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你是我们快乐与感动的源泉

我们的幼儿园活动方案 快乐的幼儿园教案 09-03

儿子学校的老师布置给我们一个任务,要写我们心目中的儿子,老婆说要把这项工作落实给我,我说自己胸无点墨怎么写呀,拗不过就硬着头皮写点吧。

儿子从出生到现在,伴着我们一点点长大,象其他孩子一样,从爬到能走,从说话到识字,从幼儿园到小学,从看书到能写文章还能发表自己的观点,可谓平平常常,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我只能从我的角度谈谈儿子不一般的地方。

我觉的儿子识字比较早,在进幼儿园之前,由于经常来往于平湖乍浦之间,老婆就从公交车上的地名开始让他识字,然后是街道上的店铺招牌等等,很形象易记住,渐渐地认识了很多字,认识了很多字后,儿子就喜欢上了书,于是就给他买书,启蒙读物、百科知识、人物传记、历史故事等等等等,慢慢地他养成了看书的习惯,临睡前是一定要看会书的,出去走亲戚也时常带上一本书,甚至上卫生间坐在马桶上也手捧一本书。书看多了,知识自然丰富了,表达能力也好起来了,偶尔也看过儿子写的文章,感觉词汇丰富、文笔也较流畅生动,时有令人拍案叫绝的地方,当然这是对我们父母而言。(零思考方案网 ZHE135.cOM)

还觉得儿子对感兴趣的东西很投入,很有一股毅力。记得他还很小的时候,给他买了一盒中国地图的拼图,满满的一盒拼块,本打算让他当玩具玩玩罢了,没想到儿子对这特感兴趣。记得那天吃过中饭,他就开趴在客厅的茶几上拼凑起来,我困得很,合眼午睡。大概一个多小时后醒来一看,儿子还全神贯注趴在那里,一幅中国地图已完整地呈现在眼前,我真是大大地惊叹儿子的执着与聪慧!随着年龄的增长,儿子的兴趣也逐渐广泛,如:中国象棋、画画、电脑游戏、篮球等等,他都非常喜欢。尤其是篮球,美国NBA的球队如数家珍,很拗口的外国球星的名字也能记住一大串。然而对于不怎么特别感兴趣的,不钻研,象中国象棋,喜欢跟我下,但基本上每战必输,输了还要下,再输再下,赢不了就哭。告诉他象棋要靠摆棋谱才能进步,他又不干,所以至今棋艺仍不见长进。

在我们眼里,儿子又是很懂事的。大人的话一般来讲都是很听的,也很有心。虽然现在还很小,但很会体谅父母。有一次双休日的早晨,我们起的晚了,朦朦胧胧中听见儿子起床,穿好了衣服,也没有来吵醒我们,而是过来轻轻地将我们的房门关上,然后洗脸刷牙,再后来就听他到厨房里悉悉簌簌的……而当我们起床时,儿子已经自己吃好了面条,还给我们煮了面条,并盛好了两碗。我们真是很感动很感动,虽然这碗里的面条已经干巴巴的了,但那香味永远地飘散在我们的心间。

儿子,你是我们永远的骄傲,是我们快乐和感动的源泉。因为儿子,我们的生活会天天精彩!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编辑推荐

育儿经验:孩子快乐就是我的快乐


育儿经验:孩子快乐就是我的快乐

随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颁布和实施,幼儿园正经历着一场转变教育观念,不断改革创新的大变革,从家庭教育的角度讲,现代教育观念的理解与实施,都有赖于幼儿家长教育观念的转变及教育素养的提高,这样才能使幼儿园与家庭为了共同的目标——为孩子一生的健康成长奠定基础。引导幼儿在生活和活动中生动、活泼、主动地表现。在我接触过的家长中,曦曦妈妈的改变最令我感到欣慰。记得在去年的一次早操活动中,妈妈看到曦曦在队伍中没有做操,很生气的走向曦曦动手打他,并大声训斥:“别的小朋友做得多棒,只有你什么都不会……”。此时的曦曦任凭老师怎样鼓励都打不起精神了,看到这令人心酸的一幕,我叫开了这位妈妈,与她进行了简短的交流后,并邀请她参加了园里组织的家长知识讲座和学习培训。过了两三个月,我从曦曦妈妈对宝宝的态度发现她在慢慢地转变。我有几次与她谈起孩子,她深刻意识到孩子更多的是需要赏识教育,赞美中更能增强孩子的自信心,一味的训斥只能增加孩子的压力打消其积极性,对孩子的发展没有好处。去年期末,班上组织了家长会,会上家长们交流了育儿心得,讨论了正确的育儿方法,听取了专家点评,曦曦妈妈说到,为拿自己的孩子与其他孩子作比较的做法感到羞愧,她反思了自己的做法会让孩子在他人面前抬不起头,造成心理阴影,久而久之就会不愿展现自我,变得越来越自卑与不快乐。我很庆幸,曦曦妈妈通过家长学校的一系列活动改变了教育观念,她说,“发现孩子的闪光就应将它无限扩大,得到更好的发展,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只要自己的孩子在原有基础上有进步就够了,可以拿孩子的今天和昨天比,拿孩子的成功和失败比,但绝不能拿孩子的短处和别人的长处比,那样只会给孩子造成不健康心理。”

