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大多数家庭只有一个孩子,因此,不少的父母注重把自己的孩子尽量收拾得漂亮一些,这是理所当然的。然而,有的父母以为让孩子打扮得另类或与众不同才叫美,才能引起别人的欣赏、赞叹和羡慕。
有一个母亲,她为孩子专门订做了一套小西装,穿上小西装的孩子在社区里走来走去的,不少的爷爷奶奶说这个孩子像个小绅士。在学校里,老师和同学也都说这位穿西装的同学很帅气,像个小经理。这位母亲听到后乐滋滋的。可是一年以后,小西装就不合身了,母亲第二年又做了一套。就这样,这个孩子一年一套西装地穿着。可是,有一天孩子却说:“妈妈,我总穿西装,别人都笑我太古板。”妈妈就对他说:“他们是嫉妒你。”
在烈日炎炎的夏天,往往都是时尚的成年女性的季节,她们穿着一些漂亮性感的夏装,一来可以降温清凉;二来可以彰显自己的美好身材,一举两得。然而, 在生活中不难发现,一些夏季童装,特别是女童的夏季服装,也越来越向成人女装的款式与造型方面靠拢。儿童夏装的款式确实很多,露背的、紧身的、吊带的、超短的,应有尽有。一到夏天,漂亮时尚的童装就特别好卖,新款一上市,很快就脱销。
家住大学路某小区的一位李阿姨,她有一个刚三岁多的小女孩儿,长得特别活泼可爱,因此,李阿姨就经常买一些花花绿绿的衣服给小孩子穿。李阿姨说,由于现在是夏天,天气比较炎热,她就给小孩儿买了一些无袖的或者是小吊带的童装,好让小孩儿既漂亮又凉爽。
可这位李阿姨不知道,儿童皮肤的黑色素细胞发育还不够成熟,一般来说,黑色素在阳光照射下,会分泌黑色素颗粒来遮挡紫外线。如果儿童穿得过于暴露,则可能因为紫外线强烈照射而出现皮肤晒黑、晒伤,因而变得粗糙,甚至出现红、痛、肿以及光过敏现象等。况且,八岁以下的孩子并不适合使用防晒用品。所以,建议家长在天热带孩子外出时,不要穿太暴露的服装,并适当防护。同时,最好不要给孩子穿紧身衣,特别是腈纶、涤纶面料做的,儿童服装还应以宽松、棉质为主。
小女孩儿的穿着应以活泼可爱、美观大方、舒适健康为主,要符合儿童的心理特征和审美意识。如果穿得可爱、活泼,并且适合活动,那倒无妨;但如果给孩子穿得过于暴露、太性感,这样的话,不仅难登大雅之堂,而且得不偿失,时间久了,更会给孩子朦胧的审美意识造成不良影响。
在现代社会,人们已经把与人交流沟通的能力提升到与智力同等重要的地位。一位成功学专家曾说:“所有成功的人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的人际关系非常好。” 菲律宾大学儿童心理学家马·劳迪斯·卡兰丹认为:“一个社交能力低下的孩子比没有进过大学的孩子具有更大的缺陷。”
的确,人际关系状况影响着一个人的生活质量,一个人如果拥有融洽和谐的人际氛围,就会是幸福的,个性也会得到健康发展;而如果一个人生活在紧张的人际关系中,他的幸福感会下降许多,伴随他的更多的将是孤独、寂寞、自卑和疑虑。有研究表明,不会处理人际关系的孩子,有相当一部分学习成绩不理想,而且还存在着一定的心理障碍。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凸现的问题不再仅限于学习方面,能否处理好人际关系的问题已经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之中。据某市的统计调查,从小学、初中到高中,孩子们在如何处理同伴关系的困惑上是逐步递增的,有近二成的高中学生受困于人际交往问题。某研究机构对部分中学生进行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结果表明,人际关系处于敏感状态的中学生竟高达三分之一。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在生活中缺少同龄伙伴,社会接触面也较窄,因此在社会交往方面存在的问题比较多:有的孩子习惯于以自我为中心,常常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不理会他人的感受;有的孩子有拒绝社交的倾向,从来都不愿意主动与别人沟通交流;有的孩子懦弱、胆小,在与他人交往时经常会有紧张的心理表现;有的孩子不知如何去与别人交往,也不知道基本的交往礼节;有的孩子不合群,身边只有一个或两个朋友,甚至没有十分要好的朋友。
