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浪费将节约进行到底

03-03

众所周知,身为一名合格的人们教师,我们应该常常对行为进行观察分析,而教育笔记可以帮老师总结教育经验与不足。优秀的教育笔记范文有哪些呢?下面的内容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不浪费将节约进行到底,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昨天中午政治学习的最后,吴老师请黄亚萍老师讲了一件她学《弟子规》的时候亲身经历过的事情。黄老师娓娓道来,配上生动的表情,形象的肢体语言,让我们也深入其境,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这样一个情景:义工将听课者没有吃完的饭盒子一个个重新拿起来全都吃掉,一批吃不下了换另一批,一点都不剩下。而且他们还把听课者不小心洒落在地上的饭粒全都捡起来,吃掉。

这对我们来说简直不可思议!吃别人剩下的饭菜,多脏啊!多不卫生啊!居然还把地上的饭粒捡起来吃掉,难道不怕病从口入吗?大家听后全都不置可否,用句时髦的话来说,就是有点“走秀”的感觉。

晚上回家还在想这件事情,静下心来,我不觉想到:虽然我并不认同义工的这种做法,但是这件事对我们难道真的没有启发吗?现在生活条件好了,我们不愁吃,不愁穿,浪费的习惯愈演愈烈,就拿自己来说吧,每次吃饭都是装满满的一碗,也不管自己吃不吃得下,往往最终有一半左右的饭倒入了垃圾桶。菜也是,遇到自己喜欢吃的菜,基本能吃完,如果不太好吃的或者自己不喜欢吃的,往往是整碗都倒掉了。

其实我们从小就学过古诗——《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们何尝不知道粮食的来之不易,也记得小时候似乎掉了一粒米饭,妈妈总会让我捡起来吃掉。外公还常常说:“浪费粮食会被雷劈的。”现在这些话又似乎在耳边回荡。可随着生活条件的提高,“浪费”这个名词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远,我们觉得自己的倒饭倒菜行为是如此的理所当然。其实我们不必像义工那样“鞠躬尽瘁”,但我们可以做到“不浪费”,继续发挥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将“节约”进行到底。

我对自己说:以后宁愿先少盛点饭,不够再添,什么菜都要吃一点,尽量不要浪费!遇到自己实在不想吃的,可以请喜欢吃的人吃掉。每个人都节约一点,倒掉的饭少一点,说不定每个月还能为幼儿园省下很多米呢!

所以让我们谨记“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编辑推荐

让我们一起将“耳朵工程”进行到底


一个偶然的机会,在网上找到了一个《鞠萍姐姐讲故事》的mp3,里面是鲜为人知的鞠萍姐姐讲的故事,而且还给故事配上了好听的音乐。我把它下载下来了,在一个午饭后,我放给了孩子们听,孩子们听得出奇地安静。于是,睡觉前的一个小故事,成了孩子们的习惯。

今年,我接手了一个新的班级,并且把这一好的习惯延用下去。孩子们睡觉时不再磨磨蹭蹭了,都早早地、安安静静地躺在床上,等着老师放故事。大家每天都期盼着老师,猜测今天会放什么故事,是《快乐王子》的故事呢?还是《灰姑娘》?听故事时,大家都很安静,集中精力。听完故事后,孩子们安然入睡。睡觉起来,大家可以一起讨论今天听的故事内容。

最近,又在网上找到了一些很好的素材,不仅有格林童话故事、安徒生童话故事,还有中国古老的神话传说。最经典的是在网上找到了《儿童百科全书》的mp3,包含有关宇宙天文、自然地理、科学技术、类历史等许多与儿童的生活和学习息息相关的知识。大班的孩子对这些知识非常的感兴趣,而且,利用睡觉前的时间,让孩子们安静地聆听这些知识,会帮助他们更深刻地记忆。每天都用到孩子们的小耳朵来学习知识,我将它称作“耳朵工程”。利用“耳朵工程”,孩子们同样可以学到很多知识,会对孩子日后的成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让他们从小具有探索精神,对科学充满兴趣。

实幼经验第55条说:“每天给孩子一个故事或者一首古诗,你会发现积累的力量。”相信每天的“耳朵工程”,孩子们的知识面会更广,本领更大。让我们一起将“耳朵工程”进行到底。

两个人合作成功地将一对事物进行了配对


在学习了诗歌“大树和小鸟”之后,我在益智区准备了一些相关联事物的图片:桌子、椅子、茶杯、茶壶……让孩子们把相关联的一对事物找出来,并说说为什么他们要在一起。今天妮妮和佳琪选择了玩这个游戏。妮妮拿着棉被在一堆图片中找了好久,不知道给它的好朋友,嘴里还嘀咕着“谁是它的好朋友啊!”佳琪听说拿起了一张床:“棉被和床是好朋友,被子铺在床上我们就能睡觉了!”第一次合作成功后他们快乐地继续合作进行配对游戏了……