现在,我看到了很多变化,曦曦脸上多了笑容,会告诉妈妈“今天我的绘画得了三颗星”,“今天我去广播室播音了”,“今天我交了个新朋友”……而妈妈更多的是满足的笑容,竖不完的大拇指和说不完的赞美语言。孩子快乐了、自信了、敢于表现了,对于一个家庭来说还有比这更重要的吗?是呀,孩子快乐了,我们都快乐幸福!

“孩子们是我们的老师”


今天,我们怎样培育孩子?专家说:“交流要平等”,家长说:“孩子是我们的老师”,学生说:“我们想让爸爸妈妈真正理解我们”。我们把其中的典型观点呈现给大家!

来自网友的声音

“孩子们是我们的老师”

“看了《今天,我们怎样培育孩子?》的报道,我很受触动,我觉得孩子们是我们的老师。”一位网友认真地说。现在,他每天都要陪孩子做功课到晚上九点,他说:“一些道理作为家长我们都懂得,我想让孩子快乐成长,有时候看到孩子那么多课本、课外读物,也觉得挺心疼的。但是优质教育资源很少,为了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只能加大他的压力。”

孩子们提出的问题,有家长的原因,也有评价体制的原因。他给记者讲述了自己看到的一件事:很多家长带孩子去专业机构测智商,不是他们想去,是学校让他们去,因为孩子的智商如果低于平均值,这个孩子的平时成绩就不用计入学校的总评分表。“这对孩子多么残忍,但是很多家长没有选择。”

另一位网友工作很忙,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不多,他写道:“看到孩子的来信,我觉得脸上热辣辣的,孩子们提的观点特别有针对性”。自己和爱人工作压力大,有时候难免发泄到孩子身上。但是,以前的自己从来不觉得做错了,总认为,“棍棒底下出孝子,孩子越打越听话”。“现在孩子倒是听话了,但是变得很胆怯,有一次中考结束,孩子一直到晚上12点都没有回家,因为成绩不好,怕挨打。”直到那时,才觉得自己的教育方式有问题。

孩子们的信里提到的每条我觉得自己都犯过,一味的指责孩子,从没有从孩子的角度想过,我以为,指责就是教育,打骂是对他好,还老是告诉他“我为什么不打骂陌生人,因为我是为你着想”,孩子的成绩却每况愈下。看了这封信,我觉得孩子们是独立的人,不是家长的附属品,我要好好和孩子沟通。我想,正如《光明日报》的报道,“今天,我们怎样培育孩子”是我们做家长的应该好好深思的问题。

孩子,错的是我们……


小学生都懂,蜜蜂是人类的朋友。因为蜜蜂的工作是传授花粉,而90%的果树是靠蜜蜂授粉的,若没有了蜜蜂,果树授不了粉,也就结不了果实;而如果花柱授粉不均,果实长大后,更是大多会长成歪瓜裂枣。

这就好像孩子的成长一样。一个孩子,从出生时的一张白纸,到成长为一个完美的人,和一颗完美的果实的生长路径很一致。

最近遇到了不少和孩子有关的事。上周三,我参加了一个在莞城举办的留守儿童的夏令营开营仪式,开营前,有工作人员在舞台上指导台下的小朋友们彩排,彩排的主要内容是鼓掌和起立。

