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父母的早教误区

01-11

校园是孩子的第二个家,孩子的教育工作离不开这两个大家庭!不管是幼师还是家长,都应该将心比心、换位思考,以教师为主体,促进孩子健康、和谐发展!那么,家园教育工作中存在哪些问题呢?为此,小编从网络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80后父母的早教误区》,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误区一:只选贵的,不选对的“只选贵的,不选对的”,这样的消费理念,同样发生在年轻父母给小孩选择早教机构上。

小宝妈给孩子选了8000多元一个月的早教课程,平均算下来一节课就要200元。“第一次去体验时,就觉得那边的环境非常好,服务也好,不过上了一个月,便发现了问题。”

“那个早教机构没有室外场地,小孩子都是在室内学习或者玩耍。而且,我家宝宝两岁半了,本来说话挺流利的,可上了一个月的英语课,说话反应变慢了。母语和英语混杂在一起,我感觉不对劲,就停止去那边了。”小宝妈一脸后悔地说。

据很多家长反映,一些高档的早教机构,室内环境明显好于价格低的,而且服务也殷勤,可是这些机构一般照抄国外的育儿课程,有时并不一定适合中国孩子。比如,有些就开设了三周岁以下孩子的英语课。

对此,很多早教专家提醒家长:三周岁以下的小孩其实并不适合学英语,严重的会引起语言选择性障碍,影响母语的正常巩固。而且,如果一个早教机构没有操场,一天到晚在一个大厦里吹空调,没有新鲜的空气和阳光,对孩子也很不利。因为越小的孩子越需要接触自然界的光线、空气和水,空气浴、阳光浴、水浴,三种自然浴是对宝贝成长最有利的。

误区二:仅图便利,忽视自我学习麦麦妈是个全职太太,家庭经济条件优越,孩子刚出生就让保姆带着,等孩子长到两岁,她发现家附近开了一家国外品牌的早教机构,就带着孩子体验了一把,然后决定把其交给他们。据麦麦妈介绍,她之所以这样做,除了让孩子能如早教机构承诺的那样比别的孩子更优秀,还想着让自己更省事一些。

“一些家长会觉得把宝宝交给早教机构,自己就高枕无忧了,其实恰恰相反。要想提高育儿水平,家长就得花更多的心思自我学习育儿知识,因为自己有足够的育儿理念,就能在这方面有判断的准绳。”经验丰富的冬冬爸说。

误区三:过高期望,忽略性格培养在育儿方面,一些家长还存在着对孩子的成长有不切合实际的高期望值。他们将孩子的早期教育简化为早期的智力开发,把一些超前的背诵、计算、识字等知识灌输给孩子。这也被一些家长作为孩子聪明与否的评判标准。

幼儿的健康成长所需要的不仅是识字、计算,还有怎样做人、怎样与人相处、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性格。从某种意义上讲,后者是幼儿更加需要的。对于孩子来说,游戏是最好的学习方式,生活是最好的学习内容。

误区四:完全放手,父母角色缺失很多妈妈在休完产假后,就回单位上班了。于是,年幼的孩子只能托付给老人和保姆,在进入幼儿园前,所受到的教育是不正规和不科学的。因为很多老人对孩子往往溺爱有加,凡事以包办代替为主,导致其缺乏生活能力,生活范围的局限性导致其在入园后显示出缺乏社交能力、不喜欢和别的小朋友一起游戏的现象。有位妈妈生完孩子后就把儿子放到了奶奶家抚养,结果爷爷奶奶奶特别宠爱,孩子一直到上幼儿园还没学会自己吃饭。

某幼儿园刘老师表示:在孩子幼年时期,父母的言行和榜样力量在日后是任何一位好老师、好学校都无法代替的,父母是孩子最好的启蒙老师,也是孩子最好的早教老师,因而父母一定要积极参与到孩子的早教中来,给孩子树立好的榜样。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延伸读

年底焦点:80后父母晒孩奴清单


年底刚过,热衷亮出自己生活工作中各种账单的“晒一族”才刚刚开始在网络上活跃起来。

在许多论坛上,不少80后网友晒宝宝这一年消费的帖子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5000元?上好的幼儿园两个月就要这个数!”“明年宝宝就入托了,又要多支出1000元费用!”……各类帖子各有看头,但共同点都表达了一个意思:“养孩子难,不敢生孩子”。与此同时,继房奴、车奴、卡奴之后,“孩奴”一词也成为又一描述年轻人生活状态的新词汇,而在这一族群中,即将三十而立的80后成为主流人群。

“孩奴”清单:在广州养个孩子到六年级花45万

当80后渐渐三十而立,结婚生子悄无声息地成为生活主旋律。近日,有广州网友粗略算了一笔账,在广州养个孩子到小学六年级,至少也要花费45万元,其中八成左右是教育经费。

一位名为“宝宝奴隶”的网友则在网上发帖晒自己的养女“啃老”清单。这位网友月薪3300元,根本不足以支付女儿的全部生活费用,她坦言,除了奶粉、服饰、尿布、玩具这些琐碎日常开支外,三岁的女儿每年万余元的保姆开支,每年近万元的幼儿园托保费,万元的保险费、早教课和钢琴课费用,这些大笔花销,每年都需要双方父母支援三四万元。

这些早教误区,家长们应该知道!


这是早教专家分享的关于现代父母早期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和多数父母的误区。在你的引导下,她能保持强烈的探索欲望吗?她的专注力有没有被破坏……绝对值得一看的好文章!

一、不知道孩子在0-6岁时存在各种敏感期,把孩子在敏感期的表现当成不乖的行为斥责孩子,违背了孩子的天性,造成他的痛苦,留下心理隐患。

孩子在0-6岁时存在各种各样的敏感期,所谓敏感期是指0-6岁的成长过程中,儿童受内在生命力的驱使,在某个时间段内,反复操作某一动作或反复学习某一项能力,并且学习能力特别强的时期。有依恋形成的敏感期、口腔敏感期、手腿脚等动作的敏感期、语言的敏感期、细微事物的敏感期、肌肤触摸的敏感期、执拗和完美的敏感期、秩序的敏感期、数学敏感期、绘画敏感期等等。

出生不久持续到一岁多一点,是口腔敏感期。无论成人怎么阻止,孩子总把手放进嘴巴,而且吃得津津有味。成人千万不要认为不干净而去阻止孩子,否则会留下心理隐患。成人要做的就是保证入口的东西相对干净就行,而且最好能提供不同的东西让孩子用口腔去探索!

这个阶段的孩子就是依靠口腔去探索这个世界的,如果顺利渡过,以后再也不会用嘴啃食物之外的东西。有些孩子进入幼儿园、小学仍改不掉吸吮手指或其他物品的习惯,甚至延伸成别的不良行为,例如:爱吃零食、吐口水、骂脏话!都在一定程度与口腔敏感期没过好有关。

和口腔敏感期后期重叠的是手的敏感期,在手的敏感期时爱用手扔东西、用手指抠小窟窿,甚至打人(其实从孩子的角度来说只是在进行手臂肌肉运动的练习)。

与手的敏感期后期重叠的是腿的敏感期,有时候常常两三个敏感期同时交叉出现。

两岁多的孩子进入物权意识的敏感期,常常说“这是我的”“那是我的”,什么东西都不肯和别人分享,甚至妈妈也要不到他手里的东西。亲爱的爸爸妈妈千万不要认为孩子自私,非要想办法把他这毛病改掉不可。其实这是在进行物权归属的练习,通过对物品归属权的确认,来认知他与物品的关系。国外的教育专家常说两岁孩子的哲学是“我的我的,什么都是我的”。我们也应该理解这个阶段孩子的行为,而不是乱贴标签。

顺利渡过物权意识敏感期的做法是,在孩子表现特别明显时不要和他较真顺着他即可。这个时间差不多要三四个月(视孩子情况不同而定)。之后寻找到适当的机会,即别的孩子与自家孩子分享玩具的时候,提醒他:“小朋友把玩具分给你玩,你高兴吗?”当他点头时再告诉他:“你把玩具分给别人玩,他们也很高兴”。就此可以打住,别马上强迫孩子。

如此反复几次之后,让他尝试把玩具分给别的孩子,通过练习他知道玩具是属于他的,分给别人玩之后还是会要得回来,和别人分享大家都快乐,这样他就慢慢愿意分享了。大部分孩子在三周岁前后进入分享阶段。

注意1:处在强烈的物权意识确认期的孩子,大人千万不要去逗引孩子,强抢孩子手中的东西,让他哇哇大哭,然后羞他“你真小气!”这是绝对不可以的行为!

