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会跟孩子说礼貌用语吗?

10-15

教师与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应当是积极的,而不是选择压抑孩子!家长与教师之间需要经常进行沟通与交流,帮助孩子解决问题,并使其积极健康快乐地成长!那么,家长需要做的工作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你会跟孩子说礼貌用语吗?”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你会跟孩子说礼貌用语吗?记得有一次xx在饮水机上倒水,当时我坐在餐桌旁对xx说:“给妈妈也倒杯水吧!”没想到xx立马回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要喝水,自己倒去”我听了这话,心里想,不至于吧!不就是一杯水嘛!分得这么清?细想一下,不对,孩子这样说,一定是我刚才的话语有问题。于是我又对xx说道:“xx,请你帮妈妈倒杯水好吗?”这时儿子嘴里说了句:“这样说还差不多”拿着我的杯倒水去了。

还有一次在泡脚,忘了拿擦脚的毛巾。xx在自己房间的玩,于是我就大声地叫xx,让他把阳台上的毛巾拿来给我,可xx却说:“你自己去拿,我不知道在哪里。”我听了这话,知道他在找借口,于是也没好气的说,毛巾就在阳台上,你都没走出去,怎么就说不知道在哪呢?这时xx又改口说:“我很忙,没时间,你还是自己去拿吧!”我当时听了xx这样说,有点生气,心里就想,这孩子怎么可以这样,不就是帮我拿条毛巾嘛!这都不肯动?那等我老了还靠得住你吗?后问自己,孩子为什么会这样,是孩子有问题,还是我有问题,分析时,我突然想到,他给我倒水的情景。这时我才明白,我还有什么理由生孩子的气呢?一个妈妈连“话”都不会说,这还能怪孩子吗?当我改变前面说话的语气时,对xx说:“看妈妈多粗心,把毛巾也忘了拿,xx,你能帮妈妈去拿一下吗?毛巾就是阳台上。”话音刚落,xx二话没说,把毛巾拿了过来。

之前,特别是当一家人在一起的时候,这个礼貌用语,就很少用。特别是对孩子,更容易忽略。以为孩子还小,不懂得这些。其实这只是我们家长的想法,孩子比我们更在乎礼貌用语。有时一不小心,没反应过来,还以为是孩子懒,不听话。反而自己心里越想越气,若不冷静点,准会和孩子发生冲突或争论。m.yJs21.Com

以后家长特别是请求孩子帮忙做事时,也向跟同事或朋友沟通一样,多用用礼貌语,你会发现孩子更爱听,也更愿来帮你。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小编推荐

让孩子尽早学会礼貌用语


宝宝初生,学语之启蒙

女儿出生后,家中常有亲朋好友前来探望。每当和客人告别时,我都反复在女儿耳朵边轻轻地说:“再见。”并教她用手的动作表示,为她以后开口说话打下基础。

还有一个比较常用且发音容易掌握的词语是“谢谢”,我总是边教女儿边配上两手作揖的动作,这样就更能加深她的印象。

女儿2岁,初步掌握期

女儿2岁时,有一次正兴高采烈地摆弄玩具,我一不留神,把她搭好的高楼大厦碰倒了。没等她反应过来,我连忙说:“宝宝,妈妈不小心碰倒了你的的积木,对不起!”紧接着,我又马上表扬她没有哭鼻子,然后说:“你看,走廊上可不是搭玩具的地方,差点让妈妈摔跟头了。宝宝应该和妈妈说什么?是‘对不起’,知道吗?”

看着孩子似懂非懂,却又认真地跟我说“对不起”时,我意识到这样“趁热打铁”的教育方式还是很奏效的。爸爸妈妈如果做错了事情,应当坦诚地向孩子道歉,这样既可以弥补过失,也为孩子树立了知错就改的好榜样。平等的氛围有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

上幼儿园,学语高峰时

女儿上了幼儿园,与人接触的机会也渐渐增多了。每当家里有客人来访时,我会和客人事先‘串通’好,客人进门后,先说“你好”,如果女儿也能回应说“你好”,就适时地表扬她,让她懂得说礼貌用语能得到别人善意的回报,并认识到礼貌用语的重要性,也就此激发了女儿主动和人打招呼的愿望。

如果你的宝宝和我家女儿一样,性格比较内向,那就不妨让他学些简单的英语礼貌词汇吧,比如“hello”、“byebye”等。往往孩子在用英语表述后,会比说中文得到更多的赞赏,长此以往,孩子的自信心增强了,礼貌习惯也自然养成了。

此外,我还经常从童话故事中挑选有关文明礼貌的小章节,和女儿进行角色游戏,这样既提高了她认识事物的能力,又促进了她语言的发展。

你会正确夸奖你的孩子吗?


