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怎样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09-18

幼儿园,是孩子快乐的家园;家庭则是孩子理想的起点。教师与家长都需要不断改正自己的错误思想,实现家园相互配合,同步教育,促进幼儿健康、快乐的成长!那么,家园共育工作中是否存在一些不足呢?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育儿知识:怎样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随着社会的日益发展,家庭经济条件越来越好,家长对自己子女爱护倍增,要什么有什么,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什么事都不用自己动手,特别是一些爷爷奶奶,爱孙心切,就更加溺爱了。有专家指出:幼儿能力与习惯的培养是在学前期。作为幼儿园,我们能否抓住这个关键阶段,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与生活自理现状,有的放矢地对幼儿进行教育,是幼儿生活自理能力高低的关键。就帮助幼儿获得良好的自理能力提出自己的一些思考和建议。

一、教会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增强幼儿的生活自理意识

在幼儿学习生活中,可开展教育活动《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让幼儿知道生活中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家里,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去完成,这样才是合格的幼儿园宝宝。可创设条件教会幼儿自理能力,幼儿只有掌握了技能才能更好地独立完成一些事情。所以在区域活动娃娃家中我投放了许多孩子们不穿的小衣服,孩子们可以练习给布娃娃穿脱衣服,掌握系扣子叠衣服等技能。在操作区我投放了用废旧纸箱制作的小动物。孩子们可以用筷子小勺去喂小动物,练习使用用餐工具。

案例:诺诺小朋友。今天,放学的时候,诺诺外婆来接了,诺诺跑到午睡室把外套拿了出来,准备将衣服穿起来,这时外婆看到了马上抢过诺诺手上的外套说:“你不会穿的,来外婆给你穿快点。”诺诺很不情愿的撅起小嘴,告诉外婆,老师说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我要自己穿衣服。诺诺抢过外婆手中的衣服很快穿上了。看到这一幕,我特别为孩子高兴,孩子已经有了生活自理的意识。

二、以游戏的形式,充分调动幼儿积极性,更好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

在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是一个非常有效的途径。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寓教于玩、寓教于乐,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我时常还会把家长请到班里,家长和孩子一起亲子游戏。比如,孩子比赛帮爸爸妈妈穿鞋,看谁在最短的时间穿完,谁就获胜。物品归类,把物品散放一边,家长和孩子一起归类摆放最先完成的组获胜。活动中孩子和家长玩的不亦乐乎。这些活动的开展可以得到家长的支持,更好地家园共育。

案例:在墙面上,我设计了《看谁跑得快》专栏。设计出跑道,投放了小动物卡片,每天小朋友独立完成一件事,就可以让小动物往前跑一个格。这下孩子们的积极性调动了起来,寻求老师帮助的小朋友也少了。每次离园时老师都要嘱咐小朋友别忘记摆小凳子,现在不用了,为了让自己的小动物跑得快,孩子们会主动的去完成。M.YjS21.cOM

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不是一两次教育就能奏效的,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教师要充分给他们创造条件,教他们正确的自理方法,多指导、多鼓励、少指责,要多一些耐心和等待,还要考虑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有的放矢的进行个别指导。只有这样,培养幼儿较强的自理能力才能成为现实,最终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使我们的孩子终身得益。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延伸读

家长怎样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家长怎样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自理能力是儿童需要学习的重要内容,它能增强孩子的责任感和自信心,为孩子将来独立生活、成功走向社会打下基础。

不知道爸爸妈妈们都是怎么做的呢?

NO.1让孩子树立自我服务意识

自己处理自己的事,不光是一句口号,也不是让孩子掌握几种技能就可以了,它需要成为孩子的一种习惯,天天坚持。因此,爸爸妈妈除了让他们体会到其中的快乐,愿意坚持以外,更要让他们知道自己的事应该自己做,不是帮爸爸妈妈做。如果孩子自己收拾了房间,不妨说:“真棒,能自己收拾自己的房间了”,而尽量少说:“真棒,能帮妈妈做家务了”。如果孩子撒娇,不愿意自己做的时候,也要坚持到底,让他明白他长大了,以前爸爸妈妈帮他做的事情现在该他自己做了。