注意2:当孩子能分享的时候,把东西分给我们吃,我们一定要接受,不要说“我是逗你的,我不吃,你吃吧”,这样就是拒绝孩子的分享,将给孩子带来的感觉是失望,孩子就会把分享和失望联系在一起而享受不到分享的快乐,慢慢就不愿意分享了。

三四岁的孩子进入秩序、完美、执拗的敏感期,成人把一块饼掰掉一点给孩子,孩子会哭闹不止拒绝接受,成人千万不要认为孩子自私,那是完美的敏感期,我们破坏了孩子对圆的感觉。

其他各个敏感期各有各的表现,比如五六岁时有一个崇拜和被崇拜敏感期、婚姻敏感期等等,只有让孩子顺利自然地渡过,才会保持健康的心态。

二、错把知识灌输当早教,总是用“教”的方法引起孩子的抵触情绪。

人们常说三岁以前是最重要的时期,这个时期不是让孩子学会多少知识,而是心理成长最重要的时期。心理成长才是早教的重要内容,健康的心灵是一生幸福的源泉。这个时期溺爱孩子,以孩子为中心,让他吃独食,为他包办一切事物,不尊重他,轻易地提前地满足他物质的需要,而忽略他内心的感受等等,这种重物质满足轻精神滋养的方式,只能培养出一个不健康不独立的孩子。

不要教孩子,只要示范。对于不教孩子,可能很多人认为我在瞎说,这个说法在我刚刚接触之初也不理解,我经历了整整两年,通过大量的观察和实践才明白孩子真的不是“教”出来的。

举个例子:当客人和小宝宝打招呼时,孩子没有回应,成人通常出于礼貌和面子,都会督促说“叫啊,怎么不叫阿姨,怎么不回答,你应该叫阿姨呀,你这孩子就是这样”等等,这样做就是教,教就会给孩子压力。如果一边教还一边指责,那更是折磨孩子。我们只要模仿孩子的口气回应即可:“阿姨,你好!”或者是“阿姨,再见!”“谢谢奶奶,我吃过了。”等等。这就是示范,而不是教。

手指灵活的孩子大约18个月就可以开始练习穿鞋子,如果孩子穿反了,大部分家长(微博)都会说:“错了错了,左右错了。”左右错了?以小宝宝的能力来说,是 没有 对错的,告诉他错了会给他压力,我们说话的口气会让他紧张:什么事,妈妈干嘛口气这么不好?只要平静地告诉孩子:“两只鞋交换一下。”

这是把正确的做法告诉他,这样就行了,不要去教这是左边,那是右边(孩子大脑很简单,接受正确的指令就行了,太复杂他接受不了)。据我的经验,一两个月的提示之后,孩子就会穿鞋,而且左右不会错。

操作玩具时,也只要示范,“宝宝,看妈妈做”,妈妈放慢速度做展示。之后,给孩子时间和机会,让他自己反复调整反复操作,不要打扰他,不要在他发生一点点错误的时候喋喋不休地提示“错了错了,不是这样做”。这样孩子就失去了外部信息内化的机会。

如果一切都是你教的,一旦没人教就失去方向,往往孩子的自我学习能力就是在我们的教当中失去的。孩子们的专注力就是这样被我们破坏掉!我们应该做的是耐心地等待,等待他自我调整,而且一定不能批评。足够的爱和尊重,孩子甚至有自我教育的能力。

三、千万不要用学步车!一定要让孩子爬行!

学步车对宝宝的健康有百害而无一益。学走路需要克服巨大的心理障碍,掌握技巧保持身体平衡,学步车不需要这么“麻烦”,轻轻松松稍一触碰即可溜出很远,这使得孩子难以克服心理障碍适应自已学走路这个辛苦的过程。所以用了学步车的孩子更慢学会走路就是这个道理。

另一种情况是:用了学步车的孩子脚部肌肉定型成踮足,父母常常得花费很长时间让宝宝学习整个脚掌着地。用了学步车,孩子爬行的机会大大减少。很多老 人常 常很得意“我的孙子不用爬,直接走路,真利害!”他们不知道,人类一定要经过爬行发育才健康。没有爬行的孩子,身体协调性不好,影响生活和运动。前庭神经 发育不良,影响未来的阅读、写作,也会阻碍语言的发展。

四、正确处理孩子的哭闹情绪,是建立良好性格的开始。

喜、怒、哀、乐、恐惧等都是老天赋于人类的正常的情绪表现。我们成年人总是喜欢高兴的事,对于啼哭常常觉得很烦。

孩子的哭泣需要我们耐心去感受,而不是一味地对孩子说“不要哭,不要哭”,这是非常大的错误。哭是他内心矛盾和冲突的释放,不是坏事,成人只要轻轻地拥抱他,抚摸着他的后背,第一句话说“哦,宝贝,妈妈知道……(刚才发生的什么事),你非常难过,妈妈理解你”“哦,宝贝,妈妈知道你摔疼了,还有一点点吓到了是吗”,这是共情,表示我们理解他,接受他的悲伤是调整他的情绪的开始。

第二句话一定要说“妈妈知道你不开心(这很重要)”,这样一说他会很快开心起来的,第三句话是“妈妈爱你,妈妈理解你”。最后能配合三次深呼吸,让孩子把不愉快的感觉呼出去效果更好。

如果您学会这些,您的孩子可能眼泪还挂在脸上就跑开找小伙伴去了。(这个方法我屡试不爽,非常见效,别人常笑我,毕竟是做早教的,孩子让你一哄就好。其实这方法不是哄,是共情产生的效果。)

我们在养育小男孩时最经常说“男孩子,哭什么!”“羞羞,男孩子还哭!”男孩子在儿童时期释放他的悲伤情绪时,常常被成人阻止,慢慢地长大后,他有悲伤也不知道如何释放,喜爱也不懂表达,所以让丈夫说声爱你有多难,相信很多妻子都有同感。

也就是说这样的男孩成年进入婚姻之后,他一定无法与妻子进行良好地沟通,将影响婚姻品质。请各位爸爸妈妈想想,如果您的儿子未来婚姻生活可能因此不幸福,您还会制止小男孩的哭泣吗?请无条件地接受他的悲伤!男孩哭泣不是丢面子的事!

几个月的婴儿一旦啼哭我们常常口中应叨着“来啦来啦”就十万火急地冲过去,这样不好,孩子会养成控制大人的心理,应该用轻松而平缓的语调说:“饿了是吗?妈妈来了”。一旦孩子挣扎哭闹拒绝某件事就用妥协的声音“哦哦哦,不要不要就不要”,其实应该用平缓的口气说:“好,现在不要,我们等会儿再……(做 某件事)”。不要让孩子觉得他可以用哭闹控制大人,可以随心所欲。

许多时候教育方法的实施要善于观察总结,而不是一以概之。

五、为什么两至三岁的孩子越制止他越爱打人?因为攻击行为是大部分孩子必经的成长过程。

两岁多至三周岁时的大部分孩子常常出现打人的现象,成人千万不要说“不要打人”“你怎么又打人了?”这是没有任何作用的。这使得孩子认为这个动作可以引起成人的注意,越发反复出现打人动作。

大多时候是因为孩子处于口、手和脚的敏感期,他热衷于用口、手、脚探索世界,认识事物,探索的范围当然会包括他人的身体,于是出现了“咬人”、“打人”、“踢人”等攻击行为。

还有一个原因是他还没有掌握人际互动的方法。当他的语言还不能正确表达自己的思维的时候,情急之下常常出现用有冲击力的身体动作替代。他可能只是表达“你让开别挡着我”“你不要弄我的东西”,但是话未出口已伸手推搡或抢夺过来了。

有的孩子严重缺乏安全感, 通过攻击别人发泄不良情绪,或者想引起爸爸妈妈的注意。成人要做的是,不要给他贴上标签“你是个坏孩子会打人”,只要不强化, 在他打人时,向对方家长和孩子致歉,及时把自家孩子抱住不让他继续出现攻击行为,平静地离开。同时,及时调整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给予他充分的安慰。这个 阶段的孩子讲道理是百分之百没有用的。

同时被冲击到的孩子的家长一定要冷静,不要认为自己的孩子是被欺负了,很多孩子是通过肢体冲撞来交往的,要理解对方的孩子不是故意的也不是品德有问题。 如果认为自己的孩子被欺负,会使得孩子养成受气包的性格,会一辈子都受人欺负。回家也别向家里人诉说孩子被某某某打了什么的,这些都使得孩子觉得我就是容 易被人打,他会觉得自己有什么地方不好让别人不喜欢,这样会形成胆小懦弱的性格。正确的做法是,接受对方家长的道歉,对这个孩子说“你是个好孩子,我知道 你只是想和我们家宝宝玩(可以根据情况换个字眼),你们俩握握手吧。”

三周岁以后,孩子慢慢懂事些时,如果还打人,就要深层次地探究他打人的原因(是不是有家庭暴力等),消除根源,同时在他每一次攻击别人时,告诉他“不可以”。注意我用的是不可以,而不是不可以打人,不要把负面的信息加进去。只要孩子出现负面的行为,第一原则,淡化淡化再淡化!切莫强化!

孩子天生爱尝试并重复那些能产生有趣、刺激后果、引起成人注意的行为。正确的做法就是让行为后果变得毫无意义,他自然就放弃了。

六、我们何以把孩子当成马戏团演员?成人所不欲,勿施于童。

许多家庭家里来客人时,就招呼孩子:来来来,唱首歌,跳个舞。这是极不尊重孩子的行为。不要让孩子在客人面前表演节目,这会使得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将所有的注意力用于取悦别人,成年后,一旦别人不认可他,就会使他遭遇巨大打击,不能很好地发挥自己应有的内在的能力。

“你叫什么名字?”如果孩子有机会选出最令他们讨厌的一句问话,这句一定排名榜首。请成年人想想看,如果一个身高是你两三倍,体重是你几倍的“外星人” 动不动就俯看着你用毫不客气的口气来问你,你乐意回答吗?早就白了那个不礼貌的“外星人”一眼了,是吗?那么孩子不喜欢回答这个问题时,我们怎么可以责备他没有礼貌呢?

