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自己去发现

08-13

家园共育讲究的是快乐专递,开心学习!家长与教师之间需要经常进行沟通与交流,及时发现孩子的不良情况,帮助孩子健康成长!那么,家园共育工作中是否存在一些不足呢?为满足您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让孩子自己去发现”,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儿子快6周岁啦,但还不会嗑瓜子。上次朋友聚会,他看到与他同龄的,甚至比他小的弟弟妹妹都能自如地嗑着瓜子,很是羡慕,于是便嚷嚷着要学嗑瓜子。朋友们听了,一齐上阵指导他。你一言,我一语,有的还亲自示范给他看。儿子学学这个又仿仿那个,一段时间努力下来,他不是把瓜子肉和壳一起咬烂,就是壳留在嘴里了,但瓜子肉却吐出来了。小家伙越学越觉得心急,最后看着壳肉不分的一堆,差点就要哭出来了。真是狼狈啊!

今天,家里来了朋友,一边拿出瓜子水果招待客人,一边和朋友看新买回的电影碟片,为了不让儿子吵着大家,我就抓了一把瓜子让他在边上自己嗑。电影情节感人,一时竟忘了关注儿子,看到大约一半光景,转头看看边上的儿子,却发现了一个意外的惊喜——他正有滋有味地磕着瓜子,小嘴里还时不时地吐出瓜子壳来。咦

,上次怎么教也教不会,怎么这次自己就学会磕瓜子啦?再仔细看桌子上的碎屑:一堆瓜子壳里,有壳肉相连的,也有嚼碎的,但越到后来的壳就越完整——看来,儿子在自己摸索着嗑瓜子。

这让我想起了去年暑假,带儿子去小区游泳池游泳。由于我自己也不会游泳,所以每天只能让他带着游泳圈在池里自己玩。时间久了,他发现一些小哥哥小姐姐都不用救生圈游,而且还能在水里练闷气。他便也要求拿掉游泳圈,还自己抓着池边练闷气。我不懂游泳方面的技巧,所以只让他自己去尝试,我只在边上关注他的安全。小家伙自娱自乐了几天,新的惊喜一波接一波地来,他不但学会了在水中闷一小会儿气,还能憋着气一个猛子扑腾二三米远呢!yJs21.cOM

这两件事串到一起,给了我启示——在孩子学习成长的过程中,我们往往会把我们认为最好的方法传授给孩子,让他摸仿着做,但结果却事与愿违。究其原因:这些方法适合你,但不一定适合我们的孩子!相反,如果我们放手让孩子大胆地去摸索和体验,孩子就会凭着他天生的灵性和才智,不断地尝试去寻找自己的感觉,从而获得成功。话又说回来,既使没有成功,所有的尝试对孩子来说,依然也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让孩子学会自己去尝试,自己去发现,这才是最重要的吧!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编辑推荐

育儿观念:放手,让孩子自己去成长


育儿观念:放手,让孩子自己去成长

蒙特梭利教育中有很关键的一条:尊重儿童,儿童成长过程中所想要做的事情,就应该让他们去做,给孩子一个自由发展的环境,以帮助孩子自发学习。内利三周岁的时候去参加海娃幼儿园的亲子班,从第一次的坐不住到后来的能坐下来,基本理解老师所表达的意思。有没有学到什么,并不重要。我希望她能知道幼儿园里有很多的小朋友一起玩,有老师一起游戏,让她对幼儿园的集体生活充满期待。同时在生活中慢慢培养她的自理能力,吃饭、穿衣、穿鞋,自己能干的事情尽量都让她自己做。

后来入园的事实证明,当初为入园所做的准备全是有用的。内利每天高高兴兴的去上幼儿园,小班一年,内利的伙食费是没有退还的,她应该是全班出勤率最高的小孩。同时她的自理能力受到了老师的表扬和肯定,稳定的情绪让她的托班生活过的健康而愉快。当大多数的小孩不安,哭闹,去经过长长短短的入园适应期的时候,他有更多的时间,去学习儿歌,游戏,在集体生活里学习着生活和社交的能力。

