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帮厨,益处多多

03-08

学校与家庭分工合作,一个教育孩子日常生活习惯,一个教育孩子做人做事!教师要同家长多交流沟通,用心关注,用心倾听,用心帮助,帮助孩子发现问题并自己解决问题。那么,怎么充分利用家庭与校园之间的资源对幼儿进行教育呢?小编收集并整理了“孩子帮厨,益处多多”,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东东妈的经历

4岁的东东非常聪明,喜欢唱歌和画画,但他有一个缺点使东东妈妈很烦恼:每天晚上妈妈做饭的时候,东东都缠着妈妈,哭闹不止,想让妈妈陪他玩。妈妈每次都坚定地拒绝东东的要求,强调现在是自己的做饭时间,要等饭做好后才能陪东东玩。但做饭过程中,东东会去厨房扯妈妈衣服,妈妈可能要亲自把东东带回房间,陪他玩一会,再回到厨房接着做饭,渐渐地,妈妈只做工序简单的菜,但偶尔还是不能按时把饭做好。听着爸爸的抱怨,妈妈也只能尽量解释,心里觉得无可奈何。

解决这个难题的转机有一天突然出现。妈妈做晚饭的时候,东东照旧赖在厨房不想离开,正当妈妈想把他带回房间时,东东拿起了菜板上的几头蒜,蹲在地上开始剥起来。虽然东东的小手还不灵活,但他那认真的样子打动了妈妈。终于,第一颗蒜剥好了,妈妈大声鼓励了东东,说东东做得很不错,有东东帮忙做饭,妈妈省了不少心。听了妈妈的表扬,东东满意地笑了,随即开始剥第二颗蒜。妈妈灵机一动,为什么不让东东帮忙做饭?或许在东东眼里,厨房里的洗菜择菜与游戏没什么差别,而且在厨房“玩”还有妈妈陪,这有多好啊。

从那次起,每次做饭妈妈都给东东安排一点儿任务,剥蒜,洗黄瓜,剥白菜,淘米,摆碗筷。虽然东东每次不一定能做到让妈妈满意,但妈妈还是鼓励他:宝宝干得真不错,然后耐心引导他把家务做得更好。东东也觉得很高兴,还会学着大人的样子一捋袖子,利落地开始干活。

现在东东家每天都能按时开饭,爸爸的抱怨没了;东东吃自己参与制作的饭菜格外香,并且吃饭速度变快了,不再拖拖拉拉。东东帮厨的好习惯是妈妈培养出来的,最高兴的人当然是妈妈。

2.该不该让孩子帮厨?m.yjS21.cOm

现如今,做饭仿佛成了妈妈和家里祖父母们的天职,各种菜谱几乎被他们翻遍了,天天挖空心思琢磨如何才能鼓捣出“小公主”“小皇帝”爱吃的饭,精心调配着菜品种类就怕孩子营养不够。即便如此,现实却往往事与愿违,孩子不爱吃饭、扔筷子闹情绪的难题依然困扰着不少家庭。不少家长都“禁止”孩子帮厨,他们认为孩子做饭就是不务正业,甚至连菜市场都难见着孩子陪家长买菜的场景。没有亲自参与到做饭的过程中,自然体会不到烹饪中的快乐和辛苦,出现对食物挑三拣四、浪费的现象也就不足为奇。

孩子小时候不会做饭似乎很多家长都能理解和接受,而长大后这一能力的缺失就有可能成为影响家庭关系的“致命伤”,不会做饭、逃避做饭的“啃老族”比比皆是。为何太多的大学毕业生、新婚小夫妻的厨艺水平仅限于煮方便面、速冻水饺呢?原因就在于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家长“斩断”了孩子的厨房情结,在家长的评判体系中,学习好才是真的好,其他都是闲白儿,有家长直言:“亲朋聚会时,都比成绩比才艺,谁也不会让孩子比厨艺啊,这不是他们这年龄该干的事儿。”在家长眼中,做饭这事,长大之后自然而然就会了,然而实践证明,孩子成长过程中各种能力的培养并非一蹴而就,更没有“自然而然”,否则,必将成长为“五谷不分、不会下厨”的啃老族。

