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如何教育好孩子?

09-30

如果孩子有厌学情绪,那家庭就起了中间作用,安慰并鼓励孩子!家长要对教师多些理解、多些帮助,及时注意孩子情况,帮助孩子积极健康地成长!那么,有哪些可以用在孩子身上的教育资源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家长如何教育好孩子?”,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孩子一向被认为是我们未来的希望,家长、社会都期望着孩子长大后能够有所积极的作为。

可是,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却不知不觉忽略了对其的教育。常在网上看到一些孩子间的“玩闹”却导致了致命后果的事情,这让人唏嘘不已。

一个天真烂漫的孩子如何能与那些血淋淋的悲剧有所关联呢?究其深渊,背后隐藏着教育的危机。

真正的教育不是告诉孩子什么可以做,还要告诉他什么不能做。父母教育孩子,老师教育学生;教只是尽责,教懂才是尽心。

生儿养子,父母在教育孩子问题上有着根本性的作用。李嘉诚说,一个人事业上再大的成功,也弥补不了教育子女失败的缺憾。

到底该给孩子怎样真正的教育?不妨来看看古人是如何做的?

1、谢安:身教重于言传

谢安是东晋孝武帝时期的一代名相,“淝水之战”就是在他的运筹帷幄下取得胜利的。

可能因为平时公务太繁忙了,所以他看起来似乎都没有时间好好教导自己的孩子。这样一来,教导孩子的重担就全都落在妻子的身上。

一天,谢夫人又在对儿子耳提面命,实在是忍不住了,就质问他说:“你这个当爹的也太不称职了,怎么从来都不见你教导自己的儿子?”

没想到这位平时没有时间教导儿子的父亲却回答道:“我常常自己教导儿子啊!”

谢夫人一听,顿时懵了。

原来,谢安教育孩子,靠的并不是耳提面命,而是自己平日里的身体力行。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只有自己先做好了,孩子们才能在耳濡目染中加以效仿;如果自己都做不好,又怎能去要求孩子们呢?

我们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也是一样,耳提面命的言教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身体力行的身教。

2、殷仲堪:以俭为本

殷仲堪出生门阀世家,是东晋末年的重要将领和大臣,他擅清谈,曾说三日不读《道德经》,就觉得舌根变僵硬了。

他就任荆州刺史后,正好遇上水灾,年成歉收,吃饭通常只用五碗盘(古代南方的一种成套食器,由一个托盘和放在其中的五只碗组成,形制较小),此外再没有其他荤菜。

要是吃饭时饭粒掉在盘里或坐席上,他就捡起来吃掉它。

他这样做,是想给大家做个好榜样,也是因为他本性质朴。

他常常告诫子侄们说:“不要因为我担任了州郡的长官,就认为我抛弃了平时的操守。现在我做了刺史仍没改变这种操守。清贫俭朴是读书人的常态,怎么能做了官就丢掉做人的根本呢!你们要记住我的话!”

3、孟母:环境熏陶

孟子和母亲一开始居住的地方临近墓地,孟子年幼,嬉戏游玩时喜欢模仿墓地里的事情,热情于挖坑埋土之类的活动。

孟母见此以为这个地方不适合居住,于是搬走,住在市场旁边。孟子又开始学习商人做买卖的行为,孟母仍以为此地不适合孟子居住,又迁居到学宫附近。

耳濡目染,在学校的影响下,孟子开始学习演习礼仪,孟母这才放心地住了下来。孟子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努力学习《六艺》,终成一代大儒。

孟母的行为为我们指示出环境熏陶的重要性。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所以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

环境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想要教育好孩子,一定谨慎选择居住的环境。

4、诸葛亮:俭以养德

诸葛亮在《诫子书》中就写道: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也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教育子女“俭以养德”的道理。

他曾经在给后主刘禅的上表中说道:“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孙衣食,自有余饶。臣身在外,别无调度,随时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盈财,以负陛下。”

诸葛亮亲自履行着自己“俭以养德”的做人准则,希望子孙后代成为拥有远大理想、勤学俭朴的有为之人。

5、梁启超:做人比学问重要

梁启超确实不强求孩子的成绩,也不干涉孩子个人的兴趣选择,但是有一样东西,他十分在意,那就是孩子的品行。

他曾经这样说:

你如果做成一个人,智识自然是越多越好;你如果做不成一个人,智识却是越多越坏。

在梁启超很小的时候,母亲对他总是很温柔,但是有一次,梁启超因为一件小事而撒谎,一向温柔的母亲为此盛怒,打了他十几鞭子,告诫他,不诚实的人将来只能成为乞丐,盗贼。

梁启超谨记在心,在有了自己的孩子之后,对孩子的品行要求更是严格。他还让孩子们从小读中国的传统经典《论语》《孟子》,教导他们“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的道理。

