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主题活动:点点和多咪的信

幼儿园大班主题活动说课稿 幼儿园大班主题活动方案 12-12

本活动先来引出图画书中两个好朋友的信,然后逐步增强对书面符号、文字的解读能力,帮助幼儿初步了解书信的格式,激发幼儿前书写的兴趣。最后,“班级邮箱”,让写信成为孩子们日常交往的一种方式,使教育来源于生活,又回归生活。

活动一:点点和多咪的信(一)目标:

1.初步了解信的格式,理解图画书信件里的图画与符号的含义。

2.对读信产生兴趣,乐意与同伴交流信件内容。

准备:

1.教学大书、自制信封、背景音乐。

2.图画书ppt(演示文稿)。

过程:

一、谈话导入活动1.提问:你收到过信吗?收到过什么信?(幼儿自由交流。)2.小结:信是人们常用的一种通讯方式,用以传递信息、表达情感,就是把想说的话、想做的事通过书信表达出来。

二、阅读图画书第一部分1.认识故事主人公点点和多咪。

2.播放ppt,师幼共同阅读。

(1)教师边播放ppt边讲述故事第一页。

(2)提问:点点和多咪是好朋友,他们互相想念,怎么办?有什么好办法吗?(打电话、用手机发信息、写信……)3.师幼共同解读信件内容。

(1)用ppt展示自制信封,提问:这是谁寄来的信?你从哪里看出来的?(重点引导幼儿理解文字“寄”“收”的意思,知道寄信人和收信人是不同的。)(2)他们在信里说了些什么?你能看懂他们的信吗?

(3)引导幼儿重点解读冒号(表示“我想对你说”的意思)、箭头(表示阅读的顺序)、多幅图画(想表达的意思或事情)。

4.完整读信,初步了解信的基本格式。

(1)请你完整地读一读点点写给多咪的信吧。(提醒幼儿从收信人开始读到落款处。)(2)小结:写信要按格式才能清楚有序,也才能让别人看懂。

三、完整阅读第一段故事1.播放ppt,师幼共同边看边讲述故事。

2.小结:点点和多咪想到了写信这个好办法,他们用图画、符号表达自己的想法,他们相约在一起共同度过了一个快乐的下午。

活动二:点点和多咪的信(二)目标:

1.观察画面,理解信件中图画、符号所表达的含义。

2.感受故事主人公相互关爱的美好情感。

准备:图画书ppt(演示文稿)、自制回信两封、自制邮箱一个、自制小问号图卡若干。

过程:

一、回忆故事,产生读信的兴趣1.提问:前几天我们认识了两个好朋友。可爱的斑点狗叫什么?(点点)漂亮的猫咪叫什么?(多咪)故事里说了些什么?我们一起来讲讲吧!

2.播放ppt,师幼共同讲述故事第一段(开头至“过了一个快乐的下午”)。

二、分组阅读回信,互动交流1.日子一天天过去了,两个好朋友又想念对方了,于是他们继续写信。你们猜猜,信箱里会有谁寄来的信呢?

2.教师打开自制邮箱,出示两封回信,并贴在两块白板上。

提问:这回两个好朋友又会在信里说些什么呢?你们一起试着读读看。

3.幼儿自由结伴读信,在看不懂的地方贴上小问号图卡。

4.幼儿交流分享。

(1)针对第二封信提问:这封信是谁写给谁的?说了什么?

(2)针对第三封信提问:多咪收到这封信,她是怎么想的?和你们想的一样吗?

(3)提问:这两封信一样吗?为什么这一封一看就懂,而另一封多咪看了产生误会了呢?

5.小结:写信和画画不一样。有时侯画画不一定能讲清楚事情,所以可以同时用符号、图画、文字来表达,或用多幅有顺序的画来表达。只有写清楚时间、地点、要干什么事,别人才看得懂。

三、完整欣赏故事1.播放ppt,师幼共同观看。

2.提问:你觉得点点和多咪用写信的方式好吗?为什么?你想给谁写信吗?

3.小结:写信真是个好方法,下次我们也来试试给好朋友写封信,告诉他你想说的话,好吗?

