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请放手吧(中班小朋友个案)

08-21

每一个小孩都有无限的潜能,家园共育可以让孩子的潜能更好的激发出来!教师应当定期开家长会,进行沟通协商,实现家园相互配合,同步教育,促进幼儿健康、快乐的成长!那么,家长可以配合教师做哪些工作呢?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家长,请放手吧(中班小朋友个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从小班起,我们班的异异小朋友由于体质差,三天两头地感冒、咳嗽,所以她一直受到了老师们的特别“保护”。本学期,这孩子的出勤率还算蛮高的,家长和老师都很替她高兴。虽然,这孩子在大多数方面都表现得不错,可是,我们发现,异异小朋友在生活自理能力方面做得还不够好。

在小班时,其实我就发现了这一点,每次来园插晨检牌时,她总是以一种不肯定的语气问爷爷:“爷爷,这个是我的吗?”爷爷用他的老花眼仔细一看说是后,她才会安心地插牌子。到了中班后,老师又重新让孩子们认了自己的晨检牌位,可是,异异至今每天来园时还会向小班时一样的语气问她外婆。有时

,我让她自己想一想、找一找,可是多次是插错的。而她外婆怕孩子出洋相,于是急冲冲地告诉孩子其正确的地方。而老师只能说下次可别忘记噢!

对于班里每人一个小壁橱也是一样,好几次让她把自己的蜡笔拿出来画画时,她总是找不到,老师多次教她记壁橱的捷径方法。但是最后还是异异妈妈想了一个办法,让她在壁橱上做了标记后,以后才找到自己的壁橱。在一日活动中,像类似的小事还真得挺多的。

面对这样一个平时不怎么犯错误的孩子,老师肯定很少机会去批评她。而由于孩子体质弱,她不生病就已经是最大的喜事了,回家后受到得更是家人的百般呵护。M.YJs21.COm

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孩子们出现以上的这种现象,也是在所难免的。可是,我觉得一直这样下去的话,孩子在以后的成长过程中,特别是在自理能力方面肯定是弱于别人的,那么如何去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呢?我个人认为,首先孩子得摆脱对别人的依赖,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幼儿在一开始适应变化的环境时肯定会遇到很多困难,但是学会解决生活中不断出现的困难的能力是必须的,幼儿的成长需要老师、家长的关怀和指导,但老师、家长不可能始终地跟随在孩子的周围,替她去生活,也不可能事事处处得到长辈的保护。因此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让孩子具有一定的独立性,摆脱对别人的依赖是非常重要的。

异异小朋友由于体弱,大家都不敢让她“劳动”,生怕孩子累了又会犯病,其实让孩子在劳动中获得本领,间接也就培养了孩子的自理能力,而劳动的机会又是时时处处都有,关键所在是家长是否愿意放手。特别作为家长的,平时就应该有计划地安排孩子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动和劳动。千万莫让孩子成为温室之花。因为孩子最终要长大,要离开父母,走向社会,要成为一个独立的人,所以要尽早培养和锻炼她安顿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编辑推荐

请放手,给孩子成长的自由


如今的儿童,生长在新世纪,许许多多家庭,物质财富均相对丰富,温饱无忧,而且多是独生子女,家中大人多把孩子奉若至宝。孩子从出生开始,就没有可以自己安排的生活,在孩子没有思想没有行动能力的时候,大人们是没办法撒手,可是随着他们年龄的增长,为什么我们不慢慢撒手呢?也许我们担心孩子摔倒,担心他们受伤,既然这样,我们凭什么在他们长大成人的时候要求他们自己去奋斗、去拼搏?大多数家长在抚养孩子的时候,都是把他们像寄生虫一样抚养,这也没有什么不可以的,关键问题是当寄生虫长大的时候,家长们又希望这些寄生虫立即成龙变凤,可能吗?