在这个游戏中妮妮和佳琪两个人合作,成功地将一对事物进行了配对。当孩子们遇到困难的时候,教师要学会等待,而同伴互助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因为孩子间由于彼此间的平等地位关系容易使他们可以毫无拘束地自由交流、讨论。在这样的交流中孩子既随意又保持自己一份独立,而且孩子间交流所用的语言是彼此间最能理解的语言,它是教师的直接指导所不能达到的。但是,活动下来,我觉得这样的配对,是否对中班孩子来讲比较简单,如果能让孩子们进行适当的创编,可能更符合主题,也更能促进孩子语言的发展,那在图片选择上可能要更慎重,选择一些符合孩子年龄特点的。

本主题是“我和朋友在一起”,所以我在语言区选择了孩子们平时游戏、排队的一些照片,以及每个孩子单独的照片,让孩子们根据照片提示,找到相应的一组好朋友进行排列。龙龙和诗瑜来到了语言区,他们先是看到单独的照片快乐地把玩起来,然后又看到了大照片,龙龙找到了一张有自己排队喝水的照片,而后就开始在篮子里找单独的照片,他先找到了自己的,然后开始找自己前后孩子的照片,由于整个班孩子的照片都在一起,找了好久都没有找到,诗瑜很主动地说:“我们一起找吧!”于是两个孩子便开始在篮子里不停地翻、找……找了好久,终于把排队喝水的一组朋友都找了出来,终于排好之后,诗瑜快乐地拉着我的手让我去看……

孩子们对于自己的照片,都十分感兴趣,不停地拿起说这是谁,谁和谁在一起玩,刚开始也就是无意地随意摆弄,但玩了一阵,他们便能根据照片尝试进行排列组合,虽然两个人选择了合作游戏,但是整个班的孩子的照片都放在一个篮子里,要找到其中的几个孩子确实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可以适当把材料进行调整分组,以减小孩子搜索的范围,节约无效操作的时间:可以根据组合的照片,把孩子单独的照片分成四组摆放,而这三组内容也可以有难度、层次的递进,一份可以是三个左右的孩子排序;另一份可以是五六个孩子;另外一份可以是两个两个孩子排序组合等等,这样的材料投放应该会更有效。

他用画纸是浪费


一天是美术课,照例给孩子分画纸,小助手瑞卿又过来了,他经常常帮着我给其他小朋友分,这不他又学起我来了,“小朋友坐坐好,保持安静才开始发。

”不一会就完成了,我正想指导,却见仲仲小朋友面前没有画纸。

我刚要责问瑞卿,他却凑到我面前,大声说:“老师,他才不会画呢,他用是在浪费。

”我连忙制止说:“他不会画我们才要帮他,让他练习用呢。

”于是我给了仲仲一张,看到仲仲的眼神我突然想起,瑞卿刚才的那句话我好像前几天批评仲仲时说过。

他在添画时把一张纸全涂成了黑色,我当时生气……此刻我的心不仅一颤,不经意的责备造成了今天的结果,我这是什么“言传身教、为人师表”呀,为了弥补这次失误,我走到仲仲身边,认真地辅导起来,希望孩子重新找到自信,为他日后的健康发展提供保障,作为幼儿老师,在日常的生活中,不管是鼓励还是批评,都必须三思而后行,因为面对的是懵懵懂懂的孩子。

在他们心中老师是神圣,老师的话是“圣旨”我们怎能不谨慎言行呢。

(寿光市营里单家幼儿园单爱云)

将师爱化作责任


班上有个女孩子长的很小巧,走路的时候时不时的一碰就会摔跤,而且其他各方面能力小能力相对较弱。本着让她健康、快乐的成长的想法,每次排队的时候,我总是让她排第一个,以便牵着她的小手,使他不摔跤;晨间活动时候,我总是提醒孩子们让着她一点,因为她小;游戏中,我总是安排能力强的孩子照顾她,以免她受伤……久而久之孩子们特别照顾这个小妹妹,什么事情都让着她,甚至在她犯错误的时候也抱着“她是小妹妹”的心态包容她。在这样的“呵护”下,她渐渐变得有恃无恐,长长发脾气,一点委屈也不能承受,而能力却没有得到提高。我意识到出现这样的结果责任在我,是我给了她错误的信息。这以后我改变了教育策略。我依然爱她,可这是理性的爱。当她让我帮助脱衣服时,我会对她说:“你的小手也很能干,自己的事情应该自己做。”当他抢着排在队伍的最前面的时候,,我会对她说:“你应该和小朋友一起排队,自己走。”当他独自走独木桥没信心的时候,我会对她说“加油,你能行!”没有“靠山”的她学着自己穿脱衣服,学着自己整理玩具,尝试通过协商和伙伴合作游戏,尝试独立完成操作任务,我则在他需要的时候给予指导。看来教师只要把握好爱的尺度,爱的清醒,爱的平等,将师爱化作一种责任,严中有爱,宽严有度,就能使幼儿健康快乐的成长。

