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不要给孩子装上快进键

01-29

如果孩子有厌学情绪,那家庭就起了中间作用,安慰并鼓励孩子!家长与教师之间需要经常进行沟通与交流,有时候成绩并不意味着一切,让孩子正确认识自己是家长与教师的目标之一!那么,家园教育工作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呢?为此,小编从网络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请不要给孩子装上快进键》,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在媒体待了10年,你知道我最想采访谁吗?不是所谓的名流或公知,而是路上那些闯红灯的人、横穿马路的人……我想一一询问他们,你们这么赶,有什么急事吗?有什么了不起迫在眉睫的事,值得你冒着生命危险去提速?

你发现了吗?

很多人急急火火地闯了红灯之后,到了马路对面,又放慢速度,慢悠悠地踱起方步来。很多人在游乐场翻过排队的栏杆公然插队,十万火急的样子,只是为了早一分钟坐上小缆车。很多人在超市排队等买单,非常焦虑,精确比对哪一队排队最短,然后选了其中一队,立即后悔,总觉得其他队伍更快。

《新周刊》做过一个专题,“急之国”,反思中国人为什么丧失了慢的能力?看剧想快进;上网狂刷新;评论抢“沙发”;寄信选特快专递;拍照要立等可取;坐飞机要直航;坐火车选高铁;做事要速成;创业想一夜暴富;开车痛恨红灯和斑马线……我们都很赶时间,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每一个大人,都像被装上了快进键,同时潜意识觉得快进键是个好玩意,恨不得给自己孩子也立即装上一个。

《南方都市报》做过“小孩不懂大人的事”的调查,小孩最讨厌大人说的一句话,就是“快点吃饭、快点写作业、快点上床睡觉!”最让他们觉得困惑和难过的就是,大人带着他们去抢出租车、插队、闯红灯……

孩子们真的很讨厌大人这样盲目地赶时间,对他们来说,部分大人就是催促机器、赶路机器、插队机器、抢时间机器。

我跟幼儿园老师聊天,她说,中国小孩为什么到四五岁还要大人帮着喂饭、帮着穿衣服穿鞋子、帮着擦屁股吗?因为他们不够耐心,没办法等待宝宝慢慢学会自己做这件事,尤其是最开始的阶段,宝宝吃一顿饭,可能要2小时,穿一件衣服,可能要半小时,擦一次屁股,可能要一刻钟……他们没法等,大人帮忙做,会更快,为了方便和快捷,他们索性剥夺小孩学习的权利。m.Yjs21.cOm

我妈妈就是个急性子,每次跟她出门,她总是不停地催宝宝。比如我们一起去超市买东西,宝宝看到门口卖金鱼的,就想停下来慢慢观察,每种金鱼爱吃什么、怎么睡觉,我妈妈就会在一边焦躁地催促:快点!快点。我问妈妈,为什么要快?我们只是去买东西,晚点买菜、晚点回家、晚点吃饭,都不会有什么可怕的后果,所以,我们就让他慢慢看,我们在旁边慢慢等,多好。

有一次带宝宝去万象城的H&M买衣服,本来我赶着给他买几件T恤,才好一起去吃饭,但是宝宝临时发现有一处飘窗很漂亮,他说,妈妈快来,我们可以站在这里看风景。我们两个,就这样神经兮兮地在服装店里,望着窗外,看外面的行人、汽车和树,竟然产生了一种别人都在拼命赶路而我们在理直气壮虚度光阴的幸福感。

我也是从宝宝身上才观察到,慢才是人类的天性,虽然每次饿了困了想上厕所了他会着急,但除了这些生理急迫之外,他可以跟一只蜗牛玩一小时;可以趴在地上花半天时间观察蚂蚁怎么搬东西。有时候我们两个出门,通常10分钟的路程,我们要走半小时以上,经过一堆工地,我们要探讨一下工程车在忙什么;经过一片草坪,我们要听听小草在说什么悄悄话;经过一栋房子,我们会猜里面有没有住着小松鼠。

我知道,“时间就是生命、效益就是金钱”才是至今依然流行的价值观。我们快速吃饭、快速开车、快速工作、快速睡觉———那什么时候享受人生呢?我想给孩子,也给自己慢条斯理的权利,这个快时代,快人类已经超载,我们就做慢人类吧。

就像我喜欢的作家刘亮程,当所有人急着赚钱、急着成名、急着升官的时候,他在新疆的小荒村里,晃晃悠悠地当一个农民。《一个人的村庄》就是农民卖萌指南,也是人类卖萌指南,其中有一段我非常喜欢的话:

