毋庸置疑,作为一位刚入职不就的教师来说,我们更应该观察和分析自己的教育方式,而教育笔记可以促进老师教育素质和能力的提升。平常你收集了优秀的教育笔记吗?请您阅读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美术课上的事》,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M.yjs21.COM

今天美术课上孩子们完成作品之后,小朋友之间开始互相评价作品,在这个环节中不但能提高幼儿对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而且通过自己对作品的讲解还能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看,小朋友们都举起小手准备讲解自己的作品,都期待着自己的作品得到大家的肯定。“这是我画的水果娃娃的聚会,有西瓜、苹果、梨子、香蕉。”“老师他涂的颜色不漂亮,水果娃娃会不高兴的!”孩子们的目光都投了过来,“对啊,一点都不漂亮,怎么都是绿色呢?”明明是个怕羞的孩子,经大家这么一说他也低下了头,这时我赶紧说:“明明是个爱动脑筋的小朋友,他涂成绿色当然有他自己的想法。”小朋友听了之后都很惊讶,“为什么啊?”明明接着说:“我的水果娃娃还没熟呢!它们是去参加聚会,别人不会吃了他的。”经明明这么一讲孩子们都不再笑他了,有的还说“你真棒,真聪明。”还有的露出一种不可思议的神情。一阵不解之后,明明的脸上又露出了高兴的笑容。“孩子们都是艺术家。”这是一位美术教育家对儿童画之美发出的由衷感叹!孩子的画稚拙、纯真而富有情趣,在她们的画里蕴藏着鲜活的艺术生命。我们教师一方面要鼓励孩子的好奇心与探究行为,创造条件让孩子动手动脑,丰富孩子的知识,另一方面要提供给孩子创造的空间,让他们在创造中得到创造的快乐成果!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小编推荐

幼儿园公开课上发生的事


这节课是常老师主讲《我做的蝴蝶很漂亮》。其中主要部分是老师提供蝴蝶模板,让孩子们装饰蝴蝶,给蝴蝶穿上美丽的衣服。当讲到这部分时,孩子们纷纷拿起自己喜欢的橡皮泥、彩纸等,按自己的意愿打扮起蝴蝶来。就在这时只见一位名叫玲玲的小朋友,坐在那里东瞧瞧、西望望,不知从哪里下手。听课的老师不由自主的走到孩子们中间,看孩子们制作。其中一位叫刘霞的老师走到玲玲的身旁,只见刘老师轻轻的同玲玲交流,但玲玲却一点反映也没有。原来玲玲是一个弱智儿童,不但说话吐字不清,反映也有点迟钝。这时刘老师拿起小剪刀将彩纸箭出一个圆送给玲玲,并启发她将圆粘贴到蝴蝶模板上。玲玲好象明白刘老师的意思,她拿过刘老师手中的圆将底层纸接了下来,把圆贴在蝴蝶上,抬头看了一下刘老师,刘老师伸出了大拇指,意思是说你真棒。可玲玲粘贴完后又不知怎么办了,这时只听到刘老师对玲玲说:“你自己试一下”,玲玲还是不动。只见刘老师将小剪刀、彩纸递给玲玲,玲玲又好象明白刘老师的意思,于是“笨手笨脚”的将彩纸狠狠的剪了一下,剪出一个说方不方,说圆不圆,就连三角形也不是的图形。只见刘老师又伸出大拇指,顺便点了一下头,肯定了玲玲的成功。接着又鼓励她粘贴上,就这样不断的鼓励、指导玲玲总算剪了几片不规则的图形粘贴到蝴蝶上。这时她把剪刀一扔,甩了甩手,意思是手疼了,不干了。见此情景,刘老师微笑着握住玲玲的小手,然后轻轻的揉了起来。玲玲眼睛直直的看着刘老师,过了一会儿,终于自己拿起小剪刀又剪了几片图形,粘贴到蝴蝶上。这时音乐响起,小朋友分别戴上自己装饰的蝴蝶,随音乐偏偏起舞,只见玲玲仍然坐在那里一动不动。刘老师拿起玲玲制作的蝴蝶双手递给玲玲,并告诉她自己去找老师帮她戴上,玲玲接过蝴蝶朝刘老师露出微笑。看到玲玲随音乐走到小朋友中间,刘老师这才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刘老师的一举一动,深深地触动我的心。这不正是体现《纲要》中“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努力使每个幼儿都能获得满足和成功”的好的案例吗?也是我们每一位教师努力的方向