不让孩子进厨房是个问题,让孩子进厨房呢?年龄小的孩子进厨房,洗菜兼玩水,中学生进厨房是真心帮忙切菜刷碗,却难免弄得厨房“脏乱差”,而老妈还得收拾这个烂摊子,所以很多母亲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她帮厨还不够添乱呢”。很多孩子是“兴高采烈进厨房,灰头土脸赶回房”,最后进厨房成了梦魇。

yJS21.com更多精选家园共育阅读

多多为孩子喝彩


为人师的我有着一个上初二的女儿。我的女儿从小非常聪明、乖巧,在班级里常常稳坐第一把交椅。同事们说我教育上有一套,常常拉着我向我讨教教育孩子的好方法。面对同事们的称赞,我常常一笑带过。近来因女儿老师的盛情邀请,让我在家长会上谈谈自己教育孩子的经验,实在推托不下,抽空坐下来回顾了自己在教育孩子方面的点点滴滴。

一、做孩子人生的引路人。

当我的孩子小学将要毕业时,我们接到了来自一所知名学校的免试通知书。当喜信降临时,孩子开始整日沾沾自喜、得意洋洋,每天沉浸在电脑的游戏中。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家长看在眼里,急在心头,及时帮她分析形势,使她明白:虽然在小学样样都能得第一,到了新的学校后,就可能要面临更大的挑战。这里汇集了来自嘉兴市各校的佼佼者,“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是我在孩子面前的一句口头禅。我们家长及时帮她明确了奋斗目标,帮孩子从骄傲中走了出来。我从书店里买来了《影响青少年成长的99位名人》、《诺贝尔奖得主的中学时代》有关名人的书籍让她看,教育孩子不要做“井底之蛙”。

二、做孩子的知心朋友。

孩子读小学时,每天晚饭后母女俩谈心是一件快乐的事。孩子升入初中后,我们保持每天通一个电话,孩子在电话里述说着进入初中后快乐的、不快乐的事,孩子把我当成她的最知心朋友来看待。在学校里有高兴的事,告诉我们,让我们和她一起分享;有了困难,有了苦恼也及时告诉我们。我们是孩子忠实的听众,听她讲学校里的各种事情,分享孩子的喜怒哀乐。孩子成功时,我们为她喝彩、鼓掌;当她缺乏自信、拿不定主意时,我们帮她分析,给她自信和勇气;当她遇到困难、失误时,我们不会严厉地批评她,而是坐下来,帮她一起分析原因,想办法解决,引导她自我反思,在反思中成长。从和她的谈话中,我们把握住了她的思想脉搏,充当她的学习和人生的参谋。她也视我们为真心的朋友,在家长面前畅所欲言,无拘无束,对我们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能采取积极态度采纳和接受。

三、为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作为家长,必须以身作则,必要时也要有一些牺牲精神。女儿读小学时,为了保证孩子的作业质量和兴趣的学习,晚饭过后,我们家长不会坐在电视或电脑前。晚上,孩子有时要看书做作业,有时要练琴,有实在弄不懂的地方再提出来。孩子在小学里的六年中,绝大多数考试都是满分,有家长和同学开玩笑叫她为“常胜将军”。升入中学后,孩子只有周末和节假日在家。我发现现在的孩子都非常迷恋电脑,我的孩子也不例外。面对我家的小电脑迷,我们也常常要为此发生矛盾。最后我们定下了玩电脑的规矩:晚餐后可以玩玩电脑,但不能超过一个小时,能主动减少玩电脑时间的,家长表扬。我们做家长的也做到以身作则,不玩电脑游戏和聊天,做孩子的好榜样。

四、为孩子的成功而喝彩。

有句话是这样说的:主宰一个人命运的,并不是财富,而是自信心。这足以证明自信心是一个人取得成功的前提。孩子的“行”与“不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家长和老师怎么看待孩子——是为他们鼓气还是让他们泄气?每个孩子都有很多潜能,而潜能的发挥与家长和老师对他们的赏识是分不开的。我们对孩子投以欣赏的目光,孩子才会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创造出奇迹。我的孩子可能天资也比较聪明

有声绘本对孩子英语启蒙的益处(一)


什么是绘本

绘本,英文称(PictureBook)起源于19世纪后半叶的欧美;20世纪60年代后期逐渐传入亚洲一些经济发达国家及地区,如日、韩、台等,中国在近十年中的绘本使用也发展迅速,得到了一定普及,但与发达国家相比,绘本还仅仅处于起始阶段或称之为复兴阶段;绘本作为发达国家家庭首选的儿童读物,被公认为是最适合幼儿阅读的图书。