我没有太要紧的事,不需要快马加鞭去办理。

那时要紧的事远未来到我的一生里,我也不着急。要去的地方永远不动地呆在那里,不会因为我晚到几天或几年而消失;要做的事情早几天晚几天去做都一回事,甚至不做也没什么。我还处在人生的闲散时期,许多事情还没迫在眉睫。也许有些活我晚到几步被别人干掉了,正好省得我动手;有些东西我迟来一会儿便不属于我了,我也不在乎。许多年之后你再看,骑快马飞奔的人和坐在牛背上慢悠悠赶路的人,一样老态龙钟回到村庄里,他们衰老的速度是一样的。

时间才不管谁跑得多快多慢呢。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延伸读

不要给孩子贴上负面标签


我曾经认识一位相当值得信任、很诚恳的人,她开了一门儿童行为的课程。有一次在某个场合,她告诉我,她学得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则:“不是孩子顽皮,孩子是好孩子,他不过做了一件顽皮的事。”

父母一旦告诉孩子,他们顽皮、自私、懒惰、肥胖、愚蠢、粗鲁、好管闲事、粗心大意等等,你就是给孩子贴标签。如果他们认同这种标签(他们为什么不信呢——我们训练孩子要相信父母的话),他们的行为也会如此反应。他们会认为,“我根本不需要努力,我知道我很懒惰。”或者,“我有什么好在乎的,反正他们认定我顽皮捣蛋。”当然这不是一种有意识的思考过程,至少在孩子小的时候还不会,但是如果父母替儿女贴标签,他们会照这样去做。

父母应该做的是,谴责孩子的行为而不是孩子本身。你可以告诉孩子:“那样做是自私的行为。”或者,“强行进入别人房间的行为很粗鲁。”这样的做法不是针对个人,而只是对孩子的行为表示意见。如果你现在觉得很想大喊:“可是他真的很懒惰!”我不会说你错了。我只是要告诉你,父母绝对、绝对不要当着孩子的面说这种话,也不要在别人面前这样说,以免万一话又传回儿女耳中。

不过正面的标签就截然不同了。只要这些标签是正面的(不要给孩子压力去做他办不到的事),他们能够鼓励孩子,表现出与此名副其实的行为——思虑周密、事事谨慎、勇敢等等。

甚且,其实父母有时候可以利用这些正面的标签,在孩子行为即将脱轨时,强化孩子的好行为:“看见你行为这么粗鲁,还真是让我吓一跳,因为我一直都认定你是个特别有礼貌的人。”这让孩子觉得安心,父母没有放弃对他们的正面看法,所以要做个“有礼貌”的人,孩子亡羊补牢,犹未晚矣。

不要给孩子太多的选择题


您还未加入“家长记者团”,点我查看详情,享受个性化服务。

[教育观点]不要给孩子太多的选择题--投稿

小朋友洗手经常是在水里沾一沾就拿出来了。

妈妈:“你洗干净了吗”

小朋友:“洗干净了”

妈妈:“你涂洗手液了吗”

小朋友:“涂了”

妈妈:“真的涂了吗(明明就在孩子身边看着她洗手)”

小朋友:“真的涂了,妈妈你相信我”

遇到这样的情景,心理一直很费解,急躁的时候就会和孩子起争执,展开关于小孩子不应该撒谎的教育工作。

最近慢慢的有些心得,其实孩子都很单纯。她们不知道什么叫撒谎。她们遇到选择题就会做选择题。

既然妈妈的问题是个选择题,洗了还是没洗,既然有两个答案就有两个选择。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来选。

当家长看到孩子选了自己不希望看到的答案心理又会不痛快。

对于孩子可做可不做的事情,可以和她们商量,

但对于那些要求必须要孩子做的事情,就不要用选择疑问句,而是用简单命令句。例如

时间到了,我们吃药好不好?不好!(最后搞不好要“武力解决”)

先刷牙再讲故事好不好?不好,我要先讲故事再刷牙。。

诸如此类。。有些孩子的抗争,是因为我们不希望她们选择又给了她们选择。。

育儿心得:请不要伤害孩子


午睡过后,郝老师带着华华的妈妈来找华华。看到华华的妈妈,我也只是以为家长有事想早点把孩子接走。因为这几天班主任杨老师有事请假,我临时代班,因此对这个班的孩子的家庭情况不是很清楚。可华华妈妈的一句话引起了我的注意,“孩子,叫妈妈,你还认识妈妈吗?”我心里犯起了嘀咕,天底下哪有孩子不认识妈妈的?郝老师向我解释,华华的爸爸妈妈离了婚,他妈妈半年多没见到孩子了。喔,原来是这样。再看华华,从他的表情上看不出是高兴还是不高兴,但当妈妈提出要和他单独呆一会儿时,他还是很听话的跟妈妈走了,我想华华心里还是爱妈妈的。

