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之间应多沟通 可以让孩子多交到朋友

03-05

学校与家庭分工合作,一个教育孩子日常生活习惯,一个教育孩子做人做事!教师与家长之间要互相理解、互相帮助,以教师为主体,促进孩子健康、和谐发展!那么,家园教育工作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家长之间应多沟通 可以让孩子多交到朋友”,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夏天在蛙叫蝉鸣、荷塘绿荫中悄悄溜走了,一转眼,又到了背书包、上课堂的新学期。刚刚够格学龄期的小宝贝们第一次背上小书包去幼儿园,开始过新鲜的集体生活了。学校、老师、同学是宝宝陌生又好奇的新尝试和新体验,怎样让小宝贝们尽快适应新的生活和学习环境、早日融入集体的怀抱,爸爸妈妈们应该做些什么来助他们一臂之力呢?

鼓励宝宝多与同龄孩子接触

其实在正式入托或入学前,爸爸妈妈们就应该有意识地多带宝宝们接触同龄的孩子,培养他们的社交能力,帮助他们学会表达并乐于与人沟通和交流。爸爸妈妈可以经常带宝宝在学校、幼托机构附近走动,让宝宝逐渐熟悉学校的氛围和设施环境,给宝宝讲解学校里的人和事,帮助他们正确理解学校的概念和意义。其实不一定等宝宝到了入托前才开始重视,一般宝宝两岁以后,家长就可以适当地跟宝宝讲讲关于上学的那点事了,有早教的经验更好,让宝宝早点对上学有概念。

通过爸爸妈妈的循循善诱,会培养起宝宝们对学校的向往。爸爸妈妈还要留意在入学前教会宝宝基本的自理和生存技能,比如如何穿衣服、系鞋带;如何正确健康地进餐;如何在排泄后清洁;如何在突发情况下应急和自救;如何判断陌生人的动机和意图。

过渡期要“早检查”、“晚汇报”

宝宝刚刚进幼儿园,无论是生活上还是心理上,都会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在这个过渡期爸爸妈妈们要多留心,多花点心思,要在临出门前配合宝宝一起做好充分的上学准备,比如细心观察宝宝的身体状况是否有异常、为孩子精心烹饪一顿营养的早餐、为孩子一天的学习活动调整相应的服装、配足学习活动需要的工具和饮品餐点等。然后在宽松、愉快的氛围中,送孩子上学。途中可以适当地以诱导的方式对宝宝的重要日程活动作提示,而不要命令式的严厉叮嘱。晚上,可以和宝宝一起温习白天学习的内容,用宝宝教、家长学的方式进行互动,激发宝宝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爸爸妈妈要注意宝宝的情绪变化,鼓励他们将一整天的心情日志进行回忆和表达,并注意排解他们的疑虑、困惑和忧愁,也可以暗中进行帮助和协调。

经常进行师生、家长间沟通

爸爸妈妈千万不要认为学校是老师的责任和义务,其实刚刚入托入园的宝宝更需要父母的呵护和关怀。心理亚健康已经成为现代生存的普遍问题,其实宝宝们幼小的心灵也在这激烈的竞争环境中承受着巨大的考验。因此,爸爸妈妈要注意从多个渠道深入了解宝宝的思想动态,比如在校老师的观察、其他学生和家长的信息反馈。爸爸妈妈要清楚了解宝宝的个性和需求,陪伴并鼓励他们用正确的途径、自信的方式解决困境,直面挑战,塑造奋发向上、乐观开朗的人生定位。因此,妈妈们要经常跟学校的老师交流,多跟宝宝的同学交流,特别是多跟宝宝同学的家长交流,关注宝宝在学校里的事情和细节,一旦宝宝出现困难,妈妈可以第一时间给予帮助。

让快乐学习成为宝宝的主旋律M.YjS21.cOm

学龄期是宝宝学习知识、掌握本领、身心成长的关键时期。一个良好的入学开端会给宝宝留下一个好印象,使他们更快、更好地融入新的生活方式和社交群体。爸爸妈妈们要帮助宝宝一起度过这个关键时期,使宝宝们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树立起健康、积极的学习和生活态度。让学习并快乐着成为宝宝的生活主旋律。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编辑推荐

