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孩子后,心疼愧疚怎么办?

01-12

幼儿园,是孩子快乐的家园;家庭则是孩子理想的起点。教师与家长在教育中,应不断改正自己的错误观念,以教师为主体,促进孩子健康、和谐发展!那么,家园教育中有哪些是父母必做的功课呢?小编收集并整理了“批评孩子后,心疼愧疚怎么办?”,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在我们自由绘画乐园中5岁会员Nick,爸爸妈妈工作比较忙,他们会每天晚上或周末会陪Nick玩儿。最近Nick特别地依恋爸爸妈妈,早上爸爸妈妈去上班时,一定要和爸爸妈妈说再见才行,晚上见到爸爸妈妈回来后,会特别高兴地黏在身边,想要他们陪着自己玩游戏。

这天,Nick的妈妈和我们说了最近发生的这样二件事:

前两天的早上,爸爸妈妈走的时候,看到正在熟睡的Nick,不忍心叫醒他,悄悄地走了。待Nick早上醒来,看到爸爸妈妈走了,自己伤心的哭了。

一天晚上已经快十点钟了,Nick还是不肯让爸爸洗澡,抱着爸爸不肯放手,让爸爸陪他玩,妈妈见状批评了Nick。收到批评的Nick伤心极了,委屈地哭了好半天。

Nick妈妈心疼的说着:“想到儿子委屈难过的样子,心里好难过,好心疼。我真不应该批评Nick,可不批评我又怎么办?”

作为家长的我们是否也有过这样的感受,在孩子做错事情时候,尤其是自己疲劳心烦的时候会容易着急生气、批评孩子,但看到孩子被批评后委屈的样子,又会对自己刚才的行为后悔心疼。这个时候,我们该如何对待孩子?

一、任何的批评皆是源于爱,而非指责和情绪的发泄。当孩子做错事情时,作为家长要客观的提出问题,如果是因为自己的情绪不好、疲劳等原因而对孩子更挑剔的时候,需要我们及时察觉,冷静回避,待情绪平复后再讨论问题。当所有的批评都是源于对孩子的爱,而非指责、否定和情绪宣泄的时候,孩子才会更易于接受家长提出的建议。

二、不只是批评,也要分析原因,找出方法。家长和孩子一起讨论分析错误的原因,帮助孩子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孩子一起分析致使错误行为的各种可能性,针对重要的原因找出相对应的解决办法。在这个时候,家长若能同时找出造成孩子错误行为中自己的原因,并愿意和孩子一起改正,也是孩子改正错误的巨大动力。

三、家长批评孩子后心疼和愧疚的感受可以真实地分享给孩子。作为家长要勇于承担责任,误解孩子要真诚地和孩子道歉,不要以物质等其它的方式弥补。家长在批评孩子后,看到他们含泪委屈的样子,常会后悔自己又对孩子发脾气了,也会有家长买来零食、玩具等来哄孩子开心,补偿自己心里的愧疚之感。这样不但不会帮助孩子改正错误,还会助长了孩子的错误行为。

批评和斥责不是解决孩子错误行为的关键,要和孩子一起思考问题,理清错误行为的原因,和孩子一起面对,为孩子创造更多学习锻炼的机会。这样,孩子对错误行为的认识会更深刻,也会更愿意对自己的言行承担责任。

yJS21.com更多精选家园共育阅读

育儿知识:孩子不能接受批评怎么办


孩子很自信,但是不能接受批评,一批评就抵触。怎样才能让孩子认识自己的不足,逐渐进步呢?孩子不能接受批评怎么办呢?很多家长有着一个疑问。

孩子不能接受批评怎么办

很多孩子很自信,做什么事情都有自己主见,但是不能接受批评,一批评就抵触。孩子不能接受批评怎么办?怎样才能让孩子认识自己的不足,逐渐进步呢?表扬和批评的尺度如何把握?