不料,下午放学后,华华的奶奶黑着脸来幼儿园理论,嘴里一直嚷着:“谁让那个女人来看孩子了?俺的孩子凭什么让她来看?”我心里一紧,华华的奶奶怎能当着华华的面用‘那个女人’来形容他的妈妈呢?纵使她有千错万错,她也是孩子的亲生母亲,跟孩子之间有割不断的血缘关系;孩子虽然因为大人之间的恩怨不能跟妈妈生活在一起,但妈妈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是任谁也取代不了的。

我们幼儿园的老师纷纷劝华华的奶奶,不要当着孩子的面那样评价他妈妈,这样对孩子影响不好。但华华的奶奶非但不听劝,接下来的行为更是让我目瞪口呆。也许心里的怨气没有发泄出来,她把矛头指向了华华,一边用手指狠劲的戳着华华的额头,一边说:“我让你跟那个女人走,看我回家不打死你。”而一旁的华华早已泪流满面。他稚嫩的思想里可能还弄不明白,为什么见妈妈就那么罪不可赦。

看到华华的样子,我感到自己的心被揪得生疼生疼的。在孩子成长的生命里缺少了妈妈的陪伴,这已经够可怜的了,而现在,他的奶奶又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让妈妈在他的生命里永久缺席。你试着问过孩子的感受吗?你了解孩子的内心在想什么吗?没有,你只是恣意释放自己的感情,我不乐意了,我就永远不让你见孩子。但是,孩子终归有长大的那一天,当他的思想日趋成熟时,他还会赞同你今天的想法吗?他还会对你今天的做法逆来顺受吗?我想,多年以后,谁也不想看到一个内心充满怨恨的孩子。

但愿我们的劝告能让华华的奶奶有所悔悟,换孩子一个健康快乐的童年。

家长请不要这样教育孩子


家长应该怎么和孩子交流,又如何教育孩子,对于这些很明显的儿童心理的把握让很多家长左右为难。打?骂?好言相劝?其实关于这些问题,教育专家早有论断,在重压之下的孩子心理极其脆弱,引导不当容易入歧途,所以交流方法很关键。

或许成人的世界有众多不愉快的事情,你的孩子是无辜的,他不是你的“出气筒”,不要把你生活的不满发泄在你孩子的身上。不管孩子惹了多大的事,作为家长的首先不要激动,要温和的与孩子交流。示范给孩子看,面临压力的时候,可以波澜不惊。

当孩子没考好,不必如临大敌,否则孩子对事情的理解也会被父母这种情绪影响,认为“没考好成绩,就像世界末日到了。”父母说:考试就是对自己学习的检查,对自己汇报就可以了,这次没考好,下次继续努力。

许多时候我们耐着性子跟他慢慢磨,好言好语相劝,得到的却往往是孩子更加无理的举动。当我们的耐心被一点一点消耗完的时候,我们就会如点燃的炸药桶一样轰地炸开。每次愤怒过后都会感到深深的内疚,每次情绪崩溃之后,又会感到深深的自责。

慢慢的我发现,孩子就是家长的一面镜子,想要教育好熊孩子,就先要管控好自己。曾几时每当在朋友圈里看到别人家孩子“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内心便掠过少许担忧。

每个父母,都生怕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其实,一个趋向成熟拥有智慧的父母,才是他真正的起跑线。若不能反省自己,改进自己,孩子,才是真正输在了起跑线上。

作为家长,我们要努力尝试从孩子的角度听他们内心的声音。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更乖、不容易发脾气,我们自己就必须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与他们打交道时,自己要做到是一个温和的父母。

孩子总让我们生气,可是在我们要发怒之前,请先想想:我们为什么要愤怒?我们真的有认真听孩子在说嘛?我们是因为孩子生气还是因为自己的状态?当想清楚这些问题之后,一切都会变的简单起来。

我国宋代名人司马光说过:“为人母者不患不慈,患于知爱不知教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作母亲的,不用担心她对孩子的不慈爱,值得担心的是她只知道爱孩子却不知道怎样教育孩子。