每个孩子都是特别的,各方面的能力都有发育的快或慢。内利的语言能力,一直到28个月,才从单纯的爸爸妈妈,完成了词组,简单句子的飞跃。而我周围认识的人当中他们的孩子,在10——20个月之间,已经能基本完整的唱简单的儿歌了。注重跟孩子在一起的过程,而不必太在意结果。家人都把内利当成一个独立的个体,跟她说话,完整的句子,讲述一件简单的事情。小孩子的成长过程,总是会给父母太多的惊喜。内利之后的语言能力,似乎是一场正能量的瞬间爆发过程,基本标准的普通话,口齿清晰,能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意思。

入园后发现,内利比其他孩子更内敛,在社交方面的能力相对来说弱了些。所以,平常和周末,经常带孩子在小区内或公园里玩耍,孩子看到同龄人自然会去跟同龄的孩子一起交流,一起去玩。我们还去做活动:“在家做饺子”体验劳动的快乐,“摘桔子”感受收获的喜悦,“魔术泡泡秀”感知泡泡的神奇,“超级飞侠”教会同伴合作的重要......孩子的成长,是一个平常活动的累积过程。有些事情,不能当时就得到想要的结果,但是,只要朝着不偏离大方向的目标前进,终能抵达目标的彼岸。

如今,内利对认字有了兴趣。尽管我不希望她过早的去学习认字。因为认字这项本领,到小学一定会开始,就算不会,学了拼音,自然就会认识所有想认识的字。可是看着内利满足于自己认字的小小成就和快乐中,我想过程本身应该是让人觉得愉悦和幸福的。读书,读诗,没有目标和目的的读各种故事儿歌,丰富的词汇和想像能力才是小孩拥有的最好的能力。遵循孩子的兴趣出发,理解孩子的想法,倾听孩子的声音。放手,让孩子自己去成长......

引导孩子善于发现自己的错误


知道是否是最近老师经常上安全知识课的原因,跳跳现在晚上比较胆子,老是要我用一只手抱他睡,说是怕坏人把他抓走;老是问我:有没有坏人,假如坏人被坏人抱走了怎么办?我反问他:你说呢?他说:我长大了有手机,就会打电话报警,叫警察叔叔把坏人抓走。我问:那现在呢,你没手机怎么办?他说:我偷偷地逃走。

晚上睡觉前,经过我的诱导,现在会将班上发生的事告诉我。他说:今天上课时老师叫我站在讲台上,因为我上课讲话了。意识到自己错了,就好办。我乘机对他的是非观进行教育:你上课讲话,不但对老师不尊重,而且对同学不礼貌,自己又学不到知识。你说是吗?他不做声。我接着说:像上次你看动画片时,我们在说话,你也很生气呀!并叫我们别吵。你这样做

,别人也会很生气,你会改正这样的坏习惯吗?他说:是呀!我会改正,如果我改正了,你会说什么?这小家伙很在乎别人对他的态度。我马上说:改正坏习惯还是个好孩子,我还是一样爱你。他马上说:妈妈,我也好爱你。开始教我做手指操,看着他的一双胖乎乎地小手在不断地动,让我会心地笑了。

小家伙还在不停地和我说话,越说越兴奋,一点睡意都没有,我只好不理会他,慢慢地就睡着了。

让孩子“自己管”自己


有许多事情就是这样,父母事事替孩子想周全,孩子就会想不周全,而只会在父母的“周全”中去享受;父母事事“不管”则能调动孩子的思维和四肢自己去管。让孩子“自己管”,他们就能逐渐地管好自己。

自从孩子上幼儿园起,我就训练孩子把自己用过东西放回原处。需要父母做的事,让孩子来提醒,孩子能做的事,父母从不代劳。

记得有一次孩子上少年宫学画忘记了带纸,我看到之后只是在一旁提醒孩子:“再检查一下,有没有忘记带的东西?”孩子漫不经心地回答“没有”,背起画夹就走了。

到教室才发现没带纸,于是只好自己回家去拿。有人说我这样不管孩子未免太过分了,但在我看来,对孩子来说,惩罚错误的方法,必须是让他自己去改正,如果父母替他们改正,则永远也“改不正”这个错误。这次孩子虽然上课迟到了,但这事给孩子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后再没有发生过类似的事。

