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引导幼儿入园

06-20

我们的教育是与孩子做朋友,鼓励学习鼓励思考!教师需要在日常教学中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和孩子做朋友,放低姿态,互相尊重,彼此包容!那么,有哪些可以用在孩子身上的教育资源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育儿知识:引导幼儿入园”,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育儿知识:引导幼儿入园

1、遵守作息制度。幼儿的一日生活科学合理,首先要建立良好的作息制度。早上是7:40—8:00入园,下午是5:45离园。在入园适应期内有两个时间段最不适合送孩子,一是进餐前,二是入睡前。其次就是有的家长即使按时送了,而久久不肯离去,在窗前、门边“偷看”,这样只能增长孩子的不适应期,显得更加娇气!我们希望家长们能够放心地离开,这就是对我们工作的最大的信任和支持,也是给孩子一个独立锻炼的空间。

2、贵在坚持。孩子入园以后“坚持送”可谓至关重要。家长应克服种种困难,坚持送孩子来园,不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疼爱中帮了“倒忙”。

3、饮食清淡。由于孩子刚入园时不稳定,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他们的饮食起居,家长接孩子回去后,如果发现孩子特别贪吃,一定要适当控制食物的品种和进食量,注意做到“三多”与“三少”:即多吃清淡蔬菜和新鲜水果,少吃煎炸食物;多喝白开水,少喝各类饮料;多吃软、烂食物,少吃不易消化的食物。

4、药物帮助。如果孩子自身抵挡力较弱,刚来幼儿园后,由于情绪波动容易患病,家长可适当喂点小儿清火的冲剂,以增强抵抗力,帮助他们度过适应期。

5、梦靥不可怕。如果刚入园的头几天,晚上回家会出现梦靥现象,往往半夜醒来大哭大闹。出现这种现象,家长不必惊慌。随着孩子对幼儿园环境的逐渐熟悉,这种现象会自然消失。

6、不穿开裆裤入园;男孩不穿有拉练开口的裤子入园。

相信在老师的细心呵护下,在家长们的关注中,孩子们的情绪会逐渐的好转,能与老师一起开心地游戏、玩耍,也能安静地吃饭、睡觉,熟悉幼儿园的生活。

yJS21.com更多精选家园共育阅读

育儿知识:如何应对幼儿园入园焦虑


育儿知识:如何应对幼儿园入园焦虑

第一,我们要接受孩子的情绪,尽量让她把这种焦虑抒发出来,并且肯定的告诉她,我们很爱他,不是离开,只是短暂分离,妈妈回来接你,准时来。

第二,尽量这段时间都是妈妈亲自接送。并且每次都强调“你上幼儿园之后,妈妈也要去上班,我们在不同的地方,我会想你的。”

第三,尽量睡眠充足,不要吃多或者睡的晚,坚持规律作息,是帮助她认知“每天重复相同的事”,妈妈会出现有如她会离开一样。这是安全感巩固的好时期。

第四,接送孩子的路上可以聊天,聊你自己对今天的工作有什么安排,有什么期待,不要去问她,不着急反馈,只说你自己。入园后保持微笑,短暂告别,一个拥抱后迅速离开。有条件的,当着孩子的面对老师说“我家xxx很喜欢幼儿园,但她有点不适应,您一定会好好照顾她的,对吗?”一般有点素质的老师都意领神会会配合你。

第五,给孩子魔法亲亲之类的方式,或者带一个平时最得意最喜欢的玩具,可以让他在幼儿园有谈资,帮助结交朋友。参见绘本《魔法亲亲》《古纳什小兔又来了》。

第六,经常给孩子看老师发过来的视频,聊天内容包括,这是谁啊?你们在干什么啊?之类的,无知一点。孩子会很有兴趣给你解释。慢慢让他明白幼儿园和家是两个空间维度的事

育儿知识:如何引导幼儿进行自主游戏


育儿知识:如何引导幼儿进行自主游戏

“自主游戏”是目前最热门的话题之一,本学期我们组学习了大量关于角色游戏的理论文章,并不断地调整各班的角色游戏的环境及材料投放。我班角色游戏有:“微摄影”、“自助餐厅”、“花仙子”等,在组织幼儿游戏中,我发现孩子在角色区的游戏主题总变,与我预设的发展目标总是脱离。到底怎样引导幼儿进行自主游戏?通过一次次的教研活动,一次次的改进调整,我班的角色游戏终于走向成熟。