让孩子多交点朋友,拥有愉快心情


如果你的孩子比较外向的话,那么交朋友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如果你的孩子偏内向的话,那么对他来说交朋友可是一件烦恼事咯。孩子交朋友困难可能是因为自身存在着问题,爸爸妈妈要多观察一下宝宝,同时帮助孩子解决这种困难。

导致孩子难交朋友的原因

一个内向的人教起朋友来是很难的,他不知道该如何与他人进行沟通。所以,爸爸妈妈可以多让孩子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听别人分享的故事,加入同学的圈子。行为问题以及过度的害羞都会让孩子不容易和他人交朋友。

孩子活动少容易自闭

一些孩子可能会有一些轻微的自闭症,造成孩子自闭的原因就是孩子没有机会和别的小伙伴一起玩。

如今,世界对于全能型人才的需求使孩子从小就花费了很多的时间在培训班补课,孩子几乎没有时间运动,繁忙的学习活动填满了孩子的日程表,让孩子挤不出时间和他人进行交流。

鼓励孩子多参加活动

爸爸妈妈一定要鼓励孩子多参加活动,这样不但能够让孩子拥有朋友,还能够培养社交技能。学校里经常会组织各式各样的活动,所以爸爸妈妈一定要多鼓励孩子去参加,让孩子能够遇到不同的人。这样能够帮助孩子成长,利于孩子有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帮助孩子制定社交时间表

给孩子机会交朋友是非常重要的,可以给孩子制定一个计划表,给孩子安排好时间来跟小伙伴一起活动,教孩子如何变成称职的朋友。

家长应鼓励孩子去交朋友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相伴,他们觉得孤独吗?他们的朋友多不多?他们以什么样的标准交朋友?上周末,记者在杭州永天实验小学五、六年级的两个班做了一个调查,从中发现了不少有意思的现象。

有的孩子有上百个朋友

在“你一共有多少个好朋友?”一题中,孩子们的回答差别很大,最少的答案是7个,最多的接近100个,而且交朋友的途径也非常广:“我在学校合唱团有好几个朋友”、“我有很多个朋友是在兴趣班认识的”、“他是我朋友的朋友,后来也成了我的朋友。”

为了搞清楚他们心目中“好朋友”的概念,记者又追加了一个问题:“你觉得怎么样才算得上是好朋友?”六(2)班的施乐天说自己有N个朋友,而且关系都很密切:“我的好朋友都很诚实,都跟我有差不多的爱好,我们在一起有说不完的话。”施乐天说。

但有些孩子的交友标准却有些“无厘头”,在“你交朋友的标准是什么?”一题中,“看得顺眼就行”、“跟我差不多高”、“眉清目秀”之类的答案比比皆是,而这也是不少家长担心的。

大多孩子交友看重“诚实”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曾做过一项调查,发现虽然72.6%的父母表示“希望孩子和他喜欢的人交朋友”,但事实上,大多数父母却对孩子选择朋友有着严格的要求,81.6%的父母要求孩子选择学习好的同学做朋友,45.3%的父母会“为了学习,要求孩子减少与朋友的交往”。这一结果,在本次早报教育周刊的调查中也得到了印证。

在“爸爸妈妈有没有告诉你,应该和哪些同学交朋友?”一题中,除了个别孩子表示“爸爸妈妈相信自己的选择”外,其他孩子都回答,爸爸妈妈要求自己跟那些学习成绩好、行为习惯好的同学交朋友。跟家长们的标准不同,在“你觉得你的朋友应该是什么样的?”一题中,大多数孩子并没有提到学习,他们认为“诚实”才是最重要的。

虽然家长对孩子的朋友有诸多要求,但孩子们却在这个问题上表现出了很大的自主性,在“如果爸爸妈妈不喜欢你的朋友,你会怎么办?”一题中,90%以上的孩子表示“会和好朋友继续交往”,而“尽量说服爸爸妈妈”、“向爸爸妈妈介绍好朋友的优点”、“帮好朋友改掉坏毛病”等,都是他们为了好朋友继续交往而想出来的办法。

要多鼓励孩子去交朋友

采访中,很多孩子都表示,爸爸妈妈不让自己带那些成绩不好、太好动的朋友到家里玩,但家长们的担心并非没有道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很容易受同伴影响,如果交上了不好的朋友,麻烦可就大了。”

