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音乐活动《问答歌》说课

01-06

身为的一名优秀的幼儿园老师,写好说课稿是我们必须要做的,为了让小朋友们的学习基础打牢,我们会准备一份生动有趣的说课稿,一份优秀的说课稿可以让上课自己轻松的同时,学生也更好的消化课堂内容。有关幼儿园说课稿范文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班音乐活动《问答歌》说课”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说教材

音乐是我们表达思想的一种方式,根据唱歌教学要求幼儿掌握一定的唱歌技能,通过唱歌教学对幼儿进行教育,主要是以歌曲的思想情感影响和感染幼儿,使其形成活泼开朗、积极向上的个性,使幼儿的身心健康成长。本次活动为孩子营造了一种宽松、自由的表达空间,引领幼儿在与教师的互动中,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能力和肢体语言能力。歌曲是2/4拍节奏,所以本课知识点是:2/4拍节奏的强弱特点及歌曲中运用的节奏型▏XXX▏、▏XXXX▏、▏XX▏。掌握好了这一知识点为整个教学活动的开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一)教学目标:

活动的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作用。我根据中班幼儿年龄特点,确立了情感、能力、认知方面的以下几个目标。

1、引导幼儿感受和表现歌词内容的变化,在音乐活动中享受快乐体验。2、学习问得清楚、听得明白、答得准确。3、学唱问答歌,学习用歌唱的形式来交流。

(二)重难点:

根据目标,我把重点定为:理解歌曲内容初步学会演唱,唱好切分音、休止符。活动难点是:运用肢体动作与同伴交流表现歌曲,并在表演中能有意识的与同伴进行交流与合作。

〔三〕活动准备:

为使活动呈现出趣味性、综合性和活动性,为了更好地服务本次的活动,我做了以下准备:音乐磁带、录音机;大象和白兔的毛绒玩具以及其他小动物的玩具。

二、说教法

针对教材内容和纲要精神:音乐教育不是用说理的方法,而是通过幼儿对音乐的审美感受,陶冶情操,丰富幼儿感情,启迪幼儿智慧,培养良好的个性。在教学活动中我主要采取了整体教唱法、情绪感染法和节奏朗诵法。

第一种方法是节奏朗诵法,主要在学习理解歌词的环节运用。这是帮助幼儿掌握歌曲节奏和记忆歌词的既简单又有效的方法。首先,我用与歌词一致的节奏来读问句和答句,引导幼儿进行尝试学习。然后再引导幼儿边拍节奏边朗诵歌词。这个过程注重发挥了幼儿的创造性、主动性,让幼儿在主动探索中学习。

第二种方法整体教唱法,整体教唱是把歌曲作为一个完整的形象呈现在幼儿面前,幼儿也把它作为一个完整的形象来接受的,这样幼儿容易进入歌曲特定意境,引起幼儿一定的情感体验带着感情演唱。首先在运用整体教唱法时,我特别注意了前期铺垫工作。教师的整首范唱,歌词的学习为整体教唱打下了基础。其次,注意变化形式、灵活运用。由于幼儿的年龄特点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整个教学活动要幼儿从头到尾整首学唱,一遍一遍的重复是不符合纲要精神的,因此,我设计了多种形式,比如无伴奏整体教唱,因为幼儿跟人声学唱比跟乐器学唱容易些,在没有伴奏的情况下幼儿更能听清歌词、曲调的特点。另外还运用了分组表演唱、集体对唱等形式。再针对较难掌握的地方进行分句教唱。这样不会使幼儿感到乏味和疲劳。

第三种是情绪感染法,幼儿在音乐活动时很容易受到情绪的感染。在范唱时运用动作、表情和声音将歌词问题表现出来,引起幼儿感情上的共鸣。另外,由于这首歌曲本身就具有游戏性,所以教学活动始终都会让幼儿沉浸在游戏和肢体表达的快乐之中。在游戏和肢体表达中让幼儿有更多的机会表现自我,从而尊重了每个孩子的自主发展。

以上几种教学方法在活动中交替使用、相互补充,使教学活动动静交替。注意发挥了音乐作品的情感教育功能,重视了幼儿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态度倾向。

三、说学法

在教学活动中主要引导幼儿初步学习整体跟唱的方法。教师整体教唱幼儿整体跟唱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整体跟唱的学习方法正是幼儿迫切需要的,这样满足了幼儿的求知欲望,符合幼儿认知发展规律。唱歌教学容易使幼儿处于被动地位,怎样变被动为积极主动呢?我是这样做的:1、创设自由宽松的教学环境,让幼儿始终处在游戏的愉快中,在游戏中幼儿自由发表意见与想法。2、设计启发性鼓励性的语言,给幼儿提供讨论的机会。3、变换多种形式引导幼儿学唱,如请幼儿领唱,分组表演唱,与同伴表演唱等,在问与答的过程中,可以将“小朋友想一想”替换成×××告诉我等。

另外,我还特别重视引导幼儿尝试运用情感体验去理解学习歌曲的方法。在发展了幼儿音乐创造力的同时引导幼儿能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情感体验,在幼儿的自我探索和尝试中突破难点。

总之,在学法指导中本着"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遵循了"幼儿是通过自由观察,积极探索进行学习的。"这一认知发展规律。为其今后独立思考、独立学习及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奠定了基础。

四、教学程序

教学分三个部分,活动流程为:游戏,激发兴趣---学唱问答歌---仿编问答歌。第一部分通过游戏:我来问你来答,让幼儿用语言来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小朋友想一想,什么动物鼻子长?教师可以出示大象毛绒玩具,边操作边引导幼儿一起回答:鼻子长是大象,大象鼻子最最长。小朋友想一想,什么动物耳朵长?教师出示毛绒玩具小白兔,边操作边回答:耳朵长是白兔,白兔耳朵最最长。边唱边引导幼儿做出相应动作,并且注意说话的节奏,为学习演唱歌曲奠定基础。