我们应该:蹲下身子,目光与孩子的目光保持平行,自我介绍之后问孩子的姓名:“我是林老师(阿姨),非常高兴认识你,可以告诉我你的名字吗?”而且记住第一次见面千万不要随意触碰孩子,这是一个成年人应有的修养!

如果有人这样对你的孩子,千万不要因为面子,甚至帮着别人奚落自己的孩子“对,他就是不爱说话!”“怎么这么没有礼貌,快回答叔叔。”“他就是这样 胆小”等等。如果一个孩子经常被父母置于这样不开心的境地,你要让他外向活泼是很难的。所以经常有家长反应说,我的孩子在家是小霸王,到了外面就是小兔 子。孩子受到足够的尊重,他的表现才会内外如一。

爸爸妈妈您愿意别人嘲笑你吗?不愿意对吧?所以当我们的孩子说出让人忍俊不禁的童言时,千万不要哄堂大笑。例如一个孩子说“我爸爸不穿衣服洗澡”,一家人在大笑之后又故意问这孩子“你是穿着衣服洗澡?”这不明摆着搞乱孩子的思维吗?许多家庭常常对孩子开这种玩笑。

不要随便戏弄孩子,面对别人对我的孩子的戏弄,我常常毫不客气地予以拒绝:对不起,我的孩子不喜欢开这种玩笑。在孩子和面子之间,我们理应选择孩子。

七、我们常常不知不觉间传递了许多负面的、消极的信息给孩子!

不要当着孩子的面向别人诉说孩子的种种“劣迹”。比如很多妈妈常常在客人面前说:“他就是这样胆小!”“他就是不爱吃饭!”这样你在暗示你的孩子:你期望他成为这样的人。他会朝着你期望的方向达成结果:他一定越来越胆小,越来越不爱吃饭。语言的暗示力量是巨大的。

如果装作偷偷说给别人听,但又让孩子听到:“你知道吗,我们宝宝今天玩秋千时表现特别勇敢!”“你知道吗,我家宝宝今天自己吃了满满一碗饭。”这样会在孩子心里传递一个信息:“啊?妈妈说我勇敢?是吗?嗯,我明天还会更勇敢的!”“啊,妈妈这么高兴,好,明天我再吃一大碗。”这就是积极的暗示,能直达孩子的潜意识,影响巨大。

不要威胁孩子“再吵闹,妈妈不要你了。”这是最大的威胁,最深的恐惧。因为幼小的孩子离开家庭,他是无法生存的。妈妈对孩子的语言冷暴力是造成孩子不良性格的开始。正确的说法是:“请安静,妈妈爱你!”其它让孩子感到一切外部事物会伤害他的话都不能说。

特别强调:坚决杜绝说以下的这些话:“不要吵,再吵警察来了。”“再闹,医生来打针了。”“快睡,大灰狼来了。”如果你不这样威胁你的孩子,他外出时就会落落大方、活泼开朗、健康自信。

注意:千万不要和孩子开恶意的玩笑“你妈妈不要你了,她不来接你了”。对孩子说这样话的人,你一定要让孩子远离他,这种玩笑话十分恶劣,对孩子的安全感的构建极为不利。

八、一个奶话连篇的孩子一定是父母语言教育不当的结果。

不说奶话,例如“脚脚”“鞋鞋”“吃饭饭”,甚至自编些别人听不懂的嗲语。自出生起,对孩子说的每一句话,都应该是语法正确,发音标准的母语。主要抚养 者与婴儿对话时要用夸张的口形、清晰的声音、缓慢的速度,例如:“宝-宝-睡-醒-了”。切忌说奶话,否则到了四五岁时仍然口齿不清。孩子能一次性学好标准的发音,为什么要让他多学一次奶话?浪费时间、精力、神经信息储存区。

许多孩子到了两岁多还分不清你我他,这也是成人不注意的结果。为了让孩子尽快掌握第一、二、三人称代词,一周岁之后妈妈和宝宝交流时就应该采用人称代词,以便孩子模仿。应该多说“我倒水给你喝”,而少说“妈妈倒水给宝宝喝”。孩子说“宝宝的”,成人应该跟着说“是的,是你的”。当孩子说错时,千万不要哄堂大笑,那当下孩子会被笑懵的,失去了学习的机会。

九、不要对孩子说“听话”,让孩子愉快地遵守规则,将规则内化到心中,成为他一生遵守的信念。

中国的家庭教育、社会秩序中随 处可见各种各样的行为规范,但遵守者廖廖无几,这是为什么?是中国人天生不守规矩吗?是我们教育过程中不谈规则吗?肯定不是。随着这几年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睁眼一看,我们和世界文明原来有这么大的距离。只要没人监督,我们就犯规,还心存侥幸“应该没有人看到吧?”这到底是为什么?

在西方发达国家大部分人信仰上帝,深植于他们心中的是,我不能做对不起良心的事,上帝会看见的。所以德国的地铁站口是没有检票员的,国外许多超市是自行过磅计价的,国际上无条件退货是通行做法。

而我们从小被别人监督着长大,小时候在家听爸爸妈妈的,时时被提醒不许做这个不许做那个,上了学,听老师的,遵守这个遵守那个,孩子从来就没有机会自行判断,在自我成长的过程中应自发地遵守的规则。

冲击规则是孩子在试探我们的底线,其实就是遵守规则的开始,我们要宽容地对待,提醒他“你忘了什么”,而不是批评他,给他压力。(“你怎么忘了”也不能说,“怎么”这两个字会对孩子形成压力,有责备的意思。)

同时,我们应当充分地尊重孩子自发的探索行为。当孩子自发的探索行为得到我们的尊重时,他就会开始遵守我们给他设定的规矩,也就是说他将学会有智慧地顺从他人,这时候纪律的曙光就出现了,规则就内化了。内化的规则将伴随孩子终生,而且非常愉快非常容易地遵守这个内化的规则。

十、如何处理孩子在交往过程中抢夺玩具的问题。

从小宝宝们一开始交往,就应该确立一个原则,谁的玩具谁就有决定权,成人不能强行把自己孩子的玩具分给别的宝宝,也不能诱劝他让给别人。如果是公共的玩具或游戏器械,谁先拿到或是谁先开始玩,他就有权决定继续玩还是离开,其他宝宝必须等待。

通常要不到自己想要的玩具,孩子会哭闹,成人可以用平和的口气说:“我们要学会等待!”也可以转移孩子的注意力,用其他玩具吸引他暂时离开。孩子不愿意分享的时候,成人千万不要说他“你就是小气”、“小气包”等等,不断地给孩子贴这样的标签他永远学不会分享。

孩子清楚他对自己的物品拥有自主权之后,才谈得上分享。如果成人出于面子,把自己孩子的玩具强行给别的孩子,那么就意味着你告诉你的孩子,他也可以抢别人的玩具,所以无论何种情况,规则必须是统一的。正常在三岁之后,孩子了解到玩具分给别人玩,自己还是可以把它要回来的,这样他就乐于分享了。三岁之前, 千万不要急着培养孩子的大公无私的品质。

幼儿早教应避免三个误区


儿童早教是年轻的家长都很感兴趣的课题,有的家长早早地把宝宝送进早教班,有的家长购买大量早教教材,潜心研究……专家提醒家长,早教是好事,但要注意别陷入这些误区。

什么是早教

所谓“早教”简单来说就是在孩子0-6岁,特别是0-3岁婴幼儿期大脑发育的快速增长期,挖掘其最大潜力,使孩子达到早慧的目的,同时使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性格。

幼儿早教应避免三个误区

专家表示,目前家长对早教普遍存在以下几个误区:

1.把早教简单地理解为“孩子智力的培养”

专家强调,这种想法是片面的。早期教育应注重孩子的全面发展,可以简单地概括为“健康、聪慧、性格好”,而不是有些家长理解的仅仅为了智力发育好,人人夸孩子聪明,不参加早教班会让孩子低人一等。

2.对孩子的学习能力评估不足

有些家长认为孩子太小不会学习,不给他们学习的机会。其实小孩学习的能力远远超过成年人,在孩子的眼中从来就没有“难易”之分,觉得好奇就接受,感到厌烦他们就拒绝。

人脑潜能的开发主要依赖早期,儿童大脑发育在6岁时基本完成,其中0至3岁是关键期,因为此时是脑细胞发育最迅速的时期。脑结构的发育完成、脑功能的基本完善是在学龄前,尤其是3岁前。这个时期就是脑潜能储存及早期挖掘的关键期。

现在研究已经证明:4岁时孩子已发展出大约50%的学习能力,在8岁前会发展出另外的30%。在那短短几年里,大脑已经构建了主要的学习途径,摄取了大量的信息,孩子已经具备极强地学习能力。

3.对于孩子的培养过早定向

现在好多家长喜欢四处报培训班,孩子心理、生理能够承受的范围之内,就不存在负担,但要注意方式方法。我们提倡的早教是让孩子在“学中玩,玩中学”,早教其实就是引导孩子快乐的玩耍,这样他们是乐意的,是不会产生负担的,对学习有趣的知识也不会感到困难。

“生活式早教”是最好的早教方式

“生活式早教”就是倡导“在日常生活中促进儿童早期发展”。对于0-3岁孩子来说,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家里,在家人的陪伴下度过,所以家庭环境的影响非常重要,也是开展早期教育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场所。

家庭对孩子心理品质和行为发展的影响是早教中心及幼儿园、学校等其他环境无法比拟的,带有“启蒙性、长期性、情感性、感染性”等特点。

孩子自发地专注于玩水、玩沙、玩米、玩牙刷、翻马桶盖、爬上爬下、翻箱倒柜、抓住扔掉,都是重要的学习过程,因此家长可以利用这些机会不失时机地帮助孩子成长。采取的融入生活、潜移默化的早教。在这些充满“早教元素”的日常生活和游戏玩耍中,孩子的各项能力都将得到锻炼和提高。

对早教认识的五大误区


人们对早教认识的五大误区

误区1.早教课的主体是孩子

很多家长以为,上早教课就是把孩子扔到课堂上,去跟着老师学东西。所以,自己心不在焉,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在一旁聊天或随意走动或者打电话。其实,早教课,教的是家长,不是孩子!