“家长们的出发点是好的,但如果对孩子的朋友圈有太多限制,客观上反而会使孩子交不到朋友。”浙江省家庭教育协会副会长朱棣云认为,家长眼中的好坏标准各不相同,而孩子的成长又正处于一个变化期,家长们的良苦用心很有可能是“帮倒忙”。

“孩子必须先学会交往,在交往中学习跟不同的人打交道,然后才可能形成正确的交友观,这对现在的独生子女来说是很重要的一课,所以家长要多鼓励孩子去交朋友,而不是以自己的好恶来帮他们划定朋友圈。”朱棣云认为,家长应该善于发现其他孩子身上的优点,尽可能地让孩子与个性不同的朋友交往,并鼓励他们互相学习,“当然,家长的引导也很重要,这样,孩子才会学着发现别人的优点,这对他们来说将是一生的帮助。”

让家长远离孩子多动困扰


“我儿子上小学一年级,根本坐不住,总是动来动去,不是动动铅笔盒就是玩玩橡皮,为此老师没少找家长,可我们也不知道如何是好,这孩子是不是多动症啊?”动来动去的孩子心里到底怎么想的?一起听听孩子的心声。“上课真的好无聊,老师讲的我都已经学过了,家里也没人不让我动来动去,为什么在教室我就不能动来动去呢?老师一跟我妈告状,我妈回去就拧我屁股,简直的了,我真不喜欢上学,特别讨厌老师,为什么不能动来动去,我又没影响别人?首先,家长不要有那么大的恐惧和焦虑,不要孩子一唉声叹气就说孩子是不是抑郁了、动来动去的孩子就是多动症、一跟小朋友打架,就说孩子是不是有暴力倾向……这是家长过度焦虑,动不动就把孩子往有病堆儿里划。其次,孩子上一年级有一个适应过程,就像刚到新单位、刚接触新朋友,我们可能会明显地表现出跟自己性格不统一的特质。我就见过这样一个朋友,他跟我第一次见面的时候滔滔不绝、天南地北地忽悠来忽悠去,让我觉得这人是个特别外向的话唠。但接触时候长了,越来越熟,他话就越来越少。我就问他“你是不是不喜欢我啊?或者对我有意见,为什么话少啊?”他说“其实我就是这样一个人”我说“那为什么第一次你就跟打了吗啡是的呢?”他说“因为我有这毛病,初见一个人的时候会特别紧张,会显示出各种紧张和焦虑,我就想多说话来排解自己的紧张和焦虑。”再比方我们去到一个新单位,会特别谨言慎行,让人觉得这是个淑女、是个文静的小男生。过些日子您看吧,淑女根本不淑,分明就是个“虎女”。这是为什么呢?我们适应新环境需要一个过程,上学的孩子也存在这样一个适应的过程,一方面要适应这个陌生环境,另一方面要适应新的状态。入学前,家长对孩子没有过多纪律性的约束和规范,觉得“小孩嘛,你让他在那玩玩,动动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总会给自己找理由,但当孩子上了学,学校用社会性标准对孩子进行约束和规范的时候,孩子就会不适应了,这个过程就是新习惯的建立,需要很长的时间进行磨合,也是孩子和自己磨合的过程。作为家长,千万不要直接对孩子一顿臭批,甚至给屁股来几巴掌,这样会让孩子对老师、对学校,对学习产生一种仇恨心理,觉得我不愿意去上学了,一上学老师就告状,我妈我爸就说我,我一点都不喜欢上学。当他再去学校,就会对老师产生强烈的排斥和抵触,甚至通过某些过分的行为表现愤怒的释放。如果接到老师告状的情况,家长先要跟孩子进行沟通,问问孩子“为什么别的小朋友就能坐在那一动不动,你却要动来动去?是不是你特别想玩那个铅笔盒,特别想玩那块橡皮啊?”然后可以跟孩子做些游戏,比如“我们都是木头人,不许说话,不许动,看谁的立场最坚定”家长可能都记得我们小时候玩过这个游戏,它是让孩子在一个规定的条件范围内,保持自己不动和自我约束的方法,当然这是在游戏过程中完成的。平时家长也可以给自己在家庭中的时间划分一些时间板块,比如这是吃饭时间、这是看电视的时间、这是游戏的时间、这是讲故事的时间,来让孩子习惯在板块时间中做相应活动,孩子就会慢慢对自律有初步认识,进行自我约束,进而逐步建立良好的习惯。在这个过程中,家长一定要有充分的耐心跟孩子沟通,以游戏的形式让孩子进行自我行为约束训练。利用课余时间多带孩子出去去进行肢体活动游戏,让孩子把剩余精力很好地释放掉,以免他的过多的剩余精力在教室捣乱,吸引别人注意。还要和老师进行良好沟通。老师面对三五十个学生,他的耐心分到每个学生身上有局限性,这时候家长可能就真要跟老师多沟通沟通,家长的行为、态度也会影响老师对孩子的态度。