人际关系的困惑对孩子们的精神世界构成很大的冲击。在一所小学调查中,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说出自己的困惑。五年级的林小惠同学说:“我感到很困惑,同学之间的关系很难处,常常为了一件小事斤斤计较,有一点儿矛盾就互相不理睬。”二年级的陈容生同学说:“希望自己能有较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可是见了人常常不知道说什么,后来就很少与人交谈。”六年级的许丁同学说:“我渴望与自己喜欢的女生说几句话,可是见了女生的面就脸红,原来想好的就全忘了,而且手脚不知道往哪儿放。”三年级的李云通说:“我希望能有知心朋友,但我却觉得在这一点上自己的成就不大,有时和同学在一起时甚至感觉自己像是小丑。”四年级的余言同学却有自己的看法:“我感觉到人与人之间关系很假,没有真诚,有的只是互相利用。生活在这样的气氛中很难受,影响到自己的学习和生活。”
可以说,交往能力的培养对孩子是非常重要的。从近处看,良好的同伴关系是孩子心理健康和取得学业成功的必要前提;向远处看,未来社会需要我们的孩子具有较强的社会交往能力,孩子将来能否很好地适应各种环境,能否协调好与他人的关系,全在于小时候的知识和经验积累。
在日常的家庭教育中,父母往往有意或无意地扮演了两种不同的角色——红脸与白脸,表面上看似一打一拉、一严一宽、一硬一软,夫妻配合默契,实则对孩子的道德品质培育极为不利。
吃饭时间到了,明明却又玩又闹,不好好吃东西。妈妈要管,爸爸却说:“随他去吧,小孩子,饿了就会回到餐桌旁的。” 结果,饭后妈妈好不容易把一切收拾干净,一扭身却见儿子用一双脏手在厨房里的菜盘子里抓着吃。母亲当然不能允许,父亲却说:“饭还没有凉,让他去吃好了。”孩子认为父亲才是自己的救星,妈妈居然不让自己吃饭,真不是一个好妈妈。以后每当明明做了不应该的事都要向爸爸求救,只要用乞求的眼神望着爸爸,爸爸就会为他解围,妈妈一点儿办法也没有。渐渐地,妈妈反倒没了地位,也没有了说话的余地。
这位父亲所表现出的一切并不能体现教育和指导的意义,而是有意偏袒、庇护,是一种溺爱。往往母亲正费力纠正的毛病,被爸爸一个赞许的眼神给肯定了。父母在教子问题上不能很好地沟通,造成孩子与父母之间难以协调,孩子在无形中对个别亲人产生过分的依赖。反正有爸爸撑腰,有爸爸管着、护着,妈妈也不能把我怎么样,从此放任自流。孩子在父亲的支持下打败了母亲,挫败了母亲纠正他错误行为的意图,更助长了孩子的错误倾向。
有的家庭恰恰相反,父亲严厉管教,母亲却时时流露出对孩子的一种歉意。父亲刚刚教训完,孩子哭泣的泪还没干,母亲就迫不及待地将孩子叫到另一间屋中,又是发糖果,又是拥抱,仿佛孩子接受的不是教育而是无端的责难和惩罚。
实际上,无论父母哪一方过于严厉或过于放纵,若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暴露出矛盾,都会带来副作用。那么,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若夫妻之间存在分歧该怎么办呢?
斌斌是一个聪明却又十分好动的孩子,父母都是研究人员,他们对斌斌有着很高的期望,但教育方法却不同。父亲提倡启发式教育,而母亲却更偏重于高强度训练,打一下教训教训是经常的事情。父亲对此有不同看法,有时看不下去便要讲几句。
一个周末,儿子急急地跑到爸爸身边,叫喊着:“爸爸,妈妈要打我,快帮忙。”
“又为什么?”
