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好的家世,我们应该拼什么?

02-18

孩子的成长是不可逆的,所以好的家园教育非常重要!不管是幼师还是家长,都应该将心比心、换位思考,帮助孩子们走出一条精彩的人生之路!那么,教师除了教学,还有哪些责任与义务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没有好的家世,我们应该拼什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1964年,导演迈克尔·艾普特想验证英国社会阶层是很难逾越的,富人的孩子依然是富人,穷人的孩子依然是穷人,随机选择了14个不同阶层的孩子。每七年记录一次,从7岁开始,14岁,21岁,28岁,35岁,42岁,49岁,一直到56岁,不脱节地记录了一代普通英国人的大半辈子。

这个纪录片让人看得非常难受。因为,它描述了一个尖锐的、令人不喜的现实:龙生龙,凤生凤,老鼠儿子会打洞。在电影里,60年一晃而过,走到后来,精英的孩子,依然是精英。穷人的孩子,依然是穷人。这部纪录片似乎在告诉我们,哪怕你再努力,也无法摆脱原生家庭的宿命,无法冲破原有的阶层。

然而,真相真的是这样吗?

还记得之前在哈佛毕业典礼上作为优秀研究生代表发表演讲的首位华人何江吗?要知道,何江一直在湖南农村长大,上大学才第一次进城;要知道,与他同台演讲的是著名导演史蒂芬?斯皮尔伯格。还有俞敏洪,依然是农村出身,如今身家过亿,坐拥整个新东方商业帝国。他们用自己逆袭的例子告诉我们,阶层的桎梏是可以打破的,平凡家庭依然可以培养出优秀的孩子。

所以,作为中、底层阶级的家长们,我们应该给孩子怎样的教育,才能让孩子更好地过一生?

真正的教育,拼的是父母

任何一个优秀的孩子,都不是横空出世的奇迹,都是有迹可循的因果。它的因,在家庭;它的根,在父母。教育背后的关键不只是钱,高富帅白富美赢的也不只是钱,而是父母耳濡目染之下的视野与格局。

我有一位农村亲戚,村里的许多人家都选择外出打工挣钱,回来后给孩子带礼物,盖新房子。可这位亲戚,却始终坚持不外出打工,蜗居在那破旧的房子里,不想因为钱让孩子变成留守儿童。在孩子小的时候,他每晚都坚持给孩子讲睡前故事;挣的每一笔钱,他都会抽出一些给孩子买书,不仅有教辅资料,还有各种课外书;每周他都会要求孩子为父母念书里的内容。

在这种氛围中长大的孩子,自然会认为看书学习是和吃饭、呼吸一样平常的事情。后来,亲戚家的两个孩子都考上了重点大学,留在了大城市。老两口现在比村里的任何人过得都要滋润。这个文化层次不高的父亲,即使看到了现实的残酷面,也不怨天尤人,而是行动起来,为孩子的命运奉献足够的时间和全部的智慧。

我相信,这样的父母养育出来的孩子,纵然不成功,也一定会成器。

勤奋是逆袭最重要的那张牌

不可否认,富裕家庭出身的孩子,天然地有着更高的起点,掌握着更丰富的社会资源。但是,也不必太灰心丧气。人生就像一场马拉松,决定输赢的不仅仅是起跑线。更重要的,是速度与忍耐力。

王小波在《青铜时代》里说:永不妥协,就是拒绝命运的安排,直到它回心转意,拿出我能接受的东西来。

没有好的家世,那就去创造好的家世。要知道,那些在雨里奔跑的,从来都是没有伞的孩子。

何江从小就处在资源相对不丰富的农村,初中才接触英语,第一学期就备受打击。后来买了一本英文版《乱世佳人》回宿舍啃,遇到读不懂的地方就大段大段标注。

他秉持着绝不自我放弃的精神,付出比别人更强大的自律和自强,一步一步,从农村到城市,从中国到哈佛,完成了寒门子弟的完美逆袭。

对于脚踏实地的奋斗,人生的每一步,都是算数的。出身不能成为永恒否定今天的理由,更不能定义未来。

乐观主义,是苦难最好的解药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卡内曼说过一句话:如果你能送给儿女一项能力,请认真考虑乐观主义。纪录片中的托尼,出身于底层。7岁时说想当骑师,当被问到如果骑师当不成了怎么办,他说那就去做出租车司机。21岁时,他就真的在努力成为出租车司机,在当时的英国成为出租车司机必须经过严格复杂的考试,而托尼对此表现出一如既往的自信。