现在儿子虽然才10岁,基本上能够自己处理自己的事情。有一次,我和他爸出差了两天,他也能在家照顾自己。我觉得,有许多事情就是这样,父母事事替孩子想周全,孩子就会想不周全,而只会在父母的“周全”中去享受;父母事事“不管”则能调动孩子的思维和四肢自己去管。让孩子“自己管”,他们就能逐渐地管好自己。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对孩子事事不管才是最好的管。

此外,我也很不赞成现在不少父母的做法,喜欢做孩子的保姆,使得五六岁的孩子不能自己吃饭,上了小学也不会穿衣服……这种保姆式的养护,会使孩子没有了自己动手的机会,丧失了基本的生存能力。

在亲子关系上,不少父母又以长者自居,言行专制,总以为孩子什么都不懂,习惯于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孩子做这不行,做那也不行,应该这样,不应该那样。凡事一概由父母支配,结果使已经有了独立意识、独立人格的孩子在自尊心、上进心方面受到很大的伤害。

其实,父母虽然表面上管了孩子的事,却抹煞了孩子的独立意识。

发现兴趣让孩子更快成长


要猜儿子的最爱,简直是个没有悬念的问题:汽车。

桌上有车模,地上有电动摩托,墙上有他用蜡笔画的抽象派汽车,加上他嘴里时常哼着的“公交广告语”:“现在是客流高峰时间,随时有急刹车的可能,请站稳扶好!”生活的边边角角都充满了汽车,这让我不时有些担忧,害怕他玩物丧志。

我试图用好看的卡通画和好玩的家庭游戏,分散他的注意力,可汽车仿佛是儿子的一种回归语言,不管多久后,他都会与汽车再度携手。于是我索性提供各种条件,将儿子对汽车的依赖进行到底。

走在大街上,儿子对川流不息的各色车辆充满了神往,于是,我开始对儿子灌输车标启蒙——我查阅资料后,将奔驰、奥迪、雪铁龙等汽车标志慢慢教给儿子。习惯了这种标志符号之后,儿子慢慢开始自觉记忆了,我发现实物教育比简单地看图片要管用,每次在实物车旁,儿子对车标的专注度是最高的,偶尔他也会用手去摸一下,触觉帮助他强化了记忆。看似纷繁复杂的各类车标,就在儿子日常生活的每一天里,不断地温习着、巩固着。

之后,我将地理知识引进孩子的视野,如德国大众、美国别克……熟悉后,我和儿子玩起了“给车标找家”的游戏。为了给孩子具体的形象思维,我买了世界地理智力拼图,让儿子在把玩中感知不同国家的形状、大小及所处的位置。时不时地我充当老师,向小朋友发问。有时我还会穿插爱国教育在里面,比如讲到日本的时候。儿子玩得津津有味,并不时地问问题。

有了好的切入点,顺理成章的东西总会接踵而来。比如认识国旗,比如练习图形绘画。世界各国的国旗色彩鲜艳,能够激发起孩子的视觉好奇,比如印度的国旗,中间一个自行车车轮;比如克罗地亚国旗,我会告诉孩子,它有一个大盾牌,像别克车上其中的一个一样,只是要大一些,孩子就会更加直观地想象;圆形、三角形、方形的绘画,也同样和汽车联系在一起,儿子迄今为止画得最漂亮的是公交车,而画大公交车的过程中,就会巧妙地运用到各个图形,只要他感兴趣,任何问题都不是问题。

在孩子感知世界的路上,让我们先做孩子的朋友,然后再做孩子的老师吧,孩子需要知道的还有很多,只要家长勤思索,多创新,就一定能发现孩子的兴趣,一定能帮自己的孩子更好更快地成长。