有声绘本的起源

有声绘本的起源就众说纷纭不太容易考证了,据信应该是始发于台湾或者日本,由于在这些地区绘本的大量应用和普及,加上电子产品的快速发展,一些专业教育人士于是便发掘出了有声绘本这种更加有效更加符合孩子天性的启蒙学习模式。

为什么让孩子读有声绘本

孩子在幼儿阶段,因为年龄的关系,对于阅读的持久力与关注度是相对较弱的,但对于声音的关注却不一样,这是人与生俱来的天性;中国的著名作家冰心在教育中就有过这种运用,在一次给孩子朗读儿歌时,当读到“金咕噜棒,银咕噜棒,爷爷打板……”时,冰心故意停住了,但是孩子马上准确地接上“奶奶唱”三个字。然后冰心问孩子,最后一句改成“奶奶念”行不行,孩子们都说“不行,不顺口”。孩子为什么一下子就选用“唱”这个字呢?就是因为孩子对于语言韵律有着一种天赋的直觉。

有声绘本运用声音让原来绘本中的精彩文字内容中得到了一个更加完美的展示,趣味性、精彩度得到了大大提升,因为有声学习充分契合了孩子的天性,使得原本略显枯燥的阅读变得像游戏一样引人关注,学习自主性与成效也远远超过了普通的阅读方式。

有声绘本的优势所在

有声绘本运用在英语启蒙教育上,它的优势就得到了完美体现;在传统的英语启蒙学习中,很多国内的老式绘本都是采用了双语模式,这也是得到了很多家长认可的一种模式。

例如

画上一个物品、一位人物等等,上面既有英文、中文甚至还放上了拼音,家长陪着一块读,同时解说中文的意思,顺便还一道学习拼音,肯定有很多家长觉得这样多方便啊!殊不知这种英语启蒙方式是对孩子语言能力最大的危害,是一种典型的死记硬背式中式英语学习法,孩子觉得枯燥无味,家长辛苦,但成效却实在另人不敢恭维。

有声绘本对孩子英语启蒙些益处(二)

有声绘本对孩子英语启蒙的益处(三)

有声绘本对孩子英语启蒙的益处(二)


上篇我们说到,传统中英双语的学习模式是对孩子语言能力的一种危害,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有充分的科学实验表明,孩子的语言能力从出生开始,到6岁之间是最强阶段,其后随着教育与孩子的多向思维能力的加强,语言能力其实是处于一个不断下降的过程,岁数越大学习多语言的能力就越差。

语言能力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本领,在没有文字出现之前,人就可以通过语言与动作进行交流,文字只是作为语言的辅助展现,就好比孩子在第一声喊出“妈妈”之前,他(她)根本就不需要知道妈妈这两个字的含义,也不需要认识这两个字一样,只需要知道我应该这么说就可以了,这就是母语的学习方式,不用管它的意思,听、学、说就完成了,意思如何!自然会有大脑帮助他去理解。

如果我们硬要改变孩子的这种天赋,在他读英文的同时,又去人为帮助他理解中文的意思,其实是在破坏孩子的自我思维,等于是人为的将我们成人对于语言的理解强加给了孩子,他在学习的同时还要同时想着翻译成中文是什么意思,这样的启蒙能有什么效果?

蹩脚英语

稍微岁数大点的家长应该都还记得,在我们小时候学习英语的时候,很多单词下面都会标注着中文读音吧,“rose”下面标注着“肉丝”,“dog”下面标注着“道格”,这种英语学习纯粹就是为了应试教育,如何能真正的使用英语与别人交流呢?甚至连听老外的话都会有问题,好不容易听懂了,还得再通过大脑翻译一遍,再用蹩脚的英语说出来,这么一个来回折腾,时间都花了不少。

带着孩子去移民

话说近年,移民、留学的孩子越来越小,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留意过这样一个现象,反正笔者是关注到了,有一些朋友带着孩子早早移民了,这些在国内从来没有学习过英语的孩子,只是进了国外的幼儿园,短短一个月甚至一周下来,竟然都可以用简单的英语与国外的小朋友进行交流了,可是我们并没有去教他中文意思啊?他又是如何理解的呢?