心理学也告诉我们,孩子的问题主要是情绪问题,学习不好都是因为负面情绪困扰,很少因为智力。家长内心的焦虑与浮躁,比孩子有学习问题更可怕。

所以,作为家长的我们,先要学会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冷静处理孩子的各种问题。让那些有用的理论和方法能够更有效的帮助孩子们的成长。

育儿观念:不要给孩子讲这样的故事


育儿观念:不要给孩子讲这样的故事

前不久,听到一个男孩子和一个女孩子在讨论,一个说:“我最喜欢狐狸精,因为狐狸精什么都会变,一会儿变成老爷爷,一会儿变成老婆婆,可神气了。”另一个说:“我最喜欢机器人了,机器人什么都会做。”我细问孩子,这些故事是从哪儿听来的。他们说是从家长那儿听来的。男孩的父母给他讲的是科幻故事;女孩的家长给她讲的常是“妖狐鬼怪”。

这场孩子间的讨论发人深省。一些家长确实爱给孩子讲“妖狐鬼怪”的故事。不可否认,这类故事对孩子的智力开发也有一定作用,但其消极影响更不可低估,孩子们听了这类故事往往惊得目瞪口呆,夜晚梦魇不断。如那位小女孩,小小年纪便敬狐捧鬼,若不及时对她进行疏导教育,对其健康成长肯定不利。而给孩子有目的地选讲些科技故事,不仅具有破除迷信的意义,而且可以使孩子开阔视野,受到早期的科技启蒙教育,强化其求知欲望。“科学往往是由幻想变成现实。”今天埋下科学的种子,待到春天就会发芽。那位为机器人辩护的男孩,说不定会从小时候了解机器人开始,长大后步入科学的殿堂。

为子女前途所计,家长应多学些科技知识,多讲些科技小故事给孩子听,讲故事一定要讲对孩子有益的故事。

请不要忽视孩子的提问


【导读】孩子似乎总有问不完的问题,这些看似毫无意义的问题,却包含很多颇具哲学意味的思考,是孩子积极思维的体现,是他们向未知领域的探索,家长可不能应付了之,如何回答孩子的问题,也是一门学问。

孩子是天生的学习者,他们有一种自然的力量,促使他们不断向未知领域进行探索。从身边的花花草草,到遥远的太阳和月亮,都会激发他们的疑问和想象。

孩子的问题经常被家长忽视

两个做客的小朋友抢着看一个节目,而小主人却想看另外的节目,抢不过来就去找爸爸:“他们两个不让我看电视。”爸爸说:“他们是两个,少数要服从多数。”孩子委屈地问:“为什么?难道两个人自私就比一个人自私好吗?”爸爸忙工作,不再理会孩子。

彤彤看到一辆冒着烟的摩托车,好奇地问妈妈:“妈妈,妈妈,那辆摩托车是锅做的吗?它和锅一样冒烟呢。”她又捧着一捧草问爸爸:“爸爸,什么是草?”父亲说:“草,就是草嘛。”

默默有问不完的问题:“草为什么是绿色的,它怎么不长成花的颜色?”他会问:“为什么我是从妈妈的肚子里出来的?”早上起床,他会问:“月亮姐姐为什么不见了呢?太阳为什么那么热?太阳要是掉下来了怎么办?”父母一开始还会耐心回答,后来就让他自己去想了。

昊昊拿着一本书跑到爸爸身边问:“爸爸,这个狐狸老跟在鸡后面干啥?”“问你妈去。”……过了一会,昊昊又拿着书跑过来问:“母鸡为什么没发现狐狸?”爸爸:“一边去,没看我在忙吗?”

孩子的问题中蕴含着智慧和探索

孩子们看似司空见惯或者毫无意义的问题,却容不得家长小看。这些问题对孩子的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有些甚至切中人类发展中最本初的、重大的问题。

孩子的问题即是智慧

雅斯贝尔斯说:“我们常能从孩子的言谈中,听到触及哲学奥秘的话来。”老子也认为,最具智慧的圣人恰恰就是复归于婴孩。也有人认为孩子的问题甚至比那些哲学博士更深刻。如上文提到的,两个做客的小朋友与小主人抢看节目,孩子反问爸爸:“难道两个人自私就比一个人自私好吗?”再如,捧着一捧草的彤彤问:“爸爸,什么是草?”孩子的这些发问是否更具哲学的意味?是否比大多数家长的认识还要深刻呢?可以说,很多时候孩子的问题本身就是智慧。这些智慧需要我们家长向孩子们不断地学习,甚至不断地反问我们自己。

