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家长养孩子这么累?
养孩子到底累不累?还是要看各位家长们怎么选。如果能剔除那些让育儿生活疲惫不堪的因素,相信养育孩子会变成一段相当愉快、美好、轻松的人生旅程。
家长们聚在一起讨论最多的就是孩子的问题,最集中的话题就是养孩子很累。我们常常羡慕西方国家孩子的独立性很强,家长很轻松、很省心,可是怎么一到中国家长身上带孩子就变成了一件大事呢?家长们除了上班,就是天天就是围着孩子转圈。今天我们就聊聊中国家长带孩子累的原因是什么。
把各位爸妈的问题集中在一起后,大体锁定在这7个问题上。
1
对孩子期望太高
绝大多数有孩子的中国家庭里面,孩子是一家的中心。从未生到出生、到上幼儿园、上小学中学高中,直到孩子工作、结婚、买房、孩子自己生孩子,家长们事事为孩子筹谋,几乎无一日间断。
这期间是各种操心、各种比较、各种选择、各种纠结、各种倾尽全力、各种力不从心、各种满心希望、各种灰心失望、各种早知今日、各种悔不当初,常常是孩子大了,自己也老了,然后又是对孩子回报父母、孝顺父母的各种期待。如此心力交瘁地几十年,怎么能不累啊?
根源就在于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太高,既包括对孩子自己发展的期望,也包括对孩子回报父母的期望。
在这样的高期望下,压力大的不只有家长,还有孩子。如果家长们能够看开这一点,抛开对孩子所有外在功名利禄的期待,会轻松很多。他能成为一个独立的、自主的、幸福的成人,不是已经很好了吗?
2
家长之外的人参与太多
我们经常在电视上看到,国外的家长婴儿车上推一个,怀里抱一个,手里还牵一个,一个人就能带上一小队的娃。
而形成强烈反差的是中国家庭的一队人,带一个娃。爸爸妈妈呵护着,爷爷奶奶伺候着,甚至还跟着个保姆阿姨背着大包小包做后勤支持,排场阵仗,简直能赶得上皇帝出巡。
更糟糕的是,在参与决策时,有些爷爷奶奶辈儿的还要求自己有“一票否决权”,这样的治理结构,让原本简单的家庭事务变得复杂无比,作为一家之主的爸爸妈妈,如何能不累?
3
攀比心过重
朋友的孩子都上各种辅.导班了,我们要不要上?如果不上,孩子会不会输在起跑线上?
别的孩子都在吃好几百块一桶的洋奶粉,我们不吃,会不会影响孩子发育?
别人、别人、别人……在相当多爸爸妈妈的眼里,时时刻刻都看到太多的别人,常以别人做什么为指南。都忘记了自己该做什么、怎么做。
既要时刻看着别人,自己又要时刻努力跟上,以免掉队,如此怎能不焦虑、不累心?
别人是别人,我们是我们,自己要有自己的原则、有自己的选择、有自己的行为方式,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为什么要跟着别人跑呢?