教师问:“刚才的游戏好玩吗?这个游戏还可以唱出来”,这样,自然过度到第二个环节学唱问答歌,包含着四个环节。第一环节欣赏歌曲、情感体验:首先让幼儿完整地欣赏一遍歌曲,请幼儿说出跟刚才玩的“问答游戏”有什么不同,引导幼儿说出和刚才玩的游戏内容一样,只是把说变成了唱。第二环节节奏朗诵歌词,首先请幼儿通过自己探索学习音乐的节奏。教师用形象的比喻引导幼儿,然后根据歌词内容运用语言节奏朗诵歌词。第三环节整体跟唱,分别采用集体无伴奏跟唱跟唱和分组表演唱的形式。第四环节让幼儿按意愿分成两组,一组当发问者,一组当回答者,合作演唱歌曲。第三部分仿编问答歌,教师首先出示部分动物玩具,问:谁来了?能不能把他们也唱到歌里去呢?首先,教师示范仿编:“小朋友想一想,什么动物蹦又跳,引导幼儿将蹦又跳的动物唱到歌曲里面,如:小兔、小青蛙。然后让幼儿尝试仿编问句,向其他幼儿征集答句。当一个问句有多个回答时,可引导幼儿讨论怎样回答比较合适。最后,选择其中大家都很喜欢的问答句,集体学唱。在教学活动中我掌握好宏观调控,调整控制好教学节奏速度,合理分配好时间。在提问时,注意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有针对性地选择不同能力和水平的幼儿回答。当然,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我设计好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还要根据幼儿的实际反应和接受能力及时调整,这就需要教师有良好的应变能力和灵活的教育机制,努力体现"以幼儿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

Yjs21.Com更多幼儿园说课稿扩展阅读

幼儿园音乐说课稿:问答歌


一、说教材

音乐是我们表达思想的一种方式,根据唱歌教学要求幼儿掌握一定的唱歌技能,通过唱歌教学对幼儿进行教育,主要是以歌曲的思想情感影响和感染幼儿,使其形成活泼开朗、积极向上的个性,使幼儿的身心健康成长。本次活动为孩子营造了一种宽松、自由的表达空间,引领幼儿在与教师的互动中,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能力和肢体语言能力。歌曲是2/4拍节奏,所以本课知识点是:2/4拍节奏的强弱特点及歌曲中运用的节奏型▏XXX▏、▏XXXX▏、▏XX▏。掌握好了这一知识点为整个教学活动的开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一)教学目标:

活动的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作用。我根据中班幼儿年龄特点,确立了情感、能力、认知方面的以下几个目标。

1、引导幼儿感受和表现歌词内容的变化,在音乐活动中享受快乐体验。2、学习问得清楚、听得明白、答得准确。3、学唱问答歌,学习用歌唱的形式来交流。

(二)重难点:

根据目标,我把重点定为:理解歌曲内容初步学会演唱,唱好切分音、休止符。活动难点是:运用肢体动作与同伴交流表现歌曲,并在表演中能有意识的与同伴进行交流与合作。

〔三〕活动准备:

为使活动呈现出趣味性、综合性和活动性,为了更好地服务本次的活动,我做了以下准备:音乐磁带、录音机;大象和白兔的毛绒玩具以及其他小动物的玩具。

二、说教法

针对教材内容和纲要精神:音乐教育不是用说理的方法,而是通过幼儿对音乐的审美感受,陶冶情操,丰富幼儿感情,启迪幼儿智慧,培养良好的个性。在教学活动中我主要采取了整体教唱法、情绪感染法和节奏朗诵法。

第一种方法是节奏朗诵法,主要在学习理解歌词的环节运用。这是帮助幼儿掌握歌曲节奏和记忆歌词的既简单又有效的方法。首先,我用与歌词一致的节奏来读问句和答句,引导幼儿进行尝试学习。然后再引导幼儿边拍节奏边朗诵歌词。这个过程注重发挥了幼儿的创造性、主动性,让幼儿在主动探索中学习。

第二种方法整体教唱法,整体教唱是把歌曲作为一个完整的形象呈现在幼儿面前,幼儿也把它作为一个完整的形象来接受的,这样幼儿容易进入歌曲特定意境,引起幼儿一定的情感体验带着感情演唱。首先在运用整体教唱法时,我特别注意了前期铺垫工作。教师的整首范唱,歌词的学习为整体教唱打下了基础。其次,注意变化形式、灵活运用。由于幼儿的年龄特点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整个教学活动要幼儿从头到尾整首学唱,一遍一遍的重复是不符合纲要精神的,因此,我设计了多种形式,比如无伴奏整体教唱,因为幼儿跟人声学唱比跟乐器学唱容易些,在没有伴奏的情况下幼儿更能听清歌词、曲调的特点。另外还运用了分组表演唱、集体对唱等形式。再针对较难掌握的地方进行分句教唱。这样不会使幼儿感到乏味和疲劳。

第三种是情绪感染法,幼儿在音乐活动时很容易受到情绪的感染。在范唱时运用动作、表情和声音将歌词问题表现出来,引起幼儿感情上的共鸣。另外,由于这首歌曲本身就具有游戏性,所以教学活动始终都会让幼儿沉浸在游戏和肢体表达的快乐之中。在游戏和肢体表达中让幼儿有更多的机会表现自我,从而尊重了每个孩子的自主发展。

以上几种教学方法在活动中交替使用、相互补充,使教学活动动静交替。注意发挥了音乐作品的情感教育功能,重视了幼儿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态度倾向。

三、说学法

在教学活动中主要引导幼儿初步学习整体跟唱的方法。教师整体教唱幼儿整体跟唱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整体跟唱的学习方法正是幼儿迫切需要的,这样满足了幼儿的求知欲望,符合幼儿认知发展规律。唱歌教学容易使幼儿处于被动地位,怎样变被动为积极主动呢?我是这样做的:1、创设自由宽松的教学环境,让幼儿始终处在游戏的愉快中,在游戏中幼儿自由发表意见与想法。2、设计启发性鼓励性的语言,给幼儿提供讨论的机会。3、变换多种形式引导幼儿学唱,如请幼儿领唱,分组表演唱,与同伴表演唱等,在问与答的过程中,可以将“小朋友想一想”替换成×××告诉我等。

另外,我还特别重视引导幼儿尝试运用情感体验去理解学习歌曲的方法。在发展了幼儿音乐创造力的同时引导幼儿能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情感体验,在幼儿的自我探索和尝试中突破难点。

总之,在学法指导中本着"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遵循了"幼儿是通过自由观察,积极探索进行学习的。"这一认知发展规律。为其今后独立思考、独立学习及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奠定了基础。

四、教学程序

教学分三个部分,活动流程为:游戏,激发兴趣---学唱问答歌---仿编问答歌。第一部分通过游戏:我来问你来答,让幼儿用语言来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小朋友想一想,什么动物鼻子长?教师可以出示大象毛绒玩具,边操作边引导幼儿一起回答:鼻子长是大象,大象鼻子最最长。小朋友想一想,什么动物耳朵长?教师出示毛绒玩具小白兔,边操作边回答:耳朵长是白兔,白兔耳朵最最长。边唱边引导幼儿做出相应动作,并且注意说话的节奏,为学习演唱歌曲奠定基础。