孩子的问题显现着积极的思维

孩子有问题恰恰说明了孩子的思维在积极地运转,他所提出的问题往往是他的发现,以及他是怎样用他的思维加工他的发现的。如上文中彤彤看到一辆冒着烟的摩托车,她就问:“摩托车是不是锅做的?”在她的经验中锅会冒烟,看到摩托车冒烟,她就将自己的经验联系起来。

摩托车是锅做的吗?从孩子的问题里可以发现她敏锐的观察、活跃的思维。孩子的问题说明了他正在通过这样的方式将自己生活中的发现建立起联系。杜威说教育即经验的不断重组,而这个孩子不正是在完成自己生活经验的不断重组吗?同时,通过孩子的问题,家长还可以发现,孩子的思维水平正处在复合思维的阶段。他通过联想将各个具体成分和复合物连接起来的特征扩散了,形成了直观到具体的形象或者物品连接的复合体,它们所连接的联系的广泛多样是惊人的。这也是为什么这一时期孩子的问题特别多,同时又充满了发散性、创造性。

孩子的问题显示着孩子向未知领域的努力

幼儿期,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的发展还未成熟,其操控外界的能力相对较弱。对于他来说,这个世界上的一切都是未知的、神奇的,而孩子天生有一种力量,他是天生的学习者。孩子试图控制他周围的环境,他以无穷尽的问题,向未知领域做出不断的努力,以求得安全的欲念。

这样一种向未知领域的努力,转换到现实生活中即孩子可以从身边的花花草草、猫狗虫鱼开始,一直问到遥远的太空。正如上文默默的那些问题,正是他向未知领域的努力。他不知道自己从哪里来,就问:“为什么我是从妈妈的肚子里出来的?”早上起床,他看不到月亮就问:“月亮姐姐为什么不见了呢?”这些都表明他不断向未知领域进行探索。而孩子们向未知领域的努力也正是人类能够不断获取知识,不断向新的知识领域前进的重要力量。

如何对待孩子的问题

孩子的问题本身就是智慧,它也蕴藏着孩子向未知领域的努力,所以家长不能小瞧了孩子的问题。家长需要,孩子们也需要家长耐心地、认真地对待他们的提问,并给予积极的回应。

正视孩子的提问

理解了孩子为什么有那么多问题、孩子问题的重要性,以及满意的回答对于孩子成长的长远影响,就需要我们家长谨慎地、正确地面对“十万个为什么”。孩子有时可能会提出一些十分滑稽、甚至无法回答的问题,这时候一笑了之、敷衍或者粗暴制止,都会影响孩子,甚至导致其智慧停滞不前。而当家长正视孩子的问题,对他的问题给予适当的回应时,不仅能促进其认知的发展,而且能激发他对外界探索的兴趣,继而发展孩子的思维能力,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给予孩子积极回应

对于能直接回应孩子的问题,如“这个狐狸老跟在鸡后面干啥?”家长可以直接回答孩子“狐狸喜欢吃鸡,跟在鸡后面是为了捉住它”。有些问题则可以引导孩子通过进一步观察,全面了解,如“母鸡为什么没发现狐狸”,家长可以引导孩子观察狐狸走路的姿势等,让孩子较全面地认识和理解事物。相反,如果家长敷衍,甚至嘲笑他的话,则会打击孩子的积极性,久而久之孩子甚至没有问题了。

提高孩子的提问水平

孩子提问的水平与其自身经验,认识的广度、深度,思维的灵活性以及学习的兴趣呈正相关。家长要利用日常生活资源,让孩子发现问题。对于有一定生活经验的孩子,可以适当地提供反问的机会,激发孩子的思考。如彤彤捧着一捧草问爸爸什么是草,家长可以回答:“我觉得绿色的,矮矮的就是草,你觉得呢?”这样使孩子不仅仅停留在某一个问题上,还可以引发对事物的整体思考和认识。甚至可以结合孩子思维发展的水平,有意创设适合其思维水平的环境,给予其机会发现问题,通过进一步引导,提高孩子的提问水平。如默默问:“太阳为什么那么热?太阳要是掉下来了怎么办?”这说明默默将生活中某些经验迁移到太阳身上,但他不像“摩托车是锅做的吗”问题一样,可以清晰地看出彤彤的经验的重组。这时家长可以通过进一步引导,或者反问:“你为什么担心太阳会掉下来?”聚焦到默默最初的经验上,这样既能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又能根据孩子最初的经验,提供合适的帮助与支持。

