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共育讲究的是快乐专递,开心学习!教师应当定期开家长会,进行沟通协商,用心关注,用心倾听,用心帮助,帮助孩子发现问题并自己解决问题。那么,怎么充分利用家庭与校园之间的资源对幼儿进行教育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相信孩子能行”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两三岁的孩子已经有了自己的主见,更多的时候他们愿意自己动手做事情,这时候作父母的要鼓励孩子,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做,而不能一味的代劳,觉得孩子做不好,或者有危险。家长只需在旁边看着,在孩子请求你的时候再出手相助,或者事先指导或示范一下。

其实学会做一件事情,都需要一个过程,你不让孩子去做,去试,孩子永远也学不会。都说懒妈妈会有一个勤快的孩子,更多的时候,我们不妨作个懒妈妈。嘟嘟现在自理能力强多了,自己挤牙膏接水刷牙,自己接水洗脚,洗澡。一次他要自己倒开水冲水洗脚,往常都是我给他倒热水,还是怕烫着他,他在旁边闹开了,带着哭腔说:“我自己,我自己!”无奈,这次我狠狠心,让他试试,(水壶里开水不是很多)我教他怎么拿把手,怎么拔木塞,同时怎么避开水流方向,然后盯着他自己倒一次,孩子成功了!他破涕为笑了,孩子又学会了做一件事情。

相信自己的孩子,像《海底总动员》里小丑鱼尼莫的爸爸一样,相信孩子能行,不但解救了别人,也解救了自己,希望孩子长大,就得一点一点地学会放手,让孩子大胆的去尝试。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小编推荐

相信孩子给孩子锻炼的机会


很多家庭给孩子使用一个打不破的专用碗,孩子进餐就使用这个碗,这样做是基于担心孩子把碗打破。

周周没有固定的碗,我们一直是给周周使用和我们一样的瓷碗。周周打破过一次碗,那是在大约两岁多的时候,周周端着瓷碗吃饭,一不小心,碗掉到了地上!这是周周第一次打破碗,她非常惊恐地看着满地的碎片,哭了。当孩子看见一个完好无缺的碗由于自己的不小心变得支离破碎时,心中一定是非常懊悔和自责的,他们喜欢完整,不喜欢破碎。我宽慰周周,“没关系,我们一起来打扫碎片就行。”

我的宽慰让周周放松了许多,我们一起清理完碎片后,我又给周周拿了一个瓷碗,并鼓励周周自己想办法,要怎样才不会打破碗。周周见我如此信任她,又给她一个瓷碗,非常开心,笑容回到了小脸上。这一次,她是非常小心地把碗放到桌子上,左手小心翼翼地扶着碗,唯恐再一次把碗打破。在那以后,周周很少打破碗。相反,那些平时用不锈钢碗或者是塑料碗的孩子很容易打碎碗,因为他们的家长不信任他们,没有给他们用过瓷碗,令他们没有“陶瓷易碎”的经验。

在孩子第一次打破碗的时候,没有一个孩子是故意的。碗被打破了,可能是由于他们小手的笨拙,没拿稳才会打破。他们打破一次碗后,就会小心翼翼地使用他们的碗,想办法不再把碗打破。倘若因为孩子打破了一只碗就不给他们使用瓷碗,或者根本不给他们机会使用瓷碗,那么孩子感受到的就是家长的不信任,他们会觉得,“我可能只会给爸爸妈妈添乱,损坏爸爸妈妈的东西,我真是太不能干了。”久而久之,这种不被信任的感觉会让他们怀疑自己,变得不自信。

我们成人在单位有了失误,如果主管再给我们一次机会,修正失误,会不会感受到主管对我们的信任?我们的心里会不会心存感激,从而更加努力工作,弥补失误?倘若主管不再给机会,而是把事情交给别人,我们是不是会觉得非常挫败,觉得主管不再信任自己?孩子的内心和我们一样,他们能觉察到我们的细小行为流露出的信息,只是他们不会表达,但是其影响会深深地烙在他们的心里。