教师问:“刚才的游戏好玩吗?这个游戏还可以唱出来”,这样,自然过度到第二个环节学唱问答歌,包含着四个环节。第一环节欣赏歌曲、情感体验:首先让幼儿完整地欣赏一遍歌曲,请幼儿说出跟刚才玩的“问答游戏”有什么不同,引导幼儿说出和刚才玩的游戏内容一样,只是把说变成了唱。第二环节节奏朗诵歌词,首先请幼儿通过自己探索学习音乐的节奏。教师用形象的比喻引导幼儿,然后根据歌词内容运用语言节奏朗诵歌词。第三环节整体跟唱,分别采用集体无伴奏跟唱跟唱和分组表演唱的形式。第四环节让幼儿按意愿分成两组,一组当发问者,一组当回答者,合作演唱歌曲。第三部分仿编问答歌,教师首先出示部分动物玩具,问:谁来了?能不能把他们也唱到歌里去呢?首先,教师示范仿编:“小朋友想一想,什么动物蹦又跳,引导幼儿将蹦又跳的动物唱到歌曲里面,如:小兔、小青蛙。然后让幼儿尝试仿编问句,向其他幼儿征集答句。

当一个问句有多个回答时,可引导幼儿讨论怎样回答比较合适。最后,选择其中大家都很喜欢的问答句,集体学唱。在教学活动中我掌握好宏观调控,调整控制好教学节奏速度,合理分配好时间。在提问时,注意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有针对性地选择不同能力和水平的幼儿回答。当然,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我设计好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还要根据幼儿的实际反应和接受能力及时调整,这就需要教师有良好的应变能力和灵活的教育机制,努力体现"以幼儿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

大班音乐活动说课 鼓上的小米粒说课


大班艺术活动《鼓上的小米粒》说课

当幼儿进入动感天地这一主题后,对周围各种各样的运动现象特别感兴趣,他们不断地探究、观察、感受、认识周围的物体运动现象,他们初步了解到“物体的振动产生声音”这一简单科学道理,对此产生了浓厚的探究兴趣。《鼓上的小米粒》让幼儿感知到了物体振动的幅度和频率,巧妙地将有趣的科学与歌曲教学结合在一起,满足了幼儿的探究欲望,丰富知识和经验。就如里面的歌词“小鼓唱得响,米粒跳得高,小鼓唱的轻,米粒跳得低。”这个形象的语言使孩子对敲鼓的轻重与米粒跳舞有了具体的认识,同时通过图谱的演示,进一步帮助幼儿理解并记忆歌词,让幼儿始终处于一种积极的学习状态中。整个活动设计如下:

活动目标:1、在听听、看看、玩玩、唱唱中学习歌曲,感知乐曲的强弱变化。

2、能用肢体动作大胆表现歌曲,体验鼓上的小米粒弹跳的乐趣。

重点: 感知乐曲中的强弱变化,并能边唱边开心地表演。

活动准备:小鼓,米粒,图谱

活动过程:

一、拍打小鼓,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小客人,你们看(出示小鼓),是谁呀?(小鼓).小鼓知道我们小朋友可会唱歌了,今天它也要给我们唱歌,你们听!小鼓是怎么唱的啊? 教师有节奏地拍打小鼓。(引导幼儿学习歌曲中的第一句“咚咚咚,咚咚咚,小鼓在歌唱”)

评析:开门见山地导入活动,激发幼儿的兴趣。在小鼓是怎么唱歌中感知音的强弱的变化,为下一环节做准备。

二、以多种形式组织幼儿学习、感受歌曲强弱变化。

1、小鼓说:我一个人唱歌太寂寞了,我要请我的好朋友陪我一块儿唱歌跳舞,我们看小鼓的好朋友是谁呀? (出示米粒)

小鼓说:我来唱歌,米粒你来跳舞好吗?你们知道米粒会怎么跳舞吗?并将米粒放在鼓面上,让幼儿观察米粒跳舞了吗?(没有)为什么?(因为小鼓没有唱歌)

2、你们看仔细了,小鼓开始唱歌了,米粒是怎么跳舞的?(老师分别用轻重不同的力度拍打。)

教师敲小鼓,并提问:小鼓唱歌,米粒就会怎样?小鼓又要唱歌了,我们听小鼓这次唱得怎么样?(引导幼儿用语言来说一说,小鼓是怎么唱歌,米粒是怎么跳舞的?)为什么小鼓唱歌米粒就开始跳舞了?(引出物体振动)

小结:是呀,小鼓唱得响,米粒跳得高;(同样引出------小鼓唱得轻,米粒跳得低。)

幼儿学说相应的歌曲“小鼓唱的响,米粒跳得高,小鼓唱得轻,米粒跳得低”(感知歌曲的强弱变化)

3、老师边拍打小鼓,幼儿扮米粒,根据歌曲的强弱学说、学做相应的歌词(动作)。

4、请一个幼儿敲打小鼓,其余幼儿扮米粒,根据小鼓的不同变化,做相应的动作,并说一说。

评析:我把学唱歌曲与有趣的科学探究活动相结合,我在鼓上放了许多颗小米粒然后用不同的力度敲打,这样既能激起孩子敲打的兴趣,又能让孩子用更多的感官来感觉轻重,用眼睛看:米粒跳的高低;用耳朵听:声音的轻响,手臂的力度和和轻重的关系等,在孩子们学学米粒跳舞中,让孩子们在游戏的环境中尽情的感受,孩子们很快就掌握了敲鼓轻重的技巧。同时从歌曲的重点入手,将重点先提出来引导幼儿熟悉、感知、化解了教材的难度,重点理解“小鼓唱得响,米粒跳得高;小鼓唱得轻,米粒跳得低”减轻了幼儿学的负担,使孩子们学得轻松而有趣,并在学做米粒跳舞中,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

三、看图谱有节奏地完整学念歌曲。

1、逐一出示图谱,你看懂了什么?让幼儿根据图谱说说每个图谱所表示的意思,帮助幼儿再此理解歌曲内容。

2、在幼儿理解的基础上,幼儿看图谱教师完整地有节奏地念歌词一遍。

3、幼儿看图谱完整学念歌曲几遍。

评析:通过图谱的演示,在幼儿理解图谱的基础上,进一步帮助幼儿理解并记忆歌词,这样能满足每个幼儿的愿望,充分注重了个别差异,让幼儿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中。