孩子的问题是不可小觑的,家长不但不能忽视孩子提出的问题,还应该鼓励孩子提问,并在回答问题上下功夫。

爸妈,请不要做孩子的权威


通常,父母大部分的做法都基于一个信念:他们认为自己是孩子的权威。他们认为自己比孩子懂,自己比孩子知道,认为自己比孩子有能力,他们在为孩子付出,为孩子负责,这都是他们自视权威的表现。

对我来说,这是非常可笑的,比如孩子进入青春期,他开始谈恋爱,开始对异性感兴趣,而这个时候父母就介绍自己的经验了,他们有的禁止,有的介绍自己的经验,但问题是你自己的亲密关系,你搞透了吗,是的,你谈过恋爱,你多活了几岁,可是你并不明白爱情,在你的婚姻当中并不感觉到幸福,你拿什么教,你有什么资格教,你不如老老实实的讲一句“我是有一些经历,但我现在也不太懂,我说的只是我认为的,你不必太相信我,请相信你自己,请你自己去探索”,这是非常基本的诚实。但是可能是文化传承的关系,父母把自己看作权威特别的普遍,而且根深蒂固。

当父母把自己看作权威的时候,他会无形当中让孩子对自己产生非常不好的一个自我感觉,自我形象,孩子在自己的生活中,在和父母的互动当中,他感觉到自己是被动的,自己是弱小的,自己是匮乏的。这三个自我形象都是非常压抑自尊的,请允许我说一句重话:孩子整个人生的开展都是基于他最深处的自我形象的。当然,这是可以改变的,但要想改变,必须先要看到。

先说被动吧,就是我的生活我说了不算,几乎所有事情我都说了不算,我都没有办法,我没办法做我自己,因为别人怎么怎么样,而他的这些感受和信念又会创造他的人生境况。你看我们身边的大人,他们同样感到自己是被动的,只不过被动的对象不同,但是那个感受和经验是一模一样的,没办法,我有这样的老公我怎么办呢,没办法,我不上这个班,那我怎么活呢,没办法,我有孩子了我怎么办,没办法,我小时候父母那样对我,我没有被好好的对待过,那我不懂得爱自己,没有人教过我,所以我就不懂得,我没办法。

所以绝大部分人都是因为童年产生了那个自我形象,被动的生活着,没有什么比这更遗憾了。因为被动,你是受者,所以你不需要负责,所以你可以去指责,所以你可以去抱怨,因为你是被动的呀。但那个生命的真相,我们自己是自己生活的主人,我们所有的境遇都是我们在内心创造出来的,一个深信自己不值得被爱的人,不相信自己有价值的人,他在生活中尤其是亲密关系当中,就总遇到不爱他的人,不重视他的人,忽略他的人。一个不认为自己重要的人,他在各种情境当中,他就不去表达自己,不去尊重自己的意愿说是或者说不,然后别人看到他这样,就以为他什么都可以,所以也就替他做决定,他又再次感到自己不被尊重,再次感到自己不重要。

我们父母总希望孩子能为自己负责,有责任感,但是你要想孩子有这个责任感,能为自己负责的话,你得让他说了算,为自己负责包含两部分,第一,我说了算,第二,结果我认,无论是什么结果,那是我的选择,我承担。很多情况下,人们重视的是后面,你要承担你的结果,但是不允许人家说了算,可是你不允许人家选,你怎么让人家负责呢,每个人只能为自己的选择负责。我们把人的一生如果作为一个故事的话,那么这个故事的根源就在于他小时候没有体验到自己说了算,不懂得自己怎么选,不懂得自己可以选,也看不到其实自己是无形中做了选择的。

什么叫无形中做了选择呢?就是说我无形中把主权交给了别人,主权是不会失去的,主权不存在失去,也不需要捍卫,它只需要使用,但是很多情况是父母没有给这个孩子体验自己主权的机会,这个孩子就不知道自己有主权,他不知道就没有使用,而别人代他做决定呢,他同意了,这实际上就是无形当中把主权交给了别人。

我们再来说弱小。权威的一个含义就是强大,如果父母自视为权威,他就必然自视自己比孩子强大,他视自己为强大,那么必然视孩子为弱小,必然视孩子为无力,从身体的层面来讲是这样的,这很明显,但是生命不是身体,生命本质是心灵。有一部电影叫《屋顶上的童年时光》,非常难得的阐释了这部分,因为在那里面呢,你就会感到大人们原来是这么慌张、这么脆弱,而孩子是那么沉着,并且把什么事情看的都明白,到最后是儿子来安慰爸爸,爸爸在儿子怀里痛哭……爸爸开始还当爸爸,装的若无其事,结果很快在孩子怀里痛哭。如果你有意了解这部分,这部电影是个很不错的一个体现。

