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从起跑线往哪跑才不会输

10-03

幼儿园,是孩子快乐的家园;家庭则是孩子理想的起点。不管是家长还是老师,都需要互相包容,帮助孩子们走出一条精彩的人生之路!那么,家长需要做的工作有哪些呢?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孩子,从起跑线往哪跑才不会输”,但愿对您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现在有些家长因为不想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所以都在拼命的为孩子的起跑做各种努力。胎教、早教;送孩子上优质的幼儿园;读优质的中小学。问题是起跑前确定的方向是什么?终点是到什么地方?家长的想法很简单,可能就是要读好大学,要成才,要有好工作。这些也都没有什么错误,但是我觉得孩子要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这才应该是孩子起跑线的终点,是我们所有家长千方百计为孩子的未来付出的根本目的。这不是简单的要让孩子学好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孩子有适应社会、改造社会、为社会做出贡献的能力。

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就要为孩子做好起跑的充分准备,准备必须是要围绕终点准备,否则就偏离了方向,结果也必然是要输的。

就业压力的增大

,使得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情更加迫切。但是家长还必须承认一个现实,那就是中国的名牌大学毕竟是少数,能上中国名牌大学的孩子也是少数,已经就读于名牌大学的高材生也存在毕业后不能适应社会的现象。

因为我们家长的不同,造就了一个个不同的孩子。家长在给孩子确定起跑线目标的时候,也要充分考虑到他,孩子将来的生存能力就会大大降低,孩子人生的幸福指数也会大大降低。

所以,家长在为孩子选择幼儿园的时候,要考察幼儿园是不是以良好的习惯养成、自我生存能力、大胆的想象和创造力为办园目标的,教师是不是以游戏的方式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和成长的。这样的起跑准备才不会使孩子偏离在社会中生存、发展并且能为社会做出贡献的终点目标。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小编推荐

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下午我姐姐回娘家,第一句话是,“她小姨在没在家?”我很高兴地“跳”出去迎接许久未回家的老姐,估摸着有什么好事要找我。只见老姐从包里抽出两张宣传单页,上面赫然显示着一行大字“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详细介绍了孩子应该报的辅导班的名字,如识字特色班、舞蹈特长班、古筝培训班、奥数学习班、电子琴特色班、、、、、、,着急的老姐指着宣传单页放炮一样地说,“邻居家鑫鑫报了识字班,和电子琴班,你说你外甥报什么班?快给出个主意,你是幼师,这方面比我们懂,我不想我的孩子从小就输给别的小孩,快点,多花点钱没关系。”我说,:“这、、、、、、亚历山大呐”。

从姐姐着急的眼神中

,不难看出一个80后新家长对孩子未来的担忧与困惑。不过,做家长的能够舍得为了孩子的教育前景投下资金是可贺的。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最出色的,各方面都能有所为。在众多家长的蜂拥选择中,我老姐也那般迫切地加入给还在选班行列。在此情况下,不提出我的合理化建议,老姐肯定会否认我。为了满足老姐的要求,我开始与她分析适合外甥女的辅导班。后来老姐的满意而归,我开始担忧起我外甥女的教育问题。

“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此话一提,家长们开始手忙脚乱地乱给孩子扣上个孩子这不行、那不好的帽子。如此一来,选辅导班大战开始如火如荼。其实,我倒认为,家长们不必操之过急,过早让孩子去接受大人的强行安排,任意违反孩子的生长发展规律,其结果只会更糟。琴棋书画,这个辅导班、那个特长班,表面上能够发展孩子的某项技能,实则抹杀了孩子们的求知兴趣,孩子们在大人的安排下去学习,强行逼迫着孩子,对孩子的发展打了大大的折扣。任何人都不想被摆布,被逼迫。孩子也一样,向往着自由地玩耍,自由的选择自己的喜好。

最后,我要说的是,每个孩子都有个性差异,作为家长最好不要去着急自家孩子哪哪差,强行让孩子过早去接受一些他不愿完成的事项。摒弃“起跑线”说法。用一颗平常心对待孩子,来满足孩子的发展需要。适合孩子的,才是最好的。

故意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德国幼儿园没有年级,所有年龄的都混在一起;德国小学校都是半日制的,下午没有课,只有课外活动;英语3年级才开始学习;小学4年级毕业,根据老师推荐升学,学习技工,中专或者上以后能上大学的文理中学;上大学的比例还没中国高……

然而,为什么8200万的德国人分享了世界上一半的诺贝尔奖?答案竟然是——不要过早过度开发儿童智力,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宪法禁止学前教育通过国家介入,禁止对孩子过早开发智力,避免将孩子大脑变成硬盘,留给孩子大脑更多的想象空间。

孩子在小学前“唯一任务”就是快乐成长。原以为在德国只有幼儿园的孩子不允许学习专业知识,后来才发现上小学的孩子也不能学习额外的课程,即使这个孩子的智商超过同龄人。

来自科隆的桑德拉写到:“今年我儿子7岁,我向学校老师提出,能否额外教他一些东西,因为他5-6岁的时候就自己在家学会了基本的阅读、书写和简单的数学计算。

老师表示反对并说:您应该让您的孩子与其他孩子保持同步。”如果说在上学前对孩子非要进行“教育”的话,那“教育”的重点只有三个方面:

a、基本的社会常识,比如不允许暴力、不大声说话等。

b、孩子的动手能力。在幼儿园期间孩子会根据自己的兴趣参与手工制作,让他们从小就主动做具体的事情。

c、保护孩子情感胚胎,培养情商,培养领导力。原以为只有德国才有如此奇怪的规定。其实,欧洲有关国家对待小孩子的做法基本上大同小异。

●学前教育破坏想象力与欧洲相反,中国的孩子在幼儿园期间已经把小学一年级的知识基本上都学完了。人们有理由担心,欧洲的孩子在起跑线上已经输给了中国的孩子。

其实,这样的担心是多余的。欧洲人普遍认为,孩子有自身的成长规律,他们在相应的阶段要做相应的事情。

表面上看中国的学前教育和基础教育很扎实,但他们的想象力和思考能力已经被破坏掉,由此造成了孩子被动接受知识而疏于主动思考的习惯。

●残酷教育德国人认为,孩子长大了早晚要退出父母自闯一片天地,与其让他们面对措折惶恐无助,不如从小摔摔打打,“撞”出面对人生的勇气和本事。

因此,“残酷教育”在德国的幼儿教育中成为流行驱势。某学者为了深入了解现在德国流行的“残酷教育”,走进了幼稚园。

幼儿园是一座两层小楼。室外有大片的活动场地,草地、沙地、石头地……却没有看到国内常见的塑胶地。孩子们在户外活动时胆子很大,登梯爬高一点都不含糊。

老师们则站在远处观察,不怎么干涉。我发现虽然天气寒冷,但是在室外玩耍的孩子却看不到穿棉衣或防寒服,顶多穿一件绒衣,也有只穿半截袖上衣、短裤或短裙。

看着我大惊小怪的模样,陪同我的雅娜老师解释说:“幼儿应该比大人少穿点衣服。他们精力旺盛几乎可以用来发电。活动量大容易出汗,穿多了反而容易感冒。臃肿的服装还会影响他们的活泛性。”

