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给孩子想要的自由

10-15

我们要做孩子的朋友,帮助孩子在学习中成长!家长要对教师多些理解、多些帮助,以教师为主体,促进孩子健康、和谐发展!那么,家长需要做的工作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谈谈给孩子想要的自由》,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谈谈给孩子想要的自由本周学习了韩老师的“家长如何给孩子想要的自由?”从中收获不小,现我就对本课的理解和平时育儿的情况与大家分享。我就从韩老师提出的四个问题谈起吧。

一、对孩子来说,他们想要的自由是什么呢?

我是这样理解的,孩子们从小到大,都是在不断的摸索中成长,作为家长要适当的放手让孩子自己去探索这个世界。

比如孩子小的时候我给他买了一个玩具,上了发条后放在地上,它就会慢慢动起来,而且从玩具里面会发出一种很好听的声音,我儿子在玩的时候就很好奇,这声音是从哪儿来的呢?他就会把玩具拆开,找“声音”,我没有阻止过他,让他自己去琢磨。这样的事情很多,他也拆了很多很多玩具,他那时还说过,他长大了想当修理工呢。孩子再大一点,比如在买他穿的衣服方面,他也有了自己的想法,他会说,妈妈,再去给我买衣服的时候叫上我,我要选我喜欢的。还比如,理什么样的发型,他也要自己去和理发师商量,我的意见就是只要学校允许就可以。这些方面我都会答应他,也会征求他的意见。还有就是关于报不报兴趣班的事情,我都不会主动去给他报。前天,儿子对我说:“妈妈,我们学校又在搞活动,可以参加学习了,有小主持人、篮球、画画等好多。”我说:“你想参加学习吗?”儿子说:“我不想,周六周日都要到学校,太占时间了,没有时间玩。如果是平时,我倒可以考虑考虑。”我接着说:“我支持你,周六周日就是好好放松玩耍的时候,我们不去参加。”所以像这样的事情我都会给孩子选择权,让他自己做主,我都会支持他。昨天我儿子要到图书馆看书,以前都是我陪着他去,昨天他却说:“这次看书,我要自己去,我要独立。”他居然说出他要独立,我心想,他是想要自由呀。然后,我就答应了,和他约定好了时间,看多长时间,几点回来就可以了。以前在育儿方面,也经常提醒自己,不能把孩子管教的太紧,没有孩子自己支配的时间。所以在很多方面,孩子自己的事情,基本都是看他的意愿是什么,再去做安排。

二、何为绝对自由和相对自由呢?

我是这样理解的,我们人类生活在这个社会大家庭中,自由都是相对的,每个人的所作所为,都是要对这个社会、集体、他人和自己负责任的,做任何事情都要抱着不伤害不妨碍的心态才可以,都是要受到法律法规的制约的。相反,如果大家做任何事情都不考虑对社会、集体、他人和自己是否有伤害,而是随心所欲,那就成了绝对自由,我们这个社会将会乱套,每个人都会受到伤害的,这是大家都不想要的生活,所以我们说的自由是相对的。

三、如何理解家庭民主和相对自由的关系?

我所理解的家庭民主是,作为家庭的每一个成员,对关于家庭的事情和牵扯到每个成员的事情,每个人都有发言权,表明自己的意愿,而不是某一个人说了算,每件事情,大家都要坐下来,摆在桌子上,共同商量,做出大家都能接受的结果。我想这样,所做的决定才能很好的去实施。像我们家里的家庭规则,就是经过大家商量后,形成文字的,某个时间段做什么做什么,这样大家才能去遵守和施行。民主化的协商制定出的相应规则,这是每个家庭成员都能接受的。所以说家庭民主和相对自由是相辅相成的。

四、培养孩子秩序感时,遵守纪律和家庭规则与自由有哪些冲突?

说到这个冲突,我觉得有很多时候都会体现出来,比如说,我们家的家庭规则,明确中午孩子要弹琴,但有时候,儿子就会说,我现在不想弹,下午回来再做这件事情,我会安排好的。他这样一说,就发生冲突了,他既然提出来了,作为家长也不可能强迫他去完成,那只有答应他了。还有就是,我们家每个周末都要全家野外活动,但有时孩子为了和朋友玩耍,他会拒绝不去,我们也答应他。这样的冲突一星期也会出现一次左右,不知我这样做合适吗?

yJS21.com更多精选家园共育阅读

如何给孩子自由


如何给孩子自由孩子的自由是在家庭规则、家庭秩序和安全、纪律允许的范围内孩子做他想做的事。对照老师讲的六大自由对比孩子平时的自由。

1.让孩子的头脑获得自由

**爸爸平时比较注意给**头脑的自由的,从他上学期起我们从来不布置课外作业,只要求把老师要求写认真专注完成即行。**凡事比较喜欢问为什么?对于**问的问题不管是我们看来是不是幼稚的问题,我们都很认真听他讲,很郑重的回答他的提问。对于我们不会的告诉他爸爸妈妈也不会,但我们告诉**一起看书找答案,所以**现在一遇到问题就会说赶紧去看书找答案。

