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亿万个中国家庭和中国家庭教育中成长的孩子里,孩子满青不是第一个离家出走的,更不是最后一个。面对此情此景,与其更多地揭露和批评孩子本人及其极端行为本身的道德问题,过多地渲染其父母所承受的悲伤和痛苦,不如冷静思考一下我们的教育,特别是家庭教育中存在的致命因素和败笔。
教育是每个人健康成长的关键和基石,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工程。完整意义上的教育应该由家庭、学校和社会三部分共同组成。而在中国,教育的分割和缺陷尤其家庭教育的弱点和弊端是暴露无疑的。随着孩子的出生和成长,教育的矛盾性、片面性和扼杀性已经不容忽视地摆在我们面前。
面对矛盾,如果没有适当的解决方法,那么结果只有一种:就是矛盾一方的妥协。孩子选择离开就是一种无声的抗争,一种沉默的妥协,一种融合了理智和冲动的极端路线。笔者要说,满青是理智的,因为他没有选择更加极端的方式草草结束自己的生命,他开始摆脱自身的不利因素,主动走向社会的大舞台,接受社会的熏陶和教育。同时,满青又是冲动的,因为不合理的家庭教育使他忽视了必要的道德因素,从此抛却了家庭的亲情,淡化了父母的感受,无视了亲人的悲伤。
面对中国式家庭教育的种种弊端,很难笼统而简单的一言闭之,笔者姑且把家庭教育相对模糊地分为两个阶段:幼年教育和成人教育。细细数来,可概括为中国家庭教育的十大败笔:
第一、过分溺爱,忽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孩子是父母的爱情结晶,爱孩子是天性使然,但溺爱孩子却是人类独创的一种另类之爱。在世界各国的家庭教育中,中国父母对孩子的溺爱程度当仁不让地名列前茅。这种溺爱,是人性之中爱的光辉的一种畸形心理,在这种非常态的爱被放大以后,温柔变成一副枷锁,疼爱化做一个圈套。
人性被扭曲后的结果,甚至不如非洲一种到了年龄便把小狮子扔进茫茫草原之母狮释放出来的兽性。对此,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一段经典的话:“一切都给孩子,牺牲一切,甚至牺牲自己的幸福,这是父母给孩子的最可怕的礼物。”
除了溺爱,严格的中国父母们对孩子非智力因素的忽视也相当可怕。在这方面,很多父母按照他们的思维方式,严重扼杀幼小孩子的心理、情感、意志和兴趣等非智力因素,从三四岁甚至更早,父母们便开始命令孩子们学汉字、念唐诗、背宋词、练算术,而不去顾及孩子爱玩的天性,一味地学死知识,一味地命令式教育,将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坚持性和创新能力等非智力因素抛之脑后。
可孩子毕竟是孩子,纵然他们幼小的心灵里有无数个理由,又岂找出一个借口,去挑战和反对瞪着大眼、攥着拳头、携带着中国传统文化因子的家长的种种威严?
第二、心灵施暴,扼杀独立人格的树立
有一个关于教育的小故事很有意思,说的就是中国家庭教育和国外的区别:一个中国儿童拿着自己画的图画让父母鉴赏,他会说,你看,我画得象不象?同样,国外的孩子会向父母说,你看,我画得好不好?这一“象”一“好”,仅一字之差,却有天壤之别。相同的环境下,异样的提问方式,得到截然不同的回答是肯定的。道理自不必多解释什么,两种不同的教育方式和理念跃然纸上。
自古至今,中国人从来不缺乏智慧,但我们对于创新能力、应变能力和竞争能力的缺乏,却是毫无疑问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但如果我们的老师从小就遭受着一种心灵施暴的教育方式,而陈旧的理念并没有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更新,等到教育的重大责任再次落到他们身上时,我们所享受的待遇将是多么可怕呀!
可以负责任地说,我们的孩子,在第一任老师的培养下,完全没有树立起独立的人格。这不是父母的错误,而是中国家庭教育的悲哀。
第三、物质刺激,变相拜金主义的诱导
在中国家庭教育下长大的孩子,对于物质刺激这个词语一定并不陌生。据了解,这好象是中国父母们独有的杀手锏:考试成绩全部85分以上,给孩子买飞机玩具和酸奶;要是能在全班排名中进入前三,奖励100块钱。反此种种,方式不同,但刺激效果却惊人的相似。当人生观的追求转化成物质上的贪婪,我们又从何谈起独立的竞争意识和健全的人格呢?
道理有时都是相通的,果然又相继出台了所谓“见义勇为奖”等种种令人哭笑不得的制度,这不是一个人的悲哀,而是一群人的悲哀,甚至反映了在一个法制尚未健全的国度里,一个民族和一种文化的悲哀。在孩子的心灵里,这是一种变相的拜金主义诱导,也许正是从这一刻起,一道腐败的大幕已经悄悄拉开。
第四、动辄体罚,应试教育的最好帮凶
体罚对于中国的孩子来说,是最熟悉不过的,特别是在农村孩子和教育欠发达地区的一些学校里。中国家长们理由万千,什么“不打不成才”、什么“棍棒之下出孝子”等等,于是一个崭新的轮回继续着:被棍棒打出来的父母们依然棍棒着自己的孩子,被棍棒打出来的老师们依然棍棒着自己的学生。
谁都知道,应试教育的填鸭式教学是不对的。但对于等好成绩都等红了眼的父母们来说,他们管不了这些,他们最舒服的感觉和称心的方式就是全力支持学校教育,做好应试教育的帮凶。放学回家刚放下书包,父母第一句话就是,你们老师布置的作业完成了吗,就想去玩儿!你们老师不是让你写五十遍新字词吗,你写了几遍了?这是每个人都经历过的,也是每个人都服从过的。现在想来,是不是很搞笑?
