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的教育向来不是幼儿园单方面的,而是需要家长的配合与帮助。教师在一定情况下要进行家访,了解情况,新的起点,新的方向,让孩子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不断成长!那么,教师可以在哪些方面与家长配合教育孩子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怎么哄小孩”,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怎么哄小孩有的家长不懂得该怎么哄他的小孩,有一次,孩子被欺负了,坐在凳子上哭,而爸爸呢,站在孩子前方五米左右,手舞足蹈地哄他:“你看,你现在这哭,欺负你的人都还没哭呢。”孩子依然在哭。如果去掉声音,外人看来爸爸肯定是在责备孩子。而我走过去坐在他身边,搭着他的肩膀,小声的跟他说了同样的话。然后孩子擦擦眼泪就跟我进了感统室继续训练。大家的出发点都是让孩子的心情平静下来,让他停止哭泣继续训练。但是方法不一样,结果也不一样。当你要哄孩子的时候,如果孩子是站着的,你应该走到他身边蹲着跟他说话;如果孩子是坐着的,你应该坐在他身边,甚至抱住他,而不是离他远远的在那里指手画脚。

这位小孩训练的时候经常不配合我们训练师的训练,怕苦怕累,还很会发脾气,让我们伤透了脑筋。但是最近我开始喜欢上这孩子,原来他并没有那么的桀骜不驯,其实这是表达他需要被关注的一个方法。他没有那么的坚强,被比他矮个子的小孩欺负了还在那里哭。他经常跟我们说他身边的事,证明他很需要别人的倾听。不知道他父母知道吗?元旦的时候这个小朋友生日了,我给他写了张贺卡:虽然你的调皮任性让我们训练师伤透了脑筋,但是我们明白,这只是你表达需要被关注的一种方法;你会告诉我们你走路时摔跤了,你会告诉我们你妈妈生日了,你会告诉我们你做的噩梦,我们明白,你需要倾听。我们都很喜欢你,希望你拥有快乐、怀抱幸福!

不久前有位五岁的小孩或许是因为隔了很久都没有来的缘故吧,在闹着不肯进去训练。我抱着他送他进了感统室,他还是想挣脱,我就抱住他和他一起坐下来,他大声的喊着并手舞足蹈的说:“我不要训练,我不做感统。”孩子处于情绪激动的时候,首先让他把声音降低,减少他的活动范围,然后跟他聊聊感统室的事情,例如上一次他的优秀表现,例如其他相识的孩子,然后再用一些好玩的东西诱惑他,他就自觉的训练了。所以孩子还是很好哄的,只是你会不会哄的问题。

从事感统训练这一行,我越来越明白世界上没有好孩子和坏孩子,只有好教育和坏教育;我明白孩子的所有行为都是有情可原的,并不是孩子的错;我明白每个孩子都是独立体,需要因材施教;我明白每个家庭在教育上能起到的作用都是根源性的;我明白做家长的要顾及和理解每个小朋友的感受,老师亦如是。

yJS21.com更多精选家园共育阅读

小孩怎么提高情商


-->

一个人成长离不开家庭、学校、社会三个方面的教育和影响。而学前儿童不能离开成人单独接触社会,所以与学前儿童关系密切的是家长。因此家庭教育对学前儿童尤为重要。于是有些家长不惜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金钱进行教育投资,结果不仅达不到预期效果,反而导致孩子厌学、学习独立性差、自觉性差、任性、自私等。

这究竟为什么?有人说是教育方法不当,其实方法无非是一招一式,只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表面的问题,而且“家无定法”,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观念,时代变了,环境变了,我们能不更新观念吗?小小年纪,整天要求他读、写、算等,按照父母的意愿安排的满满当当,他们的童年就这样被无情地剥夺了,这是拿牺牲孩子的今天来换取明天,这代价实在太大了。从某种意义上讲,连今天都不曾拥有的孩子,会拥有美好的明天吗?

专家呼吁,最重要的并不是让孩子学更多的东西,而是尊重孩子,解放孩子,还给孩子一个儿童的生活,儿童的世界。学会做人比学会做学问更重要。美国哈佛大学的教授丹尼尔·古尔曼认为:“情商是决定人生成功与否的关键”。最新的研究也显示:一个人的成功,只有20%归诸智商的高低,80%则取决于情商。如果把智力看作是一种潜在的智慧能量的话,那么情商则是唤醒这种潜在智能的笛声。

父母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孩子的情商:

一、教育孩子学会调节控制自己的情绪

一个人无法持之以恒地做完一件事情,主要就是无法抗拒来自外界的诱惑和来自内心的犹豫,如果不能控制自己战胜这些障碍,那么精力就会分散,导致事情的失败。

如果要坚持到底,完成一件事情,就必须克服来自外界和自身的困难或干扰。克服内部的干扰就是所谓的克制自己,包括情绪情感和行为习惯等。美国一位心理学家曾做过一次“糖果实验”。既观察孩子能否克制自己吃糖的欲望而忍耐一个小时,以便获得更多的糖,然而只有很少一部分孩子能够做到。当初能抵抗诱惑的孩子,青少年时期社会适应能力强,较自信,人际关系较好,能积极迎接挑战等。而缺乏控制能力的孩子则较多表现为与人相处困难、自卑,在压力方面容易退缩、嫉妒等。这一实验结果,说明了自我调节、控制情绪的根本意义。