你可能奇怪了,鼓掌和起立谁不会啊,为什么还要彩排?可是再结合实际想一下,您就会发现这并不难“理解”。当下在社会上,凡是举办活动,最不能缺的便是领导。

而领导来了,最不能缺的是什么?是鲜花和掌声。自从“”颁布后,“鲜花”这个东西已因带了“奢侈品”的性质而很少出现在会场上了,但“掌声”则作为朴素且安全的会场必需品被保留下来。且正因其又朴素又安全,所以还被大张旗鼓地发扬光大起来。于是,“领导”出场时,掌声整不整齐、热不热烈,就显得非常重要,这也是工作人员为什么要把鼓掌这事都要事先彩排的原因。

搞明白了之后,你会想到:这不就是形式主义嘛!对,这就是形式主义,我们的孩子,从小就被某些成人灌输了形式主义的观念。

还有一个事,发生在上周五。我们有一个“圆梦计划”,就是帮助困难家庭的留守儿童完成心愿。那天去采访了一个11岁的小朋友,母亲说孩子属于留守儿童,而小朋友却当场反驳:“我一直跟你住在一起,怎么成了‘候鸟’了呢?”她母亲急了:“你怎么不是‘候鸟’啊,你1岁以前在老家住过一段时间的。”天真无邪的小朋友只能很无奈地说:“你说是就是吧。”

家长为了得到资助,在孩子面前公然撒谎,我不知能否说这是善意的谎言,但这事看起来着实让人痛心,11岁,心智尚未成熟,要知道,这时候耳濡目染的效果是巨大的。

不由想起了教育,如果说孩子是果实,那教育便是那勤劳的小蜜蜂,是孩子结出完美果实的最基本的保证。

狭义上的教育指的是在课堂上受到的教育,广义上来讲,则凡是能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

孩子刚生出来,是一张白纸,周遭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无论是言传还是身教,都属于教育的范畴,这所有的一切都可能会影响到他们的性格、习惯、行动。

在西方,教育一词源于拉丁文educate,本义为“引出”或“导出”。从词源上说,西方的“教育”一词是内发之意,强调教育是一种顺其自然的活动,旨在把自然人所固有的或潜在的素质自内而外地引发出来。

假若上述的排练为领导鼓掌、母亲在孩子面前撒谎等都在孩子面前不断地影响着他们,那么长此以往,孩子所固有或潜在的素质也会被引发出来,那时候,鼓掌则成了麻痹孩子的一个动作,不诚实恐怕也会成为他们未来的习惯之一。

上周,同样因为“圆梦计划”,同事曾经采访过一个女子,她被丈夫抛弃,5岁的女儿由她一个人拉扯长大。母女俩经常被人欺负,绝望之际,女子上楼准备跳楼自杀。当她抱着女儿站在天台上准备往下跳的时候,女儿问她:“妈妈,我做错什么了吗?”

我没有见过那个小孩,但此时此刻,我只想说:孩子,你没做错什么,错的,是我们……

育儿心得:孩子们快乐的一天


育儿心得:孩子们快乐的一天

朋友自己开公司作店面,一个人带着小儿子在青岛,她老公在广东搞生产,小女儿在老家上小学,日子何等的辛苦和劳累。特别是周末,她的生意更忙,但是幼儿又在周末放假,一开始没有办法,她只好把儿子送到各种各样的培训班,用来消磨时间,但后来儿子死活不肯去了。她实在没有办法了,只好问我能不能在周末放在我们家。听了他的话我们真的很高兴,我们实在太愿意让一个孩子过来和儿子作伴了,况且在大城市里能有人这么信任我们真的不容易啊!用我老公的话讲,一个羊也是赶,一群羊也是放,多一个更热闹!

朋友家的孩子和儿子正好差两岁,是个非常聪明的孩子,动作敏捷,思维清晰,在和儿子一起玩的时间里,我家的孩子长进也非常大,并且他们两个还总是哥弟相称。每当告诉儿子阳阳哥哥要来了,儿子高兴的手舞足蹈,最大的原因是:每次阳阳哥都能给他带来不同的好吃的,当阿姨晚上不太忙的时候还经常带我们去大酒店吃饭。阳阳哥哥一听说能到我们家来,也是最高兴的事情,因为这时他就不用再去上不喜欢的兴趣班了。