一、让环境和幼儿沟通。

在主任的指导下,同事们的帮助下,我班角色游戏的背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微摄影”摒弃了耀眼的汉字说明,用不同的图案给角色分区,大班组的老师们集思广益,利用废旧纸盒自制交卷、相册和场记板,选择“微摄影”的孩子们发现了这些图案后很兴奋,他们商量后分成不同角色,相册代表前台,收费,制作。场记板代表摄影棚,游戏结束后他们把自制的照相机分类在场记板区。制作出的照片贴在交卷上,看到孩子们玩的热好朝天,“微摄影”也一改往日的冷清,迎来络绎不绝的“客人”。“微摄影”的氛围随之也变得更加浓郁,孩子们商定游戏规则,用绘画的形式展现,每个小朋友都愿意遵守游戏规则。“自助餐厅”这个角色游戏是从中班延伸而来,孩子们当初玩的热情也渐渐冷却,我班老师讨论后,把“自助餐厅”的范围浓缩,以海鲜为主,提供大量的半成品,并布置了海鲜主题白墙,请幼儿填充,在游戏中和幼儿一起制定的规则,幼儿能够非常自觉地去遵守,省去了教师过多的介入。这样一来,在“自助餐厅”游戏中,幼儿既有了绝对的自由、又能有序的开展游戏。

二、适时提供游戏材料。

自主性游戏材料的提供并非越多越好,材料太多会分散幼儿的注意力,因此我提供的所有材料都是半成品,需要幼儿探索,加工制作。幼儿的需要是不断增长的,当幼儿出现了寻求新材料的动机时,适时地提供材料有助于满足幼儿继续游戏的愿望,如“花仙子”角色游戏中,我摒弃了成品假花,给幼儿提供了制作各种花的步骤图和材料,幼儿非常乐意动手制作,并尝试创新。当幼儿有了新的游戏主题时,恰当地提供材料可以激发幼儿再次游戏的愿望,促进游戏主题的深入如“花仙子”游戏中有“客人”突发奇想,要买花送给“病人”,于是我又提供了各种各样的包装纸、扎带等。而“花仙子”中也多出了一个角色。

三、丰富幼儿的游戏经验。

如何丰富幼儿的游戏经验,支持幼儿实现游戏愿望呢?首先,在每一次的游戏评价环节,我和幼儿一起沟通交流他对当天参与游戏所得的经验,请幼儿用自己的方式发现问题,组织大家讨论,共同商定解决办法。其次,利用各种资源丰富幼儿的认知经验,如参观、视频、家长助教、社区资源、周围环境资源,加深幼儿对游戏的理解;五一假期给幼儿布置小任务,体验生活,他们在活动中有了快乐的体验,回到幼儿园之后,把自己的直接经验假如角色游戏中,与同伴分享交流自己的新经验。第三,每周观察记录幼儿区角游戏的实况,分析,找到教育价值,丰富幼儿经验。

在角色游戏不断地探索,修正后,我班角色游戏很受孩子喜欢。我任务在游戏中,老师要做的就是观察了解幼儿、分析解读幼儿、关注幼儿的已有经验,支持幼儿主动与环境互动、创造性地开展游戏。

育儿知识:如何来引导孩子识字


育儿知识:如何来引导孩子识字

儿童识字的最佳年龄有了最新说法:3-6岁是儿童学汉字的最佳年龄段,让孩子尽早阅读,对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有益无害。

从生理学上讲,人在儿童时期大脑发育速度最快,三岁左右儿童的大脑重达900-1000克左右,约相当于成年人脑重的2/3,七岁时脑重达1280克,相当于成人脑重的9/10。儿童大脑发育最快的时期,也是记忆力特别强的时期。从心理学上讲,幼龄儿童是爱动爱玩最活跃的时期,抓住这个特点让孩子采取玩乐认识的形式,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会特别高。

识字最重要的结果不是孩子掌握多少汉字,重要的是在识字过程中,孩子的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等都能得到良好的发展。那么,该如何来引导孩子认识汉字呢?以下办法,也许爸爸妈妈可以试试。

1、看图识字

结合以图为主、以文为辅的短小故事,引导幼小儿童认识图文中对应明显的字,并根据图画的意思猜出文字。或者,找一些文字浅显、图画含义清晰、结合幼儿生活的儿歌,帮助孩子了解画面与文字的关系。孩子一旦掌握了这一方法,稍作努力就可以在阅读中认识更多的常用字。