育儿心得:多跟孩子沟通


育儿心得:多跟孩子沟通

光阴荏苒,日月如梭,一转眼女儿8岁了,今年已经上小学三年级了,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也是在不断地学习、摸索,关于“育儿”,我的这点经验谈不上什么“心得”,就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育儿体会:

培根说过“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为了培养女儿较好的性格、习惯.从她出生至今,我都特别注重跟她的沟通与交流.

要想改变孩子,首先要改变孩子的成长环境,女儿从一年级入学起,我就把家里的电视关了,我个人认为经常看电视会剥夺孩子学习的时间.很多家长认为孩子作业写完就可以看电视、上网,对看什么电视,玩多久电脑都没有约束.我看过一篇文章说,每周看十几个小时电视的孩子与不看电视的同龄人相比学习成绩较差.

一个孩子要想取得优异的成绩,那么背后必须有不断的鼓励和表扬.孩子和成人一样,都喜欢受到肯定、受到鼓励.在肯定和鼓励的环境中,她们才更容易自信,更容易进步.我对女儿以鼓励为主,培养孩子独立自主,孩子能做的事绝不代劳,所以,女儿很独立,自己整理房间,自己叠衣服,在家我給女儿留了一个柜子专门放她的课外书,每天写完作业自己会拿书看,阅读对人是至关重要的,如果连一本书都看不进去,你接受知识的能力就非常有限了,所以要养成阅读的习惯.从小爱阅读的人会思考,有判断力、语言丰富、思维缜密,不爱阅读的人,头脑简单、语言非常贫乏.

在家中,我跟女儿商量列了个时间表,每天写作业多长时间,每天看几本课外书,玩不能超过多久,每天睡觉时间是几点.

家长与孩子沟通时也要特别注意方式和语气,不能对孩子采用强硬的命令式,孩子做作业不认真就一顿臭骂,这种做法反而让孩子更厌恶学习.家长可以给孩子创造一个较安静的学习氛围,能让她有条件静下心来学习.

我现在会给孩子更多的自由,很少限制孩子做她想做的事情,其实限制得越多,孩子会更判逆.

教育好孩子是我们作父母的责任,而在这个过程中能与孩子共成长更是一件很快乐的事.

亲子之间沟通的方法


“今天的功课做完没?你应该开始写了吧?”“你这种成绩将来怎么能找到工作哦!”“你怎么懒成这样?”“你怎么可以这样和我讲话?”

这些话是不是不可思议的熟悉?

当时,你是不是也希望孩子回答些什么?但一如以往,孩子冷着一张脸,仿佛没有听到一个字。

父母总是在讲自己认为重要的事,其实孩子的“鼻子”很灵的,他一看到你的表情就已经知道你要讲什么,但他们一点都不想听,就用“放空”敷衍,把你的话当空气,而且常常好意种出恶果。

案例

你只是担心女儿今天怎么比较晚回家,女儿回家已经很累便回嘴:“你很烦,又没有怎样。”

两人说话开始愈来愈大声。

最后妈妈脱口说出:“这是我的房子,你必须遵守我的规定,不然你出去!”

在气头上的女儿把书包一摔说:“好呀,出去就出去。”便离家了。那句气话绝对不是母亲想要看到的结果。

很多父母犯的错误是,以为青少年能像成年人一样沟通得又快又清楚,事实上青少年需要一点时间消化自己的情绪。才能讲清楚、说明白。

如何当一个好的倾听者?