早教课的意义在于帮助父母建立科学的早期教育理念,了解一些育儿知识,包括饮食、健康和开发智力等等;帮助家长及时把握宝宝的敏感期,协助宝宝一起感受新事物;让家长懂得孩子在每个成长阶段的特点、兴趣和能力;强调亲子互动,使家长通过与孩子共同游戏,掌握一些教育的方法与技能,等等。这就是为什么 前面我说,感觉上早教课我比孩子还累的原因。因为,真正受教育的,是我啊。

误区2.早教课的责任在老师

有些家长把教育的责任全部寄托在早教课的老师身上,以为早教课的老师就像幼儿园老师或者小学老师一样,教书育人。其实,早教课的老师,主要是示范和引导,帮助家长和孩子进行互动游戏。

很多家长花钱报了早教班,因为自己工作繁忙,就让孩子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甚至保姆,来陪孩子参加早教课,完成“陪读”的角色,心想反正有老师嘛。这都是不对的,最好由父母亲自陪伴孩子参加早教班,才能起到受教育的目的。

误区3.早教课是开发智力,能让孩子更聪明

有些家长错误地认为:只要上了早教课,我的孩子就会更聪明,就比其他孩子赢了一个起跑线。其实,早期教育不仅局限于智力开发,早教也不是培养“神童”,早教课的内容还包括为孩子创建一个成长环境,引发孩子的探索行为,促进孩子在大运动、精细动作、语言、认知能力、情绪和社会行为这五大领域的全面发展。早教班并不是想象的神奇班,不是所有上过早教的孩子将来就有所作为,而没上早教班的孩子就什么都不是。

误区4.早教=早学习

我曾听一个反对早教课的妈妈说:“现在的孩子真是累,大小便都不能自理,就要到处上课?还在吃奶的小屁孩,就开始学习?”她对早教课产生了一个误解,其实,早教课并不是让宝宝来学习知识的。

很多家长喜欢用“会认多少个字”、“会背多少首诗”、“会数几个数”这样的标准来衡量孩子早教的效果。然而,早教课的最大意义并不在于教会宝宝唱一 首歌、认一个字或者背一首诗,而是在玩中学、学中玩,寓教于乐,生动有趣,让宝宝学的开心,在游戏中提高宝宝的独立性、想像力、记忆力、专注力、适应能力、社交能力等等。

误区5.早教课的效果立竿见影

有的家长说,感觉宝宝上了早教课,也没什么改变没什么进步。其实宝宝的学习都有一个积累的过程,特别是1岁以下的小宝宝,接触的东西不会马上表现出来,不可能上了课立即就有效果。而且,因为早教课更注重潜能的培养和开发,所以早教效果短时期内难以发现。

家长不能只重视结果,忽视过程,过分关注孩子是否有所进步。另外,也需要有心理准备,那就是:早期教育是有效的,但不等于所有的早教课程都是有效的。事实上,相当多的早教课程被染上了商业味,炒作成分多。

这些早教误区,家长们必须知道!


这是早教专家分享的关于现代父母早期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和多数父母的误区。在你的引导下,她能保持强烈的探索欲望吗?她的专注力有没有被破坏……绝对值得一看的好文章!

一、不知道孩子在0-6岁时存在各种敏感期,把孩子在敏感期的表现当成不乖的行为斥责孩子,违背了孩子的天性,造成他的痛苦,留下心理隐患。

孩子在0-6岁时存在各种各样的敏感期,所谓敏感期是指0-6岁的成长过程中,儿童受内在生命力的驱使,在某个时间段内,反复操作某一动作或反复学习某一项能力,并且学习能力特别强的时期。有依恋形成的敏感期、口腔敏感期、手腿脚等动作的敏感期、语言的敏感期、细微事物的敏感期、肌肤触摸的敏感期、执拗和完美的敏感期、秩序的敏感期、数学敏感期、绘画敏感期等等。

出生不久持续到一岁多一点,是口腔敏感期。无论成人怎么阻止,孩子总把手放进嘴巴,而且吃得津津有味。成人千万不要认为不干净而去阻止孩子,否则会留下心理隐患。成人要做的就是保证入口的东西相对干净就行,而且最好能提供不同的东西让孩子用口腔去探索!

这个阶段的孩子就是依靠口腔去探索这个世界的,如果顺利渡过,以后再也不会用嘴啃食物之外的东西。有些孩子进入幼儿园、小学仍改不掉吸吮手指或其他物品的习惯,甚至延伸成别的不良行为,例如:爱吃零食、吐口水、骂脏话!都在一定程度与口腔敏感期没过好有关。

和口腔敏感期后期重叠的是手的敏感期,在手的敏感期时爱用手扔东西、用手指抠小窟窿,甚至打人(其实从孩子的角度来说只是在进行手臂肌肉运动的练习)。

与手的敏感期后期重叠的是腿的敏感期,有时候常常两三个敏感期同时交叉出现。

两岁多的孩子进入物权意识的敏感期,常常说“这是我的”“那是我的”,什么东西都不肯和别人分享,甚至妈妈也要不到他手里的东西。亲爱的爸爸妈妈千万不要认为孩子自私,非要想办法把他这毛病改掉不可。其实这是在进行物权归属的练习,通过对物品归属权的确认,来认知他与物品的关系。国外的教育专家常说两岁孩子的哲学是“我的我的,什么都是我的”。我们也应该理解这个阶段孩子的行为,而不是乱贴标签。

顺利渡过物权意识敏感期的做法是,在孩子表现特别明显时不要和他较真顺着他即可。这个时间差不多要三四个月(视孩子情况不同而定)。之后寻找到适当的机 会,即别的孩子与自家孩子分享玩具的时候,提醒他:“小朋友把玩具分给你玩,你高兴吗?”当他点头时再告诉他:“你把玩具分给别人玩,他们也很高兴”。就此可以打住,别马上强迫孩子。

如此反复几次之后,让他尝试把玩具分给别的孩子,通过练习他知道玩具是属于他的,分给别人玩之后还是会要得回来,和别人分享大家都快乐,这样他就慢慢愿意分享了。大部分孩子在三周岁前后进入分享阶段。

注意1:处在强烈的物权意识确认期的孩子,大人千万不要去逗引孩子,强抢孩子手中的东西,让他哇哇大哭,然后羞他“你真小气!”这是绝对不可以的行为!

注意2:当孩子能分享的时候,把东西分给我们吃,我们一定要接受,不要说“我是逗你的,我不吃,你吃吧”,这样就是拒绝孩子的分享,将给孩子带来的感觉是失望,孩子就会把分享和失望联系在一起而享受不到分享的快乐,慢慢就不愿意分享了。

三四岁的孩子进入秩序、完美、执拗的敏感期,成人把一块饼掰掉一点给孩子,孩子会哭闹不止拒绝接受,成人千万不要认为孩子自私,那是完美的敏感期,我们破坏了孩子对圆的感觉。

其他各个敏感期各有各的表现,比如五六岁时有一个崇拜和被崇拜敏感期、婚姻敏感期等等,只有让孩子顺利自然地渡过,才会保持健康的心态。

二、错把知识灌输当早教,总是用“教”的方法引起孩子的抵触情绪。

人们常说三岁以前是最重要的时期,这个时期不是让孩子学会多少知识,而是心理成长最重要的时期。心理成长才是早教的重要内容,健康的心灵是一生幸福的源泉。这个时期溺爱孩子,以孩子为中心,让他吃独食,为他包办一切事物,不尊重他,轻易地提前地满足他物质的需要,而忽略他内心的感受等等,这种重物质满足轻精神滋养的方式,只能培养出一个不健康不独立的孩子。

不要教孩子,只要示范。对于不教孩子,可能很多人认为我在瞎说,这个说法在我刚刚接触之初也不理解,我经历了整整两年,通过大量的观察和实践才明白孩子真的不是“教”出来的。

举个例子:当客人和小宝宝打招呼时,孩子没有回应,成人通常出于礼貌和面子,都会督促说“叫啊,怎么不叫阿姨,怎么不回答,你应该叫阿姨呀,你这孩子就是这样”等等,这样做就是教,教就会给孩子压力。如果一边教还一边指责,那更是折磨孩子。我们只要模仿孩子的口气回应即可:“阿姨,你好!”或者是“阿姨,再见!”“谢谢奶奶,我吃过了。”等等。这就是示范,而不是教。

