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
1.尝试用自己的方法将正方形绉纸制作成“小圆糖”,并通过观察和探索将“小圆糖”塞进糖果罐里。
2.学习耐心地做完一罐“小圆糖”,培养坚持性。
准备:
1.将粉色、红色等绉纸裁成正方形,放入小筐。
2.透明的塑料“糖果罐”(此处用的是小毛巾包装盒,也可用其他瓶罐替代,并用彩色绉纸剪出花边装饰在“糖果罐”两端)。
3.范例一份,供幼儿观察模仿。
玩法说明:
按自己喜欢的方式制作“糖果”,如用抓、捏、团等方法做“糖果”,将“糖果"放进与其花边颜色相对应的塑料“糖果罐”中。
指导要点:
1.观察幼儿是用什么方法(如捏、团等)把正方形绉纸变成“小圆糖”的,尊重幼儿间的差异。如果幼儿制作有困难,可引导幼儿相互观察模仿,或用“试试抓一抓、捏一捏的方法”等语言加以指导。
2.运用“把糖果罐装满哦”“看看哪罐小圆糖装得最多”等语言鼓励幼儿耐心地做完一罐“小圆糖”。
延伸活动:
提供不同材料(如鲜花包装纸、超轻粘土等)让幼儿继续制作“小圆糖”。
目标:
1.尝试运用剪、折、画、掏空等方法将纸盘制作成“摇摇乐”玩具。
2.学习先设计再制作,养成有计划做事的良好习惯。
准备:
1.一次性纸盘(可选用较薄、易剪的蛋糕盘)。
2.若干半成品和成品的范例。
3.水彩笔、剪刀、纸篓等。
玩法说明:
先将一次性纸盘对折,然后沿纸盘底圈剪出半个圆弧。再将半个纸盘底对折,然后在对折纸盘上绘画,“摇摇乐”玩具就做成了,可将其竖放在桌面来回摇动玩耍。
指导要点:
1.引导幼儿试玩“摇摇乐”玩具,探索它的制作方法。
2.观察幼儿的操作情况,如果幼儿把纸盘底圈的圆形全剪下来了,可通过“怎样才能不让中间的圆形和外圈分开”“剪到哪里就要停下了”等问题引导幼儿观察成品,研究制作方法,或建议幼儿相互交流、讨论、学习制作方法。
3.鼓励幼儿在纸盘上创造性地画出图案。
目标:
1.尝试用白色餐巾纸、饮料瓶、蓝色水彩笔制作“青花瓶”。
2.发展创造性。
准备:
1.开展“青花瓷”主题活动,使幼儿对青花的纹样、寓意有所了解。
2.在区域里摆放青花瓷瓶、罐、碗、盘等,或在墙上贴各种青花瓷图案等。
3.各种塑料瓶(可请幼儿收集)、白色餐巾纸(或白色卷纸)、水盆、抹布、蓝色水彩笔、姓名贴等。
4.白胚纸瓶,已完成的作品范例。
5.在桌上展示部分青花纹样图案。
玩法说明:
将白色餐巾纸蘸水打湿,一层层均匀地裹到塑料瓶身上,做成白胚纸瓶。将白胚纸瓶放到太阳下晒干后,用蓝色水彩笔在瓶身上绘制青花图案,完成青花瓶的制作。
指导要点:
1.在制作前,引导幼儿看图示了解制作方法及步骤。在制作中,引导幼儿用双手拍打的方法将餐巾纸均匀地裹到瓶身上,注意不要出现纸片翘起的情况。提醒幼儿在瓶子合适的部位(如盖顶、瓶底)贴上姓名贴,以便晒干后认领。
2.绘制青花瓶时,可引导幼儿观察图案或实物,在瓶口、瓶颈、瓶肚等不同部位绘制青花纹样。
延伸活动:
1.用深蓝、浅蓝色颜料或超轻粘土等在卷纸芯上创作青花。
2.在纸扇、纸盘、纸碗上创作青花纹。
小贴士:
本活动操作步骤较多,每一步都需间隔一定时间,所以需分几次进行。每次可引导幼儿先回顾、检查前一步骤的完成情况再继续操作,以便前后衔接。
目标:
1.尝试用毛笔或油画笔以点按、描画等方法表现水仙花,感受水粉颜料的绘画效果。
2.巩固作画常规。
准备:
1.引导幼儿观察自然角中水仙花的生长过程及姿态。
2.在美术区摆放已开花的水仙,并张贴各种水仙花图片。
3.透明绘画膜或大幅黑色、白色画纸(大于A3)。
4.水粉颜料(白色、绿色、黄色)、毛笔、油画笔、洗笔桶、抹布等。
玩法说明:
自选绘画用笔,边观察边用水粉颜料画水仙花。
指导要点:
1.引导幼儿边观察水仙花边绘画,关注水仙花直立、弯曲、垂首等不同姿态并加以表现。
2.鼓励幼儿相互学习,如用点按方法画水仙花瓣、花蕊。
3.观察幼儿的绘画过程,巩固幼儿洗笔、换色、换水等作画常规。
4.集中交流时,可引导幼儿对照水仙花实物互相欣赏作品,并可请部分幼儿介绍自己的绘画经验。
延伸活动:
用水粉颜料画其他花卉,作品可用来装饰环境,或互相欣赏交流。
小贴士:
油画笔和毛笔的质感不同,幼儿都可以尝试。
目标:
1.尝试用绉纸做丹顶鹤的身体,用油画笔表现丹顶鹤的动态。
2.巩固作画常规。
准备:
1.开展集体性的科学活动,让幼儿对丹顶鹤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有所了解。
2.在美术区的桌面上摆放各种姿态的丹顶鹤图片(见图)。
3.幼儿已在美术区用玉米棒滚画或海绵压印的方式画好背景图,并写上自己的姓名。
4.抽取式面纸巾、水粉颜料(白色、黑色、红色)、油画笔、洗笔桶、抹布等。