2.解放孩子的双手让孩子获得双手获得自由

这一点我们平时也比较注意培养,从小只要是**和**姐姐喜欢干的我们从不阻拦,有时**爸爸对给于**和**姐姐双手的自由都有点过,小时候**喜欢拿着笔画画,经常会在墙上画,我要制止,**爸爸说“墙脏了可以重新涂,孩子的培养过了这点就回不来了。”其实**爸爸的这点我一直是不赞同的,这其实是有点纵容了。平时应该引导孩子画画要在纸上画,这是从前没制定家庭规则的结果。

3.给孩子嘴巴的自由

**姐姐和**从小都喜欢说话,喜欢听故事,他们在家有充分的言论自由。前提是不许说脏话怪话。

4.给孩子充分的空间自由

**爸爸这点做的是值得表扬的,只要**爸爸有空,星期六星期天都是**爸爸带他出去爬山,去海边(我们这里靠海、靠山)充分感受大自然的魅力。**爸爸最近还带**玩他自己小时候玩的拱铁环。每年都带他们外地出去旅游,感受祖国的大好河山。

5.给于孩子时间的自由

这点在写作业上原来做的不好,原来我喜欢让他们在我规定的时间写作业,有时侯孩子在我规定的时间段不想写我也不通融,认为这是培养学习习惯。通过学习我才明白要让孩子自己安排自己学习时间,自从前一阵给**制定作息时间表,让孩子自己做时间的主人,孩子写作业的效率提高,干事的热情也提高,我也从天天催写作业中解放出来。

6.给于孩子充分的民主生活

这点本来做的也不好,前一阵**要去学写字,我送他去了几次,路途太远,我带有暗示性与他商量不去学了,**爸爸为此批评我,说我嘴上是与**商量不去学,其实话语就是不让孩子去,说既然是**自己选择的就要让他去,路途远点我们家长自己克服。现在是只要**说要做的事,只是在家庭规则、家庭秩序和安全、纪律允许的范围内我都让他做,哪怕这事他做错了,我也不反对,只是与他分析错的原因及以后要注意的地方。

现在我还让孩子参与到我们家庭生活中,比如我们家要添置东西,我们都会让他参与进来,培养他的家庭责任感。昨天我送**上学前发现**的2个红领巾脏了,我说我们去重新买一个好不好,结果**说他认为重买一个浪费钱,把现有的两个洗一洗就行了,孩子说的用道理我自然接受孩子的建议。

在以后的孩子教育过程中,我要遵循这些原则给孩子充分的自由。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

请放手,给孩子成长的自由


如今的儿童,生长在新世纪,许许多多家庭,物质财富均相对丰富,温饱无忧,而且多是独生子女,家中大人多把孩子奉若至宝。孩子从出生开始,就没有可以自己安排的生活,在孩子没有思想没有行动能力的时候,大人们是没办法撒手,可是随着他们年龄的增长,为什么我们不慢慢撒手呢?也许我们担心孩子摔倒,担心他们受伤,既然这样,我们凭什么在他们长大成人的时候要求他们自己去奋斗、去拼搏?大多数家长在抚养孩子的时候,都是把他们像寄生虫一样抚养,这也没有什么不可以的,关键问题是当寄生虫长大的时候,家长们又希望这些寄生虫立即成龙变凤,可能吗?

所以,我在教育孩子中的一个深刻体会是:家长请放手,给孩子点成长的自由!让他们自己去体会成长道路上的苦与乐吧。

1.多给孩子鼓励少讲失误过错

孩子作为家庭中年龄最小的一名成员,往往却是家庭中最重要的成员,一般都是家庭谈论、观察的中心。平时带孩子的,多数以妈妈、奶奶为主,所以孩子的话题,也是她们在外交际的谈资。这些本来都很正常,问题在于大人们在谈论孩子的时候,往往都很随意,纯粹是闲聊,根本没想到这时候所说的内容对孩子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比如大人说了,我的这个孩子啊,太调皮,家里什么都敢碰,不管有没有危险,比如插座,他就老想用手摸,出了事怎么办啊?可谁也管不了,太让人操心了!说这个话是不是很平常?可孩子听了会怎么想?他就会认为,我原来就是调皮的孩子啊,原来他们管不了我啊,关键是我也没遇到什么危险啊,所以他就会这么一直做下去。

下次谈论的时候大人还这么说,小孩越就这么做,慢慢就成习惯。这个过程是怎么形成的呢?我认为大人起了决定性作用,从心理暗示,到心理引导,最后进行强化形成。如果大人能注意这点,在谈论的时候,发现小孩在旁边,就这么谈论:我这个孩子啊,好奇心重,看到什么都愿意碰,但他特别聪明,知道有些物体危险,比如看到插座,总想碰,不过就是不伸手,可机灵呢!如果孩子听到这么评论他,就会知道有些东西是不可以碰的,有危险,机灵的孩子就不乱碰,幸亏我那次碰了大人没看到,以后我得当机灵孩子。同样的事情在闲聊,给孩子的影响肯定不一样。