这就是语言环境充分激发了孩子的天赋能力,就跟孩子喊妈妈是为了吃饭一样,是他自己大脑思考的结果,在类似母语的环境下,孩子自然会在大脑中进行语言的翻译与理解,一切都是自然发生的,根本就不要你的帮助。

孩子在类似母语环境中的语言能力,是一种大脑自发思考得到的结果,我们对他进行的中英文双语教育其实是一种人为打断,这种打断是一种不可逆的,随着年龄不断的增加,孩子的这种天赋就会被这种模式给压制,直至消失。)

大家都知道,每个孩子生下来就是会游泳的,可是为什么到长大之后,很多孩子却都不会了呢?这个我想就不用再做说明了吧,从现在开始,顺应你孩子的天赋,用一种新的启蒙方式引导他、强化他、锻炼他。

再回到有声绘本

现在我们再说回到有声绘本,一个真正优秀的有声绘本是基于孩子的天性而创作的,绝不仅仅是将某一事物用图画展现在绘本上就完成了,它不应该是一种配上插图的填鸭式教材;它的灵魂首先是要顺应孩子的天性,要有精美的插画,有强大的引导力,充分开发孩子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这一点中国与国外还是有一定差距的,大家应该都买过一些国外与国内的绘本,国内的绘本偏重于指导与教育,更像一本科普教材,比如什么是对的,什么是不对的;而国外的绘本更偏重于故事性趣味性,很少会在内容里标榜错误与正确的观念。

粉红猪小妹

笔者就曾经在当下很火的《粉红猪小妹》这套有声绘本里看到这样一个场景,“下雨之后,佩佩和乔治要玩泥巴,爸爸妈妈采取的态度是和孩子们穿上雨靴一道去玩泥巴”当然结果是全家身上都是泥巴,但却非常非常开心;这样的情景估计在国内的绘本里是很难出现的,我们的绘本里更多的恐怕是老式说教,玩泥巴不对啊,玩泥巴太脏啦等等等等。

笔者不是教育专家,但从内心对这种教育模式充满了太多的不满,为什么我们从小就要被灌输哪些是对的,哪些是不对的,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以至于我们走上社会后,这个不敢尝试那个害怕出错,可是为什么玩泥巴就不可以这就是错的呢?恐怕这就是为什么中国那么多人,却出不了几个世界级雕塑大师的原因之一吧。

有声绘本对孩子英语启蒙的益处(三)


国内与国外绘本的一些内容与理念上的差异,这种差异决定了我们对孩子启蒙方向的把握,孩子的启蒙不仅仅是对于语言与智力的开发,更应有着思维与世界观的树立,想象力与创造力决定了孩子未来的高度。

我们这里所说的高度,绝不代表一定要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物,挣多少多少的钱,我们要考虑的是要让孩子真正成为一个快乐睿智、有学识、有担当的人,因为能成为这样的人,你自然也就不会再为他(她)的工作与生活而担忧。

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天价学区房

近年最流行的口号之一是“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很多家长也都是在身体力行的用行动支持着这句口号,也正是这句口号让学区房的价格在不断刷新着我们可悲的想象力与干瘪的钱包。

我们都在困惑,教育到底应该走向哪里?是帮孩子安排一个好的幼儿园、好的小学、好的……就可以了吗?如果真的这样,为什么会有那么多拥有这些先天优势的富二代、官二代们并没有展现出这条路的光明前景呢?这证明了孩子的教育并不仅仅依靠这些,也许我们给不了孩子最优厚的物质条件,最好的学校,但是我们可以给予孩子最好的启蒙,最健康的人生。

我们为什么会对有声绘本的启蒙如此看重,因为这是孩子最重要的人生阶段,我们不需要花费大量的金钱与时间就可以帮助孩子树立人生的第一个方向,因为我们本就是顺应着孩子天性并加以辅助,并没有刻意去扭曲、抹杀孩子的天性。

很多优秀的国内外绘本集故事、趣味、创造、想象于一身,完全顺应了孩子的成长天性,对于孩子的早期启蒙及个性塑造是有着巨大的影响的,现在我们运用有声阅读这种模式使这份影响得到了更大的体现,因为孩子的自我学习能力得以被最大化的释放。