所以,我在教育孩子中的一个深刻体会是:家长请放手,给孩子点成长的自由!让他们自己去体会成长道路上的苦与乐吧。

1.多给孩子鼓励少讲失误过错

孩子作为家庭中年龄最小的一名成员,往往却是家庭中最重要的成员,一般都是家庭谈论、观察的中心。平时带孩子的,多数以妈妈、奶奶为主,所以孩子的话题,也是她们在外交际的谈资。这些本来都很正常,问题在于大人们在谈论孩子的时候,往往都很随意,纯粹是闲聊,根本没想到这时候所说的内容对孩子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比如大人说了,我的这个孩子啊,太调皮,家里什么都敢碰,不管有没有危险,比如插座,他就老想用手摸,出了事怎么办啊?可谁也管不了,太让人操心了!说这个话是不是很平常?可孩子听了会怎么想?他就会认为,我原来就是调皮的孩子啊,原来他们管不了我啊,关键是我也没遇到什么危险啊,所以他就会这么一直做下去。

下次谈论的时候大人还这么说,小孩越就这么做,慢慢就成习惯。这个过程是怎么形成的呢?我认为大人起了决定性作用,从心理暗示,到心理引导,最后进行强化形成。如果大人能注意这点,在谈论的时候,发现小孩在旁边,就这么谈论:我这个孩子啊,好奇心重,看到什么都愿意碰,但他特别聪明,知道有些物体危险,比如看到插座,总想碰,不过就是不伸手,可机灵呢!如果孩子听到这么评论他,就会知道有些东西是不可以碰的,有危险,机灵的孩子就不乱碰,幸亏我那次碰了大人没看到,以后我得当机灵孩子。同样的事情在闲聊,给孩子的影响肯定不一样。

所以,在教育孩子时,舆论引导至关重要。尤其父母在评论孩子时,一定要注意分寸,加强正面引导而不要强调失误过错。

2.好习惯胜过万贯家财

随着孩子不断成长,开始步入学习阶段,大人们开始为孩子策划未来,这时候的家庭教育任务最繁重,我总结了一下,可以用三句话概括:强制定型,平等沟通,培养习惯。强制定型的意思就是大人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给孩子定一个比较明确的努力方向,这时候的小孩,玩心重,对事物似懂非懂,所以得靠大人来定型,大人唯一要注意的就是定型时尽量客观,切合孩子的实际情况,一定不要掺杂主观情绪,把自己未完成的心愿强加给孩子。孩子们虽然小,似懂非懂,但已开始有意识的分析判断事物,大人们不能总感觉他们不很懂而不与他们交流。不仅要交流,还要平等交流,倾听他们的心声和对事物的判断,然后以朋友的身份来引导。

如果自己的孩子愿意和别人聊天沟通而不愿意和家长沟通,家长一定要反思,肯定是自己的沟通方式出了问题,多数情况是家长摆出长辈的身份或者没有站在孩子的立场或知识层面来看问题。培养习惯,看似简单,实则关系孩子一生,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可以让孩子受益终生,比如专注、谦恭、坚韧、勤奋等等,家长们在这个阶段一定要仔细观察,发现好的习惯一定多鼓励,发现不良习惯一定要想办法尽快引导,可以这么说,给孩子养成好的习惯胜过留给他们万贯家财。

3.父母要为孩子做榜样

孩子的性格千差万别,每个孩子的教育也不会一成不变,从原则上讲,我以为孩子的教育越小越宽松,越大越专注。小的时候给他们点自由,大的时候多给予指导。我估计不少家长困惑的是当孩子有思想的时候,根本不听大人的指导,这个现象其实最好解决,问题不在孩子,在家长,这些家长可以扪心自问,你研究过心理学吗?研究过与孩子沟通的内容没有?研究过沟通技巧没有?

家长研究比较多的除了自己的工作就是孩子的吃穿。时代进步了,当吃穿不是问题的时候,思想就是根本。身教重于言教,别怪孩子们,从我们做起,多看书,多学习,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就一定都能够培养出有学识,有修养的下一代!