所以,在教育孩子时,舆论引导至关重要。尤其父母在评论孩子时,一定要注意分寸,加强正面引导而不要强调失误过错。

2.好习惯胜过万贯家财

随着孩子不断成长,开始步入学习阶段,大人们开始为孩子策划未来,这时候的家庭教育任务最繁重,我总结了一下,可以用三句话概括:强制定型,平等沟通,培养习惯。强制定型的意思就是大人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给孩子定一个比较明确的努力方向,这时候的小孩,玩心重,对事物似懂非懂,所以得靠大人来定型,大人唯一要注意的就是定型时尽量客观,切合孩子的实际情况,一定不要掺杂主观情绪,把自己未完成的心愿强加给孩子。孩子们虽然小,似懂非懂,但已开始有意识的分析判断事物,大人们不能总感觉他们不很懂而不与他们交流。不仅要交流,还要平等交流,倾听他们的心声和对事物的判断,然后以朋友的身份来引导。

如果自己的孩子愿意和别人聊天沟通而不愿意和家长沟通,家长一定要反思,肯定是自己的沟通方式出了问题,多数情况是家长摆出长辈的身份或者没有站在孩子的立场或知识层面来看问题。培养习惯,看似简单,实则关系孩子一生,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可以让孩子受益终生,比如专注、谦恭、坚韧、勤奋等等,家长们在这个阶段一定要仔细观察,发现好的习惯一定多鼓励,发现不良习惯一定要想办法尽快引导,可以这么说,给孩子养成好的习惯胜过留给他们万贯家财。

3.父母要为孩子做榜样

孩子的性格千差万别,每个孩子的教育也不会一成不变,从原则上讲,我以为孩子的教育越小越宽松,越大越专注。小的时候给他们点自由,大的时候多给予指导。我估计不少家长困惑的是当孩子有思想的时候,根本不听大人的指导,这个现象其实最好解决,问题不在孩子,在家长,这些家长可以扪心自问,你研究过心理学吗?研究过与孩子沟通的内容没有?研究过沟通技巧没有?

家长研究比较多的除了自己的工作就是孩子的吃穿。时代进步了,当吃穿不是问题的时候,思想就是根本。身教重于言教,别怪孩子们,从我们做起,多看书,多学习,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就一定都能够培养出有学识,有修养的下一代!

育儿心得:给孩子自由


育儿心得:给孩子自由

今天是周末,下班回到家,看见儿子独自一人正在书房写作业。晚饭时间到了,写完作业的沐沐走出了书房,他来到我面前欣喜地告诉我已经把大部分作业都做完了,只剩下最后一项作业了。我期待孩子说出是什么作业难住了他。

但是接下来孩子却愁眉不展,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我问孩子怎么了?

沐远回答道:“妈妈,老师今天给我们布置了一个作文题目,是《我的烦恼》。可是我觉得我没有什么烦恼呀,我是一个快乐的小男孩。我正在发愁这篇文章应该要怎么写呢?”

听完孩子的倾诉,我心中挺高兴的,孩子没有烦恼说明他快乐健康的成长,是好事儿呀。我安慰孩子说今天不着急,反正明天是周末咱明天继续想“烦恼”。

第二天我轮休不上班。早上,只见孩子一起床就打开了电视机,一会儿看卡通片看得津津有味,一会儿又跑到阳台找玩具玩得哈哈大笑。可是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总是要完成的啊。惦记着沐远的那篇未完成命题作文,我连忙催促孩子赶快想“烦恼”把作文写完了。

连着催促了几次,看见儿子目不转睛盯着电视机迟迟没有行动,我有点生气了,大声说:“我现在要定一个规矩,以后学习任务没有完成不准看电视,如果你不好好听妈妈的话,不积极学习,我还会取消你每天晚上看电视的时间,以后只准周末才能看电视。”孩子极不情愿地关上电视机去写作业。

过了一会儿,没有听见孩子房间有任何动静,我悄悄躲在窗户边观察,却看见孩子正拿着一个积木拼装玩具正玩得起劲。怒火“噌”的一下就冲了起来。我冲着孩子大声嚷嚷着:“沐远,请你把玩具收起来,作业没有做完不许玩玩具。”

孩子噘着嘴巴把玩具放进了抽屉。只见他拿起了笔埋头在纸上写了起来,我放心地离开了。担心孩子又会偷懒走神,我过一会儿就提醒一下孩子要专心写作业。

后来沐远的作文终于写完了。我忍不住拿起他的作文本看了起来。“我的烦恼是妈妈的啰嗦。”这是儿子今天作文的开篇语。嗬!敢情今天我这样子啰嗦地叮嘱他学习惹恼了他,还真给他带来了“烦恼”的灵感啊。

沐远在作文本上这样写道:“我的烦恼是妈妈的啰嗦。妈妈总是在我耳边啰嗦让我写作业,我想玩一会儿都不行。不就是看个电视吗?可是我的妈妈不许我看电视,要我先把作业写完。还威胁我说以后一个星期里只有周末才许看电视。天啦!这是爱我的妈妈吗?可是写作文是需要灵感的呀,我一时半会还没有想到应该怎么下笔的时候,我就拿出了心爱的积木拼装玩具一边放松放松,一边慢慢找灵感。没想到妈妈烦人的啰嗦又在耳边响起了,‘沐远,你就快要考试了啊。你怎么一点也不着急啊。作文写完了还要复习呢。’我不情愿的把玩具收了进去。妈妈怎么这么啰嗦了呀?这些就是我的妈妈带给我的烦恼。其实,我只想痛痛快快地玩一场,可是我现在是学生,却又控制不住自己的玩心,所以妈妈才不得不对我这么啰嗦吧。我也明白妈妈对我的良苦用心,我也想把这个烦恼化为主动学习的动力,让妈妈不再啰嗦,让自己不再有烦恼。可是我就是一个小孩子呀,我想要自由自在的生活,我想要自己安排学习和玩耍的时间。”