相反,出身中产阶级的尼尔,父母都是教师。21岁时因考试发挥失常,进了个自己和爸妈都看不上的大学,待了不到一年就退学去工地打短工了。父母过高的期望,强势的控制与古板,造就了他压抑焦虑的性格。在学业失败以及事业的不顺后,面对父母的失望与愤怒,他最终患上精神疾病,28岁时成为了一名依靠低保为生的流浪汉,终生未婚,一个中产就这样没落成底层。

除了财富,我们留给孩子未来最好的护身符就是一颗乐观、坚毅、从容的心,让他们在面对困难与挫折时,可以从容、自律、不屈不挠,安然度过人生的岁岁年年。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延伸读

应该培养孩子什么!


应该培养孩子什么!教育孩子方面的书,说实话我没少读,见到好的我都会毫不吝啬的买下来,小算下来也有十多本,而且还不算从网上下载的电子书。从书中我也学到很多对教育孩子有用的东西,但是世界上没有一模一样的孩子,有很多教育理论对别人好用,但是对自已的儿子却怎么也不适用,甚至有时会适得其反。

这让我想起我的妈妈来,生长在农村,她们没有看过那些理论,那些教育方面的书,但是我们姐妹几个,个个都孝顺懂事,还很有出息。现在想想,大概是我们从小耳濡目染,从他们实际生活中学到这一切吧,比如孝顺爷爷奶奶、比如和邻居的关系亲如一家,还有宽容,勤劳朴实等等。自从自已有了儿子以后,尤其是小家伙会说话懂事以后,我们的一言一行更是他首先模仿的对象,有几次小爸的话都被他原封不动的照学下来,吓得我们不得不检点自已的行为,这时才懂得要想管好小孩子,父母要先正自已行为的道理。

还有日常生活中如果父母天天看电视,天天打麻将,天天喝酒抽烟,天天脏话连篇,那孩子不会学习好,不会优秀到哪里。如果父母天天爱书如命,努力工作学习,即使父母没有刻意要求孩子什么,孩子都不会差到哪里。这其中的道理已显而易见。

现在书看多了,也能悟出一些东西。面对国内现在的教育,想让孩子学会一切东西去应对,那还不得把孩子累死呀!想来想去,做为家长我们只能抓住根本去培养孩子,如好的品德、好的生活习惯,培养他的情商,培养一些基本的能力,只有这些根基牢固了,以后遇到任何问题他都可能迎刃而解。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和谐幸福,父母正直善良,再加上父母适当的引导并培养孩子最基本的能力,给他一生受用的东西,那才是教育之本!

你才是孩子的“起跑线”,拼不了爹妈还可以拼什么?


“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是很多父母的育儿信条,他们希望孩子登上“塔顶塔尖”,花大量的时间、精力、心思和金钱。他们允许自己平凡、平庸,却无法忍受自己的孩子是个普通人。但是,关键问题是:他们弄错了“起跑线”!“起跑线”并不是早早给孩子报一堆培训班,在孩子不到一岁就教他识字、英语、唐诗、数数、钢琴、绘画......

现实里,很残酷的事实是:父母才是孩子真正的起跑线!

这个起跑线甚至从孩子还未出生时就开始发挥作用,潜移默化地左右了孩子的人生。

家庭一点一滴小事积淀成孩子人生的大事

确切地说,家庭环境、父母的知识素养、教育观念、为孩子提供的教育环境、父母期望、父母对孩子的评价、亲子沟通方式、父母的社会资源等,统统都会在孩子身上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比如:

父母的智商和情商,决定了孩子的起点。这里有基因的遗传作用,很难改变。

父母的经济能力和人脉,决定了孩子的弹跳高度。在智商相差无几,孩子都聪明伶俐的状态下,父母的资源可以帮助孩子达到更高的高度。

父母对养育孩子的认知,决定孩子什么时候发力。人生虽然是长跑,但有人早跑了,也许他会乏力,会累,但谁也不能保证你的孩子在后半程就可以爆发。

父母的眼光和毅力,会发掘孩子的天赋和特长。未被埋没的优异禀赋和特长绝对会为孩子的人生加分不少。

父母的脾气和性格也会对孩子产生巨大影响。你太强势孩子会唯唯诺诺,你太焦虑孩子会有压力,你管太多孩子会叛逆……

在这个阶层固化的环境下,教育从来就不是“小孩自己努力”就可以达到的事情,你看得见或者看不见的地方,都是贫富的比拼。你觉得富人的教育是靠真金白银上点补习班,出几趟国出来旅游就可以的?错!优质人脉、思维方式、教育理念和陪伴时间都远比人民币更深刻地影响着你的孩子,并悄悄地完成财富的代际传递!

能给孩子人生理想多大支撑决定了孩子的人生方向,家庭给孩子足够支撑,孩子将少走很多弯路。

理想被现实压弯的那些娃,多是来自经济困难的家庭。有调查显示,父母的收入水平与孩子所就读的专业有直接关联。

不被金钱捆绑,才有更充分的自由去选择

在经济拮据的情况下,人肯定最先想到的是如何才能多赚钱,生活被迫苟且,哪里还顾得上诗和远方。而那些富人家的孩子,从来不必考虑房子、车子,更不用背着贷款艰难前行。他们进入一个行业完全可以遵从自己的内心,有充分的自由去选择。他们着眼长远,根本不会让眼前的小利益捆绑住自己的手脚。他们考虑更多的也是行业的经验、积累到有效人脉、学习行业规则,时机成熟就可以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拥有越多的人,才越不怕失去

穷人家的孩子输不起,更没有机会可以耐心等待,生活的压力让他们对眼前利益考虑的更多。一个家庭能给孩子的人生理想、自由发展提供多大支撑,在一定意义上决定着这个孩子的人生方向。

成功不光靠自己努力更取决于站在谁的肩膀上,财富只是表象,更重要的是社会资源与人脉。

你以为富人真的是只有“钱”吗?财富只是一个表象,更重要的是社会资源与优质人脉。有人说得很现实,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和站在柴火垛上,能一样么?

富穷存在心态上的差别

有时,穷人在自身混得不好的情况下,更愿意抱怨社会,恨自己没有人脉,为自己的失败找借口。而富人则较少怨天尤人,更多从自身找原因,抓住下一个机会默默努力。所以说,与其说很多富二代继承的是钱,不如说他们继承了这种心态。他们站在了父辈的肩膀上,眼界更高、思路更开阔、更容易获得较高的事业起点。

要是拼不过“别人家爸妈”,你还能给孩子什么?

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根深蒂固,作为父母,我们当然要更努力,努力生活的更好,努力给予孩子更好的成长条件,这样孩子才会有更多的机会。

拼不过,就拼教养

在拼爹拼妈的时代,对于孩子的爱和陪伴,也许是贫富家庭之间差别最小的一个部分,正所谓穷养富养都不如教养。

教养不是富人的专利,跟家境一点关系也没有,但却是孩子一生成长的天花板,决定着孩子一生的行程。孩子生于贫穷之家,拥有了教养,他知道自己怎样的立足现实和发展自我;教养是一个让孩子在心身等方面得以全面发展的系统工程。

拼不过,就拼性格

性格也是重塑人生的一张非常重要的牌。“性格改变命运”并不是空穴来风,幸运的人总是具备某些性格特质。例如:更外向、更开放、更轻松、,擅于交际,喜欢聚会,因而接触面更广、认识的人更多,大大增加了碰到“好运气”的机会;幸运的人较少体验到焦虑、愤怒、抑郁和罪恶感等负性情绪,总是对生活充满好奇,愿意尝试。

所以如果拼不过“别人家爸妈”,请给孩子好的教养、好的性格,这是每个父母都可以做到的。

没有翅膀的孩子就要奋力奔跑

虽然努力不一定能逆袭,但不努力肯定是没机会,况且即使是比我们孩子背景好、条件好、更优秀的富二代还在那么拼命,我们有什么理由让自己的孩子养尊处优、满足现状?

有句话叫做“没有翅膀的孩子就要奋力奔跑”,让孩子明白:你不勇敢、没人替你坚强,世界上不是每个孩子都有翅膀,他们可以慢慢飞翔、但你必须奔跑!愈练愈强,获得强大的生存能力,才可以实现青春的梦想。

为什么我们觉得对孩子是好的,孩子却不领情?


