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序渐进改掉女儿晚上开灯的问题

11-10

幼儿园,是孩子快乐的家园;家庭则是孩子理想的起点。教师与家长之间要互相理解、互相帮助,用心关注,用心倾听,用心帮助,帮助孩子发现问题并自己解决问题。那么,教师可以在哪些方面与家长配合教育孩子呢?为满足您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循序渐进改掉女儿晚上开灯的问题”,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循序渐进改掉女儿晚上开灯的问题说到女儿晚上睡觉开灯的问题,要追溯到2013年的9月份,在这之前,xx每晚睡觉都是关灯的,快则几分钟,慢则半小时就会睡着,睡觉可省事了。

可是在2013年的9月份,我带着xx去姥姥家小住,可能是换了环境,也可能是长大了懂事了,她睡觉非得要开灯,关灯的话就大哭。我一看就开灯睡吧,可能过几天就好了。可是在姥姥家住了半个月,一直是开灯睡,等她睡着我再关灯,而且半夜醒来只要没开灯就大闹,要知道她以前可是一觉睡到天亮的。

回家之后每晚仍然开灯睡觉,半夜醒来只有把灯打开才继续睡,一关就醒。她这样闹腾已经严重影响了大人和她的睡眠休息,而且有的时候开着灯睡我们也睡着了,这样就一直开着,浪费不说,对身体发育智力发育都不好,所以从那时我决定要改掉她这个习惯。

对于孩子来说,改掉一个坏习惯不能着急,要循序渐进,从开灯睡到现在关灯一觉到天亮,我用了三四个月的时间。

首先,关掉大灯。某一天的晚上,再宣布睡觉之后,我开始“大哭”,躺床上“打滚”,说大灯照的我好难受,我睡不着,xx爸“束手无策”的看着,问xx怎么办,xx说,爸爸,你把灯关上吧,开台灯。就这样大灯关掉了。

然后我买了一盏声控小夜灯,每天开着台灯等xx睡着后,我就把小夜灯打开,半夜xx一喊“开灯”,小夜灯就亮了,能持续两分钟,xx睡着后,小夜灯又暗了。这样又持续了一段时间,慢慢的,她半夜就不再醒了。

接下来就是关灯睡觉,那段时间我天天说眼睛疼,睡不着,然后拿着眼药涂啊涂,xx懂事的问,妈妈,你眼睛疼啊,我说是啊,灯照的我眼睛疼,于是xx非常懂事的说,那把台灯关了吧,开小蘑菇灯,小蘑菇灯就是小夜灯,光线很微弱,转变模式就能长时间亮着。我的“阴谋”得逞了,现在又顺利的关了台灯,只开一盏小夜灯了。等她睡着之后,就把小夜灯转变成声控模式,但她基本上不再醒了,能安睡一整夜,对孩子大人都好。

现在说起来感觉挺轻松,可是真正实施起来真的很不容易,从开着大灯睡,到现在完全关灯用了三个多月的时间,对于孩子来说,要改变一个习惯并不容易,有的时候需要极大的耐心,循序渐进的来,不要着急,在用一点儿小技巧小“阴谋”,一定能改掉坏习惯的。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小编推荐

循序渐近培养孩子独立性


循序渐近培养孩子独立性

培养孩子独立性的原则

培养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是一项长期、繁琐、细致的工作,进行这项工作,家长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要有耐心,不厌其烦。例如,教孩子自己穿鞋、系扣子、家长要先教给孩子正确的方法,耐心观察,还要及时地鼓励,耐心地帮助。这比家长亲自替孩子穿鞋、系扣子自然要麻烦些,又费时间,但是要知道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就是从一件件生活小事中培养起来的。

二,要遵循由简到繁、循序渐进的原则。例如,在培养孩子独立吃喝方面,1岁时教孩子用小勺吃饭,到1岁半左右,就要教孩子左手扶碗,右手拿勺自己独立吃饭,还要教他用双手拿着茶杯喝水,饭后用餐巾擦嘴。到两岁半,孩子就能顺利地干净利落地吃完一顿饭。

三,可以通过游戏来调动孩子的积极性。例如,教三四岁的孩子自己洗脸,可以采用游戏的口吻:“今天妈妈和小明比赛,看看谁脸洗得又快又干净。”然后,给孩子一块毛巾,边示范,边讲解洗脸、洗手的顺序,孩子很有兴趣地学习洗脸的动作。