而事实上,梁启超的九个孩子无一不是品德高尚之人。他的大女儿在丈夫去世之后独自抚养四个孩子,生活十分困难,却始终不肯向日本人低头。

三子梁思忠,在淞沪战场浴血奋战,以身许国。而九个孩子中,七个曾经在国外名校留学,学成之后,无一不回到他们的祖国,投身到祖国的建设中来。

爱国,对梁家而言,从不是一句空话。这样优秀的家风家教,在中国确实首屈一指。

6、鲁迅:尊重孩子

有一回,萧红到鲁迅先生家吃饭,许广平从街上一福建菜馆要了一碗鱼丸子。吃饭的时候,海婴最先夹了几个丸子放到自己碗里,吃了一个后就说:“不新鲜、不好吃。”许广平便夹起一个吃,感觉很新鲜。

于是就批评海婴,并又给海婴夹了一个,海婴吃了这个之后,依然说不新鲜。许广平生气了,更加严厉地斥责海婴。

见此情形,鲁迅先生便把海婴碟子里的鱼丸夹起来尝了尝,果然不新鲜。原来,在这碗鱼丸中,有一部分是新鲜的,还有一部分是不新鲜的。于是,鲁迅先生说:“他说不新鲜,一定也有他的道理,不加以查看就指责是不对的。”

对于大部分家长而言,孩子往往是被教育的那个,家长往往很难尊重孩子的意见。

但是鲁迅却不一样,他十分在乎孩子的观点、想法,不会想当然地斥责孩子,能够设身处地的去观察、思考孩子的意见有何合理,这样的尊重是很多家长不能做到的。

7、丰子恺:自然真诚独立

丰子恺育有七个子女,他认为童年是人生的黄金时代,极力反对把孩子培养成“小大人”。

在生活中,丰子恺称外出做事为“无聊”,和孩子们在一起则内心充满欢喜,抱孩子,喂孩子吃饭,唱小曲逗孩子,画画引孩子笑,和孩子们特别亲近。

有一次,长子瞻瞻要丰子恺抱他到车站去买香蕉,“满满地擒了两手回来”,到家时,却熟睡在父亲肩头,手里的香蕉早已不知去向。

丰子恺在《给我的孩子们》一文中感叹:“这是何等可佩服的真率、自然与热情!大人间的所谓‘沉默’、‘含蓄’、‘深刻’的美德,比起你来,全是不自然的、病的、伪的!”

丰子恺还重视培养孩子的独立精神。

1947年,他步入知天命之年,与子女“约法”,强调最多的便是“独立”,其中一条写道:

大学毕业后,子女各自独立生活,并无供养父母之义务,父母亦更无供给子女之义务。

同时,子女独立后,要与父母分居,“双方同意而同居者,皆属邻谊性质,绝非义务”。

而在这样的要求下,他的孩子都在很早的时候就不再依赖父母生存,可谓十分独立,这和他们后来做出的成绩是密不可分的。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小编推荐

父母如何教育好孩子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可见,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是多么的重要。

那么,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家长应该做些什么?

首先,家长应该为孩子营造一个和睦的家庭氛围。一个和睦的家庭对于孩子来讲就像和煦的阳光、肥沃的土壤对于植物的成长一样不可或缺。如果一个家庭整天乌烟瘴气,麻将声不断、吵架声此起彼伏,可想一下,一个孩子能在这样的环境中健康快乐的成长吗?这样的家庭培养出来的孩子不是会骂人就是会打麻将。而如果一个家庭里夫妻之间举案齐眉,其乐融融,那么,这样的家庭培养出来的孩子也会学会尊重他人,学会积极乐观。

其次,家长应该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很多家长也懂得孩子的教育离不开家长,于是,孩子学习的时候去陪着孩子,就出现了这样一幕:孩子在伏案写作业,家长在一边玩弄手机,当孩子左顾右盼,说想看电视的时候家长却反过来批评孩子不认真。我们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你在学习,而别人在你旁边拿着手机在玩弄,你会是什么感受,且不说一个成人应该会有比孩子较好的自控能力。既然是陪伴,就应该高效,孩子学习时,作为家长也应该拿出一本书阅读,让学生知道作为家长我都在学习,你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呢?