手指灵活的孩子大约18个月就可以开始练习穿鞋子,如果孩子穿反了,大部分家长(微博)都会说:“错了错了,左右错了。”左右错了?以小宝宝的能力来说,是没有对错的,告诉他错了会给他压力,我们说话的口气会让他紧张:什么事,妈妈干嘛口气这么不好?只要平静地告诉孩子:“两只鞋交换一下。”

这是把正确的做法告诉他,这样就行了,不要去教这是左边,那是右边(孩子大脑很简单,接受正确的指令就行了,太复杂他接受不了)。据我的经验,一两个月的提示之后,孩子就会穿鞋,而且左右不会错。

操作玩具时,也只要示范,“宝宝,看妈妈做”,妈妈放慢速度做展示。之后,给孩子时间和机会,让他自己反复调整反复操作,不要打扰他,不要在他发生一点点错误的时候喋喋不休地提示“错了错了,不是这样做”。这样孩子就失去了外部信息内化的机会。

如果一切都是你教的,一旦没人教就失去方向,往往孩子的自我学习能力就是在我们的教当中失去的。孩子们的专注力就是这样被我们破坏掉!我们应该做的是耐心地等待,等待他自我调整,而且一定不能批评。足够的爱和尊重,孩子甚至有自我教育的能力。

三、千万不要用学步车!一定要让孩子爬行!

学步车对宝宝的健康有百害而无一益。学走路需要克服巨大的心理障碍,掌握技巧保持身体平衡,学步车不需要这么“麻烦”,轻轻松松稍一触碰即可溜出很远,这使得孩子难以克服心理障碍适应自已学走路这个辛苦的过程。所以用了学步车的孩子更慢学会走路就是这个道理。

另一种情况是:用了学步车的孩子脚部肌肉定型成踮足,父母常常得花费很长时间让宝宝学习整个脚掌着地。用了学步车,孩子爬行的机会大大减少。很多老人常常很得意“我的孙子不用爬,直接走路,真利害!”他们不知道,人类一定要经过爬行发育才健康。没有爬行的孩子,身体协调性不好,影响生活和运动。前庭神经发育不良,影响未来的阅读、写作,也会阻碍语言的发展。

四、正确处理孩子的哭闹情绪,是建立良好性格的开始。

喜、怒、哀、乐、恐惧等都是老天赋于人类的正常的情绪表现。我们成年人总是喜欢高兴的事,对于啼哭常常觉得很烦。

孩子的哭泣需要我们耐心去感受,而不是一味地对孩子说“不要哭,不要哭”,这是非常大的错误。哭是他内心矛盾和冲突的释放,不是坏事,成人只要轻轻地拥 抱他,抚摸着他的后背,第一句话说“哦,宝贝,妈妈知道……(刚才发生的什么事),你非常难过,妈妈理解你”“哦,宝贝,妈妈知道你摔疼了,还有一点点吓到了是吗”,这是共情,表示我们理解他,接受他的悲伤是调整他的情绪的开始。

第二句话一定要说“妈妈知道你不开心(这很重要)”,这样一说他会很快开心起来的,第三句话是“妈妈爱你,妈妈理解你”。最后能配合三次深呼吸,让孩子把不愉快的感觉呼出去效果更好。

如果您学会这些,您的孩子可能眼泪还挂在脸上就跑开找小伙伴去了。(这个方法我屡试不爽,非常见效,别人常笑我,毕竟是做早教的,孩子让你一哄就好。其实这方法不是哄,是共情产生的效果。)

我们在养育小男孩时最经常说“男孩子,哭什么!”“羞羞,男孩子还哭!”男孩子在儿童时期释放他的悲伤情绪时,常常被成人阻止,慢慢地长大后,他有悲伤也不知道如何释放,喜爱也不懂表达,所以让丈夫说声爱你有多难,相信很多妻子都有同感。

也就是说这样的男孩成年进入婚姻之后,他一定无法与妻子进行良好地沟通,将影响婚姻品质。请各位爸爸妈妈想想,如果您的儿子未来婚姻生活可能因此不幸福,您还会制止小男孩的哭泣吗?请无条件地接受他的悲伤!男孩哭泣不是丢面子的事!

几个月的婴儿一旦啼哭我们常常口中应叨着“来啦来啦”就十万火急地冲过去,这样不好,孩子会养成控制大人的心理,应该用轻松而平缓的语调说:“饿了是吗?妈妈来了”。一旦孩子挣扎哭闹拒绝某件事就用妥协的声音“哦哦哦,不要不要就不要”,其实应该用平缓的口气说:“好,现在不要,我们等会儿再……(做某件事)”。不要让孩子觉得他可以用哭闹控制大人,可以随心所欲。

许多时候教育方法的实施要善于观察总结,而不是一以概之。

五、为什么两至三岁的孩子越制止他越爱打人?因为攻击行为是大部分孩子必经的成长过程。

两岁多至三周岁时的大部分孩子常常出现打人的现象,成人千万不要说“不要打人”“你怎么又打人了?”这是没有任何作用的。这使得孩子认为这个动作可以引起成人的注意,越发反复出现打人动作。

大多时候是因为孩子处于口、手和脚的敏感期,他热衷于用口、手、脚探索世界,认识事物,探索的范围当然会包括他人的身体,于是出现了“咬人”、“打人”、“踢人”等攻击行为。

还有一个原因是他还没有掌握人际互动的方法。当他的语言还不能正确表达自己的思维的时候,情急之下常常出现用有冲击力的身体动作替代。他可能只是表达“你让开别挡着我”“你不要弄我的东西”,但是话未出口已伸手推搡或抢夺过来了。

有的孩子严重缺乏安全感, 通过攻击别人发泄不良情绪,或者想引起爸爸妈妈的注意。成人要做的是,不要给他贴上标签“你是个坏孩子会打人”,只要不强化, 在他打人时,向对方家长和孩子致歉,及时把自家孩子抱住不让他继续出现攻击行为,平静地离开。同时,及时调整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给予他充分的安慰。这个阶段的孩子讲道理是百分之百没有用的。

同时被冲击到的孩子的家长一定要冷静,不要认为自己的孩子是被欺负了,很多孩子是通过肢体冲撞来交往的,要理解对方的孩子不是故意的也不是品德有问题。 如果认为自己的孩子被欺负,会使得孩子养成受气包的性格,会一辈子都受人欺负。回家也别向家里人诉说孩子被某某某打了什么的,这些都使得孩子觉得我就是容 易被人打,他会觉得自己有什么地方不好让别人不喜欢,这样会形成胆小懦弱的性格。正确的做法是,接受对方家长的道歉,对这个孩子说“你是个好孩子,我知道 你只是想和我们家宝宝玩(可以根据情况换个字眼),你们俩握握手吧。”

三周岁以后,孩子慢慢懂事些时,如果还打人,就要深层次地探究他打人的原因(是不是有家庭暴力等),消除根源,同时在他每一次攻击别人时,告诉他“不可 以”。注意我用的是不可以,而不是不可以打人,不要把负面的信息加进去。只要孩子出现负面的行为,第一原则,淡化淡化再淡化!切莫强化!

孩子天生爱尝试并重复那些能产生有趣、刺激后果、引起成人注意的行为。正确的做法就是让行为后果变得毫无意义,他自然就放弃了。

六、我们何以把孩子当成马戏团演员?成人所不欲,勿施于童。

许多家庭家里来客人时,就招呼孩子:来来来,唱首歌,跳个舞。这是极不尊重孩子的行为。不要让孩子在客人面前表演节目,这会使得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将所有的注意力用于取悦别人,成年后,一旦别人不认可他,就会使他遭遇巨大打击,不能很好地发挥自己应有的内在的能力。

“你叫什么名字?”如果孩子有机会选出最令他们讨厌的一句问话,这句一定排名榜首。请成年人想想看,如果一个身高是你两三倍,体重是你几倍的“外星 人” 动不动就俯看着你用毫不客气的口气来问你,你乐意回答吗?早就白了那个不礼貌的“外星人”一眼了,是吗?那么孩子不喜欢回答这个问题时,我们怎么可以责备 他没有礼貌呢?

我们应该:蹲下身子,目光与孩子的目光保持平行,自我介绍之后问孩子的姓名:“我是林老师(阿姨),非常高兴认识你,可以告诉我你的名字吗?”而且记住第一次见面千万不要随意触碰孩子,这是一个成年人应有的修养!

如果有人这样对你的孩子,千万不要因为面子,甚至帮着别人奚落自己的孩子“对,他就是不爱说话!”“怎么这么没有礼貌,快回答叔叔。”“他就是这样胆小”等等。如果一个孩子经常被父母置于这样不开心的境地,你要让他外向活泼是很难的。所以经常有家长反应说,我的孩子在家是小霸王,到了外面就是小兔子。孩子受到足够的尊重,他的表现才会内外如一。

爸爸妈妈您愿意别人嘲笑你吗?不愿意对吧?所以当我们的孩子说出让人忍俊不禁的童言时,千万不要哄堂大笑。例如一个孩子说“我爸爸不穿衣服洗澡”,一家人在大笑之后又故意问这孩子“你是穿着衣服洗澡?”这不明摆着搞乱孩子的思维吗?许多家庭常常对孩子开这种玩笑。

不要随便戏弄孩子,面对别人对我的孩子的戏弄,我常常毫不客气地予以拒绝:对不起,我的孩子不喜欢开这种玩笑。在孩子和面子之间,我们理应选择孩子。

七、我们常常不知不觉间传递了许多负面的、消极的信息给孩子!