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其生理发展密切相关,幼儿的神经纤维还未发育完善,神经兴奋强于抑制,所以不能很好地进行自我控制。而且,有的家长对孩子提出的要求,总是“有求必应”地“快速服务”,尽可能及时满足他们。日久天长,宝贝们在十分舒适的环境中习惯了,意志、情感方面像“缺钙”似的脆弱,自控能力随之下降。

首先可以从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入手,比如按时起床、吃饭,不偏食、自己穿衣服、收拾玩具等等;第二,鼓励孩子多参加小朋友的游戏,在游戏中孩子不得不学会遵守规则,服从集体,在这个过程中,他不知不觉就学会了控制自己。第三点要注意的是,家长不要放过孩子的每一点进步,今天控制一点,如果得到了肯定和鼓励,那么明天会控制更多,所以正面的强化会产生巨大的效果;第四点,家长要以身作则,不放纵孩子,也要约束自己,如果家长能够自我控制,取消不良的行为,那么孩子也会以你为榜样很好地控制自己。

二、培养孩子人际交往能力

人际交往能力是指能够准确敏感地观察别人,有效地理解别人和与人沟通、交往的能力。一个交往能力强的人,能够较好地处理纷繁复杂的关系,自如地控制各种场面。这种能力也正是衡量一个人社会性的指标,也是帮助个人更好实现社会生存的基本。所以教育部新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社会目标中明确提出: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内容要与要求中第一条又提出:帮助幼儿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养成对他人、社会亲近、合作的态度,学习初步的人际交往技能。指导要点中又进一步强调:应为幼儿提供人际相互交往和共同生活的机会和条件,并加以指导。可见人际交际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

要想拥有较好的人际关系,首先要从家庭做起。父母之间要互敬互爱,以和谐的夫妻关系为孩子营造一个温暖安全的家庭环境。然后亲子关系要经营好,家长尊重孩子的个性和自主的权利,常沟通常游戏,让孩子感到亲近和快乐。同时,要教孩子懂礼貌,有较好的行为习惯;还要教孩子懂得爱,并学会给予爱。爱就是让孩子体验爱的美好,知道父母在给予爱时所付出的辛劳,从而使孩子产生尊敬、感激之情。学会给予爱,即教孩子关心他人、帮助他人,具有一定的同情心和移情能力,去爱一切美好的事情。例如:让孩子为你拿拖鞋,捶捶腿,揉揉肩或递东西,这是孩子学会关爱别人的第一步。再如邻居家的小伙伴有了伤痛,要教育孩子在情感上,行动上表示同情与关心。孩子是否具有爱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他交友是否成功。另外,要容许孩子多与同伴交往。保证孩子有足够的时间与同伴在一起,如果孩子不喜欢与别的孩子交往,要有意识地鼓励他(她)与同伴接触、交往。这种交往是孩子获得合作的能力与情感体验的最基本的条件,它有效地养成合群性,消除孩子执拗或孤僻的倾向。即使感到交往受挫,有时也是一种学习的机会,让孩子学习宽容和谅解,看到人与人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个性差异,周围的人不可能像自己想象的那样完美,同伴之间的不同意见也会常常发生,这是生活中的正常现象。明智的家长不要为此而封闭自己的孩子,而应积极引导孩子认识社会和他人,学会与意见不同的人交往,有利于培养孩子们的协作精神和发展合作能力。

这种伙伴群体交往有四个作用:有益于培养孩子们平等观念形成;有益于孩子健康情感的培养;有益于孩子们自我个性的形成;有益于孩子团结精神的培养。父母还要鼓励孩子独立解决与同伴交往中的矛盾的问题。善于解决交往矛盾,是高水平的合作与交往能力的标志。因此,当孩子交往时出现矛盾与问题,不要回避,也不要代为解决,而要鼓励孩子独立解决,最多也只能提些建议。有的孩子只喜欢和固定的同伴交往,而不肯和其他同伴交往,这种过于挑剔的交往倾向实际上就是回避交往的困难与矛盾。对于这种孩子更要有意识地引导、鼓励,设法使其体验到交往中解决矛盾的成功与满足感,从而乐于和各种人交往。

三、培养孩子乐观、自信的品质

一个人能否征服自己,超越自我,取得成功,其人生态度起关键作用。积极的人生态度虽不能确保事事成功,但消极的情绪则必败无疑。爱因斯坦曾说:“从我自己的经验得知,最杰出的创造肯定不是当一个人不愉快时做出的。”著名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也曾说:“一个人的能力深受自信的影响,能力并不是固定资产,能发挥到何种程度有极大的弹性。”可见,高度乐观与自信将带人走向成功。

怎么培养小孩情商


相信每一位父母都深知:“为人父母者易,易在养身;为人父母者难,难在育心。”于是,如何培养出一个快乐、健康、有所作为的孩子,是天下父母的共同心愿。父母在培育孩子的过程中,不能单方面地重视智力因素的开发和培养,而更加注重孩子的心理素质的境况,如果说一个人自卑、脆弱,不能面对挫折;急躁、固执、自负,情绪不稳定,那么即使他智商再高也很难有成就,由此可见,如果想让孩子未来的路上走得更顺更远,情商的境况一定不容忽视。

那么,我们应该从那方面着手培养孩子的情商呢?

