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心换心,才能获得孩子的理解

11-12

校园是孩子的第二个家,孩子的教育工作离不开这两个大家庭!教师在一定情况下要进行家访,了解情况,帮助孩子解决问题,并使其积极健康快乐地成长!那么,家园共育要注意一些什么呢?小编收集并整理了“以心换心,才能获得孩子的理解”,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以心换心,才能获得孩子的理解要说的还是上次回娘家的事,最近发现**同学越发不爱去姥姥家。以前我是一月半载的去一次,隔段时间不去心里就特别挂念二老,自大**排斥去姥姥家后,间隔的时间明显增长。上上周本来都有打算动身前往,可**小宝不想去,无奈之前因为有许给他承诺可能去科技馆也可能去姥姥家,当我最终决定姥姥家的时候,小子不愿意了,抓住妈妈说去科技馆的事数叨:妈妈说话不算数,妈妈都是大人了还骗小孩,妈妈都有孩子都这么大了还这么说话不算数”,真是让我哭笑不得啊!罢了,为了在孩子心里树立诚信妈咪形象,这次我就舍了心里那份念想陪小**科技馆吧!这周末为了不让小子再有其他想法,事先我就提醒他说这个周末要去姥姥家,并且引诱他说我们可以去扒土豆、摘黄瓜……,周六小子满心期待的爽快答应。周末一早准备出发的时候这厢小子又改变主意了,“妈妈,我不想去姥姥家”我说“可以,你不去可以,可是妈妈要去,你可以跟着爸爸或者奶奶”,"不行,妈妈也不要去,我要让妈妈带我出去玩,就这一次,最后一次妈妈带去玩吧”听到这我开始脑袋冒火,事先说好的约定早都抛脑后了,开始央求耍赖,更让我想不通的是为什么他不喜欢去姥姥家呢?姥姥家并不是没有人陪着玩,有大两三岁的表姐,每次姐姐听说弟弟要去都是翘首期盼的,姥姥也是好吃好喝的招待这娃,越想越气,问他原因也不说,反正就是不想去,气头上我不分原因的一顿训斥,小子开始呜呜的哭开了~~之所以这么强烈的回家原因,还有更重要的一点是这天是父亲节,我必须要回娘家,必须要见见老爹老娘,才能把心里那颗思念的种子掐死,即使外面下着雨,我也非去不可!平静了下自己,看着哭泣的小**,心里开始软下来,拉着小子到卧室关门单独和他谈谈。首先抱了抱儿子,耐心询问,“宝贝,你是不是每天都可以见到妈妈,一块吃一块睡有妈妈的陪伴?爸爸呢?是不是也天天可以回家,每天都能见到自己的爸爸妈妈??可是妈妈呢,妈妈可是很长一段时间才能见到自己的爸爸、妈妈,妈妈长时间不见真的很想念他们,如果是你,长时间不见妈妈是不是也会非常想念妈妈?小子哽咽的憋着嘴认同的点着头,继儿我又问那宝贝愿不愿意陪着妈妈一起去看完妈妈的妈妈、爸爸(姥姥姥爷)?儿子又是点头,眼睛满是对妈妈的理解……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延伸读

理解孩子,帮助孩子


理解孩子,帮助孩子“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随着幸福拍手歌的响起,又是孩子们载歌载舞、展示自己才艺的圣诞节到了.

当小朋友都乐呵呵地手舞足蹈的时候,家长们有没有发现,有些孩子身体很灵活,蹦来蹦去像兔子一般,但是有些孩子相对就表现得笨手笨脚,走路一板一眼,磕磕碰碰的……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差异呢?其实,这是孩子后天训练不足,身体协调性不良的一个表现。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该怎么样去改善小朋友的这种情况呢?其实音乐就是一种很好的方法。音乐是和语言、动作、舞蹈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让孩子通过动作的快、慢,动作的高、低,动作的强、弱来感受音乐,将有助于发展孩子的肢体协调能力和对音乐的感知力。

随着音乐的落幕,迎来了我们的主题节目:亲子游戏。这次我们一起感受语言的力量,这个游戏叫:两分钟国王。游戏很简单,在两分钟内,小朋友是国王,家长是百姓,百姓要听国王的话,国王要百姓做什么,百姓就得做什么。就这样,很有趣的事情发生了,有位小朋友叫妈妈扯自己头发,有位小朋友叫爸爸做一百个俯卧撑,有位小朋友太害羞不愿意出来做国王,有位小朋友站了半天说不出指令,有位小朋友权利大反转,指令他爸爸当国王,自己当百姓……