2、利用游戏认字

游戏是儿童的天性,只要家长肯动脑,游戏中随时可以教孩子识字。比如孩子喜欢玩沙子和石头,家长可以把沙子和石头这几个字写成小卡片埋在沙堆里让孩子用小铲子挖出来。孩子挖一个让他认一个,孩子很容易就在兴奋中把汉字记住了。

3、利用幼儿故事教孩子识字

孩子喜欢反复听同一个故事,家长可以按照故事书的内容一字一句地讲,直到孩子也能一字不差地讲下来。然后,把着孩子的手,指着书上的字一遍遍地教,这样孩子会领会一个字发一个音,不认识的字会根据自己已会讲的故事猜出来。

4、用汉字积木识字

买一盒汉字积木,让孩子摆成各种玩具如火车、小楼房等。而且家长可以有意识地将某个汉字的偏旁拆开,和另外一个重新组合成一些新的汉字。孩子可以通过认一个字而连带学会很多字,并在拼拆过程中激发创造性思维和动手操作能力。

5、利用顺口溜识字

顺口溜的特点是语言简短明朗,语句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易读易记,适合幼儿的语言表达特点。利用这种方法可以使孩子轻松快乐地记住那些笔画繁多意义抽象的字。如“热”字:左手拍了九下球,四滴汗珠往下流。

6、拼词造句识字

幼儿认字往往是记忆方式的重现。一个字一个字地记,反映出来的就是单独一个字的认读,以词汇、句子形式记忆的,反映出来的就是词汇和句子,有着整体记忆的特征。如幼儿已会认读整首儿歌,看似每个字都认识,但单独抽取其中一字让其认读时,却不认识了。根据这一特点,可以采用拼字念儿歌的游戏,帮助孩子理解口语与文字、词与句的关系,鼓励孩子创造性地组词造句,拼出许多常用句。如“白——白色——白色的云彩——白色的云彩像座山”。

有了理想的方法,还需要正确地实施。吸引孩子积极主动地认字,还应该遵循一些原则:

渐进原则

在开始学习阶段不要急于求成,盲目追求识字量。应该以培养识字兴趣、识字习惯为主要目标,然后逐渐加大识字量,尽快使孩子进入阅读阶段。鼓励原则

绝大多数的孩子都喜欢做别人夸奖的事,赞美的语言会使他们的自信心倍增,鼓舞他们去独立学习。

游戏原则

对孩子来说,与其说识字是一种脑力劳动,不如说是一种“记忆游戏”,只要采取孩子感兴趣的方法,孩子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完成识字任务。

环境原则

创设适宜的识字环境,即非书本环境和书本环境,让幼儿经常处于汉字的环境中。通过儿歌识字、制作识字卡片、墙壁字挂图、阅读幼儿故事、读大街小巷的广告牌等途径,让幼儿经常反复地接触汉字,通过耳濡目染的环境熏陶,让孩子增加对汉字的亲切感。

多样性原则

孩子识字没有固定的场景和模式,每位家长可以结合自己孩子自身的特点,灵活地选择方法,培养孩子的识字兴趣,使识字活动与游戏活动及家庭生活紧密结合,力争取得最好的效果。

及时复习原则

孩子学过的字一定要及时复习,否则像熊瞎子掰玉米,掰一穗丢一穗,认识的字是不会有累积和增长的。为此,家长应经常和孩子一起复习学过的汉字,养成习惯后,自然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育儿知识:让宝宝初入园不哭


一、妈妈不要心太软

平时妈妈要养成一个习惯,就是不要让宝宝对你过度依赖。比如:妈妈要上班或外时,一般都会由奶奶或姥姥来带宝宝。妈妈走时尽量让宝宝锻炼到比较乐意地挥手和你再见,这样的话,宝宝就会适应没有妈妈的环境,养成一种能够离开妈妈的独立性,那样入园时,宝宝就可能不哭了。

有的宝宝用哭闹来反抗幼儿园,以便能唤回妈妈。不忍离开的妈妈们千万不要心软,因为这时宝宝只是一种试探,如果你走了又回来,反反复复,那样宝宝就会觉得哭闹很有用,变成一一种对付妈妈离开的手段。所以妈妈一定要坚决离开,那样宝宝会觉得哭闹没什么意义了。

