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幼儿园工作有一段时间了,经过这段时间的上班体验,明白了一点:幼儿园工作虽然繁忙、琐碎,却容不得我们有丝毫的懈怠和半点马虎。孩子们每天围在老师身边,除了付出足够的耐心和爱心外,还需要一双明亮的眼睛和一颗细致的心。无论在什么时候,安全都是重要话题。教师要学会眼疾手快,干活麻利,把所有的危险因素尽可能的消灭。除此之外,在与孩子的接触上,也是非常有学问的。
像我们班孩子,有的活泼可爱,有的比较乖巧、听话,有的比较内向,有的非常调皮。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点和性格特点。作为幼儿教师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学会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帮助他们改掉缺点,形成良好的人格品质。不能因为这个孩子哪个方面不够好就否定他。
像我们班的壮壮,他就属于比较调皮的孩子。记得我刚来班里时,壮壮还喜欢“欺负”我这个新老师,总是不听我的话,拿他真的没办法。好在壮壮每天来的都很早,基本上他是全园第一个孩子,我是全园第一个老师,早上我有充足的时间和他聊天、玩玩具。慢慢的我发现壮壮其实是一个很忠厚,讲义气的男孩,虽然有时候他也喜欢告状但是他特别愿意帮助别人。早上我给孩子搬桌子时,只要他在,都会说:“老师,我帮你吧。”虽然我不会真的让他去搬桌子,但每每听到他这么说总是觉得心里暖暖的,把他惹我生气的事也都全忘了。还有一次是在画画课上,需要涂大量的蓝色,小溪溪的水彩笔没水了。急的在座位上哭,我赶紧走过去问她,哄她不要哭,正哄着呢,壮壮走过来说:“不要哭了,用我的水彩笔吧。”说话语气像小大人似的。借机我在全班孩子面前表扬了他。通过这些事,我明白了,我们不能因为某一方面就对孩子做出评价,把调皮简单地理解为破坏纪律,与老师或同伴作对,不喜欢、在感情上冷落他们。要学着用一颗温暖的心包容孩子的调皮,其实调皮的孩子也很可爱聪明有很多优点,就像壮壮。
也许,很多家长已经习惯了付出,不希望得到回报和感恩,但这样会误导孩子,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与发展,是道德教育中的残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家长更多的只是履行了自己的“责”,而没有意识到自己在长幼关系中理应享有的“权”,亦即忽视了孩子的责任和义务,由此,孩子因没有付出的体验,久而久之,父母的付出在孩子眼里就会变得理所当然了,长此以往,又何谈对父母的体谅和感恩呢?要教孩子学会感恩,就要在乎孩子对别人的爱。
平时的我特别注重对女儿“爱”的教育:爱自己,爱家人,爱身边每一个爱她的人。我也一直用爱去感染着她,教育着她,终于感觉我的教育也有所回报了。
“五一”放假三天,女儿也病了三天,看着她烧得红彤彤的小脸,我的心也揪着。发热持续了两天两夜,我也熬了两夜。昨晚病情终于好转,温度也平稳了,可能是这两天太辛苦了,我也病了,睡到半夜时,我突然咳起嗽来,本想起床喝口水,可实在怕动,就在这时,我忽然发觉胸口有只小手在轻轻地拍着,我一惊:女儿又不舒服了?转头看过去,女儿睡得很安稳,只是她肯定在睡梦中听到了我的咳嗽声,便像我安抚她一般的安抚起我来,瞬间的感动让我的眼睛湿润了……
星期一早上我带了一颗松果来幼儿园,一进教室胡嘉烨就叫了起来,“是松果,小松鼠吃的。”听到他说出松果这挺让我惊讶的。因为我以为孩子们很少接触这些东西,应该会不知道这是什么,看来真的不能“小瞧”了孩子们啊。