试着去赏识自己的孩子


每一章中,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实例来探讨赞赏给孩子带来的结果。其实,不仅是小孩子,我们大人也不是更多地期望别人的赞赏,认同吗;对于不充分的批评和指责,我们都不喜欢甚至不愿意去接受,更何况是小孩子呢。小孩子它们的年龄比较小,稚气未脱,还未能正确地认真到自己的位置,我们作为父母、教师对孩子说的每一句话,一个评价,都可能会影响到他的一生。

在本书的第一章第二小节“教育中不能没有赏识”中,编者举了一个例子,大致是这样的:心理学家哈洛克为了验证自己的理论“赞扬孩子比严厉谴责孩子更有利于孩子的智力和心理成长”

,作了一项奖惩混合的比较研究。他选择了许多数学天赋相同的学生,分为四组。在给第一组上课时,课前总要赞赏他们作业成绩优良。对第二组刚好相反,对好的不表扬,对成绩差者严厉谴责。对第三组,既不表扬也不谴责,但让他们知道一二组每天发生的情形。第四组则安排在其他地方,不让他们知道其他三组的情形,对他们的成绩不赞扬不谴责。不久,受赞扬的一组和受谴责的二组的成绩立刻有了显著的进步,约改进35﹪~40﹪,第三组成绩有进步但只有一二组的一半。但如此继续下去,情形有了显著变化,受赞扬的一组成绩进步了79﹪,受谴责的二组和不受奖惩的三组的成绩低落下去,被隔离的四组的成绩也有所降低。这个实验不仅说明了赞扬和谴责对学生的影响还表明了谴责和惩罚的真正性质。从短时间看,谴责与赞扬有同样的效果,但从长时间看,赞扬要比谴责的效果好得多。

因此做为母亲和教育者,应该让教育充满赏识。要对孩子的优点和长处小题大做、时刻赞赏,逐步形成燎原之势,让孩子在“我是好孩子”的心态中觉醒。一个赏识的微笑,就像阳光照在含苞欲放的花朵上。对渴望赏识的孩子而言,这很可能是孩子一生的转折点。因为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

提起拿破仑,那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大家所知道的是他所拥有的成就。可又有谁知道,他小时候曾被认定为是一个坏孩子。不论村子里发生什么坏事,大家都认定是他干的,连他的父亲和哥哥也认为他很坏。既然大家都那么认为,拿破仑也就无所谓了,于是变得更加肆无忌惮,直到他的继母出现。当这个陌生的女人走进家门的时候,她愉快地跟每一个人打招呼,当走到拿破仑的面前,他很冷漠的看着她。父亲介绍说:“这是拿破仑,全家最坏的孩子。”可令拿破仑永生难忘的是继母当时所说的话。她把手放在拿破仑的肩上看着他,眼里闪烁着光芒。“最坏的孩子?”她说,“一点也不,他是全家最聪明的孩子,我们要把他的本性诱导出来。”从此以后,拿破仑正如他的继母所说的那样,成了全家最聪明的孩子。可以说,没有继母就没有拥有成就的拿破仑,是继母造就了他。因为她相信他是个好孩子。不难看出,这个故事印证了赏识教育法中的一个观点: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因为小孩子会在无意识中按照父母的评价调整自己的行为,达到父母赞扬或者抱怨中屡次提到的“期望”。因此我们作为父母,不妨试着去赏识自己的孩子,这将是一个了不起的实践。当我们换了一种心态,以赏识的目光激励孩子,让每个孩子都会变成天才。

让孩子自己的事自己做


责任心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基础。一个没有责任心、价值感的孩子,将来很难获得成功。作为家长,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呢?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以下原则是作为父母应该遵循的:

1.言传身教。

教育家陶行知说:“我要儿子自立立人,我自己就得自立立人。我要儿子自助助人,我自己就得自助助人。”要培养子女的责任感、事业心,家长首先就要敬业爱岗,有强烈的责任感、事业心,因为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位启蒙教师。

2、让孩子自己的事自己做。

父母的包办行为会使孩子失去责任心。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爸爸妈妈要逐步教导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如果孩子遇到困难,家长可在语言上给予指导,但是一定不要包办代替,给孩子机会把事情独立做完。

重播责任心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基础。一个没有责任心、价值感的孩子,将来很难获得成功。作为家长,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呢?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以下原则是作为父母应该遵循的:

3、鼓励孩子做事情要有始有终,承担责任。

孩子好奇心强,什么都想去摸摸、去试试,但是随意性很强,做事总是虎头蛇尾或有头无尾。所以教给孩子做的事情,哪怕是很小的事情,爸爸妈妈也要有检查、督促以及对结果的评价,以便培养孩子持之以恒,认真负责的好习惯。例如,当孩子要养些花草动物时,家长在答应前,可以让孩子承诺定时浇水或给小动物喂养等。

4、培养孩子的耐心。

心理学家提出了用“等一下再享受”的原则来培养孩子的责任感。例如放学回家后要先完成作业再看电视或玩耍;让孩子学会忍耐,先面对痛苦解决问题,事后享受的快乐才会更大。否则尽管他们智力不比人差,成绩却因不肯用功而落后。

责任心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基础。一个没有责任心、价值感的孩子,将来很难获得成功。作为家长,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呢?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以下原则是作为父母应该遵循的:

5、让孩子体验成功。

孩子通过努力取得了一定成绩时,家长要给予积极肯定。家长的表扬与肯定会让孩子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树立自信心,增强其成功感和自豪感,使孩子明白自己能做很多的事、自己应该做很多事并且能做得很好。

专家:让孩子学会自己教育自己


对于孩子的成长过程,教育本身就是一件很难的事,要孩子自己教育自己,那就更是难上加难。负有很大责任的家长们,应该怎样做,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呢?

幼教专家现身说法——

家长们都知道,生一个孩子很容易,养一个孩子却很难——难就难在教出一个懂事的孩子不容易。现代家庭,家中只有一个孩子,几个家长轮番对着一个孩子施爱,使孩子根本没有独立生活、独立思考、独立锻炼的机会。家长好心办坏事,到如今还没有这方面的自我觉醒,这就使得孩子的自我教育进展很慢,很艰难。

国外的家长已经有所觉悟了,他们正在创设一些情境,让孩子在实践中自我锻炼。

我的小女儿在美国,她每个星期都会给孩子提供一些锻炼的机会,比如,带着孩子到同伴家中做客,让孩子实地学习做客的礼仪、规矩,亲身体验怎么才能成为一个受欢迎的客人。之后,再让孩子请同伴到自己家中做客。她让孩子自己收拾、装点屋子,自己准备待客的食品、物品,自己出门迎接客人,周到热情地招待客人,随时注意调节活动的气氛,关照每一个人的感受,最后,让客人满意而归。

几个同伴轮流做主、做客后,大家再约着到什么地方去玩。因为孩子还是小学生,不能让他们单独到远的地方去玩,几个家长虽然全程陪着孩子,但一般都不干涉他们玩的内容和方式。为孩子提供尽量大的舞台,让孩子尽情地施展自己的才华,尽量地发挥自己的优势。孩子们像这样在情境中学,在情境中用,自然而然地就学到了适应环境的本事。

国内的一些家长,教育孩子喜欢说教,喜欢指手画脚地让孩子跟着模仿。这样的教育,孩子表面上听懂了,能够模仿了,但是,孩子心灵深处并不知道这样做的道理,结果有可能造成孩子当着家长是一套,背着家长又是一套;在有限的范围内,知道相同的事该怎么做,在更大的范围,在没有先例可仿效的情况下,就不知所措了。

孩子什么都听家长的,表面上会少走很多弯路,节省很多时间,但在实际生活中一遇到新情况、新问题就会露馅。从小让孩子多尝试、多锻炼,看着孩子走弯路、吃亏、碰壁,仍保持观察者的姿态,等孩子吃亏、碰壁后,再让他们反思失败、碰壁的原因,想想自己有哪些情况没有考虑周到,哪些地方出现了差错,让孩子反思之后再尝试,才能达到进一步教育的目的。孩子尝试一遍,反思一遍,经历越多,办法就越多,成功的几率也就越多。