放手让你的孩子玩泥巴吧


放手让你的孩子玩泥巴吧收到这里两本书是疯狂周末的午后,因为临近中秋我们的疯狂活动,导致一直到现在都没能好好的看看这两本书。所以一直没机会跟大家分享下,这两本书是小恐龙幼儿园系列中的,我收到的是《我们爱泥巴》《下雪了》,两本书的情感基调似乎都是快乐,很适合我们家这个就喜欢欢乐场景的娃啊。

两本书都是女儿喜欢的场景,因为某部英文动画片的原因,小妞最喜欢的动作就是跳水坑,也就是小恐龙这里的玩泥巴。而下雪也是女儿很期待的。小妞一直期待冬天到姥姥家去打雪仗,不知道今年马市的雪会不会再次成灾。这个真的是很矛盾的事情,雪大可以带来很多快乐,但是对于南方城市却也算是个小小的灾难。

好,我们废话少说,还是继续分享小恐龙的快乐生活,绘本届关于恐龙这个庞然大物的一个怀念,恐龙的灭绝,跟物种的进化环境的改变有很大关系,而今天,人类更加变本加厉的破坏或者改变着环境,不知道有一天是不是有更多的物种我们只能依靠书本去回忆,去怀念,我真的不希望这一天的到来。

我觉得没有哪个孩子不喜欢玩泥巴,你家的孩子喜欢么?哪种你和水带来的快乐,是今天风靡的电动玩具益智玩具所不能比拟的,泥巴的可塑性,可想象性是那么的吸引我们。小恐龙们喜欢,孩子们也喜欢。但是,现实生活中也会出现《我们爱泥巴》中的现象,读完这本书,你就会明白为什么开始丹尼尔不喜欢玩泥巴,其实他不是不喜欢,而是因为在长期的家庭生活中,父母给她灌输了一种泥巴弄到身上很脏的概念,其实真的很脏么,但是脏的处理是那么的简单,洗洗擦擦就可以搞定了,但是带来的快乐却是巨大的。我们一起来感受下小丹尼尔的幼儿园泥巴生活吧。

妈妈在送丹尼尔上幼儿园的路上提醒他,“不要踩到水坑,脚会粘上泥巴的,”于是在妈妈的提醒下,丹尼尔是小心翼翼的避开水坑,你看那个表情描画,多形象,看到这里,是不是很多妈妈找到了自己的影子,你是这样遏制孩子探索的妈妈么,我们每个人都需要自省。

到了幼儿园,别的小恐龙都在热热闹闹的谈论着这场雨,这个可以到户外去玩的好机会,然而,丹尼尔却对泥巴有一种畏惧,自己还躲到了柜子里

丹尼尔躲在柜子里,用伦敦铁桥的曲调唱着歌,期待泥巴快点干,那么丹尼尔是一直躲在这里,远离了泥巴么,这里我们不能不提到丹尼尔的迪老师,这绝对是一个非常懂得幼儿心理和为幼儿着想的好老师,迪老师对丹尼尔进行了引导,虽然丹尼尔还抗拒泥巴,去自己玩秋千了、

丹尼尔一个人玩着秋千,确实没有泥巴了,但是一个人玩的并不开心,他眼巴巴的看着其他的小伙伴在开心的坐着泥巴蛋糕,跳着泥巴舞,是那么的羡慕。

终于他忍不住了,于是冲下了秋千,大胆的加入到了小伙伴们中,玩的开心极了。

结束后,迪老师给丹尼尔把身子擦干净,丹尼尔开心极了。这一幕感染了我,丹尼尔的笑容震撼着我的心灵,孩子们是那么容易满足,很多时候我们是不是应该更多的站在孩子的立场上去决定去规范一些东西。

随书来的2012书目,里面有那么多我虎视眈眈很久的图书,等着等着,慢慢地购进。

封底,很不错的一套书,不仅仅是故事,还启迪着我们的家庭生活,希望更多的家长和孩子共读这套书,带给你的绝对不仅仅是故事,还有更多需要我们去深思,去借鉴的东西。

育儿观念:对于孩子,请适当放手!