二、给宝宝一个准备的过程

关键是要给宝宝一个心理准备的过程。在宝宝入园的两三个月前就常带他从幼儿园过,他看见幼儿园里的哥哥姐姐玩,一定很感兴趣。要及时把握时机,跟他讲幼儿园的好处,让他对幼儿园产生兴趣,有了这样的心理准备,当然还要配合自理能力的加强。

三、多多沟通交流宝宝的情况

第一次上幼儿园,让宝宝不哭也许是不可能的事情。哭一哭,宝宝还是能接受上幼园,你就不必太心痛和难过了,毕竟宝宝是要经历这个过程的。

入园初期,我们最需要做的事情是多跟老师沟通联络,交流宝宝在家在园的表现。最好列个宝宝基本情况,如优缺点,喜好物品,喜欢吃的饭,睡觉方式等等,还可以让宝宝带一件自己最喜爱的玩具和爸爸妈妈及家人的照片一起上幼儿园。让老师适时表扬鼓励宝宝,请老师每天给予小红花或糖果之类的奖励,让宝宝喜欢老师和幼儿园。宝宝回家后,我们尽量跟他聊幼儿园最快乐的事情,特别是小小的细节点滴,只要是宝宝感兴趣的都行,当然这些信息是要从老师那儿得来的,勤跟老师聊聊准没错。

育儿知识:如何引导不敢尝试的孩子


育儿知识:如何引导不敢尝试的孩子

一、分享板块

首先感谢一直以来的关注和支持,今天分享的板块内容是“如何引导不敢尝试的孩子!

二、分享内容

孩子怕新鲜事物,不敢尝试,是正常儿童发育中的一种体验,是儿童的一种健康反应。从心理学角度来说,这是惧怕心理的反应,是孩子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和自我说服力来接受突然面对的情况。当然,孩子有惧怕心理,也与父母过度保护有关。一些父母过度保护师德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有限,内心脆弱、胆小或者自卑。这种情况比较多地出现在2-5岁的孩子身上,也有的孩子上学之后是不敢尝试一些平常的事情。

通常,惧怕心理会随着孩子能力的提高与年龄的增长有所缓解,但如果惧怕严重而持久,焦虑、好哭、敏感,那就是适应不良的异常反应,应请专业的心理医生治疗。

为了防止孩子惧怕心理越发严重,父母一定要注意教育方式。在日常生活中,不要大声训斥孩子,应为小孩子易受条件反射的影响。父母越大声训斥孩子,孩子可能就会越紧张或害怕。

除此之外,对于有惧怕心理的孩子,父母应该以引导为主。如有必要,可采取以下方式帮助孩子消除惧怕心理。

1.条件反射法

如果一个孩子在某些事情上不敢尝试,如不敢下水,父母可以通过条件反射来矫正孩子的惧怕心理,鼓励孩子试着去做他害怕的事情。比如,可以往孩子身上洒水,与孩子玩泼水的游戏,逐步消除孩子对的恐惧心理。父母不应该强制她进去游泳。引导孩子去接触水,减少对水的恐惧心理。

2.提高孩子的心理愉悦度

孩子高兴,情绪良好时会大胆一些。因而,要让“不敢尝试型”的孩子变得能大胆些,可在让孩子尝试某一件事前提高他们的心理愉悦度。比如,游泳时要选择舒适的地方,如露天泳池。那里的水经过阳光的照射,很暖和。孩子感到舒服,就不再怕水了。

3.示范脱敏法

当你发现孩子在某些事情上不敢尝试的时候,你要明白,他们之所以不敢去做,是因为怀疑这些事会给自己带来伤害。如果父母这时能够亲身去尝试一下,打消孩子内心的顾虑,给孩子“积极正面模仿”,估计孩子就会大胆的去尝试了。

如矫正孩子对水的恐惧,可带孩子到游泳池去看别人游泳、带孩子划船,之后再慢慢抱孩子下水,给孩子浇水,用手托住孩子浮在水面……如此孩子逐步接近水,孩子就会怕水而变得爱水了。

4.不要给孩子设置心理禁锢

什么叫给孩子设置心理禁锢?简单的说,就是给孩子设定一些条条框框,告诉孩子哪些东西可以尝试,哪些东西不行。比如,我们常常听到身边的父母说类似的话:“这是羊肉,你没吃过的。”“这是平衡木,你以前没有玩过。”“这个橘子是酸的,不是你喜欢的。”父母这样做只会打消孩子尝试的积极性。所以,当孩子想要尝试一些事物时,家长应该尽量放手,让孩子自己来了解哪些可以玩,哪些不好玩。当然,这是保证孩子安全的前提下。