我快速看完了这篇短短的文章,不禁陷入了沉思。回想以往对待孩子的家庭学习,我确实有点啰嗦了。总是担心孩子不能准时完成,所以常在孩子身边叮嘱他,给他订立了一些学习的条例,比如不许看电视啦,不许玩玩具啦。

原来孩子想要的是自由,是自由自在的学习生活方式,他们有自己的想法和计划。而我们家长却自以为是的给孩子安排了学习时间和学习任务。甚至有的家长在双休日给孩子报了很多特长补习班,周末就是在各个补习班里穿梭奔波,这样不是剥夺了孩子宝贵的自由了么?

后来晚上睡觉时沐远问我道:“妈妈,为什么你们大人就可以命令我不许看电视呢?为什么你和爸爸就可以给我定规矩呢?”我一时无语,只得尴尬心虚地说道:“因为我们是大人呗,有教养孩子的责任和义务呀。”

看着孩子委屈的眼睛,我决定以后不再干涉孩子的玩乐和学习安排。我对沐远说道:“儿子,妈妈以后不会对你这么啰嗦了,妈妈以后也不会强制你不许看电视了,你可以在保证完成学习的情况下,自由看电视玩玩具,你可以自由地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但是前提必须是完成学习排在第一,妈妈会随机抽查你的学习情况。记住了哦!”

儿子抱着我大呼“妈妈,理解万岁!”

家长要耐心地倾听孩子的烦恼,不断反思自己。其实孩子需要成长的空间和自由,但同时我们也要给孩子一定的压力和责任!给孩子选择的机会和权利。让孩子自由选择自己的伙伴、朋友,让孩子做想做的事等等。

育儿心得:给孩子一颗自由心


育儿心得:给孩子一颗自由心

一大早,我就急催着女儿起床,今天,妻、母都有事,所以送女儿去幼儿园的任务就由我接替。说实在的,女儿上学,还没送过几次。

女儿进入幼儿园已经有半年多,在我的心中所思,应该不是什么很大的事。孰知,来到学校,她竟然哭着不愿意进入教室,我好说歹说,在老师的鼓励下,才跨入教室门,但还是眼泪婆娑。

回想起以前的上学情景,我也发现的女儿好象特别忸怩,但是也没在意。上学吗,每个孩子成长必经的阶段,刚开始总有些不愿意的情绪,过了适应期也就习惯了。但过了半年多的今天,情况依旧,我就不得不仔细找原因了。

父母都是教师,应该说孩子对学习的认识,比别人家的孩子有更明了的理解,是在什么环节有问题呢?孩子为啥不愿意上学?为啥胆小怕事?细细回思孩子成长中的一幕幕,还是在教育和引领上缺乏必要的探索,而更多的是一份苛求!作为父母的我们,关注的是孩子每天在学校的表现,“今天举手回答问题了吗?”“你做了小老师了吗?”“你表现比其他同学好吗?”;灌输的是成人的思想,“好好读书呀,将来考一个好的大学。”“不读书,就没好的生活,就会被别人看不起!”

每次回家,在我们的问长问短之下,才愿意透露一点半点的在校情况。上学总有一股不愿意的情绪,鼓励其课上举手答问,也是极其不愿意。

孩子在家中,每天可以说是一份无忧无虑的生活,穿、吃都是都是最好的,但是那就够了吗?在教育上,一种潜移默化的思想是一定要好好的读书,所以,让孩子感受到的是上学必须得仔细听,认真做,积极想,将来要考上好的学校。孩子还不理解为什么,只是一味应承。教她读句话,唱首歌,写些字,兴趣是有的,但是孩子的心是没长性的,稍有反感,就言不学了,出于一份爱心的我们,劝导无效,就重语责之,日久如此,孩子就生厌,无趣,对学就形成了一种莫名的惧怕,由次而此波及上学的情绪。

我觉得该和孩子阐述学习的真正意义,让孩子回心,是一个长效的阶段,要通过家园的合力,来正确引导,合理引领!

教育心得:给孩子一点自由发展的空间


教育心得:给孩子一点自由发展的空间

帆帆一的奶奶在早上送他入园之后,特地留下要与我说件事情,等到其他家长离开后,帆帆一奶奶微笑着说:“帆帆一让我问一问,中午睡觉时如果实在睡不着,可不可以先睁一会眼睛?他说不吵,也不乱动。”这可是一件令我十分惊讶的事情,不过,我完全有理由相信帆帆一的“承诺”是可以兑现的,因为他有很强的自我约束力,是班中最“听老师话”的小朋友。每天午睡时,他一上床就闭上眼睛,也不乱动,直到老师放起床音乐,他才睁开眼睛,开始自己穿衣服。源于他睡觉时“出色”的表现,我一直以为他是一个爱睡觉的孩子,所以他这种隐性的反常丝毫没有引起我的注意。