娃娃们有兴趣

感兴趣的就是学得最好的,这一点我想没有哪位家长会反对吧!笔者的表弟就是一个非常鲜活的例子,记得他上学那会正是“星际争霸”游戏流行的时候,全英文版的,为了搞清楚怎么玩,怎么连线与国外的玩家对战,真是拿出了12倍的学习精神,到最后全英文的秘籍也是轻松搞定。

我们探讨了启蒙的真正意义,也提到了兴趣是学习的最好动力,而有声绘本对于英语的启蒙也正是利用了这一点。

原版全英文的语境首先为孩子营造出了合适的母语环境;精美的插画、引人入胜的人物设定与精彩故事将充分调动起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当孩子的探索欲与求知欲被调动起来的时候,所迸发的力量将是你无法估量的。

因为是你的孩子他自己想去了解这个故事的发展,这个人物的喜怒哀乐,你要做的就是引导他学会自己去思考,自己去理解绘本内容中的故事情节,千万不要认为孩子看不懂,自作主张的去帮他解释,帮他读书。

如果孩子真的对某一本书不想听,不想去看,那不是因为孩子看不懂也不是因为它难,那是因为它的内容不符合你孩子的喜好,这时你要做的就是重新选择一本你孩子喜爱的,就好比你拿一本芭比公主的绘本与拿一本变形金刚的绘本给男孩子看,你觉得孩子会喜欢哪一本呢?

选择适合自己孩子的有声绘本非常重要,因为声音与内容对于孩子的兴趣激发有着非常大的影响,一本声情并茂可以让孩子身临其境的有声绘本,会极大增强孩子对于其中语言“听”的专注度,俗称“磨耳朵”,当“磨耳朵”的初级目标实现后,第二层次孩子就会产生“说”的模仿欲望。

而当以上这两层目标得以实现后,孩子不但在英语能力与理解能力上可以取得一个飞跃,在个性塑造上更会取得一个质的飞跃,因为这些优秀的有声绘本中所包含的各种特性,是众多国内外专业教育人士在分析孩子天性与特质后所编撰的,是经过众多孩子在实际启蒙后得出的经验总结。

孩子在阅读众多优秀的有声绘本之后,所取得的成效不仅仅是学会几个单词学会几句对话那么简单,他的思维方式与创造力将有可能因此而改变;而我们要做的却非常非常简单,用心为孩子选择好适合他的有声绘本,放开手脚,让他去书中世界自由的探索吧。

孩子入园小情绪多多怎么办好


孩子刚进入幼儿园,一下子离开了熟悉的环境,很多宝宝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小情绪:每天上幼儿园会大哭大闹,分离焦虑情绪很严重;每天回来闷闷不乐,表示不想上幼儿园了……孩子刚入园的时候,对于陌生的环境,自然会产生恐惧的情绪及心理,怎么办?让宝宝爱上幼儿园,我们要花点心思安抚孩子情绪哦!

1、不想上幼儿园怎么办?让宝宝对幼儿园产生期待感

》》要调整好心态,给宝宝以积极的暗示。当宝宝对我们产生依恋和依赖不想去幼儿园时,为人父母的我们往往心软、动摇。殊不知,宝宝虽小,但对大人的情感、心态却是十分敏感的,如果当宝宝察觉到我们的动摇心态时,会强化他不愿上幼儿园的想法。换句话说,我们哪怕一点点的消极心态都有可能感染到宝宝的。

所以,我们应把握好心态,保持愉悦的情绪状态,送宝宝进幼儿园,并对宝宝的点滴进步予以及时鼓励。

》》要让宝宝对幼儿园产生期待感。“幼儿园有很多跟你一样大的小朋友,有很多很多小朋友可以跟你一起玩,还有很多玩具呢!”“幼儿园有滑梯、有毛娃娃、有小白兔,还可以唱歌、做操,比家里好玩多了!”“在幼儿园里可以学到写字、画画、唱歌、做小红花!”诸如此类暗示的话语,都可以激起宝宝对幼儿园的期待哦!