活动三:给朋友写信目标:

1.产生写信的兴趣,尝试给朋友写信。

2.体验给朋友写信的乐趣。

准备:信纸、信封人手一份,自制邮筒一个,背景音乐,实物投影仪。

过程:

一、说说想写的信1.师幼共同回忆故事:点点和多咪写了几封信,分别说了什么?

2.你想给谁写信?想对好朋友说些什么呢?

3.幼儿互动讨论。

4.请1~2名幼儿口述信的内容。

二、谈谈信怎么写1.提问:写信时要注意些什么?

2.幼儿自由讲述,教师用自编儿歌小结:收信人姓名写上面,点好冒号把话讲,寄信人姓名写下面,时间地点干什么,写满一行换一行。

三、试试独立写信1.播放背景音乐,幼儿尝试写信。

2.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用适宜的图画和符号表达信的内容,并注意信的格式。

3.幼儿写完信后把它投入自制邮箱里。

四、读读朋友的信1.打开自制邮箱。哇!里面好多信!会有谁的信呢?谁会写信给你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将信分发给收信人。

(1)提问:你收到的信里讲了什么读了这封信你心里觉得怎么样?

(2)请幼儿自由阅读收到的信,并鼓励他们与同伴分享。

(3)运用实物投影仪,邀请3~4名幼儿集体分享信的内容。

五、理解写信是一种很好的交流方式信有信的格式,可以用符号、图画或简单文字写信。我们班里有个邮箱,你有什么想对好朋友说的话可以通过信告诉他,每周五开一次邮箱。回家读读好朋友的信,真开心啊!

延伸活动:幼儿每天向班级邮箱自由投信,教师则每周五开邮箱,让幼儿继续尝试写信和寄信,并体验寄信与收信的乐趣,为下一个活动“到邮局寄信去”做好铺垫。

活动四:到邮局寄信去目标:

1.认识邮票,初步了解寄信的基本步骤,尝试寄出自己写的信。

2.体验信在传递信息、沟通情感方面给人们带来的便利。

准备:

1.幼儿已写好寄给好朋友或家人的信。

2.请家长与幼儿共同填写地址、邮编。

3.联系好附近的邮局。

过程:

一、参观邮局1.引导观察邮局的外观、设施及邮箱颜色,提醒幼儿安静参观,小声与工作人员打招呼。

2.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寄信人在做些什么,邮局的工作人员是怎样工作的。

3.邀请工作人员介绍自己的工作,如盖邮戳、分拣信件、出售邮票等。

二、集体寄信1.幼儿分组选举代表去购买邮票。

2.引导幼儿认识邮票:邮票是什么样子的?它有什么用?

3.告诉幼儿寄信必须贴邮票,贴了邮票就表示已付寄信费,邮票有多种面值。

4.引导幼儿到操作台封信口,并将邮票贴在信封的右上角。

5.引导幼儿将信投到邮箱里。

三、师幼共同小结1.提问:写信、寄信方便吗?为什么?

2.小结:写信、寄信真方便,邮递员会以最快的速度把信送给收信人,让他们及时看到我们写的信。

附:点点和多咪的信小狗点点和小猫多咪是非常要好的朋友。点点住在山的这一头,多咪住在山的那一头。他们常常一起玩,一起聊天。可是,每当回到各自的家,他们总是很想念对方。

多咪决定写信给点点,她的信是这样写的。多咪请小白鸽把信送给点点。点点看了信说:“我知道多咪在说什么。”

第二天中午,太阳站在山顶上,多咪和点点在大树下见面了。他们一块儿放风筝、打羽毛球、吃冰淇淋,过了一个快乐的下午。

点点回到家后,也写了一封信给多咪,他的信是这样写的(图,略)。点点请小白鸽把信送给多咪。多咪接到点点的信,高兴地说:“我知道点点在说什么。”

第二天太阳下山时,月亮和星星静悄悄地升上了天空。多咪敲敲点点的门,说:“点点,我来了!”于是,多咪和点点就坐下来吃饼干、喝果汁,然后在月光下跳舞。他们跳啊跳啊,过了一个美好的夜晚。