第五、朝令夕改,缺乏教育目标的远景性和阶段性
这大概不能全怪中国家长,因为很多家长还在为生存奔波。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就是今天他们觉得当官好,就对孩子说好好学习,争取以后做大官;明天他们如果觉得写书赚钱,就会买来一堆文学作品,让孩子发奋读书。
当然,家长自身的素质也大不相同,相应出的做法也会不同程度地出现差别。即使如此,中国家庭教育对孩子未来教育模式和教育方向缺乏远景性和阶段性,或者有了针对性没了方向性等等顾此失彼、朝令夕改的行为方式,是不用怀疑的。
甚至,这个现象有两个极端。一是家长完全奴役孩子,即家长的话一言九鼎,让你上东你不敢去西。二是家长对孩子不管不问,完全“野生生长”,他们从来不对你说向东或向西,所以你可以随便打狗或撵鸡。但无论如何,对家庭教育的完全漠视或过分重视,带来的后果都是不尽如人意的。
第六、精神方面,孩子是家长最熟悉的陌生人
如果说以上五个方面更多是从孩子的幼年教育出发,那么以下五个方面则更多关注家长们对长大孩子的教育。早期的家庭教育父母在某种程度上是主人,但到成年期间的教育,父母主人翁的身份便被学校分担了很大一部分。
经常可以听到家长们说这样的话:终于轻松了,我儿子住校了;学校老师会教育好孩子的,咱该歇着啦;孩子一个月甚至半年才回家一次,我上哪儿去教育他呀?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在这里没有达成完整的默契,分歧便诞生了。
随着分歧诞生的是,一方面孩子迅速成长,新环境和新朋友等人际关系不断确立和稳定,而另一方面是家长对孩子的陌生。经常不见面,见面后又只是不冷不淡地说几句客套话而已。最终,孩子成为家长们最熟悉的陌生人,熟悉的,是孩子的过去,陌生的,是孩子的精神和未来。
第七、事业方面,孩子沦为家长实现未泯理想的工具
“我们那时候条件差,都没机会念大学,所以你要好好学习,争取上大学深造!”大部分中国家长都是这么想的,至少在孩子小的时候是这样:好好学习,以高分考个好大学。这似乎是中国家长们对孩子们唯一的期待。
但考上大学以后呢?“你看我念了大学,有了学历,结果还是没当个象样的官,所以你念完大学,一定要当大官!”这是另外一部分高学历家长的说法。于是,从帮孩子选小学开始,甚至不惜跑路子拖关系,再进重点中学,然后孩子考上大学了,回家问父母,我应该填报什么志愿啊?
这就是中国的孩子,再过几天就要踏进大学校门了,还得回家问问父母要选择什么专业!此种后果,完全是中国式家庭教育的恶果:由孩子被动地听家长吩咐,逐渐深化,趋向同化,最后到向家长询问,终于沦为家长实现他们未泯理想的工具。
第八、道德方面,家长和学校教育一起超级空白
这个话题应该和我们提倡的“以德治国”结合起来,那样会更加精彩,也会更加显示出中国对于道德问题的无奈。试想,如果道德都被挂在嘴边上说事,我们所拥有和理解的道德是否已经沦陷?
这也是非智力因素的一个表现。中国家庭教育里,最被重视的是智力因素,至于其他的德、体、美、劳等方面的发展,甚至连学校教育都是一纸超级空文,那又怎么去要求家长呢?小时候发的红奖状里写得清楚:该生在本学期之内,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成绩优秀,特此奖励,以兹鼓励。但实际是什么?不过只是因为我的试卷被打了95分,仅此而已。
第九、生活方面,近乎泛滥的物质支持
这与溺爱有关,但又不完全相同。如果说孩子从小的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会因家庭的不同而产生差异的话,那么当孩子长大成人,独自在外地念书时,近乎泛滥的物质支持就开始了。
据笔者的经验,孩子从小所接受的金钱等物质来源大概有以下几种:一是成绩达标后的“奖金”;二是帮父母买东西找回的零钱;三是家长每天给的饭钱和坐车费用;四是亲戚朋友给的奖励,特别是过年时的压岁钱;五是节假期间打的小零工。大体上的这些来源,却根本无法跟父母提供的物质支持相提并论。物质支持无可厚非,可一旦泛滥,被金钱左右头脑的人,行为往往是可怕的。
第十、性教育方面,孩子顺利成长的绊脚石
中国教育直到现在,也没有找到一条合适的性教育方案。要是归根溯源,挑出家庭教育的毛病来,似乎有失偏颇。好问是孩子的天性,从很小的时候,很多孩子就问妈妈,我是从哪儿来的?但很多母亲会不假思索地回答:你是我在大街上捡的!或者还会有很多种答案,但总结起来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变着法地回避性教育问题。