父母应该做或该了解的12件事

1.孩子在晚上比较爱讲话,是因为他们的生理时钟比成年人延后。

2.并肩坐着取代面对面。当孩子不觉得你在盯着他们时,比较容易打开心房。

3.在活动空当和他们谈谈。孩子喜欢在打球、坐在车上、吃东西时,分享他的感觉。

4.让他们发泄。训练自己倾听他们情绪性的字眼,常常他们会说“我很烦”“我很困扰”等。

5.问特定问题,但以正面的态度。你可以问:“你的老师怎么说你这次的成绩?”

6.在其他时间回应你的想法,因为孩子需要时间去发泄情绪、整理思绪,通常不会一次表达。

7.谈大范围的话题,如电视节目、运动、音乐、美食,甚至经济。但话题内容应该正面,有助于了解彼此。

8.用言语赞许他们的想法,如“好主意!”“哇,你今天做了好多事”,如果他需要建议,做好准备,不要只给一个答案。

9.孩子的沟通方法本来就和你不一样。用开放式问句鼓励他们谈他们的世界,如“王小华怎么说?”“你那时候怎么想?”

10.永记在心里:青少年敏感、容易受伤害。要幽默常招致反效果,让他们觉得你认为他们的事没什么大不了。

11.青少年常常搞不清楚自己的行为。你可以问:“做那件事让你觉得怎样?”或“那件事对你有什么帮助?”

12.接受某些不可能改变的事实,时间会让一切过去,或改变一切。

父母不应该做的12件事

1.和孩子在早上讲话,尤其是当他还在想今天其他的活动或是还没睡醒。

2.直视他的眼睛。

3.等他们不会分心的时间,才和他们约时间谈重要的事。

4.禁止孩子咆哮、摔门、哭泣,或说“等你平静下来,我们再继续谈”。

5.问一般的问题,如“你今天在学校怎么样?”

6.当你认为孩子已经讲完了,就开始讲你的想法。

7.话题集中在琐事。

8.给他们不需要的建议。

9.假设你知道他们会说什么,因为你曾经也是孩子。

10.当他在讲困扰他很久的事时,开他玩笑。

11.在他们某些行为后,问“你为什么要这么做?”

12.对某些事情一而再、再而三说自己的看法。

以发展的眼光看孩子

孩子在这个年龄表现出的顽固、索求和自我为中心,是合宜并可以接受的。父母对他们需要更多理解。当你发怒的时候,你的“自我为中心”要比他的更不可原谅哦!

育儿心得:增加与孩子之间的沟通


育儿心得:增加与孩子之间的沟通

时间过得真的飞快,睿琛在幼儿园学习已经四个年头了,今年的9月即将是一名小学生了。作为家长的我们在幼儿阶段的想法就是:让睿琛健康快乐的成长,培养自信心、养成独立生活和好的学习习惯。我们对睿琛平时要求可以说是放养型的,虽说是放养,但对培养孩子要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责任与承担还是有一定要求的。

一、培养孩子独立性

无论在生活还是学习上,我们都是培养还是独立完成。回家的第一件时间就是洗手,脱下的鞋必须整齐的放在鞋架上,自己的玩具自己收拾,自己的衣服自己叠,自己穿衣服,自己洗澡,自己动手学习洗袜子,睿琛很乐意完成,也很享受。常常还帮助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渐渐的我觉得睿琛懂事了。

二、鼓励孩子勇敢说出自己的想法

常常听父辈的人“屁大的孩子有什么想法呀?”,这点恰恰是错误的,现在的孩子不仅仅有自己的看问题的角度,也有自己的理解方法,让我常常觉得应该尊重睿琛。记得有一次,我要赶着去上班,没有送睿琛上学,结果回来后,睿琛拉着我的手说:“妈妈以后还是你送我上学吧,我不想迟到。”一句不想迟到,睿琛有了时间的概念,让我甚是欣慰。

三、增加与孩子之间的沟通

沟通很重要,沟通不仅仅在于平时的聊天上,更多的沟通是在于你进入孩子的世界,陪着他们一起游戏,只有这样,家长才能更好的了解,更多的包容,给予更多的爱。记得睿琛爸爸有段时间很忙,很少时间陪睿琛,有天,我和睿琛聊着很投入的时候,睿琛爸爸拍拍的肩膀,一脸茫然的问我,你们在说什么呀?当时我耸耸肩:“请多时间和孩子在一起,不然睿琛就长大了!”