巧治幼儿浪费


因活动的需要,我布置幼儿每人带一面小镜子,可是有的孩子总是忘记带。一天下午离园前,我便用圆珠笔在忘记带的孩子的手心画一面小圆镜,以提醒孩子不要忘记了。没想到被画的孩子都特别开心笑嘻嘻地对我说:“痒痒的,真舒服。”没被画到的孩子着急地说:“徐老师,你快帮我画吧!”我边帮孩子画边想:最近班上孩子浪费纸的想象很严重,虽然讲了好多的道理,但是效果不明显,我何不趁这个机会,利用孩子具有“泛灵”的心理特点,再一次触类旁通地教育孩子呢?

都画完了以后,我对孩子们说:“刚才老师在你手心里画画时,你觉得怎么样?”孩子们齐声说:“有点痒痒、很舒服、就想笑。”我接着问:“你们每天都喜欢在哪里画画?”孩子们回答说:“在纸上,在本子上。”我又问:“你在纸上画画的时候,纸也会觉得怎么样?”孩子们说:“纸也会痒痒、也会笑、也会很舒服。”我马上说:“对了,当你在纸上画画的时候,纸也会觉得很舒服,你的画画得越漂亮纸就会越开心,对你咯咯笑。如果有的小朋友往纸上胡乱画一下,甚至一张雪白的纸还没来得及画画就撕了或者扔纸篓里了,纸就会很伤心、很生气,不再对你咯咯笑了。画完画的纸也不能胡乱撕,我们可以再用来折纸、撕贴、剪贴,让它一直对着我们开心地笑,多好呀!”

从那以后,再也没有孩子乱撕乱扔纸了。灵活地运用孩子乐于接受的方法教育孩子,有时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不同角度看待孩子:将奶粉倒在桌面


我们当然也包括父母们都很害怕孩子犯错,害怕孩子调皮。特别是父母们每次面对孩子的不听话,第一时间会觉得烦躁,继而怒骂,责罚孩子。一个月中,我也许有那么两天是比较不理智的。大部分时候,我都算温柔。而温柔的时候,看到孩子们犯错,就会觉得好可爱。

记得带托班那一年,班级里还有两个小朋友在午饭后要喝奶粉,每次老师帮忙泡奶粉的时候,DD总会在一旁仔细的观察,有一天老师很忙就对他说:“你可以自己泡奶粉哦!”DD很乐意,老师一边说他一边做,在不断的鼓励下DD终于成功泡好了奶粉,走过来说:“老师我泡好了!”一副得意的样子。第二天他主动要求泡奶粉,我答应了!有了第一次的经验他非常麻利的操作,倒水的时候还不忘问:“这样够吗?”但终究没这么幸运,或许是那点小骄傲膨胀了之后,将奶粉倒出在桌面。他一脸不知所措的看着我,我马上说:“没事没事,下次记得倒慢一些就好!”然后我请他自己去拿抹布收拾干净。他见我没责怪他反倒是不急于清理了,开始在奶粉上写字画画,还蘸了一些放嘴里,玩得不亦乐乎。见我看他他就对我说:“这个奶粉好好吃哦,你看我在上面画画呢!”这样的一件小事情不禁让我思索。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喜欢探索喜欢自己尝试做一些自己觉得力所能及的事情。

成长的经历都是用错误堆积起来的,孩子要成长,必然要踩着错误的台阶一步一步的成熟起来。倒出奶粉,看似只是一个小小的错误,却寓含了一些教养。我不责备他,并不是纵容他的不小心,而是让他知道犯错误没有什么大不了,关键是犯错之后的认识问题。

其一,他的积极主动做事及勇于挑战精神是值得鼓励的,没有挑战没有尝试虽不会犯错,但却比犯错更为可怕,因为挑战和尝试是推进人成长中最可贵的一种精神。

其二,他的第一次成功带给他的自满导致了第二次的失败,这是一个很宝贵的体验经历。他是否能意识到这个问题的存在,是需要我们和他交流的,这点的教育远比责骂他浪费要有意义的多。

其三,懂得为自己的错误买单,承担责任是一个人宝贵的道德品质。而这时候我们最不能做的就是一边责骂孩子一边还让孩子让开然后自己去清理他的过失。那么他又怎么能够学会何为承担,何为责任感?自己犯的错当然要自己去清理。以后他的每一个决定每一个选择,得到的每一个后果他都必须要自己去承受,我们可以永远的帮他吗?

