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经验谈:批评孩子需讲究技巧

幼儿园孩子因被批评扔凳子砸老师 有关妈妈给孩子讲的睡前故事 01-20

周末,宝宝妈和几个同事带孩子去公园玩。刚开始几个小家伙玩得特别开心,可后来为一个玩具发生了争吵,推搡之间,宝宝被撞倒在地,一气之下,宝宝抢过玩具扔到水池中间去了。宝宝妈看到孩子的行为后,严厉地批评了他,并要求他向大家认错,不料宝宝犯了犟脾气,脖子一扭,径自走了,谁也拉不住他,宝宝妈气得说不出话来。

妈妈经验谈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犯一些错误,批评孩子可以说是所有为人父母者的必修课。但如果不分时间、地点,采用不适宜的方式批评孩子,甚至把批评变成对孩子的情感虐待,就有可能造成孩子自卑、孤僻的性格,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引起孩子和父母唱对台戏,与教育初衷背道而驰。所以,批评孩子也要讲究技巧:

莫华妈:讲清规则

对不少孩子来说,犯错误的过程其实是一个认识规矩与规则的过程。因此,孩子犯错误时,大人应该先弄清楚孩子是不是明白相关的社会规则与规矩,再据此判断应不应该批评孩子。

小彭妈:正面积极引导

父母应该针对孩子所做的事情,用简明、扼要的话语指出他的错误所在,并告诉他只要改正,仍然是讨人喜欢的孩子,引导孩子朝正确、积极的方向发展。

米来妈:对事不对人

父母批评教育孩子时,应该尊重孩子的人格,对事不对人,不能因为一两次的小错误就否定孩子以前的努力,更不能搞大清算,把孩子以前所犯的错误一一列举出来,将孩子批评得体无完肤。只需明白地告诉他,这件事情做得不好,错在什么地方,以后要注意改正,这就足以让孩子认识自己的错误,达到教育目的。

美华妈:避免当众批评

当众批评往往易伤害孩子的自尊,最容易引起孩子的厌烦心理,前面的案例就是最好的佐证。有些父母认为,当着别人批评孩子,可以更好地激发孩子的自尊,刺激孩子改正错误,但孩子的心灵是脆弱的,他们往往更容易受到伤害。

丰丽妈:批评中肯定

每个孩子都渴望得到赏识和肯定,父母批评孩子时,也应该设法寻找孩子错误中的闪光点,肯定孩子以前的努力和成绩,批评中的肯定是最有效的批评,不仅可以督促孩子改正错误,还可以帮孩子建立自信。

紫莫妈:不要拖延时机

孩子犯了错误,父母应该尽快指出,才能真正起到督促作用。孩子的错误如果比较严重,采用冷处理是必要的,但不能拖延太久,错失教育的最佳时机。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扩展阅读

妈妈经验之谈


妈妈经验之谈

妈妈经验之谈今天是我做妈妈的五个月零三天,真的是更深刻的了解不养儿不知父母恩,说句实在话,养孩子真的很累很操心,虽然伴随着幸福和快乐。由于初为人母,我周围的朋友也都是没有结婚,没有照顾孩子的经验,导致我吃了很多亏,让孩子也糟了不少罪,我在这里总结一下我的经验,希望可以帮到迷茫的妈妈们。

疫苗是宝宝从出生几乎每个月都得打的,这个宝宝都有自己的疫苗本子,上面都有标记,妈妈要切记:宝宝打疫苗的时候一定不能睡觉!小海刚满月的时候打疫苗的时候就是,打针的医生非常不负责任,孩子正在睡觉她也没有提醒家长叫醒孩子,就直接打了,针头扎进去的一刹那,孩子哭的就没气了,换个角度想想,如果咱们大人正在熟睡,猛地胳膊疼一下,也会惊吓到的,所以一定要叫醒孩子,让孩子醒着打针!还有就是打完针最好七天之内不要洗澡,不要让打针的胳膊接触水!

