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肥胖的问题如何跟家长沟通

03-06

老一辈人总觉得孩子能吃是福,吃的越多,长的越胖,就表示福气越好。但其实不然,过度长胖不仅对孩子身体不好,还会阻碍孩子行动。那学校在发现有小朋友比较肥胖的时候,其幼儿肥胖的问题如何跟家长沟通呢?下面是幼儿教师教育网小编整理相关内容。

幼儿肥胖的问题如何跟家长沟通

1、让家长学会和孩子沟通:

让孩子做到不吃零食,这是一种较难的事情。因此在进行饮食控制之前,务必将肥胖的危害,零食的危害,耐心而详细地告诉给孩子,以求得他们的配合,这一点对于控制体重的顺利进行与否,有着关键性的作用。

2、让家长注意孩子的饮食:

小儿进行饮食治疗,先要掌握病儿的食物营养特点,以便于对各个年龄阶段和各个病程阶段的患儿制定节食食谱。要注意使他们食物多样化,维生素充足,不给刺激性调味品,食物宜采用蒸、煮,或凉拌的方式烹调,应减少容易消化吸收的碳水化合物(如蔗糖)的摄入。吃糖果、甜糕点、饼干等甜食,尽量少食面包和土豆,少吃脂肪性食品,特别是肥肉,可适量增加蛋白质饮食,如豆制品、瘦肉等。

3、让家长注意孩子的热量补充:

不是一提减肥就一点糖及含糖食品都不能吃,重要的是小儿肥胖是处于发育期的肥胖,要避免极端地限制热量,学龄儿童每年能增高5~6cm,只要体重维持在现状的情况下,一年后其肥胖程度将得到改善。

减肥时一定不要仅仅让孩子节食减肥,极端的节食会让孩子对减肥产生抵触心理,正确的做法是调整孩子的饮食,控制孩子能量、脂肪的摄入,这样还不会影响孩子身体的发育。

4、让家长督促孩子多在户外活动

进行户外活动是进行锻炼的最简便方式。骑车、踢球或在游乐场玩耍都是可以举家参与的活动。儿童在运动时也可以佩戴计步器来衡量运动量。专家建议儿童在一天里最好达到1万步的运动量。

儿童肥胖如何判断

目前国内较多的诊断指标为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法,判断标准则为WHO。BMI即用体重(公斤)除以身高(米)再除以身高(米)得出的数值。

WHO将≥第85%定义为超重,≥第95%定义为肥胖。不同年龄不同BMI标准见下图,黄线以上和红线以下为超重,红线以上为肥胖。

儿童最易发生肥胖的时期

1、婴儿期(即1岁以内的孩子)

在婴儿期,孩子活动范围小,吃的食物又营养丰富,加上有的家长给孩子进食不予控制,孩子一哭就给他吃东西。这么一来,便出现肥胖,在婴儿期肥胖的孩子,到二三岁后肥胖现象可以改善,但有一部分则持续发展,一直维持到成年。

2、学龄初期(即6-8岁儿童)

中度以上单纯性肥胖的学龄儿童,开始发胖的年龄多在7岁左右。这个时期的儿童,就餐常不够规律,且有进食过快的习惯。有学者认为,进食过快与肥胖有关。另外,学龄初期的儿童多注重吃主食,而且吃得多,对吃蔬菜则往往忽视。其结果是使体内多余的热量转化为脂肪,导致肥胖。

儿童肥胖的原因

1、 遗传因素

父母一方肥胖的,子女肥胖的可能性占1/3;父母双方均为肥胖的,子女肥胖的发生率超过一半。

2、进食过多,营养过剩

我国饮食模式逐渐西化,孩子们摄入的高能量食物多余能量低的食物。如可乐,汉堡,炸薯条等,大于全麦谷物,蔬菜等。

3、运动过少

学业负担重、课外补习多、电子产品丰富,挤掉了孩子大量运动的时间。

4、社会心理因素

因为功课压力过重,学习成绩不理想,精神长期紧张,情绪创伤、心理障碍等,都会造成儿童意识地拼命多吃零食来缓解,长此以往,容易肥胖。

幼儿肥胖的危害有哪些

1、性发育异常

无论男女,其性早熟与机体的脂肪含量均存在密切的关系。“小胖”男孩容易出现乳房女性化,女孩胖,性早熟,月经提前来。

发育提前、性早熟(男孩9岁前、女孩8岁前呈现第二性征)。

雄激素分泌过多、逐步出现多囊卵巢综合征。(m.WeI890.coM 唯美句子)

