现,或者用这些破旧东西想出新的玩法,或者制造出重新组合的新玩具来。

三、促进孩子自身独立学习的能力

创造的内容是独创的、有个性的。创造活动从创造过程的角度看,都是单独进行的,要训练孩子自己思考。要重视孩子在学习时与其他人不同的见解、观点和活动,尊重孩子的个性和独创性,要使其养成不断改进创新的态度,训练思维的灵活性。家长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调动孩子进行思维的积极性,让其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知识,发展能力。孩子的创造性思维正是在实践中由于经常独立地处理问题中逐渐发展起来的。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编辑推荐

培养学习能力有妙招


“孩子读书很认真,一回家就做作业,可成绩老是上不去啊;大家都夸孩子聪明,但心思都在玩耍上……”类似这样的烦恼,很多家长可能都有过。好的学习能力并不是天生的。一个孩子学习时,总是不可避免地遇到一些困难。怎样才能让时间和精力的付出,跟收获一定正比?

“其实,关键在于您的孩子是否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目标、时间、情绪和自信心,专家说,学会管理这四点最关键。

妙招一:目标和时间的管理

“一个孩子们要懂得如何制定目标,如何去实现目标的方法,在过程中及时调整目标。”专家说,衡量一个孩子的学习目标是否合理,很重要的原则就是“运用时间”。

比如,小学二年级的孩子设立的一个学习目标是:用3分钟的时间做完50道100以内的加减运算是合理的,用15分钟就不合理。

妙招二:情绪和自信心的管理

有家长反映,孩子会制定学习目标,并有时间安排。可常常半途而废。

“这就要看孩子是否具备自我激励和自我控制的能力。”专家说,对于长时间的坚持固定的学习安排,孩子容易产生厌烦、委屈等负面情绪。因此,情绪管理能力强的孩子比较会处理负面情绪,进行自我激励,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

同时,自信心管理也很重要。只要家长的培养方法正确,让孩子拥有很强的自信心并不难,关键点是家长要为孩子创造一个合适的环境,运用有效的技巧和方法。

育儿常识——如何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


幼儿园大班的孩子就快要升小学了,

可是习惯还是很差怎么办呢?

如何让孩子迅速养成好习惯顺利进入小学?

今天我们来看看一位妈妈是如何做的?

身边有位妈妈,她的儿子还在幼儿园大班,奥数就已经达到小学二年级水平。其实这样的孩子真的优秀吗?从她孩子身上我隐约看到了一丝丝孤独和这个年龄不该有的少年老成。幼小衔接到底衔接什么?成都市第十六幼儿园的邓淳心同学的妈妈覃姜分享了她如何从品格和习惯入手,陪孩子升入小学。

我的孩子叫悦悦,出生在下半年。从进幼儿园的第一天起,她一直是班上最小的小朋友之一。在平时的游戏和生活中,她一直处于弱小的地位,作为妈妈,其实是很焦虑的。特别是到了幼儿园大班的时候,更是加剧了我的焦虑情绪。

看到有的家长选择了疯狂地报培训班给孩子,把原本该在小学里学习的知识提前到幼儿园来学。我不禁问自己,“难道幼小衔接我们就该衔接这个吗?”我摇了摇头,这种知识上的衔接显然只能应对一时,要想可持续性,还得从品格和习惯入手。

一、与同学相处的问题

现在的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缺乏与同伴的沟通交流,自我意识较强,尤其慢性子的孩子,融入集体更难。在幼儿园里大家都是玩伴,团团围坐在一起;小学里则是同学,和同桌共享一张课桌,角色并不一样。

家长要有意识地让子女与同龄伙伴一起活动,找同学感觉。比如带着他们去社区会所,和小区里的同龄伙伴多接触、多玩;也可以创造机会让子女与亲戚朋友家的同龄孩子多亲近。越小的孩子微环境越重要。在班集体中融入得越快,就越早能心无旁骛的投入到学习生活中。

二、养成好习惯熟悉新角色

幼儿园以游戏、活动为主,孩子们总是处在“动”中;而小学则更侧重课堂学习,还得完成一定量的作业,必须“动中有静”。

所以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集中精神做事的习惯。比如,有意识地让孩子坐下来看看书或者亲子阅读。我一位同事的儿子,现在高二,一直稳居年级前三名,可是他从小到大一个培训班都没有报过。当我们向她妈妈取经时,她妈妈提到了一个细节,她儿子从小就很喜欢玩魔方,从幼儿园持续的玩到了小学毕业,可以一个人玩上大半天,这也造就了她儿子超强的专注力和自我学习能力。

三、适当的挫折教育

进入小学后,学业慢慢会排到首要的位置,但是家长在关注学业的同时,还应关注孩子的抗压能力。

我们家里常常会玩一种扑克游戏,最开始悦悦输了会又哭又闹,还会发脾气说不玩了。其实这也很正常,谁会喜欢输呢?但是哪一项成功不是由无数次的失败累积而成的呢?没有经过挫折教育的孩子易产生抗拒心理。家长应有意识地给孩子进行挫折教育,遇到不合理的要求要坚决拒绝,不管怎么哭闹,久而久之孩子才能适应挫折。

四、平时多劳动主动承担任务

入学后,孩子们除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外,还要分担班级、学校里的一些劳动任务。