湿疹是几乎婴儿都起的,也是做妈妈最头疼的,孩子起湿疹特别痒,他会一直抓挠,抓挠出脓脓碰到皮肤的其他地方都会成片起。小海是在我们回东北的时候起的,那时他三个月,东北气候干燥,空气也不好,孩子皮肤适应不了,当时我和老公抱着他到处看,也没有什么好的方法,医生都异口同声的说,孩子太小皮肤娇嫩,不敢用药怕刺激到孩子皮肤,回家给孩子擦点痱子粉。回家光擦痱子粉也不见效,孩子由额头变成现在满脸都是,孩子每天都把额头抓的都是血淋淋的,我看了很心疼,后来听我婆婆的话,每天勤给孩子用盐水洗,再擦些痱子粉,渐渐有些好转,湿疹怕热,一热就又都起了,所以不要让孩子热着,盐水最好是温的,不要太热,多带孩子出去晒晒太阳,小海大概是用这个方法不到一个星期就好了,一直没有复发。

我是剖腹产生下小海的,当时所受的痛苦我都在前面日志里提到了,简单的说就是非人能承受的巨大痛苦,说实话,我现在很后悔我当时做的这个决定,因为医生当时说我也有顺产成功的几率。这里,我建议我的朋友们能顺产尽量不要剖腹产。其实女人知道怀孕的时候就都已经做好痛的心里准备,顺产痛只是一时,孩子生下来就不痛了,非常轻松,当天就能出院!剖腹产的痛是得维持三天,这是刀口愈合好的情况下,如果不好甚至还要更长时间。阴天下雨下雪刀口都会又痛又痒,这种状况最起码的三五年才能好而且剖腹产后子宫得有个三到五年的恢复期,也就是说得三到五年后才能再要孩子,如果再要孩子还得剖腹产,一个人一辈子只能做两次剖腹产!所以能顺生尽量还是顺生!

冬天来了,孩子呼吸到凉气就容易咳嗽,嗓子里有痰,呼噜呼噜的声音,小孩是不会吐痰的,所以痰咳到嘴里又会咽下去,这样周而复始,孩子容易得肺炎,小海当时去医院医生给开的止咳糖浆还有消炎的药,吃了将近十天,一直不见好,后来索性也没给他吃,使用一个土方法,就是大人嘴里含一口凉水,吸孩子脖子,多换几次凉水,试了几次,我发现吸完之后孩子咳嗽的时候能咳出痰来,很高兴,又试了几个晚上,孩子好了,我也终于松一口气。

表扬与批评孩子的技巧


现在的家庭教育中,家长都知道“赏识教育”,会鼓励和表扬孩子。同时,在孩子犯错误时也会批评孩子,甚至进行责罚。可是,并不是所有表扬都可以鼓励孩子的良好行为,也不是所有的批评都能制止不良行为。如何正确地表扬与批评孩子,家长们仍需掌握其中的小技巧。

孩子在家一旦出现调皮捣蛋行为或是犯了错误时,有时候只要看见父母沉默的眼神就会自动反省自己的错误。成功妈妈的建议:批评孩子时千万不要大声训斥或发怒,有时候只需沉默地看着他,他就会明白自己错了。

关于批评的技巧:

一、“低声”:孩子犯错误时如果家长大声训斥往往会给孩子惊吓,结果就是你所说的话孩子根本没听进去。如果家长用与平时说话不同的声音,即低沉有力的声音来批评孩子,可以引起孩子的注意认真听你说的话,并且低沉有力的声音也可以表明家长认真的态度,让孩子意识到他所犯的错误。“低声”冷处理的批评方式比家长的大声训斥更为有效。

二、“沉默”与“暗示”:孩子做错事时都会害怕自己受批评的,这时如果家长立刻进行长篇大论的批评教育那么孩子反而会觉得“果然如此”而如释重负地松一口气。相反,家长如果只是用“沉默”来表示自己的态度,孩子们反倒会觉得心理紧张和不安,并且认真反省自己的错误。同样的,家长用“暗示”的方法来启发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不仅可以让孩子更加乐于接受批评,也可以避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让孩子更愿意接受家长的教育。

三、批评应当适时适度:孩子犯的错误都是由平时的一点一滴小错开始累积的,他们做了一件事后往往很快就会忘记了。因此,在孩子有不当行为出现时就应该及时地进行纠正,家长们的批评教育应该趁热打铁,否则就会错过纠正行为的最佳时机,那么适当的批评也起不到应有的效果。批评孩子切忌“重复念叨”,适度的批评才能起到应有的效果,唠叨多了反而让孩子把家长的话当作耳边风。

若民十分懂礼貌,在家会自己收拾书桌,会帮助妈妈洗碗,自理能力强,在学习上也十分自觉,这对一位小学三年级的孩子来说真的做得很好了。妈妈的成功经验是,每天都发现孩子的优点并且给出及时的表扬,这样孩子的良好行为就会日积月累,好孩子就培养成功了。

关于表扬的技巧:

一、要用心发现孩子的闪光点。有些家长比较吝啬自己的表扬,总是用成人的眼光去看待孩子的行为,认为孩子没有多少可表扬之处或者总是期待着孩子有些惊人的良好行为。其实,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能做一些简单的力所能及的事情已经很不容易了,那父母们所期待的惊人成果就是由这些简单的小事累积而成。因此,父母应该慷慨地给予孩子表扬,这样才能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塑造良好行为。对于年纪小的孩子更需要较多的表扬,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应该适当提高表扬的标准。