2、影响身高增长

体重影响性早熟,继而导致骨龄提前,每提前1年身高损失5厘米

骨关节负重过大,造成损伤,特别是膝关节,同时日常运动锻炼的种类及内容选择也受到一定限制

过多脂肪堆积持续消耗维生素D ,导致维生素D缺乏,营养不良

3、糖尿病

研究表明,儿童肥胖与成人2型糖尿病和冠心病的风险呈正相关。肥胖儿童成年后发生糖尿病的风险是正常体重儿童的2、7倍,儿童期至成年期持续肥胖的人群发生糖尿病的风险是体重持续正常人群的4、3倍。

4、儿童高血压

肥胖儿童身体体积增大,使代谢总量及身体耗氧量增加,这就使心脏负担加重,血压随之上升。多项研究显示,儿童肥胖使其血压升高,而且会持续到成年甚至老年,随着肥胖程度的增加,血压水平显著升高。,肥胖持续时间越长,高血压风险越大,儿童肥胖6年后高血压的发病率是正常体重儿童的4~5倍。

5、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夜间常表现为打鼾、呼吸暂停、呼吸暂停后憋醒、多动不安、燥热多汗,甚至有些孩子会出现夜游、幻听等症状。白天常表现为嗜睡、头晕头痛、精神行为异常等,轻者影响学习效率,导致注意力低下,重者产生哮喘等严重疾病威胁。

6、影响儿童智力发育

儿童肥胖可影响智力、身高、免疫力、易疲劳。BMI偏高的儿童和青少年,前额叶大脑灰质体积和海马体体积减小。海马体体积减小会导致记忆力下降。更长远的看,大多数的肥胖儿童,在智力发育上,会落后于其他同龄人,包括但不限于判断能力、逻辑能力、运算能力、组织能力等等。

7、其他危害

可引发多器官(如心血管、皮肤、肝胆、骨骼等)多种疾病;易导致患儿受到歧视、孤立等,产生一系列心理问题,导致恶性循环。

yJS21.com更多精选幼师资料阅读

家长如何与幼儿园进行有效沟通


宝宝上幼儿园了,日常生活中接触最多的人变成了幼儿园的老师和小朋友,家长想要知道宝宝的一言一行,都需要和老师多多沟通。那么如何才能和幼儿园老师进行良好沟通?和幼儿园老师沟通要注意些什么?

01、与老师沟通态度要随和

不要等到孩子有了严重问题才去找老师。心理学家认为,在轻松气氛下互相认识的老师和家长,在对孩子的问题交换看法时,相互之间很少保留意见。

02、客观看待自己的孩子

所有的父母都认为自己的孩子是好的,犯错误是偶然所为。专家常提醒父母:“请家长们不要忘记,老师负责的不是一个孩子。”凡是对这种情况表示理解的家长,从一开始就会赢得老师的好感。

03、控制自己的情绪

幼儿园的老师都比较年轻,难免有时候看问题或做事情考虑不周到,或有些简单粗爆。当家长与老师的意见有冲突时,家长一定要注意控制情绪。

即使家长很生气,而且家长是有道理的,但是在家长同老师交涉之前也要对老师好的一面加以肯定。

04、顾及到老师的面子

即使家长希望老师听听自己的意见,也不要伤老师的面子。较好的做法是:首先要让老师感觉到,家长的看法是正确的。当老师真正意识到家长的看法是有道理时,老师是能够认真听取家长意见的。

05、适当透露出家庭对孩子的影响,取得谅解

不要因为不好意思而不谈一些比较重大的家庭问题,尤其是影响到孩子平时表现的家庭问题,当然要做到这一点是不容易的。只有这样,才能在孩子出现异常时获得老师的理解。

06、承认孩子的不足

“我的孩子是很乖的,怎么会在幼儿园里调皮捣蛋呢?” 所有家长都认为自己对孩子最了解。每当老师对孩子提出不同看法时,家长往往很不高兴。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完全和在家时不一样,这样的现象是经常发生的。老师和家长经常交换意见,有助于双方更好地了解孩子。

07、注意和其他家长的沟通

尽管家长有进行合作的诚意,但是老师是否会显出不愿意配合的意思?如果出现这种情况,那么家长们之间可以互通情况,必要时向园方或其他有关方面反映,以便及时进行干预。

跟宝宝沟通需注意什么?