而学校教育就弥补这一点了吗?答案是否定的。在这样的前提和基础下,面对一些性知识几乎为零的孩子,以至于发生什么未婚妈妈、青少年性暴力犯罪等等现象时,除了深刻思考我们教育的失败之外,我们已经没有必要去讨论它们带来的危害了。
似乎一旦做了父母,你便成为了某种意义上的哲学家。你学着将曾经内心高远的自己,变魔法般地在一堆屎盆尿布中试图培育出孩子莲花般洁白的未来。
孩子这种爱的托付,容易让父母重新打量自己的生活境况:你本来对空气质量从来不关心,现在醒来第一件事情就是查污染指数;孩子快上幼儿园了,你担心他(她)被人家的孩子欺负,担心老师对他(她)不够好;孩子成为小学生了,你担心学校的教育方式太老套,孩子被管得太严;等到他(她)上中学了,你琢磨着要不要把孩子送出国留学……
我和我的同事陈晓,随着各自的孩子的成长,对于教育这个话题开始着迷。陈晓是一个瘦小的川妹子,她给我的印象是从不在意生活中的细节,内心气象很大,却因为儿子的出生,性格中附着了一种纤细敏锐的情感。我也是个神经大条的人,女儿出生后,我发现自己多了一种与世界连接的方式,也多了一根丈量人生的标尺。我从不认为自己是个脆弱的人,却因为对孩子的爱怜,性格不再像以往那样刚硬了。
我们人生中曾经懵懵懂懂、跌跌撞撞、被激励或被否定的过往,在自己亲身经历时并不以为意,可是想到怀里弱小的生命也将面对人生起伏,不禁会对周遭的环境升起一丝警惕,甚至自己都难以察觉的敌意:
我的孩子会过得好吗?社会会接纳他(她)吗?别人会像我一样去对待他(她)吗?我们考虑得越多,就越是发现成长的不可确定性,焦虑不可避免地浮现。
在我们因为写这本书而访问了一些父母之后,我们更是发现,教育焦虑症在中国如此普遍。太多的父母,就像慌慌张张的小蚂蚁一样,背负着比自己体重还要大几倍的焦虑。中国当下社会生活的重重压力,使得家长们缺乏安全感。一味付出的中国式父母,又总认为孩子必须接受自己所有爱的托付。随着现在中产阶层大量崛起,当父母们觉得自己的人生已经定型时,不少人把希望放在孩子身上,希望他们能往上再冲刺一个社会阶层。中国很多的公共政策中,个体能发言的空间小。比较而言,教育既是一件大事,又是每个家长自己可以选择的事情。一个人对社会序中国式父母的焦虑圈套的表达和映射,如果在某些方面被堵住了,就会把更多精力和热情投入到“缺口”上,目前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充当了这个“缺口”。
我所在的《三联生活周刊》曾经做了几个有关教育的封面报道,其中一个主题是《育儿焦虑症》,一个是《非主流成长》,一个是《别人的教育》。这些报道引起了很大的社会反响,家长们被我们戳中了痛点。焦虑的养育中,越来越多的人在寻求背离传统的方式,也有越来越多的家庭在关注西方的教育方式。可是在对每一条新的教育方式的探寻中,家长们又会遇到各式各样的新问题。
今天,当我和陈晓专门写这本书来讨论教育问题时,我们既是家长中的一员,又希望能以记者的角度,超脱于身为母亲的角色,来观望一下:这几年中国父母的教育理念为何受到如此大的冲击?中国传统学校的教育模式出问题了吗?西方的教育真的优于我们吗?家庭教育对孩子有多么重要,我们父母能做些什么吗?当父母过于焦虑时,需要改变的是孩子还是父母?一些父母几乎将所有的注意力只是投射在孩子身上,疏于经营夫妻间的情感,孩子的教育应该在家庭生活中居于何位呢?在一位叫段明辉的朋友介绍下,我们为写这本书采访了20个左右的家庭,几乎所有家庭都是妈妈在为孩子的教育问题操心。她们绝大部分受过良好的高等教育,家境优越,多数同时也是优秀的职业女性。她们把自己称为“幸运的对生活有选择权的人”,这种选择包括对孩子教育方式的选择,她们可以选择去国外生活或是留在国内,让孩子读公立学校或是国际学校。她们代表了中国已经崛起的中产阶级家庭,对于教育的不满、迷茫、探索、反思与总结。不少家庭对于中国陈旧的学校教育感到不满,可是一旦脱离既定的公立学校系统,她们又在良莠不齐的国际学校与留学机构之间徘徊。这正如一位妈妈形容自己的感受,“公立学校好比一辆超载的公共汽车,虽然破旧不堪,可是它有明确的路线和目的地,能够把绝大多数人送达终点。让孩子上国际学校或是去海外留学,好比另辟蹊径,你一旦离开了公立教育的怀抱,就会离这条主流道路越走越远,压力会越来越大,好比独自去探险”
NO1.让大的让小的:伤害孩子的物权观和自我认同感
【案例】4岁的哥哥在玩自己的玩具时,2岁的妹妹来捣乱。俩人争抢起来时候,妈妈看到了,抱起妹妹,安慰她的同时以责备的口吻对哥哥说:妹妹还小,你要多让着她!哥哥情绪爆发了,一边大哭,一边嚷着:不让,就是不让!