最后,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应该持之以恒。家长这份职业是每个人终生的一份职业,这份职业可能没有职前培训,但是作为家长我们自己要不断学习,要懂得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如何为人父为人母。我们可能在孩子第一天放学的时候会问“孩子,今天在学校学到了什么?”可我们有多少家长能够在孩子每天放学的时候都坚持问这句话呢?我们有些年轻家长把孩子交待给老人,自己尽情玩乐,在孩子最需要父母的时候缺席孩子的成长和教育,导致孩子在隔代亲的培养下无法无天、目中无人,自私自利,而当我们老了的时候,孩子已经慢慢地与我们疏远,在我们需要孩子的时候孩子对我们却冷若冰霜,那时候后悔自己当初没有持之以恒地教育孩子已经晚了。

相信大家看过“镜子”纪录片,也一定听过一句话“家长是原件,孩子是复印件,复印件有问题一定是原件出了问题”,这些都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我们作为父母一定不能缺席孩子的教育,而且来不得半点马虎。

家长怎样教育好孩子


相信每一位家长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确实,如何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是我们现在最难做,也是必须要做的事情。那么,家长应该怎样教育我们的孩子呢?下面就简单谈谈我的看法:

一、家长应该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我看来,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十分重要的。

首先,抓学习态度作风。譬如:家长要经常检查孩子的作业;看他是否专心读书;是否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作业的书写是否端正;对学习能否知难而上,持之以恒……

其次,抓作业的质量。家长要观察自己的孩子回家后是否能自觉做作业;做完作业以后是否有复习和检查的好习惯,特别是语文和英语,该背诵的单词和课文,该改默写的内容是否都能过关等等。

再次,抓生活习惯。孩子应该从小就养成讲究个人卫生的良好习惯,要经常刷牙、洗头、洗澡、勤换衣服、勤剪指甲等等,给孩子创造了一个好的学习面貌。另外,孩子应该按时睡觉,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这样才能保持一个良好的精神面貌去迎接第二天的学习生活。当然我们还要从饮食方面来正确指导自己的孩子,要定时定量,少时多餐,不挑食和偏食和不吃零食等等。

二、家长应该有效督促孩子的学习

现在的孩子,能自觉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的很少;绝大多数的孩子还是需要家长督促学习的,怎样才能做到有效呢?

第一,制定合理的学习目标。家长在给孩子制定目标时,应考虑到孩子的身体和心理承受能力,把目标制定在孩子能够承受的范围内,并留有一定的余地。目标设置得越是详细,孩子在努力时候就越有方向。比如,家长让孩子“赶快将数学课本上的练习题做完”的效果要比“你要好好学习”等效果有用得多。

第二,让孩子对自己有期望。每一个孩子都具有其独特的优势和才华,但能不能将这些才华表现出来,就要取决于家长能不能像对待天才一样爱他、期望他、教育他。也就是说,家长的期望并不一定会对孩子有多大的帮助,但家长要让他们对自己拥有期望,进而为实现自己的期望而努力。

第三,家校合作。平时有时间应该主动和自己孩子的任课老师联系,了解孩子在校的一些行为习惯和学习的情况。进而,对症下药,可以更好的、更有效的督促孩子的学习。

当然天下父母心,每一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才。当然什么事情也不能太绝对,一切顺其自然,努力让孩子能做到最好!

家长怎么教育好孩子


三流的父母做保姆,二流的父母做教练,一流的父母什么样?

姑且不讨论这句话的对与错,无论是怎样的父母,“榜样”也好、“教练”也好,“保姆”也罢,都有一个共同问题要面对,就是如何处理自己的情绪问题。

对父亲来说,父亲拿什么去教育孩子,就是用自己的风度。父亲必须在孩子面前表现出来的一种质量,在什么时候表现风度,尤其要在遇到逆境,遇到自己接受不了的人,遇到别人犯错误的时候,父亲如何表现风度,这是带给孩子内心的一种力量,也是带给孩子的一个空间。母亲的情绪对于孩子来说意义更为重要。妈妈的性格与脾气,会直接影响孩子的心理发育。妈妈性格温和,孩子性情也趋于平和,内心世界稳定;妈妈如果性格暴躁、喜怒无常,孩子也心浮气躁,遇事情绪化,做事容易诸多不成。所以,控制情绪是做现代妈妈需要学习的重要一课。

1

妈妈要学的第一个字是“虚”

很多妈妈很精明,一眼就能看出孩子的问题,而且忍不住很快就要指出来,这不是母亲的内涵。在看到自己孩子优缺点的时候,做母亲的都不要立即就反应出来。为什么不要动,因为孩子需要空间去自己成长,母亲随意而过多的评价,往往使孩子丧失内在的动力,而更多在意母亲的反应。有的家长很纳闷,孩子在别人面前都很好,一回到家,一看到自己的妈妈就变了另一个人似的,变得急躁又不可理解。为什么这样,可能就是这个“虚”没做好。做不到不露声色、不能够虚下来的母亲,无法给孩子的情绪提供一个空间。孩子的情绪得不到母亲情绪的包容,要么变得谨小慎微,要么对抗性强,亲子关系难以顺畅。

