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班里有几个孩子很少与老师沟通,我也常常为用怎样的方式和这样的孩子沟通而伤脑筋。
最近,我园各个班都配发了不同类型的新积木,孩子们都很感兴趣,玩得很投入。
区角活动时,孩子们都在饶有兴趣的玩着,况勃江小朋友一会拼了一个手枪,一会又搭了个飞机……非常的逼真,立体感很强。
我被吸引了过去,要求他教给我,他很惊奇,眼睛睁得很大,仿佛在说:“你是老师,怎么不会呢?”明白了他的心理我说:“老师也有不会的东西,不会就要向别人学。
”听了我的话,他点了点头,很快他教我搭直升飞机,还叫我拼插了一个“马“,不仅这样,他还乐意教别的小朋友。
事后,他充满自信地对别的小朋友说:“老师搭的这个直升飞机和马,还是我教给她的呢!”第二天一大早,她妈妈就向我反映况勃江回家后,和她说了许多在幼儿园里发生的事情。
接着晨间活动时,况勃江又玩起了昨天的玩具,还等不及地拉着我的手,告诉我他的秘密:他最喜欢搭飞机和大轮船,长大了他要当宇航员……。
一件小小的事情,使我认识到,让幼儿感受老师的平等对待,是开启他们心灵的钥匙,老师以后不妨用这样的方式与孩子沟通,也许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教育笔记:《教育孩子学会用正确的方式》
满满是一个非常调皮的小朋友。爸爸妈妈都说在家里很不听话,满满一点都没有害怕的意识。在家里犯错了,妈妈教育他,他开始打妈妈。这个现象是他打老师后我们才发现的。
刚开学的时候满满特别乖,感觉放了个暑假在家里待了这么长时间像变了个人似的。在班级里特别听话,很少和其他调皮的孩子一起闹了。可是短短两个月过去了,满满开始有点不听话了:和小朋友一起推打,用脚踩别的小朋友,还总撕自己的指甲盖,有一次大拇指的指甲盖全被他掀开流血了等等。老师在教育他的时候,他不知道认识自己的错误,反而反过来推打老师。把这个情况和他父母说后,他的父母才跟我们说在家里天天不听话被我们打。后来和满满的父母沟通了很久。
打孩子不能解决任何事情,要和孩子说道理,拿那些表现好的幼儿举例子给他做榜样,鼓励他去不断学习和提高。总是以打这种方式教育孩子容易让孩子麻木,对打无所谓了。打不仅没有起到让孩子改掉坏毛病,反而把孩子打坏了。在幼儿园里,我们经常和满满讲道理,让他能听懂,鼓励他与班里的幼儿和睦相处,向表现好的幼儿学习。慢慢的,满满开始改变了。真为满满高兴。
一次角色游戏时,萱萱突然跑到我面前报告:“老师,你快过来,小松把那个东西弄坏了!你快过来。”说完拉着我的手,往门外走去。
原来是果果理容店里的发套断掉了。萱萱将坏掉的发套递给我,说:“老师,是小松干的。”小松连忙反驳道:“不是我,不是我干的。”“那是谁呀?你能告诉我吗?”我没有生气,只是弯下腰问小松。“是……反正不是我。”他的话越说越小声。“真的不是你?那是谁呀?”小松的眼睛这边望望,那边看看,就是不敢看我。我的心里已经有了答案。“小松,看着我,请你看着我,再说一次,可以吗?”小松望着别处,小嘴微微动了动,没有发出声音。“小松,你可以看着我吗?”小松非常勉强地与我对视了一秒,又看向了其他地方。
我不由地扪心自问:“难道是我吓着了他?”那我换一种方式。“小松,发套坏了没有关系的,老师不会怪弄坏它的小朋友,老师还可以把它修好。知道吗?”小松点了点头。“那现在你可以回答我发套是你弄坏的了吗?”“是我。”小松非常小声地说出了两个字,并低下了头。“没有关系的,老师还可以把它修好,那也请你好好地爱护它,好吗?”“好。”这一声他喊得响亮了。我摸了摸他的头,进教室修发套了。
针对这个案例以及案例里的小松,我反思孩子的个性与个体差异情况与孩子本身的家庭教育有相当大的关联。之前通过家访,我了解了小松的家庭教育,了解了小松的好胜心如此之强的缘由。我知道小松其实很聪明,只是他的聪明大部分用在了耍小聪明上。针对他的情况与类似的现象,我会将事情发生的后果弱化,直到小松能接受,再与之交流,相对能得到正确的答案。如果我直冲冲对他说:“我知道是你!你自己去把它修好,”他肯定会辩解到底。不同的孩子不同的教育方式,每个孩子都是天使,洛克说:“孩子就像一块白板。”在孩子单纯的天性还没有真正地被抹杀掉之前,我会努力地寻找正确的教育方式去对待每一个不同的孩子。