和他奶奶交谈后,我反思:是不是帆帆一一直就是个不爱睡觉的孩子,只是因为老师把按时睡觉的孩子视为好孩子,他便努力去做了,而且做的很好。成年人有时候也不得不佩服孩子的自制能力,我亲眼目睹了一个五岁孩子的表现,做为老师谁都会为班中有这样的孩子为之感动,可我又多么希望他有更多的时间自己去寻找乐趣。细细分析一下帆帆一的表现,他听话、乖巧而且懂事,每次活动中都是坐得笔直听课。他要做什么事情会先告诉老师一声,最让老师喜欢的是他很有韧性。记得中班下学期,我们组织小朋友练习拍球。有的小朋友拍累了便停止,而帆帆一一直拍,直到老师发现了他很累了,请他停下来,他才停止拍球。从他身上我看到最多的就是“听话,不惹事,不让老师操心”。少了点什么呢?少了顽皮孩子自由发现问题的机会,少了一些孩子的冒险精神和“想就做”的快感,带着很多疑问,我认真的思考了一下今后对帆帆一进行教育的取向。

首先,鼓励他敢于表达和大家不一致的想法,尤其是敢于从老师的话语中找出不一致,让他知道老师也有不对的时候。

其次,让他明白“好孩子”不单单是指“听话”,它的范围很广,好孩子更应该是一个勇于独立创新,积极活跃的孩子

再次,针对“睡觉”事件采取具体措施,因人施教,根据帆帆一自身的特点提出相应的要求,允许他先睁着眼睛,自己静静地想些事情,只要不影响别的小朋友。等到想睡了再闭上眼睛。如果醒得早,可以先睁开眼睛看看,只要不和别人讲话就可以了。

最后,与家长协调,给他提供充分自由活动的时间,使他成为一个真正活泼而又不失文静的小男孩,成为新时代的“小绅士”。

相信不久的将来,帆帆一的天空会更宽广。

谈谈夸孩子的艺术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这话一点也不假,可真要想把孩子夸好,还得做到以孩子为本,讲究夸的艺术。

夸孩子要有一个积极的态度

夸孩子不是为了满足大人的某种心理需要,而是为了孩子良好的思想行为的发展。有的家长因为白天忙工作,下班忙家务,在繁忙劳累的状况下,与孩子交流时表现出不耐烦的情绪,嫌他们??嗦,就随便回应孩子几句爱听的话,以便摆脱孩子的纠缠,这样,容易将错误的言行进行肯定,造成误导;也可能对应该充分肯定的好行为表现冷漠,影响了孩子的积极性。所以,夸孩子要做到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要仔细观察他们的表现,耐心倾听他们的讲述,并理解他们的思想活动,然后,再对应该肯定的言行进行充分地表扬。同时,也要对不正确的言行进行正面的引导和教育。

夸孩子要适时

1、事前夸: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孩子,他们空间观念差,对自己未来的行为把握不好,办事的态度要么不能自主,要么缺乏自信。此时,需要对孩子进行引导和激励,帮助他们调整心态,学会处理问题。如有的孩子胆小,不够自信,我们可以在事前对孩子说些鼓励的话,肯定他们的进步,夸他们已取得的成绩,给孩子打气,使他们充满自信,高兴地去参与各类活动,并争取成功。自信和自主是办好一切事情的决定性因素,所以,经常采用这种事前夸的方法,可以使孩子养成在每做一件事之前首先提出自我目标,并进行自我激励的良好习惯,提高自主行动的能力。

2、事中夸:小学生兴趣广泛,但普遍缺乏耐心,做事常常虎头蛇尾。因此,给孩子交任务的时候,不能一交了事,要在完成任务的整个过程中,用赏识的态度欣赏他们做出的每一点成绩,帮助他们克服各种困难,不断地去取得一个又一个的胜利,直到最后的成功。克服困难的坚强毅力是使事情获取成功的关键性因素,因此,坚持运用事中夸的方法,可以培养孩子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和刻苦钻研的学习精神。

3、事后夸:小学生好奇心重,经常会做出各种错事,很多时候是好心办了坏事。孩子的自尊心强,在挫败面前,往往不愿面对,易失去信心。我们不但应该夸孩子做的好事和取得的成绩,还应该利用孩子的好胜心,帮助他们在做错了事以后,一分为二地评价自己,充分肯定好的一面,并帮助其总结教训,使他们重新恢复自信,继续努力,把事情办好。正确对待成功与失败,是不断获取成功的保证,巧妙地运用事后夸的方法,可以培养孩子正确的自我评价能力,提高自我教育的心理素质。

夸孩子要适度

1、语言适度:夸孩子要真诚。对不同年龄、不同性格的孩子注意用不同的语言语气进行表扬。对低幼年级的学生和有自卑感的孩子,语言可以夸张些,以增强激励性。而对高年级的学生则可以用平和一些的语气进行实事求是的肯定,使他们从这些随和的情感反馈中,感受成功的喜悦,感激家长的赞扬。对有自满情绪的孩子表扬,既要充分肯定,又不要过于夸张,这样,既尊重了孩子,又可帮助其抑制骄傲情绪的发展。真诚的交流,可以与孩子相处得更融洽。