育儿观念:对于孩子,请适当放手!

这天中午的午餐是香喷喷的丸子汤,由于饭比较热,我一边给小朋友分饭,一边叮嘱小朋友注重安全,小心烫着。忽然听到小朋友喊道:“老师,豆豆的饭洒了!”一双双眼睛齐刷刷地看着我,而把汤洒了的少阳却一动不动的坐在那儿,任凭那些饭从桌子上流到身上,我连忙喊:“豆豆,快站起来!”我怕孩子烫着,而他仍然没有反应,于是我一把将他拉开。我感到一阵痛心,这么多的孩子看着汤被打翻,连最起码的自我保护都不会,汤很烫但只要站起来,危险就可以避免,细想一下,同样的情况在家里肯定也会发生,只是这些都被父母“包办”了,孩子只有挨训的份,没有动手的机会。

我借此机会问孩子们:“你们说豆豆的饭洒了该怎么办?”“会烫着吗?”“怎样才能不被烫着了?”让幼儿认识到事情发生后,首先要自己想办法,汤很烫时应马上站起来,或把两腿分开,赶紧离开座位,最后把桌子擦干净。

在日常生活中,对于孩子的事情,我们已经包办的太多!能做的让他自己去做。要让幼儿真正掌握并懂得解决问题的办法,老师和家长要多给他们一些引导,多给孩子一些实践锻炼的机会。遇到事情,可以鼓励让他自己试一试,但决不能代替他!

育儿观念:爱孩子——请学会放手


育儿观念:爱孩子——请学会放手

这次是潞潞上小班开学以来,老师第一次要求交育儿心得。仔细想想在养育女儿的过程中,我做的有太多的欠缺,没有多好的经验,唯一让我感受最深的地方就是要放手让孩子去成长。很多时候道理说起来很明白,但是实际过程中却又会做着相反的事情。

中国的家长60%基本上是为孩子而活,而且活得很难,家长难,孩子难,老师难。的确如此,从怀上潞潞到现在我是不折不扣的成为了这个60%的家长之一。都说女儿要富养,所以自出生至今,我都本着尽自己最大的能力给女儿最好的,希望她能更快乐点,更幸福点。

小时候学走路,大人们都怕自己的小宝贝万一摔坏了胳膊、碰坏了头,都给她时刻保护着,但结果总是会摔得鼻青脸肿。潞潞刚学会走路时我一般都是放开手给她自己走,每次要摔跤时她都会停下来让自己站稳再接着走,后来慢慢大了,走得快了即使偶尔摔一跤,她摔跤的姿势都很特别,前趴时她的头都是昂起来自然摔不到脸部,后倒时头是抬起来的也摔不到后脑勺,其实她也就是在跌倒的过程中学会了自我保护,放开手让她自己去走,她会走的比你想象中的要好很多。

在家里的时候,家务一般都是做爸妈的全包,好奇的小宝贝们又特别喜欢帮忙,家长都会对孩子说:这个你不要碰,那个你不要搞,你去玩你的玩具,看看你的小人书,只要你学习成绩好,我就满足了。这样的做法也许一时会使你的小宝贝在理论学习上稍微强一点,渐渐的你会发现她的能力都跟不上同龄小朋友,因为她的自理能力得不到锻炼发展,她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不到锻炼。小朋友的学习模仿能力是超强的,平时在家洗衣服时,潞潞都会陪着我一起,帮我拿小板凳,问我累不累,时间久了她也知道洗到哪件衣服掉色的时候就不能把这个件衣服放在一起洗。周末只要提到打扫卫生,她就会跑过去找抹布,我拖地,她擦桌子。只要我拖把空下来,她就立马跑过去给拖地。看着小不点忙前忙后做妈妈的看着特别幸福。