NO.2提供机会,让孩子尽情体验

能力是在过程中得到发展。只有更多的参与,孩子才能发展他们的自理能力。

在生活中,很多事情都可以让3—6岁的孩子自己去做决策,比如进餐、选衣服、收拾房间等等。在做中,孩子自己去思考、去体验,去成长。爸爸妈妈可以成为幕后的把关者。

NO.3营造宽松氛围,耐心等待

成长需要时间。孩子们可能拿着筷子却夹不起饭菜;可能想穿衣服却找不到衣袖的入口;可能想下棋,却乱走一气。不要要求孩子第一次就做得好,他们需要一定的时间。当他尝试的时候,等着他,鼓励他。相信孩子在爸爸妈妈的支持下会成长得很好。

NO.4极少成多,逐步成长

要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对孩子来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他们需要学习的东西太多,难度也不一样。爸爸妈妈可以帮他们安排一个进度表,一样一样地学,逐渐增多。比如可以先学自己用勺吃饭,做到不洒出来;再学自己端饭、添饭,让孩子知道根据自己的需要添合适的量;接着是端汤、使用筷子……

NO.5交给孩子必要的方法

个人事务不是想做好就能做好的,它需要一定的方法和策略。比如,穿裤子就需要先看裤子的前后,坐下来,把腿伸进裤腿里。

因此,在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给予适当的方法引导是必要的。

注意培养孩子自理能力


幼儿园里的孩子们,他们来自不同的家庭,家庭背景、家长素质各不相同,孩子自理能力的水平也不尽相同。

导致幼儿自理能力差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家长因为工作忙,教育任务全依赖于长辈和幼儿园。这这就导致了这些孩子自理能力尤其之差。

2、有些家长和祖辈们十分溺爱自己的孩子,剥夺了孩子学习锻炼的机会,使孩子形成了依赖心理。

3、有些家长缺少正确、有效的教育方法。他们在面对孩子需要鼓励帮助时,采取的是一种怪罪、批评的态度,有的甚至会采取暴力打骂的方法,严重伤害了孩子的自信心,从而阻碍了孩子自理能力的发展。

一、在幼儿园系统的培养幼儿的独立性

幼儿的独立性是在实践中逐步培养起来的。在这个过程中幼儿也获得自身的发展。记得一个教育学家的一句话:“我看过了,我忘记了;我听过了,我记不清了;我做过了,我就记住了”这充分说明了动手对幼儿的重要性,这就要求我们在培养独立性中一定要重视“做”的过程。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让幼儿为家庭做一些小事等,提供锻炼他们独立性的机会。儿童自身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应尊重幼儿的自主性、独立性,放手让他们在活动中发展,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对幼儿进行能力的培养。幼儿是在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实现自身发展的,这一相互作用的过程就是活动。活动是幼儿发展的基础。幼儿的活动是多种多样的,他们的学习活动蕴含在生活、游戏活动中。

1、利用生活活动培养幼儿自理能力。

在幼儿园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就必须重视生活活动中的培养。我们要利用一切生活活动中的机会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采用了不同的教育引导形式,尽多的采用了示范、榜样教育等形式,让孩子在自己观察学习中掌握生活自理的技能。

2、利用学习活动培养幼儿自理能力。

在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过程中,我们的老师可以在适当的时候,选择一些适当内容的学习活动,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例如利用故事中人物的活动诱导幼儿懂得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3、利用游戏活动培养幼儿自理能力。

在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是一个非常有效的途径。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寓教于玩、寓教于乐,通过游戏使幼儿自己组织并展开游戏,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幼儿游戏既是幼儿认知、个性、情绪、社会交往能力等发展的途径、手段,也是幼儿发展的真实写照。在游戏中,幼儿既能操作各种材料,又能与同伴交往,其动作、言语、思维、想像、情感等身心各方面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在贯彻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这一原则的同时,游戏的价值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在实践中要发挥游戏的教育功能,善于抓住生活和游戏中的教育机会,深入挖掘其教育价值,同时综合运用多种活动,引导幼儿在活动中积极主动地去感知、操作、探索、发展。游戏过程中,教师应通过有目的、有意识的观察,获得大量具体、真实的信息,理解和评价幼儿的发展。

二、家园携手,发挥家庭培养幼儿自理能力的优势

在现代社会,孩子需要具备独立思考、判断、选择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和家长应共同努力为幼儿独立性的发展创造环境与条件。幼儿的独立能力并不是只在幼儿园中靠教师教育锻炼就行的,因此,还要幼儿园与家庭共同合作培养幼儿独立性。