●从不强迫孩子雅娜老师说:“德国人从来不喂孩子吃饭,如果孩子饿了,自己会主动吃的。格碧妮现在不会自己吃,下次就会了。”

苏珊娜博士说:“孩子不会做的事,老师只在必要时给以言语或者行为上的鼓励和暗示,大人不要强迫他们做什么,也不包揽,因为那样可能会抑制孩子独立行为的发展。帮他完成某些事,日后他就只会做那些别人做过的事,而缺乏创造性。”

大人向孩子认错苏珊娜博士认为,家长必须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给以孩子尽量多的爱而不是宠溺,尊重孩子的自尊心。

因此,家长要常把“对不起”、“请原谅”和“谢谢”之类的词挂在嘴边。由于得到父母的爱护和尊重,德国的小孩从小就参与家庭的各种活动,并提出自己的意见。

比如购买什么样的家用电器、汽车,如何布置房间、处理家务等,孩子都可以以小主人的身份父母一起商讨,父母愿意倾听孩子的意见,充分肯定孩子正确的想法和行为。

●法律严禁父母唠叨在德国,爱护儿童、保护儿童的合法权益已被行入法律条款。一方面法律规定孩子要帮助父母洗碗、扫地和买东西,从小养成爱劳动的习惯。

另一方面,严禁父母“唠叨、打骂或不爱子女”,如果孩子认为自己得不到父母的尊重或受到冷落,可以向法院控告自己的双亲。此外,法律还详细解释了儿童享有的各项权利。

把孩子看成一粒种子德国人抱孩子方法奇特:孩子跨坐在爸爸的一只胳膊上,红扑扑的小脸朝外,后背贴着爸爸的胸口,小胳膊小腿向外伸着,样子好像浮在水面上的小青蛙。

在瑟瑟的寒风中,“狠心”的家长不给小孩过多的遮盖,还不慌不忙地走出幼儿园。苏珊娜博士说:“德国人把孩子看成一粒种子,他们需要自然的生长环境,不可过于控制,给孩子留下尽量多的自由发展空间。

比如,抱孩子时孩子的脸朝外,眼睛和大人的视野基本一样,小手小腿可以自由地活动,全身能充分地与阳光和空气接触,有利于他们适应自然环境,茁壮成长。”

是父母不能输在起跑线上?


家里有个健康聪明的宝宝,是全家人的心愿。可在心愿满足的同时,心病又来了,家有宝宝的父母现在开始崇尚这样一句话“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于是在爸爸妈妈的呵护下小小的宝宝为了保险就开始上早教启蒙班、兴趣班、找最好的幼儿园,生怕让孩子“输的起跑线上”。其实这都是父母的责任心、虚荣心、攀比心、爸爸妈妈自己给自己设置的起跑线。其结果是现在培养孩子真难啊。其实正确的教育方法才是最重要的,如果教育不当,即使禀赋在高的孩子也会被扼杀,任何极度过分的催逼都能给孩子留下终生的创伤。其不知最好的早期教育是家庭教育,上帝赋给孩子的是潜能,开发出来的是智慧,天才完全是教育的结果,天才的失败源于极度的催逼、和不当的教育。

我们真的会输在起跑线上了吗?如果爸爸妈妈为着“起跑线”从幼儿园就开始你争我夺,对宝宝的“后劲”却没有认识和信心,不认真去了解孩子。要我说与其给自己添烦恼,给宝宝添压力,到不如把眼光放长远一点,宝宝漫长的学习生活中处处是契机。潜能的开发是越早越好,但不是我前面说的过极与不当。

要小心弄巧成拙、画虎成猫,太过于强调学前教育。早学习就真的好吗?我有这样的感觉,很小的宝宝就能背诗几十首,几百个成语,英语说的滔滔不绝,真让人羡慕不已。结果问他锄禾日当午,锄禾是什么意思?不知道。画虎成猫比喻什么?不知道。英语说的虽然滔滔不绝,但发音并不准确,口齿也不是很清楚,“流利”地说着并不地道的英语,我实在是羡慕不起来。小孩子初学外语,打基础时的发音最重要,否则一旦定型以后就很难纠正了,到不如还是一张白纸留给孩子,等进了学校再说。

后来居上更可贵,从宝宝上幼儿园就开始争夺,上那些最好的,就以为是进了保险箱。可一上小学,学过的宝宝可能就会不耐烦、开小差,相反没学过的反而是兴致勃勃的,充分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所以虽然一开始的时候宝宝会面对大量新知识似乎有些吃力,但这时如果爸爸妈妈能够加以帮助和鼓励,不久后他们便适应了新环境,开始如鱼得水了,会学得很轻松,成绩也绝不比那些名牌幼儿园出来的差。所以进不进好的幼儿园对宝宝的成长虽然有影响,但肯定不是决定性的,毕竟竞争是一辈子的事,只要宝宝聪明肯学,到哪都能保持一贯的努力,就不会比别人差,而如果能后来居上的话就更宝贵了。当然我说的是咱们普通老百姓,没有和他们比的条件,但我们是自信的。况且这个年龄阶段的宝宝只需要学一些简单的生活知识,还没有到达确立人生轨迹的时候,根本谈不上什么“人生起跑线”,还是让我们的宝宝们无忧无虑地生活,尽情地玩耍吧,有益的玩就不是学吗?童年的生活是最美好的,不要压弯了我们的孩子。我想说的不是反对早期教育,而是反对过极和不当,才是真正违背了冯爷爷的早教理念。

起跑线提前虽然是父母自己设置的,但也是社会的普遍现象,我们也无法免俗。起跑线上,不是孩子输不起,而是父母输不起。哎!这条起跑线把大人和孩子折腾的真是够累的了。好心态正确的对待,我们还是赢家,告诉宝宝你是最棒的,你能行,因为你自信。明天是端午节,是我们中国人的节日,我们和小东朔还是玩,到大自然中去玩,玩的快快乐乐!玩的无忧无虑!玩出健康!玩出智慧!东朔你真棒!你和小朋友们一样,你们都能行!!!