一个人有自信是好事。但是,人不能过于自信。过于自信,就是自以为是,骄傲自满。文过饰非,拒不接受批评,听不进别人的意见或建议,那就无法进步。必须尽早加以克服。

孩子不能接受批评,一般可能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平时家长对孩子要求过高、过严、过苛,孩子怎么表现家长都不满意,批评过多、过频,使孩子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因此,引起了孩子的反感。反感了,自然就会抗拒批评。

二是对孩子表扬得过多、过滥,不管孩子做得如何,家长总是把“你真好”、“你真行”、“你真棒”挂在嘴边上,进行无原则的廉价的所谓“赏识”。那不是教育,而是在“哄孩子”。

何谓“哄”?就是用言语或行动逗孩子高兴。为此,孩子怎么做都说孩子爱听的话,这就难免有虚假不真实的言语或做法。这样,久而久之,就会使孩子产生了一个错觉:自己什么都好、都行、都棒,渐渐地就完全丧失了自我评价能力。因此,就变得不虚心了,你再批评他,他就不接受了,或是接受不了了。

孩子不能接受批评怎么办,如何纠正孩子的这种缺点:

一是发现孩子的缺点或毛病,家长先不批评,而是引导孩子自己反思、反省,这样可以减少对立情绪;

二是可以有意创造一些教育情景,使孩子暴露缺点或毛病,家长及时指出,使孩子口服心服,无法抵赖;

三是对于这样的孩子,表扬和批评尤其要注意讲究分寸,拿捏尺度,不可夸大,一是一,二是二。

何谓“分寸”、“尺度”?这是两个很近似,而且都是只能“意会”不好“言传”的概念。“分寸”,即界限。“尺度”,即标准。都是说,说话、做事不能太过随心所欲,只是随着自己的意思、意志不成,一定要看说话或做事的对象的承受能力,程度应该限制在对象能够接受和承受的范围之内。这样,才是有益的。如果超过了这个范围,就会走向反面。这就是“过犹不及”。

表扬和批评孩子的分寸、尺度没有一定之规,没有统一的、适合所有孩子的一个通用标准。因为每个孩子都是特殊的,家长只能细心观察、深入了解、认真研究自己孩子的个性特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从孩子的实际出发,因人而异,因人制宜,因材施教,谨慎从事。随时观察孩子的反应或情绪动态,“摸着石头过河”,不要鲁莽行事。家长不能率性而为,不能完全以家长的主观意志或凭空想象做为自己行动的依据。

孩子挑食怎么办?


当不喜欢食物的口味或因不良的饮食习惯而拒绝进食或极少进食某一类食物就称为挑食。挑食对儿童的影响人体健康成长需要六种营养素: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和水。这些营养素存在于某一类或几类食物中,只有保持均衡的膳食,才能保证营养摄入的全面与平衡。挑食容易导致某些营养素摄入不足,从而导致营养不良,体质虚弱,抵抗力差,容易患病,甚至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造成孩子挑食的主要因素1.受大人饮食习惯的影响:经常见到的现象是小孩随着父母不吃这个而爱吃那个父母有挑食毛病,子女就跟着学,久而久之孩子就养成了挑食的坏习惯。2.不良的饮食习惯:孩子不能按时定量进餐,吃零食太多

,就会影响食欲,俗话说"饿吃甜如蜜,饱时蜜不甜"。孩子的胃本来就不大,胃内食物排空需要3----4小时,到了吃饭时间有饥饿感觉,吃饭就香。如果不是定时吃饭,而是点心,锅巴,饼干,各种饮料,乱吃乱喝,胃内总有食物,胃就得不到休息,这样到吃饭时间孩子就没了食欲,再好的东西他也没胃口,自然就挑三拣四。3.孩子的口味与成人不同:孩子需要清淡,甜味的食物,而大人的食物大都味浓,调料翻杂。这些饮食问题没有引起父母的重视。4.疾病及药物的影响:各种急慢性传染疾病,寄生虫病,消化道疾病,某些元素缺乏特别是微量元素如锌和铁缺乏是常见的引起食欲不振的主要原因。另外患病期间服用各种药物其副作用的影响也是一个因素。对策针对以上因素采取如下办法:1.避免大人的挑食习惯影响孩子。父母一定要起到榜样的作用,自己不再挑食,从而带动小孩合理进食