大的让小的,大的要承担更多的责任,这是我国的传统文化,几千年来我们一代一代都是这种文化中成长起来的。但是希望6岁前的小孩子就严格遵守这个传统,去背负这么沉重的道德包袱,未免苛刻了。
谦让的传统本身无可厚非,但是如果在孩子争吵时,不分青红皂白,一味地借用这种传统礼貌规则来“批评大的,保护小的”。结果往往是大孩子认为父母偏心或者嫌弃他,而渐渐变得叛逆或者不自信,而小孩子却恃宠若娇,变得越来越任性。
这个场景不仅发生在很多家有二宝的家庭,在几个小朋友一起玩耍的时候也会出现。比如小区里面几个小朋友在一起玩,发生了争吵,有些大人为了和别的家庭礼貌相处,通常对自己的孩子说:“你大一些,要让着弟弟/妹妹。”
其实在孩子发生争吵时,我们最好做个中立的仲裁者,了解清楚事情的始末,再选择处理办法,做到不偏袒,不护小。你可以走过去跟孩子们说:“嘿,告诉我刚才发生了什么?让我看看有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谁先说?”等孩子们说明情况之后,再帮助他们分析。如果大孩子不愿意与小孩子分享玩具,你可以问他为什么。
如果是他自己的玩具,那么你可以跟他说:“嗯,自己的玩具自己有支配权,不过,你如果和弟弟妹妹一起玩的话,大家可能都会玩的更开心。”如果他还是坚持,也无需勉强,另外找一件其他的玩具给小一点的孩子玩,并且简单地告诉他:“这是哥哥的玩具,这个是你的玩具。”
如果是公共的游乐设施,你就可以这么和孩子们说:“这个滑梯是我们大家的,每个人都可以玩,要不,我们排队轮流玩吧?”
NO2.逼孩子打招呼:伤害到孩子的自尊和自我建构
【案例】妈妈带孩子回老家,出发前就跟孩子说见到爷爷和奶奶要大声问好。可是孩子到了老家,怎么说都不肯叫。妈妈烦躁地说:快喊爷爷啊,怎么这么没礼貌呢?太不听话了。结果是妈妈越批评,孩子就越犟着不喊。
见面问好,尤其是见了长辈要问好,这是世界性的礼貌。这本身也是基础的社交礼仪,是孩子需要掌握的一项技能。但若为了培养孩子的基础礼仪,而采取逼孩子打招呼的方式,就往往会事与愿违,尤其是对于叛逆期的孩子,越逼迫越叛逆。
还有爸妈见孩子不肯打招呼之后,为了给自己一个礼貌的理由,给对方一个合理的台阶,就说孩子有点内向,比如一种常见的情景——妈妈带着孩子走在路上,迎面来了一个奶奶;妈妈于是忙叫孩子打招呼。对孩子说,快,叫奶奶。可是,此时,孩子往往躲在妈妈身后,一副羞涩的样子。妈妈只得无奈地对奶奶说,我家孩子太内向了,不好意思!
这位妈妈为了不让对方尴尬随口就说孩子内向,却没见此时,孩子咬住了嘴唇,一脸通红,在妈妈身后躲得更紧了。妈妈直接给孩子就贴上了“内向”的标签,于是一个笃定不爱打招呼的孩子,就可能这样被妈妈强化出来了。这个妈妈就这样轻而易举地摧毁着孩子的安全感、归属感和价值感,让孩子缺乏力量去自我成长、自我构建。
实际上,要培养孩子“见面问好”的礼貌习惯,并不需要逼迫,大人做好榜样就好。
如果爸妈总能热情地与别人打招呼,那么孩子耳濡目染,自然会养成“见面问好”的好习惯。
你也可以给孩子多看些习惯养成的绘本。有时候,绘本里可爱的动物或卡通人物会让孩子很有亲切感,这些良好的生活习惯他们会愿意跟着学习。如果带孩子去朋友聚会,或者大家庭聚会,可以先告诉孩子会遇到哪些人,如果他能和他们见面问好的话,这个聚会就会变得非常high。有些孩子不喜欢很多人的场合,这样预热可以让孩子先有个心理准备。到场后就会表现得好很多。
NO3.面对别人的夸奖,“哪里!哪里!”的谦语:伤害孩子的自信心
【案例】妈妈带着孩子在小区骑自行车玩,有个阿姨看到了,夸奖说:“哇!你家孩子车骑得真好啊!”这种时候,这位妈妈谦虚地说:“哪里!哪里?好多小朋友都比他骑得好呢。”孩子听了,一脸黯然。
听到夸奖时,习惯性地回复“哪里!哪里!”,这也是常见的中国父母的谦虚和礼仪方式,然而,对孩子而言,很多时候却是一味毒药,甚至会瞬间杀死孩子那点脆弱的自信心。就像这位妈妈,她的过分“谦虚”完全没注意到孩子内心的活动,也没有顾及孩子的“面子”,更别提保护孩子的自信。如果经常这样“拒绝”别人对孩子的夸奖,他很可能会认为真的是自己能力不行,自己努力了还是做不好。这样一来,很可能会出现自卑情绪,并且懒于付出努力。
有的爸妈,在习惯性谦虚礼貌回复的时候,还有另一种担心:害怕孩子因得到太多夸奖而变得骄傲。他们想用这种方式来培养孩子谦虚的性格。其实,只要能教给孩子正确归因的方式,爸妈完全没有必要担心孩子会骄傲。还是以这位妈妈为例,如果她当时可以这么说:“嗯,他最近经常练习骑车,进步很大。”那么孩子就能听出来:妈妈认同了阿姨的夸奖,并且知道自己是因为练习得多,所以骑车进步大。妈妈对孩子客观的肯定和鼓励,会让他更好地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总之,面对别人对孩子的夸奖,慎用“哪里哪里”的谦辞,也许我们需要做的,只是笑纳别人的夸奖,同时鼓励孩子做得更好。
NO4.碍于面子不会拒绝:对宝宝有害的分享行为伤害宝宝的身体健康