最近朋友准备到老公开厂的广东定居,春节后不再回青岛,这显得我们在一起玩的时间更加珍贵。今天一大早,朋友把儿子送到小区门口,留下儿子就走了,过了五分钟打个电话问到我们家没有,所以这个孩子已经锻炼的比独立了。一般每个周末之前,我们都会用心准备几个孩子们玩的游戏和实验。到了家里,两个孩子先是拥抱成一团,我们就开始制作降落伞:用几个不同颜色的方便袋,下面系上不同颜色的积木,然后走到楼台上,从三楼上扔出去,会看到五彩缤纷的小降落伞从高空缓缓降落,真的非常漂亮。我在上面协助一个孩子从上面抛下去,另一个孩子在楼下捡,然后再迅速跑上来,上一个孩子再跑下去接班。在我们忍不住大呼小叫声中,引来了好几个看热闹的人。孩子们玩的好不开心,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他们每个人玩的都汗流浃背。

回到家,让他们每个人喝了一杯水,阳阳又拿出了他带来的好吃的,这次是吸吸冻和果冻。阳阳用牙齿一咬就把果冻的皮打开了,儿子咬了几次也没成功,只好求助阳阳。又开始喝吸吸冻了,这更是儿子的稀世珍品,(我总以为这些东西含的色素和防腐剂太多,所以很少买回家)一个紫色的、一个红色的,儿子经过仔细比较和考虑,最后选定喝紫色的。刚打开口,阳阳几下子就喝完,玩积木去了。儿子则一小口一小口的啜,过了一会儿,我发现儿子手里的吸吸冻变成红色的了,就知道他还没喝足。就装着很奇怪的问他:悦悦你的吸吸冻怎么变成红色的了。儿子下意识的看了看他手里的吸吸冻,竟很风趣的说了一句:我发现阳阳哥哥喝的太快了,我要检查一下他是否真的喝完了。好天真好可爱的儿子啊,竟然还会掩盖自己小馋猫的举止呢。

接着他们两个又开始玩方便袋喷泉,我用方便袋装满水,系好口,放到洗脸盆里。他们两个用牙签扎,先是上下扎,观察一下是上面的水喷的远,还是下面的水喷的远。然后又让他们随便扎,一会儿水流就开始四射了,还不时的溅到他们的衣服上。我婆婆大呼小叫的朝他们两个喊:看衣服都湿了,不要再玩水了。于是我把儿子小时候的洗澡盆找出来,给他们更换了更大的娱乐场所,不一会儿我发现他们两个把能放进水里的玩具放了一大盆,还倒进了好多洗手液和洗洁精,我正准备朝他们吼,猛然间发现了他们两个的可爱之处,就对他们两个说:你们两个是不是想把玩具洗干净一些。他们两个顺着我的话说:是啊,是啊,我们想把玩具变得更干净一些。于是我给他们两个人一人一个洗脸盆,让他们比赛看谁洗的多,洗的干净。呵呵,两个小家伙好卖力啊!

中午吃过午饭,我让他们两个休息一下,开始看儿子的早期教育光碟和书本,在这方面儿子应该比较专长一些,于是他不断的为阳阳哥哥讲解起来。

下午五点半,朋友打电话来了,让我们到楼下等着,今天晚上要去海明威吃晚宴,儿子听了欢呼起来。不一会儿,我们来到了酒店,进了房间,孩子们都靠着自己的妈妈乖乖坐好。等菜上来了,都狼吞虎咽的吃起来。由于是周末,酒店里上菜的速度很慢,我和朋友一边聊天,一边等菜,他们两个是上来一个菜,吃一会就去玩了,等菜再上来一个,再过来吃。吃完小饼卷五花肉,就没再听他们两个大声吵闹,等我掀开窗帘,看到阳阳正拿着儿子刚才咬出小洞洞的小饼,给躺在椅子上的儿子往脸上贴。我说阳阳你要干什么啊?阳阳说:我给悦悦弟弟做面膜啊!逗得我们把饭都笑喷了。这两个小东西真的太可爱了。

到8点多钟,朋友们把我们送回了家,孩子疯了一天,都很累了,他们躺在床上肯定还会做美梦呢?

当孩子问我们家有钱吗?你是怎么回答的?