爸爸妈妈:请允许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爸爸妈妈:请允许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导语:近年在教育领域对家长误导最严重的一句话是“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一些家长由于担心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通过各种培训班给孩子超前大满灌与其年龄不同步的知识,揠苗助长。

倘若将人生形容为一场竞赛,“起跑线”的比喻是恰当的。但是,“输在起跑线”上只适合短程竞赛,例如百米赛。如果是马拉松那样的长跑,就不存在输在起跑线上的担忧。相反,马拉松比赛赢在起跑线上的运动员,往往由于没有保存体力,致使起个大早,赶了晚集。

由此可见,父母是否应该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要看家长对孩子寿命的预估。如果孩子的人生属于短跑,只有区区十几年,您一定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都知道百米赛的关键往往是起跑,起跑领先了,就成功了一大半。但是假如家长对孩子的寿命预估较长,就相当于孩子的人生是参加一场马拉松竞赛,起跑线是否领先就不重要了。马拉松竞赛的特点是谁笑在最后谁笑得最好。

长跑的要诀是保存实力,这和孩子学习知识的道理一样。当孩子没有一定的阅历时,给其灌输与孩子的年龄不相符的知识,孩子没有生活经验,对知识的感悟不会深刻,不但没有共鸣感,甚至会厌恶。衡量教育是否成功,不是看分数,而是看受教育者对所学知识的兴趣越来越大还是越来越小。如果受教育者对所学知识的兴趣越来越大,说明教育成功了,反之则不成功。

受教育者对于所学知识感兴趣的程度,除了老师的教授方法,还取决于孩子对知识的感悟程度。举个例子,一个5岁的孩子对于《静夜思》只是机械背诵,而一位远离家乡的20岁青年如果第一次看到《静夜思》,可能泪如泉涌,百感交集。

20多年前,某大学的少年班家喻户晓。如今,这些昔日的神童几乎全军覆没,没有一个成为栋梁之才。这些孩子没有输在起跑线上,但是他们或父母将人生的马拉松赛跑误判为短跑,拼尽全力赢在起跑线上后,后劲不足,最终败北,贻笑大方。

买过新汽车的人都知道,新车有磨合期。在新车的磨合期,车速不能太快。只有这样,这辆汽车未来才能风驰电掣。如果在新车的磨合期高速行驶,汽车就会早衰,该急速行进时,就会力不从心。假设将人比喻成汽车,人的磨合期就是童年。在童年,不能满负荷运转,要适度磨合。如此,孩子到了成年,才能快马加鞭,后劲十足。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重要。”有想象力的人才能进行创造性劳动。但人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想象力会消失。因为知识符合逻辑,而想象力无章可循。换句话说,知识的本质是科学,想象力的特征是荒诞。人的大脑一山不容二虎:在学龄前,想象力独占鳌头,脑子被想象力占据。上学后,大多数人的想象力将被知识驱逐出境,成为知识渊博但丧失想象力终身只能重复前人发现的知识的人。

很少有人能让知识和想象力在自己的大脑里共存,一旦共存,此人就是能进行创造性劳动的成功人士了。在孩子童年时,让其晚接触知识,有利于想象力在孩子的大脑里安营扎寨,倘若孩子成为想象力和知识并存的人,您就能给大师当爹当娘了。

请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输在起跑线上,能赢得人生。赢在起跑线上,能输掉人生。欲将取之必先予之是大智慧。

“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你也信么?

专家表示:不要对孩子轻言输和赢。有的孩子比较早熟,有的孩子比较晚熟。轻易对孩子的表现说输和赢,可能会有一定正面兴趣激励作用,但负面的影响不可忽视。

问题1起跑线在哪里?

有专家表示:“首先要问的是,起跑线在哪里?”这确实是个问题。

专家举例说:视神经的发展是零到六个月,起跑线就是孩子刚出生后。很多年轻妈妈把孩子抱在怀里,在孩子脸上盖一块毛巾,看来是保护孩子的眼睛,事实是很糟糕的,孩子视神经的发展需要外界颜色刺激,这种有意的保护反而阻碍了孩子视神经发展。孩子视力发展结果适得其反:在良好条件下,输在了起跑线上。

每位家长所定的“起跑线”可能不一样。一位参与讨论的年轻家长说,他在准备婚房时,就考虑孩子的家庭教育问题,就在选择未来的孩子进什么样的幼儿园,然后去买那个地方的房子。他把“起跑线”定在成家前,在怀孕前就考虑孩子的发展问题。

入园、上小学、升初中,都被看作事关孩子发展的“起跑线”。进公办还是民办学校?这是颇费思量的问题。

问题2谁的“起跑线”?

一些家长把“起跑线”看作是知识技能,这对孩子的发展不太有利,因为每个阶段孩子都有自己的‘起跑线’。家长单纯的对孩子灌输知识技能,实际是家长的起跑线。

问题3想让孩子跑多远?

在中国,没听过方仲永故事的人不多,但热衷“神童”话题的不少。每个听过“揠苗助长”故事的人都会嗤之以鼻,可自己揠苗助长时一点也意识不到。

教育专家表示:我们传统教育的现状是孩子跑不远,这样会导致我们创新能力不足,原创性人才缺乏。一位教育专家提供了这样一组数据,我国对创造性的开发和投入在全世界排在第六位;我们原创性的成就,在全世界却排在第24位。

目前,大家对精英关注点是他的解题能力,但解题能力并不是精英的本质属性。一位数学家说:“高考题一做就会,还有思维吗!”

不要对孩子轻言输和赢。有的孩子比较早熟,有的孩子比较晚熟。轻易对孩子的表现说赢和输,可能会有一定正面激励作用,但负面的影响不可忽视。用什么标准和方式测量孩子的输和赢值得探讨。轻易地说“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口号误导了很多家长,弄不清情况就胡乱‘赛跑’,孩子能跑多远呢?