实际上孩子和我们本质上是平等的,在心灵上是同等的,他一点都不比我们笨,父母关系不好了要离婚,怕孩子知道了伤心,瞒着孩子,其实孩子早就知道,父母不当着孩子的面吵架,怕孩子受影响,可是孩子早就知道你们关系不好,早都知道你们彼此之间不相爱了,因为孩子的社会化程度低,他不受这些观念的束缚,他的直觉特别敏锐,而且孩子感受事物的话,就经常是比父母更清澈。

我有一个朋友他学心理成长,花好多工夫,有一天他的父母吵架了,在客厅里吵的很凶,然后他就在自己房间里想怎么办呢,我应该怎么做,我怎么说比较好,我怎么说比较有效,他就在那想,在他还没有想出自己所以然的时候,他的4岁的女儿说“我得出去管管”。然后她就走出房间,对外公说“姥爷,请你到你的房间待上10分钟”,转身又对外婆说“姥姥,也请你到你的房间待上10分钟”,而两个吵的不可开交的老人,当看到孩子这样的时候,居然真的听了,过了10分钟之后,大家冷静的想想就不吵了,有什么说什么了。你经常会发现,孩子其实很有智慧的,固然有的时候是童言稚语(因他缺乏知识),我们大人还把孩子那种话当成段子来笑,可是人家孩子有的时候说的话非常的有智慧,也非常的朴素直接,比我们大人们绕来绕去说不清楚要好太多了。

事实上,父母能够灌输给孩子的,也不过是他自己曾经被灌输的,未必是他真正理解的。爸爸有外遇了,妈妈生气,儿子来问爸爸“爸爸,你怎么惹妈妈了”,爸爸说“你太小了,说了你也不懂”,儿子说“你现在这么大了,那你懂吗”,爸爸无言以对。

第三个影响,就是匮乏感,自我价值的匮乏感。

在父母的权威下,小孩子很深的感觉是,别人不需要我,但我需要别人,所以别人有价值,我没价值。这是一个孩子人生之初最大也最普遍的一个误会。

很少有孩子有机会听到“孩子,谢谢你的存在,有你,我非常高兴,我非常享受能够照顾你,你带给我很多的快乐和满足”。尽管这是真相。

传统的父母通常讲的是“我都是为了你,你看我为你付出这么多,我为了你我都不离婚,我为了你我都不嫁人,为了你我省吃俭用,你不能对不起我”,所以,孩子感到被别人需要才有价值,需要别人没价值,需要别人是很难堪的,好像欠了别人一样,怕人家拒绝,而不敢说,人家答应了,又觉得欠了人家,怕自己还不起,需要别人成为了我们的脆弱,当我们表达需要的时候成为脆弱。因此,后来的人生中充满了求的心态,比如求职、求爱,求爱还要单腿跪地。当我们需要别人的时候,我们常自感卑微,我们很难感到别人也需要我们,我们其实也是在贡献。所以,年轻人总卑微的渴求一个机会一个平台,很少有人知道自己也在帮助那个机会也在为那个平台贡献,当初大名鼎鼎的姜文拍处女作《阳光灿烂的日子》海选演员,夏雨还是一个默默无闻的中学生,全世界都觉得姜文给了夏雨神一般的机会,可是,没有夏雨,这部电影也不会这么精彩,整部电影获得最高奖项也是最佳男主角,姜文给了夏雨神一般的机会没错,可是,别忘了,夏雨也给了姜文神一般的机会。

实际上给和受是同一回事,给可以爱,受也可以是爱,它们都是一体的。但是那个误解影响非常的大,就是人们觉得自己需要别人,自己不够好,要让别人需要我,要为别人做,其实父母们这样讲的时候也是因为他自我价值感缺乏,他们才这样讲的。所以当一个孩子长大之后,他就总用他能为别人做什么来确认自己的价值,他什么都不做,他就感觉不到自己的价值,别人特别需要他,他就能感到自己的价值,别人不需要他,他就感到不到自己的价值,感到自己没用,那种感觉太痛苦了,以至于人们为了让别人需要他,有时候回去削弱别人的能力,在意识层面他不会这么想,可是潜意识里面,他害怕对方离开,害怕对方不需要他。父母对孩子常这样,夫妻之间也常这样,一方强,另一方弱,然后强的就一直批判弱的,然后就告诉他“没有我你行吗,还不都是因为我”,这些都是自我价值感匮乏惹的祸,都是觉得自己需要别人的话就没价值了,那个感觉太难受了,相反,别人需要我,我多么优越,我多么好。