有一天早晨,多咪收到点点的信。多咪看完信,说:“点点生病了,我得赶紧去看他。”多咪急急忙忙赶到点点家去。奇怪?点点家一个人都没有,床上也空空的。多咪紧张地到处找,边找边叫:“点点,点点,你在哪里?我来了!”点点满头大汗地从远处跑来。多咪问:“你去哪里了?你不是生病了吗?”点点说:“我去钓鱼呀!”多咪说:“你的信上画了你躺在床上,不是生病了吗?”点点恍然大悟说:“我是说我睡觉的时候梦见你了!”两个好朋友你看看我,我看你,忍不住笑了起来。点点说:“谢谢你这么关心我,我请你吃烤鱼!”

Yjs21.Com更多幼儿园教案扩展阅读

幼儿园中班教案《点点和多咪的信》及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观察分析画面,理解故事内容,感受人物间的情感。

2.产生用图画、符号等方式写信的兴趣,并初步进行尝试。

3.根据已有经验,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4.通过教师大声读,幼儿动情读、参与演,让幼儿感知故事。

活动准备:

电脑、电视机、课件、信封两个、信纸三张、幼儿每人一张信纸、一支记号笔。

活动过程:

1.观察分析封面,激发阅读兴趣。

(1)今天,张老师带来一个有趣的故事,想听吗?看看,故事里有谁?它们怎么了?

(2)小狗点点和小猫多咪是非常要好的朋友,他们在一起玩得很开心,可是回到家,都很想念对方。你们有好朋友吗?你想念好朋友的时候,会怎么做呢?

(3)看看故事里的两个好朋友是怎么做的。

【评析:联系自己感受,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2.观察分析第一封信。

(1)出示第一个信封。你知道这封信是谁写的?写给谁的?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2)多咪给点点的信上写了些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出示第一封信。

(3)多咪对点点说,说什么呢?谁知道?

(4)逐一分析每幅图画的意思及冒号和箭头的意思。注意归纳出时间、地点和事情。

(5)到底多咪是这个意思吗?我们一起来看看。

(6)好朋友在一起玩,真开心啊,他们一起度过了一个快乐的下午。回到家后,他们又会怎么做呢?

【评析:在宽松的氛围中,充分给予幼儿想象、表达的机会。】

3.观察分析第二封信。

(1)这封信是谁写给谁的?你是怎么看出来的?信上说了些什么?

(2)点点对多咪说些什么?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3)看看故事里是这个意思吗?

(4)两个好朋友一起度过了一个美好的夜晚,真快乐啊。

4.观察分析第三封信。

(1)一天早上,多咪收到点点的一封信,看看信上点点要告诉多咪什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2)多咪看了信,也以为点点病了。它急急忙忙赶到点点家,奇怪,家里一个人也没有,床上也是空空的。多咪紧张地到处找,边找边喊:“点点,你在哪里?我来了!”你们猜,点点在哪里?

(3)一起看课件。原来点点在干什么?

(4)多咪问点点:“你到哪儿去了?不是病了吗?”点点说:“我去钓鱼了。”多咪又问:“你信上画了你躺在床上,不是病了吗?”点点恍然大悟地说:“我是说我睡觉的时候梦到你了。”两个好朋友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忍不住笑了起来。

【在情节的收放张弛中感受故事的幽默风趣,活动气氛活跃,幼儿学习积极性高。】(5)点点的这封信多咪没有看明白,闹了这么大个误会,白担心了一场,为什么会这样呢?

(6)我们来把这两封信比一比,你们有没有什么发现?

(7)一般我们写信的时候,要说清楚时间、地点和要做的事情,这样别人就容易明白,否则就要闹出误会。等你们以后会写字了,就能把信写得更明白了。

5.完整欣赏故事。

(1)看课件,完整欣赏故事。

(2)你们喜欢故事里的两个好朋友吗?为什么?