四,要做到要求一致,持之以恒。不能把幼儿园要求孩子做的一些事情,回家后由家长替孩子做,或者父母要求孩子做的,奶奶却来包办,这都不利于孩子独立生活能力的培养。只有老师、家长协调一致,共同要求,反复强化,形成巩固的条件联系,才能使孩子早日形成独立生活的能力。

五,对孩子晓之以理。家长应该让孩子知道,为了使家庭生活得更美好,使孩子生活得更舒适,爸爸妈妈除了每天上班以外,回到家还要做很多事情,父母是很辛苦的,孩子也应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让孩子感到自己是家庭集体的一个成员,他应该为家庭做一些事情,这样就能逐步形成劳动的习惯。培养孩子独立性从日常小事开始

9个月学用杯子喝水

最佳时机:通常宝宝在9个月左右就能用杯子喝水了。这时宝宝会发出一些信号,如当妈妈用玻璃杯喝水时宝宝会特别留意关注,或是他会做出咂舌头的动作。

训练方法:先给宝宝一个塑料杯子,杯子里的水要少,以免呛着宝宝;然后帮助他把杯口靠近嘴边,将水缓缓倒入自己的嘴里。当宝宝喝到水时,哪怕只喝到一点点,也要及时表扬他。在帮助宝宝掌握喝水动作之后,再渐渐地增加杯子里的水量,或把清水换成其他饮品。

提示:早期让宝宝自己用杯子喝水,可以锻炼宝宝的认知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对宝宝动作技能的发育是非常有益的。

2岁学用筷子

最佳时机:如果宝宝可以握住蜡笔,并能用足够的力量在纸上画画时,意味着孩子的手指运动技能已经得到了充分发育,可以让他尝试用筷子和勺等餐具了。

训练方法:应多给宝宝自己动手用筷子夹菜和用勺子喝汤的机会,父母可以坐在宝宝的身边,让他自己体会要领,可以先从用筷子夹起豆角这些容易夹的食物开始。一旦宝宝学会自己动手吃饭,他对食物的兴趣就会越来越浓。

提示:由于此时宝宝的年龄还不到2岁,父母应特别提防孩子被食物噎着的危险。因为只有到了2岁左右,宝宝才拥有一定的咀嚼能力。那些宝宝还不能咀嚼的食物,暂时不要让他夹着吃。

3岁左右学穿脱衣服

最佳时机:3岁左右,宝宝就开始有了自主意识,他对穿衣服的兴趣渐渐浓厚起来,会自己去拿衣服或裤子往身上套,有时还会试图脱去所穿的衣服、鞋子等。这时父母可以不失时机地教会宝宝穿、脱衣服和鞋子了。

训练方法:为宝宝准备一些容易穿、脱的衣服和鞋子,如系扣子相对简单的上衣,带有松紧带的裤子和裙子,以及粘贴式的鞋子等,并且要非常耐心教宝宝穿、脱的简单步骤。宝宝在尝试穿衣时,父母要细心地观察,及时为宝宝纠正动作。

提示:当宝宝穿好时,父母一定不要忘记给予鼓励,宝宝会因此很高兴,觉得穿衣是件十分有趣快乐的事情。虽然这比父母亲自给宝宝穿、脱衣服要麻烦些,但是宝宝的独立能力就是从这一件件小事培养起来的。

4岁学会自己入厕

最佳时机:通常宝宝到了4岁左右,就会主动要求父母离开卫生间,由自己来处理大小便问题。不过,这需要取决于家庭的生活习惯,同时和宝宝的成熟程度和个性也有一定关联。

训练方法:宝宝刚开始自己解手时,父母可以把卫生间的门微开,并告诉宝宝当他便完后就通知父母。如果宝宝坚持要把卫生间的门关上,那就提醒宝宝为了安全不要把门锁上。通常在宝宝上幼儿园前,父母可以帮他擦屁股,或检查他的小屁屁是否擦干净了。

是不是肠套叠影响的宝宝晚上入睡


我家宝宝聪聪1岁半的时候也得了这个肠套叠,不过当时我不知道就看着孩子在那哭,心里别说有多难受。那天中午吃过饭,爷爷带着聪聪到楼下玩,玩了没多久聪聪突然就大哭不止,爷爷怎么哄也不行就把他带上来了。

