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观念:别让孩子在抱怨中成长
生活中父母喜欢以他们的角度去衡量孩子,继而代之的是不适当的埋怨孩子,责怪声不断。围绕在孩子耳边的经常是这样一句话:“这孩子不行!”任何人都有自尊自傲感,包括孩子也不例外。而小朋友经常受到批评后就会失去信心,对自己感到失望,有的甚至靠攻击他人才能体会到自己是个强者,来抚平自己的失望情绪,摆脱“我不行”的念头。
我们班章书源小朋友就是其中一个例子。他的父母习惯于经常表扬激励他,,久而久之,他的自信在父母的长期激励下,孩子自己心里养成了习惯无所谓,所以做事的时候经常我行我素,他看见别的小朋友获得成功时便会乏味的口气说:“我才不想做呢,一点都不好玩!”我常常感到他在情绪上还没有成熟,也经常看到他常和自卑的孩子混在一起,羡慕他人。他们更强烈的希望拥有同病相怜的伙伴。
同陈清朗相反,我们班陈清朗小朋友不去指责他人,却情绪更低落,内心充满着自责,有着过分的自卑感,总是觉得在别人眼里自己很差。
父母絮絮叨叨埋怨孩子,实际上是等于在叮嘱孩子:“你要不断的胆小啊,你要大方表现自己呀!”
由此看出,在中国鼓励教育刻不容缓。父母要在孩子失败的时候及时送上鼓励,而不是一味的给孩子泼凉水。孩子幼小的心灵正是靠父母和幼儿老师的细心呵护才能健康成长!鼓励犹如一泓清泉,甘冽而清甜;犹如一剂良药,抚慰孩子心灵创伤;又犹如一缕春风刮过孩子心头,温暖孩子的童心!
育儿观念:让孩子在争吵中成长
案例背景:
在幼儿园里,每个孩子都会有争吵、闹纠纷,这是幼儿交往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现象。我们教师面对这种现象,往往都会阻止他们。但对幼儿来说,争吵、闹纠纷也并非都是坏事,这往往有利于他们交往能力的发展和心智的健康成长。
案例描述:
一天午饭后,小朋友都坐在走廊上玩着各自喜欢的玩具。忽然,我听见AA和BB因为一套拼图玩具而争吵起来,AA说:“你为什么抢我的拼图!”BB也当仁不让,理直气壮地说:“不对,我没抢你的玩具,是你在抢!刚才是我先在玩的,等我喝完水回来,你就抢去了。”AA继续解释道:“我没抢,是我看见没有人玩了放在桌上,我才拿来玩的。”BB又说:“你没有抢,那就还给我,是我先玩的。”两人还在继续争吵,而我还不准备介入,我想继续做一个旁观者,看看他们自己能不能解决、又是如何解决的。这时,CC走过来说:“你们不要吵了,我看,你们两个人还是一起玩吧,一个人玩多没意思啊!”一听这话,BB马上说:“那好吧!我跟你一起玩吧!”AA也连忙说:“是啊!我们一起玩吧!”于是,两个小朋友一块玩了起来。这件事也算是圆满解决了。
分析:
从这一事例可以看出,幼儿之间的争吵和纠纷,是幼儿人际交往中产生矛盾的表现。孩子对玩是很感兴趣的,但是玩有玩的规则。幼儿在这种争吵甚至打闹中,学会了观察和分析,有了学习与他人交往的机会,并在观察学习过程中掌握与同伴相处的技巧。同时,从这件小事可以看出,幼儿年龄虽小,却已有了一定的道德准则和美好情感。他们之所以发生争吵,是因为起初都认为自己有理,这说明都有了一定的是非观念。在争吵和纠纷中,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有可能得到锻炼,争吵,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幼儿运用语言的一种实践,只要老师给予适当引导,对幼儿的语言发展是有益的。在争吵和闹纠纷中幼儿人际交往能力有可能得到培养,因此,争吵对幼儿来说也并不是一件坏事。
启示:
所以我们要正确对待幼儿之间的争吵和矛盾。对于幼儿能自己处理的事情,让他们自己去解决问题,发展他们各方面的能力;对于不能解决的事情,我们可以适当的引导一下,给一定的启发。提高他们的能力。
育儿观念:在布艺粘贴中成长
从孩子哇哇落地起,我想每位家长都在思考如何让自己的孩子变得聪明伶俐,活泼可爱。作为一名普通的家长,我的心愿也是一样的。然而教育孩子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自己不懂教育对此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在读小班的时候,我孩子胆子很小。接送孩子的过程中,我总会有意问她一些问题来了解她在学校的情况,诸如:今天学了什么和同学玩了什么游戏等等,她总是用抱怨或委屈的语气说,哪个同学碰了她的东西或是谁打了她或不和某某同学玩了等等,总是不敢和同学很好相处,如何解决孩子这个问题是我那个阶段一直在思考和尝试的问题。
后来到中班,幼儿园开办了布艺粘贴活动,每个班都设置了“巧手宝宝”、“手工坊”等手工布艺粘贴一角,老师给孩子准备了各种五颜六色和手感丰富的布,让孩子们边玩耍,边布艺粘贴,寓教于乐我想这才是科学的教育方法。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我发现孩子原来的抱怨的语言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回家后她会欣喜若狂地告诉我她在布艺粘贴中她学会了粘兔子、小老虎……甚至在家里还教我粘小动物。