首先,培养孩子的爱心,同情心,懂得关心别人,与人分享快乐。

父母们在平时的生活中,注意一些细节,我家的纸箱一般拆开后都是存在一起达到一定的数量,拿下去给小区打扫卫生的阿姨。记忆最深的一次,遇到年迈老的奶奶提着袋子捡瓶子罐子,儿子对我说,妈妈,停下,可以把你的钱借我一块吗?我送给老奶奶,感觉她好可怜,从我的零花钱里面扣。自然我得支持他,这是一个心地善良的孩子,他能够把自己的零花钱拿出来和奶奶分享,是件好事情。

第二,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提高独立性和适应能力。

生活中,我们做父母的不能大包大揽,有的时候需要放手,让他们自己来解决,其次孩子的要求,可以缓一缓再来满足,不能一要就买。必要时可以像孩子寻求帮助,这样让孩子参与进来,像有时候去超市购物,只要小朋友一起,都像让他帮我提些物品。家中衣服的晾晒,基本上也在参与。让孩子学会处理事情,并获得成功的快乐与喜悦。这样做有利于提高孩子的独立性和适应能力,便于将来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在社会中出色地担当好自己的角色。

第三,培养孩子从小学会情感表达和控制情绪的能力。

2-5岁是小朋友情感,控制能力等培养的最佳时期,这个时候,父母应该多给孩子一些肢体语言,比如说拥抱,告诉他,妈妈爱他,而孩子也会感受到父母的爱,从而在和其它小朋友的交往中,也会愉快地交往。

第四,培养好奇心和探索精神,让孩子多动脑。

孩子对外界刺激最初是被动地接受,逐渐开始对周围的一切感到好奇,都想尝试去摸摸、看看、甚至会把玩具拆得七零八碎,这是一种求知欲的表现,也是获得知 识和技能的重要途径。如果家长什么都不让孩子动,不但使他失去了学习的机会,也会扼杀了他的积极性,将来你想让他有兴趣干点什么事,他也懒得动了。正确的 方法应该是,家长对孩子感兴趣的事,耐心地给以讲解,或一起玩。

第五,保护孩子的自尊心,给予鼓励和支持。

孩子做错事或弄坏东西都是在所难免的,不要老是数落孩子:“你怎么这样不听话!”“这个不能动,那个不能动。”这会伤害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不要怕孩 子淘气给你添麻烦而各种念叨,这样是非常容易挫伤孩子的自尊心。

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更需要鼓励和支持,千万不要泼冷水。尽管他们的梦想对你来说是那么稀奇古怪,你应高兴的是他们拥有较强的幻想力,幻想力正是创造的导师。

养育孩子就意味着不断地改变。每一个阶段的孩子都会出现里程碑式的成长,在每一个年龄段,理解什么是正常的,和孩子共同面对成长中的困惑,他们就会允许我们进入他们的世界。他们会说出自己的感受,与我们分享观点。当生活中出现冲突时,孩子会和我们站在统一战线上,共同解决难题。

父母怎么教育小孩


孩子优不优秀,除了要看孩子的天资是否聪敏,后天是否努力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决定因素,那就是家长的教育。孩子的成长一开始是一片空白,需要家长引导帮助,使其将优点缺点都表露出来,家长需要做的事就是,让孩子的优点最大化,让孩子的缺点最小化。

1

角色对换,换位思考

孩子不明白家长的付出,家长不明白孩子的潜能。所以,家长与孩子之间常存在着不理解,会使双方对彼此的定位不正确。可以尝试让孩子当“大人”,家长当“孩子”,这样会让孩子体验到做家长的不容易,家长也可以体味到孩子的立场。

2

冲劲不足,打气加油

人生道理难免会遇上挫折和失败,孩子也有失落的时候。这时候,孩子对于进步的冲劲并不大,没有什么动力去冲,又或者是孩子的努力得不到大人的肯定,孩子也会表现出冲劲不足。这种情况下,家长只要多给孩子打气加油,鼓励肯定孩子,孩子的自信心回来了,自然可以变得更加优秀。

3

热情低落,激发兴趣

厌恶也是一种情感表现,每个人都会有,孩子也不例外。孩子可能会出现厌恶吃饭、上学、读书写字的情况,这都是因为孩子的热情处于低落状态,对这些事情不感兴趣,也就没有心情去努力、奋斗。家长要激发孩子的兴趣,让孩子感兴趣,孩子自然会自觉去做。

4

绝不溺爱,冷战对待

家长溺爱孩子是现在很多家庭教育问题。事实上,为了孩子可以变得更优秀,家长是绝对不可以溺爱孩子,否则会使孩子的性格变得任性妄为。一旦孩子无理取闹,家长最好是采取冷处理的方式对付孩子。

5

逆水行舟,方显本事

孩子会有犯错、失败的时刻,不要紧,家长要引导孩子如何知错能改,如何从失败中站起来,这种锻炼机会对于孩子的进步是很有效果。

小孩怎么辅导作业好?