6.给好朋友写信。

(1)故事里的两个好朋友真让人羡慕。你们有没有好朋友?想不想给你的好朋友写信。写信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2)幼儿分散自由给好朋友写信,提醒注意信的格式。

【最后一个环节是幼儿已有经验的迁移和拓展,体现了一定的延伸性。】

活动反思:

在整个活动的结束部分,可以考虑增添一个律动环节,让整个活动更轻松愉悦。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可以再日常生活中或区域活动中渗透相关内容,帮助孩子丰富这方面的经验,不断发展孩子的思维。

幼儿百科:信封,一般是指人们用于邮递信件、保守信件内容的一种交流文件信息的袋状包装,信封一般做成长方形的纸袋。

【精选】大班语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点点和多咪的信》


本活动先来引出图画书中两个好朋友的信,然后逐步增强对书面符号、文字的解读能力,帮助幼儿初步了解书信的格式,激发幼儿前书写的兴趣。最后,“班级邮箱”,让写信成为孩子们日常交往的一种方式,使教育来源于生活,又回归生活。

活动一:点点和多咪的信(一)

目标:

1.初步了解信的格式,理解图画书信件里的图画与符号的含义。

2.对读信产生兴趣,乐意与同伴交流信件内容。

准备:

1.教学大书、自制信封、背景音乐。

2.图画书PPT(演示文稿)。

过程:

一、谈话导入活动

1.提问:你收到过信吗?收到过什么信?(幼儿自由交流。)

2.小结:信是人们常用的一种通讯方式,用以传递信息、表达情感,就是把想说的话、想做的事通过书信表达出来。

二、阅读图画书第一部分

1.认识故事主人公点点和多咪。

2.播放PPT,师幼共同阅读。

(1)教师边播放PPT边讲述故事第一页。

(2)提问:点点和多咪是好朋友,他们互相想念,怎么办?;文章出自..教,案网'有什么好办法吗?(打电话、用手机发信息、写信……)

3.师幼共同解读信件内容。

(1)用PPT展示自制信封,提问:这是谁寄来的信?你从哪里看出来的?(重点引导幼儿理解文字“寄”“收”的意思,知道寄信人和收信人是不同的。)

(2)他们在信里说了些什么?你能看懂他们的信吗?

(3)引导幼儿重点解读冒号(表示“我想对你说”的意思)、箭头(表示阅读的顺序)、多幅图画(想表达的意思或事情)。

4.完整读信,初步了解信的基本格式。

(1)请你完整地读一读点点写给多咪的信吧。(提醒幼儿从收信人开始读到落款处。)

(2)小结:写信要按格式才能清楚有序,也才能让别人看懂。

三、完整阅读第一段故事

1.播放PPT,师幼共同边看边讲述故事。

2.小结:点点和多咪想到了写信这个好办法,他们用图画、符号表达自己的想法,他们相约在一起共同度过了一个快乐的下午。

活动二:点点和多咪的信(二)

目标:

1.观察画面,理解信件中图画、符号所表达的含义。

2.感受故事主人公相互关爱的美好情感。

准备:

图画书PPT(演示文稿)、自制回信两封、自制邮箱一个、自制小问号图卡若干。

过程:

一、回忆故事,产生读信的兴趣

1.提问:前几天我们认识了两个好朋友。可爱的斑点狗叫什么?(点点)漂亮的猫咪叫什么?(多咪)故事里说了些什么?我们一起来讲讲吧!

2.播放PPT,师幼共同讲述故事第一段(开头至“过了一个快乐的下午”)。

二、分组阅读回信,互动交流

1.日子一天天过去了,两个好朋友又想念对方了,于是他们继续写信。你们猜猜,信箱里会有谁寄来的信呢?

2.教师打开自制邮箱,出示两封回信,并贴在两块白板上。

提问:这回两个好朋友又会在信里说些什么呢?你们一起试着读读看。

3.幼儿自由结伴读信,在看不懂的地方贴上小问号图卡。

4.幼儿交流分享。

(1)针对第二封信提问:这封信是谁写给谁的?说了什么?

(2)针对第三封信提问:多咪收到这封信,她是怎么想的?和你们想的一样吗?