尽然孩子们都认识松果,我就向孩子们提出了一个问题:“你在哪里见过松果?”这下可炸开了锅呀,孩子们的回答是千奇百怪。有的说在爷爷家,有的说在奶奶家,有的树林的,陈湘棋小朋友还说是在海滩上。从孩子们的回答中我知道其实有很多孩子都没有见过松果,也不知道松果是长在哪里的,只是听到有小朋友说在哪里见过,就发挥了自己的想象,自己认为在哪里就说是在哪里。于是我对松果的知识做了一个总结,让孩子们对松果有一个新的认识。介绍完松果后,我让孩子们仔细观察,看看说说松果像什么,并用“我觉得松果像……”这句话来回答,还没等我说完,胡雯静小朋友马上就说:“像梨子。”虽然回答的很好,可是并没有按照我的要求来说,看来小朋友们并没有听清楚我的要求。这种情况在平时的活动中也很常见,小朋友在老师还没说完要求就去做事,这时候就很难做好。所以在平常的教学中应该加强孩子“听”的能力。在我重新提出回答的要求后,孩子们慢慢的能用“我觉得松果像……”来回答。从孩子们的回答中,可以看出孩子们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刘楷澄说:“我觉得松果像冰淇淋”。邓思远说:“我觉得松果像子弹”。罗婷钰说:“我觉得松果像草莓”。看,孩子们的想象力多么丰富呀。
从这次活动中,我知道了孩子们虽然小,但是别“小瞧”他们,孩子们也有着丰富的想象力,要让孩子大胆地去想,大胆地去说。
“我的家庭真可爱,美丽清洁又安详···”新学期开始我们引导幼儿感受托二班这个大家庭带来的温暖,感受“姐妹兄弟”一起生活的快乐!我们会引导宝贝们安慰照顾新来的小朋友,教育幼儿学会关心他人,并懂得感谢,抱有感恩的心。如:妇女节,引导孩子们知道妈妈很辛苦,懂得关心妈妈,听妈妈的话,给妈妈做礼物,帮妈妈做家务等来感谢妈妈。大川小朋友生病没有来,我们会利用“打电话”的形式(我们班有一个电话机,是为了培养幼儿语言发展,鼓励宝贝们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情感感用的),引导孩子们给大川打电话,告诉大川小朋友们很想他,祝大川快点好起来。看到了幼儿园的老师要问老师好,做个有礼貌的小孩。杨老师生病时,引导幼儿告诉杨老师要多喝水,做个听话的乖小孩。安老师打扫卫生很辛苦,引导幼儿说安老师辛苦了,并与安老师一起分享.孩子们带来好吃的要学会一起分享,有好玩的玩具一起玩,因为我们都是一家人······感恩教育是一个长期、系统的教育过程,它应该通过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配合来共同完成,两者之间互为补充,形成合力。正如教育专家朱棣云所说,感恩是个小小的点,但涉及的面很广,应让孩子从感恩父母开始,学会关心身边的人,关心周遭的世界,进而关心整个人类。在实施感恩教育时,要重细节,从小事做起,从身边的点滴做起,注重挖掘小事的意义和精髓,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在点滴中培养学孩子的感恩意识;重经常,“生活无小事,时时处处皆教育”,要让孩子知道值得感激的人和事很多,把行动落实到日常生活中,形成习惯,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重体验,学生良好的品德、健康的人格是在生活中历练形成、在实践中逐步完善的。父母应给予孩子适当的引导,促使和帮助孩子亲身经历,有时候一次体验与反思,就可以形成人生经验和价值判断。
我们班的特色主题是“石头”,所以在我和我们班徐老师眼中,每一个孩子都是一块独一无二的“石头”,有疯狂的“石头”,有安静的“石头”,有爱哭的“石头”,有爱笑的“石头”,这些大大小小的“石头”因为幼儿园而连在了一起,构成了我们这个与众不同的“石头班”。
伟祺是我们班一个人见人爱的“石头”,不仅聪明伶俐、乖巧可爱,而且每天都会听老师的话,可以说是“五好宝宝”。但就是这样一个孩子,在我问“上幼儿园累吗”时,他回答得最响——“累!”为什么呢?从我们班老师那了解到,伟祺从上幼儿园开始就没怎么哭过,而且从来是一副温文尔雅的面貌。他生活在一个军人家庭里