2

妈妈要学的第二个字是:“弱”

母亲在孩子面前要学会示“弱”。强势妈妈的孩子很难自信,孩子的自信会在妈妈一直强势的状态里一点点削弱。能够在孩子面前示弱的母亲,实际上是通过示弱实现对孩子的托举,孩子的内心会因此逐渐自信而坚强。所以,如果希望自己的孩子自信,就要学会在孩子面前示弱。凡是对孩子一直强势的父母,实际上是在压制孩子的成长和发展。

3

妈妈要学的第三个字是:“柔”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一个母亲真正的教育力量在于“柔和”。你会发现,越柔和的母亲,有时候带动孩子的能力越强,越是扯着嗓门整天对孩子叫嚷的母亲,则往往难以胜任真正引导和带动孩子的重担。

每位家长都重视孩子的学习,但是,家长的心态应该放在哪?请千万不要急着报班、着急找家教、着急找一些方法层面的东西来解决孩子的学习问题。

家庭教育重在养,而非在教。我们需要特别解读以下两个字:一是心,二是情。教育需要有情有礼,这是家长们在教育孩子时必须遵守的原则。教无定法,对待不同家庭的孩子以及孩子的不同成长阶段,需要的方法肯定是不同的。但是有一个共同的原则需要注意,那就是要有情有礼,情在礼的前面。

现在家庭教育的现状是什么呢,有情无礼。家长爱孩子的时候爱得没边,关心孩子的时候,连孩子的袜子都要给他穿、给他洗(已经足够大的孩子)。这叫爱吗?这个情已经失去了教育的价值。

另一个现状是有礼无情,尤其是家长给孩子讲道理的时候,没有感情铺垫。任何层面的教育,首先是要给被教育者传达教育者本身的真实的内在情感。感情做足了,等到孩子渴望我们讲一些东西的时候,家长再把道理点出来。一定是情感交流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孩子才会主动说:“妈妈,那我该怎么呢?”这个时候一个小道理过去,才有可能实现带给孩子的一种引导能力。

家长内心焦虑与浮躁,比孩子有学习问题更可怕

孩子出现学习问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导致孩子内心不安的干扰源。也就是说,孩子内在基础层面的支撑乱了,才是最可怕的事。家长必须拥有情绪自控的能力,孩子出现问题时,你先不要急躁,先平静下来,把自己的情绪调整好,然后再面对问题。

如何实现情绪的自我调控和管理,这是对家长提出的一个深层次的问题。“只有平静的内心,才有可能沉淀和吸收教育的理性思考”。只有我们家长的内心平静下来,才能把教育者对教育的理性思考沉淀到内心里面,沉淀为自己的一种状态。如果没有这一种过程,无法把它内化为自己的一种状态,你读任何教育理念都是无效的。因为不能内化和沉淀,你就无法拥有实施教育的资本,无法拿着教育专家的东西在自己家庭里去实现。

家庭教育的空间一定要留给孩子

家庭教育要想做好,应该下功夫做的事在两头,一头是父亲,一头是母亲,中间这一段,任何孩子的成长都是在蜿蜒曲折的过程中完成的,这个空间要留给孩子,不要管它。

一流的家长靠放,不懂教育的家长靠管,管孩子是百分之百的失败,放孩子有百分之五十的成功。天天抓着孩子不放的家庭跳到错误的空间里来了,这个空间是每个孩子自己独立完成的,但是很多家长参与到这个空间里面盯着不放,拔不出来,不让他管不行,不让他管就没有别的事可管了。

有的家长说,你让我放就不管了吗?让你放不是不管,让你站到你的角色里面。要对孩子的情绪做养护,而不是对孩子的行为层面的东西过多地参与。过多的参与等于我们不知不觉、兢兢业业在犯错误。

家长的教育能量释放出来,足以点燃孩子学习的热情

当一个人对学习失去热情之后,再好的智商也谈不上很好的发挥。有的家长说孩子表现不好,不好好学习。事实上,“求人不如求己,求己不如求学”。中国文化最大的特点就是内视,《大学》里讲“正心、然后诚意”,正谁的心?正家长的心,然后再正孩子的心。

其实,气质决定了孩子的学习差异,孩子的气质就是父母的状态慢慢内化给他们的一种气质,就像我们的职业习惯一样。如果一个家长的内心永远是冷漠、浮躁的状态,任何教育思想在他的心理面落下去就像乒乓球一样弹回来了,孩子也一样。父母的情绪孕育着孩子学习的情绪与气质。