(3)提问:这两封信一样吗?为什么这一封一看就懂,而另一封多咪看了产生误会了呢?

5.小结:写信和画画不一样。有时侯画画不一定能讲清楚事情,所以可以同时用符号、图画、文字来表达,或用多幅有顺序的画来表达。只有写清楚时间、地点、要干什么事,别人才看得懂。

三、完整欣赏故事

1.播放PPT,师幼共同观看。

2.提问:你觉得点点和多咪用写信的方式好吗?为什么?你想给谁写信吗?

3.小结:写信真是个好方法,下次我们也来试试给好朋友写封信,告诉他你想说的话,好吗?

活动三:给朋友写信

目标:

1.产生写信的兴趣,尝试给朋友写信。

2.体验给朋友写信的乐趣。

准备:

信纸、信封人手一份,自制邮筒一个,背景音乐,实物投影仪。

过程:

一、说说想写的信

1.师幼共同回忆故事:点点和多咪写了几封信,分别说了什么?

2.你想给谁写信?想对好朋友说些什么呢?

3.幼儿互动讨论。

4.请1~2名幼儿口述信的内容。

二、谈谈信怎么写

1.提问:写信时要注意些什么?

2.幼儿自由讲述,教师用自编儿歌小结:收信人姓名写上面,点好冒号把话讲,寄信人姓名写下面,时间地点干什么,写满一行换一行。

三、试试独立写信

1.播放背景音乐,幼儿尝试写信。

2.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用适宜的图画和符号表达信的内容,并注意信的格式。

3.幼儿写完信后把它投入自制邮箱里。

四、读读朋友的信

1.打开自制邮箱。哇!里面好多信!会有谁的信呢?谁会写信给你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将信分发给收信人。

(1)提问:你收到的信里讲了什么读了这封信你心里觉得怎么样?

(2)请幼儿自由阅读收到的信,并鼓励他们与同伴分享。

(3)运用实物投影仪,邀请3~4名幼儿集体分享信的内容。

五、理解写信是一种很好的交流方式信有信的格式,可以用符号、图画或简单文字写信。我们班里有个邮箱,你有什么想对好朋友说的话可以通过信告诉他,每周五开一次邮箱。回家读读好朋友的信,真开心啊!

延伸活动:幼儿每天向班级邮箱自由投信,教师则每周五开邮箱,让幼儿继续尝试写信和寄信,并体验寄信与收信的乐趣,为下一个活动“到邮局寄信去”做好铺垫。

活动四:到邮局寄信去

目标:

1.认识邮票,初步了解寄信的基本步骤,尝试寄出自己写的信。

2.体验信在传递信息、沟通情感方面给人们带来的便利。

准备:

1.幼儿已写好寄给好朋友或家人的信。

2.请家长与幼儿共同填写地址、邮编。

3.联系好附近的邮局。

过程:

一、参观邮局

1.引导观察邮局的外观、设施及邮箱颜色,提醒幼儿安静参观,小声与工作人员打招呼。

2.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寄信人在做些什么,邮局的工作人员是怎样工作的。

3.邀请工作人员介绍自己的工作,如盖邮戳、分拣信件、出售邮票等。

二、集体寄信

1.幼儿分组选举代表去购买邮票。

2.引导幼儿认识邮票:邮票是什么样子的?它有什么用?

3.告诉幼儿寄信必须贴邮票,贴了邮票就表示已付寄信费,邮票有多种面值。

4.引导幼儿到操作台封信口,并将邮票贴在信封的右上角。

5.引导幼儿将信投到邮箱里。

三、师幼共同小结

1.提问:写信、寄信方便吗?为什么?