“无事不登三宝殿,有事才登宝殿门”有的老师发现孩子出问题了,才找家长进行沟通,有时候家长不是很配合情有可原,做好幼儿园教师的工作,与家长工作做得好坏有直接的关系。
大班有个女孩叫吴仕秀,非常霸道,无论是男孩、女孩多数会遭到她欺凌,什么事她都是“自我为中心”,每天区角活动开始就有人向我告状,非常令人头痛,于是我将她与其他女孩隔离开来,让她与其他男孩子一起玩区角,但同样会发生类似的事情。最后我直接不让她参与游戏,坐在旁边观看,惩罚一段时间看看如何?一天天过去了,突然孩子家长找到我,说吴仕秀小朋友不想上幼儿园了,家长不干了而且很生气,我耐心地与家长说,之前我已经跟你说过,这孩子很强势,我们是在帮助她,让她认识自己的行为会是什么结果,最后让她改掉以前的坏习惯,学会与小朋友们相处融洽,我们并没有放弃她,她同样要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啊!家长听后无话可说,我也经常同有问题孩子的家长沟通,说我们的教育理念,我们工作得到了家长们认同。
经过我一段时间的常规训练,班上的各个活动井然有序,没有人在告状了,孩子们玩得也很开心,家长们表示孩子在幼儿园他们非常放心了。所以家长工作是一项长期的、而且是不间断的工作,孩子进步了要向家长汇报,孩子有问题要与家长讨论,得到家长的配合,幼儿园教育工作才会做得更好。
读《听听孩子的心里话》有感之二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教育方法能适合所有的孩子。孩子就像林中的小树一样,都参差不齐,要是他们尽快长上去,不能勉强都长得一样高,应当针对不同的孩子施予不同的技巧。正所谓,立脚点上求平等,于出头处谋自由。的确,班里的孩子千差万别,如果对他们的要求一样,老师累,孩子痛苦,所以教师要了解每个孩子的不同特点,对不同的孩子采取不同的施教方法,让他们都健康快乐的成长。麒麒是个很遵守纪律的的男孩子,他的兴趣很广泛:春天会把家里的小蚕拿到班里来养,秋天会把爸爸给逮的蝈蝈拿到班里让大家一起看。我们对他的行为积极支持并大力表扬,鼓励他带动其他的小朋友去关心小动物,并鼓励大家互相交流关于动物的知识。在他的带动下,班里的孩子每天来到幼儿园的第一件事就是去看看他们的朋友——小蚕和蝈蝈,他们亲眼看到了小蚕的渐渐长大,看到了蝈蝈的吃食,不由自主增长了许多知识。明森小朋友的父母工作很忙,一般都是晚上10以后才回家,所以她的日常生活就是由奶奶照顾,但她奶奶一个字也不不认识,更谈不上对她的教育了。进入大班开始练习写数字,我知道明森的奶奶不能在家指导她,就在日常生活中利用一些零散的时间对她进行个别指导。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她书写的数字已经很不错了,有时不用再单独指导只按着老师写的范样就可以了。班里的四十个孩子四十个样,需要我们老师采取四十种不同的方法去教育。我想,这是对每一位孩子健康成长的最基本的负责吧。
前几天,我班刚来了一位漂亮可爱的小女孩叫慧轩,大大的眼睛,圆圆的脸蛋,时刻扬起的嘴角,见到她的第一面,就已经深深印在脑海里。很不幸的是,她患有白血病,然而疾病并没有带走她天真烂漫的笑容……
对于这些身体特殊的孩子,我们要给予更多的关心。第一天来幼儿园,因为幼儿园没有多余被,褥,她的被褥是从家里带来的,晚上放学回家,她一直在休息室门口,眼睛通红我问她怎么了,她说想把被褥带回家,我告诉她,明天我们睡午觉的时候还会继续用到小被褥,等到新被褥来的时候再带回家好不好。她点了点头去排好了队。放学后,钰霖的妈妈问我一些关于钰霖在幼儿园里最近表现怎么样,解释完之后,本想跟慧轩奶奶解释这一事情,慧轩奶奶已经领着慧轩回家了。晚上回家我给慧轩奶奶打了电话,并告诉她事情的来龙去脉,刚刚还在电话那头听见语气着急的奶奶听了我的一番解释后,我把慧轩在幼儿园一天的表现都告诉了她顿时柔和的跟我说着谢谢何老师的照顾,您费心了!