启动家庭教育的能量,首先要启动家长和孩子内心流通的天然情感。我们父母和孩子之间情绪和情感的力量,要达到“炽”的程度。炽就是热,热到能够烧烤孩子内心的程度。拿什么去塑造孩子的心灵,塑造孩子的气质,就是拿我们父母恰当的情。

今天很多孩子不是才能上的欠缺,而是情的不足,义的模糊。家长是孩子情和义最大的启蒙者,如果你们这一块的启蒙力量失去了,对孩子才能上的表现肯定是一个遗憾。

家庭教育是真情的回归和文化的守望与传承,家庭教育不能再站到方法和技术层面来折腾了,应该站到文化和哲学的空间去审视。

所有的父母都是文化的载体,不同的家庭文化培养出来的孩子的气质是不同的。文化是教育的旗帜,教育做到最高点就是文化,文而化之,不用说话孩子内心就被我们感化了,同时产生另外一种生命力。

家长自身对教育素质的修养和提升,仅仅是实现家庭教育功能的开始。孩子们内心的逻辑,和我们成人之间内心遵守的逻辑思维是不一样的、是有冲突的。但是他们的这种逻辑未必是不好的,需要我们去开发、面对、指导。我们要反问的是:我们的教育储备够不够,我们的家庭教育能量够不够,我们的教育修养够不够。

养鱼重在养水,养树重在养根,养人重在养心

在教育上,方法的力量是有限的,家长在教育孩子问题上真正欠缺的是什么呢,真正欠缺的不是方法,是状态,是父母的教育状态。现在有很多母亲的理性让我觉得比较可怕,在谈及孩子的时候,缺乏情感的基础,缺乏情感的支撑。母亲的这种理性在教育孩子问题上是很可怕的。父亲和教育是有距离的,有距离不可怕,但父亲要表明在家庭教育这个空间里的位置,要表达清楚在家里对孩子的精神导向是什么。

教育的最佳状态在于一个“养”字。家庭教育重在养,而不在教。现在孩子学习上的问题,各种各样的问题归纳起来就是心力的不足,心里面对学习热情不足。养鱼重在养水,养树重在养根,养人重在养心。

如果一个孩子的心在家里面得不到养护,得不到有效的滋养,天赋的聪明就没有基础;智商再高,没有恰当的、相应的心态支撑,天赋很难发挥。我们先不讲孩子的心如何,先看看养孩子心的人,也就是父母的心适不适合养孩子,或者如何达到养孩子的状态。

如何点燃孩子内心的学习热情,点燃需要一定的温度,需要一定的状态才能点燃。如果家长的心是冷漠、麻木或者是焦虑不安的,我们很难去点燃孩子学习的热情。面对孩子不管出现任何状态的时候,请记住,作为一名母亲,保证自己情绪的平和,这是您对孩子最伟大的教育!

家长应该怎样教育好孩子


1、道德培养

一个没有修养的人到哪里都无法立足,要培养他的公德心、要有涵养,不一定非得多么的善良,起码不要有坏心眼才行。

2、智力专长

并不是每个孩子都得上重点高中和重点大学,每个人今

后在社会中的位置都不一样,因为谁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缺点。发现他擅长的领域培养他,不要总想着我要让孩子怎么怎么样,多想想他今后能干什么能做好什么!再去为他打算。

3、身体

没有好身体一切都是徒劳,多看看健康养生的书籍,别总让孩子吃乱七八糟东西,让他养成好的生活、锻炼、起居、饮食习惯!相信没有任何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成长的吧!

这只是比较主要的方面,还有很多生活细节没哟普办法详细说完的!做家长的要一边教育孩子,一边自己学习如何教育孩子才行,毕竟时代总是在前进,没有任何一种教育方法可以永远不变!

首先最重要的是跟孩子沟通,不能以家长的强势姿态和孩子沟通,要放下身份平等的和孩子沟通,不要总以大人的思维方式看待孩子,要尊重孩子的观点、看法、行为(只要不违背人性不违反法律哪怕是孩子的行为有背你的观点)让孩子知道你不是来吃他的老虎,而是来和他分享快乐的朋友,时常把自己当作孩子来体会孩子的想法。

在家庭中如何培养教育孩子的问题,对于我们家长来说是一个非常严峻和复杂的问题。俗话说孩子的第一 任老师是父母,那么家庭教育的好坏就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发展和成长,他和学校教育有着同庚的重要性,两者缺一不可,所以说家庭教育对于一个孩子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在的孩子聪明、活泼】大方、好胜性强,自信心也很强,易于接受新鲜事物等。但是他们面对困难和挫折,往往显得束手无策也不听别人的劝告,而现在大多数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家长们都很爱自己的孩子,这种爱就会变成溺爱,这对孩子的成长没什么好处,因此,作为家长在培养教育好孩子的同时,自己必须努力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给孩子有个好榜样,因为孩子从小到大,家长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对其性格,品德形成潜移默化的作用。这对我们家长来说只有不断地,时刻地严格要求自己,做到奉公守法、乐于助人、大公无私、讲究文明礼貌,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教育好自己的孩子。