2.小结:写信、寄信真方便,邮递员会以最快的速度把信送给收信人,让他们及时看到我们写的信。

附:点点和多咪的信小狗点点和小猫多咪是非常要好的朋友。点点住在山的这一头,多咪住在山的那一头。他们常常一起玩,一起聊天。可是,每当回到各自的家,他们总是很想念对方。

多咪决定写信给点点,她的信是这样写的。多咪请小白鸽把信送给点点。点点看了信说:“我知道多咪在说什么。”

第二天中午,太阳站在山顶上,多咪和点点在大树下见面了。他们一块儿放风筝、打羽毛球、吃冰淇淋,过了一个快乐的下午。

点点回到家后,也写了一封信给多咪,他的信是这样写的(图,略)。点点请小白鸽把信送给多咪。多咪接到点点的信,高兴地说:“我知道点点在说什么。”

第二天太阳下山时,月亮和星星静悄悄地升上了天空。多咪敲敲点点的门,说:“点点,我来了!”于是,多咪和点点就坐下来吃饼干、喝果汁,然后在月光下跳舞。他们跳啊跳啊,过了一个美好的夜晚。

有一天早晨,多咪收到点点的信。多咪看完信,说:“点点生病了,我得赶紧去看他。”多咪急急忙忙赶到点点家去。奇怪?点点家一个人都没有,床上也空空的。多咪紧张地到处找,边找边叫:“点点,点点,你在哪里?我来了!”点点满头大汗地从远处跑来。多咪问:“你去哪里了?你不是生病了吗?”点点说:“我去钓鱼呀!”多咪说:“你的信上画了你躺在床上,不是生病了吗?”点点恍然大悟说:“我是说我睡觉的时候梦见你了!”两个好朋友你看看我,我看你,忍不住笑了起来。点点说:“谢谢你这么关心我,我请你吃烤鱼!”

活动反思:

在解读第一封信时,可以再大胆一点让幼儿猜测,不要马上限制他们的思维,等他们将感兴趣的东西说完以后,再研究“箭头”的含义,从而将整封信连起来解读。在这部分,要分析得详细,将信的时间、地点、事情都分析清楚,让幼儿知道信上的图画表示的含义,以及写信格式,收信人的头像画在左上方,写信人的头像画在右下方。接着,第二第三封信,可以让幼儿来解读,而且不需要再一幅幅小图片详细地观察了,在第一封信的基础上,幼儿已经掌握了这个规律。在完整欣赏完故事以后,老师的提问可以再具体、详细一点,让幼儿掌握故事的情节,其中重要的词语可以和幼儿讲解一下。在第二次完整欣赏完故事以后,让幼儿复述完整的故事难度性太高了,可以老师边讲幼儿边补充的方法进行,重复的话语可以让幼儿来说,降低一点难度,这样的话,幼儿的参与性更强。最后,由于第一封信解读得不够清晰,所以以至于让幼儿来说说自己想写的信的内容时,幼儿回答得没有逻辑,没有按照时间、地点、内容来讲,而是想到什么就说什么。所以,整个活动的重点就应该放在解读第一封信上,只有这个步骤到位了,下面的环节才会走得顺利,思路才会正确。

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胖点好还是瘦点好


起因:这个月我们学习了《梦幻西游记》,从中我们发现了几个问题,如:孙悟空有金金火眼,什么都可以看得很清楚,为什么最近班上越来越多的孩子戴上眼镜了呢?从欣赏京剧《大闹水晶宫》,请幼儿谈谈唱戏和讲故事有什么区别?一天早晨,储雨桐的奶奶送他到幼儿园时,周越洋等小朋友说他是“胖子”,奶奶生气了……这3个问题中,幼儿最感兴趣的还是关于“胖一点好还是瘦一点好?”这个问题,于是我们就这个问题进行了全班性的讨论。

讨论:

老师:小朋友胖一点好还是瘦一点好?