“说我的作业潦草。”
“不用怕,让我和你妈妈谈谈。有我在,她不敢把你怎么样!”斌斌放心了,很得意地跑掉了。
爸爸妈妈对教育方式有不同的看法,这一点斌斌早已得知,而更让斌斌认为有机可乘的是爸爸愿意为自己辩护,这样斌斌可以用父亲作挡箭牌,为自己的行为打掩护。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不能意见一致,更不能相互配合,是一件憾事。而因此引起争端,使孩子能利用父母间的矛盾逃避自己应负的责任,就更是可悲。事实上,大多数父母在教育方式上看法有异,并非就一定会有坏的效果,关键在于父母双方应怎样处理这种分歧。
需要明确的是,父子与母子之间的关系是有相对的独立性的,虽然三者生活在一个家庭里,但并非要按照同样的模式处理关系。父亲如果不同意母亲对待儿子的方式,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或与其进行讨论,但决不该插入其中进行干涉。尤其不应该当面阻止和提出反对意见,伤了感情不说,还会让孩子不知所措。母亲与儿子之间的关系,取决于母亲与儿子,父亲没有权利来对母子间的关系做决定,定规则。
对孩子的教育父母都有责任与权利,但并不等于一方可以干预另一方的决定。而且尽管父母都可能认为自己的方式是正确的,但究竟是否完全正确,或谁的更正确,却是一个难以回答的问题。即使双方在基本点上的认识一致,遇到有些具体问题也可能产生分歧,这时谁有权威来做裁决?一般来讲,现代的家庭中没有绝对的权威,父母可以按自己认为正确的方式来处理与孩子的关系。而对于孩子,就应该懂得与妈妈之间的问题要与妈妈解决,而不应去搬爸爸当救兵,这是对自己和父母的尊重。而父母不应交叉参与相互关系问题的解决,也是对孩子能处理好这一问题的信任。对来自父母双方不同的教育观点下成长的孩子,应有能力学会取舍,而不为分歧所迷惑。在大部分情况下,如果父母能尊重对方的观点,不加干涉,两种方式可以和谐相处,而孩子也可以从每一对关系中获取对自己成长最大的益处。
不干涉孩子与父母任一方的关系,并不等于对儿子的求援耸耸肩,不予理睬。父亲可以帮助儿子分析一下为什么妈妈要打他,是不是孩子自己有错却不自知,如何才能避免挨打。在这个例子中当然要指出作业潦草是不对的,如果将作业写得整齐就不会挨打了。这样直接走入问题的中心而避免因方式不同引起争执,使孩子无隙可乘,可谓殊途同归。
家庭教育是一门内容丰富的科学,夫妻应共同认真学习,在实践中边做边学,统一认识,通力合作,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有所分工,有所侧重,但切忌扮不同的“脸谱”。即使发现对方教育子女有不当之处,也不要唱反调,不要把分歧暴露在孩子面前,而是事后再协调,否则会降低教育效果,不利于孩子成长。
孩子们对大人的态度是很敏感的,即使这种态度没有表达出来。所以,我们如果对他们怜悯,他们就认为自己更应怜悯自己。如果他们为自己难过,他们的不幸就更严重了:他们不是面对困境想办法补救,而是依赖别人的怜悯,等着别人来安慰。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会失去越来越多的勇气和解脱困境的意愿。
怜悯对孩子是有害的,即使这种怜悯是无可非议的、可以理解的。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他们对许多事情的态度都是在父母的影响下形成的,如何对待挫折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当孩子遇到不顺的事情时,如果我们对他们表示怜悯,认为他们真是可怜,再遇到这样的事情,孩子就更加为自己感到难过,这无疑会加深孩子对自己遭遇“不幸”的感觉。他们会认为自己理所当然应受到安慰和补偿,生活欠了他们一笔债,父母或其他的人应当来偿还。这样,在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时,他们不是想办法克服,而是坐以待毙,或向他人转嫁自己的苦恼。最糟糕的是这种挫折在情绪上的反应会不成比例地加大,一个小小的挫折,孩子感受起来就像他的整个生活都被破坏了一样。