要想把孩子夸好,还得做到以孩子为本,讲究夸的艺术。

但是,有些父母渐渐发现了新的问题。在只有赞美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有时只能生活在掌声中,十分在意别人的夸奖,挫折忍受力很低,稍微遇到一点不顺心的事,就会乱发脾气或嚎啕大哭。

【怎么样去夸奖孩子?】

据调查统计结果显示,很多孩子并不是太看重物质上的奖励,他们最满意的是获得了为家人服务的成就感。

【是否将夸奖作为手段?】

奖励的方法必须要灵活,不要把奖励看作惟一能驱动孩子的方式。如果家长担心鼓励或赞美会宠坏孩子,那么就应该在奖励之后观察孩子的反应,以便随时调整。

【是否会将孩子与他人比较?】

鼓励孩子跟自己比——我是不是比上次做得更好?而不要拿孩子和其他小朋友相比较。

积极的态度夸孩子要做到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要仔细观察他们的表现,耐心倾听他们的讲述,并理解他们的思想活动,再对应该肯定的言行进行充分的表扬。

同时,也要对不正确的言行进行正面的引导和教育。

适度

1、语言适度:夸孩子要真诚。真诚的交流,可以与孩子相处得更融洽。

2、语态适度:夸孩子要表现出热情。夸孩子的热情态度,能使孩子受到鼓舞而不断进步。

“自夸”与“他夸”的结合让孩子夸夸自己的长处,可以增强自信,让孩子夸夸别人的优点,可以克服妒忌心理,养成善于虚心向别人学习的良好品格。

适时

1、事前夸:经常采用事前夸的方法,可以使孩子养成在每做一件事之前首先提出自我目标,并进行自我激励的良好习惯,提高自主行动的能力。

2、事中夸:用事中夸的方法,可以培养孩子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和刻苦钻研的学习精神。

3、事后夸:用事后夸的方法,可以培养孩子正确的自我评价能力,提高自我教育的心理素质。

夸奖结合通过经常性的表扬,使孩子受到精神上的鼓舞,从正面逐渐明白是非情理,分清真、善、美,假、恶、丑,对培养情操,提高品德,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如果将表扬和奖励结合起来,就能使教育效果更佳。奖励,以精神奖励为主,但适当的物质奖励也必不可少。

虽然,给予孩子的物质奖励从数量上看是微不足道的,但对孩子来说,却是一种需要,一种满足,甚至可以转化成一股积极向上的力量。

正确夸奖孩子的方式

夸奖孩子看似简单,但是一不小心就可能说错话呢!

1-真心夸奖孩子孩子有时确实会有出人意料的好表现,这时候家长硬要板起脸说些“胜不骄、败不馁”的话,那也未免有点太矫情了!毕竟,孩子还是需要赞美的嘛。请注意,我们一定要真心地去夸奖孩子,而不是为了某些目的去奉承、糊弄孩子。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鼓励他今后有更好的表现。

2-夸奖过程而非结果赞美孩子是一门学问,除了对结果表示满意,我们更应该对孩子在过程中付出的专心与毅力表示赞赏。假如没有这个努力的过程,也就不可能有完美的结果。另外,家长也不要只是单纯地直接夸奖孩子,要让更多的人了解到孩子有多么优秀。经常对亲人和朋友表示对孩子的赞美之情,就是一个非常有技巧的方式。

3-戒除孩子的功利心当孩子因为做好一件事而受到称赞时,就会产生某种期待,比如下次再完成这件事之后,他还希望家长能够继续夸奖他。为了获得夸奖而去努力,这似乎不是一个正确的处事态度,容易让孩子养成较强的功利心。所以,随着孩子年龄的日益增加,家长可以逐渐减少夸奖的次数,让孩子转变态度,认识到自己把事情做好是理所当然的。比如说:“对,这就对了,你就应该把自己的事情做好!”