《纲要》中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家庭是孩子永远眷恋且不停课的学校,父母是孩子第一任且老师永不卸任的”。中国的父母总是担心孩子年纪小,事情做不好,什么也不让孩子做。长此以往,孩子变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废人。被中国科学院劝退回家的硕博连读生魏永康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所以家长不要代替孩子去做一切,让孩子有点生活能力。“手是思维的镜子,是意识的培育者,是智慧的创造者”杨振宁博士说:“中国留学生学习成绩往往比一起学习的美国学生好得多,然而十年以后,科研成果却比人家少得多,原因就在美国学生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和创造精神强。”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是一对孪生兄弟。动手能力强,创新能力就强,动手能力弱,创新能力就弱。幼儿园必须与家庭携手培养幼儿自理能力。

1、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念,促进幼儿自理能力的发展

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幼儿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也是幼儿园实施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保证。要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家长们必须端正教育观念,这样才能促进幼儿的发展进步。在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时,家长要遵循孩子的年龄特征和生长发育规律。一是要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家长要让幼儿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就要多关心多鼓励指导,时间久了,幼儿自然就能自觉地和大人的要求保持一致。二是要严格要求幼儿。幼儿往往是抓住家长的弱点提出的各种不合理的要求,作为家长在情绪上要表示理解,但在行为上要坚持对他们的约束,不能有任何迁就的表示,态度要坚决。三是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可以利用幼儿易于被其他新鲜的事物所吸引的心理特点,把幼儿的注意力从不合理的事情上转移开,以免他们受到错误的诱导。四是家长要想办法使幼儿扩大视野,增长见识,幼儿知识多了,就会改变自己过去一些错误的做法。

2、在生活中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

在家庭中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家长就必须重视在生活中的培养。家长对孩子要放手,让孩子从小学会自己管理自己,做点家务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而对于一些孩子不会做的事,家长可以耐心地辅导一下,孩子的自理能力自然会得到发展。在培养孩子生活自理能力过程中,家长要采用正面教育,否则就会伤害幼儿自尊心,从而使教育适得其反。

3、家长要积极配合幼儿园,与幼儿园教育同步。

家长在家中对幼儿实施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的同时,要与幼儿园老师保持沟通,这样可以了解幼儿园的教育进度及幼儿在幼儿园的一些表现等,从而积极配合幼儿园,达到家园同步教育。家长可以扩大幼儿的交际面,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及自信心;也可以通过立规矩以及让幼儿参加感兴趣的活动来帮助他们学会处理事情的能力。家长对幼儿过于溺爱、娇惯、放任、迁就;或者对幼儿简单粗暴,无视幼儿生理、心理的发展;或者无视幼儿的兴趣、爱好,对他们一味限制,要求他们绝对服从等等,这些都不利于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和发展。高尔基曾经说过“爱护子女,这是母鸡都会做的事情,然而,会教育子女这就是一件伟大的国家事业了,它需要才能和广泛的生活知识。”所以说爱也要有理性,绝不能溺爱,要有限度。在家中父母要为幼儿提供良好的行为楷模,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和孩子交往中,都应注意自己的形象,对幼儿独立品质的形成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4、家庭教育方式对幼儿自理能力的发展的推动作用

幼儿自理能力的发展与家庭教育方式之间有密切的关系。家庭是孩子健康成长的资源,应把家庭教育的重点放在家庭教育中资源的创设及合理地使用这些有效的资源上,创设和谐的家庭氛围,亲密亲子关系,建立民主、平等、积极向上的家庭精神环境,拓展孩子自由成长的空间,以利于孩子独立性的发展。不同家庭教养方式影响着幼儿社会性的发展水平,不同水平的幼儿社会性的发展也影响着现代的家庭教育方式的选择。幼儿期是儿童自理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个体社会性的发展与其将来社会性交往、行为、情绪情感、人格、个性、社会适应性及事业成就、智力发展等密切相关。

“人生百年立于幼学”这一科学论断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家长所认可。教育幼儿,培养幼儿健康、健全的人格,是每一个家长和幼教工作者需要长时期学习和研究的课题,孩子是最生动、最丰富、最精邃的研究对象,只有深入其中,才能更多地了解他们,理解他们,对他们既要有爱心,还需有诚心和耐心和恒心。总之一句话,爱,绝对不能宠;爱,也应有度。