孩子的这种感觉与反应是细微的,但是日积月累起来就会形成不良的定式。当意外的、更大的事情发生时,他可能变得怨天怨地,毫无能力。
孩子经受的任何一次受挫都是对孩子的承受力进行培养的绝好机会。家长如何对待孩子的疾病与事故,将影响孩子一生对待挫折与伤痛的态度。
在生活中我们会遇到一些身有残疾的孩子,而真正能使他们活得充实、自信的家庭并不多。成功地救助自己的残疾孩子是每个真诚父母的美好愿望,而实现它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一次车祸使莎莎失去了一条腿,她才年仅11岁。从医院回来后,她用拐棍帮助行走。莎莎在医院理疗科学习了很长时间怎样照顾自己,怎样借助于拐棍行走。医生还特意嘱咐让妈妈鼓励莎莎自己照顾自己,不要为她做过多的事。而妈妈却为女儿伤心,总想替女儿干点儿事来安慰自己,从感情上弥补对女儿的不足。她把能干的事全替女儿干了,帮她换衣服、洗澡、洗衣服,帮她把饭送到房间里,有时还帮她梳头。妈妈干得越多,莎莎就干得越少。莎莎干得越少,就越对自己没有信心。她慢慢地只待在自己的房间里,什么都无心干。就这样,莎莎从一个总是笑嘻嘻、勇气十足、自己帮助自己的孩子变成了常常发脾气、唉声叹气、无能为力的孩子。
对于身体有残疾的孩子,父母或其他人自然会生起怜悯之心。但是我们应当克制这种怜悯,因为它会给孩子带来更大的心理负担,为自己的处境担忧。他们的注意力不是放在如何用毅力来恢复功能,照顾自己,而是不断地寻求慰籍、帮助,似乎只有当父母或其他人围着自己团团转时,才能填补自己内心因恐惧、自怜引起的空虚。事实上,孩子们从本性上是有足够的毅力和勇气与困难搏斗的,他们要用奋斗来弥补自己的缺陷。如果父母或旁人一再怜悯或过多帮助孩子,孩子往往会丧失信心,停止努力,这对身体恢复不利。这就是为什么专业医护人员并不事事呵护,而更注意精神上的鼓励,可这常常被不理解的父母们认为是冷酷和缺乏爱心。
孩子们的人生还有很长的路途要走,做父母的都希望他们能幸福健康地生活。身体上的缺陷无法弥补,但如果他们有强健有力的精神支柱、健康的心理、战胜困难的毅力与决心,不自怜自惜,可以想象这样的孩子成长起来后,会比在父母怜悯、无微不至的关怀下成长起来的孩子要有能力和幸福得多,父母对他们的爱的意义也表现得要深远得多。
生病的孩子需要我们成人的照顾,我们不能逼一个发高烧的孩子自己去照料一切,他们需要我们的帮助。在情感上,孩子也需要我们理解他们所遭受的痛苦,需要我们给予他们足够的注意。这里要强调的是我们的态度,我们不能怜悯他们,不能让他们感到自己的病痛要由别人来承担,而自己不应承受任何痛苦,克服困难的责任是父母或其他什么人的。
生病的孩子更需要道义上的支持,让他们知道有人关心他们,理解他们所遭遇的一切,鼓足勇气,因为战胜疾病主要还要依靠自己。疾病并不给他们任何理由卸掉自己生活的重担,他们必须承担力所能及的劳作。疾病很容易削减人的信心,使人感到无能为力。在这种时刻,父母不能用怜悯来挫伤孩子们的勇气和毅力。正确的态度是关切、帮助而不包办,用鼓励来代替不必要的服务,使孩子尽快适应或恢复正常生活。
孩子的阅读能力是随着学习和认知不断提高的,因此,为了提高孩子的阅读水平,做父母的应该配合学校,科学地、适当地为孩子安排一些课外读物。但是,有些家长却在孩子的阅读上设立很多限制。
有一位周先生带着儿子冰冰到朋友家玩。朋友的儿子上一年级,书桌上摆着一套根据年级分十册编撰的科学丛书。序言“指示”,小学一年级的孩子适合阅读丛书的一二册;二年级孩子则可阅读三四册;等上了三年级,才能阅读五六册,依此类推。
只是,快七岁的已能独立阅读的冰冰对于“指示”熟视无睹,在读完这套书的一二册后,就“义无返顾”地翻开了三四册……且读得津津有味。
做教师的奶奶初次见冰冰捧着周先生给他买的《三国演义》、《水浒传》、《王子复仇记》等看时,不无“担忧”地问周先生:“大人的书这么小的孩子能看懂吗?”还未等周先生答话,在一旁看书的冰冰头也不抬地答道:“能看懂!”为了验证孙子看书的“成果”,在冰冰读完后,奶奶便根据书中的内容对冰冰进行提问。令奶奶吃惊的是,小说中错综复杂的人物、情节,冰冰居然分析得头头是道!