。2.想方设法改掉不良的饮食习惯。教育孩子不吃零食,少喝饮料,要定时进食,按顿吃饱。3.为了增进孩子的食欲,要尽量把饭做得好吃一些,变换花样,烹调时使色香俱全,一种菜可以多种做法,再取上个好听的菜名,引起孩子的好奇与兴趣,从而想吃,爱吃,多吃。4.在孩子患病期间,饭食一定要做得清淡,多做流食,适宜于小孩的口味。药物要注意合理使用,尽量选用胃肠道副作用小的药物。按时给小孩查体,听取保健医生的建议。

。2.想方设法改掉不良的饮食习惯。教育孩子不吃零食,少喝饮料,要定时进食,按顿吃饱。3.为了增进孩子的食欲,要尽量把饭做得好吃一些,变换花样,烹调时使色香俱全,一种菜可以多种做法,再取上个好听的菜名,引起孩子的好奇与兴趣,从而想吃,爱吃,多吃。4.在孩子患病期间,饭食一定要做得清淡,多做流食,适宜于小孩的口味。药物要注意合理使用,尽量选用胃肠道副作用小的药物。按时给小孩查体,听取保健医生的建议。

孩子爱哭怎么办


孩子爱哭怎么办

3-6岁是开发幼儿智力潜能的最佳时期,是促进幼儿健康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培养幼儿艺术特长的敏感时期,还是增进幼儿品德的奠基时期。当孩子哭泣时,家长可以与孩子交流,弄清楚哭泣原因,对孩子进行说理教育。3-6岁的宝宝一般具有认知能力,能够听懂爸爸妈妈讲的道理。那么,幼儿爱哭泣怎么办呢?

一、问清楚幼儿哭泣原因

家长可以与幼儿交流一下,问清楚她为啥要哭。应该可以讲清楚的,只有问清原因,分析对策,对症下药,才能够取得好的教育效果。

二、讲清幼儿哭泣的弊端

家长可以讲清幼儿哭泣的弊端,爱哭的孩子会被人认为没本事,胆小,不讨人喜欢。当幼儿哭泣时,可以跟幼儿说:“哭泣会被人当作没有用,会哭的孩子很傻,会被人瞧不起。我的宝宝最聪明能干了,肯定不会哭。赶快擦干眼泪吧,还是妈妈的乖宝宝。”

三、说明哭泣不解决问题

家长告诉幼儿哭泣不能解决问题,哭泣很痛苦,不能赢得别人的同情。当宝宝哭泣时,可以问宝宝:“宝宝你为啥哭起来了呢?哭泣难受吗?哭泣后问题解决了吗?”通过提问,帮助宝宝分析问题,知道哭泣很难受,而且不能够解决问题,达不到自己的目的,不起任何作用。

四、观看动画片比较评价

家长可以陪同幼儿观看动画片,让幼儿比较评价,是勇敢的宝宝可爱还是爱哭泣的宝宝可爱,明确应该向谁学习。

五、同伴交往中学习技巧

家长应让幼儿与同龄的小伙伴玩耍,学习待人接物与处理问题纠纷的技巧。

六、鼓励幼儿要勇敢不哭

当幼儿哭泣时,家长要鼓励幼儿勇敢不哭泣。爸爸妈妈可以鼓励幼儿:“宝宝最勇敢了!身体碰到物体了,没有感觉到疼痛,不怕痛,自己揉揉就好了。不哭泣的宝宝最勇敢,真是爸爸妈妈的好孩子。”

通常幼儿哭泣都是有原因的,家长应弄清楚原因,讲清哭泣的弊端,说明正确的处理办法,幼儿就一定会纠正爱哭的坏习惯。

孩子“输不起”怎么办?


四岁的佩佩和小朋友玩猜拳游戏,石头、剪子、布。只要佩佩赢,就会继续玩下去。但要是她输了,就会吵着说"不算数",或是阻止别人赢她。其他的小朋友都不高兴了,纷纷跑开,不愿再和他玩。

四岁的佩佩和小朋友玩猜拳游戏,石头、剪子、布。只要佩佩赢,就会继续玩下去。但要是她输了,就会吵着说"不算数",或是阻止别人赢她。其他的小朋友都不高兴了,纷纷跑开,不愿再和他玩。眼见大家都跑开,各玩各的,佩佩跑到妈妈身边,忍不住大哭说:"他们都不跟我玩。"其实,妈妈早就看到佩佩和小朋友吵架的那一幕,明知理亏又霸道的是佩佩,但看到宝贝女儿伤心难过的样子,又是很心疼。妈妈真不知道如何对佩佩做出适当的反应。佩佩的年龄正处于自儿为中心的阶段,她的行为也是可以理解的。孩子在社会化的过程中,有时要让她自己去摸索,有时要给她引导,如果两者搭配得当,孩子则会成为身心健康,为大家所接受的快乐小孩。对待佩佩这样的孩子,要有一定的方法。