美术课随笔:画妈妈


今天的美术课学习画《我的妈妈真漂亮》,当我讲解完示范画后,让幼儿根据老师的范画,自己画出自己的妈妈,当幼儿在细心作画时,我巡回视察,我发现只有龙龙小朋友坐在那里,手里拿了一支彩笔,一动不动。

中班的老师向我介绍过,龙龙的绘画能力在班上是比较差的,对这样的孩子要放低要求。于是,我蹲下来摸摸龙龙的头问:‘‘龙龙,你怎么不画呀?’’龙龙说:“我不会”。我指着范画又问道:“你想画这个妈妈呢,还是画自己的妈妈?”。“我要画自己的妈妈。”龙龙很坚定地说。“好,先想一想妈妈长得怎么个样啊”。“我妈妈是长头发,扎辫子的。”他说着就画了个圈,表示头,在圆上面用黑彩笔画了两根长线,表示辫子,接着画眼睛,边画边自言自语地说“我的妈妈是小眼睛。”然后画了两个小圆点,表示妈妈的小眼睛。然后又换了一支红彩笔,在眼睛下面画了个较大圆,抬起头来告诉我:“这是我妈妈的嘴巴。”旁边的小朋友看了看说:“哈,你妈妈嘴巴怎么是这样的。”他肯定地说:“是的,我妈妈的嘴巴就是这样的。”接着在在头下面画了一个长方形表示身体,在身体下面画了两个长方形表示两条腿。画好这些后把笔一放,把画交给了我表示画好了。我接过来看了看说:“哎呀,老师还不知道你妈妈喜欢穿什么样的衣服呢?”然后又把画交给了他。

过了一会,龙龙拿着他的画让我猜。我笑着说:“我来猜,你的妈妈一定是喜欢穿花褂子,黑裤子,是不是?”龙龙高兴地拍着手说:“猜对了,猜对了”。我及时鼓励他说:“因为你画的好,所以老师猜对了,以后你只要多画,会画的更好。”龙龙点点头。小心地将画折好,藏进口袋里,说:“我要送给妈妈。”

说实话,龙龙的绘画水平确实差劲,可这又有何妨呢?只要他从中得到了快乐,萌发了兴趣,就获得了成功。从这件事中,我深深体会到对能力差的孩子,更需要尊重和鼓励,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乐趣,使他们健康活泼的成长才是最重要的。

幼儿美术课反思:漂亮的窗帘


一、背景:

1、时间:2010.12, 小一班,美术活动“漂亮的窗帘”

2、地点:小一班教室,28个孩子

二、描述:

早上,孩子们喜欢的美术活动开始了,小存是第三组第一个开始动笔的孩子,只见她在众多的油画棒中很快拿了粉色,用力大面积的涂起来,不一会儿又选择了黄色直接涂在粉色的上面,而其他孩子都在用彩色的油画棒给窗帘添画五颜六色的线条或者用其他图形装饰等等。

于是,我来到小存身旁和她说:“小存,你画的很好看,不过,两个那么漂亮的颜色这样重叠在一起画,可会使你的画变不好看了噢!”说完我就去巡视别的小组的孩子了。

当我再次回到小存的身边时,我大吃一惊,小存呆呆的看着自己的画,显得不知所措。手里还是拿着那支黄色的油画棒,并且不由自主的用指甲刮黄颜色,我没想到我的言语对她有如此大的影响。

我蹲下来轻声问:“小存,你粉色涂的那么好看了,为什么又拿黄色直接盖在上面呢?这样不是把画面弄脏了吗?