当一个人感受不到自己存在本来的价值的时候,原本就有的价值的时候,他就会通过各种方式来去让他显得有价值,这包括我们刚才说的“为别人做,让别人需要我们”,还有另外一个非常常见的方式,就是我成为一个什么角色,我是什么,我是一个老板,我是一个大款,我是一个领导,我是一个美女,我是一个作家,我有成就,我有名声,我有地位,我有权利,他就用这样来去填充自己的价值,因为感受不到自己的价值是非常可怕的一种感觉,没有人能够去长时间忍受那种感觉,所以就有两条路,一条路就是拼命用外在的东西来填充自己的自我价值感的匮乏,还有一种就是感受自己本来存在的价值,出于真正的自己,然后自然的呈现自己。没有呈现自己也有价值,一杯水没有人喝,它也是水。但是呢,他一旦感受不到自己本来存在的价值,他用尽方法来从外在感受自己的价值,用关系,母以子为贵,我不行,但是我孩子行,妻以夫为荣,我是谁谁谁的太太,用关系,用成就,用我是一个什么的社会身份,用我拥有什么财产、权力或者什么,其间都是社会某种价值观的认可。

而社会是不承认生命本身的价值的,社会的那个价值观和生命的价值观是背道而驰的,社会的价值观是除非你表现出来,否则你不算数;生命的价值观是重要的是你的存在,不是你的表现,你的表现只是一时的状态,你的整个存在比你的表现要大很多很多。有一个我自己非常讨厌却很普遍的观点:孩子什么都不是。这种观点觉得,孩子算什么呀,孩子就是一个小孩子呗,可是,这种对孩子的轻蔑,就是对生命本身的轻蔑,你感受不到一个孩子的价值,就是感受不到我们每个人本来存在自己内心深处的价值。

因为从身体的意义上讲,从社会的意义上来讲,我们作为一个孩子,还是作为一个成年人,那个区别是非常大的,但是从生命的意义上来讲,从心灵上的意义来讲,我们作为孩子降生的那一刻,到我们现在,那个心灵的部分既没有增加,也没有减少,始终是无限的。当我们奉迎每一个社会价值观的时候,我们拍一部电影,我会想我拍了有人看吗,别人会怎么看,这个是奉迎社会,通过别人的认可来感受到自己的价值,这是很忽略和轻视自己的。出于生命本来的创造是什么呢?我有一个感受要表达出来,我有一个理解要表达出来,我看到一些东西,感到一个东西,我要说出来,别人怎么看,那是别人的选择,我不干涉,但是这是我要做的,那我只去做这个。而当这样去做的时候,他拍出来的电影常是一个经典的作品,它可能畅销,也可能不畅销,但它是非常有价值的,因为它出自你生命的体验,故而有生命力。

李安讲过一句话“我们拍电影是要给人家看的(我们提供一个东西让人家可以看到),而不是看人家的(那个意思就是说不是看人家喜欢什么就去拍什么)。当我们接触不到自己本来存在的价值的时候,我们自然没有办法相信自己,我们只能相信社会,那么我们也自然就会奉迎社会了,大量的追风,大量的模仿,大量的炒作,这都是一时的热闹,都没什么生命力,而真正有生命里是出于自己的感受,表达自己的感受和理解,无论哪行哪业,任何真正有成就,真正有生命力的都是后者。

所以没有人是没有价值的,只有感受不到自己的价值的。没有人是匮乏的,生命本身是无限富足的,生命本身含有无限的可塑性,无限的智慧,和最纯然的爱,还有无尽的创造。它本身就是富足的,但是人可以感受不到它,人可以不看生命本身就有的神圣属性,而出于某种社会的评判,把自己当作一个局限的、匮乏的、卑微的人,而感觉自己不够好、自己不重要、自己没能力甚至一无所有,然后出于匮乏而去谋求,而不是出于富足而去贡献,出于不自信去逢迎,而不是出于爱和信心去创造和改变。即便他们看到有人活出了生命的可能性,出于爱、贡献和创造的可能性,他们也会说,这世界上有几个乔布斯呀,有几个韩寒呀,咱就一小人物儿,别做梦了。

如果把人的一生当作一个纪录片,最初的那个动因就是他在亲子情境当中感受不到自己存在的价值,他去谋求别人赋予的价值,而没有机会感受到自己存在的价值,他就感到自己是匮乏的,自己是没有价值的。

喜欢《请不要给孩子装上快进键》一文吗?“幼儿教师教育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孩子不合群怎么办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