现在上幼儿园了,因为想给她更好的学习环境,所以送到了南通,因为路远每天都只有坐接送车。开学第一天,因为有太多的不放心但又不想让她搞特殊,我就先让她坐上校车,然后跟在校车后面一起到了学校。让我开心的是小朋友们好像都挺开心的,一个一个的拉着衣服排着队在老师的带领下走进校园,当然这个也不排除个别小朋友的哭闹。在幼儿园里,担心自己的宝宝饿了、渴了、尿床、不听话、没有好朋友等等太多,每天都会在耳边唠叨,吃饭要好好吃、小便要叫老师……。经过这一个多月的观察,其实只要我们做家长的放开手,顺其自然的发展,孩子就会带给你很多的惊喜。潞潞放学回家后第一件事就是跟我讲她在幼儿园一天的故事,哪个小朋友今天哭了、哪个小朋友的妈妈来接她放学了、谁跟谁是好朋友、今天的饭是自己吃的还是老师喂的、老师教的儿歌也会自言自语的重复的讲。当目光锁定,看她表演时她就会不好意思的大笑两声。我知道她其实是会的,只是不好意思表达出来,就缺少一个人鼓励她一下就更好了。以上讲了那么多不是想说潞潞有多好多优秀,只想表达我们做家长的不要刻意的为孩子制造某个环境、约定一个不成文的规章、限制孩子的交往圈,只要她们的行为是安全的、符合常理的,对于孩子做家长就要放开手让他们去做;对于我们自己加强自身的学习和修养,做孩子良好的示范和引导;给孩子一个温馨和睦的家庭;让孩子拥有丰富多彩的生活,以拓宽视野,增长知识。

我们深知:教育孩子不仅仅是幼儿园老师的事,家长在做好孩子后勤保障的同时,也要关心孩子在园里的学习生活情况,我们可以在家长会上或每天接送孩子的时候,多跟老师沟通。如果孩子有缺点,在家庭教育中逐步改正,这样才能使学前教育达到最佳效果。

以上是我的育儿心得,希望各位家长和老师能够多多交流,相互提高。

育儿:家长学会放手


育儿:家长学会放手最近每天下午都去附近的绿道去玩玩,那里有很多的小朋友玩,因为那里有很多的健身器材,还有儿童滑滑梯,所以很多家长都带着小朋友去玩,我也不列外。孩子总不能老是待在家里,不跟外界接触,怎么能够让她学会和外界交流呢???

不过很多妈妈带着孩子出去后总是有很多的顾虑,比如:会不会被别的小孩欺负啊?自己会不会乱跑啊?那里脏不脏啊.........

因为我家xx也大了,我也就不那么像她小时候那样费心了,基本上是带着去了就不管了,我直接就玩我自己的,或者看手机,或者跟别的父母聊天,要不就那本书坐到椅子上去看。等她玩累了或者渴了自己就来找我了。

前天周日,因为想着下午的人比较多,所以很早就带着xx去了。我去的时候,大概只有五六个小朋友在哪里。我把xx带到那里以后,照样没有管她,让她自己玩,我就坐到一边看书去了。过了一会,我听见一个妈妈在大声的叫着:哎!慢点慢点,弟弟小一些,你让一让。因为xx比较大一些,所以我就抬头看了看,不过xx没有在那个出口,在另一边。我看见一个年轻的妈妈正趴在滑梯上,有个穿着深蓝色线衣的小男孩从上面滑了下来。小朋友滑下来后,那个妈妈说:那里有大的小朋友,你不能在这里玩,换个地方吧,这样要是踩着了怎么办?你那么小,看见有大个的就要走开啊。

我看了一会,没什么事情,我又继续低头看我的书,可是每到两分钟,又听见这个妈妈的尖叫,赶紧下来,那里很危险,你现在还小,不可以到那么高的地方去玩你去那边矮一点的地方去玩。(男孩估计有三四岁的样子了,我觉得滑梯也并不算高,它是类是环形的,最高的地方我们的手都可以够的着)。我想,估计这边妈妈有点太担心他了。不过每个人的想法不一样,矮的确实是要安全一些。妈妈担心孩子摔下来也无可厚非。