你喜欢被人指挥你的生活吗?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的家长才是国王,每天对我们的小百姓们指手画脚,但是你的小孩又能不能如你所愿,你要他做啥他就做啥呢?每个小朋友都是独立的个体,他有他的思想,也有他控制不住的行为,例如说上课不专心、怕黑、咬指甲、学不会跳绳等等,不一定是他故意要跟你作对,而是他真的是力所不能及,是他生理性的神经发育不完善,感觉统合能力失调,加上后天没得到适龄的、相应的训练所致,爸爸妈妈,这不是孩子的错啊!

让我们从心出发,理解孩子,帮助孩子,祝愿每个小孩子的每个圣诞都快乐!

家长获得孩子尊重的三大秘诀


要让孩子尊重你,你首先得尊重孩子。那么,家长如何才能获得孩子们的尊重呢?这里有几个“秘诀”:

办法一:多商量,少命令。

比如提醒孩子该做作业了,可以这样说:“到时间了,你是不是该做作业了?”而不要直来直去地说:“别看电视了,快去做作业!”

再比如请孩子给家长做一件事情,可以这样说:“你能帮我把那件衣服拿来一下吗?”而不要说“把那件衣服给我递来。”

如果孩子帮你做了,你还要记得说一声“谢谢”。这样,孩子就会感觉你很尊重他,心情会很愉快,而且也很愿意听家长的话。

办法二:多引导,少训斥。

家长对待孩子,要像对待成人一样,不要有一点错就总是板着脸指责他,而是应该委婉地指出来,尽量避免伤害他的自尊心。

如孩子的作业字迹太乱,家长可以这样说:“你做作业的速度挺快的,真不错。不过,要是能再把字写得整齐好看一点就更好了!我相信你要是认真写,一定能行!”家长切不要在作业本上指指点点,愤愤地说:“你看你,这写得像什么字呀?乱七八糟的!”

有的家长可能会这么认为:把孩子当一个成人,委婉地给他指出缺点?他能改吗?若有这份觉悟,他还叫什么孩子!

其实相反,家长越是尊重孩子,孩子就会越自尊,越是自尊,他就会越会注意修正自己的言行,以更加赢得别人的尊重。因此,委婉地指出孩子的缺点反而会比赤裸裸的训斥效果好得多。

当然,具体情况还得具体对待,对于孩子的坏品行、坏习惯等原则问题,父母不必要委婉,但也不可采用训斥的方式,而是要平等而又严肃地与他谈话,指出其危害性,要求其改正,并订出一些惩罚措施。这样的态度比打骂责备更容易让孩子接受。

办法三:多和孩子交朋友,少窥探孩子的隐私。

很多孩子都特别反感家长翻看自己的书包,偷看自己的日记。而家长之所以这么做,主要是相借此了解自己孩子的所思所想,担心孩子有什么事瞒着家长,有利于及进教育。家长的想法没有错,因为孩子毕竟是需要父母的教育引导的。但是,难道没有更好的办法了解孩子吗?有!那就是多和孩子交朋友。

家长平时应多抽时间和孩子聊聊天,问一问孩子学校的事情,人际关系情况,对一些事物的看法等等。

如果孩子告诉你一些真实感受和想法,如对某男同学有好感,或某男对她有好感等,千万不可指责她,要站在孩子的立场先去理解她,然后告诉她该怎么办。对于孩子遇到的一些人生困惑,父母要耐心地给他们指导帮助,为他们解疑答惑。

这样,孩子感受到父母对自己尊重和信任,他们也会越来越信任父母,就会把父母当成倾诉对象,而不是保密对象了。

记住:即使再小的孩子,也是应该得到尊重的人!请尊重你的孩子吧!

理解孩子,引导孩子,发现孩子


理解孩子,引导孩子,发现孩子xx刚才来上班,还没落座,就对我说:“今天中午快被孩子气死了!”

事情是:中午xx给孩子洗了澡,希望他舒服地睡个午觉。而且孩子感冒未愈,她很怕孩子吹到风。于是,她想方设法哄着孩子躺到被窝里来。

可是,孩子却被窗外楼底一个马戏团给吸引住了,非要站在床上对着窗户往外瞅。而窗户又因为没有及时打扫沾了很多灰尘。要给他穿上衣服让他下地去看,不肯;让他睡觉,不肯;让他离窗户远点别弄脏刚洗干净的手和刚穿上的衣服,不肯;转移注意力,不买账……因为硬把他抱开,他便大哭。xx火了,“想一巴掌摔他的脸,后来想想不能打脸,所以就在他屁股上来了几下!”