育儿知识:家长如何培养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


育儿知识:家长如何培养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

家长如何培养小班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我们给出四个建议:

一、端正态度,相信自己的孩子。

有一本书《美国人的家庭教育》里曾写到:学习剔鱼刺、系鞋带,这样的事重要吗?在生命初期,生活对孩子似是一片未开垦的处女地,他们所需要的是一种拓荒者的勇气与自信,不是恐惧与畏缩,生活中每一个可以对此发生影响的事都是重要无比的。我们应该相信孩子,孩子的潜力很大,我们对他要适度去开发,如果有一些我们没有开发出来,那就是一种遗憾,而且自理能力培养是在幼儿期是一个重要的开发期,所以我们不要忽视这段时间的培养。

二、创设环境,以身作则。

要为孩子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包括精神环境和物质环境。精神环境首先应该给他们创设一个宽松、愉快的家庭氛围,利于孩子发展,我们要尊重孩子、信任孩子、鼓励孩子,大胆的去做事,不要怕他犯错误,要让他去尝试错误,在尝试错误中获得经验。能够让他在做事情当中克服困难、动脑筋想办法、自己解决问题,这些都是良好的品质。所以我们应该多看一些书,了解一些幼儿的心理特点、生理特点,并且我们还要以身作则。另外是物质环境,要想让孩子自理,就得给他一些空间和时间。如果有条件应该让他独睡,给他一个小床,让他学会自己整理床铺;给他一个玩具柜,玩具玩完要放回原处,让孩子自己筹划自己的小天地。怎么收拾屋子,怎么样把自己的房间打扮得更美丽。这些都是让孩子尝试自己去做。如果想让他自己吃饭就给他一套小餐具,是不怕摔的那种等等,这些物质条件应该为他准备。

三、多方配合,正向强化。

多方配合包括二方面:家园共同配合;多和老师交流,比如问一问有一些事情需要我们怎么配合呀?或者我的孩子有一些什么问题需要老师协助我们解决呀等等。家里的几位成员一定要统一思想、统一认识,而且要相互配合,对孩子要一致要求。家长还是要从孩子出发,要尽量求同存异。

四、耐心严格,持之以恒。

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他的能力的形成是要经过很长的一段时间,我们精心的去培养才能养成。所以我们就需要有耐心,在这方面我们应该要对孩子既有严格的要求,又要有耐心,要花一些时间。

家庭自理能力的培养


家庭自理能力的培养

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形成,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责任感、自信心以及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对幼儿今后的生活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但现在的大部分孩子,依赖性强,生活自理能力差,以至于不能很好地适应新的环境。在此,跟家长们一起谈谈如何在家庭中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一、家长要抓住点滴时间及时引导幼儿学习自我服务

1、在家庭中,孩子有时会表现出积极主动的精神、自我意识和独立要求等,我们家长要抓住这些机会,及时给予引导。如:当孩子争着要自己穿衣服、系鞋带或者要帮着洗衣服时,他们可能会将衣服穿反了、穿倒了,将鞋带团成一个死疙瘩,把衣服弄湿了,高兴地玩起肥皂泡来。当孩子发生这些表现时,我们该怎样对待呢?该不该对孩子的这些表现感到生气,对孩子进行训斥甚至打骂他们呢?要知道,我们家长的制止和指责,恰恰是扼杀了孩子的主动学习与探索精神。

2、要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就应给予幼儿学习锻炼的机会,家。每当孩子表现出这种愿望,提出这些要求时,我们家长就要给予积极的支持和引导。如:孩子要自己穿衣服,我会亲切地对他她说一句:“宝宝长大了,自己的事情能自己做了,你真棒!”同时,我会在一边指导着他怎样穿得对又快,孩子不仅高兴地去做,而且她在快乐之中掌握了正确的穿衣方法。

二、家长要运用灵活的方法激发幼儿我能、我行的欲望

1、榜样法:在你家周围的邻居中,或许有好多生活自理能力强的孩子,你可以用这些孩子做榜样,让你的孩子像他们那样,你可这样对孩子说:“宝贝,XX他能自己洗袜子了,每天自己穿衣服,叠被子,你也长大了,你做的一定会比XX更好的,你跟他比一比,也做给爸爸妈妈看看好吗?”幼儿有了榜样,他一定会学着做起来。