适度安慰,讲请道理

孩子受挫时,适度的安慰是绝对必要的,此时应先同情别人都不跟她玩的感受。等她情绪稍稍缓和下来后,主动邀她玩同样的游戏,并且学她刚才霸道的模样,让她体会别人的心情,知道为什么别人不想和她玩,再告诉她遵守游戏规则的重要性,相信她会容易接受的。当孩子了解自己的行为是不对的之后,问问她,是否愿意向小朋友致歉,并再和他们一起玩耍。如果愿意,就带着她诚挚地邀请小朋友们同玩。希望从这样的过程中,能让孩子学会知错就改,及合群,尊重别人的重要。

察颜观色,具体指导

建立尊重他人的观念,是人际关系发展的第一步。然而,佩佩正处以自我为中心的阶段,只准自己称王,不许别人赢她的行为,使她的人妹关系受挫,若此时妈妈严厉指责她,或对她晓以大义,恐怕她不能接受,或根本听不懂。如果我是佩佩的妈妈,我会寻找机会观察别的孩子在一起玩的场景。同时,也让佩佩在一旁观察。回家后与佩佩仔细讨论别人友好相处时有什么规则可循,陪她回想自己和别人是如何相处的,比较之后,指导她选择适合的方式来对待周围的人,相信她的情形会慢慢改善的。当然,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并非短时间所成。只有父母的耐心指导和温柔支持,才能帮助孩子踏出人际关系成功的第一步。

将心比心,巧妙沟通

幼儿自身能力有限,面对挫折的忍受底低,一有不如意的事情发生,常会把责任归罪别人。这果,父母的情绪疏导是非常必要的。家长应先接纳孩子的情绪,让她描述当时的场景然后告诉她:"佩佩想赢,别的小朋友和你一样,如果别的小朋友输了,不甘心,吵着说不算,或是阻止你赢,那你会不会生气,还和她玩吗?"用这样的方式与孩子沟通,提供她一个自我反省的机会,让她发现自己错在哪里。父母运用将心比心的方法来处理孩子的问题,孩子就比较能反省自己提高学习动机,继而拓展各方面的能力。其实,每个人都是在和同伴大大小小的冲突中慢慢累积经验,学习与人相处的社会能力的。

模拟游戏,培养能力

玩游戏时,爱玩又不服输的孩子,审自尊心强且缺乏安全感。他们很害怕输,一输就无法肯定自己。同时,个性好强的缘故,使得他们在无法随心所欲地控制环境时,便以耍赖来否定既定的事实。现代社会竞争强,压力大,父母常鼓励孩子追求胜利和成功,却往往忽略了孩子在失败中可以学习更多的经验。失败可以显露人们的不足之外,让人们学习谦卑、顺服。孩子如果了解失败也有正面意义,可以平和处理失败的心情,加强承受挫折的能力。大人可以和孩子玩输也有奖励的游戏。当然奖励输的前提是说出输的原因。孩子年龄小,也许想不清楚,父母可以循循善诱,通过这种办法,平衡孩子输不起的心态。

孩子输不起怎么办?


孩子输不起怎么办?xx就是一个特别喜欢和别人比赛,但又是个典型输不起的孩子。当他和别人比赛时,若自己输了,他就会百般狡辨,想办法用别的方式把比赛结果扭转过来,直到自己赢为止,从来都是不会轻易认输。

像在广场和小伙伴们玩溜冰比赛,比谁跑得最快,谁最先到达约定的地点。通常xx会滑的比较快,但也有偶尔失误会落在别的小伙伴后面,当xx眼看自己就快要输了时。他就会马上把游戏规则作改变。有时会故找借口说,大家休息一会。有时会说这局不算重新来过,又或者他会跟小伙伴们说:“等一下,我觉得这个不好玩,我们换种新的玩法。”反正不管怎么样,不会轻易让“输”字体现在自己身上。

