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心得:从孩子的角度出发
转眼,可可加入幼儿园的大家庭已经快4个月了,在这一段时间里,已经能很好的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我们真切地感受着她一点一滴的变化,感谢混六班所有老师对孩子的辛勤付出。对于孩子的教育我们也一直在摸索中前进,一点点积累经验,我们并没有要求她有多聪明、多能干,一切顺其自然就好。只愿她做个善良、尊老爱幼的好孩子。她喜欢唱歌、跳舞、画画,但在陌生的环境她是个胆小内向的孩子,属于慢热型;有时候出去玩,她看见和她年龄相仿的孩子,自己很想和他们玩但又不敢一个人上前搭话。总是用那种渴望的小眼神可怜巴巴的看着我,在我耳边窃窃私语,这表现跟在家里完全是两个人。一旦熟悉起来马上就会变成原来那个活泼好动的小疯子。每次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都会鼓励她要她主动上前搭话。她每主动一次我都会夸赞她,慢慢的她胆子也大了也不在像以前那么胆怯。我发现她对待输赢有着不同寻常的执着,不管做什么都喜欢争输赢。而且还是个输不起的孩子,在家常常和哥哥争输赢,不论是抢玩具、还是玩游戏、甚至早晨起床她都要第一个穿好下床,一旦发现别人比她快,她就会哭闹硬要重来。每次我问她为什么这样做,她总是哭着说赢的那个人是最棒的,她喜欢赢不喜欢输。就这样在她的影响下哥哥也和她一样喜欢争输赢。虽说好胜是孩子正常的心理,但是孩子如果把输赢看到太重,我怕影响她的成长。我们会和她一起努力把这个坏毛病改掉。
孩子每天最开心的事就是妈妈陪着一起睡前的看书讲故事,平时生活中书就是她和哥哥的好伙伴,也只有书才能让他们安静的呆在某个角落。当他们开始上幼儿园妈妈就开始给她买各种适合她年龄段的书籍。坚持每天陪他们一起看书至少15分钟到半个小时,渐渐的孩子喜欢上了书。在给他们读书的时候他们听得很入神一动不动,孩子们的表现我感到很欣慰。每晚洗漱好睡觉前,她们就会主动从书柜找好自己喜欢的书放在床前让妈妈给他们讲故事。因为她早上有赖床的习惯和起床气,所以我们上学期间看书都是控制在半个小时结束,然后乖乖睡觉。每次睡觉她都不愿意她总是耍赖要妈妈给她讲一个小时,她觉得讲的太少自己还没看够。睡觉前还不忘把明天要看的书做好记号。有的时候给她讲,她不一定都能记住或者理解里面的内容,只要她喜欢我们也会坚持陪她一起读书。每个父母都有自己教育孩子的方法,我也是在摸索尝试中寻找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我想:还是多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多陪陪他们,多听听他们的心声,还他们一个快乐的童年,许他们一个美好的未来吧。
起初,我以为所有母亲都天赋异秉,不必修习便会成为爱的高手。迂回曲折之后,我终于明白,在岁月的练习簿上,纵使每页都绘着心心相印的底纹,我们仍需千万遍练习,才能瞥见爱的真相。
我用开花惊醒你
刚才,我又对儿子发脾气了,无非是些琐碎小事,可我却大动肝火,呵斥连连。儿子像突遇台风,含着满满一嘴饭菜,动也不动,眼里全是惶恐。暴风骤雨之后,无限懊恼,都上心头,我捧住头,恨不得痛打自己一顿。
很多时候,我们友好相处—满桌饭粒菜汁,我来细细揩抹,满地玩具狼藉,你去慢慢收拾。我帮你在磕伤的膝盖上涂紫药水,你替我在手腕上画个指向3点整的手表。我的额头上粘着可爱的米老鼠贴纸,你的碗里盛着温度刚好的粥汤。这样的光阴,如蓝印花布,素朴绵密,不动声色,却寸寸花开。
但我常常失去耐心,怒火如飞溅的墨汁,淋淋漓漓,白底蓝花的日子,忽然间变得一片狼藉。在电话里,我向妈妈诉说自己的无奈,感叹自己是个天生的急脾气。妈妈温和地提醒:“在别人眼里,你是个最平和不过的人。”是的,我可以花一中午的时间,处理工作上一个微不足道的细节,可以整晚倾听朋友的诉说,可以对同事的淘气宝贝永远微笑,甚至能静静趴在邮局桌子上为陌生老人代写一封家书。可我却不能,以这样的方式对待最亲密的人。
我心中愧疚,口中却忍不住自辩:“我们幼时,谁没有挨过打骂呢?”妈妈叹息:“有些事,不要等到像我这个年龄才知道是错的。”我无力地喃喃道:“我也是为他好呀,小孩子不可太娇惯。”妈妈委婉地说:“我觉得很多时候,你发火并不为孩子做错了什么,是你自己心太累。”这句话,隔着遥远的距离,真真切切触到我的胸口。这些年,好强的我,想凭自己的努力抓住人生所有,事事拔尖,重重压力之下,患得患失之间,我外表依然坚强如昔,可内心已薄脆如陈年旧纸。
如母亲所言,孩子并未做错什么。他来我家不过4年半,却给了我数不清的温馨、欢笑与希望。
我走进儿子的卧室,带着他爱吃的樱桃糖,问他肯不肯接受我的道歉。他看也不看地推开樱桃糖:“你以为我是3岁小孩吗?两块糖就能哄好?”我愣了一会儿,轻声问:“那好,你打算怎样惩罚妈妈呢?”他大声说:“我要用开花吓到你!我用香气吓到你的鼻子,我用好看的颜色吓到你的眼睛,我用房子那么大的花瓣吓到你的手,吓跑你所有的不高兴!”他脸上犹有泪痕,就那么笑起来,鼻子微皱,像开了一朵小小的花。我也眯起眼睛,学着他那样笑。笑着笑着,我胸口酸热,眼睛湿润。像有阳光,转过花架,流进密阴,照亮我心的最深处。
我想,只有先放下一些东西,才能腾出手来拥抱我的孩子。
如果没有了天空,云彩要住在哪里呢
真没有想到,放弃那么难。单是心念一动,耳边就警报乱响:人人都在狂飙,你岂可减速?所有计划环环相扣,放弃一子会不会全盘皆输?