担心孩子会输在起跑线是误导

最近有好几位母亲向我抱怨,说假期忙得要死,每天忙着在孩子各种才艺班和补习班之间接接送送,孩子还整天板个臭脸。问及原因,她们异口同声说要尽早开发孩子大脑潜能,怕他们“输在起跑线上”。现在,这句话俨然成了诸多天价幼儿园、早教班的最佳广告词了。其实这是一个误区。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重要”,这句话对孩子来说尤为重要。兴趣才是人一生发展的动力,所以只有适性发展加上一点点的肯定,才能有很大的成就。人生不是一场百米赛,而是马拉松。过于强调早教,虽然会让孩子早一点具备一些知识,但可能因此终生丧失对追求这些知识的兴趣,以致“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

教养孩子,其实顺其天性即可,柳宗元说得好,“其根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种下了种子,不要时时挖起来看,而是耐心等待,它自然以丰硕的果实来回报你。孩子如果有莫扎特的能力,我们给他莫扎特的环境,他会成为莫扎特;就算没有苦心培养而任其自由发展,“生命自己会找出路”,过程虽然会坎坷,他还是有可能会成为莫扎特。最怕的是孩子不是莫扎特,却一定要他变成莫扎特,这时双方都很痛苦。

而从神经学上来说,本没有“输在起跑点上”这回事。一方面,“大脑潜能只开发了10%”这样的说法本来就有待考证,大脑占我们体重的2%,却占用了我们身体20%的能源,是不可能只有10%在工作,其余的90%闲着没事干的。

另一方面,大脑用进废退,心理学已发现终身学习的神经机制,也就是说人生处处都是起跑线。盲人在读点字时,常人通常负责视觉的大脑皮质部位,在他们却被触觉征用了。而正常人眼睛蒙住五天后,其视觉皮质的功用也会产生改变,去做听觉、触觉方面的事。

另外的实验也证明,大脑不停因外界需求而改变神经回路的连接,比如管记忆的海马回的神经细胞会长出新的神经元。

今日话题:“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有道理吗?


“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好像由来已久,叮咚最近也看了一些关于请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说法,站在各方的立场上,大家都是有道理的,其实这件事情本身也没有对错之分,只是跟各个家庭的情况以及选择有关~

今天咱们就来聊聊,您觉得“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有道理吗?

@gracetang0:我觉得还是有起跑线这一说的。我家是一年级新生,男孩,之前是公办幼儿园,进了一所还算不错的民办小学。在9月份的幼小衔接过渡期以后,老师开始要求写字了。我家明显有差距,写字不够规范,老是返工,擦了写,写了擦,本子上都擦出洞来。默写也全是叉叉,拼音和汉字都不符合要求。我现在每天晚上花很多时间矫正他的书写。我觉得家长和孩子都要摆正心态,熬过这一阶段,毕竟未来还有很多年的学习生涯,这是一次长跑,起跑慢了,就在后程发力。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zhangyi_cameo:符合自己孩子能力的适当提早学习还是很有必要的,学习一段时间后,孩子比同班的小伙伴学得多,掌握得快,课堂反应,作业水平,考试成绩的出色表现,对孩子的自信心是很重要的。我身边有好多成功案例。

@猫头鹰0:人生是场马拉松,关键是跑到最后,笑到最后,而不是起跑在前。永远心怀梦想,拼搏奋斗,永不言弃才是最重要的。

@cmcmcmcmd:这是别有用心的人或者机构忽悠家长出钱的口号。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如果与自己比,不断进步,各阶段都有新的起跑线。关键是个体觉醒的迟早,不存在输赢。在现阶段优质教育资源稀缺的情况下,家长们为了给孩子争取机会,各尽其能,主要表现是给孩子报各种补习班,提前学习,以便在各种考试中领先,是一种“抢跑”行为。对大部分孩子而言,长期效应是弊大于利,虽然短期来看是有利的。本人也曾被裹挟其中而与孩子疲于奔波在各种补习班,如果有二胎,肯定会有所取舍,不再盲目上当。

@旭旭妈米:初衷都是好的,为了孩子美好的未来,力所能及的给予最好的,只是有的时候仅仅是主观的意愿。难免只是自己的初衷,却违背了孩子的选择。尽管孩子小的时候是没有多少明确的选择的,年幼的他们只当是懵懂。但是,就算置高了起跑线,人生中的每一个节点不是一样的重要,越是转折的时候越起着支配命运的关键。个人认为,最重要的还是至使至终人格的培养,好习惯的养成,这才是赢家的护身符。不管面对什么样的境遇,都能坦然面对,泰然处之,乐观、积极。不是说:性格决定命运吗?“不是还有一说”细节决定成败,态度决定一切吗?“真的这么认为的。

那么,你怎么看呢?

“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家长们不要错误理解


专家表示:不要对孩子轻言输和赢。有的孩子比较早熟,有的孩子比较晚熟。轻易对孩子的表现说输和赢,可能会有一定正面激励作用,但负面的影响不可忽视。

对大多数家长来说,孩子教育问题是他们最关心的问题,一定要给孩子创造尽可能好的环境,“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家长们往往怀着这种心理:“不仅不能输,还要千方百计创造条件让我的孩子赢在起跑线上。”

“这个口号显然是有问题的。”在日前结束的上海市教育博览会幼儿教育沙龙上,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尹后庆说。

问题1起跑线在哪里?

有专家表示:“首先要问的是,起跑线在哪里?”这确实是个问题。

专家举例说:视神经的发展是零到六个月,起跑线就是孩子刚出生后。很多年轻妈妈把孩子抱在怀里,在孩子脸上盖一块毛巾,看来是保护孩子的眼睛,事实是很糟糕的,孩子视神经的发展需要外界颜色刺激,这种有意的保护反而阻碍了孩子视神经发展。孩子视力发展结果适得其反:在良好条件下,输在了起跑线上。

每位家长所定的“起跑线”可能不一样。一位参与讨论的年轻家长说,他在准备婚房时,就考虑孩子的教育问题,就在选择未来的孩子进什么样的幼儿园,然后去买那个地方的房子。他把“起跑线”定在成家前,在怀孕前就考虑孩子的发展问题。

入园、上小学、升初中,都被看作事关孩子发展的“起跑线”。进公办还是民办学校?这是颇费思量的问题。“什么叫好学校?这值得重新定义,”浙江省教育厅副厅长张绪培表示,“能满足不同学生需求的学校就是好学校,同样一个学校,不同的学生去,最后效果是不一样的。”张绪培透露,浙江正在提“没有最好的学校,只有最适合的学校”。其目的显而易见,就是“要引导家长找适合自己孩子的学校”。问题2谁的“起跑线”?