在家也是一样,xx若和我以及他爸下棋,当他发现自己走错棋子时,他就要求我们还回上一步,又或者发现自己马上全盘皆输时,他会马上找借口开溜说,今晚到此为止不玩了。有时他还会转移方向对我们说:“爸爸,妈妈我觉得这个不好玩,我们玩点别的吧!”开始一、两次我和他爸还会依着他。但久了不见xx有改变,我就跟他爸说,xx这样输不起,必须要适当的给他一点挫败教育,不然他老以自己为中心,时间久了和小朋友在一起,还有谁愿意跟他一起玩。

于是在家里xx再次邀请我们一起玩时,提前我和他爸把游戏规则提出,并对xx说,你若输不起,现可以选择不玩,若想玩就必须按游戏规则走,不然,对不起,我和爸爸不奉陪了。xx当然想玩,开始答应的好好的,但到自己快输时,老毛病又犯了。这时我就说,对不起xx,你若又耍赖,那我不玩了并不给他任何机会,转身就走。xx见状有时急了就掉眼泪,有时还会乱摔东西。看到xx这样,我心里美着,要的就是这样的效果,小样看你能坚持多久。经过半年多的时间,现xx在家里若提出要玩什么,我把规则说出来,基本上他能接受,就是输了,虽然心里还有点不服,但再没有像之前那样无理取闹了。

在外面xx和同学每天上学等车时,他们都会比谁最先到等车处。为了能夺个第一,xx早上把之前的6点50的闹钟自己调到6点40分。前一段时间一直是第一个到等车处,等后面的同学来时,他就会说:“我第一,你第二,他第三..........,就我最厉害。”后来有那一、两次,xx会落到了第二或第三。这时当同学也像他那样数着,谁第几,谁第几时。xx接话就开始狡辨了,我说过今天不比的,不然还会有你第一呀!这时同学听了委屈的早餐都吃不下,好不容易赶个早,却被xx说不比了。有一次两个小家伙为此事还争论了一番,同学气的连早餐都不肯吃了。我走上前悄悄地对他同学说:“下次你若来晚了,你也这样跟他说,到时看谁厉害。”这时他同学才找到了平衡。

几天后机会来了,当xx显摆着第一时,我和他同学一起说,今天取消比赛了,你不知道?这时xx听了拿着个早餐愣了半天没说话。后来xx长记性了,等路过等车点时,他不去买早了,先占位,让我帮他买早餐。但不管怎样,总会有那么一天走到后面。今早xx因在家里拿钱买校卡摸了半天,等我们到等车点时,四位同学,就差他一人了。这时同学们算着,xx第四。偷瞄了一眼xx,这回他没作任何反映,低着头吃自己的早餐。小样,不错,终忍着住认回输了。

xx有这样的改变,还得感谢我的韩老师,当我发现xx有这个小毛病时,正好韩老师在群里给别的家长在同样问题上作指导,同时让我也学习了。用韩老师所给予的方法,我花了半年多的时间,在今天终见到改进。

孩子说谎怎么办


孩子说谎怎么办

最近,一些家长反映孩子经常说谎。这样的现象在大班幼儿中比较明显。比如,幼儿带了各种文具或者图书回来,有些孩子觉得漂亮,就想办法拥有,被别人发现,会找理由推脱。孩子说谎,家长生气,但孩子说谎的真实原因是什么呢?

1、想象与现实混淆

他们常会将想像与现实混淆在一起,明明是自己的愿望,却说得像真的一样。如将幼儿园的东西带回家,说:“这是我的!”其实,他并不是有意“说谎”。而是以为玩过的就是自己的。

2、“虚荣心”作怪

很多孩子为了能“赢”而在游戏或学习中“撒谎”。明明知道规则,却偏偏违反,还装作无辜的样子说“不知道”。再如,为了与同伴攀比,没有的东西却说“我家也有,可好玩了”。

3、取悦长辈

孩子做事时不仅想做好,很大程度上也想让父母、老师高兴,从而得到更多奖励。成功难度较大时,为了不让父母、老师失望,只好“说谎”。

4、逃避惩罚

“要真说了我不乖,爸爸妈妈会批评我。”这些都是孩子真实而又天真的想法,而“说谎”有时还真能躲过“一劫”!