周末,公司组织一年一度的夏日游。车上大人孩子,笑语喧嚷。一切都跟往年一样,第一站是度假村,安排好住宿后,又匆匆按计划去各景点游玩。儿子忽然犯了倔,他不肯上车,要跟木屋门口的小羊羔玩。众人都劝:“快走呀,行程紧,耽误一样,样样都赶不上了。”可他就是抱住羊羔不松手,惹得其他孩子也闹着要下车,我只好劝大家先走。
车子启动的那一瞬,不知为什么,我忽然恐慌起来,几乎想硬拽着儿子追上去。可一转身,他已经跟那个哈萨克小姑娘跑远了。整个上午,他跟小羊赛跑,跟牛犊摔跤,给那个叫其其格的女孩采了一大束花,还喝了人家两大碗酸奶。他们的笑声几乎就没有停过,咯咯咯咯的,也不知在笑些什么。我渐渐放松,随意走走看看。这里极静,山顶有厚厚积雪,古松满坡满岭。山坡下,野花烂漫,如落地不散的烟花,草原简直成了花园。我跟着两个孩子,采蘑菇,摘野菜,捡松枝,忙得不亦乐乎。
黄昏,牛羊归栏,炊烟渐起,晚霞映红白雪。我躺在花丛中,惬意地听两个孩子一问一答。儿子问:“那么多牛羊吃了一整天,花为什么不见少?”其其格答:“草原上的牛羊舍不得吃花,只是嗅嗅看看,对草才用牙齿。”其其格问:“如果没有天空,白云要住在哪里呢?”儿子答:“住在我们的家里呀,太阳一出来,就有天空啦。”听到这里,我提议明早起来看日出,他俩同意了。
入夜,温度骤降,木屋里炉火红红。疲惫的同事们回来了,大家兴奋地向我展示采购的雪莲、鹿茸、蘑菇干,惋惜我没去,叫我看相机里的照片。我一张张翻过去:赛马,滑沙,在名胜古迹前微笑,在民俗村观摩演出……我家的电脑里,存着很多同样的照片:背景相似,表情相似,动作相似。有人逗儿子:“现在知道后悔了吧?”儿子摇头,双眸晶莹,兴奋地说这是有趣的一天。屋中暖意融融,同事打着哈欠,嗯嗯了两声,很快沉入梦乡。
晨曦幽蓝,我叫醒儿子,轻轻出门。其其格在蒙古包边向我们招手,大黄狗跟在她身后。日出那一刻,似乎听得见,阳光如松针簌簌落地。天地间一片暖意,连微尘都亮如宝石,世界新鲜得像刚刚铸好。
吃早餐时,同事好意提醒我:“你要教育孩子,不可太宠他,你们简直是白来了一趟,错过了那么多活动。”我老老实实地回答:“如果连游玩都这样疲于奔命,我情愿跟孩子一样,从容地与花草和牛羊亲近,情愿跟一个哈萨克小姑娘和她的大黄狗,静静看草原日出。在这样的时候,我才能看清,这是个美善温存的世界,不是我们想象中的危机四伏的丛林。”
其实,人心如白云,可以住在高远辽阔的天空,也可以住在一个孩童的屋檐下。只要心存热爱,无论住哪里,都不会错过尘世间的任何美好。
爱要不断练习
度假归来,同事临时有事,暂时将女儿放在我家半日。隔天,她迫不及待问我:“你家为何时时都有笑声?连打碎杯子也能笑到满地打滚?你家的白开水为何比可乐味道更好?还有……”她的问题源源不断,仿佛我家是个迷宫,而我是那个不可思议的宫主。
当时,胆小的女孩,在喝水时打碎了儿子的卡通杯,一时间吓得说不出话来。儿子脱口而出:“耶!祝贺我的杯子成为跳低冠军。”小姑娘抬起头,含泪笑出声。接下来,大家都不用杯子,尝试用各种稀奇古怪的器具喝水:洗干净的半个橙子皮、卷心菜叶,甚至是自己的手心……每换一次“杯子”,大家都乐不可支,高喊“干杯”,然后一饮而尽。这样的“痛饮”,岂能不开心到满地打滚。
同事叹口气:我女儿除了不爱笑不爱讲话之外,其他的都还算好。我用一位童话作家的话回答她:“人生就是为了笑起来,其他都是细枝末节。”
另一男同事踌躇半晌,终于开口:“我想知道,怎样才能与孩子愉快相处呢?”