倘若不是真的完全“读不懂”,那么,身为家长,何必要在孩子充满兴致开始读一本书之前,就为他的阅读范畴设限呢?正因为每个孩子的个性、兴趣、天赋、阅读水平、心中所抱持的理想,以及当前自己的阅读需求等诸多因素都不尽相同,因此,即使孩子的面前摆放着同一本书,但每个孩子所看到、读到这本书的感觉和想法也会有所不同。既然如此,我们又何必为孩子制造出种种关于“阅读类别”的横向限制,以及“阅读顺序”的纵向限制呢?
孩子呱呱落地,妈妈身上的每个细胞似乎都充满了母性的温情。妈妈们时刻都在心里对自己说,一定要尽最大的努力去呵护、关心自己的宝宝,尽到自己最大的责任。当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孩子身上,看着孩子一天天健康地成长,母亲的心中每时每刻都荡漾着幸福和满足,同时更加荡漾着“满腔的母爱”。然而,正是这“满腔的母爱”,却给孩子的健康成长带来潜伏的危机。母爱的理解和表达究竟有什么规律,让我们一同来探讨。
两岁的媛媛不太爱活动,就喜欢安静地游戏,喜欢看动画片,最喜欢看天线宝宝的动画片了。妈妈觉得女儿这么喜欢看,干脆就给心爱的女儿买了天线宝宝的全套光盘,孩子只要想看就看,一看就是一个多小时,甚至两个多小时,看完之后反复看也不烦。媛媛爸爸提出来是不是这样对女儿的身心发育不好,尤其是对眼睛和大脑不好,应该让孩子多动动。妈妈也同意爸爸的观点,但每次一跟孩子商量,就看到女儿眼睛里含着眼泪,妈妈就不忍心了,愿意看就看吧。爸爸见劝不动妈妈,就说你这不是爱孩子,是害孩子,并且表示要强行关电视时,媛媛妈妈在旁边拼命拦着并很生气地说:我自己的女儿我知道怎么爱,我想怎么爱就怎么爱。每次媛媛也都站在妈妈的身边,愤怒地看着爸爸,她跟妈妈也更亲了。
可是,媛媛妈妈也许不知道,她已经患上小宝宝的妈妈们经常容易出现的“关怀强迫”了,而患上“关怀强迫”的妈妈们通常自己身在其中却不知道,也看不出来,而别人却看得很明显。这种“关怀强迫”对孩子的身心发育和健康是非常有害的。比如媛媛这种没有节制的看电视,对眼睛和大脑健康发育都极为不利,而且媛媛本身体质偏弱,不爱活动,静止的状态不利于活动四肢,不利于神经末梢的发育,也会影响将来的动手实践能力和与人交往能力,同时也会影响孩子的大脑发育。因为孩子的大脑发育是靠全身躯干和内脏以及小肌肉即手指头等部位协调操作而刺激成长的,妈妈的这种顺其自然、“关爱有加”的做法恰恰把孩子的弱点推向更消极的发展。
所谓妈妈们的“关怀强迫”,既是指妈妈总是自觉不自觉地向孩子提供孩子表面上需要、实际上应该被限制的要求,或者妈妈们向孩子提供根本不需要的关怀和帮助,从而使孩子不能身心健康地发育成长,不能拥有独自处理问题的权利。当妈妈的细致关怀被孩子依赖时,孩子与妈妈情感最深时,妈妈往往也会特别满足于这份成就与价值,满足借此举获得的优越感,否则就会有较强烈的自责和痛苦。有些妈妈就是在向孩子提供过多关怀和帮助当中得以满足,却在客观上剥夺了孩子健康成长和获得生活经验的条件和机会。
在每个家庭中,“关怀强迫”的表现处处都有:追着孩子穿衣、洗脸、吃饭、收拾玩具等等,把水果削成小块儿送到孩子嘴里,孩子害怕时随时拥抱孩子,代替孩子面对恐惧不安,帮助孩子垒好倒塌的积木,再有,从酸奶的牌子、衣服的挑选、零食的口味到食谱的搭配,从学习音乐、绘画到运动量的安排,玩具、小伙伴、游戏的内容、活动的限制……总之,妈妈们全方位地渗透进了孩子的生活。关心孩子,无论是他们的所思所想,还是一些细枝末节,都是妈妈们在操持着、在安排着,而孩子的想法经常成了泡影。“关怀强迫”的妈妈们反对其他人对孩子的生活和教育提供任何意见,她们觉得,她们和孩子最近,所以最了解孩子,世上只有妈妈好,而最关心孩子的人,无疑也是她这个母亲。