5、获得“自由”

孩子看动画片正在兴头上,父母开始催促:“该写作业了!”于是孩子顺口说:“写完了”,因为说“不想做”往往不被接受,而随口一个谎话倒容易搪塞过去。

6、引起对自己的关注

孩子很多时候不会表达自己到底需要什么,可能用一些“谎话”来表达。“妈妈,我一个人很怕黑!”——其实只是想让母亲陪他。“爸爸,我这里疼”——其实是想和父亲亲近一下。

对孩子的说谎现象,不同年龄的孩子,含义不同,成人要善于合理分析,找出孩子说谎的动机与原因。这样可以让孩子知道你不仅关心他们的行为,更关注他们的需求。不要因孩子的某一次谎言就定性,如对孩子说“你就是爱说谎”“你这个小骗子”等,更不要用暴力的方式试图改变孩子,这样做只能让孩子把谎话编得更圆满。对于孩子说谎是因为不诚实或其他不够积极向上的心理,家长应直接告诉孩子说谎不好,让孩子明白说谎的后果,并以身作则。

如果你希望自己的孩子诚实,那么就力图完善自己的诚实:你可以在家中建立一套诚信规则,将诚实守信放在核心的位置上。在每个孩子成长过程中,都或多或少会出现一些说谎行为。面对孩子不同情况的说谎,作为家长又有什么好的方法和建议呢?

孩子说谎怎么办?


有关说谎,我们第一反应都是反感、拒绝。因为说谎的人,我们会觉得他人品有问题,不真诚。对于听谎话的人,受到欺骗也是一种伤害。而且说一个谎话,需要用10个假话来圆。说谎,在百度词条中的解释是“故意说假话”。既然这个世界这么排斥说谎这件事,为什么孩子还会明知故犯呢?

通常孩子说谎不外乎有两个原因:一个是模仿大人;另一个是迫于压力。每个孩子最初的谎言基本都是从这里来的。

真的会模仿大人?

虽然没有家长故意去教孩子说假话,但在家长与孩子相处中,为了哄孩子听话,经常用一些假话来骗他;或者家长不经意对别人说假话,孩子耳闻目睹,慢慢就学会了。还有一种情况,是家长出于成人社会里的某种掩饰需求,经常说些虚饰的话,虽说只是一种社会交往技巧,并无道德上的不妥,但如果被年龄尚小的孩子注意到,也会给孩子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

当然上面这些情况发生的概率并不是太高。因为有说谎情况的孩子,大多数是因为“被压力”,“被迫”。

造成孩子说谎的另一个原因是压力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当然孩子是不会用武力反抗,但是他会用情绪以及一些行为,来说明他是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如果家长平时很严厉,对孩子的每一种过错都不轻易放过,经常批评、指责,甚至打骂,孩子为了逃避惩罚,就会选择撒谎。我认识一对父母,两人都是博士,对孩子管教极其严格,孩子回家稍晚一会,就是一顿狠批。有一次,孩子贪玩,回家晚了5分钟,孩子怕父母训斥,就把自己的自行车胎放了气,撒谎说自己的车子坏了,推着回来的。

如果家长太强势,说一不二,不尊重孩子的想法,孩子为了达成自己的目的,也会撒谎。比如:放学回家,孩子想先玩一会再写作业,被妈妈果断拒绝,然后孩子用近乎祈求的语气,求妈妈宽容他一次,节后还是不奏效。结果,孩子装模作样地在书桌前写了一会,就宣布自己今天的作业已经写完了。

如果家长对孩子的期望过高,为了不让父母对自己失望,孩子很可能就会选择撒谎。班里有一个孩子成绩一直很好,但有一次发挥失误,从班级前三跌倒了班级20多名。因为父母对他寄予厚望,对他的要求是不能低于班级前三名。所以,他知道名次之后很慌张,索性跟父母撒谎说这次考试没有计算成绩。后来,妈妈对他的话起了疑心,问了同学,他才说出了实情。

