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用正面语言教育孩子比负面语言更有效

01-07

学校与家庭分工合作,一个教育孩子日常生活习惯,一个教育孩子做人做事!教师有树立正确的家长观,用心教育孩子是每一个家长与教师的责任与使命!那么,家长可以在哪些方面帮助到教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家长用正面语言教育孩子比负面语言更有效”,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一部分:家长,负面语言的狂热爱好者

心理学里常常谈到两个词,意识和潜意识。意识是我们可以感受到的思想,潜意识却是我们无法触摸的,通常情况下,心理学认为潜意识才是控制你长期行为的根本,也就是说,如果真的有命运这回事儿,那就是潜意识了。

这样来看,语言本身就是意识的化身,而其背后的秘密却是我们的潜意识一直在解读的,这就是重点。

孩子端一杯水,很多人会提醒:“当心,别洒了!”

孩子写作业磨蹭,很多家长会说:“快点写,再磨蹭十点之前又睡不成觉!”

这些语言几乎构成了我们养育孩子的日常。大多数家长都没有意识到这些都是负面语言,更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成为负面语言的狂热爱好者。似乎提醒即将发生的坏事就是我们的天职,我们不提醒就是没尽责。可是有家长疑惑了,不这么说怎么说呀?大家不都是这么说的吗?墨菲定律告诉我们,如果你担心某种情况发生,那么它就更有可能发生。

问题出在家长和孩子说话的时候,喜欢用负面的语言。这些否定性的语言给孩子传递的是什么信息呢?一是告诉孩子:你是不对的,你是错的,你不应该这样的,你是不听话的等等,用的是批评、指责、命令等一类的负面语言来教育孩子。如果我们家长用负面的语言多了,带来的负面影响是造成孩子不听话;二是只阻止孩子的行为,让孩子记住了“不要”做什么,而没有从正面告诉孩子建设性的意见,即你该做什么,你能做什么。其实告诉孩子“你可以做什么”比“你不可以做什么”更有效果。

一种话可以有两种表达。如要让孩子愉快做事,最好要用正面的语言说,而不要用负面的语言说。因为孩子也和成人一样,不希望老是被否定、被指责。只是我们的传统的教育思维习惯,导致我们一不小心就说容易说出负面的语言。

其实我们完全可以这样说:

孩子端一碗水,你说:“好好端,慢慢走,嗯,端的挺稳呀!”

孩子写作业慢,你说:“我们要抓紧喽,提高效率,然后我们就可以去……”

孩子听到了会不会也会很积极、兴奋呢?这就是正面语言。

这个道理并不难懂,但很多家长都觉得很难做到。这是因为我们很多时候还分不清哪些是正面语言。改变语言习惯需要持续的练习,不能指望一蹴而就。有时家长看到了正面语言的说法,意识到了,可能记住一下午一晚上,但是过几天就忘了,又滑回旧的语言习惯里。

那么怎么避免“祸”从口出呢?可事先来作一种句式的练习,然后在生活中尝试着运用正面、积极的说话方式:

“清晨早起的话,心情会很好的!”

“认真工整地写字,慢慢地字就会越写越漂亮哦!”

“把被子叠整齐的话,心情就会很好呢!”

“如果是某某,就一定能行的!对吧?”

“在别人说之前就把事情做好,这样更棒,对吗?”

“脱下袜子后马上放进洗衣机,妈妈就会轻松许多呢!”

“要渐渐地减少你玩电视游戏的时间哦!”