4
对孩子的大事小情插手太多
天下哪个做父母的,都会竭尽全力的对孩子。但有些时候对孩子的事务插手太多,不仅家长累,同时也会让孩子丧失自主的能力。
孩子上学,帮着背书包、记作业;孩子写作业,爸爸妈妈在一旁盯着;老师布置了什么任务,常常是孩子还没搞清楚要做什么,爸爸妈妈已经奋不顾身地扑上去,帮着孩子完成了。更不用说盯着孩子吃饭、穿衣、洗澡、上厕所这些日常的吃喝拉撒。
不插手不等于撒手不管,当孩子生活中出现困惑,学习中出现困难,就需要家长们从侧面去点醒孩子,培养孩子的,自主生活、自主学习、自主阅读、自主情感。目的是让孩子真正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自由成长,成为更好的自己。而不是张嘴闭嘴爸爸妈妈的“乖孩子”。
5
信息过载缺乏主见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家长们会接触大量的育儿、升学、家庭教育的信息。看似是一个很懂的育儿“专家”,但实际上对如何育儿缺乏主见。
这里看到孩子需要胎教,就赶紧去学着做胎教;那里看到孩子需要早教,就赶紧带着孩子去上各种各样的早教班;这里看到新生儿需要游泳锻炼,就带着娃去婴儿游泳馆;那里看到孩子要补这个补那个,就赶紧去买给孩子吃。
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都花在搜集尽可能多的信息,然后跟着这些信息东奔西跑上了。
育儿生活中需要做一定程度的“断舍离”,我们并不需要那么多的信息,更重要的是通过自主的阅读、学习,形成自己的“主见”。要知道什么样的方法是好的,知道自己该怎么做,知道自己的哪些做法要坚持,哪些方法要调试。
这样,既不需要被过载的信息冲击、淹没,又能够在育儿生活中采取简洁、有效、恒定的方式,整个过程,会简单、轻松很多。
6
爸爸是个稀缺品
有一个很犀利的说法,叫“丧偶式育儿”,说的是爸爸不参与育儿、缺席孩子成长的状况。
妈妈一个人带孩子,恐怕是不少中国家庭的常态,也是相当多妈妈觉得带孩子累得不行的重要原因。
父母一起带娃,既分担育儿生活中的具体工作,也共同讨论关于孩子的各种大小问题,得出一致见解,然后一起付诸行动。一是可以减轻工作量,二是孩子与父母两个人,可以建立亲密关系。当然更重要的是,父母的共同陪伴,让孩子的心理和人格,发展得更健康、健全。
7
消费不理性,造成过大经济压力
一位普通工薪族爸爸,给自己三四岁的女儿买一条裙子,就花了700块。700块一条的裙子,当然很可能是品质和设计都很不错的,而且孩子穿起来,可能确实非常漂亮。
但是,爸爸妈妈不考虑自己的负担能力,一味地如此消费,又能坚持多久,怎么能不感到压力巨大呢?
给孩子最好的,但要考虑在自己的承受范围,如果消费不够理性,造成过大的经济压力,就得不偿失了。
养孩子到底累不累?还是要看各位家长们怎么选。如果能剔除那些让育儿生活疲惫不堪的因素,相信养育孩子会变成一段相当愉快、美好、轻松的人生旅程
他一定要玩这把刀。而且是难以转移注意力,也不肯放弃。就这样,刀被他带回了家里。没想到,自此之后,**开始对刀“情有独钟”。并且任何与刀相关的东西他都开始“大爱”。比如剪刀,比如针头、比如镊子……
他拿着刀切草莓、切苹果、切橙、切菜头,切一切他觉得可以切的东西。每次看到他玩刀,我就极力地抢走,甚至不惜使用“暴力”,强行夺开,或者大喝和怒斥。晚上的时候编故事给他听,把刀收起来……但是,他的玩刀热情有增无减。前两天带他去厦门,他翻出了藏在角落里的水果刀,又切了个不亦乐乎。每一个下切的动作,都看得大家心惊肉跳。小侄儿更是惊恐得大叫起来:天哪,姑姑,**在玩刀!太可怕啦!
没想到,侄儿这种惊呼声惹怒了**,他唯恐刀要被夺走,举手就要打侄儿,当然,**根本忘记了自己手上有刀,他肯定也不管这刀会伤到人,执着刀就本能地想要打侄儿,以示愤怒和对自己“权力”的捍卫,看起来就是拿刀在挥舞!侄儿有血友病(特别容易出血,而且止不住),我一看不由得紧张至极,不顾一切地冲过去把**的手握紧,将刀抢走。然后抱到屋子里。我当时怒气冲天,于是忘记了一切育儿的理念,按我最“原生态”的方式狠狠地“修理”了**:打,而且是打他的脸;训,而且像狼外婆一样的凶;强迫,逼着他立即去向哥哥道歉……**哭了,极力地压抑哭声,但没忍住,放声哭了两三声,总算缓过了一点点劲,然后又连忙忍住哭声,抽抽噎噎地对侄儿说:哥哥,对不起!