5.不要怀疑孩子尝试的能力

很多父母总是习惯的问孩子:“你敢去试试吗?”表面上看,父母在为孩子考虑,让他自己去判断,但实际上,这句话无异于告诉孩子:你前面的这个事情可能有危险性,如果你要去尝试,就得有足够的胆量。”这么说,一些本来就胆小的孩子必然会摇头,拒绝尝试。而再次遇到,他们也会本能的拒绝。

一旦养成了“不敢尝试”的坏习惯,孩子就缺少冒险精神与创新精神了。因而,作为父母,在帮助孩子规避一些有潜在危险的东西时,也要尽量多给孩子自由,鼓励孩子勇于尝试的一些新事物。

育儿知识:如何引导有自卑心理的幼儿?


班里有的孩子会跳的舞非说不会跳,明明会背的诗歌非说不会背。这并不是想要偷懒,而是一种自卑心理的表现。因为自卑心理,他害怕自己做不好遭人耻笑,干脆一开始就说“不行”,以拒绝别人进一步的要求。在生活中,很多孩子都因受自卑心理的影响而表现得非常不自信,原本能够做得很好的事情,非说自己不会。这些孩子遇事总是喜欢说“我不懂”“我不会”“我不行”等自我否定的话,在面对选择时更是不知如何是好;有的孩子总是在挫折之后自暴自弃。

那么,是什么原因容易导致孩子自卑心理的出现呢?

1。不良标签效应。

在生活中,很多父母不信任孩子,总认为孩子年纪小,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当孩子要求自己吃饭时,大人往往怕孩子弄脏衣服而选择喂他;当孩子满心欢喜想要自己穿衣服时,大人却为了赶时间而麻利地给孩子穿上;当孩子和小伙伴为抢玩具发生争吵时,大人怕自己的孩子不会解决问题而挺身而出。父母这种不信任的行为,无疑给孩子贴上了不良标签,在这种不良标签效应下,孩子自然丧失了信心。

2。目标不当。

这里的目标不当主要是指两种情况:没有目标和目标设置过高。二者都会导致孩子变得没有自信。没有目标,意味着没有奋斗的方向。当孩子看到别的孩子实现一个个目标而自己一无所获的时候,就会信心大跌,认为自己没有能力;同样,如果目标设置过高,久久无法实现,自然也会让的孩子觉得自己能力不行,从而失去信心。

3。挫折打击所致。

孩子很容易遇到挫折。当失败的现实摆在面前,孩子除了用哭来表示自己的情绪,内心也会对自己的能力、行为产生怀疑,继而产生不自信的心理。

4。父母没有及时肯定。

做了一件事情是对还是错、是好还是坏,孩子自己还没有建立自己的评判系统,所以需要父母帮助孩子作出评判。如果这一步缺失,孩子会把父母的这种行为反馈到自己的心里,认定是自己做错了或做得不够好,不然父母怎不夸奖自己呢?

具体该如何引导孩子克服自己的自卑心理呢?

1。制定合理的目标。

在帮助孩子制定目标时,父母一定要量体裁衣。如果孩子达到了预期目标,获得成功,父母要多赞扬,让孩子充分品尝成功的喜悦。当孩子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后,自然就会有自信心了。

2。寻找失败的原因。

面对孩子的失败,父母要帮孩子寻找失败的原因,切忌求全责备。孩子失败后产生不自信的心理常因不明白失败根源所致,正所谓“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作为父母,一定要意识到这一点,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平时,父母可以让孩子做自己的事情。比如3-4岁,可以让孩子学会自己吃饭、穿衣服、如厕、收拾玩具。5-6岁可以进一步让孩子自己盥洗、洗小件衣物,如袜子等。这样可以为孩子提供更多的锻炼机会,帮助孩子掌握一些基本能力,逐步培养孩子的自信。

3。激励效应。

日常生活中,父母要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和长处,并经常赞赏、鼓励孩子。比如可以对孩子说:“我觉得你的手工做得很好”“你会主动整理自已的玩具箱很不错”“你的画画得很好看,看起来很有想法"。时间长了,孩子的自信心也就慢慢增强了。

喜欢《育儿知识:引导幼儿入园》一文吗?“幼儿教师教育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小班入园教育笔记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