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不愿离开自己班级时

01-25

众所周知,对于一名优秀的教师来说,我们更应该注意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和方式,而教育笔记可以帮助老师归纳总结教育经验。如何动笔写一篇教育笔记呢?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当孩子不愿离开自己班级时”,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本学期我们实行了自主户外活动,让小朋友可以不局限于自己班级的场地吗,还可以到其他班级在玩的地方去玩。

上个月,我们班级的场地在后操场,临近的班级有小二班、小七班、小五班。因为比较近,个别小朋友会到自己班级附近的地方去玩一下,也不敢走得太远。这个月我们在前面的小山坡玩,相比以前,小二班、小六班和小五班的场地离我们就有点远。小朋友们都不喜欢到其他班级去玩。尽管我鼓励了又鼓励,李昊羿和蒋静波有点想去玩,但是没一会儿就回来了,我问他为什么不玩,他告诉我说:“他们老师不让玩(其实老师不可能不让他玩的)。”于是我就带着他们到小六班,我引导他自己跟老师说:“老师,让我们玩一下好吗?”老师很快就同意了。于是李昊羿开始高兴起来

,并且问这个玩具怎么玩。我告诉他们玩法后,就回到自己班级来了。但是没过一会儿,我发现他们两个已经回到自己班级里来了。问他为什么不玩,他也说不清楚。接着他好像有点想玩小二班的小自行车,但是一直都是犹犹豫豫的,不敢走过去,我一直在不断地鼓励他,他还是不肯大胆地走过去。好不容易走过去了,想玩玩别人的自行车,但是因为不会正确的商量,碰了一下自行车,见别人有拒绝的意思,马上就吓得回来了。我见了,就告诉他商量的方法,他还是不敢去,我一直鼓励他,再次告诉他商量的方法,他终于去了,和蒋静波一起。并且这时他们看到地上有躺着无人骑的小自行车,我告诉他们可以去骑,他们终于去了,并且成功地得到了自行车,这次好像骑了蛮多的时间。

孩子们要进行自主活动,要打乱班级的概念,可以自由地到其他班级的场地去玩,对于小班小朋友来说,好像还不是很大胆。他们习惯上依赖认识的成人,依赖自己班级的老师阿姨。到其他班级去玩,对他们来说,好像又是一个陌生的环境,所以需要他们去重新适应这个新的环境,也许时间长了,认识了其他班级的老师,他们也会大胆有点,他们也会自然地走到其他班级去玩,这需要过程,也需要老师去引导,引导他们学会交往,学会敢于走入陌生环境,学会和其他小朋友相处。这当然也正是我们教育的价值所在。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延伸读

当孩子有意说谎时


当孩子说谎时,父母最关心的不是谎言本身,而是找出孩子说谎的动机;最应该做的不是批评和责罚,而是向孩子说明道理,使孩子懂得为什么不应该说谎。

下面的例子也许可以帮助你更好地对待孩子的谎言。

妈妈在楠楠的口袋里发现一个没见过的玩具,就问楠楠:“这个玩具是从哪儿来的?”楠楠小声说:“小朋友给我的。

”看到楠楠躲闪的眼神,妈妈很怀疑。

于是,她蹲了下来,轻轻握住楠楠的小手,温和地说:“楠楠,看着妈妈的眼睛,告诉妈妈实话,玩具到底是从哪儿来的?只要你说实话,妈妈一定不会骂你。

楠楠妈妈的做法中值得借鉴的是:

1、语气亲切、温和。

过于严厉、苛刻的问话方式只会吓得孩子更不敢说出真话。

2、保持目光对视。

看着对方的眼睛说谎对大人来说都很困难,何况孩子。

父母看着孩子时,用眼睛传递信任和鼓励,很容易突破孩子的心理防线。

3、鼓励孩子说真话。

大部分情况下,孩子是因为畏惧惩罚而说谎,所以,向孩子保证他不会因为承认错误而受罚,是最重要的一步。

当然,父母必须说到做到。

楠楠承认,自己因为喜欢这个玩具,所以就偷偷把它拿回家了。

这时,妈妈把楠楠抱在怀里,说:“妈妈很高兴你对妈妈说了实话。

喜欢别人的玩具,你可以请他借给你玩玩,但不能偷偷地拿走。

那个小朋友找不到自己的玩具了,一定很着急,你说,是吗?”楠楠点点头。

后来,妈妈拨通了小朋友家的电话,楠楠在电话里小朋友道了歉,告诉他明天一定把玩具还给他。

楠楠还准备把自己的一个玩具也带去给小朋友玩呢。

楠楠承认了错误后,妈妈做了很好的处理:

1、给孩子说真话以积极回应。

2、对孩子做错事和说谎的动机表示理解,并引导孩子理解正确的处理方法。

3、启发孩子用实际行动弥补过失。

当孩子对我说“不”时


上午活动时我跟孩子们谈论着一些有趣的话题,我顺手拿起一支粉笔在黑板上画了几片“会飞的树叶”,我得意洋洋地问孩子:“老师画的好看吗?”“好看!”孩子们几乎异口同声地回答:“好看!”在众多肯定的声音里,我还是听到了一个持否定意见的声音。我高兴的心情突然消失了:“是谁说的不好看?”很快有孩子告诉我:“是天天说你画的不好看。”这时候我发现天天满脸通红低着头不敢看我。我想也许孩子有自己观点和想法,天天是一个比较聪明活泼的孩子,平时画的很好而且想象力也很丰富。于是我说:“我知道天天的意思是他会比我画的更好,是吗?”只见天天使劲点了点头,眼里闪烁着喜悦的光芒。孩子们也纷纷向他投去了佩服的目光。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希望听到别人肯定的评价,连孩子的评价也不例外。但是,我想我们和孩子的交流是平等的,对孩子否定的评价也应该坦然地去面对。我的一句“天天会比我画的更好看”,不仅是对孩子持不同意见的尊重,而且这平心静气的一句话能让更多的孩子不慑于老师的权威,敢说真话,感受平等。

教育笔记:当孩子发生争吵时


班级里孩子多,小朋友在一起难免磕磕碰碰,我们老师有时会为孩子们的争吵伤脑筋。其实,我觉得孩子们有些时候的争吵并不是件坏事,我们不必去为它忧虑。但如果孩子们吵得太厉害,老师则要进行适当的干预。

我们班有个叫凡凡的孩子,平时喜欢和座位旁边的孩子打闹、争吵,经常有小朋友和家长来告状说受到了凡凡的欺负。于是我采取了将彼此隔离的方法,在座位上暂时将他们分开,分开以后,一个巴掌拍不响,架自然吵不成了,告状的次数也少了。

有一次游戏时,发现两组娃娃家的孩子们在争吵,我忙走过去了解情况,原来是孩子们在争抢一个小碗,都说是“自己家的”,互不相让。游戏分享时,我在“红红家”的餐具上贴上红色的粘纸,在“蓝蓝家”的餐具上贴上蓝色的粘纸,并制定了相应规则,,这样即避免了争吵又便于孩子开展游戏。

儿童天性好动,争吵在所难免,关键在于引导幼儿减少争吵,学会解决问题、与同伴友好相处的简单方法等。

幼教随笔:当孩子对我说“不”时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希望听到别人肯定的评价,连孩子的评价也不例外。但是,我想我们和孩子的交流是平等的,对孩子否定的评价也应该坦然地去面对。我的一句“刘念会比我画的更好看”,不仅是对孩子持不同意见的尊重,而且这平心静气的一句话能让更多的孩子不慑于老师的权威,敢说真话,感受平等。

今天上午课间活动时我跟孩子们谈论着一些有趣的话题,我顺手拿起一支粉笔在黑板上画了几片“会飞的树叶”,我得意洋洋地问孩子:“老师画的好看吗?”“好看!”孩子们几乎异口同声地回答:“好看!”在众多肯定的声音里,我还是听到了一个持否定意见的声音。我高兴的心情突然消失了:“是谁说的不好看?”很快有孩子告诉我:“是刘念说你画的不好看。”这时候我发现刘念满脸通红低着头不敢看我。我想也许孩子有自己观点和想法,刘念是一个比较聪明活泼的孩子,平时画的很好而且想象力也很丰富。于是我说:“我知道刘念的意思是他会比我画的更好,是吗?”只见刘念使劲点了点头,眼里闪烁着喜悦的光芒。孩子们也纷纷向他投去了佩服的目光。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希望听到别人肯定的评价,连孩子的评价也不例外。但是,我想我们和孩子的交流是平等的,对孩子否定的评价也应该坦然地去面对。我的一句“刘念会比我画的更好看”,不仅是对孩子持不同意见的尊重,而且这平心静气的一句话能让更多的孩子不慑于老师的权威,敢说真话,感受平等。

当孩子新入园哭闹不止时


几个妈妈坐在一起,话题自然就扯到这个月的焦点,孩子入园。小峰妈妈说“小峰真叫人头疼,在家里好好的,一到幼儿园门口就大哭大闹,没有办法,我就连哄带骗,推给老师就走,真没办法”。