最后,xx只好给孩子一瓶牛奶,总算让委屈万分的孩子渐渐止住了哭声开始睡觉。

很理解xx那种怒火。是呀,带孩子有时候真的很烦,孩子会做出一些与我们的愿望完全背道而驰的举动,考验着我们的耐心,耗费着我们的精力,更有很多时候让我们感觉无可奈何。我也经常会有这种怒火。甚至发得更厉害。不过,我真心地希望自己和所有妈妈,都能少发这样的火。

其实,孩子也是很委屈的。xx的儿子那么“不听话”,其实只是因为一点:他想看马戏团。马戏团对一个孩子的引诱力当然很大,而这个孩子恰恰还不是能理解妈妈的苦心和担忧的时候——事实上,就算到我们现在这个年龄,又有几次能真正听得进去妈妈那关于“多穿点呀,别感冒了!”这样的唠叨呢?假如xx能冷静下来,分析并理解儿子不听话的原因,可能就不会发火,而会想出正确的办法来对付。这场小小的母子冲突应该不会发生而变成很愉快的亲子时间。之后,xx用牛奶安抚和“诱骗”孩子放弃马戏团而睡觉,凑效倒是凑效了,但却有可能会让孩子今后使用类似的招数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我想xx可以这样想:对新鲜的事物感到好奇,这说明我们的孩子有了解和探索世界的欲望,这其实是好事;孩子会因为一个其实只能远远地听个声响的马戏团就如此执拗,也许平时带他外出游戏和活动的时间确实不够……这样的话,怒气可能会消。

而给孩子一盒牛奶,对洗过澡后的孩子其实是适合的,但如果能在小冲突之前就给,可能就没有“副作用”而只有健康效果了。

那么,以后,当我们被孩子“气”到的时候,先检查一下,我们是不是理解了孩子吧。

某一天,我带着**去一个朋友家里聚会。朋友的另一个朋友,也带着一个女孩,比**小一个多月,一周四多点儿。

另一个朋友,我暂且称为小A。小A可能因为从远处赶来,舟车劳顿,脸上很疲劳。吃饭时,孩子也和大家一起就坐,这时,孩子抓着调羹就往汤盆里一挖。小手也随着浸到汤里了;因为有孩子,朋友特意做了鸡蛋面条,但小A喂了几下就烦躁地放下筷子转而舀起一个芋包:“面条太麻烦了,还是这个方便!”孩子一直不肯安静下来,小A随手抓了一个辣薰鸭爪塞给她:“快啃这个,给我安静点!”

小A后来带着孩子先走了。大家继续聊天的时候谈起了小A和她的孩子,一个朋友说:“这个孩子以后可能会越来越难管教。”

我也在想,我带**可一定要把握好管教和自由的尺度。小A的孩子无疑显得聪明大方,但我个人不太赞成小A的处理方式。我觉得她太缺乏引导。比如当孩子非要往调盆里自己舀汤时,我们确实不能打击她自己吃东西的热情,但一大桌人在,可以单独给孩子一个盆或者碗,把汤盛进来之后再让孩子自己吃;面条因为一根一根很长喂着不便,其实用汤匙捣烂些就会很方便,毕竟面条比淀粉做的包子更好消化更适合当主食一些;薰鸭爪因为味浓且香啃着很来劲,但这不是适合孩子的食物,偶尔让孩子尝尝未尝不可,不过应该撇弃那种不耐烦的口吻和态度。

一个不到一岁半的孩子肯定还缺乏管理自己和独立的能力。但又正好是自我意识构铸期,什么事情都想自己试试,有时候还表现得特别执拗。适合培养一些技能(比如吃饭),却又还离不开养育者的认真指导或者引导。这种指导与引导,需要的是耐心,需要坚持,需要技巧,孩子会在指导者的善意和耐心中,体会到兴趣的。

和很多人都会理解的一样:“孩子都是那样,很烦人,很难对付。”引导得好,可能就会很可爱,很好对付了。现阶段很辛苦,但总有一天会轻松下来的。林怡说:“现在的教是为了将来不教。”那么,现在的累,是为了将来不累。