请试着与之前所使用的说话方式进行比较。虽然是相同的内容,但是转换了一种说法,听者的感觉就会大不相同。

第二部分:少理睬问题,多扶持正气

传统的中医理论中有这么句话“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我们看到,对于治病的高手来说,控制住局势或许只需用三分力,而找到真正根源,去扶正气,这大概要用七分力。我们对待孩子也是一样,出了点问题,不必惊慌,不必太围着问题转,要着眼于基本建设,想想可以在哪方面多做点“扶正”的事情。少理睬问题,多扶持正气。

比如:

孩子不想写作业,我们要想的不是怎样去催促威逼利诱,而是教给时间管理方法、增强学习兴趣;

孩子做什么都磨蹭,我们要想办法给他有趣的事情让他盼着,要让他对生活有奔头;

孩子胆小不爱交往,我们要在平时树立自信上下功夫,同时教给他交往技巧,多提供交往机会;

孩子脾气大爱哭闹,我们了解孩子的敏感期,要改善自己和家人的说话态度,多陪伴多共情,用故事游戏等方式帮他处理情绪;

孩子看电视控制不住,我们要给他提供比看电视更有趣的活动,同时自己少看做表率;

孩子经常撒谎,我们要改善管教方式,让孩子不害怕错误,同时满足孩子合理的需求,延缓不太合理的需求;

孩子任性、叛逆,我们要平时多跟孩子沟通分享共情、少评判;

孩子太黏人,我们要给他安全感,少一些不可预知的离开,平时高质量陪伴,多给他空间;

孩子不讲理,我们要多关照他的情绪,同时自己变成孩子,想想他的理是什么,慢慢让他说出自己的感觉和想法;

孩子总跟小朋友打架,我们在家是否太以他为中心?是否处处满足?我们是否教给他社交技巧?是否培养过同理心;

孩子不爱学习,我们要给他学习动机、给他典范,我们做了哪些让他看到学习的意义和价值的事情?我们是否想了办法让学习过程更有趣;孩子受坏朋友影响,我们要想办法给孩子价值感、归属感……

孩子的每一个问题,我们都可以暂时忽略问题,去做正面的建设。围着问题转,你就会越来越焦虑,就没时间也没心思去建设了,问题就越来越多。要坚信,教育孩子,时间和机会永远充足,什么时候建设都不晚。

“道人善,即是善。扬人恶,即是恶。”古语“隐恶扬善”这个道理和现代的积极心理学以及超心理学的一些说法很有契合之处。现在很多人认为这只是道德教化不能去做,归根到底还是认识不够深刻,没有把它当作某种真实存在的规律。但实际上,无论是教育孩子还是日常生活,都需要我们多一些“隐恶扬善”的态度。最终,受益人将是你的孩子、你的家人,还有你自己!

教育孩子,是良性循环还是恶性循环,就在你这一转念之间!

并且,除此之外别无他路。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延伸读

8岁孩子撒谎,爸爸这样做,比打骂更有效


文文今年已经读三年级了,学习压力越来越大,爸爸妈妈要求他每天放学之后要按时回家,先写完作业才能出去玩。

有一次,同学约文文放学以后出去玩,他很想去,但是又怕爸妈不同意,于是文文就撒谎,说放学后要跟同学一起去补习。文文和同学们出去痛痛快快地玩了半天,直到很晚才回家。因为撒谎,文文显得忧心忡忡。

果然,回到家后,爸爸立即问他:“文文,放学之后,你到底去哪里了?”文文被吓得心砰砰跳,但还是对爸爸嘴硬,“我和同学补习去了。”

爸爸听了,走到文文身边,对儿子说:“文文,你一直都是一个乖孩子,是诚实的孩子,我希望你跟爸爸说实话。刚才我去补习班接你,老师说今天没有上课。你知道爸爸找不到你有多担心吗?文文,现在说出来还不是大错误,但如果你一直骗我,爸爸会很失望。”

文文听完,脸都红了,他非常后悔,便对爸爸说出了实情,爸爸听完没有责怪他,只是叮嘱他以后不可以再撒谎,让爸爸妈妈担心着急。

文文爸爸的处理方式非常正确。

首先,他对孩子有正面的评价,“文文,你一直都是一个乖孩子,是诚实的孩子……”,这让孩子自身感到羞愧。

其次,就是说明自己的态度,只要孩子说实话,并不会对孩子怎么样,这样就大大减轻了孩子的心理负担。

最后,他让孩子明白了父母的苦心,也没有为难孩子,这就让孩子心存感激。

试想一下,如果爸爸这样说:“快点说,要是你说了谎,我就好好教训你!”这样一来,孩子吓都吓坏了,怎么敢说出实情呢?只能咬着牙继续说谎,最后导致更大的错误。这不像是给孩子一个圈套,让孩子越陷越深吗?很多时候,导致孩子犯错的原因,是父母的不当言行!