4-让他人来夸奖孩子除了父母以外,也可以请其他人来夸奖孩子,比如亲戚和朋友。这样孩子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将更加充沛,因为他意识到自己的表现不仅得到了父母的认可,而且得到了更多人的称赞。至于夸奖的理由和角度,倒不必要求其他人和父母完全一致。如果其他人能够找到更多的理由去夸奖孩子,那效果反而会更好。这样可以引导孩子去思考其他人的说法与观点,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很好,所以才会得到不同类型的夸奖。

5-及时而适当的奖赏“口头表扬和精神鼓励固然重要,但是物质奖励也不可或缺。”很多父母都抱有这样的教育理念。

的确,物质奖赏是一种很有效的方式,但是过多的奖赏就如同贿赂,对孩子并没有太多的好处。因此,物质奖赏既要及时,又要适当,不要把物质奖赏作为一项惯用的、例行的方法,更不要买十分昂贵的礼物来讨孩子的欢心。

6-给孩子进步的空间在获得家长的称赞之后,孩子很希望以后能多多得到家长的夸奖。在此需要提醒家长的是,不要因为孩子一次表现良好,就期待孩子每次都可以做得很好。因为对于学龄前的孩子来说,他们的各种能力都尚未成熟,很多行为的出现都是不可预期的。说到底,孩子的成长和进步都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所以,我们应该容许孩子偶尔有失常的表现。如果期望太高,反而容易给孩子带来压力。

夸奖孩子的禁忌

禁忌一:好话坏说,明褒暗贬。

禁忌二:无的放矢,盲目比较。

禁忌三:沉溺历史,苛刻要求。

禁忌四:以偏概全,“浮夸”无度。

好话坏说如果给表扬加上阴影,就是家长的不是了。与其强化孩子的弱点,不如将他的点滴成绩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挂在嘴边,突出他的长处,让他知道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所以,对孩子责任心的提升,妈妈要一项一项地肯定。

孩子虽小,但需要的是实实在在的夸奖,希望家长看到自己所有的付出,一点一滴都不忽略。

盲目比较孩子自身条件不一样,起点也不同,拿孩子与别人做比较,显然有失公平。

这样大而空的夸奖并不能给孩子面目清晰的感觉,反而可能造成他空中楼阁般的自信——也就是自负。他盲目地认为自己好,而不清楚好在哪里,进而难以形成对事物恰当的判断和分辨能力。

苛刻要求我们表扬孩子“已经取得”的成就,是为了激励他获得更多的“还没有得到的”成就。表扬,是为孩子树立一个“前进的”奋斗目标,而不是为孩子确立一个“不能退下来”的标准:家长在孩子取得好成绩之后,不要用“你必须保持现有状态”来要求孩子。

以偏概全一些被评价为“好孩子、聪明孩子”的家长要特别注意对孩子不要“过度表扬”:家长在表扬孩子的时候要“就事论事”、“对事不对人”,只是对孩子所做的某一件事情进行评价,不要以某一件事情的结果作为对“整个人”的评价。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给孩子讲讲“量变到质变的关系”。

夸奖是父母表达关爱的一种方式

同样的父母,面对同样的孩子,也需要不断调整教养方式,不能总是用一套僵化的套路去夸奖孩子。

你会对孩子发飙说狠话吗?


你会对孩子发飙说狠话吗?不知道是工作的压力(我一直不怎么喜欢现在的工作,可是在当前经济危机的大形势下,也下不了决心辞职。),还是因为带孩子一直休息不好,反正我经常在**不听话的时候冲她发飙,但是,每次发完飙我都会后悔不迭,我怕我的暴怒会给她带来心灵上的伤害:

较小的时候,如果**发脾气,在我怎么劝都不行的情况下,我就会使出最后一招杀手锏:走。我气呼呼地甩开**拉着我的手,就往外冲,每当这个时候,**都会大哭叫着:“妈妈,妈妈,你别走,你别走,我再也不闹了,再也不惹你生气了,再也不哭了......。”看着哭得伤心欲绝,泪眼婆娑的小人儿,我忍不住心软,蹲下来,抱住妞儿,安慰她。这个时候我是后悔的,后悔不该对她发脾气。

