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中如何营造相互尊重的氛围

幼儿园说课稿中的学法 如何开展幼儿园的游戏 01-25

发布者:秦忆琳尊重是现代文明社会中文明人必备的素质之一,尊重也是社会性发展重要的内容。作为教师,要做尊重他人的模范。一次画蜗牛的美术活动中,绘画水平仍处于涂鸦期的小宝兴高采烈地交上她的作品。孩子们看到后纷纷说“这是团什么呀”“乱七八糟的”小宝听后低下了头。我问大家:“你觉得小宝的小蜗牛正在干什么?”孩子们仔细看了一会儿,想了一会儿,有的说它把头缩进去睡觉,有的说它心情不好,躲进了家,还有的说它没有朋友,它不想出来,大家也觉得即使是一团圈圈也很有趣,我说:“每个人的画都是独一无二的,有属于自己的故事。”大家也这么觉得,再也没有人说谁画得不好,因为听到其他人的介绍后,他们也觉得每一幅都很有趣,都是独一无二的,而且我从他们的眼里看到了理解和尊重。可见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待别人的态度,如何引导,都会潜移默化地对幼儿产生影响。

作为教师,要促进幼儿亲社会性情感的发展。有一次,小宇在走路时摔了一跤,小朋友看了笑了起来。之后,我和小朋友一起讨论,如果你是小宇,你喜欢大家笑你么?你的心情怎么样?换位思考后,大家有了不能取笑别人,还要关心、帮助别人等亲社会性的情感,小朋友们认识到嘲笑别人是不对的,进而学会帮助处于不幸的同伴。

无论是教师和幼儿间、教师和家长间、教师和教师间,都应该营造一种相互尊重的心理氛围,使得周围的每一个人,都能发自内心地、自然而然地表现出对他人的尊重。在这种尊重的文化氛围生活的孩子,自然而然学会了尊重别人,也获得他人的尊重。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延伸读

为孩子营造一个游戏的氛围


今天上午的角色游戏开展时,大多数幼儿都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游戏并认真听老师讲话,可是王梓阳阳在教室不停地从一边跑到另一边,完全没有理会周围的事情,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后来,老师提醒了他:“王梓阳阳,请你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他就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接着老师又开始让小朋友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自己喜欢的游戏,可是王梓阳阳并没有表达自己的想法,而是东倒西歪的坐在那里,咬着袖管。

我便问他:“王梓阳阳,你今天想到哪里去玩,刚开始他不回答,于是我把叫到身边,对他说:“你喜不喜欢玩游戏?”过了一会他才点了点头,“那你今天想玩什么?”王梓阳阳说:“我不想玩,我想看书。

“过了一会,他又来到图书馆,一个人看起书来。

第二天开展区域活动时,在幼儿纷纷表达自己的意愿时,我特别关注了王梓阳阳,他仍然坐在位子上咬着袖管,无视周围发生的事情,等游戏开始了,他便在班级里走来走去。

于是我把请到了身边,说:“王梓阳阳,你看娃娃家真热闹,你想不想也去玩。

”他不作声,我继续问道:“那你在家里有没有看到爸爸妈妈做什么事情?”她说:“我妈妈天天帮我洗澡的,爸爸给我讲故事。

”我说:“那你想不想也来当一回爸爸,帮宝宝讲故事。

”王梓阳阳想了想说:“我现在不会讲,我先去看会书。

”于是他跑到了图书馆一个人坐下来看书了。

第三天王梓阳阳还是保持着这个状态,有所改变的是他在游戏开展的过程中,不停的把我拉倒身边,问我书中的问题。

后来等我离开了,他又开始自己一个人看起书来教育反思:首先,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尊重幼儿的意愿,王梓阳阳想看书教师就应该允许,以这种尊重幼儿的方式,让他不产生抵触情绪,觉得老师是尊重他的。