当孩子问“我们家有钱吗?”为人父母者都是怎样回答的呢?切记,你的回答不仅会影响孩子的消费观,内心的安全感,更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家教故事:

美国小孩问他的富爸爸:“我们家有钱吗?”爸爸回答他:“我有钱,你没有。我的钱是我自己努力奋斗得来的,将来你也可以通过你的劳动获得金钱。”

中国小孩问他的富爸爸:“我们家有钱吗?”爸爸回答他:“我们家有很多钱,将来这些钱都是你的。”

一、孩子将传承的是什么?

美国小孩听了爸爸的话会获得以下几方面的信息:

1、自己的爸爸很有钱,但爸爸的钱是爸爸的;

2、爸爸的钱是通过努力得来的;

3、我如果想有钱,也得通过劳力和努力获得。

获得了这些信息,这个孩子就会很努力,对人生也会有很多期许。他也想通过努力像爸爸一样获得财富,更重要的是一种精神财富,精神财富会让孩子受益一生。

中国小孩听了爸爸的话获得的信息是:

1、我爸是有钱人,我们家有的是钱;

2、我爸的钱就是我的钱;

3、我不用努力就已经有很多钱了!

当孩子长大接手父亲的财富以后,便不会知道珍惜和努力,应了古语的“富不过三代”!这位中国爸爸传给自己孩子的仅仅是物质财富,没有精神财富作依托,物质财富是一把“双刃剑”。

我们不是在刻意比较这两种教育的好坏,但有一点需要引起家长的重视:培养孩子的财商很重要。

二、财商≠财富能力

实际上,财商教育之所以重要,因为它不仅是财富能力的教育,更是一种品格教育和责任教育。很多家长认为教育孩子不看重金钱是一种美德,这没有错,但需要明确的是,教育孩子不看重金钱的根本目的是让孩子减少攀比心和虚荣心,而不是让孩子不在乎金钱,大手大脚,更不是让孩子坐享其成,让孩子变成啃老族。

家长具体可以运用以下方法对孩子进行财商教育:首先,不要把压岁钱存起来当作教育孩子理财的唯一方法。其次,家长们要定期给孩子一些钱,要鼓励他们到超市购买自己喜爱的零食、玩具、学习用品、礼物,甚至衣服。在孩子每次消费后,家长要和孩子及时地交流一下购物感受,如问一下孩子总结消费的经验和教训,慢慢地帮助孩子学会理智和科学地理财。

理财教育带给孩子们的不仅是一种消费观,更重要是带给孩子一些内心的安全感。安全感是我们近年来家庭教育领域和心理学领域经常提及,而且颇受重视的一个概念。但安全感被人们强调更多的是一种情感方面的依恋。实际上,对孩子来说,金钱方面的安全感也是非常重要的,但没有引起家长的重视。

三、“藏富”和“哭穷”要适度

目前,一些富人家长为了杜绝孩子养成大脚大手的坏习惯,于是就在孩子面前“藏富”和“哭穷”,这种做法需要适度。适度的“藏富”和“哭穷”可以变为孩子前进的动力;如果过度,可能会给孩子造成一种压力,造成金钱方面的不安全感。

大家试想,一个整日看着父母为钱发愁和抱怨的孩子,能专心致志地学习吗?所以,在孩子成年以前,家长要以坚定的语气告诉孩子:“爸爸妈妈一定会保证你上学、生活的费用,你不用担心。但长大了你就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创造财富。”

这种承诺对孩子非常重要,因为当孩子的内心安定了,智能才能得到良好的发挥。

你要孩子是为了什么?这是我见过最感动的回答


现代父母是一边养孩子,一边修行。有的父母在养孩子中参悟人生,有的父母在纠结的亲子关系中苦苦求索……所以,上帝给每个匆忙赶路的灵魂分配了可爱的 天使,小天使的到来,安抚了匆忙的脚步,让急匆匆赶路的旅人有了反观自我内在的时刻。牵起那只慢蜗牛去散步吧!它会给你不一样的人生体验!

吃完晚饭,老婆在洗澡,我在厨房洗碗,2岁的儿子端一把小椅子坐到浴室门口。

我问儿子在干什么,他一本正经地回答:“我在等妈妈。。。”

顿时,我的心头涌起一种莫名的感动,一种温暖中带着酸楚的味道。

我们为什么要生孩子

问下自己,你要孩子是为了什么?传宗接代?养儿防老?看到书里一个很感动的答案说:“为了参与一个生命的成长,不用替我争门面,不用为我传宗接代,更不用帮我养老。我只要这个生命存在,在这个美丽的世界走一遭,让我有机会和她(他)同行一段……”多么美丽的答案呀!