可是,我终究还是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气,**也是无法控制她的脾气。她还是会就同样的问题和我闹(比如,在我的时间很紧张的情况下,她非要让我给她穿衣服,穿鞋,爸爸和奶奶谁都不能给她穿;出门一定要妈妈抱,即使妈妈胳膊都快累断了,也不能让爸爸抱等等。),我还是一样会发怒,**一样会在我发脾气的时候,给我说好听的哄我高兴。每次,我都能够感受到**心中的恐惧,害怕妈妈走了,再也不回来了,她就再也没有妈妈了。我们两个就像是针尖遇到了麦芒,谁也不肯就服输。

有时候,在**会无休止地闹,而且是不明原因地闹。这时,我会感觉自己要发疯,我会控制不住地说些狠话:“**,你想把我气死呀,气死我,你就开心了,就再也没有妈妈管你了。”**听到这些,就会哭着说:“妈妈,我再也不气你了,我听话了,我不闹了,我不让你死。”最近,她不再说我听话,我再也不惹你生气之类的话了,而是在我生气的时候问我:“妈妈,你能原谅我吗?你能原谅我吗?你能原谅我吗?”如果我不说原谅她了,她就会一直不停地问下去。

上个周六,我们两个又因为一点儿小事儿顶起了牛儿,我对**吼了几句,**突然哭着冲我作揖:“妈妈,我道歉,我道歉,你能原谅我吗?你能原谅我吗?”看着**眼中的恐惧,我忽然有了深深的自责,我这是在干什么呀?我干嘛把孩子吓成这个样子呀?我没怀孕的时候不是就已经想好了吗?一旦自己生了孩子,我一定要对她好吗?怎么现在总是因为一些小事儿非要和孩子争个你死我活呢?我真是如lg所说,涵养太差吗?**恐惧的眼神给了我强烈的震撼,我想,不管我是不是涵养差,我确实需要改变一下自己对**的态度了。

我不知道,我现在的做法会不会给**的心灵上留下阴影,我希望不会。现在看来,**还是个很开心的小孩子,还是和妈妈最亲,也许她并没有把我对她的“不好”记在心里,但是,她的恐惧眼神,她冲我作揖请求我原谅的情景却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铭刻在了我的心里,让我无法原谅自己的每一次冲动。

我写这篇博文的目的有两个,一个是自省,再一个就是希望所有的母亲在冲孩子发脾气之前都深吸一口气,尽量把自己的火气压下去,我相信除了发火,我们还可以有另外的可以解决我们和孩子之间冲突的办法。我们大多数人都只有一个孩子,我们疼还疼不过来,怎么还能让他们用如此恐惧的眼神来面对我们呢。

你会限制孩子捉迷藏吗?


你会限制孩子捉迷藏吗?xx最近迷上了捉迷藏,每次都玩疯了,每天玩的满头大汗的,xx爸说:你不可以玩捉迷藏,这样很危险,我一听,立马就反对了,她在附近玩捉迷藏你也不让,她在家玩你又嫌太吵,这样你还让不让她玩了???

听了我的回答,他立马跟我说:玩什么都可以,但是不可以捉迷藏,这样一个躲,一个藏,藏到哪里去了也不知道,要慢慢的去找,我们现在在这里又还不熟悉,你知道这里的人是怎么样的吗?现在人心太难测,我们不得不防啊,你说如果是被人抱走了,我们还以为是她躲到哪里去了,等到发现的时候就晚了。我一想也对,孩子躲着了,我们当然是不会着急的,但是如果是孩子被人抱走了我们又都以为孩子是去玩了,就会放松警惕,一旦等找不到了或者很久以后才发现,到时候就很难挽救了。说不定就是一辈子的遗憾。

可是反过来又想,其实这个世界应该不是有那么多的坏人,基本上都是善良的,如果只是因为有这万分之一的可能就不让孩子做这个,不让孩子做那个,那孩子还能做什么呢?于是我跟xx爸的意见起了冲突,我觉得不能这样一味的现在孩子的玩耍和自由,而是应该教她怎么样去面对这样的事情。可是xx爸呢却不以为然,他说:虽然不是每个人都是坏人,但是要是万一碰上了呢?你怎么办?再说,孩子的力气多小啊,这么小的孩子,如何去跟一个大人去相斗?如果大人强制性把她带走了,她能反抗的了吗?