,家里还有一个双胞胎弟弟
每天吃完午饭,我都会带孩子们在幼儿园里散步,一起看幼儿园里花草树木的变化,欣赏在花丛中舞蹈的蝴蝶……
一天,我带着孩子们散步结束,正准备领着孩子们回班,经过走廊的时候,俊俊的目光停住了,以至于队伍离开他都没有发现。他又在开小差了,真是个调皮的孩子。“俊俊,你在看什么呀?快跟上来!”我喊道。
“老师,墙壁上有只虫子!”俊俊兴奋地喊。
我朝着俊俊指的方向,微笑着说到:“这是一只壁虎。不是什么虫子。”
小朋友们听见了,立刻都围了过来,七嘴八舌嚷着:“壁虎在哪。我也要看看!”悦悦看到后害怕地说:“壁虎会不会吃小孩呀?”“壁虎不吃人的,吃小虫子的。”“壁虎怎么不会掉下来呀?”孩子们一下子议论开了,壁虎似乎感觉到了危险,迅速爬离了我们的视线。
对于突然出现的状况,我抓住教育的契机,满足孩子的探究欲望,为孩子知识的积累创设机会。我对孩子们说:“刚才我们讲话声音太大,吓到壁虎啦,它害怕得爬走了。你们想知道壁虎的秘密吗?”
“想!”孩子们异口同声回答道。于是我在电脑上搜索了几张壁虎的图片,指着图片,我对孩子们说:“壁虎是爬行动物,它专门吃蚊子、苍蝇、飞蛾,是人们的好朋友。更多壁虎的秘密,老师请你们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找资料,明天我们一起来分享壁虎的秘密。”
第二天一早,孩子们迫不及待和我分享他们找到的资料。“老师,壁虎喜欢在晚上出来找东西吃。”“壁虎的脚趾上有小吸盘,在墙壁上爬不会掉下来。”“老师,壁虎遇到敌人,会断尾巴保护自己。”…
没想到俊俊的这一个意外发现,竟然带给孩子们这么多惊喜的收获。有这样一句话:“接过孩子抛过来的球,并抛还给孩子。”它告诉我们,作为一名教师,要能以孩子的兴趣为自己的兴趣,和孩子一样,有一颗喜欢探究的心,要随时注意观察孩子,及时捕捉孩子发现的有价值的问题,然后再把问题“还给”孩子,让他们“接过球”,投入新一轮的思考、探索,从而使活动不断深入。让我们睁大慧眼,去捕捉隐含的教育契机吧!
今天在课堂上,我们学习唱歌“蜜蜂做工”,通过我的细心讲解,孩子们对歌曲有了一定的认识。在学习歌曲时我又通过添加歌曲动作引起了幼儿的兴趣,孩子们兴致很高,学习了一段时间后,我提问孩子谁会唱了,很多孩子都抢着说:“我会了”。中海也抢着说:“我也会了”。由于我知道这孩子平时连一句完整的话都很难说清,所以当时我并没在意。于是我让孩子们一个个起来唱,当叫道雨辰、一平、宁宁时,他们都唱的很好,孩子们都给予了鼓掌
,我也表扬了他们,又叫到宗洋时,还没等宗洋唱,中海已经迫不及待的唱起来了,并且还引起了孩子们的哄笑,我知道这是由于他口齿不清,并且跟着琴声只唱了每句后面的一个字,而且还是喊了一下,听起来也确实不上路。但是我还是马上制止了孩子们的哄笑,在我看来这已经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了,因为以前上课他根本不认真,也不学什么,现在能主动唱歌已经是很不错了。我表扬了他,他很高兴的坐下了,并且还向周围的小朋友笑了笑。那天真样,让我看到了童稚,没有怨恨,没有不满,有的只是简单的坦然。
从这里我看到了孩子的进步,同时也看到了希望,我知道只要我们有一颗包容心,能够包容每个孩子的缺点,孩子们才会有进步,也只要我们对孩子怀有希望,孩子才会真的有希望。
相信《托班:一颗温暖的糖果》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幼儿教师教育网”是您了解教育笔记,工作计划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yjs21.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托班教育笔记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