【案例】春节期间,全家人聚在一起,一个亲戚给两岁半的宝宝喂了一个开心果,本来妈妈也说不要给孩子吃,但是孩子想要吃,亲戚就说:“没有关系的,我家孩子一直的这么吃。”为了顾及亲戚面子,妈妈没有坚决制止。不料,开心果却卡在宝宝气管里,到医院做了气管切开手术也没有挽回宝宝的生命。
这是春节期间在微信上传播很广的案子,妈妈们可能还有印象。二岁半的孩子被开心果噎死的事件并不多见,可能当时孩子在边吃边玩,或者边吃边说话,又或者是别的什么情况。不过,妈妈如果不是出于礼貌,对亲戚的喂食能够坚决制止,那么就不会产生这个悲惨的结局了。
另一个常见的场景:妈妈带着孩子在外面玩,在一起玩的另一个小朋友的奶奶给他糖吃,糖拿出来了,孩子说什么都要。可是刚在家吃糖了,妈妈不愿意让他连着吃太多,而且很快就要到午餐时间了。可是老人家给孩子糖吃,她又不好意思拒绝,只好让孩子吃了。那天中午孩子饭量明显减少。
类似的事情经常发生。大人在给自家孩子吃零食的时候,都会分给一起玩的孩子一点,以显出自己的大方和友好,而另一方的爸妈又经常因为不好意思拒绝别人的分享而只好默许,或者虽然口里说着感谢,可心理却充满了担心。
分享也是我们的传统,接受别人善意的分享是一种礼貌。然而,如果这个分享是你不需要的,或者对孩子的身体健康有影响,那还是礼貌而坚定地拒绝比较好。比如,“谢谢啊!不过他经常吃了糖之后就不吃饭,千万别给他!”或者“谢谢,我家孩子还不会吃坚果”等等。
如果孩子吵着要,对方坚决给,那妈妈就帮孩子先收下,并告诉孩子:“奶奶的礼物,妈妈先帮宝宝收着,等宝宝吃玩饭了再拿给宝宝吃”或者“等宝宝长大了再给宝宝吃”等。
日前,记者从天津各大早教学校了解到,很多市民对于原先的幼儿英语、幼儿才艺、幼儿礼仪等老式早教课程的报名趋于理性化。相反,“生活式”教育受到越来越多的年轻家长的认同。
今年26岁的杨燕在本市一家外企工作,她的宝宝才1岁多,已经参加过好几种早教培训班。孩子上了一天的课感觉疲劳,学习的效果也不好。导致孩子看见了英语书立刻就转头就跑,听见了钢琴声就堵住自己的耳朵。可是,今年目前流行的“生活式早教”却让孩子们眼前一亮。老师们把电话、牙刷、毛巾、锅碗瓢盆当成为教材。孩子也自发地专注于玩水、玩沙、玩米、玩牙刷、翻马桶盖、爬上爬下、翻箱倒柜都是重要的学习过程。不仅如此,家长也可以利用这些机会不失时机地帮助孩子成长,与孩子们一起做游戏、一起成长,增进与孩子之间的感情。
据介绍,“生活式”早教倡导在日常生活中促进儿童的早期发展。早教专家陆华告诉记者,3岁以前是孩子人格发展和智力潜能的形成阶段,在遗传既定的情况下,早教时间越靠前,孩子的可塑性越大。而这个阶段的孩子,家庭是其最重要的活动场所,因此,“生活式早教”特别强调家庭环境以及家人对孩子早期成长的重要性。
此外,家长们还应该注重创设良好的家庭育儿环境,从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两部分着手。专家对于“物质环境”的要求是“整洁优美”,而更为重要的则是“精神氛围”。家长不要随意干涉孩子,而应该注重建立宽松、温暖的家庭氛围,和孩子建立亲密、平等的关系。
中国式父母是一道独特的风景,无论子女多大了,中国的父母总是奔忙在第一线,任劳任怨、死而后已。这样的爱很伟大,但也很残酷。
不敢放手的中国式父母并未真正培养过子女的独立能力,也不敢相信子女真的会独立。再加上社会竞争的激烈,家人于是抱团形成家庭共同体,父母兼任生活助手、咨询专家、公关经理、股东、董事。子女要就业,父母动员其人际关系去铺路,陪子女去面试,如果需要,还可以花钱让子女去做整形手术。难道父母们不知道凡手术都会有风险?残酷的是,在家庭共同体里,子女也是无我的,他们的身体是共同体的公共资源。
中国式父母也不愿放手,因为有理想等着子女代为实现,他们就是为着这个才生孩子的。他们希望子女尽快结婚、生子。然而,传统伦理的规范作用已然失效,子女不想过早结婚生子。于是,父母代子女出征,以代办相亲来取代旧式的包办婚姻。这两者没有本质区别,不同的是,当代的父母更辛苦、更焦虑、更没有把握。因为子女有着不同的人生规划,他们似乎是另一个世界的陌生人。
结果是,父母劳心劳力,那些本该属于子女的舞台,子女却普遍缺席。我们可以批评父母,没有很好地把子女培养成自己人生的主角,子女没有主见,没有担当,一生无法断奶。然而,受现代教育长大的年轻人,为何不主动去承担?无私的父母为何培养出自私的子女?
追问下去,更见这种爱的残酷。父母按自己的愿望去规划孩子,孩子长大后找不到自我;父母把理想寄托在子女身上,子女不堪重压选择逃避;父母的爱只停留在生活起居与学习成绩,子女就不懂得如何跟父母交流情感;父母的爱是物质的,子女对父母的回报也就只有钱;子女成年后父母还一如既往地付出,子女就忽略了回报和孝顺……这样爱下去,父母永远看不到胜利与幸福的曙光,子女回报父母的也只有虚空。
但愿天下父母明白:该放手时就要放手。
导读:有一个关于教育的小故事很有意思,说的就是中国家庭教育和国外的区别:一个中国儿童,拿着自己画的图画让父母鉴赏,他会说,你看,我画得象不象?同样,国外的孩子会向父母说,你看,我画得好不好?