是的,参与一个生命的成长。从一粒种子在我的身体里发芽,慢慢长大,感受到那有力的小胳膊小腿这捣你一下,那踢你一脚,直到有一天,她拼命地钻出来,来到这个世界上。

一个生命在成长,自她有成长的力量。我们还记得每晚换尿布、喂奶,照顾生病的宝宝的辛苦吗?

不,我们能记住的就是她向你绽开的第一个微笑,她喊出的第一声“妈妈”,她长出的第一颗小牙,她迈出的第一步……她上幼儿园了,她上小学了,她成为一名初中生了……我,有幸参与了她的每一个历程,每一个酸甜苦辣。有欢笑,也有泪水。

上辈子我们有怎样的交集才换来今生的母女/子之情呀。孩子是上天派来帮助我们完成父母这个角色、这个任务的。她让我们更深层次地看清自己,看清自己到底要的是什么,爱的又是什么?

如果我们一直向外寻求自己的力量,就会把孩子看成我们的“成绩”,我们的“面子”,我们只允许她健康、聪明、漂亮、成绩好,好象唯有这样,我们脸上才 有光彩,我们才觉得活得有价值。可是,孩子是我们所能“控制”的吗?我们只爱她的优点,而不能容忍她的缺点吗?孩子从来都是一个完整的个体,她的当下应该 就是她最好的状态。

可是,我们也只能陪她走一段,当她有了自己的家,有了自己的孩子,我们就不再是她们的家庭成员,她们的一家三口已经不包括我们在内。可是,无论孩子身 在何方,却永远是我们家庭中无可取代的一员。是不是很伤感?我们能陪的,只有这二十多年,为什么不尽全力,不拿出全部的爱来陪伴呢?

初二的女儿还有一年就要升入高中,住校,一周才能回来一次。每天下午盼望门铃叮咚响起的声音,也就只有一年;之后,每天的盼望就会变成每周的期待。珍 惜,珍惜吧,每天和孩子相处的每分每秒,也许她会跟你顶嘴,也许她会淘气,也许她会不听你的话……但,在一起总是好的。

我们要孩子是为了什么?我们要感恩老天,是她,而不是其它任何人成为了我们的儿女,这是我们的缘分,让我有机会把爱的种子撒播在她的心灵,让我有机会见证一个生命的成长,让我有幸成为她最亲最爱的那一个人。还求什么?

当我们不满孩子的现状时,记住:所有发生的,都是必定要发生的,它帮助我们看清自己,内观自己。解决所有的问题,唯一的可行道路是修行和改变自己。当我们有了内在的智慧与力量,空间增大了,孩子自然而然也会受到我们的影响,走向更适合他们的人生道路。

无论孩子带给我多少困难、烦恼、甚至挫败,无论让我失去多少睡眠、时间、金钱、精力,我仍然豁达,因为,这都是上天的恩赐,当孩子在身边的每一天,我都会努力让我们拥有一个美好的心情,体会在一起的幸福。

每个人都深爱自己的孩子,但其实咱们真的做得不够?如果真心的把孩子当做孩子去要求,去尊重,你和宝宝都会更加快乐!

看着你熟睡的面容,眼角还带着泪痕,我的心底泛起深深的内疚,对不起宝贝,我想我不够爱你,至少不如你爱我!

我心情不好的时候,会对你发脾气,甚至会避开你。你心情不好的时候,我却阻止你对我发脾气,还会批评你,而你不但不讨厌我,还要想方设法讨好我。当我累了的时候,我就想自己一个人待着,不许你来打扰我。

而当你累的时候,我却还希望你不吵不闹,自己入睡,而你即便不情愿,也照做了,只是阖动的睫毛在诉说,你多么需要我的怀抱。

我想我不够爱你,至少不如你爱我!

我总喜欢对你指手画脚,做不到就大声喊叫,还美其名曰“批评教育”,而你不但不敢对我指手画脚,还努力地憋回眼眶里的泪,克制自己的恐惧来讨好我。

我想我不够爱你,至少不如你爱我!