重视孩子的作业不仅要有态度,还要有行为。辅导孩子做作业是讲究技巧的,你不能直接告诉孩子解题思路,让孩子不劳而获,也最好不要直接指出孩子的错误,让孩子失去发现自己错误的机会。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样帮助孩子做题?

1、让孩子反复读题

许多题目并不难,只是孩子缺乏耐心阅读原题,往往只看了一遍,就感到不会做,很难,这是一种消极的心理暗示。如果家长总是迁就孩子这种消极心理,立即告诉他如何做,甚至将算式都列好了,就会使孩子养成遇到问题不想思考,依赖他人解决的坏习惯。

正确的方法是:“你很聪明,妈妈相信你,只要多读几遍原题,你会做得出来的。”当孩子做出来以后,家长要高兴地称赞:“我说你很聪明吧,只要仔 细一读题,就会做了。”这时,孩子也一定会高兴起来。孩子不会做的题,家长坚持让他“再读一遍”、“再读一遍”……不轻易告诉他,这种鼓励式的读题法是能 够“逼”出孩子主动学习的兴趣,从而获得自信。

2、用例题作辅导

对于孩子经过思考实在不会做的题目,家长也不要直接告诉原题的解法,最好的方法是根据原题,编一个相似的例题,与孩子一起分析、讨论,弄懂弄通例题,再让孩子去做原题。

由于弄懂了例题,孩子多半会做原题,如果仍然不会做原题,那么应再回到例题的讨论与计算上。经过几个来回,只要家长有耐心引导,孩子一定会做原 题。这种做法,虽然家长要麻烦一些,但能够训练孩子举一反三的迁移能力。否则,孩子总是处在就题解题的被动思维定式中,很难建立学习的思维迁移模式。

3、只讲关键点

对于有些数学难题,家长一时也编不好例题,那么,可以就这个原题,分析它的关键点在哪里,找到什么条件就好解题了,让孩子根据家长的提示,去思考、 去列式计算。而不能将算式直接列出来,或告诉孩子第—步做什么,第二步再做什么……如果这样辅导孩子,那么他的解题思路永远打不开。

当然,孩子逐渐大了以后,许多爬坡题家长也无能为力,需要请家教辅导,那么还是建议家长要求家教按上述方法去辅导孩子,不要一来就直接告诉孩子怎么列算式,怎么做题,如果是这样,看起来孩子的难题解决了,但思路总打不开。

现在很多学校都要求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因此,检查作业也成了家庭辅导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这时,家长们要明确,检查作业查什么?

1、孩子读—、二年级时,重点检查字迹是否写端正,做完作业时发现有不正确的地方,不要指出具体错误之处, 而是说出大体范围,如“做得不错,但这个题有些不对的地方,你再看看。”或者在有问题的地方画上—个小圆圈,让孩子自已找出不正确的地方,然后改正。若孩 子找出来了,就称赞孩子聪明、能干。

2、三年级以后,重点检查孩子做题的思路,算式的列法是否正确,而计算的结果一般不检查,由孩子自己确认。 如果计算结果错了,老师批改或考试时,判了xx,就让孩子自己去心疼、后悔,家长还装着深表遗憾、同情的样子:“真可惜,这儿错了一点,没得满分。没关 系,下次注意一点,会考好的。”检查语文作业,发现错别字,只在下面画个小圆点,由孩子自己查字词纠正;这样就能培养孩子对自己负责任、认真仔细的学习品 质。

当然,作为家长,更要及时跟老师沟通,说明自己家孩子哪些题还不够熟练、不是很懂,让老师可以有针对性地帮助孩子学习。对于积极配合老师工作的 家长,老师都会很愿意帮助孩子,相反,有些家长对辅导孩子作业不够重视,或者疏于跟老师沟通,很容易让老师觉得不配合工作,把所有的教育责任推给老师,造 成隔膜,不利于孩子的学习。

总之,辅导孩子作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的难度并不在于作业题的难度,而在于怎么让孩子打开思路、弄清知识点,以及锻炼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上。

小孩骂人,父母怎么教育


“孩子学会了骂人,家长该怎么引导教育呢?”对于很多家庭来说,这的确是一个很让人头疼的话题。那么,该采取什么措施呢?下面,小编整理了针对两个不同年龄段孩子的教育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学龄前阶段

遇到孩子骂人的情况,一般大家都会说,家长一定要做好榜样。是的,家长自己,不能说脏话,可是除了家长,孩子就不会接触到别的人了吗?孩子越来越来大,总是会有玩伴的吧,幼儿园里的小朋友,游乐场的小孩子,要是其中有一个爱说脏话的,你的孩子都有可能跟着说脏话的。

而且,你是否意识到,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脏话其实挺有“力量”的?