因为经常听见这个妈妈在叫,一会叫小心点,一会叫,不可以撞着小弟弟了,一会又叫这里不可以玩,所以我对这样特别紧张的妈妈很注意,怕万一xx撞上去了就麻烦了,毕竟小孩子有时候再怎么懂事,还是会有疏忽的时候。于是我也不看书了,眼睛就瞪这滑梯看,瞪着看xx在哪里玩,免得碰上了。xx还好,一直在一边自己玩,刚好有两个小朋友能玩到一起去,xx就带着那两个小朋友在一个滑道上在玩小车子,一个人在上面把车子滑下来,另外两个就捡,过一会就轮流玩,然后他们又去捡树叶之类的。

过了一会,那小朋友估计没有人在滑梯玩了,一个人玩的也没有那么起劲,于是也不想玩了。就下来走,走到旁边,因为两边都是树木来着,地上落了一层层的树叶。小朋友可能看见个什么东西,想下去捡来玩,于是那个妈妈马上说:不可以去那里啊,哪里很脏,而且有很多的虫子,到时候虫子会咬你的。于是小男孩估计是害怕了,就没有去了。然后他就在边上走,走着就朝我一头走去了,他妈妈又叫起来,你去哪里啊?别去,就在这里玩...........

那一中午,就听见这个妈妈在那里不可以去,这里不能玩,那里要小心点,这里有多脏,小朋友听多了,不知道该干嘛了,就站在一边看别人玩,然后这个妈妈又说:不要站在那里啊?带你出来就是玩的啊,你去玩啊,要是总站着我们就回家吧,然后那个小朋友不知道怎么办了,哇的一声就在那里哭起来了。妈妈在那边哄了好久,也不见效,慢慢的人也多了,估计妈妈也觉得没面子或者是因为孩子一直哭就烦躁了吧,于是一边说孩子不懂得变通,一边拖着孩子就回去了。

其实,很多妈妈都会犯这样的错误,我曾经也有一段时间因为怕孩子受伤而总是限制孩子玩,于是xx的性格也变得非常的懦弱,后来经很多妈妈的经验分享才放手让孩子自己玩,就算是摔跤了,或者打架了,总让她先学会自己去处理,实在不行的然后再去解决,孩子摔跤了也让她自己起来,所以xx也慢慢的变得知道了如果处理事情,就算妈妈不在身边也能很容易的找到自己的小伙伴。再也不像原来那样不知道怎么玩了。所以,妈妈们如果想让孩子能自由开心的玩耍,那就放手让孩子自己玩吧。哪怕受一点点小伤,那也是为孩子的成长铺路。

小朋友做事磨蹭,家长该怎么办?


1、多让孩子感受时间

在孩子做事拖拉、懒散、懈怠,是因为没有成人那种“一寸光阴一寸金”的概念。日常生活中,父母要多让孩子感受时间,强化孩子的时间观念。只有对时间有了感觉,知道它是个什么东西,才能去管理它。

★带孩子观察表,看一分钟有多长。

★生活中多提时间。比如几点几分,要做什么事情了。潜移默化地培养孩子的时间意识。

★跟孩子玩计时游戏。比如,数十下,也就是十秒钟能完成什么事情。

★多给孩子讲一讲时间带来的变化。比如说一说现在和小时候的自己有哪些变化,体会时间带来的变化。

2、尊重孩子做事的节奏

我们嫌孩子做事慢,是不是觉得孩子的慢动作影响了我们做事的计划,所以才会不耐烦?或许我们不应该将自己的忙碌强加到孩子身上,而是应该认同并尊重孩子做事的节奏,耐心等待孩子的成长。

★别总以成人的标准来要求孩子。孩子的成长需要一个过程,很多东西需要慢慢学习,他的能力也要慢慢培养。我们要做的是顺应孩子的成长规律,适当给他定一些规矩,让他能够按照自己的节奏将事情做好。

★要多些耐心,给孩子时间去记住“要求”。

3、多些鼓励,为孩子创造做事的机会

★对孩子说一声“谢谢”。比如孩子帮我们拿拖鞋、递东西,我们的感谢会让孩子发现自己的重要性。这样他会更积极地去寻找他能做的事情,并积极快速地将事情做完做好。

★一些事情听听孩子的意见,与孩子商量,让他主动去思考,体会自身的价值,提升自信。

★给孩子创造做事的机会。妈妈不要大包大揽,适当为孩子安排一些他力所能及的家务,给他一种责任感和成就感。

家长如何处理小朋友之间的矛盾?