四、学唱歌曲。

哇,你们真能干,都会看着图谱完整地学说歌词了,现在我们一起来唱一唱吧。

1)看着图谱跟琴完整学唱。

2)引导幼儿尝试边唱边用肢体大胆表现。

引导幼儿找寻自己身上的部位当作小鼓,和小米粒游戏。

小结:小朋友把小鼓的声音唱得真好听,有响有轻,米粒跳舞也跳得很高兴。

现在请我们的小手来做小米粒,在我们身上找一个地方当小鼓,找哪呢?------比如大腿上:我们就把我们的大腿当小鼓吧,小米粒们准备好。)教师和幼儿一起表演。------.再找其他部位表演。

评析:尝试把身体不同部位当成小鼓,,用身体的动作来表现轻重的变化,如老师来敲鼓,孩子们根据老师敲的轻重不同,用身体各种动作来表现高低、轻重、大小等等,体验扮演小米粒的乐趣。

四、延伸----小米粒还可以在很多地方跳舞,你们觉得还可以在哪里跳呢?(幼儿自由回答),然后随音乐出活动室(我们现在到到操场这个“大鼓”上去跳舞啦)。

评析:适度的延展活动可以保持幼儿园继续唱这首歌曲的兴致,同时进一步体验音乐活动的乐趣。

活动反思:

《鼓上的小米粒》是一首比较好的歌曲,节奏性强,旋律活泼简单易于幼儿接受,是孩子非常喜爱的。在这个活动中,以幼儿喜爱的乐器——小鼓“唱歌”的形式导入活动,不仅使孩子们对鼓产生了很大的兴趣,而且通过把学唱歌曲与有趣的科学探究活动相结合,让幼儿在探究活动中感受、体验击鼓的不同力度和频率与鼓面上的小米粒的动态变化的关系这一物理现象,获得知识和经验,有效地帮助了幼儿理解、记忆歌词,避免了生硬的歌词解说。让孩子们在学跳米粒的轻松氛围中,掌握了敲击轻重的技巧和米粒根据轻重跳的高与低,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代替了枯燥的讲解,用具体直观的物品代替了抽象的表述,符合幼儿的身心特点。同时在扮演小鼓唱歌、米粒跳舞的游戏中,动静交替,层层相连,逐步递进。幼儿玩得特别高兴,充分体现愉快教学给小朋友带来的乐趣。

从整个活动的效果来看,幼儿兴趣浓,参与的积极性高,较好的实现了本次活动的教学目标。

中班说课活动《Vegetable》


一、说教材

1、教材来源:此活动选材来源于生活。我们都知道,蔬菜是幼儿比较熟悉的。在秋天这个丰收的季节,蔬菜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且取材方便。它的品种非常丰富,但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发现个别幼儿不爱吃蔬菜的现象。再结合主题活动《我们爱秋天》,因此,有必要使幼儿形成对蔬菜正确的认识,加深对蔬菜特征的理解,激发幼儿爱蔬菜的情感。我们认为,选择此教材有一定的季节性、必要性,就如《纲要》中所说,“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既贴近幼儿的生活,选择感兴趣的事物或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因此,此活动来源于生活,又能服务于幼儿的生活。

2、目标定位:活动的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

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作用。根据中班幼儿年龄特点及实际情况以及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为依据,确立了认知、能力、情感方面的目标,其中既有独立表达的成份,又有相互融合的一面,目标为:

(1)培养幼儿喜欢蔬菜的情感,并在活动中乐于表现自己。

(2)通过实物、图片及对话识别所学单词。

(3)能在所学单词前加上适当颜色。

根据目标,我们把活动重点定位于:通过实物、图片及对话识别所学单词。通过多媒体课件、歌曲引路、游戏体验及品尝蔬菜,使活动得到深化。活动的难点是:能在所学单词前加上适当颜色。通过教师示范和情景表演解决。

总之,我们树立了目标的整合观、科学观、系统观,力求形成有序的目标运作程式。使活动呈现趣味性、综合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情境、游戏之中。为此,我们作了如下活动准备:

1、空间准备:把幼儿围成半圆形,操作台放于侧面。

2、物质准备:小熊毛绒玩具、创编歌曲、多媒体课件、各种蔬菜(如西红柿tomato、萝卜carrot、黄瓜cucumber、韭菜leek等 )。

3、经验准备:幼儿已经认识多种颜色,并对蔬菜有一定的经验(吃过或看过)。

二、说教法

新《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活动中应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幼互动。因此,本次活动教师除了以可爱的形象、饱满的情绪影响孩子,以自己的形态感染幼儿外,还要采用了适宜的方法组织教学,采用的教法有:

1、操作法:它是幼儿建构活动的基本方法。所谓操作法是指幼儿动手操作,在与材料的相互作用过程中进行探索学习。本次操作主要是探索各种蔬菜的趣味性,让幼儿在看一看、摸一摸中获得感知。

2、演示法:是指教师通过讲解谈话,把实物或教具展示给孩子看,帮助他们获得一定的理解。本次活动中的演示法是通过制作多媒体动画“小熊的农场”,让幼儿对蔬菜有全新的认识,在这一过程中,现代教学辅助手段的运用发挥了传统教育手段不可替代的功能,使幼儿更有兴趣学习。

3、情境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形象,为主体的生动活动提供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孩子一定的态度体验,使孩子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方法。 本次活动的全过程,我就引入了幼儿喜欢的小熊形象,结合秋收,引发幼儿融入到看蔬菜、买蔬菜、品尝蔬菜的情境中,使

幼儿主动探究,积极思维,达到科学素质的提高与个性发展的统一。

4、游戏法: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它具有教育性、娱乐性、创造性。幼儿又有好动的特点,所以在教学过程中穿插适当的游戏,使幼儿能在快乐的游戏中轻松学习。

三、说学法

以幼儿为主体,创造条件让幼儿参加探究活动,不仅提高了认识,锻炼了能力,更升华了情感,本次活动幼儿采用的学法有:

1、多通道参与法:新《纲要》科学领域中的目标明确指出,(幼儿)“能用多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因此,活动中我们引导幼儿看一看、摸一摸、学一学、说一说、尝一尝等多种感官的参与,不知不觉就对蔬菜发生了兴趣。