小存说:“我喜欢粉色的窗帘,黄色是这个窗帘的纱,我看过这样的窗帘,很好看的。”

我恍然大悟,这才明白为什么小存又在粉色上面涂了一层黄色,原来黄色她是当纱。我意识到自己的教育行为使孩子不敢再表达自己的真实意愿,因而她在发呆。我握起小存的手:“来,你用黄色的涂,这样你的窗帘配上纱更漂亮噢!”

这时,小存的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又开始画了。

活动结束后,孩子们的作品色彩缤纷各有图案花纹,只有小存的窗帘格外与众不同,两个颜色叠加在一起,孩子们纷纷讨论小存的窗帘不好看,颜色都混一起了,我请小存把自己的作品讲给大家听,听后,孩子们马上就改观了,说窗帘装上纱真漂亮。

三、分析: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往往的程式化的教育模式限制了幼儿,作出过于干预指导,把成人的想法强加于幼儿,强制幼儿写实,限制幼儿想象力,扼杀了幼儿的创造性。如果老师都以程式化的教育模式为标准,以自己的审美要求作为标准,没有考虑到孩子们的内心感受,作品一律出现单一的窗帘,小存的想象力和观察力完全合乎表现出她对窗帘美观的意愿,通过调整我的教育行为后,小存在没有限制的情况,情感得到了满足,非常愉快的向同伴展示了自己的想象意愿得到极大的快乐,教师的支持,小存的成功引起了孩子们极大的共鸣。

四、反思:

1、教师要成为幼儿活动的真正支持者

美术活动是一种创造性的表现活动。新《纲要》中指出,艺术是自己的认知和情感的重要方式,要使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情感,想象。通过学习新《纲要》我认识到,要发挥幼儿的创造潜能,幼儿应该是“主人”,教师则是幼儿活动的“支持者”,并以“支持者”的角色尊重幼儿的不同想象,但是,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我们往往把“支持者”放在口头上,会不轻易的放出一些限制,干预孩子的行为。常用“对不对,是不是”等口吻固定的思维模式去限制,束缚他们,扼杀了孩子的创造力……

在这次美术活动中,当小存用黄色直接覆盖在粉色上时,我却不加思索的去干预:“粉色涂的那么好看了,为什么又拿黄色直接盖在上面呢?这样不是把画面弄脏了吗?”在表面上,我表扬小存画的不错,其实没有真正在行为上给予支持,反而将我的意愿强加于她,造成她不敢直视自己的想法。幼儿借助绘画表达自己对事物的理解和内心感受,在绘画中他们可以自由发挥自己的思想,发展自己的独创性、个性,他们的创造行为必须在自由宽松的环境中才能是实现。这时教师的支持尤为重要,它是孩子成功的基础,教师要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支持”,就应以幼儿的眼光去设法营造一个孩子能充分表达自己的感受,展现丰富的想象力的环境给孩子创造,尝试的条件,让孩子的创造思维得到尊重并充分得以施展,让幼儿充分享受活动的乐趣,让美术活动给孩子带来成功的快感、愉悦,而不能用教师既定的目标去暗示结果。

2、教师要做一个幼儿活动的引导者

在美术活动中,教师的作用不是机械的教幼儿技能技巧,而要以“捕鱼”的思想为指导,适时有效的加以引导。就拿这次的案例来看,孩子独特的表现力,没有及时的从欣赏者的角度去引导,反而将我的思想加给孩子,这就造成孩子在我的言语暗示下不知所措,认为不应该这么画,没考虑到孩子的想法,幸亏及时领悟到,调整了自己的教育行为。

每一个孩子有自己独特的创造,因此,在美术活动中,我们要接纳每一个孩子独特的创造,并在赞赏孩子点滴的创造的基础上将孩子奇特的想法介绍给大家,这样,别的孩子在教师适时有效的引导下,孩子们的想象会更美更丰富,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会更高,作品会更有个性,而不是单一的模式。

只有教师真正成为孩子们的“支持者”,并适时有效加以引导,表现才会多彩,他们的作品也才会新颖而奇异,洋溢着童真!