和无数次一样,我的凶悍对**形成正面行为毫无效果,**经历了如此大的一次“折磨”,但他仍然爱玩刀。从厦门回到家里,他忽然发现,厨房里的刀架上插着水果刀呢,于是又拼命闹腾起来,非要玩不可,不达目的不罢休,拿到了刀,他在厨房菜篮子里拿了一根芥菜开始切,切完了扫到地上……
怎么办?让他操练吧,这些工具太危险了,看着他的玩刀举动,心就吊在嗓子眼,他随时可能受伤,我相信百分之九十的家长都会主张:绝对要抢掉,绝对不可以玩,不管他怎么哭,而且会主张将这些东西全部收掉。可是,我真的无法描述**不达目的时那种不罢休的劲。他能拿出一切的方法来斗智斗勇,以达自己的目的。每一次我“巧取”或“豪夺”的过程,都让我感觉特别疲惫。我甚至想叫老猫带几张他科里手外伤病人的照片回来让**看看,可又觉得太暴力了而作罢。
……
不能不说,他用刀的“水平”有点高。起码他切出来的东西,厚薄比较一致,而且可以切得比较薄,他用这些工具的架势也比较老练。
我意识到,他是真的想学习这些工具。他并不是想用这个来伤害自己和别人。他看起来特别享受那种实际操作的感觉。我相信,他没把这刀的用法操练熟,玩个够,他肯定不会罢休。
我试问了我自己一下:能不能,相信一次孩子?让他真正学习一下如何用刀?过去的经验告诉我,他对很多东西的爱好,是一个阶段一个阶段的,一般来说,一旦他将一样东西玩得顺溜了,或者学习会了,他就不会再迷恋,起码,要劝说他放弃的时候,会更轻松得多。
准确地说,孩子是想学习,而不是单是“玩”。
每当孩子玩刀等利器,我得保持平静的态度。理性地告诉他,使用这些东西的危险性;教导他正确的使用方法。而且在他学习过程中,务必全程陪伴和看护,防范危险的发生。相信孩子,他有能力保护自己,如果充分理解他的感受,并且给予尊重,他会很“听话”。
刀和剪刀的危险性,我们家长可以掌控,因为我们可以从孩子手中夺走,以保证他们的安全,可是孩子的一生中,有多少危险潜伏在他身边?那些不是我们可以掌控得了的,不如教会他们自己规避危险。而学习规避危险的第一步,是了解什么是危险。
社会的竞争,决不仅仅是知识和智能的较量,更多的是意志、心理状态和做人的比拼。
由于历史传统、社会文化背景的不同,中西方家庭教育观念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从这些差异中,我们可以找出许多值得中国家长学习的观念和做法——
●西方家长普遍认为孩子从出生那天起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独立的意愿和个性。无论是家长、老师还是亲友,都没有特权去支配和限制他的行为,在大多数情况下都不能替孩子做选择,而是要使孩子感到他是自己的主人,甚至在什么情况下说什么话,家长都要仔细考虑,尊重和理解孩子的心理。而中国家长则大都要求孩子顺从、听话。
●西方家长一般都相信孩子具有自我反省和教育的能力,孩子要自己劳做,自己生活,从劳做中得到快乐,从动手中获得各种知识,学习各种技能。孩子能做到的,就让他自己做,这是对孩子的尊重。比如在西方有很多这样的情形:父亲或母亲在前面走,刚刚学会走路的孩子跟在后面走。他们认为这对孩子独立性的培养十分重要。中国的家长生怕孩子磕着碰着,往往要抱着或拉着孩子走。
●西方人巴望孩子成名成家的观念相对比较淡薄,他们并不煞费苦心地设计孩子的未来,而是注重孩子的自由发展,努力把孩子培养成为能够适应各种环境,具备独立生存能力的社会人。他们的家庭教育是以培养孩子富有开拓精神、能够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人为出发点的。
基于这种观念,西方国家的很多家庭都十分重视孩子从小的自身锻炼。他们普遍认为,孩子的成长必须靠自身的力量,因此从小就培养和锻炼孩子的自立意识和独立生活能力,例如从孩子小时候就让他们认识劳动的价值,让孩子自己动手修理、装配摩托车,分担家里的割草、粉刷房屋、简单木工修理等活计。此外,还要外出当杂工,如夏天替人推割草机、冬天铲雪、秋天扫落叶等。西方孩子从小就从事的送报等劳动,本身就是一种吃苦精神的磨炼。在寒冷的冬天,当中国的同龄孩子还在热被窝里熟睡时,西方孩子早已起来挨家挨户去送报了。这在娇惯子女的中国家长看来可能有些“残忍”,而正是这看似“残忍”的教育,造就了西方孩子独立自强的生活本领。在这种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孩子逐渐成长为具有独立生存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公民。