我们不仅让周周用瓷碗吃饭,而且让周周帮我们收碗。这项工作在周周2岁的时候就开始了,第一次让周周收碗的时候,我的心里有些打鼓,担心她没走稳摔倒了,摔破几个碗是小事,倘若让碎瓷片割破脸就糟糕了。我偷偷地跟在周周身后,准备在周周要摔倒的时候随时保护。谁知周周发现了我,把我赶开,“不要妈妈保护!”是啊,既然让她收碗,为何又不相信她,还要亦步亦趋地跟着呢?我意识到自己太紧张了,揪着心退到了一边。第一次收碗,周周其实也是紧张而又激动的。她小心翼翼地两手端着碗,慢慢地一步一挪往前走,从餐厅到厨房,只有几步路,周周却走了差不多1分钟!当她踮起脚把碗放到了厨房的案板上时,周周激动地大喊起来:“我成功了!”“成功”这个词是周周最早学会使用的词之一,她也早早体验了“成功”的感觉。如果决定让孩子做某件事,就不要怀疑孩子是否能做好,一定要相信孩子,真正地放手。不要把紧张和担忧挂在脸上,而要埋藏在心里。

不过,在做某些可以预见可能产生危险后果的事情之前,家长一定要事先检查,排除隐患,尽可能避免危险的发生。比如2岁孩子收碗,一定要确保地面不潮湿,孩子的鞋是防滑的,挪开周围的障碍物,以防孩子万一摔倒磕伤。

孩子的潜力是巨大的,实践证明,很多事情孩子是可以做到的,只是家长没有相信他们,没有给他们足够的机会。

相信孩子,多给孩子锻炼的机会


在我们这次的家访中有一个年龄特小的孩子,他叫辰辰是8月30日出生的,各方面能力都偏弱,尤其是生活自理能力,不会自己吃饭,不会自己小便,在园会经常小便在身上,所以每天上幼儿园都会带好几套衣服。在与家长的交谈中了解到家长虽然认识到了自己的孩子在这些方面是偏弱的,但是总以孩子还小为由,件件事情都由成人包办,甚至小便,大人会抱着去小便;吃饭自然也是成人喂。使得每天上幼儿园都要带好好几套的换洗衣服,在园的吃饭也是需要老师喂才行。对此,我想从两方面谈谈我对这位孩子家长教育方法的一些体会。

一、不要因为孩子小,而剥夺了孩子锻炼的机会。

在与该家长的交谈中了解道:家长认为孩子在班中年龄小达不到这样的标准是正常的。其实这位孩子家长的想法不难理解,因为小的缘故,而没有达到能力上的要求,等他大一点的时候就会学会的。可是我们试想一下,如果这位家长一味地剥夺孩子学习锻炼的机会,那么他不是始终都不会了吗?其实不光是这位家长在我们周围有许多的家长都抱有这样的思想。他们把孩子本该会做的、能学会的事情都一手包办了,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渐渐地该学会的事情,孩子还是没有学会。那么就会养成依赖成人的习惯,也就有了现在很多大学生去外地上大学,不会自理,而哭着嚷着要回来的现象了。

二、不要因为想当然,而从自己的角度考虑孩子的想法

从这位家长的交谈中还了解到:让孩子学习了自己小便,可是他学不会,所以就不学了。可以看出家长有这份培养幼儿学习新本领的心,但是尝试了几次以后,就觉得是因为孩子小,还没达到会的标准,所以就不学了,干脆家长一手包办,等他长大一点以后就会自己学会的。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家长有着想当然的心里,他从自己的角度,思考孩子的想法;他以孩子学不会的想法,想着自己应该包办做的事情。所以我想对家长说:多从孩子的角度,想想孩子的想法吧。其实虽然小,很多孩子学习新本领、认识新事物的欲望还是很强的,可是往往由于家长的一手包办而没有给孩子锻炼的机会。也许一次孩子没有成功,二次还是失败,说不定三次、四次以后孩子就学会了呢!所以我想如果家长从孩子的角度,思考孩子的想法,多给予一些锻炼的机会,那么成功也许就会在眼前的。

每个家长都是爱孩子的,每个孩子也是有很强的学习欲望的,为什么有的孩子懂得知识多、能力强,而有的孩子懂得知识少,能力弱呢?我想很大的因素还是家长。只要我们家长相信孩子,多给孩子锻炼的机会,那么孩子的收获一定是非常大的,所以我想对家长说:相信自己的孩子,他是可以的!