“请你离开”和“给老子滚”,强硬的程度完全不同,孩子怎么会感觉不到呢。

到了某个年龄,比如四五岁,有些孩子还很享受说脏话,看父母因此抓狂,很生气但是又拿他无可奈何的样子,他会觉得自己一下子强大了,好有能量。

那遇到孩子说脏话,到底该怎么处理呢?

首先,父母不能说脏话,孩子的幼儿园老师不能说脏话。幼儿园里的其他小朋友,不能“长期持续地说脏话”。不要给孩子一个有很多脏话的环境,如果幼儿园其他的小朋友,总是说脏话,一定请老师处理好。

其次,孩子说脏话,分两种情况,一种是情绪起伏不大,只是有点不高兴,说脏话来发泄一下。比如孩子想吃零食,家长不给,孩子就说:“你脑子有毛病啊,凭什么不给我!”

这个时候,家长先注意一下,稳住自己的情绪,不要愤怒,冷静一小会儿。

等感觉自己心情放松下来,就走到孩子旁边,以非常温柔,但是很坚定的语气跟孩子说:“我听见你的嘴里有一些不好的话,你跟我去卫生间,把那些不好的话吐在马桶里吧。”

然后带孩子去卫生间,让孩子吐在马桶里。孩子这时候会吐点口水到马桶,或者对着马桶说脏话,就让他对着马桶说好了。

等他想离开的时候,跟他确认“吐完了吗”,然后请他张开嘴,再检查一下。如果你觉得他不会说脏话了,就请他自己按下冲水按钮,把他吐掉的东西冲走。如果你觉得孩子还没有完全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就请他再吐点口水,然后冲掉。

还有一种情况是,孩子其实有较清晰的诉求。比如想去外婆家,但是因为客观条件不能去的时候,孩子情绪起伏特别大,非常愤怒,极其不满,连哭带吼“你这个坏妈妈!你不要脸,凭什么不许我去外婆家!坏蛋!”

当孩子特别情绪化,整个人都在愤怒中颤抖的时候,大人要注意的是,不要和孩子互动,不要讲道理,不要解释,不要纠缠,不要指责,不要愤怒。

不管孩子怎么吼,大人只需要轻轻地对孩子说:“宝贝,你这样吼着说话,妈妈听不到你在讲什么。你能轻轻地跟妈妈说吗?”

这时候大人可以去做别的事情,收拾屋子拖地之类的,不要围着孩子旁边,但是要保证孩子在视线之内。

孩子可能还会来干扰妈妈拖地,然后妈妈再次重复跟他说:“宝贝,你这样吼着说话,妈妈听不到你在讲什么。你准备好轻轻地跟妈妈说了吗?”

慢慢地,孩子闹够了,就会尝试着小声地问妈妈“为什么不能去外婆家”,然后妈妈可以告诉孩子为什么,并且和孩子协商,下次什么时候能去。如果之前是不同意孩子买玩具,这时候也可以和孩子协商,在什么条件下可以买,比如等下个星期,或者孩子自己攒下零花钱买。

等协商好了,照例跟孩子说:“妈妈刚刚听到你说了些不好的话,我们去把它吐在马桶里吧。”

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孩子会明白,说脏话和大吼大叫都不是正常的沟通方式,以后跟其他人的相处中,如果遇到了矛盾,他会努力平静地表达自己的诉求。把脏话吐在马桶里,孩子也会明白,“脏话”大概和便便一样,是不太好的,需要被马桶里的水冲走的,所以他也不会一直讲了。

当然,这种模式,并不是立竿见影的,孩子还是会一而再,再而三地说脏话。不过,只要坚持这个方法,用不了多久,孩子就会丧失对脏话的兴趣,不再说了。这个过程可能是一星期,也可能是半个月,父母要有足够的耐心哦。

学龄阶段

在学龄阶段,孩子的学习能力以及模仿能力都有很大程度的提高,但是非观念仍比较模糊,需要家长以及老师们更加用心地给予行为上的纠正。

1、给孩子树立正确的榜样,通过示范学习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行为模式。

很多家长会觉得:”我有时候急了骂几句又怎么样呢?孩子那么小又懂什么呢?“但心理学家班杜拉做了一个实验。他把平均年龄四岁半的小孩分为两个组,给他们观看两个视频。一个视频里,一个成年男性在攻击玩偶之后被惩罚。在另一个视频里,一个成年男性在攻击玩偶之后得到奖励。之后,班杜拉把这两组小孩带到类似的环境里。结果,观察到攻击玩偶的成人被奖励的小孩,比观察到攻击玩偶的成人被惩罚的小孩表现出更多的攻击性。