平时,家长应要求孩子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学点简单的劳动技能,如:开、关门窗,扫地、抹桌椅,在活动、游戏或开饭前后,能拿出或放回餐具、玩具、用具等。还要学会洗涮碗筷、端菜盛饭、收拾饭桌;学会洗简单的衣物,如小手绢、袜子等。

五、放手去锻炼自己做事情

孩子入学后,许多事情要自己做,如:系鞋带、下雨打伞、削铅笔、背书包、按课程表准备书包、根据冷热添减衣服……

在日常生活中,要逐渐减少父母或其他成人的照顾,让孩子学会自己起床、睡觉、脱穿衣服鞋袜、铺床叠被、学会洗脸、漱口、刷牙、洗手、洗脚、自己上厕所等。在学前缺乏锻炼,孩子在开学后就有可能手忙脚乱。老师是不会因为一两个孩子没有做好准备,而推迟正常的教学进程的。

六、调好生物钟跟上新节奏

幼儿园的孩子中午睡午觉,有时还迟到早退。一进小学,学生们最不习惯的就是午睡时间少了。

在上小学前,家长要帮子女提前调整好生物钟,保证每天有10小时的充足睡眠时间。提前将生物钟调好,这将让一年级新生轻松适应学校的学习生活节奏。

学习不能一味的推给培训班,它来源于生活,应该在生活中培养学习的习惯和学习能力。总之,心态平和了,品格塑造了,习惯养成了,相信孩子会在求学的道路上越走越通畅!

培养宝宝学习耐性的6妙招


“是你让宝宝越来越没耐性吗?”相信所有的父母都会对这个问题给出否定的回答。然而,一些年轻的爸爸妈妈却在日常行为中不知不觉地背离了自己的初衷,使宝贝的“耐性学习”失去了应有的环境和正确的航向。

“没耐性”是这么培养起来的

有时候,“爱”也会使宝宝“受伤”——在一些父母的意识里,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就是有求必应,而且越快越好。这无疑带给孩子一种错觉:我要干什么就得马上干什么。欲望的沟壑因此越来越深、目标频繁地转移,很快令父母应接不暇。但紧急刹车,必然引来一场场哭闹并以父母的妥协告终。

对孩子欲望的满足分为延迟满足、适当不满足、超前满足、即时满足、超量满足五种。好的教育提倡“延迟满足”和“适当不满足”。习惯于把自己的需要放在首位,是3岁以前宝宝的年龄心理特点,如果父母习惯于“即时满足”孩子,他就难以接受有限的等待和忍耐,“有耐性”的品格也就无法培养起来。因为,它并非与生俱来,需要宝贝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学习和自我克制才能获得。

缺乏耐性会埋下哪些隐患

耐性不足的孩子,情商和逆境商相对较低:他们比较散慢、自控力弱、做事有始无终;适应性差、喜欢依赖,不容易融入新环境;在挫折面前,往往表现出急躁、知难而退甚至暴力的苗头。另外,缺乏耐性的孩子很少有幸福的感觉,他们也不懂得什么叫“珍惜”。

育儿心得:培养孩子学习兴趣


育儿心得:培养孩子学习兴趣

很多父母看着孩子的成绩一边叹气一边无可奈何,补习班也报了,家教也请了,学习成绩怎么就没见起色呢?这时候,父母心中郁闷,少不得又要搬出“别人家的孩子”来数落自己的孩子一番,期望能激励他们奋发向上,然而这往往起着反效果。那么究竟该怎么让孩子学习成绩好起来呢?

1.与聪明无太大关系

很多家长会将孩子成绩差和孩子的聪明程度挂钩,但事实上,那些智商超群的孩子毕竟是少数,多数孩子的智商都是在同一条线上上下浮动的,所以智商和成绩好坏没有特别大的关系。值得家长注意的还是孩子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的学习习惯、态度、记忆力等等。良好的学习品质也是学习成绩优异的必备因素,要建立孩子对学习的自信心和不放弃的决心,有恒心有毅力的人才能在某一方面取得非凡成就。

2.对学习的无力感

有的孩子作业老是爱拖着,不到非写不可就不写,甚至就不写,每到考试就很害怕,有着厌学情绪,这和家长平时的教育有着莫大的关系。当孩子一次没考好时,父母就拿“别人家的孩子”来刺激孩子,让孩子失去信心,感到无能无力,从而使他们对学习和考试产生厌倦的情绪。这时候父母应多多鼓励和开导孩子,说一些安慰的话,像是“这次没考好,只是个意外,下一次只要再努力一点,就一定能考好。”之类的话。

3.多去体验成功

一个老是失败的人是很难积极地面对困难并且战胜困难,家长可以给予孩子适当的帮助,让孩子体验一下成功的感觉。比方说,孩子在搭积木的时候,总是坍塌,这时候父母可以指点一下孩子,究竟该用什么方法才能不坍塌,然后让孩子自己动手独立完成,孩子的成就感就会让孩子有勇气有信心去解决困难。简单来说,让孩子体验成功实际上就是转化孩子的悲观情绪,让孩子变得乐观,有勇敢积极地面对一切的勇气。

总的来说,父母对孩子学习的影响还是大的,父母要注意不能用类似于“别人家的孩子”话来打击孩子对学习的自信心,使孩子丧失对学习的兴趣。关键的时候,要帮助孩子,让孩子远离悲观的情绪,积极地面对问题。

喜欢《育儿常识——培养孩子学习的三大妙招》一文吗?“幼儿教师教育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园孩子的游戏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