育儿心得:陪伴、尊重、相信孩子


育儿心得:陪伴、尊重、相信孩子

最近看到这样一段话,和大家分享一下:

“感谢他们出现在我的生命里,让我的人生完整;感谢他们在我身心俱疲时,让我嘴角上扬地重新恢复活力;感谢他们让我在经历挫折或看到人间的丑恶时,相信世界不及他们好,而我已拥有他们,于是便对这世界又充满信心。

他们让我们满心的爱,在迷失、在失落、在不羁、在仿徨时,找到它的去向,让心归于平净,将浮华与奢望全部抛在脑后。他们让我只想静静地做一个面容平和,言语轻柔,心地绵软,满足得仿佛已经得到了全世界的妈妈。而我,其实真的已经得到了,不是吗?”

现在回想起有她存在的那一刻起,心中就有很多说不出的心情,很复杂。接着她的出生,真的就是我的全世界,对她全方位的用心照顾,不管什么事情,都想做到亲力亲为;说白了,我每天都在围绕她转;为了陪她,我也放弃了很多,因为我知道在她的心中,你何尝不是她的全世界呢?

其实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中,简单的陪伴也许会很难,但作为父母,这也是责任!

1.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

许多父母都喜欢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要求孩子,已至于不去管孩子是不是喜欢、愿意;其实孩子虽小,她也会有自己的思想,也有自己的判断;“蹲下来”和孩子说话,也许更能使孩子和你亲近,也更能让孩子有自信,也勇于表达自己的内心

父母是孩子的榜样,也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孩子面前,我们应该放下自我,不要受环境、情绪左右,更不要因为一些自己的习惯去支配孩子、伤害孩子!每个孩子都是一朵清纯美丽的花朵,他们的思想都是单纯天真的!

2.相信孩子

每个孩子都特别需要父母的信任;只有信任,才能让孩子充满自信,并愿意与父母进行沟通。

记得在孩子刚上幼儿园需要面试的时候,担心环境、人过于陌生,怕她会一言不发,但当时又不敢过于要求孩子要怎样怎样,怕她更紧张。结果没想到,她不但没有怯场,而是认真轻轻的就回答了老师的问题;也许这虽然是一件很小的事情,但对于那么小的孩子来说,真的不简单!

所以相信孩子,孩子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强大!

3.给孩子一个解释的机会

还有一次,记得是在家里,当时我在忙着整理一些东西,这个时候孩子欢快的跑来我身边说:“妈妈你看我画画”。其实我当时挺没心情的,但心里还是想先让孩子说吧,不能去否定了她的努力;我放下了手中活,她便开始讲她的作品,她说:这是妈妈,这是宝宝,你看他们手拉手好开心呀。我爱你,妈妈。”接下来就是我们深情的拥抱!

很多时候我都会感谢自己正确的选择,对于孩子,我们真的需要去用心,需要给孩子一个解释的机会,也许就是这样简单的做法,你会让孩子的内心变得如此的美好。重要的是也温暖了我们的心!

平时在家里。我们在一起相处,我是比较注重自己的态度,也尽量不去抢她的话,我怕我抢先说了,她回答我的只是简单的“嗯”!孩子说话单纯幼稚,他们的一举一动都是出于他们内心真实的想法,一点都不做作,这就是最好的!

还有一次,我们一起在书店看书

她说:“妈妈,你在看什么书”

我说:“我在看怎么做个好妈妈”

接着我问:“你在看什么书呢”

她答:“我在看怎么做个好宝宝”

听到这样的话,我也很吃惊,也特别的温暖,也应了那句:女儿容器妈妈的贴心小棉袄!

4.父母自我成长

其实与孩子讨论并寻找答案的过程,也正是育儿路上特别美好的一种体验,那是孩子成长的见证,也是我们不断反思与自我认定的历程。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作为父母,我们需要的是用心,在父母的眼中,孩子也永远是孩子,无论何时,一个简单深情的拥抱,也永远胜过千言万语。

愿我们在育儿的道路上,共同成长,愿每个孩子脸上永远都挂是灿烂自信的笑容!