时间就像是流沙,请珍惜每一分每一秒,既是父母也是朋友陪在孩子身边,陪同他们一起成长。

多跟家长沟通,及时反馈幼儿在校行为


一天中午散步结束后,小朋友们正在校园中四处转转看看消食。我一抬头,突然就找不到苗苗了。于是,我立刻给在班里的保育老师打电话询问,苗苗是在班上。保育老师说:“是的,她在还有其他人一起,在寝室里。”虽然苗苗只是在和可可在寝室中玩捉迷藏。但是,这件事还是吓到了我。我将两人叫到前面严肃的说“现在是散步时间,同时你们也没有告诉老师自己要回班,就跑进寝室,寝室中没有一个老师在,可以顾看到你们。同时还有很多的床,一不小心绊倒发生意外怎么办?”

听完我的训斥,苗苗只是用眼睛斜着瞄了我一眼,头扭到一边,手掐腰,说着:“我以为你知道,我们现在也没有人受伤呀!”下午放学后我跟苗苗的妈妈沟通了这件事,苗苗的妈妈马上大声把苗苗叫道身边说:“老师是担心你的安全,马上给老师道歉。”苗苗看看妈妈生气的脸,眼里里瞬间充满了眼泪立刻对我说”对不起,勾老师,以后不会这样了。"

苗苗的前后态度反差让我反思到,是否与幼儿家长沟通过少。大班的幼儿处在人生的第一个叛逆期。家长和学校应及时沟通教育方式。苗苗的家庭教育一直处于高度严格后状态,导致她只害怕妈妈而不是听从正确的判断。同时在家得不到宣泄的情绪和行为开始向外发泄。因此合理的家园共育才能促使孩子们更好的成长!

保教主任评语:能多跟家长沟通,及时反馈幼儿在校行为,并根据这些及时反思家园共育,希望在未来,勾老师能更好的做到家园共育,促进幼儿成长。

家长应怎样教育孩子


万物尊道贵德,所有的东西,包括我们自身的发展,如果我们的事做得不对了,是道走错了;如果道走对了,还做不成,是个人的涵养还不够。同样的价钱别人能谈成,你没谈成,就说明他们俩情投意合,对脾气;你谈不成,就说明他看不上你,你自我修炼还不够,就这么简单,因为所有的东西到一个高度上是一样的,这些东西沉到我们心里边,驾驭的可能不仅仅是教育,包括我们生命的走势。上士问道,勤而行。有悟性的人听说“道”后深信不疑,并勤勤恳恳、坚持不懈地去习练它、运用它。就像咱们听到教育孩子的“道”,智慧的人不会只在看书时觉得头头是道,合上书又想这书上讲的对不对呀。这不是上士。上士勤而行之——尊道贵德,身体力行去实践,用大道去引领孩子。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中士闻道,培养中层,将来培养的孩子是中产阶级的。闻道,就是听说了教育的大道,教育的真实的一面,若存若亡,前半个月还信,后半个月自己压不住火不信了。中士闻道,这样的人在单位里面也只能做一个中层。所谓中层是什么呢,他这一辈子可能只发展到一个中层,他心里的东西不静,若存若亡,守不住道。

下士闻道,大笑之。下士问道,大而笑之。见了一个人批评孩子,你跟他讲要用心教育孩子,他觉得你在瞎说。这种人,就是下士问道。我希望我们都是上士,将来让我们的孩子也做上士,让我们的孩子也和这种求道的人在一起玩,他想穷都难。我之所以特别反对很多人在方法技巧层面玩,是因为在这个层面上玩,就把我们孩子给限制了。限制的是什么——他一辈子都在那个层面里面折腾问题。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方无隅,隅是角落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方到极致的时候你是看不到拐角的。我跟你们站到一个高度上去看的时候,从来不提方法的时候,求的是这个大方,求得一个大方。大器晚成,很好理解;大音希声,就是我所追求的,我们和孩子的这种交流也好,这种碰撞也好,尽可能少一点语言,尽可能少一点直白的行为层面的东西。