2、分离焦虑怎么办?接送要准时、不要作过多停留

送孩子入园时,有些父母看到宝宝不舍的哭闹,也会表现得太依依不舍,一会亲一下,一会抱一抱,就是走了还在门口偷看半小时,其实这样对孩子的情绪其实非常不利,只会加剧宝宝入园焦虑的严重性。

孩子新入园哭闹是一个必经的过程,也是孩子适应力的问题。在心疼和无奈之余,我们更需要用正确的态度帮助孩子度过这个难关。

》》收起自己对孩子不舍和担心的情绪,相信老师和幼儿园,把孩子送到教室后就不要作太多的停留。

》》要答应孩子几点接送一定要准时,千万不要拖延时间,否则孩子看到别的孩子的父母来接了,自己父母还没有来,就会容易焦虑和害怕,或者对父母信任感减低、渴望回家而哭泣。

3、宝宝内心敏感怎么办?多关注、多引导宝宝

在家里,宝宝是家庭的中心,而在幼儿园,宝宝则要学会和别人分享老师的关注和爱,这种状况让宝宝很失落。以至于有些宝宝回家后闷闷不乐,尤其是内向的宝宝,因此我们的关注点应该要多一点。

》》不妨把孩子的小名告诉老师。遇到孩子哭闹,老师以只有家人才称呼的方法叫他时,他一定会表示出非常惊讶、非常亲切、非常熟悉的,而停止哭闹和不安。

》》引导宝宝和老师交往。教育宝宝学会和老师交往,有什么需求去跟老师说,相信老师就像妈妈一样能够帮助自己,爱自己。在与同伴交往方面,要告诉宝宝小朋友间要相互谦让、合作,有玩具要一起玩,与小朋友之间有了矛盾要找老师,不能打架。

》》接宝宝回家的时候,要抓紧机会跟宝宝交流。可以问他在幼儿园里都学了些什么,今天最高兴的事情是什么等,了解宝宝的心理感受。特别是要经常表扬孩子,谈起老师也表扬宝宝,说宝宝在幼儿园懂得照顾弟弟妹妹,是老师的小帮手,让孩子感觉他不哭老师也在关注他,而且因为他不哭闹老师更喜欢他。

隔代抚养,坏处多多


邻居的孩子乐乐,自从上了幼儿园就没让爸爸妈妈省过心。小乐乐在幼儿园要么沉默寡言,不和小朋友玩耍;要么为争玩具或根本没有原因地出手与小朋友打架。搞得乐乐父母焦头烂额,常常感叹:这孩子究竟是怎么了!其实乐乐在幼儿园表现怪异,追根溯源还在于乐乐的父母,他们为乐乐选择了错误的抚养方式——隔代抚养。自乐乐断乳后,因工作忙,乐乐的父母将乐乐送到爷爷家,由爷爷奶奶抚养至今。

现代社会中,年轻的父母因工作忙等原因,常常将孩子交给孩子祖辈抚养。这样既可让老人因抚养孩子有事可干,而内心充实,又因老人有育儿经验及血缘亲情关系能更好地照顾孩子,让孩子父母放心,又可节约保姆费,可谓一举多得。按目前看,隔代抚养主要出现在农村夫妇两人都外出打工的家庭和城市双职工的家庭。据调查,目前我国约占20%的独生子女是由其祖辈抚养着的。而祖、父、子同住,孩子主要由祖辈抚养的在我国则更普遍。孩子由祖辈抚养看起来有多种好处,而事实上隔代抚养的坏处却更多。

隔代抚养较之父母抚养,更易养成孩子任性、自私、为所欲为的性格。俗话说,人老心慈。老人的心都比较慈善;再加上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都是小皇帝、小公主。由祖辈抚养,祖辈们更是倍加关爱,真可谓“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什么事都依着孩子,迁就孩子。有时孩子做错了事,父母批评教育时,祖辈们大都是袒护孩子,为孩子辩解,如“宝宝还小,犯点错有什么要紧”,“你小时候还不如宝宝呢”。长期这样袒护,必然会使孩子将错的当对的,使孩子形成错误的认知力。而在这种溺爱、袒护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极易形成任性、自私、为所欲为的性格。这实际上给孩子种下了诱发心理问题的病灶,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极为不利。乐乐在幼儿园的反复无常的攻击性行为,是在爷爷家养成的任性、自私、为所欲为的习性的外在表现。