其次,教师应该利用各种机会因势利导,采取激励,表扬的方式王梓阳阳,笑之以情,动之以理,以一种直观的方式,比如和王梓阳阳的家长沟通,观察爸爸妈妈在家里的行为,让他对区域游戏产生兴趣,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帮助他树立“我喜欢”的想法,大胆的参与游戏。

教育随笔:尊重是相互的


教育随笔:尊重是相互的

有些时候,我们总说别人不礼貌,不尊重人,但其实我们先要想想,自己是否有尊重过对方,毕竟尊重是相互的,你不尊重对方的话,对方何以会来尊重你?有一句老话说的好:“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反过来说,只有你尊重了幼儿,幼儿才能尊重老师。

我们是孩子的榜样,一言一行都被孩子所关注,小岱是一个十分聪明的孩子,但与别的孩子之间很难相处,交往能力非常差,总是独来独往。在有一次上语音课,教儿歌的时候,我发现有一首新教的儿歌除了小岱掌握了,其他小朋友都没有掌握,于是我顺势请小岱来当小老师,耐心的一遍又一遍的来教小朋友们念儿歌,小岱的聪明,小岱的认真,小岱的耐心等优点,深深得打动了其他小朋友,他在这次活动之后收获了很多好朋友,让他尝到了拥有朋友的快乐,从而产生交友的欲望,与朋友相处得也非常融洽,交往能力也明显提高。在这个案例里,我始终接受孩子的个体差异,小岱在交往能力方面上确实不如别的孩子,但是我细心的去关注孩子,寻找他的闪光点,并且以他自身的强项去推动他的弱项。我利用小岱的优势,提供孩子一个交友的平台,为他在交往这条道路打开了第一扇门。

因此,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们应该运用新的教育理念,尊重幼儿,理解幼儿,努力实施以人为本的幼儿教育,使他们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

为孩子营造宽松、民主的家庭氛围


宽松、民主的家庭生活环境,自由、轻松,充满着爱,充满了和谐、温馨的气氛。在这样的环境中,孩子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能得到充分发挥。在这种环境里成长的孩子能充分认识自我价值,其独立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能得到较好的发展。那么,如何为孩子创设宽松、民主的家庭环境呢?

一、给孩子创设一个独立而自由的空间。孩子能说话会走路后,家长要给他安排一个相对独立而且可以自由活动的空间。那里不放父母的任何杂物,只放孩子喜爱的东西。孩子想改善空间布局,做父母的只需做孩子的助手,让孩子自己做主。因为孩子自己动手做的东西,更能给他个人空间的感觉。这样会使孩子感到自己和大人一样,产生平等感。他们在自己的小空间中会积极地学习、活动。

二、尊重孩子的人格,给孩子个人自主权。在家庭教育中,我们教育孩子尊重父母、尊重他人的同时,父母也要尊重孩子,把他们当作一个独立的个体来看待。在与孩子交谈时,语言要平和、亲切,不要粗暴地训斥孩子,即使在孩子做错了事的时候,也要晓之以理,循循善诱,维护孩子的自尊心,尊重孩子的意愿。让他们平等地参与家庭事务及活动,鼓励孩子提出自己的意见,对孩子的正确想法和行为给予充分的肯定。

三、为孩子创设一个和睦的家庭环境。首先家庭成员之间要和睦相处,特别是夫妻间的互敬互爱、互谅互让至关重要。父母的一言一行对孩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即使父母之间发生矛盾双方也要心平气和地讲道理,妥善处理,而不能当着孩子大吵大闹,拳脚相加,用粗暴的方式解决问题。其次,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父母要走进孩子的心理世界,善于站在孩子的位置上去体察孩子的需要,要有一颗孩子似的心去进行亲子间的交往。父母既是孩子的教养者,又是孩子的朋友。与孩子能做到情感上交融,使孩子乐于亲近,感受到自己是家庭中一名成员,受到家人的爱和重视。这种宽松、和睦的家庭环境能使孩子生动活泼、主动地得到发展。