第一、过分溺爱,忽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孩子是父母的爱情结晶,爱孩子是天性使然,但溺爱孩子却是人类独创的一种另类之爱。在世界各国的家庭教育中,中国父母对孩子的溺爱程度当仁不让地名列前茅。
这种溺爱,是人性之中爱的光辉的一种畸形心理,在这种非常态的爱被放大以后,温柔变成一副枷锁,疼爱化做一个圈套。
人性被扭曲后的结果,甚至不如非洲一种到了年龄便把小狮子扔进茫茫草原之母狮释放出来的兽性。对此,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一段经典的话:“一切都给孩子,牺牲一切,甚至牺牲自己的幸福,这是父母给孩子的最可怕的礼物。”
除了溺爱,严格的中国父母们对孩子非智力因素的忽视也相当可怕。在这方面,很多父母按照他们的思维方式,严重扼杀幼小孩子的心理、情感、意志和兴趣等非智力因素。
从三四岁甚至更早,父母们便开始命令孩子们学汉字、念唐诗、背宋词、练算术,而不去顾及孩子爱玩的天性,一味地学死知识,一味地命令式教育,将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坚持性和创新能力等非智力因素抛之脑后。
可孩子毕竟是孩子,纵然他们幼小的心灵里有无数个理由,又岂找出一个借口,去挑战和反对瞪着大眼、攥着拳头、携带着中国传统文化因子的家长的种种威严?
第二、心灵施暴,扼杀独立人格的树立
有一个关于教育的小故事很有意思,说的就是中国家庭教育和国外的区别:
一个中国儿童,拿着自己画的图画让父母鉴赏,他会说,你看,我画得象不象?
同样,国外的孩子会向父母说,你看,我画得好不好?
这一“象”一“好”,仅一字之差,却有天壤之别。相同的环境下,异样的提问方式,得到截然不同的回答是肯定的。
道理自不必多解释什么,两种不同的教育方式和理念跃然纸上。
自古至今,中国人从来不缺乏智慧,但我们对于创新能力、应变能力和竞争能力的缺乏,却是毫无疑问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但如果我们的老师从小就遭受着一种心灵施暴的教育方式,而陈旧的理念并没有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更新,等到教育的重大责任再次落到他们身上时,我们所享受的待遇将是多么可怕呀!
可以负责任地说,我们的孩子,在第一任老师的培养下,完全没有树立起独立的人格。这不是父母的错误,而是中国家庭教育的悲哀。
第三、物质刺激,变相拜金主义的诱导
在中国家庭教育下长大的孩子,对于物质刺激这个词语一定并不陌生。据了解,这好象是中国父母们独有的杀手锏:考试成绩全部85分以上,给孩子买飞机玩具和酸奶;要是能在全班排名中进入前三,奖励100块钱。反此种种,方式不同,但刺激效果却惊人的相似。当人生观的追求转化成物质上的贪婪,我们又从何谈起独立的竞争意识和健全的人格呢?
道理有时都是相通的,果然又相继出台了所谓“见义勇为奖”等种种令人哭笑不得的制度,这不是一个人的悲哀,而是一群人的悲哀,甚至反映了在一个法制尚未健全的国度里,一个民族和一种文化的悲哀。在孩子的心灵里,这是一种变相的拜金主义诱导,也许正是从这一刻起,一道腐败的大幕已经悄悄拉开。
第四、动辄体罚,应试教育的“最好”帮凶
体罚对于中国的孩子来说,是最熟悉不过的,特别是在农村孩子和教育欠发达地区的一些学校里。中国家长们理由万千,什么“不打不成才”、什么“棍棒之下出孝子”等等,于是一个崭新的轮回继续着:被棍棒打出来的父母们依然棍棒着自己的孩子,被棍棒打出来的老师们依然棍棒着自己的学生。
谁都知道,应试教育的填鸭式教学是不对的。但对于等好成绩都等红了眼的父母们来说,他们管不了这些,他们最舒服的感觉和称心的方式就是全力支持学校教育,“做好”应试教育的帮凶。放学回家刚放下书包,父母第一句话就是,你们老师布置的作业完成了吗,就想去玩儿!你们老师不是让你写五十遍新字词吗,你写了几遍了?这是每个人都经历过的,也是每个人都服从过的。现在想来,是不是很搞笑?