孩子做任何事情,无论成功与失败,都要养成反思的习惯——反思事情的每一个细节,反思事情的来龙去脉,反思事情的全过程,对其健康成长很有必要。因为过程比结果更重要——结果有很多偶然因素在里面,过程却是实实在在掌握在自己手里的,最能体现一个人的能力和水平。

要学会放手让孩子去锻炼


作为妈妈,我觉得自己永远是一个新手。面对你不断出现的问题,经常是见招拆招,有时竟歇斯底里,甚至“扬言”不要你了,直到前天早上,你的强烈抗议之后,我才意识到,自己是一个多么愚蠢的妈妈,根本不会爱自己的儿子,孩子是会经常犯错误的,也是在不断犯错误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作为母亲我需要的是不断的引导你,而不是嫌弃你,强制你接受我们大人的观点,妈妈那天已经向你道歉,不知你可原谅妈妈的无知?

今天中午爸爸的做法让妈妈明白了一个道理:有一种爱叫做放手。

在妈妈眼里你永远是那么小,总不放心让你独自离开我的视线范围,每次放学回来你都想在楼下玩一会儿,可当我和爸爸没空时,就不让你玩了,而你总在尝试说服我们:“妈妈,那我自己在下面玩一会儿好了,等一会儿你叫我好了。”而每次我都马上拒绝了你,你已经7岁了,我都不曾让你一个人在楼下玩过,而妈妈的理由是:小区车子那么多,很不安全!因为有一次,你差点儿被一辆倒车的出租车压住,那天晚上妈妈一个晚上没睡好,妈妈真的吓坏了啊,妈妈无法承受你受到任何伤害。所以即便你每次抗议:妈妈你看丹丹(隔壁小女孩)比我小一岁,她老是一个人在下面玩,我也想下去啊!而结果是:抗议无效!

今天中午爸爸说:“朱易,爸爸给你一个任务。”你说:“什么?”爸爸说:“做一件你肯定喜欢做的事。去小区门口的小店买一袋细盐,是细的哦……”爸爸仔细交代了一番你就拿了钱出发了,可我说实在很不放心,心想还不如自己去呢,可还是忍住了,爸爸说:“你不放心就在窗口看着啊。”于是妈妈就马上打开窗子,看见你从楼梯上下来,跑得很快,妈妈就忍不住喊:“朱易!你慢一点啊!”可你根本没听见妈妈在叫你,一直跑到路口才看见你慢下脚步,妈妈悬着的一颗心才放了下来。只见你左看右看,见没有车,你就走了过去,呵呵,妈妈那一刻真感到高兴。过了一会儿,妈妈就见你拿了一袋盐回来了,走到路口,你还是先左看右看,然后再通过的,过了路口你又转过头看着弄堂那里,妈妈觉得有点奇怪,哦,原来是爸爸学校的陈老师在叫你,她问你:“朱易,你在做什么啊?”你说:“我去小店买盐了。”陈老师直夸你:“真乖,都会买盐了啊!”呵呵,你的第一次单独行动圆满成功!妈妈给了你一个吻作为奖励。

有一首歌名叫《有一种爱叫做放手》,妈妈觉得教育孩子也是如此,要学会放手让你去锻炼,在历练中长大,有一天你才会飞得更高,飞得更远!而妈妈要做的就是学会放手,那才是真正的爱你。

让孩子自己解决争端


让孩子自己解决争端某日,为了能清闲半刻,我带女儿到一个朋友家去玩儿。朋友家有一个和女儿一样大的儿子,而且都叫**,我们是**,他们是小**(小**比我们**小一个月),我们又打电话邀请来了另外两个小朋友,xx和小A,一共四个小朋友。待小朋友都来齐了,我们大人交代了几句,基本就是小朋友要友好,不能打架,玩具要轮流玩儿,不要抢之类的每天都要交代无数遍的话,然后我们就撇下几个小朋友,跑到客厅聊天去了。

在小朋友们单独玩儿的过程中,我们其中三个孩子的妈妈都比较泰然自若地神侃,只有xx妈妈不停地往孩子们玩儿的小房间撇几眼,生怕孩子们发生冲突。我劝她说:“别担心,孩子们其实能够用自己的方法解决任何问题,平时主要是我们大人干涉得太多了,所以,有些小孩子遇到点儿困难就来找父母,我们还是抓紧享受这没有孩子烦扰的美好时光吧。”xx妈妈疑惑地点了点头,但是我知道,她心里还是放心不下她的宝贝儿。