中秋节小假期,再加上秋高气爽,很多父母都带孩子外出玩耍。

在放假的第一天,我就见到小区的一对父母带着3,4岁的女儿要到公园玩。出小区门口前面不远处是一个长长的花坛。小女孩走上了花坛上窄窄的水泥堤,就像走平衡木那样,好几次由于身子摇晃踩不准掉了下来。

旁边孩子的爸爸生气了:“你到底还去不去玩啊?磨磨蹭蹭的。”孩子的妈妈也在一旁催:“快点!这孩子怎么不懂事!”

小女孩表现出不高兴的样子,但还是听话地从水泥堤下来,牵着爸妈的手走了。

想起去年,有一次我带孩子外出,也是经历了上面这对父母的情形,虽然我的催促没那么粗暴。当时我也在催孩子赶紧走,刚好路过的一位老人过来关切地问:“带孩子出去玩吗?”

我说是。

“既然打算带孩子玩的,孩子走水泥堤也是玩啊,说不定他觉得走水泥堤比上公园更好玩呢。”

老人的话让我怔住了,原来我的心思一直放在我认为好玩的公园上面,忽视了走水泥堤也是孩子快乐的时光,既然已经计划了整天陪孩子玩的,为啥当孩子在玩的时候我却不停地在一旁催呢?想想真是愚蠢至极。

有多少父母,一直把自以为的“好”推给孩子,却忽略了孩子正在享受中的他们认为的那些“好”呢?

有位老师说,有一天他看到儿子和邻居小伙伴在足球场踢球,两个孩子站在球门前面轮流踢,玩得不亦乐乎。

他觉得两个孩子可能是不懂踢球,体会不到真正踢足球的乐趣。他参与到两个孩子的踢球中,告诉孩子们一些踢足球的规则,然后跟他们踢球、传球、射门。

没多久邻居小伙伴走了,他儿子“哇”一声哭了,说再也不跟爸爸玩。

他觉得莫名其妙,在多次追问后,儿子才说出了原因,因为孩子觉得爸爸的踢法不好玩,爸爸破坏了他们的乐趣,他们觉得站在球门前轮流踢更好玩。

记得有个电视剧,说的是一位奶奶买了一个玩具回家,打算送给前来庆祝自己生日的孙子小图,没想到在外地旅游的外孙小豪跟爸妈也回来了,两个孩子一看到玩具便争抢。

正在大人们打算再买一个玩具的时候,小图决定不要玩具,而是要玩具的包装纸,是那种两手轻压会噼啪作响的透明的塑料纸,他将玩具给了跟自己争抢的小表哥。

回自己家的路上,妈妈说小图蠢,只选了包装纸,还说孩子爸爸的家人欺负小图老实。

孩子爸爸听得有点不耐烦不理会妻子,而是回头轻声问小图:“告诉爸爸,你觉得玩具好玩还是包装纸好玩?”小图说包装纸更好玩。

面对小图的回答,妈妈还是不相信,说小图一定在撒谎,因为太懂事所以把玩具让给了表哥。

最近有个妈妈说,她6岁的儿子交了“坏朋友”,这个“坏朋友”调皮、捣蛋,还喜欢捉弄人,有一次竟然用剪刀给她儿子剪了个癞头,头皮都被刮伤。

这位妈妈很生气,不准儿子再跟那个调皮的小男孩玩,还竭力让儿子跟邻居一个文静的小男孩一起玩。但是她儿子觉得文静小男孩太无趣,还是一如既往地跟“坏朋友”玩,让妈妈很抓狂。

孩子的爸爸也因为担心儿子,便找儿子谈话,儿子说“坏男孩”不坏,他虽然调皮捣蛋,但他很有趣,会说精彩的冒险故事,还勇敢、讲义气。其他小朋友跟“坏男孩”一起玩也总是很高兴。头皮刮伤是因为跟“坏男孩”玩开发廊的游戏不小心自己弄伤的。