其四,在奶粉上玩耍不予制止,其实不是纵容他,相反是为了让他在自己的错误中找到一些细微的不同。奶粉洒了,当然很可惜,只是已经洒了,那么他乱玩一下又有何不可呢?而且他在奶粉上乱画或许可以开发不同的思维模式

,增加他的想像力。

家长到底要给孩子什么


现在都是独身子女,一个家庭基本只有一个孩子,四个老人两个家长,一家六人围着一个孩子转,养尊处优已经习以为常了,小公主小皇帝,说不得,打不得。大人们对孩子是这样,反过来,我们的孩子对我们怎样了呢?我就深深感到了这个班级家长对孩子的溺爱,我班就有几个这样的小朋友,依赖性很强,早上找不到椅子要哭,不会画画要哭,牛奶不会插要哭……有什么事情都要让家长跟老师说,自己不肯跟老师说,平时我看着那些家长对孩子百依百顺,我们的生活条件好了,这就成了我们宠孩子的条件吗?如果是这样,我认为还是回到过去的穷苦生活好了,至少他们会懂得珍惜。现在的家长对孩子都千依百顺,与孩子所反馈给我们的却形成了反比,这真的应该引起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和家长的重视了,我们要向西方学习好的东西,但是不能把我们自己所拥有的传统美德给丢了。“宝宝啊,等会儿热了,叫老师帮你脱脱衣服啊!”“老师我的被子在哪里啊?”“老师我睡哪一头”一个中班的孩子能力再差,这些小事应该没什么问题了吧,作为家长我们要为我们的孩子到底做些什么呢,他们可是我们祖国未来的建设者,不是在你们的怀抱中永远长不大的孩子啊,该放手还是要放手,家长要知道:教会孩子做人比教会1+1=2更重要;教会孩子学会生活(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比孩子学会几个洋文更有意义。

教育随笔:将“莲蓬”带到班上后


昨天有人送了几只莲蓬给我,当时我就想着今天带到幼儿园给姐妹们解解馋。

一早,我将莲蓬从包里拿出来放在前面的桌子上,就发现有孩子的双眼直盯着它,还小声地议论着。咦?大家在议论啥呢?莫非就是——莲蓬!

“孩子们,看!这是什么呀?”我一手拿一只莲蓬问道,“这……”“这……”孩子们的注意力一下子就集中到我手中这——看见过但又叫不出名儿的东西上,议论纷纷。诗佳说:“我们家洗澡的那水龙头有点像这个!”诗琪说:“这个东西像马蜂窝!”“是有点像!”有人附和道。“这个东西是长在荷花里面的东西,是荷花的孩子,叫荷花子!”平时不怎么回答问题的余运这会儿也参与进来了,我点点头,示意请他坐下,并肯定了他的这种想法和解释。“不,老师,这叫莲子,我喝过一种汤里有这种东西。”班上的“大姐大”小蕊着急的说。还没等我发表意见,一旁的畅畅开口了:“不对不对,这叫莲蓬!”“咦!这到底是啥呢?他的名儿是——?”孩子们争议了一会儿,答案也快出来了,我见好就收。

“他的名字是——是——是——莲蓬!”故作玄虚的我在说后半句时,故意将声音降低,只做出夸张的口型,孩子们全神贯注地盯着我看,一下子就明白了,“这叫啥?我们应该把掌声送给谁?”“莲蓬!仲梓畅说对了!”同时,我也肯定了刚才其他几个孩子的想法,因为他们对于自己的答案都能给出合理的解释。真棒!接着,我和大家就莲蓬长在哪儿?可以怎么吃等问题聊开了。首先,看看外形,有点像马蜂窝;让孩子想想洗澡时用的水龙头的模样,告诉大家,那叫莲蓬头。接着,我剥开莲蓬,取出莲子让大家看看,将莲子的“外衣”脱掉,就是有营养的莲子仁了,我还边解释边将莲子剥开,取出里面绿绿的莲心,让大家知道,我们在吃的时候或是从超市买的莲子,里面的莲心都去掉了,因为莲心吃起来很苦,但有人研究发现,它虽然苦,却有一定的药用价值,人们可以用它来泡茶喝,能降血压,清火等。莲子呢,可以煮熟之后凉拌着吃,可以炖汤喝,如银耳莲羹汤,也可以就这样直接生吃,嫩的时候甜甜的、脆脆的,老的之后绿绿的莲蓬和莲子就会变为黑色,到那时还可以剥下煮肉吃……

手拿着这莲蓬、莲子和孩子们聊聊,不知不觉半个小时就过去了,可孩子的的议论还在继续着……

感谢您阅读“幼儿教师教育网”的《不浪费将节约进行到底》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教育笔记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园节约活动方案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