下面我谈谈在家庭中我是如何培养教育孩子的,首先,在思想品德方面,我经常告诫孩子要讲文明礼貌特别是对老年人要有礼貌,在公共场所要讲究卫生,不要乱扔果皮,垃圾要放到垃圾箱里,在学校里要尊敬老师,上课要认真听讲,不做小动作,同学之间要团结友爱,要遵守学校的一切规章制度和学生手则等。如发现有不对之处及时给他指出,讲明道理,及时改正,在学习方面,我让他在学好自身的功课之后,要多看看课外知识,充分挖掘他的一切潜在才智,另外,还给他买一些课外读物以扩大他的知识面。在生活和动手能力方面,我尽量让他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还有一些他力所能及的事情也要经常让他做,在做以上事情时,一开始做的时候可能会有这样那样的错误,这就要求我们家长要有耐心,不要去批评他骂她,因为你一旦批评了他,他的积极性就可能会消失,应该先表扬他,在耐心地指出他不对的地方,帮助他去完成,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地调动他的积极性,做好每一件事;在娱乐和活动方面在休息天,当他做好回家作业、复习和预习好课文,看过课外书后,允许他看一会儿电视、电脑游戏。平时一般不允许看电视和玩游戏,做到早睡早起,加强身体锻炼。

他从小就跟爷爷奶奶长大,经常跟爷爷奶奶在一起,而爷爷奶奶对他又非常宠爱,使他存在着一些不太好的习惯,我现在正在逐步逐步地让他改正,做一个德、智、体、劳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当然如果孩子自己有某些兴趣爱好或特长,作为家长要大力支持,宁可他过后又改兴趣,也不要因为担心他坚持不了长久。而不支持他,也许就在他不断的该改兴趣后你,他才找到了真正他感兴趣的事情,成为他日后钟爱的事业也未必。不要强迫小孩做他不愿意做的事,也不要强迫培养他的兴趣爱好,这只能适得其反

育儿心得:如何教育好孩子


育儿心得:如何教育好孩子

孩子上幼儿园中班了,如何教育好孩子,对我们这些年轻的家长来说好比是一门需要不断学习和摸索的课程。以前觉得孩子还小,吃好睡好少生病就行,再说咱小时候不就是摸爬滚打长大的,可现在想想远没这么简单。下面就谈谈我们在教育孩子方面的一点体会。

1.注重发挥家庭的教育功能。教育子女的责任,要由父母共同承担,哪一位都不能放弃自己的责任;同时,父亲和母亲要为对方承担教育责任创造条件,在教育孩子上有分工有合作,不要单方独揽大权;只有在父母共同承担教育责任、对子女的教育影响力和谐互补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全方位发挥家庭的教育功能。

2.表扬和鼓励是孩子成长的膏方。平时多给孩子以欣赏的目光,就会看到孩子与众不同的长处和优点,并能增强亲子间的相互信任,有利于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和品质。所以只要看到他的稍许进步,就要毫不吝啬地肯定他,鼓励他,同时不要让孩子做力所不及的事,以避免不必要的批评,这样孩子就会把自己的优点发扬光大,而且还能很好地保护其自信心。当然也不能一味强调表扬,若遇到原则性错误也要毫不犹豫地给以指正,俗话说言教不如身教,父母更要以榜样的力量去引导他,这样就会让孩子学会明辨是非。此外给他营造一个宽松的成长环境也是必要的,一次孩子把两种不同的拼插玩具混在一起,一时半会没法分开,因之前已提醒过,妈妈就数落他了,可儿子硬说不是我混的,接着越批评越不肯承认,其实混在一起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但他总以为这次又要挨批了,就是不承认,直到后来向他保证不会批评他,他才说是他干的。反过来就说明在一些小事上,我们做家长的就有可能对他太严厉了,事事较真他心里总有点怕,其实想想孩子很多时候不是故意犯错的,有时更是好奇心所驱,所以是诚实重要还是让孩子一定要按你的想法做更重要呢?