一开始,孩子们还算和平共处,你玩什么,我玩什么都互不干涉,想玩别的小朋友手里的玩具,还知道商量:“**,给我玩玩你这个小汽车,可以吗?”“行,给你。”听着他们小大人似地商量,我们都暗暗窃笑,这些小家伙,气儿顺的时候还真是挺可爱的。不一会儿里边还传来了叮叮咚咚的琴声,我们偷偷一看,原来是两个**在像模像样地弹电子琴,于是,我们放心地接着聊天。

可是,好景不长,过了一会儿,就听见xx在里边哭了起来。xx妈妈一听到孩子哭,立马坐不住了,赶紧冲到屋里,问怎么了。原来是xx也想参与到弹琴队伍中去,可是两个**合力把她给挤了出来,说他们还没弹完呢。听到是因为xx想弹琴没弹成,xx妈妈一边哄xx,一边和两个**谈判说:“你们让xx弹会儿琴好不好?你们都弹这么长时间了,是不是?”开始两个小朋友不愿意,xx就一直哭,xx妈也就一直不停地说,后来我们都看不过去了,用其他的玩具把两个兴趣正浓的小朋友给吸引了过来,屋里才重新恢复了平静。不过,从那以后,xx妈妈就一直在屋子里陪着xx,再也没出来和我们聊天。

过了一会儿,就听见两个**又吵了起来,只听小**:“给我这个!”我家**就说“不给,是我先拿到的!”吵着吵着,两个小朋友又把战争从小房间里发展到了客厅,我家**在前面跑,小**在后面追,xx妈妈也紧张地跟了出来。但是我和小**妈都没有任何反应,还是继续聊天,小孩子的事儿,自己去解决吧。就在外面你追我赶的时候,小**一把抓住了**,但是**也不屈服,把两只手高高地举到空中,把玩具在两个手之间倒来倒去,小**是怎么转也拿不到这个玩具,看的xx妈妈一个劲儿地感慨:“我说你怎么这么放心呢,原来你家**这么厉害呀,还知道把玩具在手里倒来倒去的,你是怎么教得呀?”我说:“我可从来没教过她,她这叫实践出真知。孩子们之间抢夺的事情多了,自然就自己想出了让玩具不被抢走的办法。”正说着,两个**之间的如火如荼的战争却自动停止了,原来是我家**主动把玩具交给了小**,自己去玩儿别的玩具了。我对xx妈妈说:“你看没事儿吧,小孩子之间的事儿,尽量别管,除非动用武力了,可以稍微干涉一下。否则根本不用管。”

正说着,她家xx又开始大哭,原来xx又和小**抢开了玩具,没抢到手,就开始大哭。xx妈妈又赶紧冲了进去,一边劝xx,一边和小**交涉。xx看妈妈一直没有给她拿到玩具,大发脾气,一边哭,一边大声尖叫。为了不吵到邻居,我们不得已参与到了劝解大军中,我们最终是在孩子们的哭闹中散场的,其中,xx哭了不止五次,xx妈妈也不停地在哄xx,和别的孩子交涉,最终疲惫不堪。

其实,孩子们的适应能力很强,学习能力也很强,他们会在冲突中摸索出如何与人相处,如何解决争端。如果家长过分参与其中,孩子会对家长的干涉产生强大的依赖心理,只要遇到困难(不管是和小朋友有冲突,还是学习上有困难)就来找家长,稍不满意,就会大哭大闹。这不仅对孩子的成长没有任何好处,还会磨灭了孩子自身存在的探索新事物的潜能。

家长们,尝试着放开我们保护着孩子的双手吧,让孩子自己去飞,自己去寻找属于自己的天空。

感谢您阅读“幼儿教师教育网”的《让孩子自己去发现》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教育孩子的方法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带孩子去幼儿园工作总结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