我跟他说:你看,人家不是还有几岁的孩子被人抓走了,孩子聪明的逃出来了,还把坏人抓住了,就是人家知道怎么去面对,我们都不要小看孩子,这样把孩子保护的太好,孩子永远长不大,而且,你能保护孩子一辈子吗?等她长到二三十岁的时候,她还是跟几岁大的孩子一样,什么都不会,什么都还需要爸爸妈妈去处理,你那时候还会说她小吗?还会觉得这是对她好吗?如果真为她好,就应该放手让她自己去解决所有的事情,我们只要多加留意就可以了。

xx爸说:不是每个孩子都那么聪明,你看电视也经常看见这个孩子被拐走,那个家庭找了几年的孩子都没找回来,如果一旦出了什么事情,到时侯后悔都来不及,你觉得xx一定就能没事吗?

我无语,说实在,他说的有一定的道理,可是我还是觉得堵不如疏,一味的限制孩子玩这方法不可取,只是有时候这个世界太让人不放心了,我们到现在还是没找到共识,xx爸看见了还是会说,我还是不会管,大家都是怎么想的呢?你们又是怎么处理这样的事情呢?

你会艺术地批评孩子吗?


你会艺术地批评孩子吗?

1、我批评过孩子后一般会:

A.观察孩子的反应,做好善后工作

B.余怒未消,继续“找错误”再批评

C.事过境迁,抛诸脑后

2、我批评孩子时如果他顶嘴、分辨,我会:

A.暂缓批评,冷静下来考虑分析批评的方式和内容,再决定如何批评

B.大发雷霆,将其压服

C.争执不下,不欢而散

3、如果孩子犯的是同一类错误,我决定批评还是不批评要根据以下情况决定:

A.不论心情好坏、忙或不忙都要批评

B.根据心情好坏,工作忙闲决定批评还是不批评

C.以上两种情况都有

4、在批评孩子时,全家人的反应和态度是

A.有的批评,有的袒护

B.七嘴八舌,全家出击

C.由一人出面,大家观点一致,或有人稍做补充

5、我批评孩子所选择的场合、地点是:

A.无论场合,想骂就骂

B.在家里,当着家人的面

C.单独找个地方

6、我对孩子所犯错误的批评时间选择在:

A.当时不批评,下次再犯时算总账

B.早上发生的事,晚上批评

C.一旦发生,当即批评

7、我批评孩子的方式一般是:

A.不分青红皂白训一顿,训完了事

B.就错论错,提出希望

C.先了解情况找出问题所在,肯定好的批评错的,教给改正方法提出新的要求

8、我批评孩子的内容一般为:

A.拖泥带水,唠唠叨叨

B.就事论事,干净利落

C.上挂下连,翻旧帐

9、我批评孩子时的语气、态度是:

A.粗声粗气,咄咄逼人

B.严肃认真,语重心长

C.冷嘲热讽,尖利刻薄

10、我批评孩子的出发点是:

A.急于求成,恨铁不成钢

B.辨明是非,改正错误

C.怨恨厌恶,拿孩子出气

评分标准:

1~3题,选A1分,选B5分,选C3分;4~7题,选A5分,选B3分,选C1分;8~10题,选A3分,选B1分,选C5分。

根据自己的答案,算出总分。

39~50分,批评艺术差。您批评孩子的目的不明确,也较少考虑批评效果。改进方法:批前总代表想,批时不慌张,批后看反应。

19~38分,批评艺术尚可。您的批评技巧还能适应孩子的心理要求,但易于急躁,往往影响批评效果。

10~18分,批评艺术好。您懂得批评只是家庭教育的辅助手段,您不轻易批评孩子,即使批评也比较注意方式和技巧。

你会善待孩子的秘密吗?


成长的过程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秘密,孩子也不例外。孩子们心中那五花八门的“秘密”,是一片童话般的自由王国,是一方“非请莫入”的心灵圣地。面对孩子的“秘密”,家长们应该怎么做呢?