二、及时表扬。值得表扬的行为出现时,家长应该给予立即的表扬,否则孩子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被表扬,那么这种表扬就无法增强孩子的良好行为了。因为在孩子的思维模式中,事情的因果关系是紧密相联系的,年龄越小越是如此。

三、具体表扬。家长在给予表扬时应当越具体越好,这样孩子才清楚自己为什么被表扬,这样表扬才能达到目标。例如,孩子今天按时完成自己的作业,妈妈在晚饭时表扬他说:“你今天表现很好。”结果表扬大打折扣,孩子一般不会明白自己好在哪儿。假设表扬变为:“你今天按时做完了作业,妈妈很高兴。”一些泛泛的表扬“你真棒”“你真好”只能暂时地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可是孩子不明白自己为什么受到表扬,长期泛泛的表扬还容易养成孩子骄傲的习惯,听不得半点批评。

四、表扬应当注重孩子行为的过程。孩子经常会好心办坏事,例如,孩子听从老师的教导想培养自己的自理能力回家后帮家长洗碗,可是不小心把碗打破了,这时家长若不分青红皂白把孩子训一顿,那么孩子再也不敢尝试自己做事了。此时,家长应该先冷静下来,了解孩子这么做的原因,如果知道孩子的“好心”之后更应该先表扬一下孩子良好的意图,再教会孩子如何做出正确的行为。这样才可以更有效地培养出孩子敢于探索研究的精神,让其做出更多良好的行为。

80后妈妈的谈早教成功经验


我是一位80后的妈妈,与众多80后的姐妹们一样,凡事喜欢新潮时尚!对于育儿虽说自己还是个爱和妈妈撒娇的孩子,却丝毫不影响我发誓做一个合格妈妈的决心。

现在是科技时代,凡事讲究科学,看看电视网络上铺天盖地的育儿产品宣传,我先到论坛里找些准妈妈取取经!知道了,现在的孩子不仅要早教,没出生就要开始胎教了。按照众多姐姐的指导,我也开始了各项胎教活动,营养更是不在话下,愣是从96斤吃成了136斤。当然我的劳动也没有白费,看到宝宝,一切都满足了。

宝宝刚出生就对音乐和自己的名字有了反应,刚刚8个月就特别喜欢看书,这都是胎教和早教的功劳。

“胎教”是最早的教育,但仅有胎教是不够的,因为“胎教”是“早教”的前奏、基础,“早教”则是“胎教”的延续和发展,只有两者结合起来,才会为人才的培养打下扎实的基础。

我是怎样进行胎教?

回忆我怀孕时几乎每天都用CD机在固定时间给腹中的宝宝听音乐;孩子的父亲也积极参与,每天抽出时间用话筒和未谋面的孩子进行交谈,亲切地呼唤他的乳名:“阳阳,爸爸在和你说话呢…今天乖不乖啊…”。有时孩子在腹中乱蹬乱踢时,只要他爸爸抚慰一下,说“宝宝乖,不要闹…妈妈已经很辛苦了,你要体谅啊…”孩子就会放缓动作,安静下来。结果当孩子出生后,即对胎教时的音乐做出了反应:只要妈妈一放胎教音乐,他就兴奋地踢蹬小腿,挥舞小手“跳起舞”来,并且早早地对“阳阳”这个名字做出了反应。

早早地教他“说”

从他出生的那一刻起,只要他醒着,我就一刻不停地和他讲话:“阳阳,妈妈给你穿衣服,小手伸出来”“阳阳,今天天气真好,你瞧,太阳公公也出来看你了――”。只要我一说话,她会盯着我的脸看,特别喜欢看我一张一合的嘴,渐渐地他也会发出“咿咿啊啊”的声音,仿佛听懂了似的。平时我还注意根据宝宝的特点,把“说、看、动”结合起来训练。当我发现他对灯光产生兴趣时,就在打开开关的同时,指着灯反复告诉你“灯灯亮亮,灯亮了”。这样持续一段时间,到他4个月时,已知家中每盏灯的位置,只要一说“灯灯亮亮”,他就会抬头用眼神示意灯的方向,还用小手去抓开关,仿佛懂了似的。其次,我趁孩子睡醒吃饱情绪良好的时候,拿色彩鲜艳的图书和他一起看图点讲:“宝宝快看,这是‘喔喔喔’叫的公鸡,小公鸡吃什么…吃小虫子…”。如今孩子快8个月了,只要发现原来看过的书,便兴奋地扑过去拿,小嘴里就会“叽叽咕咕”说个不停,这些看似简单的动作,期间包含了早教的成果。