2、体验法:心理学指出,“凡是人们积极参加体验过的活动,人的记忆效果就会明显提高”。为了让幼儿对各种蔬菜有更深的印象,我们就采用了游戏体验法,在唱唱演演中引导幼儿认识、喜爱蔬菜。

与此同时,我们还通过幼儿间的互补学习,师幼合作共长的方法,表达着各自的丰富、多样性的认识,体现着“以幼儿发展为本”理念。

四、说教学程序

我采用环环相扣组织此活动程序,活动流程为:

激发兴趣——提问讲解——自由探索——情景表演——品尝延伸

(一)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活动一开始教师就利用幼儿熟悉的小熊形象,为幼儿创设了“小熊的蔬菜丰收了”多媒体展示,引发幼儿观察蔬菜的兴趣。在以下的环节中,我都是以小熊作为情节发展主线,从形式上,内容实质上深深吸引孩子。

(二)提问讲解

在此环节中,教师会把故事情节再梳理一遍,采用边提问边讲解的方式,学习四种颜色各异的蔬菜(西红柿tomato、萝卜carrot、黄瓜cucumber、韭菜leek),通过出示实物及其图片帮助幼儿记忆单词。

(三)自由探索

教师安排适当的游戏,来帮助幼儿巩固所学单词。再与以前所学颜色联系起来,以旧引新,温故而知新;新旧结合,创造出新的语境。老师要先作示范,如:a red tomato 。幼儿再根据老师的示范,自己尝试着给每种蔬菜加上颜色,如orange carrot;green cucumber;green leek。

四)情景表演

根据幼儿喜欢模仿、扮演小动物的特点,老师让幼儿扮演成小动物去小熊的农场买菜,喜欢吃哪种蔬菜就买哪种,但要用英语表达。Eg。I like orange carrot。

(五)品尝延伸

幼儿从“农场”买回蔬菜后,“到家”洗一洗品尝一下蔬菜不同的味道,并把自己品尝的结果讲给伙伴听一听,进一步让幼儿了解各种蔬菜的特征,从而培养幼儿喜欢蔬菜的情感。

幼儿园说课稿:问答歌


一、说教材

音乐是我们表达思想的一种方式,根据唱歌教学要求幼儿掌握一定的唱歌技能,通过唱歌教学对幼儿进行教育,主要是以歌曲的思想情感影响和感染幼儿,使其形成活泼开朗、积极向上的个性,使幼儿的身心健康成长。本次活动为孩子营造了一种宽松、自由的表达空间,引领幼儿在与教师的互动中,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能力和肢体语言能力。歌曲是2/4拍节奏,所以本课知识点是:2/4拍节奏的强弱特点及歌曲中运用的节奏型 ▏X X X ▏、▏X X X X ▏、▏ X X ▏。掌握好了这一知识点为整个教学活动的开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一)教学目标:

活动的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作用。我根据中班幼儿年龄特点,确立了情感、能力、认知方面的以下几个目标。

1、引导幼儿感受和表现歌词内容的变化,在音乐活动中享受快乐体验。2、学习问得清楚、听得明白、答得准确。3、学唱问答歌,学习用歌唱的形式来交流。

(二)重难点:

根据目标,我把重点定为:理解歌曲内容初步学会演唱,唱好切分音、休止符。活动难点是:运用肢体动作与同伴交流表现歌曲,并在表演中能有意识的与同伴进行交流与合作。

〔三〕活动准备:

为使活动呈现出趣味性、综合性和活动性,为了更好地服务本次的活动,我做了以下准备:音乐磁带、录音机;大象和白兔的毛绒玩具以及其他小动物的玩具。

二、说教法

针对教材内容和纲要精神:音乐教育不是用说理的方法,而是通过幼儿对音乐的审美感受,陶冶情操,丰富幼儿感情,启迪幼儿智慧,培养良好的个性。在教学活动中我主要采取了整体教唱法、情绪感染法和节奏朗诵法。

第一种方法是节奏朗诵法,主要在学习理解歌词的环节运用。这是帮助幼儿掌握歌曲节奏和记忆歌词的既简单又有效的方法。首先,我用与歌词一致的节奏来读问句和答句,引导幼儿进行尝试学习。然后再引导幼儿边拍节奏边朗诵歌词。这个过程注重发挥了幼儿的创造性、主动性,让幼儿在主动探索中学习。

第二种方法整体教唱法,整体教唱是把歌曲作为一个完整的形象呈现在幼儿面前,幼儿也把它作为一个完整的形象来接受的,这样幼儿容易进入歌曲特定意境,引起幼儿一定的情感体验带着感情演唱。首先在运用整体教唱法时,我特别注意了前期铺垫工作。教师的整首范唱,歌词的学习为整体教唱打下了基础。其次,注意变化形式、灵活运用。由于幼儿的年龄特点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整个教学活动要幼儿从头到尾整首学唱,一遍一遍的重复是不符合纲要精神的,因此,我设计了多种形式,比如无伴奏整体教唱,因为幼儿跟人声学唱比跟乐器学唱容易些,在没有伴奏的情况下幼儿更能听清歌词、曲调的特点。另外还运用了分组表演唱、集体对唱等形式。再针对较难掌握的地方进行分句教唱。这样不会使幼儿感到乏味和疲劳。

第三种是情绪感染法,幼儿在音乐活动时很容易受到情绪的感染。在范唱时运用动作、表情和声音将歌词问题表现出来,引起幼儿感情上的共鸣。另外,由于这首歌曲本身就具有游戏性,所以教学活动始终都会让幼儿沉浸在游戏和肢体表达的快乐之中。在游戏和肢体表达中让幼儿有更多的机会表现自我,从而尊重了每个孩子的自主发展。

以上几种教学方法在活动中交替使用、相互补充,使教学活动动静交替。注意发挥了音乐作品的情感教育功能,重视了幼儿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态度倾向。

三、说学法

在教学活动中主要引导幼儿初步学习整体跟唱的方法。教师整体教唱幼儿整体跟唱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整体跟唱的学习方法正是幼儿迫切需要的,这样满足了幼儿的求知欲望,符合幼儿认知发展规律。唱歌教学容易使幼儿处于被动地位,怎样变被动为积极主动呢?我是这样做的:1、创设自由宽松的教学环境,让幼儿始终处在游戏的愉快中,在游戏中幼儿自由发表意见与想法。2、设计启发性鼓励性的语言,给幼儿提供讨论的机会。3、变换多种形式引导幼儿学唱,如请幼儿领唱,分组表演唱,与同伴表演唱等,在问与答的过程中,可以将“小朋友想一想”替换成×××告诉我等。