可是,患上“关怀强迫”的妈妈们也越来越发现,孩子渐渐长大,越来越不让她们省心了:你给选好的衣服他偏不穿;你对他的苦心他并不领情,还跟你任性反抗,不再像原来那么乖了;上幼儿园之后,老师反映孩子的自理能力差,不爱跟小朋友交往,或者容易跟别的小朋友发生争抢厮打;回家后做事情容易起急,既做不好,却抢着干,经常帮倒忙;妈妈想帮帮他,他却经常一把把妈妈推到一边……妈妈的心里开始失落起来。
许多事实证明,对孩子的过度关怀是对孩子的一种心灵侵犯,也是对孩子成长需求的一种忽略,是非常不科学的做法。这种侵犯和忽略都是对孩子的不尊重,都是对孩子成长权利、精神独立权利的剥夺。对孩子过度关怀的伤害是从心灵到肉体,然而,却是以家长付出辛苦的代价,还是以爱的名义。
为什么妈妈们会患有“关怀强迫”呢?原因很多,比如很多妈妈们因为自己童年时,在情感需要上、物质提供上没有得到满足,她们要在自己孩子的身上得到弥补。从这个角度来讲,关怀过度不是无私的,是自私的;还有,许多妈妈天性较为软弱,受不了孩子为难的样子,也切身能感受到孩子内心的“压力”有多大,于是喜欢代替孩子做事情;再有,妈妈们没有认真学习小生命的成长规律,没有意识到过分关怀对孩子的危害有多大。
中国民间有句俗语:“要想小儿安,三分饥和寒。”通常妈妈在过分关怀孩子的同时,是一种不受控制的宣泄的母爱,但不受控制的爱最后导致的结果却往往是危害无穷的。而孩子的许多问题都是家长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惯出来的,许多研究结果都表明,过度关心及溺爱型教养风格会造成孩子心理的畸形,自私、反叛、低能,自理能力弱,易于形成依赖性,自主精神和自立能力都差,也缺乏劳动自觉性,交往能力差,既缺少合作精神又缺少竞争能力,所以社会适应能力差,可能形成孤僻、缺少热情的个性倾向。并且,这种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差,同时又不容易尊重别人,不遵守规则,自控能力差,任性,情绪不稳定,安全感差,自卑,容易养成大手大脚、不爱惜财物的不良习惯和个性。
一位著名的教育专家根据自己最近的调查发现,一些孩子的家长总是无法摆正“心”的位置,以至于走入了四大“心”的误区。
平常心变补偿心
许多家长因为自己没有机会读书、上大学,于是拼命要让孩子得到补偿,想让他们“出人头地”。
专家指出,不要让孩子成为“人上人”,也不要让孩子成为“人下人”,要让孩子成为“人中人”,让孩子好好地做一个平常人,这才是父母应该具有的平常心。
正常心变反常心
一些孩子的举动明明很正常,但按父母设计的模式却变得不正常了。一位孩子贪玩,父亲就认为他得了多动症,带到医院就诊。医生看看孩子很正常,可是父亲坚持己见,医生便对孩子说:“你没病,你父亲有病。”
责任心变虚荣心
有个女孩的父母硬要女儿考重点学校,女儿不堪重负离家出走,父母后悔不已。可见虚荣心到头来害了孩子,也害了自己。
惧怕心变代替心
有个孩子要出去郊游,整理好了行装,母亲发现他忘记带御寒衣服,但存心不告诉孩子,果然,孩子回来后说:“这次我冻得够呛,以后一定要记着多带 一些衣服。”孩子就此积累了经验。但大多数的父母却不是如此,孩子忘记带伞,他们生怕孩子淋雨,就送到学校门口,结果,孩子老是不记着带伞,心想,反正父 母会送来的。专家指出,不要因为惧怕孩子犯错,就去代替他干活。因为,犯错也是一笔财富。
感谢您阅读“幼儿教师教育网”的《家庭教育误区的种类分析》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教育孩子的方法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家庭教育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