11月教育笔记:尊重是相互的


有些时候,我们总说别人不礼貌,不尊重人,但其实我们先要想想,自己是否有尊重过对方,毕竟尊重是相互的,你不尊重对方的话,对方何以会来尊重你?有一句老话说的好:“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反过来说,只有你尊重了幼儿,幼儿才能尊重老师。

我们是孩子的榜样,一言一行都被孩子所关注,小晨是一个十分聪明的孩子,但与别的孩子之间很难相处,交往能力非常差,总是独来独往。在有一次上语音课,教儿歌的时候,我发现有一首新教的儿歌除了小晨掌握了,其他小朋友都没有掌握,于是我顺势请小晨来当小老师,耐心的一遍又一遍的来教小朋友们念儿歌,小晨的聪明,小晨的认真,小晨的耐心等优点,深深得打动了其他小朋友,他在这次活动之后收获了很多好朋友,让他尝到了拥有朋友的快乐,从而产生交友的欲望,与朋友相处得也非常融洽,交往能力也明显提高。在这个案例里,我始终接受孩子的个体差异,小晨在交往能力方面上确实不如别的孩子,但是我细心的去关注孩子,寻找他的闪光点,并且以他自身的强项去推动他的弱项。我利用小晨的优势,提供孩子一个交友的平台,为他在交往这条道路打开了第一扇门。

因此,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们应该运用新的教育理念,尊重幼儿,理解幼儿,努力实施以人为本的幼儿教育,使他们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

教育笔记:《我们是互相尊重的小伙伴》


教育笔记:《我们是互相尊重的小伙伴》

我们班的瑞龙小朋友经常把自己的玩具带到班里与小朋友们分享。小朋友们总是因为玩玩具的时间分配问题产生分歧,瑞龙就想了一个游戏规则:两位小朋友玩猜拳“石头、剪刀、布”,谁赢了就先玩,由他规定什么时候结束,再换下一个小朋友。

这办法刚开始实施时,小朋友们玩得都很开心。没玩多久一位小朋友刚开始玩,吴瑞龙就立马喊停,让下一位小朋友玩。这位小朋友也一样,还没开始玩,瑞龙又喊停了。小朋友们都不过瘾,想要多玩一会。吴瑞龙说“你们啊,都要当我的臣民,必须要听我的话,才可以玩到我的玩具。”接着,吴瑞龙抱起自己的玩具对着小朋友说:“来,你趴在地上,我当王。我当完了,就让你玩我玩具。“”虽然有的小朋友有点儿不情愿,但还是答应了。

我把瑞龙喊过来说:“老师觉得你爱分享玩具,是一件非常不错的事情。班里所有的小朋友都是平等的,你不可以要求任何一个小朋友做他们不喜欢的事。如果小朋友们都想和你一起玩你的玩具,你也愿意一起分享,可以让所有小朋友一起来想一个大家都可以玩到玩具的办法,比如说分成水果队、动物队,用猜拳“石头、剪刀、布”看看哪组先玩,或者看哪些小朋友今天在课上表现得很棒就让他玩一会。你觉得呢?可能会比你刚才的办法更有意思!”瑞龙点了点头告诉我,他又想到了一个很棒的规则:他把要玩玩具的小朋友分成了男生、女生队,哪一组之前的玩具游戏玩的好,就先来玩玩具;或者哪一组能更安静不吵闹,就先玩。

现在我们班里带玩具的小朋友更多了,大家都采用了瑞龙的办法,有秩序地玩耍。瑞龙还做起了玩具游戏的小监督员呢。

我们鼓励小朋友们分享玩具。小伙伴们都是平等的,只有互相尊重才能一起快乐玩耍。

营造家庭阅读氛围 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


-->

家庭阅读活动中,父母与孩子交流对作品的理解和自己的想法,给孩子留下提问质疑的空间,鼓励幼儿大胆用语言表达自己的“预期”和“假设”,提高其创造性运用语言的能力。

早期阅读是当前国内外非常关注的热点问题。一些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的研究表明,幼儿的阅读能力对日后的认知发展影响最大,早慧的孩子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喜欢阅读,早期阅读对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思维发展都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早期阅读,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动机和阅读兴趣,提高幼儿的语言能力,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在欧美一些发达国家,早期阅读已得到了不少教育专家的首肯。