孩子抗拒学习的心理之谜

有个六岁的女孩,在幼儿园上大班,可是她偏偏喜欢去小班上课,她不愿意学习,就愿意和小班朋友一起玩。

还有很多孩子不喜欢课程学习,抗拒学习?家长给孩子买很多礼物,给很多物质刺激,或者用语言训斥,这些能制止孩子抗拒学习情况的发生吗?不能,因为你不了解孩子的心理,孩子“懂”得很多,我们需要发现孩子这个现象背后的心理秘密。

【孩子对学习的身心需求】

孩子对学习的身心要求包括:生理及活动的需求;被爱、被关怀;归属感;自尊心;好奇心:成就感。形成一个金字塔的结构,从下到上,表示的是先后顺序。

缺乏爱,学习难出色

(1)按照这个表,首先是被爱与被关怀,孩子的学习和思考就像一扇门,当孩子觉得自己缺乏安全感、缺少关怀的时候,这扇门就会关闭。

棍棒之下不出好成绩

(2)孩子总会在学习中犯错,比如做错了数学题,有的家长很恼火,教给孩子正确方法,对孩子讲:“你懂不懂?”孩子答:“懂了。”家长很负责任地说:“你会不会了?”孩子答:“会了。”家长终于长舒一口气,可是发现孩子依然会做错了题。这是怎么回事呢?

在家长训斥时,孩子的回答并非出于内心,而是应急的机械性反应。孩子并非明白了家长的指导,而是在自尊心受到伤害时,应付家长,进行自我保护。所以,棍棒下面出不了好成绩,训斥对提高孩子成绩没有任何积极帮助。

对孩子不要赞美,要鼓励

(3)成就感对于学习非常重要。孩子的成就感是外在对他的支持和认同。但是要注意赞美和鼓励的区别。

赞美孩子是消极的,因为1.着重外在评价,会让孩子过分依赖他人评价;2.教孩子和别人比较,只为个人的目标而努力;3.孩子为得到称赞而努力表现,会错误地认为自己的价值是取悦别人。4.若得不到称赞,容易因放弃而失去信心。

所以我们要鼓励孩子,1.着重内在评价,肯定孩子自我能力的发挥;2.帮助孩子肯定自己的价值,知道自己的贡献;3.借外在的肯定与鼓励,形成孩子内在的动力,进而培养主动负责的习惯;4.引导孩子从自我肯定中,提升自尊与自信,建构正向价值观。

【亲子沟通三步骤】

(1)两个心理学公式

孩子为什么会在学习中感到焦虑呢?心理学公式如下:

想象+孤独+无能感=焦虑

孤独是没有安全感,长期被人误解就会产生无能感,被打骂就会自贱自卑,这些导致了孩子对学习的焦虑。

如何提高孩子的创造力?心理学公式如下:

想象+沟通+精熟=创造力

以下我通过2个心理测试,来帮助大家掌握培养孩子的心理学方法。

【潜意识测试】

1.有一个问题:“世界是……”你分别写出三个答案。2.然后把题目中的“世界”换成“我”,“我是……”后面的答案不变,你就会发现自己此时此刻的心理状态。这个测试可以帮助家长了解孩子当前的心理特征。

【沟通心理游戏】

把一张纸对折,再对折,然后撕掉一个圆的部分。虽然大家听到的是同样的一个指令,但是,做出来的结果却都不一样,这说明“沟通”是非常必要的,我们对孩子不要认为我对孩子说一遍,孩子就能够明白,我们要非常重视和孩子的沟通。

(2)对宝宝要“立刻回应”

当孩子提出一个要求,我们不要立刻满足他的要求,而是要立刻回应,分为三个步骤:

1.“停”,家长暂时放下正在做的事情,注视对方,给孩子表达的时间和空间。

2.“看”,仔细观察孩子的脸部表情、说话的声调和语气、手势和其他肢体动作等非语言的行为。

3.“听”,专心倾听孩子说什么,并以简短的语气,将孩子的想法和感受引导出来。

(3)损害自信心的4个方式

父母伤害孩子的自信心有4个方式:

1.权威式的教育,会导致孩子畏首畏尾;

2.保护过度,会剥夺孩子学习的机会;

3.期望过高,会导致孩子压力过大;

4.完全否定,会让孩子无法活出真正的自我。

家长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要注意:

1.了解并完全接纳孩子,帮助他建立自信与成就感;

2.不要保护过度,让孩子在尝试中学习,在学习中获得成长;

3.给孩子正确的价值观。

4.维系良好的家庭气氛,家庭是孩子社会化的第一站。

案例:与家长沟通的案例


一、案例陈述:

开学初,孩子们来到幼儿园,他们到了一个新的环境,有的幼儿能高高兴兴地和小朋友一起玩,不哭也不闹,可有的幼儿一看到妈妈走了,急着哭了起来,有的孩子被老师抱着哄着也就不哭了,他们能安静下来了,会听着老师讲话了,会和老师一起做游戏了。有的幼儿却哭个不停,喊着要爸爸妈妈,不让爸爸妈妈走。李诗雨就是这么一个小朋友。她一进幼儿园就哭闹个不停,拉着爸爸的脖子就是不松手,不让爸爸走。一连几天都是这样的,而且在一天的活动中,总是自己坐在一个角落里,饭也不吃,觉也不睡,脾气很倔强。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进行了家访,从家访中我们了解到李诗雨小朋友平时都有奶奶带着,爸爸妈妈要上班的,这孩子在家里吃饭都有大人喂着,而且平时大人也比较地宠爱她,养成了她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习惯,而且听她奶奶和爸爸说这孩子脾气很倔,一不顺心就要发脾气还要摔东西。

二、思考与分析

李诗雨从来没上过托儿所,也没长时间的离开过自己的亲人。对一个刚满3岁的孩子面对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自然会在生理上和心理上产生一定的压力。有的幼儿开始哭闹,不愿上幼儿园;有的幼儿在幼儿园独来独往、性格孤僻,不愿与人交往;新生入园的不适应主要面临以下几个方面的压力:

1、客观上陌生的环境带来的压力:全新的生活环境、不同的作息制度都需要年幼的孩子去快速适应。

2、心理环境的变化:他们担心自己的生理需要能否得到满足,如吃饭、午睡、小便、穿衣、喝水怎么办?这些是带给幼儿不适应的主要原因。

三、指导策略

针对这些原因我采取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式来对待。

1、由于小班孩子年龄小,自理能力差,我就从生活上给他们更多的关心与照顾,让他们消除顾虑,安心来园。针对孩子注意力容易转移这一特点,我采取听听故事、做做游戏等方式转移孩子的注意力,稳定幼儿的情绪,蹲下身子来跟他们说说悄悄话,抱抱他们,尽量缩小我们之间的距离,帮助幼儿消除陌生感,愿意亲近老师,让幼儿尽快的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

每天当孩子来园的时候,我就从她爸手中接过孩子,笑眯眯地说:“来,老师抱,老师也是喜欢你的。”带她去好玩的地方,给她玩好玩的玩具,慢慢地这孩子好象平静下来了。

2、我们把孩子的进步及时地和家长沟通,让孩子的家长也能了解孩子的在园的表现,并且有的放失地配合教育,孩子的家长看到自己的孩子的进步从而愿意配合老师的教育工作。

三、建议:

告诉家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帮助孩子轻松入园,给幼儿一点心理上的准备。

1、刚入园的孩子往往不明白为什么大人要把他送到一个陌生的环境,担心父母不喜欢他,不要他了。因而,告诉家长在与孩子谈心时,不仅要让孩子知道为什么要上幼儿园,还要让孩子相信父母是爱自己的,父母是想让自己交更多的朋友,学到更多的本领。入园前,家长应带孩子参观幼儿园,看看幼儿园的环境,花草树木,小朋友睡觉、吃饭、洗手、小便的地方。最好能看到大孩子在幼儿园活动的情景,让孩子对幼儿园有个初步的印象,消除孩子对幼儿园的陌生感。初步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家长在孩子入园前,就要有意识的逐步培养孩子自己用小勺吃饭,会正确的咀嚼、吞咽;大小便会告诉老师;会自己穿脱鞋子,有良好的午睡习惯等等,帮助孩子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减少孩子因不会或不甘而造成不必要的忧虑和紧张。

2、让幼儿学一点交往技能。3岁左右的幼儿,自我中心的特征十分明显,加上又是独生子女,与同伴交往能力差。有的争强好胜,有的胆小怕事,有的看见滑梯等运动器械上有其他孩子,就不敢玩。因而家长在孩子入园前,应有意识多让孩子与别的孩子交往,在交往中,帮助孩子学会一些交往的技能。如告诉他想玩的玩具在别人手中怎么办?别人碰了你怎么办?等等。注意要正面引导,那种“谁打你,你就打谁”的方法不可取,容易造成孩子是非不明,成为一个不受欢迎的人。

3、分别时坚决果断。送孩子入园时,家长要与老师密切配合,统一思想,减少孩子不切实际的期盼。家长送孩子入园后,要果断离开,不能一听到孩子的哭声又回来,与孩子相对泪汪汪的。这样来来回回折腾,会让孩子以为只要一哭闹,大人就会满足要求,这样也会延长孩子适应幼儿园的过程。

相信《幼儿肥胖的问题如何跟家长沟通》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幼儿教师教育网”是您了解幼师资料,工作计划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yjs21.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肥胖给家长的建议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