早早地教他“爬”

一岁前,孩子的动作发展最后的是训练“爬”,所以孩子2个月时我每天让他“趴”一会儿,小脸通红大哭起来,长辈们看得心疼不已,“别做了,孩子刚喝完奶会吐的”。“太晚了,让孩子早点睡吧”,如此一来,早晚都练不成,其实看到孩子这副模样,自己心里也难受,可我仍按早教讲座中的要求去做,耐心说服家人,每天让孩子练几分钟“趴”着玩,没多久,又学会了“翻身”,这对他而言,真是个大进步。近七个月时,我就尝试用他心爱的玩具逗引他爬,这次他却不配合,常常没用几下力就趴下“固守阵地”不肯再努力了,当时我自己都快泄气了,后来发现还是自己教的方式有问题,不仅要逗引他产生“爬”的欲望,还要用手在他腹部托一把,用手掌顶住他的两个脚掌,让他借助推力向前爬,这样耐心地训练两三个星期,孩子自己也摸着道道了,想爬的时候常撅起小屁股,两腿轮流伸缩用劲蹬地,双手反复抓东西借力或撑着上身向前挪,看着孩子这一点一滴的进步,我心中说不出的高兴,比自己获奖还兴奋。虽解放前孩子在锻炼中吃了一些苦,但这对今后的身心发展将会有很大益处,让他从小就懂得,要想成功就得靠自己的努力和勤奋。

早早地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此外,培养孩子“吃、喝、拉、撒、睡”的习惯也要从出生开始,孩子一满月,我就培养“把尿尿”的习惯。喝完东西,过片刻就吹口哨让他解手。刚开始,孩子不一定有此感觉,坚持了一段时间,他就对口哨产生条件反射:有尿屎就拉,身子向上一挺则表示拉完了或没有排泄。孩子干净,家长放心。根据早教教师说的,每次吃饭喝奶时,要给孩子有个固定场所,不让家人“围观”,排除外界干扰;再者,由于学“爬”孩子活动量大增,一到进食时间,胃口大开,吃得既快又多;增大了活动量使他睡觉也香,放在小床上,衣服一脱,安抚音乐一放,不多时,就安然入睡了。

通过“胎教”、“早教”使我得到了科学育儿的知识和方法,也使宝宝健康成长,我要继续不断地学习。现在全家人在我的带动下,都开始了学习科学育儿的习惯,大家互相讨论,找到最适合阳阳的方式。希望我的宝宝可以快乐健康成长。

家长批评孩子要讲究窍门


家长批评孩子要讲究窍门

孩子犯了错误,家长批评孩子时,为什么有些孩子就是不肯认错?其实问题出在大人身上。在批评孩子时如果能注意下面这些问题,孩子通常就容易接受你的批评了。

只谈眼前不翻旧账

做错的事已经批评过了就应该“结案”了,不要老是记着孩子以前不好的地方,让孩子觉得在父母面前永无法翻身。孩子正处在学习做人的过程中,父母要原谅孩子的过错,动辄翻老账,这样很伤孩子幼稚的心,孩子是不会接受的。

不能只注意孩子的错处

当我们动怒时常常会急于让孩子认错,会直接针对孩子所做的错事切入。然而,孩子其实不是从小到大都只做错事,必定还有许多可取之处。如果我们只针对眼前的错事指责他,而忽略了他的优点,就很容易让孩子觉得大人眼中只看到他不好的行为,似乎大人并不了解他整个人,孩子努力把事情做好以后,往往需要我们的赞扬。同样道理,在我们批评孩子时,也应先对孩子做得好的方面给予肯定,然后再指出做得不对的地方,要让孩子知道家长不是光把眼睛盯住他的错处。

增加身体接触

在批评孩子时可以搂着他的肩膀说话,或拉着他的手讲道理给他听。我们都知道忠言逆耳,有些听不得一句重话的孩子会非常排斥所有指责他的话。所以当我们实在需要责备他时,应该用眼睛正视孩子,在说着指责他的话时,身体部分要有接触,这样就能达到恩威并用的效果。

批评过后要表达对孩子的感情依旧

批评过后,父母不要一直板着脸说话或不理睬孩子,如果本来打算和孩子出去玩,也不能以孩子今天做错事为理由不带他出去。要让孩子知道,做错了事就应受到批评,但父母不会因为他做了错事就不爱他。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