允许孩子犯错

犯错是成长的必修课,家长要学会接纳孩子的错误,用不着一发现孩子哪里做得不好,就批评教育一顿。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人,家长要学会倾听孩子的想法,适当满足孩子的需求,做一个有原则又通人情的家长。家长的期望会影响孩子的行为,合理的期望加上适时的鼓励,是孩子不断进步的最大动力。

以身作则,不给孩子过多的“压力”,是根治孩子说谎的一剂良方。

孩子叛逆家长怎么办


中学生到了青春期,许多家长常抱怨孩子越来越叛逆了,随着年纪的增长,知识的丰富,能力的提升,其问题行为也渐渐多起了,例如夜不归宿、不愿与家长沟通、交换想法,做事比较随性。而有些孩子对父母每天唠叨感到了厌烦!规定这个不许,那个不准,久而久之就会会产生逆反心理,显然,家长和子女在对着干。当面对孩子有逆反心理时,做父母的该如何和叛逆孩子沟通?

如何教育青春叛逆期的孩子,九招帮助家长教育叛逆期孩子

一、讲究与孩子的沟通方式。

很多时候,父母必须超脱自己的角色,用局外人的角度观察孩子的逆反心理行为。也许,问题不一定在孩子身上。父母一般都会认为自己是对的,自己从前都听父母的,自己的孩子也该听自己的。因此孩子不顺从,在家长眼里变成了逆反。做为父母有时必须谦卑,放弃自己执著的思想,以不同的角度对待孩子,做有限度的迁就。

二、保持冷静的处事态度。

青少年逆反心理的产生,很多是与父母、老师的教育方式有关,有的是好心办坏事,使孩子不理解。父母、老师应具备良好的教育心态,把关心、爱护、尊重放在首位,把孩子置于和自己平等的地位。在孩子出现过激行为时,要学会制怒,善于运用教育机智和策略,巧妙化解各种矛盾冲突。孩子有逆反心理,家长一定会不满,因此,会为树立自己的权威,用声音来压制孩子。急躁的父母,应该提醒自己,保持冷静,也等孩子冷静后再进行沟通。孩子有逆反心理时,言语和行为会犹如暴风孩雨。不能及时控制自己。但家长已成熟,应该懂得什么时候该保持冷静。(可参考的相关内容)

三、寻求有益的管教方法。

管教孩子,有时应该征求别人的意见。如问周围有同龄孩子的朋友,如何处理类似的问题,或找辅导员协助,与孩子的老师商量等,让自己的思想更开阔。

四、提出切合实际的要求。

要求过高,学习负担过重,是青少年产生逆反心理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在给他们定目标、提要求时要根据他们的需求,按照循序渐进的方法实施,力避急躁冒进,尽可能弱化孩子叛逆对抗情绪。

五、创设良好舒适的情境。

要有正确的舆论导向,要有奋发向上的风气,要有民主的气氛,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要美化学习、生活环境。

六、合理利用正确逆反。

在向孩子讲道理,说事情时,要善于从正反两个角度讲,防止偏向,引导孩子正确进行逆反思维。并鼓励孩子提出不同见解和有特点的方案。

七、注重疏导负向逆反。

对孩子产生的负向逆反心理要耐心细致地做好疏导工作,切不可采用压制和强迫命令的办法。由于他们缺乏社会经验和识别是非、善恶的能力,看问题容易简单片面,但他们又思想开放、单纯耿直,敢想敢说敢干,所以耐心疏导,亲情沟通尤为重要。

八、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

家长眼见孩子的兴趣会影响学习时,通常会即刻禁止。其实,当与孩子在进行亲子互动的时候,和孩子讨论他心中的偶像,从侧面提醒孩子应该学什么。不应该学什么,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才能相处得更融洽。和父母相处融洽,孩子的逆反心理自然就消除了。(可参考的相关内容)

九、转变方式双向沟通。

很多时候,对孩子的管教,是要时常改变方式的。如小时候只有父母讲,孩子听。孩子上学以后后,就应尝试双向沟通,也应听听孩子的建议。一旦发现某一种方法行不通时,随时改变方式,不断试验、寻找有效的方式方法。

家园共育《批评孩子后,心疼愧疚怎么办?》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幼儿教师教育网”是专门为给您提供教育孩子的方法而创建的网站。同时,yjs21.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孩子不合群怎么办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