中国的许多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因而超越孩子实际水平的高要求、拔苗助长的教育方式、恨铁不成钢的态度在家庭里到处弥漫。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除生活上加倍关心外,家长最关心的是孩子的学习。为使孩子学习成绩好,将来“光宗耀祖”,学习之外的事情家长都不让孩子干,似乎学习好就是万能的,而对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心理健康程度、道德情操以及公民意识等则关心甚少,有的甚至完全不顾。从孩子出生到成年,家长几乎把孩子的一切都包了下来,做饭、洗衣服、打扫、攒钱供孩子读大学、出国、结婚、养儿育女等。尽管我们的家长都希望孩子成才、幸福,而这样的家庭教育既不可能令孩子成才,也难以让孩子得到幸福,因为社会的竞争,决不仅仅是知识和智能的较量,更多的是意志、心理状态和做人的比拼。
●西方的家长更加重视孩子健康心理的培养,因而很注意与孩子的情感交流,关心孩子的心理需要。家长把快乐教育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内容来实施。他们经常和孩子一起讨论问题,孩子遇到不顺心的事也愿意跟家长商量。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健康的心理对于孩子的成才和健康人格的塑造至关重要。
然而,现实生活中我国不少家长的做法却正好相反,他们日常生活中对子女的关心基本上集中在孩子的生理需要方面,很少关心甚至根本无视孩子的心理需求,忽视孩子健康心理的培养和性格、意志的磨炼。其结果是在相当程度上导致了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过低,以至经不起生活中的压力和挫折,即使是一件小事也能使他沮丧、颓废、自暴自弃,动辄离家出走,甚至轻生厌世。此类事件近几年各媒体屡有报道,这些大部分都是家庭教育水平低下的结果,更确切地说是家长忽视对孩子健康心理的培养而造成的悲剧。
●西方家长重视从日常行为与情感中对孩子进行“做人的教育”,注重从内心情感去尊重别人,看重的是日常生活的行为与习惯的培养。而我国家长和幼儿教师往往脱离孩子心理发展的实际,例如幼儿园时就提出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伟大理想主义的教育,忽视基础的行为习惯、良好的人际交往等与孩子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做人的教育”。我们一直谈教育要循序渐进,这不仅适用于智力教育、知识教育,同样适合于做人做事的道德教育。现在我们的孩子道德观念淡漠,社会性发展差,这与家长忽视对孩子最基础的“做人教育”不无关系。
●西方家长“鼓励创新”,而中国家长往往“满足于克隆”,前者鼓励孩子去超越前人,后者教导孩子在前人面前止步。西方家长相信孩子具有同成人一样的独立研究、独立动手的能力,能以宽容的心态去营造一个利于培养孩子创造力的环境和氛围。他们对孩子所做的种种探索行为往往持积极、肯定的态度,鼓励孩子在生活中提出不同的见解,并对其中的疑问进行积极的探索。即使家长认为孩子的某一行为并不具有积极的效果,他们也不会过多地干涉,而是让孩子在自己进行的探索中逐渐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并予以纠正。
中国家长对孩子的探索活动大部分是持否定态度的。他们往往把孩子自己进行的“探索活动”视作“胡闹”而加以制止。例如美国孩子拆了家里的闹钟,若能装回,多数家长会称赞孩子,若是装不回,许多家长会与孩子一道把闹钟装上,甚至鼓励孩子再拆、重装一次。但中国孩子若拆了家里的闹钟,就算自己能装回,恐怕也没几个敢告诉家长的。孩子往往在家长的严格管教下被熄灭了创造性火花。
从以上的对比中我们不难看出,中西方的家庭教育从宏观到微观都存在着显著的差异。西方家长在家庭道德伦理观念、家庭教育价值观以及能力培养、品德教育、创造性激发等方面都值得我国家长认真研究学习。
社会的竞争,决不仅仅是知识和智能的较量,更多的是意志、心理状态和做人的比拼。