不要当着孩子的面向别人诉说孩子的种种“劣迹”。比如很多妈妈常常在客人面前说:“他就是这样胆小!”“他就是不爱吃饭!”这样你在暗示你的孩子:你期望他成为这样的人。他会朝着你期望的方向达成结果:他一定越来越胆小,越来越不爱吃饭。语言的暗示力量是巨大的。

如果装作偷偷说给别人听,但又让孩子听到:“你知道吗,我们宝宝今天玩秋千时表现特别勇敢!”“你知道吗,我家宝宝今天自己吃了满满一碗饭。”这样会在孩子心里传递一个信息:“啊?妈妈说我勇敢?是吗?嗯,我明天还会更勇敢的!”“啊,妈妈这么高兴,好,明天我再吃一大碗。”这就是积极的暗示,能直达孩子的潜意识,影响巨大。

不要威胁孩子“再吵闹,妈妈不要你了。”这是最大的威胁,最深的恐惧。因为幼小的孩子离开家庭,他是无法生存的。妈妈对孩子的语言冷暴力是造成孩子不良性格的开始。正确的说法是:“请安静,妈妈爱你!”其它让孩子感到一切外部事物会伤害他的话都不能说。

特别强调:坚决杜绝说以下的这些话:“不要吵,再吵警察来了。”“再闹,医生来打针了。”“快睡,大灰狼来了。”如果你不这样威胁你的孩子,他外出时就会落落大方、活泼开朗、健康自信。

注意:千万不要和孩子开恶意的玩笑“你妈妈不要你了,她不来接你了”。对孩子说这样话的人,你一定要让孩子远离他,这种玩笑话十分恶劣,对孩子的安全感的构建极为不利。

八、一个奶话连篇的孩子一定是父母语言教育不当的结果。

不说奶话,例如“脚脚”“鞋鞋”“吃饭饭”,甚至自编些别人听不懂的嗲语。自出生起,对孩子说的每一句话,都应该是语法正确,发音标准的母语。主要抚养 者与婴儿对话时要用夸张的口形、清晰的声音、缓慢的速度,例如:“宝-宝-睡-醒-了”。切忌说奶话,否则到了四五岁时仍然口齿不清。孩子能一次性学好标 准的发音,为什么要让他多学一次奶话?浪费时间、精力、神经信息储存区。

许多孩子到了两岁多还分不清你我他,这也是成人不注意的结果。为了让孩子尽快掌握第一、二、三人称代词,一周岁之后妈妈和宝宝交流时就应该采用人称 代 词,以便孩子模仿。应该多说“我倒水给你喝”,而少说“妈妈倒水给宝宝喝”。孩子说“宝宝的”,成人应该跟着说“是的,是你的”。当孩子说错时,千万不要 哄堂大笑,那当下孩子会被笑懵的,失去了学习的机会。

九、不要对孩子说“听话”,让孩子愉快地遵守规则,将规则内化到心中,成为他一生遵守的信念。

中国的家庭教育、社会秩序中随 处可见各种各样的行为规范,但遵守者廖廖无几,这是为什么?是中国人天生不守规矩吗?是我们教育过程中不谈规则吗?肯定不 是。随着这几年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睁眼一看,我们和世界文明原来有这么大的距离。只要没人监督,我们就犯规,还心存侥幸“应该没有人看到吧?”这到底是为 什么?

在西方发达国家大部分人信仰上帝,深植于他们心中的是,我不能做对不起良心的事,上帝会看见的。所以德国的地铁站口是没有检票员的,国外许多超市是自行过磅计价的,国际上无条件退货是通行做法。

而我们从小被别人监督着长大,小时候在家听爸爸妈妈的,时时被提醒不许做这个不许做那个,上了学,听老师的,遵守这个遵守那个,孩子从来就没有机会自行判断,在自我成长的过程中应自发地遵守的规则。

冲击规则是孩子在试探我们的底线,其实就是遵守规则的开始,我们要宽容地对待,提醒他“你忘了什么”,而不是批评他,给他压力。(“你怎么忘了”也不能说,“怎么”这两个字会对孩子形成压力,有责备的意思。)

同时,我们应当充分地尊重孩子自发的探索行为。当孩子自发的探索行为得到我们的尊重时,他就会开始遵守我们给他设定的规矩,也就是说他将学会有智慧 地顺 从他人,这时候纪律的曙光就出现了,规则就内化了。内化的规则将伴随孩子终生,而且非常愉快非常容易地遵守这个内化的规则。

十、如何处理孩子在交往过程中抢夺玩具的问题。

从小宝宝们一开始交往,就应该确立一个原则,谁的玩具谁就有决定权,成人不能强行把自己孩子的玩具分给别的宝宝,也不能诱劝他让给别人。如果是公共的玩具或游戏器械,谁先拿到或是谁先开始玩,他就有权决定继续玩还是离开,其他宝宝必须等待。

通常要不到自己想要的玩具,孩子会哭闹,成人可以用平和的口气说:“我们要学会等待!”也可以转移孩子的注意力,用其他玩具吸引他暂时离开。孩子不愿意分享的时候,成人千万不要说他“你就是小气”、“小气包”等等,不断地给孩子贴这样的标签他永远学不会分享。

孩子清楚他对自己的物品拥有自主权之后,才谈得上分享。如果成人出于面子,把自己孩子的玩具强行给别的孩子,那么就意味着你告诉你的孩子,他也可以抢别 人的玩具,所以无论何种情况,规则必须是统一的。正常在三岁之后,孩子了解到玩具分给别人玩,自己还是可以把它要回来的,这样他就乐于分享了。三岁之前, 千万不要急着培养孩子的大公无私的品质。

家长注意:孩子早教的八个误区


幼儿早期教育是个不容易忽视的问题。很多父母都不知道该如何教育幼儿。以下是孩子早教父母容易陷入的8大误区!

1、不准掰手指数数

有些父母、幼儿园老师,教宝宝数数时,看见他们掰着手指头数,就会要求他们放下手,要求心里记。心理学家说,这种教宝宝数数的方法,并不科学。

心理学家认为,2~5岁幼儿的数字概念发展,通常是由口头数数开始,然后是点着实物数,接下来孩子能够推算出总数,最后,才是根据抽象的语言数字拿取相等的实物。

幼儿掌握初步的数概念,需经过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由具体到抽象是幼儿对周围事物形成各种概念的一般认识过程。所以在教的幼儿数概念时,要从具体出发。从具体出发,就是要从接触具体的事物开始,从亲自摆弄、接触、看具体事物中获得有关物体数量方面的感性经验开始。这种对数量的感性经验越丰富,就越有利于幼儿形成抽象数概念。

正确做法:数数时不妨让他们数数手指、衣扣、玩具等等,让他们从具体的东西开始。

2、过分溺爱

有时候,父母的精心呵护反而会“伤”了宝宝。比如,有些父母,总怕宝宝走着会摔倒,会累着,于是喜欢用车推着宝宝或是抱着宝宝。这样一来,宝宝活动量小,协调能力、大肌肉的锻炼都不够,活动能力就特别差。宝宝吃饭、穿衣、收拾玩具,家人总是包办代替,会造成孩子的动手能力和自理能力差;宝宝和小朋友发生争执,父母挺身而出,为宝宝讨公道,这种看似对宝宝的爱,会使宝宝今后生活能力差,社交能力差不敢面对外面的社会。

其实,孩子有着惊人的适应能力。他们需要运动和交流,甚至稍微还要有一点冒险,这样才能充分发掘他们身上的各种潜能。

正确做法:放开手,让宝宝自己收玩具,自己吃饭、摔倒后自己爬起来,能使宝宝更快乐,更有成就感。

3、过分专制

有的父母认为管教宝宝,就要从小做起,让宝宝绝对服从自己的意志。宝宝想要红色的玩具,妈妈却认为绿色的好看,于是买下绿的。宝宝想看天线宝宝,妈妈却认为另外的历史故事更有意义,一切都是家长做主,宝宝没有任何可选择的余地,不听话就会挨批评。日久天长,宝宝就会变得畏畏缩缩,心里总是处于被压制状态,从而局限了宝宝的智力发展,宝宝变得胆小、怕事。

正确做法:假如宝宝提出的要求合理,尽量尊重宝宝的选择,而不要把成人的思维强加给宝宝。

4、拔苗助长

有的家长对宝宝的智力发展和成长期望值太高,在教育宝宝的过程中操之过急,不遵循宝宝身心发展和智力成长的规律,“拔苗助长”,却往往适得其反,造成宝宝负担过重,难以适应压力而产生消极的心理倾向和行为。比如,有的家长让2岁的宝宝学英语,让3岁的宝宝背唐诗、做数学题,这种方法不值得推广。