粗心的小画家(美术课随笔)


今天的美术课“画熊猫”,在活动之前,我就带孩子们看了一段录像“可爱的熊猫”,看时我引导他们仔细的观察熊猫的外形特征,同时让他们对熊猫产生兴趣,知道熊猫是我们的国宝,看完录像后,我让他们说说看到的熊猫的样子,他们都兴致勃勃地给我描述着熊猫的样子:熊猫胖胖的,有四条腿,有两只耳朵,很可爱……。接下来我就让他们给熊猫画像,他们很高兴地画着,可是有几个粗心的小画家画的熊猫和他们描述的是两回事,有的没画鼻子,有的没画眼睛,有的只有三条腿,有的没嘴巴……我想批评他们,又怕他们对绘画失去信心,我想了想,还是不能批评他们,等他们画完后,我把他们的画收来放在一边,画得好的放在另一边,在欣赏作品这一环节时

,我先让他们看画得好的画,接下来我便出示一张没画眼睛的熊猫像,我说这只熊猫很难受,你们好好看一下它为什么会难受,孩子们通过观察发现熊猫没眼睛,我让他们知道,熊猫没眼睛会看不见任何东西,很难受,接着我以同样的方式让他们观察了其他几个粗心小画家的画,这样一来,这几个粗心的小画家不但没对绘画失去信心,同时还迫切的希望给他的熊猫画上眼睛、鼻子、嘴巴、腿……

通过这活动以后,这几个粗心的小画家在以后的绘画活动中也变得细心多了,我感到非常高兴,也很有成就感。

记美术课堂研讨课活动


为了提升教师美术活动的组织与指导能力,展现教师的教学智慧,美术组开展了美术课堂研讨课活动。

本次两节课选材颇有创意,各具风格,以不同的课型展示了我园教师在《指南》的引领下,以游戏为活动形式,以幼儿为主体,为幼儿提供了自由表现、大胆表达的机会与空间。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活动过程中既提高了绘画技能,又体验了美术活动的乐趣,发展了思维。

朱老师执教的小班美术《五彩石头路》,主要结合我园特色——乡土、生活为主线,以孩子们熟悉的蔬菜为主材料,通过游戏化的形式,使孩子不但掌握了印画的技能,也体验到了帮助他人的乐趣。毛老师执教的大班美术游戏《沙画》,开始就利用生活中的美和大师的作品吸引住了孩子们的眼球,让孩子们对沙充满了神奇和向往。毛老师采用和孩子一同欣赏、一同对话的执教方式,引导幼儿细致观察,大胆尝试多种技法的沙画绘制。

活动后,执教老师与教师们交流了活动的设计意图,进行了自我反思。随后,教师们通过集中交流,对两个活动进行了重点研讨和深入剖析,梳理了美术活动组织中值得大家学习的经验和做法,提出了改进建议。

本次研讨活动,为美术组教师提供了学习、研讨和交流的平台,促进了教师们教研水平的提升。

原来如此(手工课上)


有一次手工课上,我教孩子们用剪刀剪纸,把老师画好的蘑菇剪下来贴在画有草地的纸上。在剪之前,我提了要求:“一手拿剪刀,一手拿纸,用剪刀沿着轮廓线把蘑菇剪下来。”为了让孩子们更明白我的要求,我又补充了一句:“把纸上空白地方剪掉。”

孩子们开始操作,我巡回指导,一个一个地看。当我走到璇璇旁边时,心里“噔”的一下,她桌上没有一个完整的蘑菇,她把蘑菇全都剪碎了,我很生气地问:“你看看你剪的蘑菇,怎么会变成这样,你没有听见老师提的要求吗?璇璇本来是很认真地剪着,听我这一说,”哇“的一声哭起来。

放学时,我重新给璇璇一些没有剪下的蘑菇,让她带回家剪。第二天,她把作业交来了。作业做得很好。我问她:“你为什么在幼儿园里不好好剪呢?”她告诉我:“老师说把空白的地方剪掉