我总喜欢用哄骗、恐吓的手段来让你做一些事情,而你依然对我信任有加。

我想我不够爱你,至少不如你爱我!

多少次对你说:“我不理你了”

而你的心从没离开过我,连视线也没脱离过;

多少次我把你推开,而你依然抱着我的大腿。

我想我不够爱你,至少不如你爱我!

有的时候,我不想吃饭就不吃,或者想办法换口味;

你也有不想吃饭的时候,可是我让你必须吃;虽然你不情愿,还是一口接一口咽下去了。

我想我不够爱你,至少不如你爱我!

我总是很忙,不是忙家务,就是忙工作,空下来的时候,忍不住拿起手机,却忽略了其实应该抱一抱你,给你讲个故事;

但是你不厌其烦,一遍又一遍来找我,甚至愿意跟我一起看自己看不懂的手机,只要在我的怀里,你就满足了!

宝贝,抱抱。。。

谢谢你那么爱我;

我会向你学习,像你爱我那样的爱你。

看到这里,这篇文章也就结束了,但是文章结束不代表爸爸或妈妈的爱就结束了,亲情是世界上最微妙的关系,在孩子以后的成长岁月里,更多的是要记得一个字:爱!

孩子是我们的开心果


游戏娱乐,孩子是父母的开心果。

不管是随口来个词语接龙,还是信手弄个剪纸贴画;也不管是把扑克牌自创成学习英语的单词游戏,还是从跳棋游戏里体验一把失败的感受,也不管在与孩子的斗嘴过程中,从孩子的纯朴话语里享受着童真的乐趣,以至于把一切烦恼都悄然抛到脑后;还是与孩子的嬉戏里,也让自己穿越时光隧道,享用一回童年的心情。这一切的心灵体验都是孩子给的,那是因为父母给了孩子生命,作为回赠,孩子还给父母无数颗开心果。

亲子阅读,孩子是父母的开心果。

一家人围坐书桌旁,共享阅读的快乐时光,那书中的美妙情景恍如生活中的再现,看到孩子专心致志地朗读,其字正腔圆的程度已远远强过父母,加上抑扬顿挫的情感不时浮现脸庞,那已经不是一种简单的认字,而是对成长的倾力投入,是对未来世界的浓情触摸,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超越,而父母只需要学会认真倾听,再加一丝丝鼓励,孩子从中收获到的欢悦就化成了父母心中粒粒开心果。

化解争吵,孩子是父母的开心果。

父母由于观点相佐,争吵正一触即发,孩子突然插一句,你们争吵,也要学会文明一点呀,那就是把声音再变小一点,表情再放轻松一些,就象这样子,孩子一边说笑着,一边做着鬼脸,甚至还两边跑着哄着,父母争吵的导火索还未来得及点燃就被孩子的纯真泯灭了。刚才由争论带来的不愉快也在一瞬间化为乌有,悬而未决的事项也很快在双方的妥协里达成,因为都从心里认识到只有快乐才是生活中的唯一,而孩子是快乐之源,是父母的开心果。

出去游玩,孩子是父母的开心果。

一家人相约去闲逛红山森林动物园,在茂密的林间系上吊床,还要在旁边的青草地上铺上随身携带的垫子,再轮番躺在吊床上享受沁人肺腑的大自然气息,嘴里还一边杜撰不着边际的童话故事,吟唱那首自创的童谣,和着不远处的猴山不时传来的阵阵欢笑,孩子情不自禁地翩翩起舞,那一束束快乐的花絮便在父母的心间浓浓绽放。

与孩子对话,孩子是父母的开心果。

全家人一起晨起锻炼,一边呼吸着清新的空气,一边享受着日光的沐浴,孩子还一边指着太阳,不解地问,早晨的太阳像红朴朴的脸蛋,好似就挂在树枝上,伸手可以触摸到,可是白天的太阳为什么会那么刺眼,而且那么遥不可及呢?

我回答,那是因为呀,早晨的太阳就像可爱的孩子,可以直接凝望,又容易亲近,而白天的太阳就像长大的成人,仅仅对视和凝望是很刺眼的,而是需要更多的体悟和理解才行!

孩子听后,怔了一下,于是郑重其事地保证,要永远做那可爱的孩子。

父母凝望着自己的孩子,既希望孩子快速成长,又希望孩子永远长不大,那都是因为孩子是父母的开心果。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