看很多育儿博客,经常会对着电脑会心地笑。因为我觉得好多博客,尤其是初为人母的父母们写的博客,总是显得非常有激情,把孩子一个小小的动作都写得“热情澎湃”,好似养了一个世界一流的孩子——事实上,哪个父母不是这样过来,而且现在仍然如此呢?如今,我努力克制自己这样沾沾自喜,自以为是。不过还是很感慨:没有养育孩子,真的发现不了孩子的世界,那么神秘,那么有趣,那么烦人……

**三个月,有一天我把他放在躺椅上“坐”着,他爸过去哄他,但有所疏忽,导致**往边上一靠,碰疼了头。哭。然后我冲出来去抱起他安抚,他爸很内疚地追过来也想看看“伤势”,不想这家伙竟然明确地对他爸表示不满:“哼!”至今我都想不明白,这么大点的人怎么就知道发泄不满呢?

**前几天在街上,硬是要下来自己走,结果碰到一个台阶,他转过身来拖他爸:“帮帮忙!”我听了有些发愣:“谁教他说这话的?”

**要拿牙刷玩,我立即悄声对他爸说:“先把我新买的那只拿开。”结果在满把牙刷中,**一个也不要,冲着他爸不停地说:“拿来!拿来!”到底什么时候我那么轻声的耳语让他给听去了而且判断出是关于牙刷的事?

……养育孩子实在很辛苦,这种辛苦一般人真不太能体会,不过快乐又终究回报了我们的辛苦,仅仅是你看着孩子这样“无师自通”地成长,每天都让你有一些发现,就已足够。

在辛苦中发现孩子吧。

家长如何鼓励孩子的理解


家长如何鼓励孩子的理解这星期学习《家长如何鼓励孩子》一课,鼓励是促使孩子积极向上的有效手段之一。孩子受到鼓励之后,会积极努力的把事情做好,在学习上也会更加努力。但是鼓励也是需要方法的,方法不得当,反而会适得其反。

鼓励是促进孩子进步的有效的方法之一。每个孩子都希望受到家长和老师的重视.**班级一开始就使用钢笔,由于去年我们没让**上幼小衔接班,**一上来拿钢笔不习惯,字写得赶不上其他上写字班的同学,**开始回家很没有信心。我们每天都鼓励他“**,你写的很不错的,你们同学写的好那是因为他们从幼儿园就写字的,你看你幼儿园没写,现在写成这样很好的。我们不和其他人比,我们和昨天的自己比。你看你每天努力练字,现在比开始进步很多了,”**受到我们的鼓励,就每天认真练习一个字。这学期比上学期进步很大。前几天**放学回来说“妈妈,今天朱老师上课说那几个写字好的同学,要他们要加把劲了,说匡映全(**)已经赶上那几个字好的,匡映全再继续努力,就超过那几个写字好的了。”所以在孩子暂时落后的时候,家长就要不断的鼓励孩子,给孩子鼓劲,让孩子感到不是一个人在走路,后面还有我们爸爸妈妈在为他加油鼓劲!

韩老师一直给我们的理念是学习不是非得在书桌前学习,要让孩子快乐学习,除了老师布置的要书写的作业坐在书桌前。别的可以把学习的事放到生活中、游戏中学。比如**老师要求每天练口算。**每天写觉得很乏味,我就用打牌的的方式和**练口算,**兴致就很高,每天吃过晚饭就主动要和我们打牌,这样**玩的开心口算也练的不错。

**从小的理想是像爸爸一样当个警察,**的眼睛从小有点弱视,每天在家要训练眼睛,训练眼睛是很枯燥的机械动作。**爸就一直鼓励**,要想当一名警察就要孙悟空的火眼金睛,要从小把眼睛练好。长大才能当警察。所以**每天训练眼睛就很积极,每次练完眼睛自己就说恩,感觉眼睛就看得比昨天清楚了。还让我们看他的眼睛是不是更亮了。

**姐的理想是上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我们就一直鼓励她为理想去奋斗。年前外经济贸易大学的自主招生名额给他们才两个,学校按成绩分配,**姐没排上,**爸就鼓励**姐自己自荐递材料给贸易大学,说一个人要为理想去争取。**姐就自己自荐准备材料给贸易大学,结果贸易大学真的就给回音,同意**姐参加自主招生了。虽然自主招生的成绩不理想,**姐感到丢人。但**爸告诉她”虽然自主招生成绩不理想,但你有为自己理想奋斗的精神,以后想起来你会无怨无悔的。为自己的理想付出的努力不丢人。那些不敢为理想奋斗的人才丢人呢。我们继续努力参加高考,继续为贸易大学努力奋斗!”**姐很快放下包袱投到学习中。