这说明,孩子虽然还小,没有当场表现出攻击性的行为,但实际上,他们已经观察学习到这种策略。当出现合适的情景时,这种行为就会爆发出来。回到题目中来也一样的。家长或者其他长辈骂人的时候,小孩已经默默地观察到长辈们的行为。如果他发现,骂人能够发泄自己心中的怒火,又能够震慑别人,当他有发泄以及震慑的需要时,便会自然而然地采取这种行为策略,并且心安理得(我爸/我妈都这样,我这样也是可以的)。

因此,家长们需要以身作则,自己不用骂人的方式解决问题。并且可以与小孩约法三章:”孩子,骂人的习惯是不好的。如果我们谁犯了这个错误,就是小狗,要汪汪汪地叫三声!“这样一来,一方面,孩子会担心被惩罚,陷入尴尬的境地(学小狗,汪汪汪);另一方面,孩子会成为监督者,提高不骂人的觉悟。久而久之,他会内化”骂人是不对的“的观念,形成强有力的自我监督。

同时,很实际的情况是,家长很难控制其他长辈,比如爷爷奶奶不骂人。如果孩子说”爷爷是小狗,要汪汪汪“,那场面会很尴尬。因此,家长还可以给孩子打预防针:”孩子,骂人这个行为的确是不好的。但爷爷奶奶年纪大了,改正就很困难了,我们也要理解他们好吗?我也希望你能从小形成这个好习惯,不然长大以后就很难改正了。“这样一来,孩子会调整绝对化的思维(我这样,大家都应该这样),慢慢学会在保持自身观念的同时理解他人,适应环境。

2.调整孩子对骂人行为的认识,对骂人行为冷处理,使这种行为模式消退。

很多家长忙了一天回到家,可能很疲劳,坐在沙发上看电视或者玩微信,对小孩缺乏足够的关注。只有当孩子有不良行为,比如骂人的时候,家长才会着急,多关注孩子的成长一些。因此,很多小孩会形成一个观念:只有我捣蛋,表现不好了,爸爸妈妈才会来关注我。因此,他们会通过负面的方式,比如骂人来获得家长的关注,而忽略了这种行为的负面影响。

面对这种情况,家长需要告诉孩子骂人的坏处,调整他的观念与动机:”孩子,骂人是很不好的行为。XXX小朋友经常骂人,所以大家都不跟他玩了。老师虽然经常提到他,但实际上也不喜欢他,不愿意理他的。所以如果你经常骂人的话,就没有小朋友和你一起玩,也得不到老师的喜爱了。“这样一来,孩子会充分认识到骂人的后果很严重(没人和我一起玩,得不到老师喜欢),从而降低了他继续骂人的动机。

此外,家长需要调整自身策略:在孩子表现得好的时候才去关注他,对于他不好的行为就冷处理,使骂人行为消退。家长可以告诉小孩:”孩子,你表现乖了爸爸妈妈才会和你玩,如果你骂人了,爸爸妈妈就不理你半个小时。“当小孩出现骂人的情况时,家长就立即告诉他:”你骂人了,所以我们就不说话半个小时。“这样一来,孩子会明白家长不理自己的原因,明白:骂人是得不到关注的,只有表现得好才能得到关注。久而久之,骂人来获得关注的行为就消退了。

3、强化正确的应对方式,帮助孩子建立积极的互动模式。

让孩子明白”骂人来解决问题“的方式是不对的之后,家长也要帮助孩子形成正确的应对策略。当孩子因为被其他同学排挤而破口大骂的时候,家长可以问问他:“孩子,你说骂人能让其他小朋友喜欢你,跟你玩吗?还是会让他们躲得远远的,更加不理你呢?”“如果你能够主动和他们说话,分享玩具,把好吃的也分给他们一些,他们是不是会更了解你,更愿意和你做朋友呢?”

通过这样的引导,家长会给孩子一个预期:主动接近,分享玩具和食物能帮助我交朋友,而骂人会把朋友推得远远的。这样的期望,也强化了孩子积极的互动方式,让他更有动机去友善地与人相处。

当孩子调整骂人行为,采取更积极友善的应对方式时,家长也可以给他做一桌好菜,或者带他到儿童乐园玩,告诉他:“孩子,你能够友善地和小朋友相处,交到几个新朋友,爸爸/妈妈为你骄傲。”孩子便会明白:友善的互动是被鼓励的,会得到爸爸妈妈表扬的。因此,为了爱和表扬,他也会减少骂人的行为方式,更积极友善地与人相处。等他从这种友善的行为模式中获得足够多的成功体验,他便能通过控制感和成就感来自我强化,最终形成积极的互动模式。

成长过程中的孩子最需要鼓励和帮助,要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进取心,老师或家长在教育孩子时一定要注意“口下留情”!