爸爸叮嘱儿子以后不要玩刀具后便不再阻止。

有一笑话,说的是一农民到城里拜访亲戚,被富裕的亲戚请吃饭,点菜时亲戚跟服务员说吃鱼翅,农民一听不悦,认为亲戚太吝啬,趁亲戚上厕所时,偷偷把鱼翅改成了鱼肉,还让服务员撒谎说鱼翅卖完了。吃完了鱼肉餐后,农民还暗自庆幸自己聪明。不要用大人的主观判断破坏了孩子心中的兴致,把自以为是的“好”推给孩子,跟农民盲目地把鱼翅换成鱼很相似。

大人眼里的“好”,在孩子看来,可能远不如大人认为的那样好,相反,孩子们有他们自己的关注点和乐趣,虽然这些“点”在大人看来可能无趣、不值得一提,却是让孩子沉醉其中、忘我投入的大乐子。那是因为孩子们独特的视野和探索精神,让他们源源不断地感受到由此带来的快乐。所以“己所欲亦勿强加于人”,否则父母便变成了变相的野蛮人,带给孩子们的,将是心灵的束缚。

尊重、不强加,尊重孩子的想法、看法、做法,不以成人的目光批判孩子的行为,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经常感同身受地感受一下孩子们的小快乐。我们可以不认同,但我们不能不理解。做个宽容和善解人意的好父母吧,保护好孩子的精神世界,并让他们乐在其中。

你都在混,孩子凭什么要拼?


有人说,孩子是父母的最后一张牌,赢了可以光宗耀祖,输了则会前功尽弃。所以,每个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够拼出个锦绣前程。可是,如果你都在混,孩子凭什么要拼?

孩子是复印件,你就是原件

有一位年轻的妈妈请教沉寂法师:“我的小孩不听话也不爱学习,怎么办?”法师反问:“你复印过文件吗?如果复印件上面有错字,是改复印件还是原件?”道理并不深奥,却是父母常常疏于自醒的问题。

都说三流的父母当保姆,二流的父母当教练,一流的父母当榜样。你若趿拉着拖鞋逛大街,你若旁若无人地高声喧哗,你若从不读书从不看报,你若总是抱怨生活嗟叹人生,如何苛求孩子完美无瑕?

别奢望坐等花开

养育是个种因得果的事儿,别妄想“小投入,大产出”,没有父母可以坐享其成。你在打麻将码长城,却让一墙之隔的孩子“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想得倒美!就像养花,不施肥浇水就想坐等花开,那是撞大运。别总说谁谁谁没人管,照样长成参天大树,不是每个父母都有这样的运气。

也莫要说你不懂浇灌滋养,我们知道“孟母三迁”,你可曾为了孩子思变图新?我们读过《傅雷家书》,你可曾有一封信是写给孩子的?

你不安身立命,他能出人头地吗?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一本书,他每天都在翻阅和效仿。你尚不能安身立命,吃完就睡,却要求孩子出人头地,是一件极其不公平的事儿。父母不必显赫不必腾达,却必须具备自食其力的生活态度,用你的诚实、勤奋、坚韧,影响孩子的人生。

郑渊洁说,从孩子出生起,只上过小学四年级的我开始玩命写作,当着孩子的面,一个人把《童话大王》月刊写了28年。他说,这样做,就是要让他目睹,父亲是如何让一贫如洗的家变得富有。

孩子凭什么帮你弥补人生

有的父母爱把人生未完成的梦想寄托在孩子身上,总是苦口婆心:“孩子啊,爸妈这辈子只能这样了,就指望你有点出息。”你从小没拉上提琴,就让女儿帮你实现梦想;你一生没当上球星,就让儿子帮你完成夙愿。这都是孩子不可承受之重啊,儿女又不是来还债的,凭什么帮你弥补人生?

今生今世,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使命,谁也无法拜托谁。

你才是照亮孩子一生的光

其实,父母才是照亮孩子一生的光,你若黯淡,孩子又怎会熠熠生辉?老布什的领袖范儿,就是小布什的光;六龄童的猴戏情结,就是六小龄童的光。

有一个学生,父亲每日酗酒,母亲打牌为业,从不过问孩子课业,等到孩子成绩下滑,他们就暴跳如雷,从不自省吾身。他们不懂,要让孩子的世界阳光朗照,父母先要有光。

感谢您阅读“幼儿教师教育网”的《没有好的家世,我们应该拼什么?》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教育孩子的方法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园应该学什么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