有时可以借老师、孩子崇拜的人的口来鼓励孩子,孩子都是好面子的,老师或是他崇拜的人鼓励他效果会更好。我经常与老师沟通,有时想让**哪个方面好点,我会让老师来鼓励**,孩子是很看重自己在老师心中的位置的,俗话说老师一句顶家长十句。**姐考试有时考不好,我也会经常和老师沟通,让老师来鼓励她。老师的鼓励使她自信心大涨,会放下包袱,信心十足的。

孩子做错事时更要鼓励孩子,不能一味打击,一味打击孩子,会使孩子在以后的成长路上于是知难而退的。孩子做错事时,我们要帮助孩子分析错在哪里,引导孩子想出正确的方法,这样孩子以后再遇到困难,他就知道动脑筋想出办法的。孩子自己也不想犯错误,犯了错误孩子心里也很有愧疚感的。比如**有时考试粗心,我们都和他一起分析错误原因,告诉下次注意的要点,同时鼓励他,相信他一定能改掉粗心的不足的。

有时用激将法也可以鼓励孩子,激将法可以趁机激励孩子改正缺点,挑战自我,通过父母的鼓励和孩子自身的努力,能够磨炼孩子的意志以激起孩子“不服气”、“不服输”的精神,使孩子产生一种奋发进取的“内驱力”,将自己的潜能充分地发挥出来,从而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今天中午我就用激将法来鼓励**,**每次吃饭比较费劲,老喜欢要人喂。中午回到家,发现**不吃饭撅着小嘴坐在床上,好像有点生气了。**姐也悄悄告诉我**又想让人喂饭了。于是我对**姐使个眼色。**姐一边吃饭一边大声说“妈妈,饭都让我吃光了。鸡腿真香啊。妈妈你也赶紧来吃吧。来晚了我都吃光了。”**姐一边吃一边还发出很享受的样子。**眼睛瞟瞟我,还没动。我不看**对**姐说“人家**今天可能不饿,不饿可能就不用吃了,我们吃吧。**不喜欢吃鸡腿了。你看舅奶奶辛苦喂的鸡,这草鸡的鸡腿真香。**不饿,吃不下这鸡腿了。我们赶紧吃吧,要不都凉了不好吃了。”**一听赶紧从床上下来,自己做到桌前拿起鸡腿就吃,边吃鸡腿还边就着米饭。呵呵,饭吃完了,也没用人喂。所以方法得当,正话反说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的。

据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个孩子承受外界环境的刺激或压力都有一定的限度。在这个限度内,父母给予刺激、压力的强度和孩子的“内驱力”成正比,压力就会变成动力。激将法不能超出孩子的承受范围的,否则适得其反。当孩子孩子遇到失败和挫折时,我个人感觉用激将法是不太合适的,最好还是用鼓励和安慰的方式;当孩子取得成绩骄傲时或有不合理要求时,可以运用激将法来激励他。

对于孩子来说,特别是当孩子遇到挫折和困难时,家长的鼓励,就是孩子前进的动力,能提升孩子的自信心。特别是在当今应试教育背景下,我们家长更要多鼓励孩子。当孩子告诉我们考试没考好时,我们要表现得没什么情绪变化,让孩子把卷子拿出来,和孩子一起分析错在哪儿鼓励他:你看,你弄明白了下次考试就不会错了。要是感到自己无法控制情绪就去卫生间洗把脸,照照镜子,做几个深呼吸。家长的鼓励是对孩子能力的尊重和信任,我们要赏识孩子的努力过程,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时,最受用的就是鼓励,鼓励就像是炎炎夏日的凉风,能给我们带来清凉,能给我们带来前进的动力。

我记得有句话:读万卷书不如行千里路,行千里路不如与贤人同行,与贤人同行不如名师带路。我相信在韩老师的带领下,我育儿的道路会越走越宽。

做父母的要理解孩子


做父母的要理解孩子前两天,下班接xx回家的路上,xx对我说:“妈妈你看看我的腕表吧!”说着打开手心。让我看到腕表像断了脚的螃蟹。于是我问:“它怎么会变成这样了呢?”xx:“我也不知道,就在放学的时候我走着走着,突然发现表掉在地上变成这样了。”听了xx这个迁求的解释,我就知道小不点在说谎。于是我故意说道:“噢!原来是这样呀!还真是便宜没好货,才用了一个多月就坏了,不过一分钱一分货,戴了这么久也值了。xx听了我这样说。反自己觉得可惜起来了:“这表还挺好用的,现坏了,我就没表了。”我安慰道,没关系,等到家了,妈妈帮你修修。xx:“怎么修呀!表带都不知掉哪了。”那你就跟爸爸说说,让他帮你重买块吧!xx听了忙应道:“好呀!那你也要帮我跟爸爸讲讲。”我心想这小家伙,还怕爸爸追究,想利用我来了。