随着幼儿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的不断丰富和发展,在我国关于早期阅读教育的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它的重要性已经被大多数国家的家庭和教育者接受。阅读能力的培养成为早期儿童教育工作者的焦点问题。

目前,国际上普遍重视幼儿的早期阅读研究,并证实家庭是培养幼儿的阅读能力、阅读兴趣最有效的渠道。家庭的阅读氛围会对其子女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家庭阅读氛围的营造,不仅为幼儿提供宽松的语言运用环境,而且还为幼儿提供真实而丰富的语言运用情境和幼儿创造性运用语言的机会。那么如何指导家长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家庭阅读氛围呢?

一、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家庭阅读的物质环境。

1.图书的选择

(1)适合各年龄特点的图书图书是孩子进入阅读殿堂的阶梯。随着孩子在年龄、心智、视觉、认知上不同的发展阶段,父母在选择图书时也是有阶段性的。

3-4岁这个时期的孩子,在视觉捕捉上已经相当敏锐,他们喜欢明亮的色彩,不过图画最好简单清晰,不要过于抽象,在比例上也该与实物符合,以免孩子在理解上发生困难,可以选择一些儿歌、童话和民间故事。5-6岁这个时期,随着孩子生活经验的扩大,词汇量的增加,想象力的丰富,可以给孩子多层面的选择,如历史故事、童话、民间故事等,还可以根据孩子的阅读能力选择一些历史、自然科学等方面的知识性的图书。多种阅读材料和可阅读的环境。

(2)不同体裁的图书儿歌、古诗是孩子甜蜜的牛奶,这是对孩子进行母语教育的一项重要手段,它们具有节奏感强、短小精悍、内容简单的特点,好的古诗和儿歌往往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能够使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良好的教育。

故事是孩子必不可少的维生素,听故事能哺育出聪明的孩子,故事涉及面广,孩子不仅在故事中认识社会,而且还了解自然、增长知识。

寓言是甘醇的饮料:寓言具有鲜明的哲理,它并不是对孩子疾言厉色地说大道理,却总是巧妙地给孩子以哲理的启示。童话是多彩的布丁:童话内容丰富,设计新颖,给孩子提供了很大的想象空间,能更好的引导孩子。

(3)根据孩子的个性有针对性地选择图书家长可以根据孩子不良的行为习惯来针对性的选择图书,以帮助孩子及时地纠。有的孩子不懂礼貌,家长选择一些文明行为的图书,如“有魔力的字”;有的孩子喜欢撒谎,家长可以有意识地选择有关诚实方面的书,如“皇帝的新装”等。

(4)符合孩子个性特点和兴趣爱好的图书父母还应从自己孩子本身的特点出发,选择一些孩子特别感兴趣的图书,既保护孩子的探究欲望,又增加孩子的阅读兴趣。

2.多种阅读材料除了书籍以外,与孩子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报纸、杂志、包装纸、路牌、书信、多媒体、音像资料都可以作为孩子阅读的材料,阅读的范围是宽泛的、丰富的。

尊重孩子的创造精神


尊重孩子的创造精神,今天刚吃过午饭,不知哪个小朋友说:“星期四的值日生要干活了”。只见孩子们有的拿抹布、有的拿笤帚、还有的拿叉子。擦的擦、扫的扫。

我正在帮服药的两个小朋友喝药,一抬头看见李旭盈小朋友手里捏着抹布的一头在桌子上不停地将抹布转呀转,我不禁问:”李旭盈怎么擦桌子呀?“她好像没听见,继续玩她的抹布。一会跑过来说:“老师你看我做了一只蜗牛,这是蜗牛的头,这是蜗牛的触角,这是蜗牛的硬壳。“一听蜗牛孩子们都围拢了过来。我肯定地说:“好!真像蜗牛,这是怎么做的?“她认真地一边说一边比划:”我这样将抹布转呀转