2、小大人的方法:孩子最愿意听表扬的话,当孩子做出一件事情后,家长可以用小大人的方法鼓励孩子做出第二件事情、第三件事情,如:我看见孩子拿着小笤帚在学着扫地,我就对她说:“你看我宝贝,像个大人,能扫地了,扫得多好,扫完了地也能给妈妈擦桌子是吗?”孩子就会点点头,当她扫完了地后就会去擦桌子,做的也非常认真。

3、示范法:幼儿在做每一件事情时,家长不能光看见孩子能做就行了,还要教给孩子正确的做法,如:整理床铺,我先给宝宝示范叠被子方法,一边示范一边讲,先将被子翻过来展平,然后将两条长边向中心叠,最后将两头对中心叠,两边对折就行了。我叠完后,指导着孩子叠一叠小被子,但不能急于求成,孩子一次做不好就不让他做了,我们要对孩子一点一滴的进步给予鼓励,让孩子对做的事情有信心的去做好。

三、家庭中要求的一致性和一贯性

1、家庭成员的一致性:大家都知道,爷爷奶奶亲孩子,真是比父母都要亲,所以,在家庭里经常会有这样的事情,妈妈要求孩子自己穿衣服,孩子慢悠悠的笨手笨脚的穿,奶奶看见了,怕孩子受凉感冒表示反对,爸爸怕孩子耽误自己上班时间,就亲自动手替孩子穿起衣服来,象这样家中要求的不一致,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家庭中在要求孩子做事情时,必须一致地要求孩子,只有这样,孩子才会从小养成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2、家庭中要求的一贯性:幼儿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养成的,需要坚持一贯性的要求。我们家长不能今天要求孩子做了,明天又去帮助孩子做,这样,对孩子的培养是没有效果的,只有坚持一贯性的要求孩子,孩子有天天练习的机会,才能掌握技能快,养成习惯快。

另外,家长还要关心孩子在幼儿园的发展情况,经常与老师取得联系,了解孩子的发展,了解幼儿园的要求,配合幼儿园要求一致的对孩子进行教育。

游戏中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自理能力对抗赛”

记得一个教育学家的一句话:“我看过了,我忘记了;我听过了,我记不清了;我做过了,我就记住了”这充分说明了动手对幼儿的重要性,这就要求我们在培养独立性中一定要重视“做”的过程。儿童自身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应尊重幼儿的自主性、独立性,放手让他们在活动中发展,我们也通过各种方式对幼儿进行能力的培养。幼儿是在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实现自身发展的,这一相互作用的过程就是活动。活动是幼儿发展的基础。幼儿的活动是多种多样的,他们的学习活动蕴含在生活、游戏活动中。

在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是一个非常有效的途径。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寓教于玩、寓教于乐,通过游戏使幼儿自己组织并展开游戏,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于是,上周我们宝宝班与苗苗班展开了又一轮的“自理能力对抗赛”,并且我们宝宝班的小能手们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呢。

幼儿的独立性是在实践中逐步培养起来的。在这个过程中幼儿也获得自身的发展。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我们家园携手,发挥家庭培养幼儿自理能力的优势,让幼儿为家庭做一些小事等,提供锻炼他们独立性的机会,促进幼儿自理能力的发展。

育儿观念:如何培养宝宝的自理能力


导读: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自理行为习惯一般都在学龄前,也就是说孩子在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就已经养成了能否生活自理的能力。父母只要适当把握了时间和机会,孩子就完全可以做到拥有好的生活自理能力。就像三岁的孩子可以自己倒水喝,四岁的孩子可以自端碗吃饭,五岁的孩子可以自己穿脱衣服一样,给孩子动手的机会,孩子就能做好。

1、给予孩子鼓励和帮助

每个人都有童年,但每个人对童年的记忆都不一样,有些孩子会一生都记得父亲帮助他把一个大箱子抬进自己的房间,他有了属于自己的书柜。孩子学着收拾房间,并且整理衣服和书籍这是一个很好的表现,父母所要做的就是尽可能地帮助他鼓励他,而不是嘲笑他或是阻止他这么做。最聪明的父母永远都用欣赏的目光看孩子,最愚蠢的父母总是用怀疑的目光看孩子。因此,当你的孩子出现了很糟糕的处理能力时,请问问自己有没有责任。