我渐渐发现我的孩子很喜欢和同学相处了,与她玩的小伙伴也多了起来,经常对我讲她与同学一起开心玩的事情。就连老师也发现了她的进步,好几次高兴地对我说,她在课堂踊跃发言,人也活泼了许多……我想粘贴是布艺粘贴和构图两项能力的有机结合,提高幼儿的动手和动脑的能力,可以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我们可以在布艺粘贴中体会孩子绘画的心声,引导孩子大胆、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情感愿望,使幼儿的创造思维和想象力得到充分发展。
经过一年的布艺粘贴的练习,我们欣喜地发现孩子们可喜变化的同时,也发现自己作为一名家长也在参与中收获不小,通过这项活动多了一个与孩子交流的平台、一个沟通的渠道,使亲子关系更加亲近、和谐。
看到孩子朝着好的方向发展我感觉很欣慰,也许教育正如其他自然科学一样是一个永恒的追求目标,我们不妨多一点有益的尝试,也许对孩子来讲是一个终生受益的开端。
要让孩子在爱中快乐地成长,首先要给孩子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瑞典教育家爱伦.凯指出: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良好的环境是形成正确思想和优秀人格的基础。确实是这样,孩子从出生到少年时期,绝大部分时间是生活在家庭中,因此,家庭环境的好坏对孩子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家庭环境包括很多,如良好的生活环境、良好的智慧环境、良好的人际环境等,我认为这其中最生要的是民主、平等、互爱、和睦家庭人际环境。父母之间和睦友爱是孩子成长的温床,父母平等、民主有爱地对待孩子是孩子成长的基础。孩童处于从无知到有知的成长阶段,孩子犯错误父母应该以平等的身份和交友的心态,耐心地向孩子讲明错在哪里,使他明辩是非,懂得道理,改正错误,吸取教训,不断成长。决不能对孩子呵斥、打骂。这种方法往往是父母生气,孩子受到皮肉之苦,最后错误得不到改正,孩子小小的心灵留下了创伤。
有一件事,我感触很深。我家儿子和邻居家的孩子同岁,他们经常一起玩,晚饭后常常到邻居家和邻居家的孩子玩“益智磁力片”,去的次数多了,再加上两个孩子玩起来不管不顾,邻居孩子的奶奶不太乐意了。一天晚饭后孩子又要去邻居家玩,我对他说“不要去玩了”,儿子问“为什么”,我说“他们家奶奶不喜欢你去玩”,儿子却说“我是去和平平玩呀?”说完儿子就开了门,我从门口把他拉回来,我一转身,他又开了门要走,我顺手打了他两巴掌,儿子哭了,喊着“我就要去!”我马上意识到,孩子的倔强脾气又上来了,再打也无济于事。儿子开门走了,我没有阻止他。这次他只玩了一会就回来了,回来后我没有出声,孩子的眼睛一直盯着我看,我走到哪里,他就在后面跟到哪里。实际上孩子出去后,我也有些后悔,不该打孩子。睡觉时间到了,儿子乖乖躺在床上,这时我座在他床边,对他说“今天妈妈不应该打你,妈妈不让你去,是因为对门奶奶的年龄大了,身体不好,你们玩得时间太长,影响奶奶休息。”儿子听后,懂事的点了点头,对我说“妈妈,我再也不去玩了”。
事后我深刻的反省了自已,我的打压没有起到作用,反而是温和友爱的说服,让他改正错误,在此我要劝父母们,当发现了孩子有错的时候,要注意控制自已的情绪,当情绪稳定下来时,再处理孩子的错误。用打骂来教育孩子是最愚蠢的,这只能表明我们家长的智慧解决不了问题,才能用打骂的方式解决问题。
及时表扬、赞美孩子的良好行为,可以激励孩子产生无穷的动力和自信。中国教育家陶知行深刻的指出:教育孩子的全部秘密在于相信孩子和解放孩子,而相信孩子、解放孩子首先就要及时的表扬孩子,没有表扬,就没有教育。是啊,我们成年人都想被别人肯定、被别人表扬,何况是孩子呢?当孩子乐颠乐颠的把在幼儿园里画得画拿到我们面前时,当孩子兴冲冲得把在幼儿园得到的小红花放在你手中时,当他端上一杯水,让你喝的时候,他会用期待的眼神看着你,等着你的表扬。这时我们做父母的应该心神领会,对年幼孩子的表扬不能太笼统,模糊,类似于“你真是个好孩子”、“你真棒”等,而应该让孩子明白好在哪里,同时也能让他感受到父母对他的关注和爱。一次我儿子高兴得把他在幼儿园画的一幅画拿给我看,画的右下角贴了一朵小红花,我马上问儿子这幅画为什么得到了小红花,“画得好”,
“哪里画得好?”,
“老师说颜色涂得好”
“树叶是绿色的,你怎么涂黄色的?”
“妈妈,这是秋天啦,秋天树叶都会变黄的”
我听了后,连忙表扬孩子观察大自然真仔细,并鼓励他以后更留心观察自然事物。儿子高高兴兴地点了下头“嗯”。
表扬会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减少不良行为习惯,作为父母要拿出更多时间,孩子每一个细微进步,每一个小小的闪光点都对他以后性格和人生观、价值观地行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更多的关注孩子,促使孩子不断进步,健康成长。
相信《育儿观念:成长中的孩子》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幼儿教师教育网”是您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工作计划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yjs21.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园教师的教育观念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