文杰妈妈接过话茬“我家文杰也是这样,不过我有绝招,只要她哭闹,我就打他,看谁厉害。他可怕我了”。

辛炎妈妈开口了“我家辛炎也是这样,一听到幼儿园就哭闹不止,我一不哄,二不打,而是不理睬他,等他情绪稳定以后,再慢慢讲道理,这种方法很有效,辛炎现在很懂事了,说上幼儿园,也不哭闹了”。

几位妈妈碰到的问题和处理方法是很典型的,哄骗的方法是普遍的,日久天长,孩子会变得不讲道理,对家长产生不信任,打的方法也是常见的,孩子一哭闹

,家长就冒火,打一顿再说。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变得无自尊心,无自信心。

还是辛炎妈妈的方法值得借鉴,孩子的哭闹只是一时的试探,在观察大人的脸色和行动,当孩子的情绪平定后,再给他讲一些道理,不哭不闹不是好办法。

我和字宝宝交朋友

我镇幼儿园为创造孩子们认识汉字的良好环境,教师们把各室内的各种物品上写上物品的名称,在室内的玩具上、各种花草树木上也都写上名称贴上了,幼儿园里处处有汉字,并且教师还创编了一个《我和字宝宝交朋友》的游戏。活动全面展开,更激发了孩子对认识汉字的浓厚兴趣,在幼儿园的孩子一学期下来能认识一百多个汉字,得到了家长的好评。

当孩子在游戏中异常兴奋时


娃娃家游戏正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这时,明明家的爸爸提议道:“我们去旅行吧。”他的提议得到了全家人的认同。于是,他们在家中用椅子搭成一列火车,每个人都坐上去了。其他娃娃家看见了,好奇地问他们在干什么,他们说去旅行,红红家和小小家的人都兴奋地说:“我们也去!”他们冲进明明家,每人抢占一把椅子,表现都异常兴奋。我赶紧进去说:“你们干什么去?’孩子们说我们去旅行。我说:“我和你们一起去好吗?”他们高兴地答应了。我接着说:“娃娃怎么办?安排好了吗?火车怎么会在家里?”他们一听,妈妈赶紧去抱孩子,爸爸把椅子移到了外面,大家又兴高采烈地乘上了车。

幼儿的兴奋与想像是联系在一起的,游戏不会四平八稳,往往在游戏中借题发挥。就像娃娃家里的游戏,明明家的爸爸想出去旅行的情节,别的娃娃家马上也跟风,导致了游戏一片混乱。如果老师不从幼儿想像的角度去考虑,孩子的异常表现是够“疯”的。然而,老师一经了解幼儿行动动机的由来,就会对幼儿行动有所理解,孩子的游戏就有了内容。乱中引发情节,这乱就不是坏事,而是教师指导的最好契机。因此,观察了解游戏的过程,也是教师进行自我调节指导行为的过程。

教育随笔:当孩子叫我“建敏”时


今天早上,我与往常一样早早的来到幼儿园,站在活动室门口,迎接孩子们的到来。老远就听到他们的说笑声,“王老师好,王老师好……”孩子们看到我都亲切的喊着。我依旧回应着“小朋友们好……”孩子们陆续来园,到自己喜欢的区角玩儿了起来,有的在捏橡皮泥、有的在插小花片儿、有的在画画、有的在看图书……。当有的孩子发现新大陆或自以为有成就感的作品时,会让其他的小伙胖们一起来探索或欣赏他的作品,看到孩子们在活动中不断的收获着、成长着,我的心里同样萌生一种成就感。让我不由得走到了孩子们当中,只听到正在捏橡皮泥的媛媛和萌萌说:“萌萌,你看王老师头上戴的头花多漂亮呀!我们一起捏一个漂亮的头花好吗?”萌萌低着头边捏边说:“好”。萌萌接着又说:“我知道,王老师家在哪儿住,我还知道她的名字,叫王建敏。”说完后,萌萌无意间抬起了头,这时,她才发现我正站在她的身边,顿时愣了一下,小脸涨得通红。我摸了摸萌萌的头笑着点了点头,萌萌低下头依旧捏着她漂亮的头花。但我心想却觉得有点儿诧异,萌萌怎么知道我的名字的?正在这时,我身后忽然喊了一声“建敏”,我回头一看,孩子们正在认真地看着图书,我静静地捕捉着每个孩子的表情,只见辰阳的头深深的埋在书的里面,这时,只听单昭鸿说:“是辰阳叫的”。辰阳听后头埋得更深了。