我当时以为他困了闹人,就哄他睡觉结果哄着哄着就睡着了,睡着睡着就吐奶了,接着就哭,感觉很痛苦,哄哄又好了,过一会突然又痛苦大哭,就这样反复了好多次。一会好一会哭,双腿腿蜷缩,都怪我当时不懂,也没重视,带聪聪去医院的时候都快天黑了。

到医院做B超聪聪被确诊为肠套叠,用充气法往孩子屁股里给肠子充气!聪聪哭得嗓子都吼哑了,看着我心疼死了!结束了之后一夜都不能给孩子进食包括喝水喝奶,只能一直挂水!医生说得了一次肠叠套以后就非常容易反复!

两岁之前发病的概率多,越大越少!之前不知道这种病,住进了医院才发现住院部好多孩子都是肠套叠,有个宝宝11个月已经反复5次了!三次充气两次手术!不过好在现在孩子已经痊愈了,没有再复发过。

肠套叠就是指一段肠管嵌入到相邻的一段肠腔内,给肠内通过的物体造成阻碍。患肠套叠的婴儿,会不停的哭闹,每次哭五六分钟,持续十二个小时,如此循环往复,直到宝宝哭到筋疲力尽,脸色苍白,昏昏欲睡为止。12个小时之后,这些症状会逐渐消失,而后,宝宝开始出现吐奶和大便出血的情况,治疗不及时很容易延误最佳治疗时机。肠叠套凶险,宝妈平时要给宝宝做好预防措施。

1. 合理饮食,婴幼儿的肠胃非常脆弱,宝妈要科学喂养,不要过饥也不能过饱,添加辅食的过程要循序渐进,不可以操之过急。

2. 注意防寒保暖,天气越来越冷,宝妈要注意给宝宝增添衣物,尤其要保护好宝宝的小肚子,防止宝宝因为肠胃受寒而发生肠功能失调。

3. 如果发现宝宝有肠套叠的前期症状,一定要及时送宝宝到医院治疗,尤其曾经是肠叠套患者的婴幼儿,家长更加要伤心,千万不要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如何改掉拖拉的习惯


生活中爱磨蹭的孩子不少,给自己和家长带来不便,还耽误和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如何纠正孩子这一不良习惯呢?

一、排除无关诱因,让孩子专心做事

一个小女孩在上学前做事总是磨磨蹭蹭,原因是她做事注意力不集中,容易被无关的事物所吸引。比如,正在吃饭,窗前有只小鸟飞过,她就会放下饭碗去看个究竟;正在画图画时,忽然听到电视里的声音,就会丢下画了一半的画,跑去看一眼电视,留下半拉子图画磨蹭着不肯马上画好,其他的事也雷同。所以,女儿做事往往“战线”拉得很长,效果还不一定好。针对她这种坏习惯,家长就商量好,她做事时,尽量保持安静的环境,排除与当时事件无关的因素,使孩子能专心于她正在做的事情上,加快速度也保证质量,慢慢就养成了利索的好习惯。

二、加强时间观念,培养孩子把握时间的能力

孩子磨磨蹭蹭,与他们没有时间观念有关。一个家长的女儿就是俗话说的那种“老虎紧追到脚跟,还要回头辨雌雄”的人,是个典型的没有时间观念的孩子。由于磨蹭,上学经常迟到,被老师批评是家常便饭。对此,家长非常苦恼,下决心帮她改正。首先,应该帮她认识磨蹭给她自己和父母都带来不好的后果,她接受意见并表示愿意改正。接着,与孩子一起制定一个互相监督的计划,让她监督 妈妈 有没有磨蹭现象,爸爸做裁判,记录结果并及时报告。与父母一起制订了生活日程表,记录每天早晨穿衣、盥洗、吃饭等所用的时间,一段时间后看有没有进步,女孩开始为自己的进步而高兴,主动加快了自己的做事速度,时间观念也加强了。现在她会根据时间来调节做事速度,有了初步合理把握时间的能力,迟到的现象几乎绝迹。

如何改掉孩子拖拉的毛病


为什么孩子会磨蹭拖拉?