如何与家长之间巧妙的沟通,对于我们来说是一项“重大工程”这对于以后的教育教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很多看似简单的小事情,如果有一点误差,就会造成截然不同的两种结果,因此,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光给孩子丰富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要不断的学习,特别是说话技巧,与家长沟通这一块,至关重要!
我班里有几个特别的孩子,既聪明又调皮,有的走路横冲直撞,有的玩玩具的时候抢别人的玩具,有的孩子性格倔强,有的孩子性格内向孤僻,针对这些不同类型的孩子,我可是伤透了脑筋,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对他们进行引导教育。
星凯小朋友就是这些孩子中的一员,记得他刚入园时,妈妈来送他,他就哭哭闹闹用手抱住妈妈的脖子不让走,他的妈妈狠下心把他放到我的,他就撕我抓我,不让我抱,但是经过我耐心的说服教育,这个孩子一段时间后很快就转入了正规。可是这几天,我发现这个孩子不与小朋友玩,有的小朋友告他的状,谁也不愿和他一起玩,他的同桌不愿和他一起挨着坐,我用尽心思,顺也不行,戗也不是,孩子成天闹情绪,不高兴,砸桌子、摔玩具,我看到这种情形,心里很不是滋味,就想:这个孩子是不是心里不愉快,这样下去,对孩子成长不利,我该怎么做呢?怎样才能让孩子在幼儿园里高高兴兴的玩呢?我每时每刻都在关注着这个孩子,观察他的行动,探讨他的心理,我发现这个孩子就是与众不同,他喜欢的东西不与他人分享,看到别人好的东西就抢,他喜欢读书,但又不大声读,还喜欢搭积木,滑滑梯,我对这个孩子有了一定的了解后,就慢慢地接近他,一点一点的引导他,看到他和小朋友一起玩得比较快乐,我也掉了一块心病。
通过对这个事,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对待不同的孩子就要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只要用心去观察,就会发现原因,从而找出解决的有效方法。
岩岩是我们幼儿园里有名的“皮大作”,破坏性行为特别多,一会儿把小朋友们在活动区刚搭好的楼房踢倒,一会儿趁老师不注意将黑板上的图画抹的乱七八糟……小朋友们找老师告状,他却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我不是跟你道歉了吗?”我为此伤透了脑筋。
经过我不断的观察发现,岩岩手很巧,对美工活动特别感兴趣,而且对自己的做品也十分珍爱。于是,我计上心来。
一天,岩岩自己用纸盒做了一个很不错的机器人,拿着到处炫耀。当他上厕所时,我为了让他体验一下自己心爱的作品被破坏的难过心情,将他的机器人拆了。当岩岩看到自己的“杰作”被拆坏时大哭起来,并找到我告状。我不慌不忙地将他搂在怀里轻声地问道:“你喜欢这个机器人吗?”岩岩说:“喜欢。”我接着说:“所以你看到心爱的机器人被别人拆坏了很难过,很生气,是吗?”岩岩生气地挥舞着小拳头说:“对,我一定要让这个人赔!”我说:“那你知不知道别的小朋友非常喜欢的画被你撕坏了,别的小朋友辛辛苦苦搭建的楼房被你踢倒了,他们会难过、会生气吗?”岩岩不说话了,过了片刻他忽地把头一扬说:“我不是跟他们道歉了吗?”“那好,我也让弄坏你玩具的小朋友向你说声对不起。”我顺势说。岩岩看看我,慢慢地垂下了小脑袋,看到他这副样子,我似乎感到了他内心的悔悟。
事后,我和岩岩一起修复了那个机器人,让他的脸上有了笑容。我也相信,岩岩一定会从这件事中吸取教训,进而控制和改变自己的破坏行为。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