正确做法:对孩子来说,学就是玩,玩皮球锻炼宝宝的眼、手、脚协调能力,玩积木锻炼宝宝的创造力,玩插片锻炼宝宝的动手、动脑能力。这些能力都有利于今后的知识学习。

5、完全照书本养孩子

许多年轻父母多数以书为标准喂养孩子,有的过分认真地执行书本上的要求,认为这样才是科学的。比如书上说8个月会爬、1岁半会串珠子,如果自家的宝宝不会,就异常着急,以为是宝宝的智力发育有问题。其实,书本上的知识和要求不一定与孩子的实际情况相符。有的可能说话早些,有的可能走路早些,每个宝宝的成长路线都是不一样的。

正确做法:把书作为参考,一旦觉得宝宝与书上说的哪点不一样时,不要着急,综合考虑宝宝的发展,比如不会爬是不是因为穿得多啦,不会说话是不是因为没给他说话的机会。

6、以孩子为中心

有些父母在吃饭时,有好吃的要先给宝宝,宝宝要爱吃哪样,父母就不能动。这样一来,宝宝觉得只有这样才是正确的,如果哪天父母吃了他爱吃的东西,他会哭闹,而且宝宝会在与小朋友的交往中,也会以自我为中心,认为只有自己重要。这样的宝宝会变得不懂分享,不懂爱。

正确做法:把宝宝看成是家庭成员之一,吃东西时,无论父母爱吃与否,也要让宝宝分给每人一份,让宝宝学会分享,懂得关爱。

7、满足孩子的所有愿望

宝宝想要某个玩具,想吃麦当劳,父母一定要满足他吗?不一定。无节制地满足孩子的要求,会让宝宝觉得一切太顺利,而太容易获得的东西人往往不珍惜,而且从中获得的乐趣也没了。

正确做法:宝宝想要买某个玩具,可以对他说,假如坚持一周都去幼儿园,妈妈就买给你。要是宝宝想吃麦当劳,可以告诉他生日的时候在这里开生日PARTY。这样让宝宝有一种期待,有一种追求的愿望。父母要注意一定要实现自己的承诺,不能骗宝宝。

8、父母替宝宝道歉

二三岁的宝宝一起玩时,宝宝把别人打哭,这时有些父母会挺身而出,替宝宝道歉。这样一来,宝宝认识不到自己的错误,而且也没觉得这样有什么不好。他长大后不会自己承担责任。

正确做法:做错的事情,父母要及时纠正宝宝,因为宝宝不知道哪样做是正确的,哪样做是错误的,正误都需要父母指引。告诉宝宝打人是不对的,要向人道歉,让他自己承担后果,这样才能让他记住,明白对与错。

对于以上列举的误区,家长们可要注意了,千万别在早期教育的这关键的一步上对孩子造成了阻碍。

早教:父母也需要犯点小错


我们总是谨小慎微避免犯错,把犯错看成洪水猛兽一般。实际上,一个错误行为如果得到恰当的使用,一样可以创造非常好的早教契机,不仅有助于提升宝宝的自信心、责任感,锻炼宝宝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还可以帮助宝宝学会原谅的技巧。所以,我们甚至可以偶尔故意犯点小错!

“暴力”之后的悔悟

童童越来越有自己的主意了,这本该是好事一桩。不过,在童童妈的眼里,这好事可就有点令人头痛了。小家伙总是跟妈妈对抗,你要他睡觉,他非要出去玩,你要他吃饭,他非要玩玩具,来软的,他顽皮地对抗,来硬的,他委屈地哭闹。于是,数不清的冲突充斥着每天的日子,童童妈可真是头都大了,就算脾气再好,也经不住如此折腾啊!

终于有一天,童童妈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在童童再次“胡闹”的时候,她对着童童吼了起来。第一次看到妈妈这样,童童吓坏了,先是呆了一会儿,接着极其伤心地哭了起来。看到童童如此伤心,妈妈后悔极了。

想到自己的“暴力”行为,童童妈后悔不已,发誓从此以后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的行为,绝对不能再犯同样的错误。从此以后,童童妈果然“痛改前非”,对童童显示出了极大的耐心,而童童似乎变本加厉地想“折磨”妈妈,常常故意跟妈妈对着干。尽管童童妈有时候内心十分烦躁,甚至有大发脾气的冲动,但她总是很顽强地克制着自己,力图向童童展示一个完美的好妈妈形象。

错误成就了真实的世界

正如童童妈那样,这个世界上没有完人,就算我们懂得再多的早教知识与技巧,我们仍然不可避免会犯错。毕竟,每个人经历的事情都不会百分百舒心,来自各方面的压力难免导致我们的内心世界掺杂了各种各样的情绪。所以,我们也可能莫名其妙地失去耐心,和童童妈一样出现错误。

不仅如此,在教育孩子这件事情上,我们还会在潜意识里沿袭我们儿时获得的一些经验,以当年我们父母曾经对待我们的方式去下意识地对待孩子,这就会导致我们犯更多的错误。当错误已经不可避免地发生,没完没了地自责就变得毫无意义了。这时候,我们需要更多地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待并处理我们的错误所带来的后果。

实际上,正因为每个人都会犯一些大大小小的错误,我们才成就了一个真实的世界,而这个真实的世界对宝宝的成长实际上是非常有帮助的。试想一下,如果宝宝从小到大都生活在一个像天堂一样美丽的地方,凡事皆顺利,没有经历过任何不良的情绪,那么,当他走出社会,面临某些突发的、跟平时所接触的完全不一样的情况时,他就会手足无措,没了主张。因此,与其十分刻意地为宝宝营造这样一个安全的真空,不如就着已经犯了的错误,给他展示一个真实的世界,让他有机会感受他人各种各样的情绪,为学会更好地应对各种情绪提早做些准备。当然,如果仅仅满足于犯错给了宝宝一个真实的世界,那么犯错对宝宝的成长是没有太大意义的。更重要的是,我们还要在犯错之后有所作为,把坏事变成好事。

犯错也可造就早教契机

为了在孩子面前树立权威,防止失去控制力,很多父母即便大错特错,也要摆出一幅唯我独尊的架势,让宝宝将错就错听从自己。实际上,知错认错并不会降低父母的威信,相反,知错认错还可以更好地协助宝宝成长,对宝宝的发展是非常有利的。

毫无疑问,父母的错误做法会伤害宝宝,但是,如果父母能在宝宝面前诚恳地认错,父母的行为就会传递给宝宝一个信息:“爸爸妈妈这样对待我,不是我不好,只是他们自己的情绪不好。虽然他们有过错,但他们知道自己错了,他们还是那么爱我。”这样的信息可以有效化解宝宝的委屈情绪,让他的心情变得晴朗起来。

上例中的童童妈如果不是一味地自责,而是坦诚地向童童承认错误,童童的情绪就会比较容易平复,他会从妈妈的态度中明白:“虽然妈妈发了脾气,但并不是妈妈本身不好,更不是妈妈不爱我了,只是妈妈情绪失控引发的一种状况,虽然发生了这样的事情,妈妈依然爱我。”一旦他意识到这些,他就不会一再以更为激烈的方式来试探妈妈的底线,想要以此确认妈妈对自己的爱究竟是否真实。

其实,童童妈坦诚地承认错误不仅可以化解童童的委屈情绪,还可以为童童树立处理错误行为的榜样。如果父母犯错后勇于在宝宝面前承认错误,宝宝将来犯错也就会学着自己负责,而不会推卸本该承担的责任,在需要勇敢面对的时候却当个小逃兵。

父母认错还有更为深刻的一层意义,那就是让宝宝变得更为自信。对于一个控制自我和应对环境还不那么娴熟的宝宝来说,他本来就很容易因为犯“错误”受到批评而产生一种挫败感。如果父母犯错认错,他就会通过父母的行为认识到,犯错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每个人都会在某些时候犯错。既然父母都会犯错,那么自己犯错也就很正常了。这种认识可以帮助宝宝建构起更为强大的自信心,防止他无端地在内心深处贬低自己。

实际上,早教的机会比比皆是。不过,如果我们能巧妙地犯一些小错误,利用这些小错误将一些无伤大雅的早教内容带进去,我们创造的早教机会就能更加充满戏剧色彩,让宝宝在开开心心享受或者应对我们这些错误的过程中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当然,这里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那就是我们所犯的错误不会伤害到宝宝的身心,它们必须是一些温和而带有幽默色彩的小错误。

适合我们犯的小错误,通常有以下几类:

1 违反常规的行为

比如我们可以找个机会跟宝宝一起玩一个喝奶的游戏,先给宝宝空瓶子喝奶,然后再加奶粉、倒水,等到奶粉冲好后,再端着那一大瓶奶告诉他:“奶终于喝完了。”在夏天给宝宝玩一个违反常规的穿衣游戏,先给他穿长裤,再穿小短裤,先穿鞋子,再穿袜子,或者拿帽子当袜子穿,拿袜子当帽子戴。看到妈妈这样违反常规地操作,宝宝立刻就会发现这些事件中被颠倒了的逻辑关系,并急于指出妈妈的错误,享受到这种特殊的幽默带来的快乐,而妈妈正好乐得让宝宝有机会来更正错误,在更正错误的过程中,他的生活自理能力自然而然就得到了提高。当然,宝宝也可能故意以这样的方式来跟妈妈应对,那就说明他幽默的潜质被挖掘出来了,这也是很不错的一个结果。