睿爸下班回来,放手机时看到桌上xx的腕表,拿起来看了看问我:“这表怎么坏成这样了,表带明显地是撤断的,表心也被摔离壳了。”我跟睿爸做了个小声的动作,嘘!别这么大声。我把xx跟我说的告诉了睿爸,并对睿爸说,即然xx不说实话,一定有他的原因,现不要急着问他。表都坏了,你再追问孩子,表不会变好,何必呢!这事我们三人心里都清楚就行。这时xx在自己房间复习功课。听到爸爸回来了,就走了出来,对他爸爸说:“爸爸这表现坏了,你给我重新买块吧!”睿爸:“重新买块可以,不过今晚太晚了,等两天吧!”xx听到爸爸同意了,跟爸爸说了声:“谢谢爸爸,那我先睡了。”

两天后睿爸让我带xx去挑块表,在去买表的路上,我跟xx说:“这次咱们要买块好点的,贵点没关系,你好生保管用久点就行,不然照你之前那样,那一年下来,光这买表的钱,爸爸妈妈是接受不了。”xx听了,犹豫了一下,跟我说:“妈妈,我告诉你表坏的原因吧!是我们班同学要看我的表,我跟他说,老师说过可以带表,但不能玩,所以我不让他看。但那同学还非要看,于是就撤断了我的表带,表就掉地上了。”我漫不经心的应到,是这样,那你当天为什么骗妈妈呢?xx:“我怕妈妈找同学赔,我同学跟我道歉时说了,让我不要告诉你们,因为他没钱赔我的表,若他妈妈知道了,会打他的。”我停下了脚步,蹲了下来拉住儿子的手说:“你这样为同学着想没错,但你不能骗妈妈,你可以跟妈妈说实话,妈妈不会去找你同学,但你若说了谎就不对了,妈妈可不喜欢说谎的孩子。”xx:“妈妈,那以后我就不说谎话了,你还喜欢我吗?”我用手在xx鼻子上刮了下,说:“能知错就改也是好孩子,妈妈还是跟以前一样喜欢你。”xx马上提高了嗓门:“妈妈、妈妈我想到个保管表的好主意了,以后我就把表放在衣袖里,不再让同学看到。”我说这主意不错,妈妈不用再担心表会坏了。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避免不了会做错一些事,这时我们做父母的不要去指责孩子,多站在孩子的立场想问题,去理解孩子,让孩子在我们宽容下自己认识自己的错误。这往往比打骂、指责孩子效果来的快得多。

育儿观念:以平常心对待孩子的无意过失


育儿观念:以平常心对待孩子的无意过失

一、发挥移情作用,反对简单粗暴

从未有过过失的人是没有的。幼儿好奇、好动、好游戏,精力充沛,但知识经验贫乏,能力有限,故常有过失是很正常的。也正因为这常有的过失才构成了绚丽多彩、五彩斑斓的幼儿时期。尽管这些过失会增加父母的负担,加重父母的劳动强度,但面对过失时,父母应发挥移情作用,设身处地地思考一下幼儿过失的原因,检索幼儿整个行为的轨迹,你会发现幼儿的过失,完全是由于“能力有限”而造成的“非重大损失”的无意过失,是可以原谅的。所以简单的一顿巴掌,以求幼儿牢记教训,只能是逼迫幼儿为逃避惩罚而撒谎,从而变得虚伪起来,甚至导致多重性格的形成。长此以往,还可能破坏家庭的和谐气氛,影响两代人的感情。

二、揭过不提,一次过失不是永远错

过去的事情不论是对还是错都应让它过去。有些父母对于幼儿的一次过失,常挂在嘴边:“小心啊,别忘了你上次打碎的花瓶。”这样做表面上看是为了让幼儿总结经验,牢记教训,实质上却强化了幼儿的过失记忆,使幼儿在情感深处留下永远的伤痕,在活动中缩手缩脚,处处小心,父母没教过的一切新创意只能存在于大脑中,不敢去尝试,久而久之,大脑中创意的灵感也消失了。让幼儿听话的目地达到了,家中也不再有打碎物品的事情发生,只可惜一个富有创造性的大脑亦“沦为常脑矣”。所以揭过不提,是为上策。