我真诚回答:“爱,并且不断练习,不断改错,直到沿途莲叶接天,心中荷花映日,直到从爱里毕业。”
面对外人外事,咱们能够迈过各种坎
面对最亲密的孩子,也许本不该心累
一起进行爱的练习吧~~
宝宝一出生,爸爸妈妈所获得的关于宝宝的第一个信息,便是他的性别,当欣喜而自豪的爸爸妈妈打电话把孩子降生的喜讯告诉亲友时,亲友们的第一个问题也总是:“男孩儿还是女孩儿?”紧接着,父母因孩子性别的不同自然而然地延伸着不同的反应,他们称呼小男孩“小老虎”或者“小牛犊”,表示乐见其勇武有力,称呼小女孩则是“小甜甜”、“小豆豆”,希望女儿可爱、讨人喜欢。
从乳名、玩具、衣服到亲子游戏,人们从一开始就男女有别,如果有人问起:“性别教育从什么时候开始?”答案是:“从出生时开始。”也就是说,性别差异并不仅仅只是不同的生物遗传,事实上,几乎所有的社会文化都赋予不同性别以不同的期待,男孩与女孩,他们从出生的那一天起,就必然地带着性别的标签按照其性别角色慢慢长大。
什么是性别角色?即一个人所具有的为社会所认可的、更适宜于某一性别的价值观、动机及行为方式等。宝宝的性别意识又包含些什么要素呢?宝宝所需要学习的关于性别的知识、对自身性别的认同以及性别角色的逐渐形成都可归结于性别意识的范畴。
幼儿园每天中午的午睡对于我来说成了一个难题,小朋友们一个个在床上翻来覆去,不是伸手,就是翘腿,偶尔还能听见一些小朋友伸头叫一下自己旁边的小伙伴,更聪明的是以想小便为理由,干脆到厕所去转一圈。这样一来,中午就再也没有几个小朋友能睡好觉。这怎么能行?休息不好会直接影响到他们的成长发育!
于是我就想出了一个妙计――请他们做梦!首先我编了一个有趣的梦给他们听,在他们听得津津有味时,问到:“你们想做梦吗?”“想!”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那好,让我们一起闭上眼睛吧,这样梦精灵就会把最好的梦送给睡得最香的孩子!”老师的话音未落,孩子们就把自己眼睛紧紧的闭了起来。寝室里一片寂静,只能听到的就是孩子呼吸的声音!他们睡得香极了!起床后孩子们争先恐后地给老师讲述着他们做的美梦。。。。。。
老师要从孩子们的心理出发,利用孩子们爱听故事、爱讲故事的特点,将日常生活中简单的午睡变成了一个可爱的童话“梦精灵”。孩子们带着这样美丽的梦想进入梦乡,午睡后又可以满足他们讲故事的愿望,及提高了午睡的质量,同时也增强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对幼儿要随机教育,昨天由于天空不作美,雨后外面湿漉漉的,随意早锻炼临时改在活动室里进行。这下活动室里炸锅了,“你做起来呀”我对着平时最不爱运动的沈丹说,他就是不理你,当我想批评他时,他突然冒出一句“老师你看螃蟹在动呀!”(这是他带来幼儿园给小朋友观赏的)于是我转变了策略,想我何不借这螃蟹来感化他,引导他呢。——“那是因为螃蟹听到了这动听的音乐,也在锻炼身体啊!”他朝我笑了笑,便跟着做了起来,可是他的眼睛一直盯着他的螃蟹,过一会音乐停顿了,他又说“老师你看螃蟹他也休息了。”我看了一眼居然是真的,是螃蟹真的听到了美妙的音乐在跳舞呢?还是螃蟹在帮我感化他呢?不管是不是我还是要感谢它,因为螃蟹让一个平时锻炼手指也不动一下的他做起了早锻炼!随机应变,机智的处理偶发事件真的很重要,它不仅对我的教育有帮助,同时对幼儿也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