同时应该让孩子意识到骂人是不好的行为,即使自己受到别人的谩骂时,也知道这样是错误的,不受这种行为的影响并积极寻找更好的沟通方式。

社会是由一个个的家庭组成的,当用文明的语言、与人有礼貌的沟通成为每个家庭的共识时,整个社会的舆论环境也将是文明有礼且有所节制的。

小孩作业拖拉,怎么解决


不知道您家情况是不是也这样?孩子写作业总是拖拉磨蹭,本来是一个小时就能做完的作业,却要花两个小时甚至更多;有些孩子边写边玩,一会喝水一会上厕所;有些孩子一个字写很多遍,写了擦擦了写,还有些没有家长陪同就没法按时完成作业等等……

面对孩子这种情况家长们使用的最多的是:催促、唠叨、提醒、说教、替代、无奈、生气甚至责骂……

当孩子拖拉的时候,如果我们一味地催促或责骂孩子,效果只会适得其反。这样不仅不能改善行为,反而破坏了亲子关系,并且也不能让孩子学会负责任,因为责任都被妈妈承担了。

我们说亲子关系是一切的基础,亲子关系不好了,我们说的话很难对孩子真正起作用,所以在这里提醒一下,在使用任何方法和工具之前首要的是拥有良好的亲子关系,

在改善孩子的行为之前,我们首先要清楚自己家孩子拖拉磨蹭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对症下药,才能从根本上去帮助孩子。

表面看都是拖拉磨蹭,其背后的原因各不相同。比如:有可能是因为条理性差;也有可能因为学习有困难;还有可能是没有时间观念、注意力不集中、追求完美或故意磨蹭等等,

面对孩子的拖拉磨蹭,我们要关注于解决方案,具体有针对性的引导帮助,而不是一个劲的要求催促。

如果孩子没有条理性,如:找作业就需要半天,不知道先做什么再做什么,写作业的时候,文具准备不齐全,要用的时候才慌慌张张去找,一会削铅笔,一会找橡皮,这样写作业就会费时间。我们可以引导他做好写作业前的准备,按事情的轻重缓急分出优先级。

如果是没有时间观念,就需要帮助孩子做好时间管理。

关于时间概念,可以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把大块作业分成小块,把大目标分解成一个个小目标。

如:把当天所有的作业列出来,语文、数学、英语各有哪些,让孩子预计每门作业分别需要多长时间,一共需要多长时间,开始时帮助孩子计时,慢慢调整钟表时间和心里时间的差距。让孩子清楚"半个小时"究竟有多长。

还可以用分钟计时训练,如:计1分钟看能写几个汉字或算几道囗算,然后3分钟,5分钟,10分钟…这样慢慢的,孩子就有了时间概念,同时也会提高速度和专注力。

也可以引导孩子用画图的方式直观的感受拖拉磨蹭与专注写作业之间的时间差距。

这个图的意思是:比如做完一门作业,从开始到结束,如果在做的过程中一会儿发呆,一会儿画画,一会儿打电话,一会儿看书,一会儿吃东西,一会儿上厕所,就得2个小时才能完成,如果专注的写20分钟就可以写完。

如果是学习有困难,做题时有难度,孩子因有畏难情绪,也会能拖则拖,磨洋工。这样的就需要实际帮助、辅导,弥补知识上的缺陷,培养学习能力。

追求完美,心理学上称为“橡皮综合症”,觉察一下父母是否追求完美,或者对孩子要求过高,观察孩子是否学习有压力,心情焦虑,怕出错,引导孩子接纳不完美,减少要求,正面鼓励。

分清作业是谁的事,觉察是不是因为自己的急躁催出了慢性子?把自主权还给孩子,放手让孩子为自己的事情负起责任。

看看孩子是不是被逼无奈、故意磨蹭,如果孩子写完学校作业,还有我们给布置的额外作业,孩子没有玩的时间,可能磨蹭就成了一种对策,不是快不起来,而是根本就不想快。孩子心想:我为什么要快点写,反正写完了还有,都没时间玩,我还不如慢点写,边写边玩。

关于孩子作业拖拉磨蹭,最重要的是要了解自己家孩子该行为背后的原因,然后关注于解决方案,在帮助孩子的过程中我们的态度和亲子关系很重要!挑战是机会,让我们一起利用这些挑战去培养孩子未来需要具备的品格和技能。

怎么辅导小孩做作业


首先,要做好孩子的思想工作,要让孩子知道上学是要认真听课做笔记的,否则就不会很好的完成 作业,如果完成不了作业,学校老师就会批评自己。让这些简单的道理植入孩子的大脑中,不要让孩子不知道上课听了有什么用。这点对一二年级的学生尤为重要。因为孩子太小了,很多是不明白为何读书的,我们不能讲一些读书为了以后更好的生活等复杂的道理给孩子,孩子听了会更加一头雾水。所以,只能循序渐进,慢慢来引导。先告诉他一些最浅显最简单的道理,让孩子有个目标去学习。这点对孩子提高学习注意力集中力也是有很大作用的。

其次,要在家里给孩子布置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安静的房间,明亮的灯,合适孩子的桌椅,这些是最基本的要求。不要考验孩子的抗压能力,如果环境吵闹,大人进进出出,偶尔小朋友走来走去,孩子是很难集中注意力去学习的。大人尚且都会受到影响,何况孩子呢?不要跟谁家的孩子在哪里做作业都可以做对比,人家也是无可奈何才为之,能给孩子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为何不给呢?