2、语态适度:夸孩子要表现出热情。特别是低幼年龄的孩子,在口头表扬的同时,可配合使用举举大拇指、摸摸头、拍拍肩、鼓鼓掌、抱一抱等身体语言强化夸的效果。而对高年级和性格腼腆的孩子就可以配合使用亲切的眼神,适当的手势交流,同样可以让孩子感受到对他们的赞赏。夸孩子的热情态度,能使孩子受到鼓舞而不断进步。

夸与奖相结合

通过经常性的表扬,使孩子受到精神上的鼓舞,从正面逐渐明白是非情理,分清真、善、美,假、恶、丑,对培养情操,提高品德,能起到很好的作用。如果将表扬和奖励结合起来,就能使教育效果更佳。奖励,以精神奖励为主,但适当的物质奖励也必不可少。虽然,给予孩子的物质奖励从数量上看是微不足道的,但对孩子来说,却是一种需要,一种满足,甚至可以转化成一股积极向上的力量。

“自夸”与“他夸”相结合

现在的孩子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在家多是被大人宠着的“小皇帝”、“小公主”。他们只能让别人说自己好,听不得说人家好,也很少去看别人的优点。因此,人际关系比较紧张,与同伴相处不好,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是不利的。如果我们把“自夸”与“他夸”结合起来,让孩子夸夸自己的长处,可以增强自信,让孩子夸夸别人的优点,可以克服妒忌心理,养成善于虚心向别人学习的良好品格。经常运用这种互夸互学的方式,能融洽孩子与他人的关系,促进社会交往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孩子健康个性的发展。

只要我们有了正确的态度,又能讲究夸孩子的艺术,好孩子就一定能夸出来。

给孩子划出必须阅读的时间和自由阅读的时间


因为女儿的缘故,最近也看起了她的书。

女儿的阅读大多是在自家的商店里进行的,因为店里有书,她的阅读也格外方便些。在商店的不同位置散落着她正在阅读的书,《安徒生童话》放在书架的玻璃台上,《稻草人》话在吃饭的桌子上,《马小跳》放在她的书桌上,绘图类的漫画书都是卖的,看时随手拿来,看完就放回原处了。《安徒生童话》因为已经看过不止一遍了,放着,女儿已经很少去动了。漫画类的书大多只是用来调节的,看看就算了,偶尔还可以拿来当笑话讲给我们听,也不去在意。

其实女儿正在看的书应当只能算是《马小跳》和《稻草人》两本了。不过对于《稻草人》的阅读,我发现女儿总是不太热心,只能算是为完成任务勉强看一下;而对《马小跳》的阅读却是乐此不疲。

两本都是童话,为什么在孩子的那里会有不同的遭遇呢?通过阅读

,我发现《稻草人》写得过于深奥了些,基本上是属于儿童的语言,成人的思想。我想,在现在的时代背景下,孩子不可能理解作者的深意。因此没有阅读的兴趣也纯属正常。而《马小跳》所讲的都是现代班级、学生的故事,而男孩子马小跳、唐飞、张达、毛超、丁文涛,女孩子路曼曼、夏林果、安琪尔等,又可以在现实的班级中找得出原型来,读着这本书,仿佛就在阅读着自己的班级,孩子的兴趣自然会有了。

从大人的眼光看《马小跳》仿佛只是一个个闹剧,但我发现只要读了,就一定会有收获。在看了丁文涛的表现之后,孩子明白了什么是成语,并且开始有意识在阅读中寻找成语了;对于马小跳的种种表现,女儿总是一笑了之,偶尔也会赞上一句,马小跳真有趣。我发现,只要孩子学会了辨别和鉴赏,其实无论读什么书都会有收获的。

当然,在养成阅读习惯的过程中,不能只凭兴趣读书,否则可能会形成“娱乐型”的读书观。因此,我也有意识的让女儿接触一些虽然她无法理解,但必须要知道的知识,诸如天干地支、论语诗经、唐诗宋词之类的。虽然还没有要求她背,但先接触一下,听一听,跟着读一读,总是有好处的。像今天吃过晚饭后,和女儿相对坐在院子里,她看她的《马小跳》,我看我的《稻草人》,我提议,我们每人各自朗读一页,于是她读一页《马小跳》给我听,我读一页《稻草人》给她听,我想这倒是一种可行的办法——经典娱乐两不误。

《稻草人》和《马小跳》是两种风格、两个时代的童话,读《稻草人》是心灵的沉浸,读《马小跳》是情感的释放。在指导孩子的阅读时,我们不能硬逼着孩子去阅读《稻草人》,这太伤孩子的心;也不能任由孩子去《马小跳》,这会放纵孩子对待阅读的态度。我以为最好的办法是给孩子划出必须阅读的时间和自由阅读的时间

,这样就能做到两不误了。

谈谈中国孩子的教养危机


“中国人丧失了教养”,在国内是一个尖锐的问题。每次扯出来的结果,就是吵成一坨。

作为中国人,怎么能指责中国人,欺师灭祖。

作为外国人,凭什么指责中国人,天大侮辱。

尤其对于我这种留了洋,嫁了外国人的“二鬼子”,接受外国的文化,本身就可耻,还掐着腰来指责国人,真真是连祖宗血脉都不要了,撕烂了下十八层地狱也不解心头痛恨。

所谓的教养,其实是和社会发展程度密切相关的。“三代培养出一个贵族”,在饭都吃不上的年代,扯什么贵族?