5.动动眼睛(购买的成品)、胶棒、乳胶、剪刀等。
玩法说明:
先撕碎面纸巾,将其团、捏成一定形状,然后粘贴在背景画面上,制作出丹顶鹤的身体。再用油画笔蘸色画出丹顶鹤的其他部位,最后画上或贴上眼睛。
指导要点:
1.引导幼儿观察范例,重点思考该怎么做出丹顶鹤身上羽毛的感觉,说说制作方法,鼓励幼儿大胆尝试。
2.观察幼儿的作画步骤,引导幼儿边观察丹顶鹤图片边调整画面,尝试表现丹顶鹤喝水、昂头、曲颈、休憩、飞翔等不同姿态。
3.观察幼儿使用油画笔的习惯,适时提醒个别幼儿遵循洗笔、换色、换水的作画常规。
目标:
1.尝试将超轻粘土通过团、搓、捏、组合等方式塑形,制作出不同的海洋生物。
2.通过图片和图书丰富有关海洋生物造型的技能技巧。
准备:
1.开展“海底世界”主题活动,让幼儿对海洋生物有所了解。
2.各种颜色的超轻粘土,泥工板。
3.各种造型的塑料或玻璃鱼缸、广口瓶等。
4.提供超轻粘土制作方面的图书,桌面上贴有各种海洋生物图片。
玩法说明:
将超轻粘土通过捏、搓、团等方式做成所需的海洋生物。将已做好的各种海洋生物粘贴到鱼缸、广口瓶内侧,并适当制作一些其他相关物品,如水草、贝壳、礁石等加以丰富。
指导要点:
1.通过提问“你想做什么样的海洋动物”,鼓励幼儿有目的地制作。
2.鼓励对造型没有把握的幼儿阅读海洋生物方面的图书和超轻粘土制作方面的图书,尝试制作鲸鱼、海龟、海星、章鱼等。
3.观察幼儿的制作方法,引导幼儿将自己制作的海洋生物身体的各部分按紧、粘牢。
延伸活动:
将制作好的鱼缸放在自然角,用于饲养金鱼、乌龟等,或者在制作好的广口瓶里注入蓝色的水,布置一个人工的微型“水族馆”。
目标:
1.学习沿线剪螺旋形,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装饰纸蛇,锻炼手眼协调能力。
2.按自己的想法有序完成制作任务,培养耐心和细心。
准备:
1.画有螺旋形小蛇图案的A4卡纸。小蛇图案以逆时针方向从外向里旋转,便于幼儿使用剪刀。
2.压花器、彩色纸、水彩笔、剪刀、胶棒、纸篓等。
3.幼儿有剪直线、几何图形(圆形、方形、三角形)的经验。
玩法说明:
以逆时针方向沿边线从外向里剪出小蛇,然后自选材料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完成作品的装饰,如用水彩笔直接画出蛇鳞,用压花器压出蛇鳞花纹再粘贴到小蛇身上等。
指导要点:
1.鼓励幼儿自己探索制作方法。
2.观察幼儿使用剪刀的情况,引导幼儿沿线剪光滑、剪完整。如果幼儿剪螺旋线有困难,可提示幼儿一手转动纸一手沿线剪。
3.注意观察幼儿所使用的装饰方法,鼓励幼儿有规律地装饰。
4.在幼儿有了一定的活动经验后,可提供空白纸张让幼儿独立制作纸蛇。
目标:
1.尝试运用豆子拼出图案,表现事物的主要特征。
2.在拼贴过程中感知豆子大小、颜色的不同与图案之间的关系。
3.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
准备:
1.开展“豆子”主题活动。
2.在分类盒中放上常见的豆类,如白芸豆、红豆、绿豆、黄豆、黑豆、花豇豆、蚕豆等。
3.在铁盒、纸盒、纸盘、软木板等材料上贴上整张即时贴作为豆子贴画底板,注意将粘贴面朝上。
4.豆子拼贴画若干,内容为人、植物、动物等。
玩法说明:
用分类盒里的豆子在底板上粘贴出自己喜欢的图案。
指导要点:
1.活动开展初期,引导幼儿观察豆子拼贴画并模仿拼贴。教师注意观察引导幼儿运用各种拼贴方法,如先拼轮廓再填充,由里及外有序拼,等等。注意引导幼儿主动收拾剩余的豆子,将其放回原处并摆放整齐,以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
2.在每位幼儿都参与过豆子贴画活动后,可组织幼儿交流、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经验。如哪些图案适合用大豆子,哪些图案适合用小豆子,是先拼贴轮廓还是先拼贴“面”,为什么要这样操作,等等。
3.豆子贴画活动其实是利用豆子开展点、线、面组合的创作活动。有的幼儿会用轮廓线条表现画面,就像用画笔画轮廓一样(见图1、图2);有的幼儿会点面结合,有实有虚,就像画好轮廓再填色或者先填色再拼贴轮廓(见图3、图4)。教师要给幼儿充分探索的机会,尊重幼儿的想法,鼓励幼儿运用自己在操作中获得的经验,大胆表现自己设想的主题,自由创作豆子贴画作品。
小贴士:
可将豆子贴画作品用夹子夹住摆放在区域柜上或悬挂在区域上空,用于装饰环境。展示时可将豆子贴画作品背对背粘贴,以节省空间,也便于幼儿双面欣赏。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