孩子说谎的时候,请不要这样说:

“说谎的孩子会被狼吃掉!”

“如果让我知道你说谎,看我怎么教训你!”

“你是个爱说谎的孩子,爸爸妈妈再也不喜欢你了。”

孩子说谎的时候,请这样说:

“你一直是个诚实的好孩子,这样非常好。”

“如果你现在说实话,爸爸妈妈就会原谅你,但继续说谎就很严重。”

“说谎是很不好的行为,这次我们不会责怪你,希望你以后要改正。”

对孩子来说,父母的话在他们内心最有特别的影响力。有时候,虽然只是一句无心的话,孩子却可能记住一辈子,甚至影响他未来的发展和成就。如果这是一句反面的话,那么它可能给孩子带来一辈子的伤害,如果这是一句正面的话,那么它可能给孩子带来一生的激励!

所以,爸爸妈妈一定学会用正确的话引导孩子,这是为了让孩子更健康、更快乐、更优秀,这是比打骂更有效的教育!

用正面情绪教育宝宝


导读:人的情绪是会互相影响的,家庭是孩子生活成长的主要空间,孩子的身上总是不可避免地继承和延续了家长身上的部分情绪和性格。所以家长们请您注意,您在一味挑剔、担心孩子的情绪的时候,有没有反省—下自己,有没有发现孩子的情绪与自己有很多相像的地方。

现在的社会竞争激烈,很多家长面临着工作上的种种压力和挑战,有时常常会把工作中的不良情绪带到家里,在家人尤其是孩子面前诉说种种社会不良现象。而很多家长更是会把自己的境遇与孩子的学习很自然地联系起来,把自己作为一个例子,告诉孩子学习上应该如何努力才不至于重蹈家长的覆辙。

于是乎,望子成龙心切让很多家长失去了心理上的平静。在对待孩子的教育上,家长们时常因为孩子的一点波动就紧张、不安、焦虑。家长的这种情绪时刻在影响着我们的孩子,孩子出现了两种不同的反映:一种孩子感受到来自家长的压力,对自己的学习和成绩过度关注,情绪经常处于紧张焦虑之中,学习效果不佳。另外一种孩子对于家长的这种情绪似乎已经司空见惯,用冷漠和无所谓来对待家长的督促和指责。

人的情绪是会互相影响的,家庭是孩子生活成长的主要空间,孩子的身上总是不可避免地继承和延续了家长身上的部分情绪和性格。所以家长们请您注意,您在一味挑剔、担心孩子的情绪的时候,有没有反省—下自己,有没有发现孩子的情绪与自己有很多相像的地方。

家长在碰到工作上的压力的时候,应该少一声叹气,用行动去充实自己的实力,争取更好的发展空间,让孩子感受您的积极向上;在遇到不公的待遇的时候,少—声埋怨,用宽容和谅解化解内心的不平衡;在孩子成绩起伏的时候,不要整天把担心挂在嘴上,多给孩子—个温暖的眼神,—个鼓励的微笑;在孩子的情绪紧张焦虑的时候,给他一个坚定的支持和宽容的氛围。

看过影片《美丽人生》的人都为剧中那个用心良苦的父亲所感动,在集中营暗无天日的环境里,每个人都几乎看不到生活的阳光,可是这个父亲为了孩子性格和情绪的正常发展,把残酷的监狱生活变成了孩子的游戏场,尽管最后他们都成为了战争的牺牲品,可是孩子的心灵是充满阳光的,情绪是积极乐观的,因此他的人生虽然短暂却是美丽的。

家长只要放正心态,其实生活中处处都有美好的地方,让我们的家长做一面多棱镜,把生活的阳光折射给孩子,把积极的情绪传递给孩子,让孩子在家庭的空间里感受到—片晴空。

怎样表扬孩子更有效果?