秘密从哪里来

0~3岁:没有秘密。

3岁之前,孩子一直活在与父母等抚养者依赖、共生的世界里,总是把自己与别人的想法、体验混在一起。他们尚未建立“自我”,因而也没有秘密可言。

3~4岁:秘密萌芽。

在3岁左右,孩子开始明确意识到自我和客观世界的分离,逐渐学会用“我”来称呼自己。他能意识到有些事情自己很清楚,而其他人却并不知情,“这是只属于我的东西”,于是秘密出现了,这是一个全新的天地,是他的内心世界。当然,这时的孩子对于要保守秘密还是公开秘密毫无意识。

4~5岁:感受秘密。

这个时候,孩子开始隐约感觉到秘密的含义,但依然不了解它真正的内涵和本质,所以,只能说孩子发现了自己的内心世界,仅此而已。如果问一个5岁的孩子什么叫做秘密,他可能回答,“我已经告诉别人好多秘密了。”可见,他还根本没有办法保密。

学龄期:为秘密困惑。

大部分6岁的孩子会为该不该把秘密说出去而发愁。尤其当孩子意识到自己的愿望和成人的要求相抵触的时候,他学会了“阳奉阴违”,由此产生了“见不得光”的想法或做法。一方面他希望追求独立,通过保留自己的秘密而获得独立自主的感受;另一方面,他又会为自己保留了秘密而内疚。

青春期:守卫秘密。

进入青春期后,随着独立自主的意识迅速提升,孩子心灵的空间仿佛一下子被打开似的,秘密的内容发生了变化而且范围逐渐扩大。他们要更广更多地接触社会和人生,于是开始需要有自己的空间来隐藏属于个人的秘密。比如不少孩子开始转向记日记,在日记中倾吐自己的“秘密”。同时,他们已经意识到要为他人保守秘密,这表明他已经逐渐具备责任感。

孩子为何隐瞒秘密

孩子有了“秘密”,却总是瞒着家长。到底是什么原因呢?且听他们道来——

暂时保密,给大人惊喜

安安(5岁,男):每次我用在故事或电视里学来的方法,故意不把“心里话”告诉爸爸妈妈。等到过一阵子才说,有时看到他们开心和惊讶的样子,我就觉得很好玩。

点评:孩子的这类行为其实是为了给家长一个惊喜而暂时保密,并且想以成人的惊讶换取心理的愉悦,具有良好动机。家长应了解孩子的这种心理,不可烦躁恼怒。

不顾阻挠,暗地行事

娜娜(7岁,女):父母总对我说很多事情不要做,可是我觉得自己是真的喜欢做那些事情的。所以,我只好偷偷地尝试,不想让他们知道。

点评:这体现了孩子的独立性,家长发现后,应以民主的态度满足孩子的合理要求,给她一定的活动自由。

害怕批评和嘲笑

凯凯(6岁,男):放学回家后,我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不断练习体操动作。因为我想顺利通过筛选,成为六一儿童节体操比赛的队员。不过,爸爸妈妈对我很没信心,所以我不想让他们知道。虽然他们很好奇我每天在搞什么名堂,但我总说:“什么都没干。”

点评:这说明孩子不愿暴露缺点,而在维护“自尊”。家长应多肯定孩子的进步,耐心帮助他,不要对孩子提过高要求,更不要讽刺挖苦他。

隐瞒过错,保护自我

肖啸(5岁,男):昨天我玩爸爸的牙刷,不小心掉到马桶里了,我不敢告诉爸爸,用水把牙刷冲了一下后放好了。哈哈,他没有发现。

点评:为了逃避惩罚,孩子通常会隐瞒一些事实。原因多是家长过分严厉。家长平时对孩子应理解、宽容,心平气和,耐心说服,教育孩子勇于认错。

性格内向,少言寡语

覃芹(8岁,女):尽管我总觉得有很多话想说,可是我不知道该怎么说。有时老师或父母怪我“不坦诚”。这样我就更加不知道如何说了,只好把那些话藏在心里当作我的秘密。

点评:内向的孩子往往少言寡语,似乎“心事重重”,这主要与腼腆、羞怯、被动的个性有关。家长应耐心疏导,培养其活泼开朗、乐于交往的良好性格。

我的秘密我做主

闵亮(12岁,男):我已经3天没有和妈妈说话。因为她偷看了我的日记,我很生气。虽然她说那是为我好,可是日记里面有我的秘密,我不想让任何人知道。

点评:父母负有监护孩子的责任,但应以尊重为前提,不偷看孩子的日记和信件,不偷听孩子的电话,不强迫孩子说出不想公开的秘密,并且通过科学的教育使孩子能够独立面对秘密并从容、恰当地处置。