另外,我还特别重视引导幼儿尝试运用情感体验去理解学习歌曲的方法。在发展了幼儿音乐创造力的同时引导幼儿能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情感体验,在幼儿的自我探索和尝试中突破难点。

总之,在学法指导中本着"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遵循了"幼儿是通过自由观察,积极探索进行学习的。"这一认知发展规律。为其今后独立思考、独立学习及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奠定了基础。

四、教学程序

教学分三个部分,活动流程为:游戏,激发兴趣---学唱问答歌---仿编问答歌。第一部分通过游戏:我来问你来答,让幼儿用语言来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小朋友想一想,什么动物鼻子长?教师可以出示大象毛绒玩具,边操作边引导幼儿一起回答:鼻子长是大象,大象鼻子最最长。小朋友想一想,什么动物耳朵长?教师出示毛绒玩具小白兔,边操作边回答:耳朵长是白兔,白兔耳朵最最长。边唱边引导幼儿做出相应动作,并且注意说话的节奏,为学习演唱歌曲奠定基础。

教师问:“刚才的游戏好玩吗?这个游戏还可以唱出来”,这样,自然过度到第二个环节学唱问答歌,包含着四个环节。第一环节欣赏歌曲、情感体验:首先让幼儿完整地欣赏一遍歌曲,请幼儿说出跟刚才玩的“问答游戏”有什么不同,引导幼儿说出和刚才玩的游戏内容一样,只是把说变成了唱。第二环节节奏朗诵歌词,首先请幼儿通过自己探索学习音乐的节奏。教师用形象的比喻引导幼儿,然后根据歌词内容运用语言节奏朗诵歌词。第三环节整体跟唱,分别采用集体无伴奏跟唱跟唱和分组表演唱的形式。第四环节让幼儿按意愿分成两组,一组当发问者,一组当回答者,合作演唱歌曲。第三部分仿编问答歌,教师首先出示部分动物玩具,问:谁来了?能不能把他们也唱到歌里去呢?首先,教师示范仿编:“小朋友想一想,什么动物蹦又跳,引导幼儿将蹦又跳的动物唱到歌曲里面,如:小兔、小青蛙。然后让幼儿尝试仿编问句,向其他幼儿征集答句。

当一个问句有多个回答时,可引导幼儿讨论怎样回答比较合适。最后,选择其中大家都很喜欢的问答句,集体学唱。在教学活动中我掌握好宏观调控,调整控制好教学节奏速度,合理分配好时间。在提问时,注意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有针对性地选择不同能力和水平的幼儿回答。当然,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我设计好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还要根据幼儿的实际反应和接受能力及时调整,这就需要教师有良好的应变能力和灵活的教育机制,努力体现"以幼儿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

小班音乐《小马》说课


一、说教材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大自然充满了生机。每一次带小朋友出去散步,总能发现孩子对春天的向往和热爱。小马又是幼儿特别喜欢玩的一种玩具,因此我设计了此次音乐活动。

二、说活动目标

1、乐于参加简单的音乐游戏,从中获得愉悦的情绪。

2、初步学唱歌曲,熟记歌词。

3、增加对春天的热爱之情。

理论依据:《纲要》指出:

1.艺术是幼儿的另一种表达认识和情感的“语言”。幼儿艺术教育应引导幼儿接触生活中的各种美好事物与现象,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和情感体验。

2.艺术活动是一种情感和创造性活动。幼儿在艺术活动过程应有愉悦感和个性化的表现。教师要理解并积极鼓励幼儿与众不同的表现方式,注意不要把艺术教育变成机械的技能训练。

三、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幼儿已有初步的音乐常规及用身势进行伴奏的基础。

2、小狗、小猫、小鸡图片;小马一只。

四、活动难重点

幼儿对歌词的掌握。

五、说教法

新《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活动中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幼互动,因此本次活动教师培养幼儿的乐感、节奏感,具体采用的方法有:

1、视听讲结合法:主要根据了幼儿的具体形象思维占主要地位的特点,和幼儿语言发展的特点而采用的。视就是引导幼儿去看、去观察。在自由、宽松且安静的环境中,通过教师示范,刺激幼儿的视觉感官,引导幼儿进行细致的观察。听就是教师的语言启发、引导、暗示和示范。设计了提问:“小马是怎么样跑的呀?”在教学中让幼儿充分体验小马波个哩波个哩向前跑的有趣。弹《小马》的音乐,充分的刺激幼儿的听觉感官。讲就是指教师和幼儿的互动式的交流,教师和幼儿充分表达自己对事物的理解、想法和愿望。在一种轻松的氛围中幼儿对小马玩耍过的地方都有了充分的了解。视听讲结合的方法能充分的调动幼儿的各种感官,让幼儿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中。

2、趣味游戏法: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形式,幼儿在游戏中发展,在游戏中学习。所以我选择在活动中和活动后采用出去春游的的形式,引出歌词中的图片内容。

3、采用图片分段学习法:引导幼儿回忆自己玩过的,大胆说出来,教师结合幼儿的回答,出示图片。幼儿观察图片,念一念图片上的内容,学习巩固歌词。

六、说活动程序

1、出示小动物图片,“今天我们小五班来了许多动物朋友,我们用各声把它们请出来吧!”

2、玩小马跟着爸爸妈妈出去春游的游戏。“周老师做马妈妈,一个小朋友做马爸爸,其他小朋友做马宝宝。”

3、“宝宝刚才跟爸爸妈妈出去玩了什么呀?”根据幼儿回答,一一出示图片。

4、学习《小马》,根据图片,学唱过程中请幼儿先通过拍头、腿、肩等进一步巩固歌词,保持住幼儿较高的兴趣,然后借助图片完整试唱,巩固《小马》。

七、活动延伸

“马宝宝们,你们休息好了吗?跟着爸爸妈妈出去玩吧!”