六零年一个星期天,我妈小学校门口有老乡摆摊子买自家产的花生。有男生饿到无法自持,见到花生抓了就跑,被老乡抓住狠打一通。我妈上的是军队住校的保育小学,抢花生的是少将的儿子。原来就算“官二代”,投胎的时候,最好也要选择一下年代。

七十年代的夏天,小舅舅要趴着火车从济南到章丘同学的村里,偷偷的收一篮子芦水泡过的鸡蛋。妈妈一个一个的蒸给只有几个月的我吃,掉在地上一点儿渣儿,也被爸爸捡起来吃掉说:“不能浪费。”

八十年代的春天,爸爸进了特别红火的外贸局,第一次去德国。回国的箱子里面,早餐发的盒装果酱,黄油,袋装糖,盐,胡椒,餐巾纸,咖啡棒,全部都敛了回来。

战争,疾病,贫穷,吃不饱,穿不暖,没有自己立足的财富,挣扎在生存线上的时候,我们没有资格谈教养。

所以虽然我不认同,但是我可以理解大爷大妈旅行团,国际机场里面高声大叫;星级酒店自助餐,拿多余几倍的食物;人人排队的景区门口,随便插队,勇争第一的抢先进去。

人无法超脱自己的年代和教育,尤其是随着年龄,固化了自己的行为和态度。

我们去国外旅行,都是自由行。酒店里面遇到旅行团的时候,真是鲜有。遇到的中国旅客,也都是安安静静彬彬有礼的模式,英文流利,相处愉快,除非……

除非他们带着孩子。

巨大的餐厅里面坐满了各种颜色的客人。不远的一桌子是两家中国客人,两对父母和三个八到十岁的孩子。

在整个进餐过程中,三个孩子几乎没有坐到椅子上。你追我赶,大呼小叫,一圈一圈地转着满地跑,跑一会儿来吃口,转头再跑。

父母们本来讲话声音并不大,但是为了让孩子听见,不得不扯着嗓子喊。这里成了一个球状的噪声源。整个餐厅的客人都在往这里翻白眼。

两个父亲对着脸边吃边聊天还哈哈大笑,这一切都和自己没有关系。

母亲们高分贝的招呼孩子们吃肉,吃主食,吃水果,但是没有听到一句说,你们要坐好,你们不要吵。

更远一点有一对中国父母带着一个和我女儿思迪差不多大,五六岁的孩子。孩子整个人瘫软地歪在父亲对面的椅子里,妈妈把水果切成小块,喂到孩子的嘴里面。那个孩子绝对不是残疾,吃完饭往外走的时候,一蹦三跳,快得很。

那位妈妈在切水果的时候,有点惊讶地看着,我两个孩子,思迪和子觅安安静静地各自坐在自己的椅子上。思迪自己已经可以用刀叉,切她盘子里面的火腿和鸡蛋。桌子对于子觅来说真的有点高,子觅要跪在椅子上,自己拿着叉子吃我们帮她切好的东西。

说这话,我没有特别夸我家孩子的意思。

隔壁桌子是家有三个孩子的俄国人。大的两个坐在桌子上自己用刀叉吃,一岁多那个坐在婴儿椅上,用手抓着妈妈切好的食物,自己吃。

再过去的一桌是英国孩子,也是坐在椅子上,自己吃自己的盘子。

对面是一对胖胖的捷克父母带着一个长头发的孩子。孩子不想再吃了,盘子收到一边,妈妈撑开IPAD,孩子端坐着看动画片。

每个人都知道,孩子不可能像大人一样在桌子上硬挺着坐那么久。

思迪子觅坐烦了的时候,会问询,“我吃饱了,是否可以离开桌子?”

我们按照我们吃饭的速告诉她们,你们需要在桌子上等待一会儿,还是你们可以去某个区域玩。

在亚洲,餐厅里面总有无所事事的服务生可以陪着她们玩一会儿,等我们吃完,开心的笑着说再见。

为什么只有中国孩子们,在吃饭的时候时候,不能够坐在椅子上自己吃?要四处跑着,尖叫着追着赶着喂着吃?

大家一起乘船出海。有个七八岁的中国胖小子,平日估计上过英文课。见到我老公,一步冲过来拦住我们的路,超高音贝喊,“whereareyoufrom?”后面的父母满脸的欣慰,英文班钱付的真值得,儿子大胆敢开口和外国人说英语。

中午自助餐,他跑过来插队,用没有变音的男声尖声的喊,“Bananas,Bananas”。服务员给他拿了香蕉,端着就走了,原来英文他不会说“thanksyou”。

国庆节期间,坐着飞机来星级海滨度假酒店消磨的父母们,在国内肯定不是没有受过教育,挣扎在贫困线上的外地贫民。

也是同类的父母,肯付着每小时一百块甚者两百块的高价,逼孩子们去学习英语,国学,奥数,钢琴,芭蕾舞。

可是为什么没有父母可以言同身教的让孩子学习一下教养?