第五、朝令夕改,缺乏教育目标的远景性和阶段性
这大概不能全怪中国家长,因为很多家长还在为生存奔波。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就是今天他们觉得当官好,就对孩子说好好学习,争取以后做大官;明天他们如果觉得写书赚钱,就会买来一堆文学作品,让孩子发奋读书。
当然,家长自身的素质也大不相同,相应出的做法也会不同程度地出现差别。即使如此,中国家庭教育对孩子未来教育模式和教育方向缺乏远景性和阶段性,或者有了针对性没了方向性等等顾此失彼、朝令夕改的行为方式,是不用怀疑的。
甚至,这个现象有两个极端。一是家长完全奴役孩子,即家长的话一言九鼎,让你上东你不敢去西。二是家长对孩子不管不问,完全“野生生长”,他们从来不对你说向东或向西,所以你可以随便打狗或撵鸡。但无论如何,对家庭教育的完全漠视或过分重视,带来的后果都是不尽如人意的。
第六、精神方面,孩子是家长最熟悉的陌生人
如果说以上五个方面更多是从孩子的幼年教育出发,那么以下五个方面则更多关注家长们对长大孩子的教育。早期的家庭教育父母在某种程度上是主人,但到成年期间的教育,父母主人翁的身份便被学校分担了很大一部分。
经常可以听到家长们说这样的话:终于轻松了,我儿子住校了;学校老师会教育好孩子的,咱该歇着啦;孩子一个月甚至半年才回家一次,我上哪儿去教育他呀?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在这里没有达成完整的默契,分歧便诞生了。
随着分歧诞生的是,一方面孩子迅速成长,新环境和新朋友等人际关系不断确立和稳定,而另一方面是家长对孩子的陌生。经常不见面,见面后又只是不冷不淡地说几句客套话而已。最终,孩子成为家长们最熟悉的陌生人,熟悉的,是孩子的过去,陌生的,是孩子的精神和未来。
第七、事业方面,孩子沦为家长实现未泯理想的工具
“我们那时候条件差,都没机会念大学,所以你要好好学习,争取上大学深造!”大部分中国家长都是这么想的,至少在孩子小的时候是这样:好好学习,以高分考个好大学。这似乎是中国家长们对孩子们唯一的期待。
但考上大学以后呢?“你看我念了大学,有了学历,结果还是没当个象样的官,所以你念完大学,一定要当大官!”这是另外一部分高学历家长的说法。于是,从帮孩子选小学开始,甚至不惜跑路子拖关系,再进重点中学,然后孩子考上大学了,回家问父母,我应该填报什么志愿啊?
这就是中国的孩子,再过几天就要踏进大学校门了,还得回家问问父母要选择什么专业!此种后果,完全是中国式家庭教育的恶果:由孩子被动地听家长吩咐,逐渐深化,趋向同化,最后到向家长询问,终于沦为家长实现他们未泯理想的工具。
第八、道德方面,家长和学校教育一起“超级空白”!
这个话题,应该和我们提倡的“以德治国”结合起来,那样会更加精彩,也会更加显示出中国对于道德问题的无奈。试想,如果道德都被挂在嘴边上说事,我们所拥有和理解的道德,是否已经沦陷?
这也是非智力因素的一个表现。中国家庭教育里,最被重视的是智力因素,至于其他的德、体、美、劳等方面的发展,甚至连学校教育都是一纸超级空文,那又怎么去要求家长呢?
小时候发的红奖状里写得清楚:该生在本学期之内,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成绩优秀,特此奖励,以兹鼓励。但实际是什么?不过只是因为我的试卷被打了95分,仅此而已。
第九、生活方面,近乎泛滥的物质支持
这与溺爱有关,但又不完全相同。如果说孩子从小的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会因家庭的不同而产生差异的话,那么当孩子长大成人,独自在外地念书时,近乎泛滥的物质支持就开始了。
据笔者的经验,孩子从小所接受的金钱等物质来源,大概有以下几种:
一是成绩达标后的“奖金”;
二是帮父母买东西找回的零钱;
三是家长每天给的饭钱和坐车费用;
四是亲戚朋友给的奖励,特别是过年时的压岁钱;
五是节假期间打的小零工。
大体上的这些来源,却根本无法跟父母提供的物质支持相提并论。物质支持无可厚非,可一旦泛滥,被金钱左右头脑的人,行为往往是可怕的。
不同家庭环境成长的五枚女子成为邻居
在魔都上海为了生存生活而发生的故事……
在这里,有不善言辞却智商超人的安迪;有虚荣但自信仗义的樊胜美;有温文尔雅却也唯唯诺诺的关雎尔;有神经大条单纯美好的邱莹莹;更有我行我素胆大仗义的“小妖精”曲筱绡!!!
是什么原因造成女主角们变成了现在的自己?
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我们是不是能够汲取精华?
有人说,每个女孩都羡慕曲筱绡的好命,想努力成为安迪这样的职场精英,却大多数做到樊胜美的地位就很难上升了,就算努力做一个关雎儿这样踏实勤奋,努力工作的好青年,却也难免会犯很多邱莹莹的典型错误。
我们能成为什么样的人都是由自己的性格和行为决定的,性格由从小的经历和环境塑造。在人格塑造中,家庭以其血缘的联系产生着潜移默化而又深根蒂固的影响。
家庭教育是影响孩子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一个孩子应先有健康的身心,才能有健康人格,继而才能发展成为高素质人才。
家庭教育的缺失是很多孩子误入歧途的主要原因。不管父母有多高成就,有多大的事业,但是家庭教育本身不能缺,孩子才能健康成长。
富贵与贫贱,家庭教育理念与方式,基本上决定了孩子的将来,在这期间,父母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横竖都是这个理。即使孩子将来想拼命摆脱这种困境,走上自己想去的道路,也需要几十年的时间。
那么,我们父母能做些什么呢?
1、认清自己和孩子
只有清楚看见自己的优缺点,才能对症下药。看清孩子的缺陷,从正、侧面进行纠正和完善。明确自己能给孩子什么,不能给孩子什么,什么东西需要他自己去争取,……
切忌瞎鼓励孩子,你给他一水池的鸡汤,他可能还给你几张零分试卷!
2、重视孩子精神教育
按照调侃的方式说:谈物质,好俗哦,让娃娃有点内涵撒!