秘密是成长的养料

近30%的中小学生的日记和信件,被家长偷看过。有些家长甚至理直气壮:“我们是孩子的监护人,看看他的日记和信件算什么?”这表明很多家长包括老师并不希望孩子有秘密,而希望孩子的一切行为都在自己的掌控之中。事实上,很多家长忽视了秘密就是孩子成长的养料。

一、秘密意味着孩子自我意识的成长。对于孩子来说,秘密意味着他自我意识的成长。作为家长,如果发现孩子有了自己的秘密,应该感到高兴,这意味着孩子诞生了内心世界,他想拥有自己独立的空间。珍视一颗童心的成长,最好的方法莫过于让他拥有一份独自担承的内心秘密。

二、秘密是孩子内心的一种珍贵体验。随着自我意识的觉醒,虽然孩子越来越不满于凡事受父母控制、摆布的局面,但是成人世界的强大力量又令他们心生忌惮,于是秘密成为孩子作为弱者的一种自我保护形式。这种对自己内心世界独享的体验,可以让孩子感受到个体的存在感和价值感。

三、秘密帮助孩子走向独立和成熟。孩子总有一天要走向独立,而拥有个人秘密并能恰当处置是走向独立的要素。对个人来说,秘密往往与责任紧密相连,并且要独立承担责任。从这个意义上讲,拥有秘密是孩子迈向独立和成熟的必经之路,而没有秘密的“水晶人”是永远长不大的,有远见的父母与教师应当允许孩子有自己的秘密。

育儿心得:你会表扬孩子吗?


育儿心得:你会表扬孩子吗?

学习内容:表扬是对孩子的认同和信任,您学会了吗?(参考《不输在家庭教育上》第21卷P4)

表扬是鼓励是认同是信任,不仅给孩子指明了努力的方向,也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孩子的自信心,所以及时的表扬是需要的,但如何正确地表扬小孩,是值的我们去深思研究的问题,因为表扬不好,会起反面效果.对此题目,我有很深的体会:

宝贝从小到大,我没少表扬她,从小宝宝开始就在各中生活琐事里找机会表扬她,例如:帮我叠衣服,我会说:“宝贝真乖”,画画的好,我会说“宝贝太厉害了,长大了,就成小画家了”,总之可以表扬的,我都会以积极的态度去表扬她,也总能看到她得意的表情,但我渐渐的发现,她接受不了批评,比如:数学题目没答全对,错了几题,我叫她改正回来,她就不高兴了,说不答了;有一次讲新闻播报,我说宝贝,那句话这样说会更好,她就不高兴了,嘴一翘,说不播了,播报纸一扔,就走了;诸如此类的事情很多,我越来越觉的表扬太多了,对她的成长反而起了负面作用,所以我就上网,找书,努力地给自己补充教育知识。

得出以下几个结论和大家分享一下:

1.表扬孩子不要太多,注意要掌握适度的量,而且要注意有表扬必须有适当的批评,不能只表扬不批评。纠正:现在宝贝做题目答满分了,我会说“嗯,这次宝贝认真答题了,所以全部答对了,下次也要用心答题,不能粗心,三心二意.有时候宝贝答错了,也没关系,宝贝努力再重答,答对了,一样的棒棒.”这样下次她答错的时候,就不会再发脾气,会耐心的再去重做。

2.表扬孩子要表扬孩子的行为,不要表扬孩子本身。纠正:现在宝贝帮我叠衣服,我会说:“宝贝长大了,懂事了,知道帮妈妈分担家务了,妈妈感到很幸福”,这会让孩子明白孝顺父母是一种个人美德,让会因为自己拥有了这种美德而开心。

3.表扬孩子要实事求是,不要夸大,也不要吝啬。纠正:现在宝贝画画的好,我会说“嗯,还不错,但如果这里再改进一下,会不会看起来更好看点呢?”

总之:表扬是要讲究技巧的,要发自内心的去跟孩子交流,只有在正确的表扬下,才会让宝贝们更加健康快乐地成长。

育儿心得:你会和孩子沟通吗?


育儿心得:你会和孩子沟通吗?