1、孩子缺少时间概念

孩子由于生活阅历少、心智不成熟,对时间缺少概念,1分钟、半小时、3小时对他们来说只是一个数字,他们不知道具体是多长时间,也没有一个比较的概念。所以往往时间到了,他们还没意识到。

2、幼儿注意力分散

越小的孩子,专注力越差。他们可能在临出门穿鞋子时,会被旁边的玩具吸引而转移了注意力;又或者要穿衣服时,被身体接触被单的奇妙感觉所吸引而忘记了穿衣服……并不是孩子故意跟大人作对而故意而为之的行为。

4招让孩子“勤快”起来

让孩子对时间产生紧迫感

大人可以根据具体情况,从10开始倒数,也可以从3开始倒数。比如“睡觉倒计时开始了,你现在只有三秒的时间,3,2,1”。

倒数能给孩子留出过渡时间,让他们有所准备,无论从心理上还是行动上,更容易被孩子所接受。

让孩子得到肯定

一味的批评、催促只会激发孩子的逆反心理,当孩子哪件事做得好就应该适当表扬,引导孩子以此为荣,通过一件事慢慢扩散到更多方面。

但需要注意的是,避免在孩子受到表扬高兴的时候泼冷水,提以往的拖沓行为。

让孩子对事情产生兴趣

比如和爸爸妈妈比赛穿袜子,看谁更快。家长在比赛时,可以故意放慢一点,让孩子觉得有取胜的可能,让孩子觉得自己能做得很快。

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孩子最大的榜样就是离自己最亲近的父母。

让孩子承担“后果”

家长不妨规定做事情的时间,甚至可以给孩子列一个时间表,要求孩子按时完成,同时让孩子承担做不完事情的后果。

比如迟到、吃不饱、完不成作业等。只要养成习惯,以后孩子的生活就会有规律了。

相比之下,孩子拖拉磨蹭时,如果大人指责打骂孩子会有什么危害?

怎样改掉孩子拖拉的习惯


孩子做事慢,或者磨蹭,有的与孩子的性格有关,有的和孩子的生活习惯有关,家长不能一概而论,如何改变孩子做事拖拉的习惯,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帮助孩子改正做事拖拉磨蹭的习惯。

一、定规矩 勤督促才有效果,可以定了一个不成文的规矩。

父母安排的事情没做完,不许看电视;家庭作业没按规定完成,不许上网;帮父母买东西超过了时间,”功劳”减半……开始孩子也许会屡屡”犯规”,但是记住别客气,拒绝他看电视或上网。提醒孩子当事情确定了之后一定要立即行动,在行动中不断纠正和完善自己的行为,哪怕是芝麻粒大的小事。他把闹钟定在早上六点,可是当闹钟响起,他却觉得睡意正浓,于是干脆心烦地把闹钟关掉,倒头继续睡。如果让这种情况继续下去,那么他将来就很容易养成懒惰拖拉的坏习惯。

假使你经常引导他,让他在潜意识里时刻告戒自己这样不行啊,"立即行动"、"现在就去做",那么他就会就会迅速立即爬起来。让孩子记住:立即行动,改变拖拉的习惯,将改变他的一生。

二、让自然后果教育孩子,把方法教给孩子。

我的女儿经常磨蹭,做事拖拉。特别是每天早饭都要我们不停地催促,有一次我和她妈妈商量,决定要改变女儿吃饭拖拉的习惯,于是跟女儿讲从某天开始早饭不再催她,自己安排到学校的时间。于是选择一天自己早上第一节没课的早晨,妈妈自己吃好早饭就上班去了,我吃完饭后就在看书,女儿自己慢慢吃,等她吃好后,上学就迟到了。上学迟到是最倒霉的事情,孩子很怕。然后让她自己分析,上课为什么会迟到。她自己找到了迟到的原因,在于迟到拖拉。从那次以后我们再也不要担心她早饭拖拉,她自己会看时间几点前必须吃好。

教育孩子怎样提高做事的效率,比如,晚上临睡前就把第二天用的东西准备好放在容易拿到的地方,以免乱找耽误时间;告诉孩子经常用笔把该用的东西和需要做的事记下来,防止丢三落四昏头昏脑影响效率。

三、给孩子营造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

如果孩子做作业经常忙活到半夜,而他的同学早早就做完了,甚至还有时间看电视。这个时候不要总是怪孩子不好,拖拉、磨蹭。自己的家庭环境对孩子是否有比较大的影响,孩子在做作业的时候,家长在做什么,是否干扰了孩子的学习。另外,即使在做家务时,也尽量防止发出很响的声音。家里的环境安静了,孩子学习的效率得到了提高,拖拉的现象就会减少。