,转上了很多劲,再把它盘起来.....“还没等她说完,不是值日生的小朋友也找来抹布学着李旭盈擦桌子的方法擦起了桌子。一会儿,一个个的蜗牛出来了,他们还托在手上玩起了"蜗牛"爬行比赛。

 可见,孩子是有创造力的,我们要满腔热情地保护他们的创造精神。嫌弃他们,或者硬逼他们循规蹈矩、老老实实,实在是创新教育的大忌。

今天下午,户外活动时,我拿着套圈和玩具小熊带着孩子们来到操场上,请孩子们在一米之外把套圈套到小熊头上。孩子们玩得很起劲,欢呼声一阵又一阵。欢呼声感染了崔洪宾——我们班最小的一位小朋友。他飞快地跑过来,拿起套圈就往小熊的头上套去,一次、两次.....都没套上。于是他由兴奋到急躁、到失望,最后无奈地坐在一边哭了。

我走过去,拉起崔洪宾的手,来到套圈的地方,我将套圈往前挪了挪说:”崔洪宾你一定能行。“他迟疑地拿起套圈,套了一次,果然套中了。我对孩子们说:”给崔洪宾鼓掌。“孩子们鼓起掌来,崔洪宾笑了。下面的时间他一直在玩这个游戏,而且很有兴趣。

我想,虽然套圈的距离近了,没有达到对一般小朋友套圈的要求,但这一做法保护了孩子的积极性和自尊心。

幼儿的发展原本就是有差异的,对幼儿的要求,不能要求”齐步走“,而要因材施教,循序渐进。不管对哪一个阶段的孩子,教师都要创造条件给他一些成功感,因为成功感是一个人勇于向前的催化剂,是自信的源泉。给他一些你一定能行的鼓励,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健康、快乐成长。

给孩子们创造一个良好的活动氛围


吃过午饭后,我和孩子们一如既往的到外面去散步,孩子们都乐意跟随着老师到外面去活动活动。围着花池走了好几圈,孩子们显得有些倦了,原本站得直直的队伍,一下子变得松散了:本来两个小朋友牵起的小手也变得不是那么友好了,都把小手撒开了。见状,我们立刻更换了活动场地,来到了我们做操的地方,因为地上有很多蓝色的小方砖,这些小小的砖块,倒成了孩子们最好的玩伴。因为今天刚和孩子们认识了很多种飞机,孩子们更是兴奋不已,学知识的时候胳膊就举得平平的,学着飞机飞翔的样子,玩得不亦乐乎。现在眼前有很多的蓝砖块,连起来像很多的线路一样,孩子们一个跟着一个学着飞机飞翔的动作,有秩序的玩儿了起来,看到孩子们这么津津有味的玩儿着,一旁的我看到了,夸孩子们走得好。孩子们听到了我对他们的鼓励,一个个的咧着小嘴,走的更带劲儿了。杨焜琪小朋友灵机一动冲我喊了一句:“老师,我想学小兔子跳着走路,好不好啊?”我随即表扬了她,夸她是个聪明的孩子:别的孩子都听到了夸奖坤琪,一个个的小脑袋都活跃了起来,有好几个新的点子冲我飞来:“老师,我想学着长颈鹿的样子走一走;老师,我想学着大猩猩的样子走一走;老师,我想学着老奶奶的样子走一走......看到孩子们都这么津津有味,我看到以后心里也跟着高兴起来。

孩子们每天入园除了早晨做完早操后,最高兴地就数中午的户外活动了,给孩子们创造一个良好的活动氛围,孩子们会更乐意的投入其中,会更加喜爱自己所在的幼儿园!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