学习内容:另辟奇径,不要要求孩子“听话“,做个会“听话”的父母的沟通要点有四个,您在生活中能做到吗?(参考《不输在家庭教育上》第二十四卷P3-4)

有很多父母常常愁眉苦脸地抱怨:“我家孩子怎么这么不听话?”“为什么他(她)老和我对着干?”这个问题在每个家庭里都很常见。

在这里我想谈一下我的观点:

一、特别听话的乖孩子是假孩子。

二、孩子不听话,是因为父母不会倾听孩子的话。所以要听话的不是孩子,是父母。

先解释为什么特别听话的乖孩子是假孩子。首先我们要认识到:

1、孩子是独立的个体,不属于任何人,家庭和学校不是养鸡场,孩子不是家长的产品任由家长塑造。

2、孩子是自己身体、思想、感觉的主人。最了解孩子的人是他自己。

3、允许孩子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不要阻碍和强迫孩子表达错误的信息。

4、对自己的事孩子有权选择。

好,既然孩子是独立的人,是自己思想的主人,那么孩子就可以自由的发表言论。如果孩子什么都听父母的,那就是说孩子的思想被严重压抑,父母的潜在语言在告诉孩子:你不用思想,你不可以思想,听我的就行了。同时也是在暗示孩子:你做不了自己的主,你不行,你没这个能力。长此以往,后果是什么呢?

可能有的较真父母会说:我孩子和我想的完全一样,所以听话就行了。这就不是压抑孩子了吧。即使这种微乎其微的情况真的存在,那些话也应当由孩子的嘴说出,而非父母。

所以,我说:特别听话的乖孩子是假孩子,是压抑甚至丧失了思想和感觉的孩子,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

当然,孩子是不成熟的,父母很希望孩子听取自己的经验。我们在提出自己的建议之前首先要有这样的思想准备:因为孩子是独立的个体,家长的话只是给孩子的建议,所以孩子可能听,也可能不听。这就在于我们如何说了。所以孩子不听家长的建议主要原因是家长不会说,不是孩子的错。

不管孩子怎样用非语言的行为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家长都不要强硬制止“不要哭!要坚强!”“不准发脾气,发脾气不对”等等,孩子只是在真实的表达自己的情感,没什么错,从心理学角度讲人的情绪是流动的,平衡的。可以等孩子情绪平静后表示接纳孩子,引导孩子发火时最好不要伤着自己或他人。

你会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吗


●培养孩子正确的竞争意识

竞争意识与自我意识紧密相联,清晰的自我意识是在与他人的比较之下才显现出来的。幼儿期是孩子自我意识发展的关键期,为了发展自我的个人心理,需要拥有与别人区分开的、独特的、私有的经验,从而显示出自己的独立人格。为了在不同对象面前表现自己,孩子需要了解自己的言行将会如何影响自己在别人眼里的形象。竞争意识的萌芽,正是孩子自我意识发展的重要表现,家长应及时予以支持与正确引导。

●培养和发展孩子的个性

有些孩子需要竞争的刺激才能把潜能充分发挥出来,如果把握正确,竞争意识可以成为孩子尽力把事情做好的动力。心理学研究表明,个性与竞争能力紧密联系,具有良好个性的孩子,对待竞争问题会更理智、更积极。家长要从孩子本身的性格特点和兴趣特长出发,培养孩子完善的人格,使其具备更强的竞争能力。

除了个性原因外,特别注重自我意识、忽略别人感受的孩子,往往还没学会怎样和别人相处。他需要知道:如果他为了争第一,而令别人不开心,就可能失去别人的友谊。家长要让孩子明白:永远不要只着眼于和别人争高下,而是向自己的能力极限挑战。

●端正孩子竞争的心态

如果家长对孩子竞争欲望过强感到忧虑,应该先帮孩子端正心态,要让孩子明白竞争是展示自身实力的机会,是件美好的事,要用从容的心态看待超越和被超越,不应充满妒忌和愤懑。而参与竞争的意义之一,就是学会有风度地接受失败,并且诚心实意地祝福对手。告诉孩子,在竞争中得到胜利固然值得骄傲,但和同伴之间的团结协作的精神,也是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品质。家长用自身行动作出良好的示范,孩子自然会感同身受。

●鼓励孩子相信自己

鼓励孩子勇于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用自己的价值观判断是非,相信自己有能力去实现所追求的目标,而不是只能通过竞争来体现自我价值。要让孩子明白,自己在尽了最大努力之后,能做一个继续努力的赢家或是毫不气馁的输家,而不是过分注重竞争本身。

喜欢《你会跟孩子说礼貌用语吗?》一文吗?“幼儿教师教育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教育孩子笔记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