一些家长把“起跑线”看作是知识技能,“这对孩子的发展不太有利,”上海市教委基础教育处副处长何幼华说,“因为每个阶段孩子都有自己的‘起跑线’。”胎教时,有胎教“起跑线”;孩子出生后,有他这个阶段的“起跑线”。教育要适应孩子不同阶段的发展,而不是把我们成人关注的知识、技能,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塞给他们。事实上,这并不是孩子的“起跑线”,而是家长希望的“起跑线”。上海市卢湾区早教指导中心主任茅红美认为这是“一件非常遗憾的事情”。如果是孩子应该有的“起跑线”,那应该是正确的。对于零到三岁或零到六岁的孩子来说,有他自己的需要。要读懂孩子的需要不是件容易的事。

问题3想让孩子跑多远?

在中国,没听过方仲永故事的人不多,但热衷“神童”话题的不少。每个听过“揠苗助长”故事的人都会嗤之以鼻,可自己揠苗助长时一点也意识不到。

教育专家表示:我们传统教育的现状是孩子跑不远,这样会导致我们创新能力不足,原创性人才缺乏。一位教育专家提供了这样一组数据,我国对创造性的开发和投入在全世界排在第六位;我们原创性的成就,在全世界却排在第24位。

张绪培尤其反对幼儿教育阶段的揠苗助长。

目前,大家对精英关注点是他的解题能力,但解题能力并不是精英的本质属性。一位数学家说:“高考题一做就会,还有思维吗!”

面对纯粹从知识技能角度去考量孩子,并以此设定培养目标与方式的“我们的现状”,长期从事新基础教育研究的复旦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徐冬青副教授质疑:“这样

边玉芳:父母才是孩子的起跑线


我若慢悠悠,孩子会落后吗?

新学期刚开始的时候,我接到一封来信,是一位80后的妈妈写来的,她说,女儿在今年下半年开始读小学三年级,她感觉到自己陷入了一个困境,不知道教育孩子到底该何去何从。

这个妈妈的内心,一直觉得孩子在小学三年级应该还是以玩为主,或者说以学科以外的发展为主。但她发现班里的大多数同学都报了各种学习班、作业班。如果女儿不报,会不会落后于同学呢?妈妈的内心实在不安。

她也加入了很多家庭教育的群,群里家长都在晒自己的教育思想,晒孩子成长的点滴。很多孩子都各有所长,比如有的小小年纪就获了各种奖项和荣誉称号,有的甚至出书了。这个妈妈开始感觉到压力:现在女儿还没有看出有什么特别的才能,以后会不会这么优秀呢?如果女儿成了一群大树中间的一棵小草,如何能够吸收到阳光雨露呢?有时候她也想退出这种群,但又觉得不能够退出,在这样的进退两难之中,不知如何取舍。

在这样一个快时代,人人都在抢跑,我若慢悠悠,孩子会落后吗?我想这样的困惑很多家长都有过。还有人在孩子刚刚出生的时候就计算距离高考有6414天,这是一个多么焦虑的事情。

针对这样一种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言论或思潮。今年六一儿童节,我们和《中国教育报》发起了一项调查。用了四大版面的篇幅,专门来讨论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话题。

调查的结果中,大概有19%的家长说我是认同的,也有29.2%的家长是比较认同的,当然还有一半的家长是不认同的。

我们还问了一个问题,你认为哪里是孩子的起跑线?是孩子出生的那一天?还是幼儿园入学的那一天?还是小学入学的那一天?还是中学之后?或者就根本没有起跑线?对这个问题,家长们其实意见也并不是完全统一。虽然大家的想法各异,但是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已经成为很多家长育儿焦虑的一个起点。家长们都很爱孩子,也越来越重视孩子的教育。但同时,我们也看到另一个值得深思的现象,很多孩子并不为家长这样的一种爱,或这样的一种教育方式来买单。

父母不恰当的爱其实是一种“祸害”

不知道大家看没看过一个豆瓣小组叫做“父母皆祸害”。我想光听这个名字大家可能都觉得非常吃惊了吧?这个小组几年的时间里就迅速聚集了数万人参与讨论。我觉得家长们都需要去看看这个群,会让你对家庭教育有更多的思考。家庭本来是我们人生的港湾,是我们最温暖的所在,但是在这个群里面,家庭却变成了世界上最没办法原谅的地方。大家可以看看他们的热门话题,比如,“父母毁掉你心中最珍贵的东西是什么?”“受到高等教育的父母更丧心病狂。”“中国父母是如何把你们孩子变成剩女的。”还有“从小到大,父母爱的根本不是我,而是别人家的孩子。”可能我们家长并不是那样去想的,但是很多的行为可能会在其中。

英国诗人菲利普.拉金曾经这样说过,他们害了你,你的爸爸和妈妈,虽然不是故意的,但是他们的确害了你。这就是我们需要讨论的一个话题。为什么家长爱孩子,但是孩子却感受不到,或者他们的感受和你的初衷有非常大的差距,甚至适得其反,我想给大家分享两方面的内容。

第一,我们一直在讨论,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但实际上,父母才是孩子的起跑线,为什么这么说?大量的心理学、教育学、脑科学各方面的证据都可以证明,父母自身,包括父母的言行和教养方式、父母的受教育程度、父母调节自身情绪的能力、父母的婚姻质量等等,都会对孩子心理发展产生直接影响。比如有一个研究,把父母的教养方式分成权威型、放纵型、专制型、和忽视型四种,去考察不同的教养方式下,孩子的生活满意度、自尊水平,以及抑郁状况。结果表明,不同的教养方式下,孩子这三个指标的情况差异非常显着。权威型的教养方法下,孩子的生活满意度和自尊都更高,抑郁程度更低。反之另外三种教养方法,都会导致孩子情绪和自尊方面的一些问题。