教给孩子,和别人讲话之前,先说“hello”;

告诉孩子,自己独立安静的坐着吃饭;不要拿自己吃不完的东西;不要在公众场合尖叫着奔跑;不要插队;

要求孩子,用每个周末花了大价钱学的英语,对着你微笑服务的员工说:谢谢和再见。

这比奥数还难吗?

这比五线谱还复杂吗?

这比英文语法还繁琐吗?

现今中国,没有教养的熊孩子,比比皆是。每次说到这个话题,都会有人跳出去来摊着手耸着肩说,“这就是老人带出来的孩子,我痛心至极,却无可奈何。”

是的,现今社会有一个畸形的现象。孩子是父母在生,是祖父母在养。

老人养孩子这不是一个必需而是一个选择,有的人是生活所迫,有的人是乐的轻松,有的人被老人逼迫,有的人是天伦之乐。总之各有各的理由,各图各的好处。

“养不教,父之过。”

没有人说过,养不教,爷爷奶奶的错。

在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养孩子都是一个耗费体力,消耗精力,大笔花钱辛苦的工作。有老人可以帮忙,已经是分担工作,但是不能因为有老人帮助,就放弃了自己做父母的责任和义务。

生而不养,请不要生。实在没有办法承担责任,二十一世纪的今天,种种有效的措施,可以享有没有负担的快活。

我们去硅谷的计算机博物馆。闭馆的时间已经到了,大家都被清场到纪念品商店里面。涌进一组五六个中国的学生,女生都背着叫得出牌子的包包,男生都穿着认得出牌子的体恤。

从他们进来的那一瞬间,不大的商店里面,有点中学操场放风的意思。

五分钟之内,我明白了,每个人在这里都买了什么,到了美国大概花了多少钱,哪个家里最有钱,哪个家里最有权,哪个女生喜欢哪个男生,甚至哪个男生睡过哪个女生。

知道别人隐私是件沉重的事情,尤其还是不想知道,硬被别人在耳朵边上喊着告知。

比起讲中文的张扬,讲英文的时候,语调一下子就低了有八个音调,含含糊糊的像是喊着个鸡蛋。

在这种死贵的纪念品小店里,他们之间,照常举行着炫富比赛,每个人都买了非常非常多的东西。

收银太太,一直板着脸咬着自己的下嘴唇拼命的忍,用最快的速度敲着收银机,终于把这群财神爷都送出了门。

小店一下子清净了下来。收银太太绷着的脸也松缓了下来,长舒一口气,对我和我后面的一两个顾客说,“对不起。让你们久等了。”

一时间大家也都松了一口气,同样的表情,超越了语言和文化:“这群祖宗们可算退了。“

现在国人谈话的时候,有个人人热衷的主题:“土豪”。

中国人有多土豪,买空了整个店。

中国人有多土豪,买断了整个岛。

中国人有多土豪,买下了整条运河。

……

讲这个话的时候,一圈人的表情,羡慕嫉妒恨溢于言表。

我不知道,是不是只有中国人看得到,往别人桌子上拍美金的豪气冲天。

我也不知道,是不是只有中国人看不到,别人转过头数美金的时候,嘴角上挂着嘲讽的冷笑?

战争,疾病,贫穷,吃不饱,穿不暖,对于今天的九零后,零零后或者如子觅这种一零后,基本上算是天方夜谭。

中国用了三十年赶上欧洲一百年的经济发展。可是中国的孩子,还是高声尖叫,推搡粗鲁,完全没有意识到除了自己,原来还有别人活在旁边。

早餐过后,游客们都聚在游泳池边。捷克的孩子带了水球,英国孩子,澳洲孩子,俄国孩子,马来孩子,还有我们不会讲英语的思迪子觅,笑笑闹闹的玩成一团。

童孩的友情,不需要语言沟通,不需要熟人介绍,喜欢就好。

可是身价百倍,精通奥数,钢琴十级,跆拳道黑带,英文犹如母语的中国孩子们却被冷落到一边。

这个世上,优秀之外还有一种东西叫做修养。

所谓的修养,就是让你看起来和蔼可亲,让人心生喜欢,同你亲近,想和你一起玩。在无利可图,没有利益和好处的儿童世界里面,选择非常明显。

也许你会说我苛刻,他们只是孩子,何必计较?

就是因为他们是孩子,他们聪明,他们优秀,他们可以有未来。

作为成年人,如果选择了有一个孩子,请你承担自己的选择。

每一个孩子都值得被爱,被关注,被抱在膝头,温暖的呵护。

每一个孩子都需要学习,需要发展,需要尽可能的接受高等教育,成为聪明优秀的人。

每一个孩子在长成成人之前,也需要有人让他明白人类社会的典承习惯,让他遵守规定,让他友好待人,让他彬彬有礼,使他让人心生亲近。

有教养可以离得幸福更近。

如果每一个孩子都是一棵树,在达到静待花开的美好是有前提的。前提是有人已经剪过枝,施过肥,浇过水。一切就绪,方能静待花开。

否则就变成了守株待兔。

喜欢《谈谈给孩子想要的自由》一文吗?“幼儿教师教育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笔记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