2020相信孩子,耐心等待


在QQ签名上写下这句话的时候,只是我的一个美好愿望,我相信这个愿望能实现的,至于时间,我不知道是在哪一天。

这一天却真的到来了,我毫无准备。早上8点,我照例开始给小朋友默写词语。今天选取了第10课《冰花》里的6个词语,我把拼音写在了黑板上,就让小朋友开始写字了。抬头看去,小黄的速度好像也不慢,当别人写好的时候,他也像其他小朋友一样合上了默写本。我是不敢再奢望他什么了,上次也是这样,看着他很快地写完,原以为全写出来的呢,结果批出来一看,8个词语才对了2个,不过这比刚开始默写词语那会已是有了零的突破啦。拿出小黄的本子先批,字是难看了点,可没错啊,居然一个也没错!真是奇迹了!一下课我就到教室告诉小黄,今天老师要奖你朵小红花啦,这小家伙笑得眼都弯了。

放学后,我给小黄爸爸发了个短信,告知这个好消息。他爸爸说:“小家伙回来说的,我还以为他撒谎呢。诶呀,真没想到他也有这么一天啊,我都快放弃他了。”于是趁热打铁,告诉小黄爸爸要好好把握今天这样一个契机,让孩子明白要有收获就必须要努力,自然,做家长的也要付出才有回报。我也在班级里大张旗鼓地表扬一下,树立孩子的信心,双管齐下,应该有点作用的吧。老师都没放弃,做父母的怎么能放弃呢?只是做这样的父母真的很累!有时想想,要是我有这样的子女我会怎么办?只能默默等待,等待花开的日子,即使这样的日子很遥远,也要充满希望。不知谁说过这话——在孩子学步的时候我们都是那么地宽容,不急不急,慢慢来,肯定会走的。为什么当孩子跨进了校门我们就那么着急呢?急着看他的成绩,急着作出这样那样的判断。也许是现在的教育体制如此,作为执行者的我们有很多的无奈,可是想想这句话,我们还是可以再耐心一点,宽容一点。就像现在批孩子们的习字册,真的感觉进步多了。曾经以为写字最没有感觉的小何慢慢有方向了,写出的字不再一个个顶天立地。还有小刘、小郁、小雷、小凌、小王……虽然还做不到一次性过关,但动用我橡皮的次数是越来越少了。小黄的字算是最没准了,现在总算也有点模样了。一个跳绳很厉害的孩子协调能力是很强的,写字应该也不成大问题,耐心等待吧。

学会相信孩子,孩子才能给你带来惊喜


孩子的成长总是给成人带来惊喜,往往在不经意之间,突然发现他已经不再是那个嗷嗷待哺处于“本我”阶段的小宝宝,而是一个逐渐形成自我意识、内心不断变得强大的独立个体。让我们来看一个例子:

儿子达达今年2岁4个月了,在育儿过程中,让我感触最深的是如何面对产后上班与儿子分离这件事情。

有一段时间,每天上班前的告别都伴随着孩子撕心裂肺的哭嚎,惹得姥姥姥爷心疼不已。为此,姥姥想出一个对策,早饭后先把达达抱到房间里玩一会儿玩具,不让他亲眼看到妈妈离开。其实对于这个方法,我内心也是有些纠结的:如果不回避告别的场景,达达肯定要哭闹一阵子,而且这个小家伙脾气有些急躁,每次都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平静下来;但是我这样“不告而别”的做法可取吗?妈妈的突然消失会不会影响孩子安全感的建立?综合种种利弊考虑,最后我们全家人协商一致,早晨出门前还是暂时回避告别情景,但是姥姥同时会告诉达达:“妈妈去上班啦,晚上(天黑了)就会回家陪达达。白天是姥姥姥爷在家和达达一起玩。”按照这样的做法,达达每天早晨没有了哭闹,令人头痛的分离貌似也被粉饰太平了。

这种情况持续了两三个月,一天早晨,我背起包正准备去上班,姥姥因为在厨房忙着收拾餐具,没有像往常那样把达达抱到卧室去,达达正巧看到了我整装待发的样子。“妈妈,妈妈,等一下。”达达叫住了我,我转过身,正为此感到焦虑不安,心想:这下完了,今天肯定又要闹上一阵子了。达达看到我停下来,跑到我身边伸出双手说:“妈妈抱达达,妈妈抱抱!”我顺势将他抱起对他说:“宝贝,妈妈要去上班了,妈妈晚上就回来和宝贝一起玩,好不好?”达达听了后,紧紧地搂了一下我的脖子,然后在我脸上亲了一下,很满足地看了我一眼。接着,他挣脱开,自己从我怀中滑下来,同时说:“妈妈要去上班,妈妈去上班吧!”然后他自己拿起地上的一个玩具汽车玩了起来。