再比如,一个发表在美国科学院的院报上的研究发现,孩子早期生活的经历,会对大脑产生永久的影响,会改变孩子的大脑体积和结构。研究把孩子分成四组,一组是正常组,一组是生活条件差的,比如吃不上饭、营养不良。还有两组是教育缺失的,分为被父母打骂的,和被父母忽视的组。

研究结果表明,另外三个组对比正常组,孩子的大脑都有明显的改变。大脑左侧的杏仁核、左侧和右侧的海马,体积都变小了。这意味着早期经历,对孩子的损害可能是不可逆的,是孩子产生心理问题和行为问题的根源,而我们的教养方式和亲子互动模式产生的是永久性的影响。

我想起刚刚提到的“父母皆祸害”的小组里面,有一篇文章,让我非常触动。一个男孩说他的妈妈非常喜欢养植物,但总是在抱怨,别人家的植物长得很好,为什么她的就叶子上有黄斑,缺损而难看。但其实,他妈妈只有记得的时候,才会给植物天天浇水,忙起来就忘记浇水,所以总是养不好。他说自己的命运和植物简直就是一样的,妈妈忙起来,就放置他,忽视他,然后还抱怨他没有别人家孩子好。有一天,在搬家的时候,他妈妈摔碎了一盆植物,发现植物的根部长满了不知名的虫子,就说恶心死了。这个男生就说,我在想,是不是等我根部都烂掉之后,妈妈她也有相同的感觉?所以,父母抱怨孩子长得好不好时,更多应该从自己身上找问题。

5+2=0的困惑

还有很多家长会说,孩子成长的前几年,跟我相处得多。那上学了之后是不是就是学校负主要责任了呢?实际上,我们有大量的研究发现,父母教育会影响学校的教学效果,进而影响孩子的成长。孩子在学校里接受一样的教育,但是结果会不一样,因为父母自身的状况,家庭教育的状况,会中介或者调节学校教育对孩子发生的影响。

如果家庭教育的理念与学校教育不一致,那么在学校5天教育的成果,一回到家里,就荡然无存了。比如,学校说要减负,尽量去减少布置作业,但是我们家长说不行,学校作业太少了,所以我们要加负,要布置家庭作业。比如,在学校里我们培养孩子独立,鼓励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但是在家,父母说:你要好好学习,其他的不用管,我们帮你做。再别如,学校里鼓励孩子多尝试多展示不要怕犯错,父母的做法却是打击孩子,你怎么都不如别人家的孩子呢?这些矛盾都会导致学校教育的很多措施无法彻底落实,反过来影响教学效果。当然最可怜的是我们的孩子会无所适从。

另外,中国这几年来教学改革如火如荼,但很多家长对学校开展的活动不理解,改革遇到很大阻力。比如,很多对孩子的全面发展有利的活动,家长认为会占用孩子的时间,因为孩子在外面报各种各样的班。但这些班一方面会让孩子们对学习厌倦,另一方面,还会让孩子觉得没关系,学校里的东西不听,还有其他渠道去听,这反过来也会影响到学校的教育。

所以,无论是从父母自身对孩子的直接影响,还是父母的教育对学校教育的调节作用,都说明,父母才是孩子的起跑线,才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最重要资源。

什么是不输在“起跑线”上


“不能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最早的出处已不可考,影响力最大的,当数世纪之初时任教育部副部长的韦钰院士所提的“中国教育不能输在起跑线上”。作为生物电子学专家,韦钰有感于美国、日本和欧洲的许多国家基于脑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而紧急调整儿童早期发展政策,提出必须重视早期教育。

韦钰认为:“神经教育学、脑科学和认知神经科学等研究发现,0-3岁是儿童发展的关键期,但儿童发展不等于儿童教育,不等于幼儿园教育,更不等于提前教小学的课程,而是由父母用爱和陪伴来完成的。”

今天小编将和大家分享几位重量级专家对起跑线的解读。

中国工程院院士、教育部原副部长韦钰:错过脑发育关键期,损失是一生都无法弥补的。

宁可少赚钱,也要多陪陪孩子

错过脑发育关键期,损失是一生都无法弥补的。

神经科学和分子生物学证明,每个人所具有的智力资本和心理健康,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脑的功能状态,取决于基因和环境的不断相互作用,与人所处的社会经济环境和受到的教育经历有关,尤其与0-3岁的早期发展有关。

枯燥、单一、缺少关爱、频繁更换教养者,会改变孩子的大脑结构,影响孩子身体、智力、语言、性格等方面的发展。比如有的父母自己忙着上班,请保姆照顾孩子,但每个保姆都做不长,更换保姆期间又求父母来帮忙,于是孩子被迫不停地适应教养者,分不清到底谁是“妈妈”,就很难建立“温暖的、细心负责的、语言丰富的、稳定安全的互动关系”。

幼儿的直接教养者最好是父母,但无论是父母还是祖父母或保姆,都要和幼儿建立温暖的、细心负责的、语言丰富和稳定安全的互动关系,为幼儿提供成长和学习的良好社会环境。

对于一些忙着赚钱而疏于陪伴孩子的父母,建议他们宁可少赚一些钱也要多陪陪孩子。由于脑的发育是连续的,需要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所传递的感知刺激和语言刺激,后期的发育需要在前期发育的基础上进行,等赚够了钱再来陪伴孩子就晚了。错过脑发育的关键期,损失是一生都无法弥补的。

缺乏睡眠、精神紧张会降低学习效率

社会情绪能力才是人生是否富有成就的决定性因素

孩子今后能否取得一定程度的成功,人生能否幸福快乐,是由情绪能力(而不是智商)决定的,但目前大部分家长却只重视孩子的知识学习,忽略了情绪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有时不仅是忽略,还常常出于善意而伤害。

儿童需要家庭提供温暖而且稳定的生活环境、合适的营养和充足的睡眠,缺乏睡眠、饥饿、恐惧和长期的精神紧张,会降低儿童学习的效率。比如6个月大的婴儿看到父母争吵,就能意识到情况不妙,变得紧张,会出现血压升高、心跳加速、压力激素分泌过多等现象,而长期处于这种不良环境中的孩子,较难有效调节自己的情绪。

比如缺少睡眠会产生多方面的副作用,身体的发育情况、语言、社会情绪能力、认知、气质、依恋关系、脑的发育和功能、精神健康问题等所有能够测量到的指标都会变差,还会对以后产生长远的不利影响。