由于历史传统、社会文化背景的不同,中西方家庭教育观念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从这些差异中,我们可以找出许多值得中国家长学习的观念和做法——
●西方家长普遍认为孩子从出生那天起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独立的意愿和个性。无论是家长、老师还是亲友,都没有特权去支配和限制他的行为,在大多数情况下都不能替孩子做选择,而是要使孩子感到他是自己的主人,甚至在什么情况下说什么话,家长都要仔细考虑,尊重和理解孩子的心理。而中国家长则大都要求孩子顺从、听话。
●西方家长一般都相信孩子具有自我反省和教育的能力,孩子要自己劳做,自己生活,从劳做中得到快乐,从动手中获得各种知识,学习各种技能。孩子能做到的,就让他自己做,这是对孩子的尊重。比如在西方有很多这样的情形:父亲或母亲在前面走,刚刚学会走路的孩子跟在后面走。他们认为这对孩子独立性的培养十分重要。中国的家长生怕孩子磕着碰着,往往要抱着或拉着孩子走。
●西方人巴望孩子成名成家的观念相对比较淡薄,他们并不煞费苦心地设计孩子的未来,而是注重孩子的自由发展,努力把孩子培养成为能够适应各种环境,具备独立生存能力的社会人。他们的家庭教育是以培养孩子富有开拓精神、能够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人为出发点的。
基于这种观念,西方国家的很多家庭都十分重视孩子从小的自身锻炼。他们普遍认为,孩子的成长必须靠自身的力量,因此从小就培养和锻炼孩子的自立意识和独立生活能力,例如从孩子小时候就让他们认识劳动的价值,让孩子自己动手修理、装配摩托车,分担家里的割草、粉刷房屋、简单木工修理等活计。此外,还要外出当杂工,如夏天替人推割草机、冬天铲雪、秋天扫落叶等。西方孩子从小就从事的送报等劳动,本身就是一种吃苦精神的磨炼。在寒冷的冬天,当中国的同龄孩子还在热被窝里熟睡时,西方孩子早已起来挨家挨户去送报了。这在娇惯子女的中国家长看来可能有些“残忍”,而正是这看似“残忍”的教育,造就了西方孩子独立自强的生活本领。在这种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孩子逐渐成长为具有独立生存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公民。
社会的竞争,决不仅仅是知识和智能的较量,更多的是意志、心理状态和做人的比拼。
由于历史传统、社会文化背景的不同,中西方家庭教育观念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从这些差异中,我们可以找出许多值得中国家长学习的观念和做法——
★西方家长普遍认为孩子从出生那天起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独立的意愿和个性。无论是家长、老师还是亲友,都没有特权去支配和限制他的行为,在大多数情况下都不能替孩子做选择,而是要使孩子感到他是自己的主人,甚至在什么情况下说什么话,家长都要仔细考虑,尊重和理解孩子的心理。而中国家长则大都要求孩子顺从、听话。
★西方家长一般都相信孩子具有自我反省和教育的能力,孩子要自己劳做,自己生活,从劳做中得到快乐,从动手中获得各种知识,学习各种技能。孩子能做到的,就让他自己做,这是对孩子的尊重。比如在西方有很多这样的情形:父亲或母亲在前面走,刚刚学会走路的孩子跟在后面走。他们认为这对孩子独立性的培养十分重要。中国的家长生怕孩子磕着碰着,往往要抱着或拉着孩子走。
★西方人巴望孩子成名成家的观念相对比较淡薄,他们并不煞费苦心地设计孩子的未来,而是注重孩子的自由发展,努力把孩子培养成为能够适应各种环境,具备独立生存能力的社会人。他们的家庭教育是以培养孩子富有开拓精神、能够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人为出发点的。
基于这种观念,西方国家的很多家庭都十分重视孩子从小的自身锻炼。他们普遍认为,孩子的成长必须靠自身的力量,因此从小就培养和锻炼孩子的自立意识和独立生活能力,例如从孩子小时候就让他们认识劳动的价值,让孩子自己动手修理、装配摩托车,分担家里的割草、粉刷房屋、简单木工修理等活计。此外,还要外出当杂工,如夏天替人推割草机、冬天铲雪、秋天扫落叶等。西方孩子从小就从事的送报等劳动,本身就是一种吃苦精神的磨炼。在寒冷的冬天,当中国的同龄孩子还在热被窝里熟睡时,西方孩子早已起来挨家挨户去送报了。这在娇惯子女的中国家长看来可能有些“残忍”,而正是这看似“残忍”的教育,造就了西方孩子独立自强的生活本领。在这种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孩子逐渐成长为具有独立生存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公民。