虽然这样做家长的活动受到限制,但是能给孩子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 有的孩子做事情拖拉或者磨蹭,有自身的原因,也有外来因素的影响。比如孩子贪玩、受到不应有的干扰、因问题难以解决而犯愁犹豫,这都可能造成孩子拖拉、磨蹭的习惯。动气不如动心,花心思帮助孩子找出原因,对症下药,就能改变孩子拖拉的习惯。

早间故事改掉宝宝赖床的毛病


不知道每天早上,有多少上班族妈妈要和家里磨蹭的小孩斗智斗勇,用上十八般手段,完成起床、穿衣、洗漱、吃饭的例行功课,冲锋般赶在托儿所关门前把孩子送进去,然后庆幸自己终于在打卡机上的最后一秒踏进办公室。总之,我的宝宝总有本事在我“快点快点”的催促声中保持她悠哉悠哉的节奏。

婆婆说,孩子要早睡早起,不早睡怎么能早起?小孩子就像春天的笋尖尖,喝着早上的露水,才能蹿着往上长。你晚上别给她讲故事了,要讲早上讲,把她讲讲醒。是啊,我怎么没想到呢?

从宝宝喜欢上故事开始,我就每天晚上给她讲睡前故事,我相信书上说的那些温馨的故事有催眠的作用。但实际情况是,因为白天见不着妈妈,她很珍惜晚上和我同床夜话的时间,怎么舍得睡觉去!

她会点播情节曲折的故事,例如小红帽。小红帽问扮成奶奶的老狼“你的嘴巴怎么这么大”,老狼说“我的嘴巴这么大,就是为了吃掉你”,她就咯咯咯笑个不停,以此来“提神醒脑”。她会要求我给她泡奶喝,然后要求上厕所。她会说小了便屁股痛,要我重新给她洗屁屁。洗完屁屁继续讲故事,然后说妈妈我还要吃奶……就这么折腾到我快要睡着,她才罢休。

晚睡不可能早起,对于要上班的我和要上学的她,早睡早起很重要。听从婆婆的建议,就从睡前故事下手。睡前,我和她订下“君子协定”:故事,我讲什么你就听什么;数量,一个手张开来5个手指头,讲好一个故事收回一个手指头,不超过5个。如果耍赖,我就不讲了。她只能同意。

我挑选甚至自编5个极短的故事讲给她听,情节不紧张,内容甚至有些枯燥。例如,第一个故事,小蝌蚪变青蛙,小蝌蚪长着圆圆的脑袋细长的尾巴,小蝌蚪黑黑的,然后长出两只后面的脚,再长出两只前面的脚,最后变成绿颜色的青蛙,故事讲完了。第二个故事,毛毛虫变蝴蝶……枯燥的睡前故事至少对我自己来说很催眠。

讲完故事讲道理,告诉她妈妈上班很累很辛苦,要睡觉了。然后假寐,不一会儿发出点小呼噜声,她纠缠一会儿,觉得无趣,就只能睡觉了。

两天试下来,宝宝居然能早睡了。早睡,生物钟自然能早醒,早醒的宝贵时间,当然首先要用来弥补我们的亲子故事时间。

我说你穿了衣服我给你讲故事,她就乖乖配合我穿衣服。穿好上衣,我让她在我的被窝里坐一会儿。我坐在床上,胸前拥着她,和她一起翻书,一页又一页。生动有趣的故事讲下来,提神醒脑,好过我催促她“快点快点”。一本书讲5遍,5个手指头都收回来的时候,就要出被窝啦。

因为早起,穿衣、洗漱、吃饭,就有足够的时间,我甚至早早送她去托儿所,和老师多聊了好几句,知道她在班级里不太和同学说话,看碟片会很有兴趣跟着一起跳舞……

因为我不再和她睡前“纠缠”,她很抗议地哇哇大叫,叫了一阵,我问她:“你发泄好了吗?”她说:“发泄好了。”

我把头蒙进被子偷笑,坚持下去,我相信她也会爱上“晨读时光”,做一只有虫子吃的小鸟,做一棵喝着早晨露水的笋尖尖。

感谢您阅读“幼儿教师教育网”的《循序渐进改掉女儿晚上开灯的问题》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教育孩子的方法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晚上故事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