再比如说精神紧张,孩子学习时如果有好的情绪,大脑消耗的能量少,就可以集中精力学进去;如果没有好的情绪,处于压力之下,反而学不进去。

我国中小学生的睡眠普遍不足,其中一部分原因就是家长不了解脑发育的特点,盲目给孩子增加课业负担。这种出于无知而做出的教育行为,最大的伤害是让孩子失去了对学习的热情。对学习和生活没有热情的人,一辈子都很难过得快乐,也很难有成就。

儿童是天生的科学家,在互动中才能有效学习

提供良好学习环境的关键,是父母的爱和陪伴

孩子对世界的探索与学习,是从呱呱坠地的那一刻开始的。过去30年的科学研究发现,婴儿并非一张白纸,他们认知世界的方式其实和科学家很像,都是通过观察、模仿、探究、实验等方式。可以说,孩子是天生的科学家。

现在大家通常关心的只是幼儿成长所需要的物质保障,却不知道婴儿一出生就进入了脑建构、感知和情感建构的关键期,绝不只需要物质上的保障和支持,更需要享受快乐、爱抚、建立人与人之间社会联系和进行学习的良好社会氛围,以支持脑的发育,为一生的精神健康打下基础。

良好的社会氛围包括宁静和整洁的环境,教养者和幼儿之间有往返的互动行为,教养者能和幼儿之间进行语言和非语言的交流,教养者能参与和支持幼儿发起的有意向的行为,在有实物的环境中进行游戏。韦钰特别指出,在有实物的环境中进行游戏,教孩子识别物体的大小、颜色、形状、质地时,一定要尽量让孩子亲自动手去尝试,这是与科学家有类似之处的探究行为。

对婴幼儿的学习来说,人与人之间情感的交流和互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养者首先需要仔细观察幼儿的表情和反应,用心去了解、去体验孩子的愿望和感情。幼儿的反应常常是很微弱的,只有满怀爱心、持续关注,才能正确觉察和互动。

父母绝对不要忽视自己作为教养者的不可替代性,要尽可能亲自教养孩子,要认识到婴幼儿是通过与教养者的互动去习得语言、发展各种感觉、进行科学和社会认知的。并且,孩子对教养者的依恋感情,是人一生中拥有的两个最强烈的感情之一,会影响孩子一生对你的感情。即使父母因工作或疾病等原因不能亲自教养孩子,也要尽可能抽出时间陪伴孩子,或及时给直接教养者以有效的指导。不要把孩子交给不爱他的人,交给没有经过专门培训的人,更不要让孩子孤独自处,或交给电视、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来陪伴。

家庭教育的关键是父母是否意识到孩子需要的不是“明天”而是“今天”。正如获得诺贝尔奖的智利女诗人加夫列拉·米斯特拉尔在《抛弃孩子》那首诗中写的:我们最大的罪恶是抛弃了孩子,忽视了他的生命之泉。我们需要的东西很多都可以等待,然而孩子不能等!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健康与教育研究所所长边玉芳:

父母如何认识“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教育资源其实是父母自身

我一直认为这句话告诉我们的是教育要从小抓起,要特别重视孩子0至6岁甚至0至3岁的教育,不能因为孩子小就忽视了。如果从这样的一个角度认知,这句话就没有值得批判的:孩子的教育应该从出生的那一天抓起。一句话如何能掀起滔天巨浪?关键在于对“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有各种各样不同的认识,对“输”和“起跑线”这两个关键词有不同的认识。我们只有认识了什么是孩子成长的“起跑线”,什么是“输”或者“赢”,才能对孩子的教育少一点焦虑,多一份理性。

父母正确的育儿观是孩子成长的起跑线

更要关注到孩子除学习以外的广阔发展领域

“正本”必须“溯源”,只有大家对“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及相关问题有一个统一认识,形成正确的育儿观,才能使孩子成长的每一天都朝着理想的终点前进。从这个意义上讲,父母才是孩子成长的真正起跑线。

人们不想让孩子输在起点,其实最根本的是想让孩子“赢在终点”。一个真正的人生大赢家最重要的是什么?应该是有幸福快乐的人生。我们可以追求出人头地、追求获取更多的金钱,但如果这些是以牺牲幸福为代价,这样的人生就没有意义。我们要把孩子培养成一个能幸福生活的人。

什么样的人生会更幸福?那就要让自己拥有幸福的能力。从心理学大量的研究成果看,一个幸福的人必须具有以下重要的能力或品质:正确认知自我的能力、人际交往的能力、体察和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抗拒挫折的能力等。我们把这些能力称之“情绪智力”或“社会情绪能力”。这些能力比传统智力更影响孩子一生的成长,而这些能力是个体从一出生就要关注和培养的。在这个意义上,如果有起跑线还真是可以从孩子一出生就算起,但我们的许多家长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却将对学习成绩的关注和智力的培养当成是教育的重点。

知识的学习对孩子固然重要,但许多知识的学习是在孩子进入学校之后开始的。许多孩子在0至6岁超前学会的知识,到了认知水平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就不用那么费劲。同时在孩子入学后,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既各有侧重又要互相配合,家庭教育更要关注到孩子除学习以外的广阔发展领域。

我们还要认识到孩子之间是存在差异的,每个孩子都有其成长的轨迹,都有其发展的优势和不足,从这个意义上看,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起跑线。孩子的成长不是一场战争,是每个人在自己的成长道路上“优于故我、胜于昨日”。人的一生都会参与竞争,而只有每个人做好自己,才可能正确面对竞争、有能力跟别人竞争。在这个意义上,每一个人的比较对象还是自己。而0至18岁是人生的奠基阶段,家长不要被这一阶段孩子暂时的、表面的竞争胜利所迷惑,只有从孩子一生成长的角度出发教育和培养,为孩子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孩子才能赢在终点。

读懂孩子才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

遵循规律科学养育,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

之所以说父母才是孩子真正的起跑线,除了父母的育儿观外,家长还要读懂孩子、科学育儿。家长要懂得孩子的成长规律,了解孩子在不同阶段需要发展的重要能力,遵循孩子的成长规律进行科学养育,同时还要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

我们总认为自己是爱孩子、关心孩子的,但孩子是否真的感受到了你的爱和关心呢?家长“自作多情”、“自以为是”的爱,真的是孩子所需要的吗?如果父母能真正从孩子的视角理解孩子,孩子才能不输在起跑线。