3.加强与老师的沟通和联系,主动向老师介绍孩子的情况。其实我们做家长的,并没有通过幼儿教育的系统培训,对孩子的了解往往带有感情色彩,而老师的评价就更为客观,而且老师在发现孩子潜能方面肯定比我们家长来得敏感,所以和老师多交流就非常有必要。

4.注重与孩子日常交流,帮助孩子克服缺点。我们觉得与孩子较好的聊天时间是在每天晚上睡觉前,多听听他对生活的认识和理解,并通过讲故事,让他明白一些做人处事的道理。说到克服缺点如我家孩子有乱扔玩具的坏习惯,我们会在玩前提醒他玩后要自己收拾,一开始他很不情愿,还会闹情绪,但我们并没有妥协,而是许诺在一定时间内完成任务给予奖励如零食,然后再给他讲道理,渐渐地他这个坏毛病已经改了很多。平时遇事努力做到多蹲下来听听孩子的意见,可以让他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甚至争执,不要高高在上一味要求听话,把孩子看做朋友,尊重他,引导和帮助他,那么孩子也会尊重你并对你敞开心扉,健康成长。

怎样教育好孩子才是优秀家长


家庭教育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好父母都是学出来的,没有天生就成功的父母,也没有不需要学习的父母,成功的父母都是不断学习提高的结果。那么,优秀父母是如何教育孩子的呢?下面就来分享一下育孩妙招。

1

避免“破坏性”的批评

孩子童年时期的心灵是极度敞开的,父母如果用讽刺挖苦的语言批评孩子,容易使孩子产生消极的自我暗示,不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

2

吸收教育知识

社会在变化,孩子的成长环境也在变化,那么教养方式自然也要不断进步。身为家长,就要责无旁贷地主动吸收教育新知。在传统的亲子教育方式中,多半是父母用权威来教育孩子,而打骂处罚更是权威教育的重要方法。吸收新知可以帮助家长跳出自己的成长经验,及时调整自己的教育观念。

3

不要用“比较”来刺激孩子

经常拿亲戚朋友家的孩子跟自己的孩子做比较,看似是在“激励”孩子,其实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别让孩子生活在“别人家孩子”的阴影之下。

4

给孩子无条件的爱

孩子的自信从根本上讲,是来自父母无条件的爱。小时候得到的爱越是有条件,孩子长大后自我的价值感就越低。

5

允许孩子自己做决定

即使孩子的决定很奇怪,有时也要允许孩子自己做决定。实践之后,孩子会得出自己的结论,这是很好的学习和成长的机会。

6

家长要克制帮孩子快速完成的冲动

在孩子完成自己的任务前,家长要有耐心等孩子慢慢做、独立完成。虽然这样更耗时,但与你帮助孩子快速做完相比,孩子会更有成就感。

7

帮助孩子调整心态

当孩子陷入痛苦或忧虑时,家长要帮忙找一些摆脱的方法。听音乐、阅读或与朋友交谈等,可能会有助于让孩子从失望中重新振作,调整心情。

8

限制过分的“物质占有欲”

过分给予孩子物质奖励,容易使孩子产生“物质就是幸福源泉”的错觉。要知道,基于物质满足的愉快往往难以持久。

9

父母的性格要乐观

父母的行为对孩子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当家长积极面对困难时,孩子就会感染这种乐观情绪。不要整天唉声叹气,这样会给孩子一种“无法承受”的感觉。

10

营造幸福的家庭氛围

一个和谐、健康、温馨的家庭环境是孩子快乐的源泉。如果家长整天吵架,不仅会让孩子闷闷不乐,还会对孩子今后的生活产生负面影响。

家长该如何教育孩子?


孩子是需要从小就教育的。小时候的教育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1、首先,要培养孩子自立的能力。独立面对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现代社会每一个人必须具备的生存能力,也是个人面对生活和职业所必须具有的基本能力,这需要从小培养。

2、其次,要培养孩子非常勤快地阅读。没有勤快阅读习惯的孩子将来一定不会有持久的发展力!勤,是要有阅读的习惯、要学会零星时间阅读、要在遇到各种困难时坚持阅读,快,是有较快的阅读速度、有获得新阅读信息的能力、有及时与同伴交流阅读心得的能力。

阅读能力的培养,建议给孩子练习一下“快速阅读”,具体练习参考《精英特全脑速读记忆训练》,把快速阅读和记忆结合在一起,能更好更快地提高孩子阅读能力。同时这个练习对孩子的记忆力、注意力、思维等多方面的能力也会有一些提高。贴吧《速读吧》里有很多练习快速阅读的朋友分享练习经验,可以去交流一下。

3、要训练孩子会耐心地倾听。倾听真的很重要!如今的很多人大多缺乏耐心,容不得倾听别人的解说,总希望自己说的才是最准确的、最有道理的,其实很多情形下自己考虑的会有很多的片面性。

4、可以和任何人沟通。没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就无法深入现实社会,也就会失去很多个人发展的机遇。就是在实施家庭教育中,孩子与父母之间的沟通也显得尤为重要。