2 故意装傻的行为

没有比看到一个傻爸爸傻妈妈更让宝宝觉得好玩的事情了。偶尔的,我们也可以装装傻,故意很笨拙地去做一些事情,比如端小盆的时候故意歪斜着,让盆里装着的东西显得立刻就要掉出来,而爸爸妈妈则显出极其紧张又无奈的样子,通过这种行为吸引宝宝的注意力。如果宝宝看到爸爸妈妈也有需要帮助的时候,他就不会因为自己做不好、做不到某些事情而着急,进而产生挫败感。每逢这样的机会,宝宝通常都会很积极地过来帮忙,于是他的协作精神、乐于助人的品德就在这样的游戏中被激发出来。当然,如果他能发现爸爸妈妈的错误所在,他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也随之被培养起来了。

3 颠倒黑白的行为

不管是做家务,还是跟宝宝玩游戏,我们都可以利用宝宝已经掌握的一些概念来颠倒黑白,给他一个指出爸爸妈妈错误的机会。比如妈妈端着一盘苹果放在茶几上,然后在盘子里很夸张地挑来挑去,一边挑一边自言自语:“奶奶对我们多好啊,我们也要关心奶奶,所以,我要挑一个最大的苹果给奶奶吃。”可是,妈妈挑了半天,最后却挑了一个最小的苹果,还很兴奋地喊着:“哈,终于找到这个最大的苹果了!”在妈妈这种夸张的行为和语言感染下,宝宝一定会对这个事件产生兴趣,热心地跑过来纠正错误,并挑出那个最大的苹果交给奶奶。于是,他在这样的行为中就会很自然地受到熏陶,成为一个品德优秀的好孩子。

这类颠倒黑白的游戏也可以拓展成锻炼宝宝反应能力的游戏,我们可以假装信誓旦旦地对宝宝说:“茶几上有好几个珠子,看看我们谁先拿到最大的珠子!我一定要先拿到!”然后妈妈故意去拿一个最小的,让宝宝去拿到那个最大的,两人在一起比较之后,宝宝就会很有成就感。要知道,能够快速地在短时间内从一堆大大小小的珠子里判断出哪个是最大的,这本身就是提高宝宝观察能力和判断能力的好办法。

生活式早教,让父母成为老师


早期教育从新生儿开始,可使大脑获得足够的刺激,即使大脑在功能上和结构上更趋完善,又促使潜在能力得到较好的发挥。近日记者调查发现很多都市父母对早教班失去了兴趣,而“生活式早教”正悄然流行起来。

何谓“生活式早教”,就是倡导“在日常生活中促进儿童早期发展”。对于0-3岁孩子来说,家庭是他最重要的活动场所,因此,“生活式早教”特别强调家庭环境以及家人对孩子早期成长的重要性。“生活式早教”最早起源于美国上世纪80年代倡导的“PAT”运动,意即“parents as teachers(让父母成为老师)”,主张“早期教育不是教育孩子,而是教育父母”。

重视家庭早教的不到两成

记者随机调查了30位0-3岁孩子的家长,发现有一半家长认为孩子在家里也需要早教学习,但是能做到实践的,大约有三成;能做到系统实践的,只有不到两成。

30位家长中,有6位家长认为不需要给孩子进行早教,他们认为,自己小时候也没有经过系统早教,孩子的发展就应该顺其自然;有4位家长的宝宝还不到一岁,他们觉得等宝宝再大点时去早教班比较好;有11位家长虽然了解早教对孩子潜能开发的作用,但因为工作繁忙或费用较高等各方面因素影响,没让孩子上早教班。不过,调查结果显示,有一多半家长读过早教方面的书籍,能在家里对孩子进行部分训练,不过不系统。

被调查家长中,有9位家报了早教班,一般每周一次。其中4位家长比较依赖早教班,回家后对孩子的相关训练做得很少;其他5位家长除了带孩子上早教课程,回家后还会根据早教班的训练和自己看的早教方面的书籍坚持给孩子进行各种能力的训练。

把早教课堂的游戏“搬”回家

妈妈:高楠楠(高校老师)儿子:金金(1岁4个月)

我从怀孕起就开始为育儿做准备了,那时我疯狂地读遍了我们学校图书馆能找到的和育儿有关的所有书:从胎教到幼教都有,就是希望自己能多储备些知识,别浪费孩子0-3岁的智力发育黄金期。

孩子出生时,我才发觉,“纸上得来终觉浅”。现在回想起来,前三个月的早教也是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非常不成系统。

后来,儿子3个月的时候,我给他报了早教班。前几个月,早教是一个月一次,我负责记住老师的动作和要领,老公则在一旁仔细记笔记。等回来,我就按照笔记整理出这个月的早教训练计划。我一般会把每天的大致训练内容列出来,如早上着重训练视觉和阅读,下午进行大运动和精细动作,晚上锻炼乐感等。

6个月后,儿子开始一周上一节早教课。我觉得早教课其实是教给家长教育孩子的正确方法,如果仅靠这45分钟,很难真正提高孩子的相应能力。因此,我会购买相应的音乐、感官教具,把课上的游戏“搬”回家,让儿子在家里也能体会到上课的乐趣。

虽然把早教“搬”回家确实占用了我不少时间和精力(每天要抽五六个小时陪孩子),但成果确实很惊人。儿子各方面的能力,大运动、精细动作、音乐等能力普遍要超前2个月。7个月时,儿子就能爬了,11个月会走,1岁1个月能说话,1岁2个月时,宝宝已经能跟上节奏跺脚了……

平常过日子也可以上“早教”

妈妈:何杰(翻译)女儿:萌萌(2岁)

女儿不到3个月作息就非常规律,6个多月会叫妈妈,14个月时能流畅地说6-8个字的句子。有着敏锐的观察力,家里某样东西的位置动过她能很快发现;社交能力一流,出去主动跟小朋友打招呼,玩东西肯轮流、愿分享;生活习惯很好,哪里拿的东西放回哪里去,手脏了要求洗干净,摔倒了自己爬起来……

很多朋友打听女儿报的是哪个早教班?要说早教,女儿确实接受了,但不是在早教班,而是我和老公采取的融入生活、潜移默化的早教。

在女儿出生之前,我和老公就涉猎了很多关于早教的书,从女儿出生开始,不管她听懂听不懂,我和老公都会不断跟她说话,我们还充分应用手指,引导她的目光锁定目标,认知事物。我们还特别重视和女儿一起做游戏、听音乐、读书、散步、收拾东西。在这些生活化的活动中,我们随时融入对孩子的早教,比如在给女儿做分豆子游戏时,训练她的精细动作;在听儿歌和其他类型的音乐时,锻炼她的语言和乐感;在收拾玩具时培养她的自理习惯。虽然没上早教课程,可女儿仍在这些充满“早教元素”的日常生活和游戏玩中将各项能力都进行了锻炼。

家人才是最重要的老师

“教育难道不是老师的事吗?”谈起“生活式早教”,很多家长不以为然。三优开智婴童之家负责人邵之文表示,家长在日常家庭生活中对孩子的早教尤为重要,仅依靠早教班的课程是远远不够的。

0-3岁是孩子人格发展和智力潜能的形成阶段,是孩子发展的关键期,这时如果能对孩子的视觉、听觉、触觉等进行丰富的刺激,就能全面提高孩子的大运动、精细动作、言语、认知、情绪和社会行为五大能力。东方爱婴中国总部教育事业部总经理孙家齐也表示,这些丰富的刺激是不可能凭借每周短短几十分钟早教课程来完成的。

对于0-3岁孩子来说,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家里,在家人的陪伴下度过,所以家庭环境的影响非常重要,也是开展早期教育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场所。家庭对孩子心理品质和行为发展的影响是学校等其他环境无法比拟的,带有“启蒙性、长期性、情感性、感染性”等特点。

邵之文介绍,从宝宝接受早期教育的场所来看,家庭式和中心式是两种主要形式。目前0-3岁婴幼儿接受早期教育的方式多是中心式的,这种形式的优点是可以集中许多专业教师,在一个精心安排的环境中进行教育训练,专业设施齐全,而缺点是需要远距离接送婴幼儿,不方便,费用高,时间上也不是很自由。

济南很多早教机构也推出了能上门提供早教指导的专业人员,定期去家庭中对家长进行育婴和早教指导。三优开智还对来早教班的孩子开出训练处方,家长可以按照早教专家的指导意见给孩子制定在家里的训练计划。

生活元素都能变成教具

对于养育者来说,应该清楚孩子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敏感期。据了解,孩子首先用口来感知世界。因此吮吸手指往往是为了满足探索的需要;等孩子到了手的敏感期,就会非常享受于抓和扔东西,如果这时家长要求孩子“不要动”、“安静”,就等于抑制了孩子正常的发展需要。

另外,“生活式早教”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是把孩子身边的“生活元素”变成教具。电话、窗帘、牙刷、浴缸、毛巾、电视遥控器、沙发、抽屉、衣服鞋袜、茶杯、锅碗瓢盆……都可以成为很好的教材。

孩子自发地专注于玩水、玩沙、玩米、玩牙刷、翻马桶盖、爬上爬下、翻箱倒柜、抓住扔掉,都是重要的学习过程,因此家长可以利用这些机会不失时机地帮助孩子成长。

家园共育《80后父母的早教误区》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幼儿教师教育网”是专门为给您提供教育孩子的方法而创建的网站。同时,yjs21.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早教故事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