中国的许多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因而超越孩子实际水平的高要求、拔苗助长的教育方式、恨铁不成钢的态度在家庭里到处弥漫。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除生活上加倍关心外,家长最关心的是孩子的学习。为使孩子学习成绩好,将来“光宗耀祖”,学习之外的事情家长都不让孩子干,似乎学习好就是万能的,而对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心理健康程度、道德情操以及公民意识等则关心甚少,有的甚至完全不顾。从孩子出生到成年,家长几乎把孩子的一切都包了下来,做饭、洗衣服、打扫、攒钱供孩子读大学、出国、结婚、养儿育女等。
尽管我们的家长都希望孩子成才、幸福,而这样的家庭教育既不可能令孩子成才,也难以让孩子得到幸福,因为社会的竞争,决不仅仅是知识和智能的较量,更多的是意志、心理状态和做人的比拼。
★西方的家长更加重视孩子健康心理的培养,因而很注意与孩子的情感交流,关心孩子的心理需要。家长把快乐教育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内容来实施。他们经常和孩子一起讨论问题,孩子遇到不顺心的事也愿意跟家长商量。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健康的心理对于孩子的成才和健康人格的塑造至关重要。
然而,现实生活中我国不少家长的做法却正好相反,他们日常生活中对子女的关心基本上集中在孩子的生理需要方面,很少关心甚至根本无视孩子的心理需求,忽视孩子健康心理的培养和性格、意志的磨炼。其结果是在相当程度上导致了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过低,以至经不起生活中的压力和挫折,即使是一件小事也能使他沮丧、颓废、自暴自弃,动辄离家出走,甚至轻生厌世。此类事件近几年各媒体屡有报道,这些大部分都是家庭教育水平低下的结果,更确切地说是家长忽视对孩子健康心理的培养而造成的悲剧。
★西方家长重视从日常行为与情感中对孩子进行“做人的教育”,注重从内心情感去尊重别人,看重的是日常生活的行为与习惯的培养。而我国家长和幼儿教师往往脱离孩子心理发展的实际,例如幼儿园时就提出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伟大理想主义的教育,忽视基础的行为习惯、良好的人际交往等与孩子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做人的教育”。我们一直谈教育要循序渐进,这不仅适用于智力教育、知识教育,同样适合于做人做事的道德教育。现在我们的孩子道德观念淡漠,社会性发展差,这与家长忽视对孩子最基础的“做人教育”不无关系。
★西方家长“鼓励创新”,而中国家长往往“满足于克隆”,前者鼓励孩子去超越前人,后者教导孩子在前人面前止步。西方家长相信孩子具有同成人一样的独立研究、独立动手的能力,能以宽容的心态去营造一个利于培养孩子创造力的环境和氛围。他们对孩子所做的种种探索行为往往持积极、肯定的态度,鼓励孩子在生活中提出不同的见解,并对其中的疑问进行积极的探索。即使家长认为孩子的某一行为并不具有积极的效果,他们也不会过多地干涉,而是让孩子在自己进行的探索中逐渐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并予以纠正。
感谢您阅读“幼儿教师教育网”的《家长必读:中国家长砍向孩子的“刀”》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教育孩子的方法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园家长玩的游戏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