三、传授知识方法,提高行为能力

幼儿对于事物的认识植根于他们的直接经验,但大部份认识直接来源于成人的教育。在幼儿的过失中,有相当部份属于“能力型”、“知识型”过失,是由于“不懂”或是“不懂想弄懂”而造成的,所以父母为避免无谓过失的过多出现,应该结合日常生活向幼儿传授初步的社会、自然常识,培养幼儿的行为能力,使幼儿知道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什么事情做得了、什么事情做不了。一味地规定这不准那不许,必然会束缚孩子好动的手脚,从而阻滞幼儿动作的发展,影响大脑的发育,影响幼儿的全面、和谐、健康地成长。这结果恰恰与父母的初衷背道而驰。

总之,对于幼儿的无意过失要以平常心来对待,化消极为积极,以利于幼儿的健康成长。

唤起孩子才能的是书籍


唤起孩子才能的是书籍

很多孩子会因为成绩差而被学校划入差生的行列,孩子往往会很阴郁,觉得自己完了,甚至是破罐子破摔,索性就放纵自己。其实每个孩子都是有自己的才能的,很多孩子的才能都是需要激发的,最好的工具就是我们常见的书籍。

其实所谓的差生,是就孩子的学习成绩而言的,这种标准非常有偏颇,早就应该被抛弃,事实上,每个人都是有长处和短处的,差生只是学习成绩方面比较差,他们并不是一无是处的。

而很多父母则会心急如焚,甚至有恨铁不成钢的感觉,为了把孩子的成绩逼上去,他们就会经常的教训孩子,督促孩子用功的学习。有的父母在情急的时候,还会对孩子大打出手。

很多学习成绩差的孩子对学习已经是没有兴趣了,过度的责备和歧视只会让孩子受到更大的打击,无益于孩子的进步。

面对学习成绩差的孩子,家长采用督促和逼迫的方法收到的效果是非常微小的,只有唤起孩子的热情才能够真正的改变他们,发现他们的才能。我们应该给孩子提供一个有各种各样书籍的读书环境,不管是学校也好,家庭也好,都应该尽全力为孩子创造这样的环境。

如果您正好在大城市并且有大型的图书馆,爸爸妈妈不妨把孩子带到图书馆去,不要给孩子强制布置什么任务,也不要给孩子指定看什么书。

让孩子自由地看书,这样才能让孩子在书海中找到自己真正喜欢的书籍。也可以把孩子带到大的书店去,让孩子买各种各样的书,当孩子长大之后,就能够自己选择喜欢的书了。

遗憾的是,我们周围愿意给孩子提供一个拥有各样书籍的环境的父母是不多的,很多家长都只会给孩子提供辅助性的书籍,而把其他的课外书定为“杂书”,甚至是限制孩子看。给孩子提供多样的书籍,才能从孩子最感兴趣的书籍中发现孩子最佳的才能所在。

如何才能提高孩子的情商


情商主要是指那些与认识自我、控制情绪、激励自己以及处理人际关系等相关的个人能力。在情商所描述的各项能力因素中,自觉、同理心、自律和影响力是四种对现代人的事业成败起决定性作用的关键因素。

玩可以增强休魄、开发智力、促进交流、带来欢乐。在玩的过程中,孩子事有充分的自由.没有任何外来的压力和强迫.由于所反映的是孩子最感兴趣的、印象最深刻的事物.所以孩子的愉感得以诊治,情绪稳定、愉快、积极。同时游戏也丰畜和深化了孩子的情感,例如孩子扮演老师,不仅模仿老师上课、带孩子做游戏,也棋仿老师体贴、爱护学生的情感和态度,对孩子的惰感有粉潜移狱化的影响。有的孩子还可以在玩中自由抒发情感,排除不愉快、愤怒、紧张和恐惧等消极情绪。

孩子必须在与同龄伙伴玩耍、打闹、博弈、友情、冲撞以至恶作剧中锻炼自己。一个健全的人摇要的不仅是理性的指示.而且是人格的发育和情感的成熟。后者只能在“游戏竞争“中获得。孩子在玩的时候,可以充分体验到各种情感,例如经历到被别人冷落了怎么办,被别人误解了怎么办,被别人欺骗了怎么办等等情感问题。使得孩子必须在愤怒与忍让,生气与宽容,容羞与勇气,仇恨与和解,留恋与创舍,伤心与快乐等情感纠葛之间作出自己的选择。趁议家长多给孩子创设群体游戏的机会。让孩子与同叶、异龄.同性、异性伙伴充分交往。