桐:胖好,因为不容易被打倒。

量:瘦好,瘦子有力量,长大了可以抓小偷

杰:胖子好,因为胖子很重,不容易被摔倒,可以打倒瘦子;胖子身体很健康,一下子就可以将瘦子举起来。

源:胖好,胖子可以减肥就变成瘦的。

瑶:瘦子爬楼梯不会累,胖子上楼总会累。

语:瘦子上楼一下子就跑上去了。

越:瘦子舞蹈好,身材也好。

颀:胖子好,以为他更强壮;瘦子没有力量。

欣:胖子好,别人打他就不会摔到。

程:瘦子好,胖子不能跳,瘦子就可以跳。

龙:瘦子好,胖子跑不动,瘦子跑得快。

生:瘦子好,瘦子不会把人摔到,我是瘦子。

童:胖好,我觉得胖子像个游泳圈,可以坐在他身上游泳。

雅:胖好,胖子力量大,遇到坏人踢一脚,坏人就跑了。

聪:不胖不瘦好,太胖跑不快,太瘦又没有力量。

航:胖子好,胖子不容易生病。

敏:胖子好,胖子身体好。

涵:瘦子好,瘦子就可以多吃点东西,加强维生素。

鉴:胖子好,因为他能举起瘦子,抱起来投篮。

苇:瘦子好,因为跳舞压腿比较方便。

翰:都不好,只要身体健康就好。

嵩:胖子好,我就和储雨桐想的一样。

杨:胖子好,胖子爬山有劲些,不容易生病。

月:胖子好,胖子汽车来了不会把它压倒。

婕:喜欢不胖不瘦的女孩。

舟:瘦子好,瘦子在水里能浮起来,胖子浮不起来。

宇:瘦好,因为瘦的人不容易生病,胖的人容易得很多病,比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病等。

栩:胖好,胖子吃饭吃得多。

妮:胖子好,胖子有力气,瘦子没力气。

涵:胖子好,可以在游泳的时候骑在他身上。

Q:你爸爸是不是那个胖子?

A:哈哈!……就是。

洋:瘦子出汗出的少一点,胖子出的多一点。

Q:你喜欢出汗多还是出汗少?

A:出汗少一些。

Q:为什么呢?

A:汗出完了人就死了。

Q:你是从哪儿知道汗出完了人就会死?

A:我想的。

旖:胖子好。

Q:你是胖还是瘦?

A:瘦。

Q:那你想长胖吗?

A:我说错了,不知道。

总结:

本班参加这次讨论共33名幼儿,认为胖好的幼儿有16人;认为瘦好的幼儿有13人;认为不胖不瘦得有4人。其中因为自己瘦,所以认为胖好的幼儿有12人;因为自己胖,所以认为瘦好的幼儿有4人。因为自己瘦,所以认为瘦好的幼儿有9人;因为自己胖,所以认为胖好的幼儿有4人。

认为胖一点好的幼儿占多数,从幼儿以上的讨论可以看不来,他们认为胖点就是身体好,到底是瘦点好还是胖点好?说法都不一样。瘦要瘦到什么程度?胖要胖到什么程度?笼统地说肥胖不好,是不科学的。首先必须具体分析是病态性肥胖,还是正常性肥胖,脂肪(或称体脂)的多少表示人体的肥瘦,过肥过瘦都不好。正如4名幼儿所说:不胖不瘦最好!如果身体过于肥胖,体重超过正常标准,他的寿命就会减少,还容易患很多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脂肪肝、某种癌症。与别人做同样的事情,要比别人加倍努力,动作迟钝,容易发生各种事故;易疲劳,背痛,腿不利落;天热时加倍感到不快(因皮下脂肪起了绝缘体的作用)。但是如果太瘦也不好,因为营养不良、面黄肌瘦,抵抗力也会下降的,特别是对于正在发育时期的幼儿来说,更是影响了身体的正常发育。现在的幼儿千万不要受到社会的影响,要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健健康康的成长才是最重要的。

“胖点好还是瘦点好”--大班主题活动生成话题


胖点好还是瘦点好

起因:这个月我们学习了《梦幻西游记》,从中我们发现了几个问题,如:孙悟空有金金火眼,什么都可以看得很清楚,为什么最近班上越来越多的孩子戴上眼镜了呢?从欣赏京剧《大闹水晶宫》,请幼儿谈谈唱戏和讲故事有什么区别?一天早晨,储雨桐的奶奶送他到幼儿园时,周越洋等小朋友说他是“胖子”,奶奶生气了…… 这3个问题中,幼儿最感兴趣的还是关于“胖一点好还是瘦一点好?”这个问题,于是我们就这个问题进行了全班性的讨论。

讨论:

老师:小朋友胖一点好还是瘦一点好?