一二年级的孩子建议陪读。不要觉得陪读会给孩子带来哪些不好的影响,要让孩子自觉独立的完成作业,这是在孩子养成了良好的做作业习惯的前提下说的。而一二年级的孩子还是在对做作业的摸索期。这时家长起到很大的指引作用,我们要教会孩子做作业要坐姿端正,书写要工整,书籍整理要有条理等这些基本的要点。教作业不只是教作业,一些生活中良好的习惯也是要提醒孩子授予孩子的。

接着,陪读不是替代孩子做作业,而是让孩子先自己独立做作业,遇到不懂的问题可以先放着,先把会的作业做完,然后再到回来思考不会的难题,实在不会家长就要给孩子指点一下,而不是直接说出答案,这样才能养成孩子爱思考的好习惯。而做作业,我们一般教孩子先从自己最擅长的一门学科开始做起,这样能大大的提高学习效率。

最后,做完作业不要就急着帮孩子检查作业。其实孩子检查作业也是要培养的。要不断的给孩子灌输检查作业的重要性,孩子做完作业后,让孩子自己独立的认真的检查,当孩子觉得都没有什么问题了,那么家长就可以帮孩子看看作业是否做对。家长要注意自己对孩子的表达方式,是帮孩子看作业是否正确而不是帮孩子检查作业,只有这样,孩子才不会依赖检查作业。才能在考试中发挥自己正常的水平。

6

补充一点的是,家长辅导孩子的过程中,要注意自己的表达方式,说话要考虑孩子的感受,不要说一些负面的话刺激孩子,例如:你怎么那么笨呢,这么简单的题都不会做;你怎么还不会啊,我都讲了好几遍了等等。孩子不会做题,是真的不会做,如果家长再用语言刺激,孩子心里会大受打击,下次会不敢提问,严重的会让孩子丢掉自己对学习的信心,会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所以,总而言之,家长要耐心的教孩子,很多情况下是宁可先不教,也不要乱发脾气。要让孩子快乐的学习!

怎么锻炼小孩子情商


-->

EQ在国内造成一股热潮之后,不断有许多父母问我有关培养孩子EQ的问题,其实目前对EQ的主张可谓百家争鸣,所举的内容和培养之道亦是包罗万象,不胜枚举。依畅销书《EQ》的作者高曼博士的说法,父母对孩子的情绪教育有五个步骤,分别简要介绍如下:

一、察觉孩子的情绪:孩子如同成人一样,他们的情绪背后有其原因,不管他们是否清楚原因何在。当父母发现孩子有不明来由的怒气或沮丧时,不妨停下脚步来了解他们生活中发生了什么事情,并且运用一些方法来引导孩子安全地表达各种情绪。

二、体察情绪是亲近孩子和教导孩子的机会:一些父母试图忽视孩子的负面情绪,希望他们的这些情绪能够自己过去,但父母经常发现这个方法的效果不好。事实上,父母在情绪的疏解方面要给孩子以协助,以帮助他们澄清情绪、了解情绪,才不致使孩子的负面情绪扩大或恶化。

三、换位思考式的倾听和确认孩子的情绪:孩子的情绪需要父母通过注意他们的身体语言来觉察,如脸部表情和姿势。但是别忘了,孩子也会观察父母的身体语言。因此,父母可以用一种轻松但专注的态度来倾听孩子,可以通过不带质问的语气来询问孩子,了解他们的情绪,如说:“你今天看起来有点累?”然后,等待孩子的反应。

四、帮助孩子以言语表明情绪:当父母看到孩子流泪,可用同理心来反应:“你觉得很伤心,是不是?”这可以让孩子了解,并学到描述情绪的字眼。研究显示,一个人如能以适当的言语形容情绪,可以帮助自己在神经系统上取得宽心或镇静的效果。当然,这并不是让父母告诉孩子该如何表达情绪,而只是单纯地协助孩子发展表达情绪的语汇。孩子也如同成人一样,他们同时也会有两种以上的混合情绪,这时父母可以通过言语让孩子了解这是正常的,比如父母可以对孩子说:“我知道你对参加少年棒球队选拔有点兴奋,也有点害怕。”

五、与孩子商讨解决之道:父母要让孩子了解自己的情绪不是问题,偏差行为才是问题,这是帮助孩子成长和进步的关键。当孩子因情绪问题而出现偏差行为时,父母可以与孩子一起讨论问题的解决之道,帮助孩子顺利解决问题。举例而言,父母可以说:“你很生气小杰拿了你的东西,如果是我也会生气,但你打他是不对的。让我们想想有没有其他解决的方法。”

相信《怎么哄小孩》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幼儿教师教育网”是您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工作计划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yjs21.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园小孩游戏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