通过操作、摆弄玩具,孩子能多次体验到自己的动作使客体发生了变化,例如:婴儿用手摇动铃鼓发出哗啦哗啦的响声,致使产生了自我意识,然后他会反复互复这个动作来验证自己的能力并由此产生了对自己的信心。孩子在和同伴玩的过程中。能充分展示出自己的特点,并在与别人的比较中发现自我,了解自己的优势,建立自尊自信。孩子在长时期的游戏实践中不断感受和验证自己的能力,他的自信也会日益增强。同时在做游戏的过程中也了解到别人的优点,发展了对别人的尊重。因此,建议家长尊重孩子的兴趣,并鼓励孩子按照自己的兴趣和意愿充分发展。父母应由衷地称赞孩子的短一个进步,也要细心观察孩子的个性特征,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帮助孩子消除在某些方面不如别人而造成的心理压力。比如让过于好动、缺乏自制力的孩子在游戏中担任需要安静和认真工作的角色.如交通警察、图书管理员等;让过于内向、沉狱寡言的孩子担任一些交往机会较多的角色,如教师、售货员等。

在美国有些中小学,在课程中加入冥想的练习,让孩子坐下,闭上眼睛,意念集中静坐20分钟。而最近的实验发现,静坐冥想有助降低一个人的焦虑感,而且能够强化注意力的集中,进一步地提升学习效率。像这些设计得当,适合孩子的放松技巧,早早学会,对他们未来的抗压能力就会有所帮助。另外,父母也可以鼓励孩子培养健康的兴趣和嗜好,来帮助他们排解压力,例如带孩子一起体育锻炼,画画、唱歌等。心理学上的研究显示,做运动是极佳的疏压方法之一,持续做有氧运动20分钟以上,会促进大脑中脑内啡的分泌,因而在生理上起到舒缓压力的作用。

自信是情商能力的基石。自信的孩子,在面对别人的恶意攻击时能沉稳以对,并拥有良好的抗挫及抗压能力,在人际关系上也会得心应手。

父母亲该如何着手,培养孩子的自信?

事实上,父母亲对孩子的评价,对其自信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若平时只是批评而极少给予表扬,父母亲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塑造了孩子心目中不佳的自我形象。 所以建议父母亲可以坐下来,写下孩子值得欣赏的优点。而在这想特别提醒家长的是,这些优点不该是孩子和别人比较的成果,而是孩子他本身所具有的特质。比如,“很有爱心,对小动物很好;很有礼貌,会主动和朋友打招呼”等等这些人格特质,而并非“每次都名列前茅”等建立在比较之上的结果。如果要称赞孩子的学习表现,“学习很认真、负责,会自我督促念书”就会是更好的理由。多鼓励和肯定孩子,让他对自己有着合适的自信,会让他的情商能力大幅度提高。

对孩子来说,父母可以给他们的最佳的礼物就是:一份无可救药的乐观心态。心理学的研究发现,只要孩子对自己持正面的看法,对未来有乐观的态度,那父母就大可放心,这孩子这辈子不会离幸福太远。

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所以父母应该要多安排些机会,欢迎孩子的玩伴来到家里和孩子一起玩耍,学习,以及共同度过生命中的重要时刻(如生日等)。重视情商的父母亲在孩子参加这些团体活动时,关注的焦点不会是孩子与他人的比较结果,例如“我的孩子个头比别人高多少?”,或者念着“我的孩子学习比别人快还是 慢?”父母亲该观察的是,孩子在和别人的互动当中,他是主动和他人说话?还是害羞不开口?当别人跟他说话的时候,他是什么反应?而万一与他人发生矛盾,他又是如何回应的?为了防止自己又落入“与他人较量“的惯性思维中,家长们不妨准备个小的笔记本,提醒自己观察的重点,并做记录。

以上分享的是如何提高宝宝的情商。父母在培养孩子的观察力、注意力和思维能力的同时,还要培养孩子具有饱满的乐观情绪、愉快的心境、积极的意志品质、优良的性格特征等。

感谢您阅读“幼儿教师教育网”的《以心换心,才能获得孩子的理解》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教育孩子的方法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感恩的心活动方案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