桐:胖好,因为不容易被打倒。

量:瘦好,瘦子有力量,长大了可以抓小偷

杰:胖子好,因为胖子很重,不容易被摔倒,可以打倒瘦子;胖子身体很健康,一下子就可以将瘦子举起来。

源:胖好,胖子可以减肥就变成瘦的。

瑶:瘦子爬楼梯不会累,胖子上楼总会累。

语:瘦子上楼一下子就跑上去了。

越:瘦子舞蹈好,身材也好。

颀:胖子好,以为他更强壮;瘦子没有力量。

欣:胖子好,别人打他就不会摔到。

程:瘦子好,胖子不能跳,瘦子就可以跳。

龙:瘦子好,胖子跑不动,瘦子跑得快。

生:瘦子好,瘦子不会把人摔到,我是瘦子。

童:胖好,我觉得胖子像个游泳圈,可以坐在他身上游泳。

雅:胖好,胖子力量大,遇到坏人踢一脚,坏人就跑了。

聪:不胖不瘦好,太胖跑不快,太瘦又没有力量。

航:胖子好,胖子不容易生病。

敏:胖子好,胖子身体好。

涵:瘦子好,瘦子就可以多吃点东西,加强维生素。

鉴:胖子好,因为他能举起瘦子,抱起来投篮。

苇:瘦子好,因为跳舞压腿比较方便。

翰:都不好,只要身体健康就好。

嵩:胖子好,我就和储雨桐想的一样。

杨:胖子好,胖子爬山有劲些,不容易生病。

月:胖子好,胖子汽车来了不会把它压倒。

婕:喜欢不胖不瘦的女孩。

舟:瘦子好,瘦子在水里能浮起来,胖子浮不起来。

宇:瘦好,因为瘦的人不容易生病,胖的人容易得很多病,比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病等。

栩:胖好,胖子吃饭吃得多。

妮:胖子好,胖子有力气,瘦子没力气。

涵:胖子好,可以在游泳的时候骑在他身上。

Q:你爸爸是不是那个胖子?

A:哈哈!……就是。

洋:瘦子出汗出的少一点,胖子出的多一点。

Q:你喜欢出汗多还是出汗少?

A:出汗少一些。

Q:为什么呢?

A:汗出完了人就死了。

Q:你是从哪儿知道汗出完了人就会死?

A:我想的。

旖:胖子好。

Q:你是胖还是瘦?

A:瘦。

Q:那你想长胖吗?

A:我说错了,不知道。

总结:

本班参加这次讨论共33名幼儿,认为胖好的幼儿有16人;认为瘦好的幼儿有13人;认为不胖不瘦得有4人。其中因为自己瘦,所以认为胖好的幼儿有12人;因为自己胖,所以认为瘦好的幼儿有4人。因为自己瘦,所以认为瘦好的幼儿有9人;因为自己胖,所以认为胖好的幼儿有4人。

认为胖一点好的幼儿占多数,从幼儿以上的讨论可以看不来,他们认为胖点就是身体好,到底是瘦点好还是胖点好?说法都不一样。瘦要瘦到什么程度?胖要胖到什么程度?笼统地说肥胖不好,是不科学的。首先必须具体分析是病态性肥胖,还是正常性肥胖,脂肪(或称体脂)的多少表示人体的肥瘦,过肥过瘦都不好。正如4名幼儿所说:不胖不瘦最好!如果身体过于肥胖,体重超过正常标准,他的寿命就会减少,还容易患很多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脂肪肝、某种癌症。与别人做同样的事情,要比别人加倍努力,动作迟钝,容易发生各种事故;易疲劳,背痛,腿不利落;天热时加倍感到不快(因皮下脂肪起了绝缘体的作用)。但是如果太瘦也不好,因为营养不良、面黄肌瘦,抵抗力也会下降的,特别是对于正在发育时期的幼儿来说,更是影响了身体的正常发育。现在的幼儿千万不要受到社会的影响,要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健健康康的成长才是最重要的。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