大班音乐活动说课 吉祥三宝


大班音乐活动说课《吉祥三宝》

活动目标:

1、欣赏歌曲《吉祥三宝》体验歌曲意境,感受与家人相亲相爱的美好心情,并初步学唱歌曲。

2、了解蒙古族的习俗文化。

3、要求幼儿用愉快的心情唱歌。

教学重点:

引导幼儿体验歌曲意境,并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分三个声部演唱。

设计思路:《吉祥三宝》是一家三口对答式的蒙族歌曲。曲调简单,歌曲中一家三口温馨幸福的对唱传达出来的家庭和谐与美好,很打动人。歌曲中的太阳,月亮、星星、花儿、果实、爸爸、妈妈和孩子,虽然是造化使然,但其中的亲情与至爱却唯独人类所独有,别致的编曲和RAP的蒙语开场。让人耳目一新,因此,我在家长开放日组织了这个活动,营造出温馨和谐的美好氛围,让家长与孩子共享天伦之乐,让幼儿从小感知亲情。

活动准备:

课件、音乐磁带游戏道具(如:爸爸妈妈的头饰、太阳、月亮、星星等头饰)。《吉祥三宝》FLASH,歌曲伴奏带、图谱,将座位安排为爸爸组、妈妈组、幼儿组。(便于分成三个分成三个声部演唱)。

活动过程:

1、欣赏音乐蒙古族《赛马》欢迎爸爸、妈妈的到来。

2、初步感受歌曲,理解歌曲内容,初步讲解歌曲。

出示课件:①音乐《吉祥三宝》的磁带。

师:今天老师带来一首好听的歌曲,歌名叫《吉祥三宝》仔细听,这首歌和平时听过的歌有什么不一样,有几个人在唱?

分析与反思:问题让幼儿带着指向性学习任务欣赏歌曲,孩子们能准确地听出有三个人在唱歌,分别是爸爸、妈妈和孩子。

课件:②再次欣赏歌曲《吉祥三宝》。

师:你们听到歌里唱了什么?并出示相应的小图片。

分析:幼儿能说出歌曲内容,小图片的出示及时帮助幼儿理解了歌词。

课件:③介绍这首歌曲的由来,是蒙古族的歌曲,可爱的孩子问不完的问题,爸爸、妈妈面对幼稚孩子的发问,总是耐心地解答。于是,爸爸布仁巴雅尔写下了这首送给他五岁女儿的歌谣。

3、欣赏蒙语歌曲《吉祥三宝》FCASH,师幼共同讨论画面里都有哪些内容。

4、分段欣赏歌曲,幼儿根据歌曲内容,自主选择匹配的小图片贴在歌曲图谱的相应位置。

分析反思:图谱设计要有形象生动而富有童趣,幼儿能根据教师分段演唱的歌曲内容,正确地选择,排列歌曲图谱。

5、老师分段教唱歌曲。

分析:经过幼儿独立思考,判断后排列的歌曲图谱,便于幼儿记忆,理解歌词在图谱的帮助下,幼儿很快地学会了演唱歌曲。

6、鼓励幼儿与家长共同有表情地说唱表演歌曲《吉祥三宝》。

分析:请幼儿欣赏倾听歌曲前奏,讨论:小朋友你们觉得是什么声音?可以用什么动作来表现,孩子们觉得RAP式的蒙语开场像马蹄声,他们设计出骑马,扬鞭便等动作,接下来是优美的情琴声,大家一致做拉马头琴的动作。

教师重点引导幼儿与爸爸、妈妈进行三个声部的演唱,指导幼儿与家长在演唱中使用体态,目光和歌声进行情感交流。教师通过指图、动作、表情、口型,给予家长和孩子必要的支持和提示。

7、请几个家庭示范表演。幼儿和爸爸妈妈相拥在一起歌唱表演。

分析反思:让幼儿再次感受家庭的幸福,一家三口温馨幸福的对唱将活动推向了高潮。

8、师幼一起感谢爸爸、妈妈的支持与合作,祝愿每个家庭幸福美满。

分析与反思:在单纯的音乐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把握好听觉与其他辅助手段的关系。具体到教学中运用了视觉等辅助手段帮助记忆,使幼儿对歌曲的理解更准确;最后,还要拿掉那些辅助材料,比比看。哪些小朋友记得又对又快,来锻炼对音乐的想象和记忆。

活动延伸:有条件的幼儿园,可通过录像等引导幼儿欣赏蒙古族的歌曲,舞蹈,进一步感受蒙古族的特点,也可以引导幼儿学习简单的蒙古族舞蹈动作。

中班活动《火箭升空》说课


中班活动《火箭升空》说课

我上的这节课是科学活动《火箭升空》这是整合课程《交通工具博览会》主题中的一个活动。

下面我先说一下这节课的活动目标:

1 拓展幼儿的想像力及对科学的探索能力。

2 尝试了解火箭升空的动力。

3 初步了解反作用力。

首先,我说一下这节课的设计意图,在《交通工具博览会》主题活动中,我们班的孩子对于火箭都非常好奇,感兴趣,平时提到火箭孩子们也都很兴奋,他们虽然知道火箭,喜欢火箭,但是火箭对于他们来说具体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他们还不是很了解。

这也正是《纲要》中所提出的:从生活或媒体以及幼儿熟悉的科技成果入手,引导幼儿感受科学技术对生活的影响,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对科学家的崇敬,所以我就抓住了孩子们的这个兴趣点,来设计了《火箭升空》这节课。

根据目标:我把活动的重点定位于初步了解反作用力,难点定位于寻找反作用力。

在活动的开始,我就利用孩子们比较感兴趣的太空课件,来让幼儿展开想像,最后让幼儿看火箭升空,使幼儿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探索发现,以及多媒体课件的利用,使活动得到进一步的深化。

这些内容从形式上,内容实质上都深深的吸引了孩子,为了孩子更进一步的了解反作用,我又做了“小小”游泳和滑旱冰的课件,因为孩子的认知都比较直观,所以我在课件上,又设计了向上向下的箭头,这样孩子们就能够很清楚的看到力的方向了。

在前面的几个环节里,我们只是听和看,对于反作用力只是一个思维上的理解,幼儿并没有亲自去实验,去感觉反作用力的存在,对于孩子们来说:科学知识的获得必须在亲身

活动,亲身体验,在获得大量的,丰富具体的实际经验的基础上得以真正的理解的,如果不让幼儿亲自去探索,去体验,孩子是不会从真正意义上去理解的,所以我根据这一规律,也为了满足幼儿好奇、好动的特点,在第二环节安排了让孩子去自由探索,在这一环节中,我为孩子们都提供了汽球、弹力球、弹簧、皮球、滑板车、装水的大雪碧瓶、弓箭等等,让孩子们在这些不同的物体中寻找反作用力。

在幼儿进行实验的时候,大部分孩子都能够认真的去寻找反作用力,只有极个别孩子只对某一样东西感兴趣,所以就不太主动的去进行其他的探索实验,根据这个情况,我对这样的孩子也进行了正确的引导,在实验结束的时候,大部分孩子都能够在不同的物体中找到反作用力。