表扬好行为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但是表扬也是一门艺术。怎样才能使表扬更有效呢?

不要吝啬你的表扬

尤其是对年龄小的孩子,父母常用成人的眼光去看待孩子的行为,认为没有几件事是值得表扬的。其实,对于年龄小的孩子做好一些“简单”的事已经很不容易了。而良好的习惯和惊天动地的成绩就是由这些“简单”的行为累积成的。因此只要有助于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增强自信心,父母就要慷慨地给予表扬,年龄愈小表扬愈多,随年龄的增长逐渐提高表扬的标准。

表扬要及时

对应表扬的行为,父母要及时表扬。否则,孩子会弄不清楚为什么受到了表扬,因而对这个表扬不会有什么印象,更提不到强化好的行为了。因为在孩子的心目中,事情的因果关系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年龄越小,越是如此。

表扬要具体

表扬的越具体,孩子越容易明白哪些是好的行为,越容易找准努力的方向。例如,孩子看完书后,自己把书放回原处,摆放整齐。如果这时家长只是说:“你今天表现得不错。”表扬的效果会大打折扣,因为孩子不明白“不错”指什么。你不妨说:“你自己把书收拾这么整齐,我真高兴!”一些泛泛地表扬,如“你真聪明”、“你真棒”虽然暂时能提高孩子的自信心,但孩子不明白自己好在哪里,为什么受表扬,且容易养成骄傲、听不得半点批评的坏习惯。

表扬不仅要看结果,还要看见过程

孩子常“好心”办“坏事”。例如,孩子想“自己的事自己干”,吃完饭后,自己去涮碗,不小心把碗打破了。这时家长不分青红皂白一顿批评,孩子也许就不敢尝试自己做事了。如果家长冷静下来说:“你想自己做事很好,但厨房路滑,要小心!”孩子的心情就放松了,不仅喜欢自己的事自己做,还会非常乐意帮你去干其它家务。因此只要孩子是“好心”就要表扬,再帮他分析造成“坏事”的原因,告诉他如何改进,这样会收到较好的效果。

表扬最好在良好行为之后进行,而不是事先许诺,从而增强儿童良好行为发生的自觉性。

孩子学说话对话更有效


研究发现,多对婴幼儿说话有助于他们语言能力发展。不过,美国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与孩子多“对话”比多“说话”更加有效。这一研究成果发表在7月出版的美国《儿科学杂志》上。

对话更有效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公共卫生学院弗雷德里克·齐默尔曼和同事进行了一项名为“成人独角戏”的研究。

研究人员选取275个来自不同阶层的家庭,这些家庭的孩子年龄在2个月至48个月之间。父母随机选择一天,录下孩子从早晨醒来到晚上睡觉前听到和所说的话。每个家庭在6个月内提供5天录音,其中71个家庭参与研究时间延长至2年,提供20天录音。

统计显示,孩子平均一天听到成人说1.3万个单词左右,与成人一起对话约400个单词。研究人员另外分别测试了两种情况,让孩子一天多参与100个单词的对话,或者一天多听成人说1000个单词。

结果发现,与孩子多对话对他们语言能力发展最有效,孩子与成人交流越多,成人越清楚孩子的想法。

让孩子多说

齐默尔曼说:“儿科学家和其他人鼓励父母通过阅读、讲故事或用简单语言描述日常生活等方式(向孩子)多‘输入’语言,尽管这是一项合理建议,但并未重视让孩子多说。”