我们最近在北京做了一次调查,针对2596个初中孩子和他们的父母,研究父母自身报告的父母拒绝与孩子感知到的父母拒绝之间的差异。父母拒绝是父母教养方式的一种,主要指父母不关心子女,对子女的行为不重视,对子女持有批评、否定的态度。结果发现从总体上说,孩子感知到的父母拒绝都要显著高于家长报告的父母拒绝。

读懂孩子是父母教养子女的必修课。我们要理解孩子的内心需求。许多家长只关注孩子的行为,但这只是冰山一角,我们要透过孩子的行为了解深藏于内心的想法和需求,理解孩子真实的内心世界,顺应孩子的成长规律,才能让孩子更好地成长。

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青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首席教育专家卢勤

如何解决最常见的亲子冲突

父母和孩子沟通、交流不和谐,甚至产生冲突,是家庭教育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期望的冲突:过高的期望,带来孩子的无望

今天孩子成长的环境呈现三大三小:生活的空间越来越大,成长的空间越来越小;住房的空间越来越大,心灵的空间越来越小;外面的压力越来越大,内在的动力越来越小。

过度保护的冲突:过度的保护,带来孩子的无能。

现在的父母什么都替孩子干,生个男孩怕学坏,生个女孩怕受害,所有家长都提心吊胆,像老母鸡一样把孩子保护起来,结果孩子变得无能,更容易受到伤害。真正关心孩子的父母,是用自己丰富的生活经验为孩子指引航向,把孩子培养成能适应社会的人,让他们去经风雨、见世面,在经历中积累人生的财富。

爱的冲突:过分的溺爱,带来孩子的无情。

在独生独养独享中长大的孩子,最大的问题就是自私冷漠。过分的关心溺爱,实际上是剥夺了孩子经受挫折、面对困难、学习关爱别人的权利。这样的孩子从小只会享受,不知奉献,心中只有自己,没有他人;情感世界只关注自己,不知体谅别人。

孩子是家庭的一面镜子,问题表现在孩子身上,病根则很可能出在父母身上。不少父母对孩子的物质需求可以无限满足,但对孩子的精神需求却很漠然,结果造成了孩子心灵世界的荒芜,甚至形成人格方面的缺失。

交往的冲突:过多的干涉,带来孩子的无赖。

父母什么都管,但是你了解孩子吗?知道孩子在想什么吗?你能理解孩子吗?不成熟的青春期碰撞上麻烦的更年期,就只剩下“较劲”了。

世界上最难懂的是孩子的心。时代变了,环境变了,孩子也变了,变得和我们小时候大不相同。读懂孩子的心,的确是件难事。孩子也有秘密,需要我们尊重,需要我们维护他们的隐私,给他们自由的空间。如果得不到成人的信任,就会引起他们极大的反感,激化他们的逆反心理。今天的父母,就爱管孩子,从小管到大,事无巨细,管得孩子很难受,失去了成长的空间,造成了今天的孩子或离家出走,或把自己封闭起来,不敢与人交往和沟通,形成性格缺陷。

评价的冲突:过多的指责,带来孩子的无措。

有些父母眼里只有别人家的孩子,口头语便是:“你瞧人家的孩子!”别人的孩子是金子,自己的孩子是傻子;别人的孩子是天才,自己的孩子是蠢材。每个孩子成长过程中要经受人们无数次评价,他们的底气就在于父母的评价,最在乎的就是父母的评价。不管别人说什么,父母的评价永远是基石。现在的父母给予孩子的肯定越来越少、满意度也越来越低,在这种不快乐的教育方式下,孩子会出现情绪低落、精神紧张甚至信心减弱,这种指责的教育方式是会毁掉孩子的。龙生九子,子子不同。不一样的孩子,需要不一样的标准来评价;不一样的孩子,需要不一样的天空来翱翔。给不同的孩子不同的发展舞台,太重要了。

如何缓解这五大冲突?父母可试着从七个方面开始改变:

变以分为本为以人为本——成长比成绩重要,关注孩子的心灵成长。

变盲目攀比为清醒选择——选择比努力重要,让孩子选择自己的方式,做一个幸福的普通人。

变导演为观众——该放手就放手。从孩子的生活小事到工作结婚,父母不再扮演导演,别让孩子像木偶一样受父母摆布。

变施爱为受爱——孩子不付出,永远不懂得父母的心和父母的爱。

变唠叨为忠告——与其唠唠叨叨的,还不如给孩子人生的忠告。

变相同为不同——给不同的孩子不同的评价标准,让所有孩子都能精神抖擞地活着,不同的兴趣得到发展,让每个孩子都活得精彩。

变对抗为对话——两代人应该互相理解、尊重、沟通,双方都改变一下自己,学会相互欣赏,情况就会大不一样了。

0-3岁儿童家庭教育的三大核心:

1.在儿童和教养者之间需要一种温暖的、细心负责的、语言丰富的、稳定安全的互动关系。

2.需要合适的环境刺激和引导。

3.避免早期的忽视和虐待,包括长期处于应激状态、缺乏和教养者之间的互动、不适宜的学习方法和内容等。

0-3岁儿童家庭教育的八个关键点:

1.确保孩子营养充足和身体健康发育。

2.与孩子建立安全依恋。

3.做温暖、稳定的教养者。

4.创建良好的语言环境。

5.创造丰富积极的学习环境。

6.避免早期的忽视和虐待。

7.增加孩子的社会性接触。

8.早期发展问题的发现和干预。

美国国家幼儿教育协会建议:

1.对两岁以下的儿童禁止使用非互动性的、被动式的技术和媒体,如被动观看电视、视频、DVD等;对2-5岁的儿童也不鼓励使用上述非互动的、被动式的技术和媒体。

2.对两岁以前的幼儿,除了一些有利于支持教养者和儿童之间互动和交流的技术和媒体外,不应该使用服务于其他目的的技术和媒体工具。

3.儿童面对数字媒体的时间,也应包括随着家人面对媒体的时间。有的研究人员认为,伴随着家人看电视,其伤害和吸二手烟的影响类似。

家园共育《孩子,从起跑线往哪跑才不会输》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幼儿教师教育网”是专门为给您提供教育孩子的方法而创建的网站。同时,yjs21.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教育孩子笔记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