在这一过程中,孩子们获得的经验是零碎的,所以在自由探索后,通过幼儿介绍,集体讲述的方式,对幼儿获得不同东西中存在的反作用力进行讲评,让幼儿的大脑里有了一个反作用力的概念。

在此过程中,教师是孩子们的引导者、支持者、合作者。

孩子们了解了反作用力,他们自然就会想到火箭升空的原理,所以,在活动的最后,我给他们准备了皮筋,火箭图标,弓箭等等,让幼儿开动脑筋利用反作用力把自己的小火箭送上天空。

音乐活动说课稿:颠倒歌


一、设计意图

教给幼儿一些简单的唱歌技能是音乐教育的任务之一。我们不能一味追求单纯的技能技巧。我们进行唱歌教学的目的是为了给幼儿提供享受美的机会,使幼儿获得快乐的源泉,掌握表达感情的工具,养成良好的唱歌习惯,使幼儿能在快乐的唱歌活动中得到身心全面健康的发展。根据以上的指导思想,我设计以下活动。

二、说教学目标

1、在活动中能享受唱歌的乐趣,并初步知道歌曲的名称,理解歌曲的内容。

2、学习用歌声表达歌曲的幽默、风趣。

3、教唱歌曲《颠倒歌》,并能跟唱整首歌曲。

三、说教材

《颠倒歌》这首歌曲旋律有个性,歌曲形象、生动,歌词幽默、风趣,词曲结合得比较好,唱起来上口,它十分真实地描述诙谐逗乐的动物场面。幼儿对这些描述既新奇又熟悉,所以很容易理解、掌握,使幼儿在唱歌时感到十分愉快,有利于形成他们乐观、开朗的性格。

《颠倒歌》音域为6度(1=D)最高音b,歌曲的旋律主要在儿童最感舒适的音域内进行,比较合适幼儿唱,速度为中速,节拍为2/4拍,节奏平稳,幼儿易于掌握。

《颠倒歌》的重点在于在活动中能享受唱歌的乐趣。因为我们进行唱歌教学的目的是为了给幼儿提供享受美的机会,使幼儿获得快乐的源泉。使幼儿能在快乐的唱歌活动中得到身心全面健康的发展。

难点在于学习用歌声表达歌曲的幽默、风趣。要求唱歌时有表情,这种情意的产生应出自幼儿的内心,表现在幼儿的歌声中。这就要求幼儿不仅要理解歌词,掌握歌曲,还要根据自己的理解发自内心的表现出来。这对

幼儿有一定的难度。

四、说教法、学法

教歌曲的方法不能公式化,方法要为目标服务,因此根据歌曲的特点及幼儿的具体情况,运用了游戏法和直观法,最终达到教学目的,培养了幼儿音乐感受力,音乐想象力,音乐记忆力。

游戏法在幼儿学习中起着重要的动力作用。让幼儿在学中玩、玩中学,则不会使幼儿感到枯燥无味,同时让幼儿体验在集体活动中的乐趣。老师通过设置疑问,配以色彩鲜艳的图片,把幼儿带入一个诙谐有趣的场景中;视听的结合,有助于幼儿理解歌曲的内容,老师的整体教学法及分段教学法加深了幼儿对歌曲的印象,进一步学唱整首歌曲,而在表演歌曲中,老师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及感受力,让幼儿通过自己的理解来表现歌曲的风趣,同时也提供给幼儿一个自我表现的机会。

五、说学具准备

贴绒教具:狮子、老鼠、大象、蚂蚁、小鸟、小鱼、公鸡、母鸡。老师出示了颠倒的图片,使幼儿马上形成鲜明的对比。图片直观形象,提高了幼儿的兴趣。

六、说教学程序

根据大班幼儿学习音乐活动的特点和本活动的目标要求,我设计了以下环节:1、导语、引起兴趣(复习律动)兴趣是人们从事任何活动的强有力的动力之一,尤其是幼儿兴趣可以吸引幼儿去参加各种活动,积极学习各种知识,从而发展各种能力,为了激发幼儿的兴趣,开始部分主要是要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引发他的兴趣,为以下的学习提供良好的基础。老师导语:“今天森林里发生了一件大事,有好多动物都来参加森林大会,看,第一个跑来参加的是小马。”幼儿听音乐做骑马动作进教室。老师:“谁第二个来了?”幼儿学做小猴子动作。2、节奏训练节奏是音乐的生命,是音乐的生命力源泉,因此,我特别强调从节奏入手进行音乐教育,结合语言的节奏、动作的节奏来训练和培养幼儿的节奏感,为学习一首歌曲打下坚实的基础。3、练声音优质美是唱歌的基本要求,应从小培养幼儿习惯于用自然的声音唱歌,而练声是最好的方法,它可以让幼儿的声音得到一定的放松及锻炼。4、教唱新歌曲《颠倒歌》(1)、设疑、提问

老师说:“森林仙女告诉小动物们,今天森林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请小动物仔细听,你们能不能听出哪些地方发生奇怪的事。”老师范唱,幼儿回答。激起幼儿听歌曲的情趣,启动幼儿的思维。(2)、视听结合,观察对比,加强感知出示贴绒教具,老师将大狮子与小老鼠,大象和蚂蚁的力气进行比较,然后范唱第一段歌曲,再将小鱼与小鸟,母鸡和公鸡的特点进行比较,并范唱第二段歌曲,加强幼儿对歌曲内容的理解及记忆。(3)、幼儿学唱歌曲老师通过整体教唱法进一步加强幼儿的音乐记忆,学会唱整首歌曲。

(4)、歌曲表演大班的幼儿已经积累了一定唱歌的经验,又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会有自己的一些想法。因此,可以进一步向幼儿讲讲为什么自己这么唱,这一首歌自己想怎么唱,这样会使幼儿在学唱的过程中,在情感的表达上既有模仿,也有创新,同时也注意到音色的变化。老师说:“这首歌王老师觉得非常有趣、好玩,所以在唱的时候,脸上带着笑容,声音不能太慢,要轻快活拨,你们觉得这首歌应该怎么唱呢?”引导幼儿用幽默、风趣的歌声及表情来表达。5、复习舞蹈《猜拳游戏舞》利用舞蹈结束自然又轻松,可以让整节课推向高潮,令人意犹未尽。

喜欢《中班音乐活动《问答歌》说课》一文吗?“幼儿教师教育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幼儿园说课稿,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园中班音乐活动说课稿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