大象无形,我们学到一个最后,你们达到一种什么状态就算过关了呢?别的家长也说你怎么也不管孩子,你孩子还那么好,其实该管的都管完了,做全了;别让人家笑话你:天天追着他儿子,儿子也让他培养废了吧;不要让人家说这话,这可不是我这样投入解读这些内容的目的。善行者无辙迹。善行者,就是善于走路的人。我们就是走路的人,我们自己把路走清楚,给孩子引路。善行者无辙迹,教育无痕,管孩子的时候也不要用行为、用语言去管,我说你们放不是不管,而是用一种无声、无痕的东西去管。我身边的学生知道我惩罚他们,他们有一种感觉叫生不如死,我不打,也不骂,见了他老是乐呵呵地笑,连笑不了三天,他就难受死了;别人到我那儿学教育,你们绝对看不出来,他怎么把学生给收拾住了,就是冲他笑,当然笑是有前提的。

善言者无瑕谪。善言者无瑕谪,谪是责怪的意思,善于说话的人,善于表达的人,他的话里面不骂人,不责怪人,不批评人;要批评人的时候,他也说好听的来批评。家长真正责怪孩子的时候,不要带责怪的话,要批评人就这么批评,真正你们骂出声了,骂完之后孩子没感觉,他心里边反倒舒服:你又生气了吧,你已经骂完了还说什么,没得说了吧。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闭,善于拒绝、善于否定、善于放弃的人无关楗而不可开。教育是一个大善之事,大善之事必须有大恶之人才能把它做好,才能做到极致。所谓大恶之人是什么?就是有很强的拒绝和排斥能力的人。就是要对所有的不良进行干预,不好的东西,就是破坏我们情绪的东西。光靠单纯的善良是做不好教育的,这并不是说我多恶毒,恶,要有恶人的心态,要知道认识社会的另一面。

恶的目的是什么?守善。对大恶的事情没有能力处理、拒绝的人很难守住善。我相信所有的母亲内心对孩子都有一种极致的善良,但是有的母亲守不住,因为别人伤害的时候,她无力反抗,无法避开这些不良的社会干预。把善守得越清晰,越稳固,恶的东西对你越恐惧。我就想我自己做教育,这个不管孩子也好,因为原来我接触过一些比较麻烦的孩子,其实他们的父母比孩子还麻烦,但是面对我的时候,都能够说好话,讲善事,就是这样自觉地就把他不好的一面给避开了。有的孩子,在别人看起来都是杀气腾腾,一面对我他就好了;实际上我没有依赖任何别的东西,就是我这种对善的坚守,以及做得彻底。我可以拿命给他,他还能伤害我吗?所以他不好的一面自然就给脱落了。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善结,这个结我觉得应该在教育上理解为心灵的契约,内心的相互坚守。如果孩子和我们家长的内心有共同的这点,结为一体的话,不需要外在的约束。我们做生意的时候,两个人信任到一定程度不需要签合同,就是这句话。无绳约而不可解,没有什么合同这两人也一辈子不分开,就是内心这样一种共同坚守的东西比较厚重。

通过这一段话,包括大善之事必须由大恶之人来做,这一句话里面有两重含义,一个是我们要达到的一种状态,让孩子也要学会对不良东西的筛选、拒绝和放弃。通过他来理解善、理解好,通过认知不好来理解好。理解好的目的是守住好,同时有能力去处理不好的东西对孩子的破坏和影响。我们可以想象,现在这个社会对孩子的不良干预太多了,如果我们只从积极的一面去教育孩子,忽视了那些消极东西的存在也是很可怕的,这是第一层含义。第二层含义,教育孩子好的。同样的分量,都要给孩子讲,但是看年龄而言。不同的年龄段,在六岁之前,我们尽可能不要给孩子,尤其在孩子的童年讲恶的东西。六岁之后就可以让他看到一些不好的东西,通过不好的东西来认知好的东西的价值,认知好的东西的美,尤其是女孩子。不弃不拒,无惧。教育的过程中,不管是好事、坏事我们都不要害怕,也不要放弃它,这背后都有值得我们去认真对待、都有可以为我们发挥作用的内容。我希望我们现在经历痛苦的家长,或者在享受教育的快乐的家长,都应该从快乐的过程中看到另外一面,从痛苦的坚持过程中意识到在为孩子的未来积蓄能量,包括孩子考好考不好,遇到好事坏事,都要做到不弃不拒,不要害怕。

相信《家长之间应多沟通 可以让孩子多交到朋友》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幼儿教师教育网”是您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工作计划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yjs21.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园多热闹说课稿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