教育活动的时间到了,孩子们都随着我的琴声搬着小椅子坐到了自己的座位上,辰阳依然低着头。我叫了声;“辰阳,到王老师这里来好吗?”辰阳怯生生地走到我的面前,还没等我开口他就说:“王老师,我再也不叫了。”看到辰阳害怕的样子,我赶紧把他揽在怀里笑着说:“你想到哪儿去了,老师是想问一问你是怎么知道我的名字的?”这时,在一旁的萌萌再也按耐不住了,大声地说:“我知道、我知道,我听到郭老师经常叫你建敏”。辰阳接着说:“我经常看见你和郭老师手拉着手在一起,非常的开心,我知道你们是好朋友,她总是叫你建敏,我叫你建敏也是你的好朋友,是不是?”“是!当然是!很高兴能成为你们的朋友,我接着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名字,我们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我们平时为什么不叫他们的名字呢?”孩子们认真地听着。辰阳眨着眼睛说:“因为、因为他们是大人,对不对?”“对,因为他们是大人,他们会交给我们很多的本领,而且每天都要上班还要照顾我们,他们非常的辛苦。所以,我们要尊重他们,你们说,对不对?”辰阳略有所思的说:“我明白了,那我以后就叫你,建敏老师,好吗?我高兴地说:“好的。”.孩子们一听大声的叫了起来:“建敏老师”。我欣然答应了,孩子们快乐的拍起了手。

对于一个教育者来说,最重要的是经常细心的观察幼儿,只有不断地观察才能够走进孩子心中,才知道他们想要什么,要做什么。我们经常说老师是你们的朋友,我要反思自己真正做到了吗?孩子们时时刻刻想亲近老师,作为老师不要忽视他们的热情,要更多的了解孩子们的内心世界,让我们敞开心扉去亲近他们吧!

孩子们我是你们的老师,你们是我的孩子,我们每天都在一起生活游戏,我们一起分担忧愁,一起分享快乐,建敏老师永远是你们最好最好的朋友。”

当孩子悄悄拿走别人的玩具时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是典型的农民的写照,但对于教师来说,尤其是幼儿园教师来说,而是“日出而作,日落而不息”。

在刚参加工作的一年里,使我深深的体会到这一点。

有时想过要放弃,可是当看到孩子取得进步时我会很欣慰;即使他们做了错事,只要他们认识到错误,及时改正我也会非常高兴。

我发现我离不开他们、、、、记得有一天放学,有几个孩子还没有接走,我就让他们玩橡皮泥。

我发现晨晨在妈妈来接时,悄悄地把一块橡皮泥放进自己的口袋。

当时我真想上前去制止,可是又一想,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揭穿”他,会伤害他的自尊心。

第二天我特意去商场买了一盒橡皮泥,并送给晨晨开始和他交谈,“喜欢橡皮泥吗?”“喜欢。

”“自己家里有没有啊”“没有”回答完好象又想起了什么说:“我家有,是我在幼儿园里拿的。

”“你拿时告诉老师了吗”“没有。

”“这些橡皮泥是幼儿园的,是给所有的小朋友玩的,如果你拿走了,别人怎么玩啊?”他好象明白了什么了,低下了头。

“老师知道你喜欢所以老师送你一盒橡皮泥,让你在家了玩,好吗?”“谢谢老师,明天我把那块橡皮泥拿来给小朋友玩,以后不会再这样了。

”面对孩子的过失,我认为首先应该理解孩子。

孩子年龄小,自我控制能力差,把喜欢的东西悄悄拿走,这并非是品质的问题,我们不能简单粗暴的给孩子扣上“偷”的帽子。

其次,抓住时机,及时引导,帮助孩子树立是非观念。

拿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毕竟是一种不好的行为,如果我们不去引导,孩子这种“占有欲”就会膨胀起来,日久天长就可能形成不好的习惯,甚至导致不良品德的养成。

所以,必须帮助孩子分析这种行为的后果,让孩子懂得是与非。

再又面对孩子的过失,我们要选择适宜的方式来解决,千万不能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同时避免空洞的说教。

当孩子出现过失时,您的理解往往比责备更有利孩子接受教育。

应当明白,孩子今后还会出现这样那样的过失,我们如何处理是需要细心琢磨。

喜欢《当孩子不愿离开自己班级时》一文吗?“幼儿教师教育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教育笔记,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教育孩子笔记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