美国健康生活新闻网援引他的话说:“成人对孩子说话确实有助孩子语言能力发展,但更有效的方式是相互交流。让孩子说是促使语言能力发展很重要的一方面。孩子说得越多,他们的能力加强越多。”因为在对话过程中,“家长自然而然地回应孩子,纠正孩子的错误,同时也调整自己对孩子说的话”,这更有助于孩子发展语言能力。

此外,齐默尔曼的研究还发现,只要不影响成人与孩子之间的对话,观看电视对孩子语言能力的发展并没有多大影响。

同行的认同

齐默尔曼的研究成果得到同行的认同。美国宾西法尼亚州匹兹堡儿童医院语言病理学家玛克辛·奥林格说:“这项研究成果与我们给出的建议相同。”

她说:“通过对话,你才能练习交流。孩子会犯错,这帮助父母理解孩子的感觉,纠正他们的错误。”

她建议,父母可以告诉孩子自己正在做的事情,譬如“我正在给你穿上睡衣”,但要给孩子说话的机会,“如果父母创造一些对话时间,可能在就寝前或者吃饭时,那会非常好”。

牵着搂着抱着孩子批评更有效。


牵着搂着抱着孩子批评更有效。下班回来,xx正在外面与小朋友一起玩沙。回家准备好所有饭菜,便出来叫xx回家冲凉吃饭。

我看着xx与小朋友说再见准备收拾玩具后便转身想往回走。xx在后面叫,妈妈,你都不帮我拿玩具回家的呀?我应,不,xx能做的事情需要自已做。xx开始不愿了,你就要给我拿。我说,妈妈不会帮你拿,自已的事情自已做,玩具是你自已带出来的,需要自已带回来。当然,你可以选择不收回家。xx见我态度强硬,便不情不愿的收拾玩具跟着我回家了。

到家后,在我催促下,xx很快的清洗干净了玩具。然后,又开始语气不好的叫,“妈妈,你都不来帮我脱衣服的呀?”我坐在那里没动,“妈妈不会过来帮你,衣服你自己已经会脱了,所以需要自已脱。再说,如果是因为裤子湿了很难脱需要妈妈帮忙也需要好好跟妈妈说话,这种态度妈妈不会理你。”这下,xx急了,开始想与我耍赖皮,“我就要你给我脱,我就要。”见我继续坐着不动后xx拖着没脱完的裤子跑向我身边开想扯我的衣服与我赖皮。

看到xx的意向,我语气严厉的对xx说,自已会做的事情需要自已做,这点是很肯定的,你不用再和妈妈赖皮。赖皮也是没用的。你这样,只会让妈妈更生气。而且赖完皮后你还是得必须自已脱衣服。

不想事态发展得更严重,我转头深吸了口气,然后再把xx拉向自已的怀抱里。而xx也不再急着想扯我的衣服想开始赖皮。我语气轻缓的重申着刚说过的话,并且认真告诉他,赖皮、哭闹这方式并不能得到大人们的帮助。而xx,终于明白的点点头并自已坐下脱裤子。

现在再想这事,庆幸自已控制住了脾气。想想,xx是明白一些事情的对错的,当他知道自已或许做错了事情而爸爸妈妈没有指责或批评时,他便会换个事情或方式再次尝试挑战大人的底线,当大人开始指责他时,他又开始担心,这样做爸爸妈妈是不是不会理他了,于是他又想用赖皮来继续吸引大人的注意力。而大人,一旦没控制好自已的脾气,便是反复的恶性循环......

转身的一个深呼吸,批评时的一下牵手,一个拥抱,看似小的动作,其实对于孩子来说,是爱的一种表示,是感情的一种肯定。孩子需要这种方式,我们更需要,因为,牵着搂着抱着孩子批评更有效。

感谢您阅读“幼儿教师教育网”的《家长用正面语言教育孩子比负面语言更有效》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教育孩子的方法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园语言教案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