我的教育故事——体育课上的活宝


前几日发生的事情其实有点无奈,倒不是太棘手,而是对于事情的本质来说我是存在疑惑的。事情其实很简单,不管是在大人还是小孩子的相处中也是经常发生,那一日,体育课按照往常一样进行中,突然两个孩子的打闹越演越热,学生A抹着眼泪拉着我说B打他,而当时我正在上课,根本就没有看到学生打闹的起因,我看过去的时候也的确看到了B打A了,于是我把两个孩子叫到一起问清缘由,原来当时是B先不小心碰了A一下,A就觉得B打了他,要打回来,于是这一场打闹就开始了,作为教师,我自然就站在了教师的立场上教育他们,“人家不是有意要打你的,他只是碰了你一下,痛吗?为什么要打回去,你可以来跟老师说,不可以这样的,知道了吗?”,而孩子们也说了知道了,原想着就是这么件小事,过了不久,却又发生了这样的事,而这一次是因为一个孩子的跳绳不小心甩到了他,而我的再次教育也被孩子的一句话雷到了,我说上次老师说过别人打了你,你不应该打回去是不是,应该要高诉老师的吗?那个孩子却说,我知道啊,可是他不是打我,是用绳甩我……(甩我....甩我???,当时就感觉头顶有一只乌鸦飞过,顺带着一连串的点点点点。)

事后我也反思自己的教育是否正确,站在老师的立场上,我觉得遇到这样的事应该鼓励孩子说出心里的感受,关心之余要引导孩子做出正确的判断,一方面接纳了孩子的负面情绪,让孩子的坏心情得以疏导,另一方面避免学生用暴力解决。然而站在父母的立场上,往往是不希望孩子吃亏,受到欺负,而父母的处世方式直接影响到孩子,孩子也会认为被打了就要打回来,这样才是正确的,非要以暴力争取胜利才是对的。

其实作为家长要有一个正确的意识,在小学,孩子和孩子之间的磕磕碰碰都是难免的。我们不要只看到行为的结果是什么,同时还要清楚孩子发生矛盾的原因是什么。而作为老师,问题发生了也应该问清缘由,避免因为不小心碰撞,发生暴力行为,引导孩子都应持原谅对方的态度,如果事情起因是因为自己而起,那就要和孩子一起分析缘由以及自身行为的不当,然后让孩子得以启示。

令我欣慰的事


乖乖虎三班最近又来了一名新小朋友他的名字叫荆梦翔,他和同龄的孩子一样,好动、好玩。但是他的问题特别多,所以其他小朋友常叫他“小问号”。

问题多,正是渴求知识、好奇心强的表现。但是“小问号”的问题总是比别人多,更是五花八门。比如“世界上第一个西红柿是从哪里长出来的?”“第一只鸡是怎么孵出来的?”从孩子的问题中,可以了解到他与其他同龄孩子相比,在哪一类知识领域懂得多一些和贫乏些,他更关心什么,对什么更感兴趣。

有一回,他问我什么是时光一去不复返。我告诉他,就是时间过去了就不再回来,比如我们幼儿园的小朋友快快乐乐的生活在一起,大家一起做游戏、学知识,成了好朋友。将来,小朋友会长大、上学,小时候的时光就成了回忆,谁也再回不了小时候。也许是我说得有些伤感,孩子听着听着眼里竟有了泪花。他接着问:“那我可不可以不长大,永远和小朋友在一起?”我告诉他:“人总是在长的,所以我们都要珍惜时间,珍惜现在和小朋友在一起。”他听了以后使劲点头。

他的各种问题常常也会把我问倒,我深深感受到,要做称职的教师不是件容易的事,需要不断学习和充实。为了能回答他层出不穷的问题,我选择性的进行了学习。

孩子真像口渴的青苔总是在吸取水分一样,时刻渴望吸收知识作“营养”。他幻想,要是有一个什么都知道的人就好了,他能告诉我一切。我感到,我既是他的老师,又是他的朋友,孩子好问活泼是天性没有被压制,这是最令我感到欣慰的。

喜欢《美术课上的事》一文吗?“幼儿教师教育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教育笔记,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园美术课说课稿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