2、为孩子创造自理机会

聪明的父母总是为孩子创造属于自己的机会,因此,聪明的父母也就给了孩子更好的学习和成长的经验。比如,父母告诉孩子他们要出差,可能有几天不在家,这几天需要孩子自己来处理生活上的一些事情,然后告诉孩子冰箱里有食物,常用物品都放在哪里,给孩子一个独自在家自理生活的机会。而不是把孩子送到朋友家或是干脆请一个临时保姆来照顾孩子。更多的时候,父母只要给孩子提供机会就行了,而不需要你来怎么教会他做。

3、让孩子树立自我服务的意识

自己处理自己的事,不光是一句口号,也不是让孩子掌握几种技能就可以了,它需要成为孩子的一种习惯,天天坚持。因此,爸爸妈妈除了让他们体会到其中的快乐,愿意坚持以外,更要让他们知道自己的事应该自己做,不是帮爸爸妈妈做。如果孩子自己收拾了房间,不妨说:“真棒,能自己收拾自己的房间了”,而尽量少说:“真棒,能帮妈妈做家务了”。如果孩子撒娇,不愿意自己做的时候,也要坚持到底,让他明白他长大了,以前爸爸妈妈帮他做的事情现在他可以自己做了。

4、营造宽松的氛围,学会耐心等待

成长需要时间。孩子们可能拿着筷子却夹不起饭菜;可能想穿衣服却找不到衣袖的入口;可能想亲近某个伙伴,却被别人讨厌;再或者想下棋,却乱走一气。不要要求孩子一次就做得好,他们需要的时间。当他尝试的时候,等着他,鼓励他。如果遇到早上赶着上班,那么请早点叫孩子起床,给他充足的时间。当他苦恼的时候安慰他,帮助他。当他进步的时候,表扬他,激励他。相信孩子在爸爸妈妈的支持下会成长得很好。

5、要求积少成多,让孩子逐步独立

要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对孩子来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他们需要学习的东西太多,难度也不一样。爸爸妈妈可以帮他们安排一个进度表,一样一样地学,逐渐增多。比如可以先学自己用勺吃饭,做到不洒出来;再学自己端饭、添饭,让孩子知道根据自己的需要添合适的量;接着是端汤、使用筷子……这样,孩子就渐渐能独立完成进餐的所有活动。

6、教给孩子必要的方法

个人事务不是想做好就能做好的,它需要一定的方法和策略。比如,穿裤子就需要先看裤子的前后,坐下来,把腿伸进裤腿里;想玩小朋友的玩具,就需要和别人协商,想办法征得同意,而不能抢;玩玩具就得知道玩具的特性和相应的规则。因此,在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给予适当的方法引导是必要的。

育儿观念:如何在家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育儿观念:如何在家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生活自理能力是指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学会生活自理,从事简单的自我服务的能力,比如:自己穿衣服、独立入厕、独立进餐、自己整理衣物等。孩子有了一定的自理生活能力,不仅会满足自身的发展需要,更是孩子们在以后社会中赖以生存及发展的根本。如果我们在家庭中对孩子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自理生活能力的培养,有益于我们的孩子更好地适应周围环境,为孩子一生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给孩子一个机会

平常在家时当发现孩子对做某件事很有兴趣时,我们家长要及时引导,给他创造良好的机会,抓住学习的敏感期。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会生活自理。相信孩子的能力,给他一个动手的机会。

二、给孩子一段时间

要有足够的耐心等待孩子学会动手,开始时孩子的动手效果也许会不太理想,甚至会出现帮到忙的现象,要容忍孩子从不会到会的渐进过程。只要我们有心给他时间锻炼练习,总会有解决的办法,让孩子自己动手吃饭,慢慢的孩子吃饭不会掉饭又会吃得快了。

三、给孩子一个适合锻炼的环境

平常在家里也要为孩子创造适合他们的空间,比如腾出家具的低矮部分摆放孩子的衣物、食品等,让他可以自己取放物品。在家庭空间的一部分要以孩子为本,为孩子所需,为孩子所用,让孩子在适合的空间中充分发挥他们自主劳动的积极性

家园共育《育儿知识:怎样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幼儿教师教育网”是专门为给您提供教育孩子的方法而创建的网站。同时,yjs21.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自理能力活动方案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