父母能做的,除了在身后做她坚强的后盾,就是从小在精神上给他养料,让他做一个乐观、坚强的人,培养他的人格和精神,也许这样,才能帮助他无论陷入何种境地,都能做到最优的选择。
你能想象,当有一天,孩子在物质条件上一无所有,他该怎么生存下去?没有坚强的意志力、抗挫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他怎么玩得转?
给他一张没有上限的银行卡,一栋别墅,一架书,如果他没有自己的想法和追求,他都不知道应该拿钱去买什么,怎样安排自己的衣食住行,看什么样的书籍。
3、减少攀比、从众
在国内,不攀比、不从众的家长少之又少。攀比有良性攀比和恶性攀比之分,适当的攀比可以督促孩子成为更优秀的人。
父母追求的是,孩子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进入好的学校,学习正面有力量的知识,交善良优质的朋友,做适合的高大上的工作。这样,也就够了。
最怕因为你的恶性攀比,给孩子造成焦虑、华而不实、孤单等不健康心理。
4、陪伴孩子,减少孩子的孤单
父母的陪伴少了,孩子容易胡思乱想:是不是爸妈不爱我了?是不是工作比自己重要?是不是成绩太差被嫌弃了?
孩子孤单了,就不擅长与人相处,下意识将自己和小伙伴隔离起来,然后形成恶性循环。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是看得见的温暖和呵护。
电视剧《欢乐颂》还在更新,你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是否也在更新呢?
某大学的心理学教授们把一批贫困家庭的4个月婴儿分成两组:一组送进有老师教导的早教中心;另一组则不进行早期教育。入小学时,第一组儿童的智商平均比第二组高10—20分。15岁时,第一组孩子语文成绩和数学成绩均高于第二组。
但在第二组的孩子中,有位孩子的表现却与第一组孩子不相上下,教授追踪调查后发现这孩子之所以能表现优异,是他母亲经常在家透过玩捉迷藏、画图、说故事、唱儿歌进行“早教”的母亲。
可见“早教”对于促进孩子智力发育的确有不可忽视的效果。
外国的成功人士是怎么“早教”出来的
世界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卢梭的父亲是个钟表匠,每当他在工作时,就会同时教导三岁的卢梭读普鲁塔克的《古希腊罗马英雄传》。在他的督导下,卢梭在七岁前已经读了了勒苏厄尔的《教会与帝国历史》、丰得奈尔的《世界通史讲话》以及莫里哀的戏剧。
居里夫人在女儿牙牙学语时就对她们进行观察,发现大女儿性格文静、朴实、专注,这些正是科学家所应具备的素质;小女儿思维跳跃、充满梦幻、情绪多变,具有艺术家的特质。于是她针对所发掘出孩子的天生特质给予不同的的家庭早教,最终使大女儿因“新放射性元素的合成”于1993年荣获诺贝尔化学奖;小女儿则成为一位优秀的音乐教育家和人物传记作家。
连任三届英国首相,在世界政治舞台上叱咤风云的政治家撒切尔夫人才5岁时,她的父亲罗伯茨就教导女儿:凡事要有自己的主见,用自己的大脑来判断事物的是非,千万不要人云亦云。并在日常生活中,着重培养女儿“严谨、准确、注重细节,对正确与错误严格区分”的独立人格。
中国人的“早教”心态
在上海书城里,一位年轻爸爸拿着一本有测试孩子比较数字大小和念儿歌的《1岁宝宝智力测试》说:
“我孩子已经11个月了,可以让他先看看测试1岁宝宝的智商书。”
他提的书篮中,还躺着几本同一类型的幼儿智力开发书籍。
通常刚满1岁的孩子多半刚会开口说话,念儿歌肯定是不行的,但这位爸爸却野心勃勃的认为这些有非常鲜艳图片的IQ测试、培训的幼教书,应该会吸引孩子的注意,他会先给孩子做测试后记下分数,再按照书本,让儿子来学习语言、数学、逻辑、感受、运动、观察、社交能力,然后再做这些测试看分数能否提高。
这是非常典型的中国父母对“早教”的观念——
就是把教育与学习相提并论,认为学习的成绩就是教育的效果。
于是,孩子们在一岁以内开始认字,三岁以内开始学外语,3~6岁的孩子85%以上参加各种早教培训班。
只有在闲暇时,人才会思考学习
一位朋友的孩子在入小学时,从学校带回来一张表格要父母填写,其中有一项要填孩子的“强项”,朋友想了很久,不知道填什么才好。
因为孩子说老师讲的“强项”,就是别人不行我行的地方,可是班上所有的小朋友都在早教班里学会了弹钢琴、画画、语文、游泳、计算机、英文、唱歌、跳舞、下棋……
所以,当大家都学得“一样多”时,比的就不是那由学校和补习班教出来的“技艺”,而是“不一样”的特质了。
而这些“不一样”的特质是什么?
是人格特质、学识内涵、工作态度、逻辑思考、想象创造能力……
希腊文中“学校”一词之意是“闲暇”,因为希腊人认为,人只有在闲暇的时候,才会花时间去思考和学习。
的确,能力的培养是需要留给孩子“闲暇”时间去咀嚼所学,让父母用心观察孩子不同的反应和变化的,是急不得的,须花时间去等,让其慢慢地累积养成。
先跑不一定会赢,只会输掉孩子对学习的热忱和模糊化了孩子的“长才”。
家长选择培养方式,就是拿孩子的前途做赌注,千万要谨慎投注啊!
感谢您阅读“幼儿教师教育网”的《错误的“中国式早教”做法》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教育孩子的方法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早教故事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