5、懂得彼此尊重,懂得自我批评。很小的时候外婆就告诉我:“敬人者受人敬”。意思很明白,只有尊重别人,才会受到别人的尊重。

家长如何去教育孩子


不少妈妈对于孩子的教育和管理,都缺少坚持。往往是突然感觉到孩子的错误,才会想起来去管一下。在看到孩子一些不如意情况,就开始担忧孩子多年后的高考、婚姻、工作。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家长的忧虑 主要因为不关注孩子

家长之所以会有这种忧虑,是因为对于孩子的关注往往是间歇性的。当孩子有问题的时候,就多关注一些,而没有明显问题的时候,就减少关注。

这类家长对于孩子教育,缺少一个宏观掌控,所以自己也不知道要做些什么,不做什么,以及做的够不够等等。所以说他们自己心里没底,想应的对于孩子还来缺少缺少一份确信。而这种忧虑可能会毁了孩子的前程。

为什么家长会没有这份确信?

不少妈妈们在结束自己学习生涯,有了工作、家庭以及孩子,就感觉自己达到了人生“圆满”,为此便放弃了自我摸索,生活也主线趋向于安逸,看上去非常悠闲、自在,生活稳定惹人羡慕。

但是其实这些只是表面上的圆满,此时依旧有很多人生议题没有完成。就比如有很多达到这一年龄的成人,两极分化特别严重,有的人生活越来越丰富、有魅力;又有的人视线越来越窄,与外在世界疏离。尤为女作家甚至用“四十岁死,八十岁埋”这句话来形容这种状态,让人倍感凄凉。

人生就是一幅地图 你需要不断完善

这种安逸生活并没有错,但是你的人生议题不会因为这种回避也消失。派克在他的《少有人走的路》中写道:“每个人对现实的观念就是一幅地图,凭借这幅地图,我们可以和人生的地形、地貌进行谈判。如果地图是正确的,那么就能确定自己的方向,知道要去什么地方;如果地图不完整,那么就会迷失自己的方向。”

但是不少人在过了青春期之后,就放弃了地图的绘制。不少中年人,都觉得自己的地图非常完全,世界观也无瑕疵,甚至有的封闭自己,不接触和学习新的讯息。只有小部分人能够继续努力探索和扩大自己对世界的认识,一直到生命尽头。

人生地图有三部分 不可回避

每个人的人生地图,都有三各部分,分别是与自己的关系,与他人的关系,与世界的关系。如果不想再完善地图,可以有无数方法,最直接的就是退缩,保持现状。

就比如很多人不会接纳自己,经常自我否定和攻击,面对事情往往选择逃避或者忍耐。人际交往有障碍也不想办法改变,而是简化人际关系,严重的就是只剩下亲人关系。因为在这部分人面前,即使是任性而为,也会得到包容。

许多妈妈就只会关注日常生活,最大程度的规避掉这三组关系。但是如果大部分情况都选择逃避,那么当孩子到来的时候,妈妈们将避无可避。亲人会包容我们,但是孩子靠的是天生知觉,所以我们的情绪以及对人生理解和态度,都会直接暴露在孩子面前。

孩子是天使 是父母的老师

大家都说父母是孩子的老师,事实上孩子也是父母的老师。他们来到这个世界上,也在督促父母把自己忽略掉的课程补起来,完善人生地图。

如果成人就抗拒成长,那么就会把这种任务,交付给孩子。如果成人不接受自己,对自己不满意,那么就需要一个非常让人满意的孩子。如果无法处理好亲子关系,那么心中就希望有个完美孩子,会主动迎合成人的要求。于是孩子开心,你就开心,孩子难过你就难过。这样孩子幼小的肩膀要承受两个人的成长任务,时间久了会出事的。

与孩子一起成长 努力完善人生地图

要学会和孩子一起成长,学会去面对自己人生的问题、寻找到答案并且完善自我。事实上过了18岁,并不代表你是大人,依旧只是个大孩子。成长道路上各种错误、漏洞,在和孩子相处的时候展露无遗,可能会感觉困惑、力不从心,此时最好是休息下,看看是什么阻碍了自己的脚步。

等到我们不再逃避,而选择勇敢直面困难的时候,也就离开了心理舒适区。但是成长就是这么个破茧重生的过程,它意味着冒险、痛苦,是不可回避的事情。你会发现,每当解决一个问题时,你的人生也会变得更加顺畅,不会在同一个地方摔倒两次,每次苦难背后,都有一份人生的礼物。

所以说那些知道勤奋好学、不断进取自我成长的父亲和母亲,是非常值得尊敬和称颂的

家园共育《家长如何教育好孩子?》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幼儿教师教育网”是专门为给您提供教育孩子的方法而创建的网站。同时,yjs21.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园好孩子说课稿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