家长如何处理小朋友之间的矛盾?

一、家长掌中的“宝”

现在大多数的家庭教是独生子女,这个一家人的珍宝可都是父母的贴心肉,打不得,骂不得,可以说是个个都跟供祖宗似的奍孩子。家长的这种超乎重视也导致了,孩子必须在自已的视线范围内或是生怕孩子受到别人欺负的心理。

可是大家数家长的这种娇奍方法,造成了孩子就算有错,也舍不得打骂,这使得自已这宝贝不行的心头肉在别人那受了欺负,就会被家长无限的放大,看成了天大的事。

其实,小孩子在与一起玩的小朋友玩耍时发生摩擦或是起了冲突,今天被个小胖子推了,或者明天被个稍大一点的孩子打了,这种是很正常的事,难道成人与成人之间的交往就都很顺利,一丝摩擦也没有?这种事情谁敢打保票不会发生?

在小孩子之间起到冲突的时候,只要在合理打闹的范围内,家长都不应该干涉,因为这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也许小孩子在闹过之后一会就好了呢。所以有的家长在教育孩子时不要受欺负,别人打你一下你就还回来的这种做法完全属于多余,因为孩子在玩耍时,你推我一下,我搡你一下,这是常会发生的事,没什么了不起的。

二、孩子“打不还手”,认为长大会懦弱

有些家长认为自已的孩子总是被打被害人欺负,而不敢还击,长久下来孩子的性格会变得胆怯、懦弱,将来无法适应社会的竞争。家长的这种“以牙还牙,以眼还眼”的教育方式并不是对孩子好,而是在害了孩子。

现今社会虽然需要竞争力,但是一个人“单枪匹马”的闯社会也是很难成功的。当代社会需要合作、团队,而一个人进入到一个团队中,不可能没有任何的矛盾和冲突,如果豪不退让,一点亏也吃不了,那些人不是你的父母,他们不会无下限的容忍你,这时你要怎么办,集体的工作环境你还能适应吗?所以说孩子之间的摩擦是需要家长在旁从中调节的或是看孩子自已的处理,不要让你的观念害了孩子的将来。

三、不要放大事态

由于小孩子还不大会用语言来表达自已的想法,所以当一个小孩子看见一个喜欢的小朋友时往往都会用自已的小手来牵小朋友的手,来表示自已的喜爱之情。但小孩子的手脚并不知轻重,常常导致误伤这是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家长要从小教育孩子学会正确的对待和处理孩子之间的矛盾和冲突问题,遇到危险的事情也要学会保护,这种正确的培奍、引导问题,才是对孩子正确的教育。

孩子之间的矛盾究竟孰是孰非?

孩子之间为什么会产生矛盾?首先,三岁左右的孩子,自我意识开始萌芽,开始处处以自我为中心,他们总认为这是我的、那是我的,还不懂得分享、合作、轮流这些游戏中的规则,争抢玩具是常有的事;再者,幼儿此时正处于语言发展时期,口头表达能力还不是很强,内心的一些要求和意愿无法及时、合适地表达出来,故而常用行动来代替;还有一点就是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在家庭中自然处于中心,大家都为他服务,他会得到及时、高度的满足,然而当他面对其他小朋友的时候,这种“特权”便被剥夺了,自然无论从心理、情感还是行为上,他都需要改变,而这个改变是需要慢慢学习的。?