儿子的表现让我感到十分意外,从头到尾没有一声哭闹,而且还在出门前给我一个拥抱和亲吻。这样的告别方式深深触动了我:以前达达看我离开总要哭闹,是不是都是因为我欠他一个拥抱和亲吻呢?是不是我太低估了他的心理承受能力,认为他肯定是要哭的,所以就干脆回避了告别的环节?这是不是反而暴露了是我自己太脆弱了呢?在分别时刻,我的回避和儿子的主动拥抱相比,显得那么幼稚和不成熟。儿子的主动索抱和亲吻让我突然意识到我应该如何处理暂时的分离——告别需要仪式,需要把孩子视为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真正地尊重他,相信他,告诉他:“妈妈爱你!妈妈只是暂时需要离开,妈妈还会回到宝宝身边陪伴宝宝的,宝宝不用担心。”

从那以后,每天早晨出门前,我和达达之间形成了默契,我会主动地和他拥抱,然后在他的小脸蛋上亲一下,或者他在我的脸上亲一下。他会自言自语:“妈妈要去上班啦!天黑了,妈妈就回家啦!妈妈陪达达讲故事,玩玩具……”出门前的几分钟时间不再是各种纠结的焦虑时刻,而是充满了浓浓爱意的甜蜜时刻。我想,是儿子用他的言行让我相信他可以接受和妈妈的短暂分离,相信他有足够的能量处理自己的情绪,相信他在与妈妈分开的时间里也玩得很好,相信他已经逐渐长大变成了小小男子汉。儿童从一出生就是一个有能力的、自信的学习者和沟通者,儿子在出门前分离这件事上的表现,让我对这一儿童观有了更加切实深刻的领悟和体会。很多时候由于我们对孩子的不相信,就有了包办代替,就出现了回避掩饰,因此无形中也剥夺了孩子学习和发展的机会。

让我们更多地相信孩子,更多地经历孩子成长带来的惊喜吧!

 

相信自己的孩子,多说“你真棒”


我知道,现在的爸爸妈妈常常会用“你真棒!”来激励孩子,但我在儿子身上却从未开此“金口”。同事说我管孩子太严格,孩子太受制;母亲为此也总是对我不满,隔三差五地批评我的做法。可是每次话到嘴边却又止,不知怎么搞的,就是说不出这几个字来。

几天前,我正在办公室和同事聊天,儿子兴高采烈地推门进来,怀里抱着一堆文具,一见到我,就开口说道:“妈妈,我今天颠球是冠军,颠了1582个,这是教练奖给我的!”

“什么,你颠的球最多?真的?”

我的质疑让儿子觉得委屈了,眼里似乎已经噙上了泪水,他扁扁嘴说:“真的!不相信可以问教练!”

“我会问的。”我还是不敢相信。

我也从不敢相信儿子能得第一,从他刚进乒乓球队,我对他的憧憬就已经破灭,跑步测试比不过机灵的女生,跳绳只跳5个就被测试老师喊停……太多的不如意怎能让我再抱幻想?自己想想,应该把心态摆平:就让他当成玩耍,顺便锻炼身体,跟着混吧。

我的心态摆平没过几天,儿子回来告诉我说两周后要举行颠球比赛,当时他只能颠五六个,他那一组里颠球最多的是1000多个,听完儿子的话,我又感觉是一盆冷水,继而为自己早已经摆平的心态庆幸。所以,从那时起,我连一句鼓励的话都不曾说过。

也是从那时起,儿子却对颠球格外上心,一做完作业,自己就拿上乒乓球拍练习颠球,还问我要了一个本子,自己每天做记录。我对他的所做所为“熟视无睹”,只当他闲着玩。突然一天,他兴奋地告诉我能颠20多个球时,我也只是简单地应和了一声:“不错,继续练吧。”儿子就这样在我的“熟视无睹”中默默地练习着……

可就是现在,儿子居然说他颠球得了第一名……不大可能吧?是不是教练为了鼓励他,故意多奖给他一些奖品?所有与孩子的努力无关的念头一个个蹦了出来。瞧我这个当妈妈的,怎么这么不相信自己的儿子呢!我突然为自己的“坏念头”感到惭愧,嘴里不由自主的一遍遍地说着:“儿子,你真棒!”同事们都还笑我太高兴得过头了。

是啊,我是太高兴得过头了。

家园共育《相信孩子能行》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幼儿教师教育网”是专门为给您提供教育孩子的方法而创建的网站。同时,yjs21.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教育孩子笔记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