当然,小朋友之间产生攻击行为也并不是完全出于恶意。有的孩子是因为太喜欢对方了,忍不住要搂一搂、抱一抱或者拽拽头发甚至咬一口,这些没轻没重的举动都是想要引起对方的注意,他们渴望互相交流,得到彼此的喜爱。

为什么有的孩子富于攻击性,而有的孩子却相反呢?

我们知道个体之间是有差异的,儿童出生后就有气质即神经类型的差异,如有的孩子活泼灵敏,有的则沉静呆板。我们做父母的成人之间都有这样的差异,就更别说孩子了,孩子的气质类型与他的社会性发展,比如对他人情感的感知、如何与对方相处等等是紧密联系的,这就是为什么面对争吵,不同的孩子会有不同的反应。我们只能在顺应孩子天性的基础上积极地引导,而不能由着家长意志进行强行改变,这样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是极为不利的。

为什么父母对这个问题非常敏感,急于得到解决呢?

孩子都是独生子女,是掌中宝,不能被欺负,更不能有任何损伤,孩子被欺负了,心疼不说,面子也无光,这是家长疼惜孩子又爱面子的心态导致;同时,社会竞争的激烈给大家一个感觉:这是一个弱肉强食的社会,如果从小就不会反抗,不会保护自己,不会争取自己的权利,长大后势必要落后,要挨打,这是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态导致的。其实未来成功靠的是综合素质,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德行、情商,并不是简单的厉害与否,更不能幼稚地以为孩子敢还手就是勇敢,以后就能成大事。?

分析了这么多,我们是不是很容易就能找到答案?不用我说,家长们也应该有所反省。?

第一,不要舍不得。

孩子之间的矛盾是他们那个世界里的童话,有着我们成人不可理解的逻辑和秩序,很多家长不都感慨曾经有过家长之间还在那里争吵,可是孩子却已经和好了的尴尬局面吗?所以家长不要用成人的斤斤计较去度量孩子之间的矛盾,他们的矛盾很简单,根本用不着家长提心吊胆,更不用家长亲自上阵,非要决个胜负。可我就是不忍心孩子受欺负,怎么办?社会环境如同天气,不可能总是风和日丽,下雨了我们都要寻找解决办法,淋淋雨会让他学得更快,让孩子受点挫折,受点挑战是必要的,家长要放宽心,孩子不是瓷娃娃,只要在合适的度内,完全可以让孩子自然成长。?

第二,不要限制孩子的交往。

有些家长认为应该禁止孩子和那些有攻击性的孩子交朋友,这种逃避的办法也不可取。学会如何与人相处是个体社会性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孩子要长大,要走向社会,他需要承担他所必须承担的风险和责任,一味躲避,只会对社会形成不信任感,终究一事无成。孩子有他选择朋友的权利,家长不可用成人狭隘的眼光评判和限制。?

第三,不要妄下结论。

小朋友之间的个性差异很明显,但各有优势,而且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经验的丰富和后天环境教育的影响而发生改变,年轻父母不可随便认定孩子是否就是一个爱打架的坏孩子或者一个软弱胆小的笨孩子,更不允许给孩子灌输这样的判断标准。每个孩子都有优缺点,互相学习互相帮助才是这个阶段小朋友们应该培养的素质。

第四,不要就事论事。

认为孩子受欺负就是胆小、懦弱,要想不被欺负,就得还手,比对方还厉害!这种思维大错特错。威信靠什么来建立,难道就是打架、争斗?其实智慧、情感、德性的力量比这种身体的力量要大得多,我们不是要教孩子怎么还手,而是要教会孩子与人友好相处,用丰富的知识和善良的情感吸引更多的小朋友,身边的好朋友多了,他的力量自然就壮大了,这就是我们成人世界里的权威。

所以我们要看到事情背后,往远处想,孩子要战胜的不仅仅是这个曾拽一下她小辫子的小男孩,而是以后她所要面对的更多挑战,这些挑战来自方方面面,绝对不是“还手”可以解决得了的。

相信《家长,请放手吧(中班小朋友个案)》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幼儿教师教育网”是您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工作计划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yjs21.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园的小朋友小游戏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