隔代抚养常常使孩子对父母的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既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也影响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感情和关系。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孩子对父母的情感需求,是其他任何感情所不能取代的。即使孩子的爷爷奶奶、外婆外公整天全身心地泡在孩子身上,将自己全部感情投到孩子身上,也无法取代父母之爱。孩子缺少血肉相连的父爱与母爱,极可能使孩子因情感缺乏而产生情感和人格上的偏差,导致产生诸如心理和行为障碍、对人对物缺乏爱心、易产生暴力倾向和行为问题。另外,隔代抚养也会影响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有时甚至是一辈子的影响。笔者的一位老师,因觉得上海的教育条件较好,就将孩子送到在上海的父母家,一直到孩子14岁时,才接回到身边。虽然和孩子住在一起,可孩子回来后,与父母好像是陌路人似的。孩子在家,除了吃饭和父母在一起,其他时间就躲在自己的小房间里,从不愿与父母交流,甚至不愿叫爸爸、妈妈。开始孩子的父母以为与孩子还处于磨合期,就想尽一切方法拉近与孩子的距离,然而四五年过去了。他们与孩子的关系仍没有改善,令他们后悔不迭,痛苦不已。

小乐乐在幼儿园的表现,就与隔代抚养导致的心理问题有极大的关系。隔代抚养一般会导致以下几种心理问题和疾病。

首先,孩子长期处于老年人的生活空间和氛围中,耳濡目染老年人的语言和行为,这对于模仿力极强的孩子来说,极有可能加速孩子的成人化,或更严重的造成孩子心理老年化。如现在让家长、老师忧心的小孩讲大人话的现象,很多就与隔代抚养有关联。

第二,由于老年人体力不支、行动不便,大都喜欢安静而不喜欢运动与外出。这样长期与孩子呆在一个或几个固定的地方玩耍。极有可能使孩子的视野狭小,使孩子缺乏应有的活力和活泼,不利于养成孩子开阔的胸怀,活泼、宽容的性格。相反极可能养成孩子孤僻、沉默寡言的习性。这样使孩子长大后,为人心胸狭小,不善与人交际,易产生交际恐惧症。

第三,人老后,其思想很容易固定化,行为模式化,往往表现出固执、偏激、怪异的想法与言行。耳濡目染,这极不利于孩子的性格培养,可能导致孩子心理、行为、人格的偏离。

第四,老年人抚养孩子,常常是过分的关心和溺爱,包办孩子的一切事情,使孩子没有机会做自己的事情。长期下去,会使孩子缺乏独立性、自信心和果断力,养成依赖心理、抗挫力差。这使孩子在成长中,稍微受挫,就一蹶不振。

孩子适当的宣泄不良情绪好处多多


孩子适当的宣泄不良情绪好处多多

孩子偶尔耍一下小脾气是可以的,他们的情绪也是为了得到父母更多的关爱罢了,那么要如何提高孩子的情绪管理呢,有哪些需要注意的。

一、如何提高孩子情绪管理

1、让孩子认同自己,有情绪空间

要让孩子喜欢自己,家庭要给孩子认同感。父母是孩子的模范,父母首先要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不让不良情绪带给家庭、带给孩子,要塑造出一种安全、温馨、平和的心理情境,用欣赏的眼光鼓励自己的孩子,让身处其中的孩子产生积极的自我认同,获得安全感,让其能自由、开放地感受和表达自己的情绪,使某些原本正常的情绪感受不因压抑而变质。

2、让孩子认识情绪,表达情绪

通过亲子之间的对话让孩子正确认识各种情绪,说出自己心里此时此刻真实的感受。只有知所想,才能知何解。平时,父母可以在自己或他人有情绪的时候,趁机引导孩子知道“妈妈好高兴哦”“恩,我很伤心”等让孩子知道原来人是有那么多情绪的,我们还可以通过句式“妈妈很生气,因为……”“我感到有点难过,是因为……”来告诉孩子自己的情绪来源,同时你也可以问孩子,“你是什么感觉啊?”“妈妈看见你很生气、难过,能告诉我发生了什么事吗?”等对话来引导孩子表达自己的情绪及发现自己情绪的原因,有利于提高孩子的情绪敏感度。

3、让孩子体验情绪,洞察他人情绪

游戏在幼儿的心理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要让孩子在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中体验自己的情绪,感受别人的情绪,知道自己和他人的需要。除了父母与孩子要交流自己的情绪感受外,我们可以透过说故事编故事、角色扮演和孩子讨论故事中人物的感觉和前因后果及利用周围的人、事物,来引导孩子设想他人的情绪和想法。从他人的情绪反应中,孩子会逐渐领悟到积极情绪能让自己和对方快乐,消极情绪会让自己和对方造成痛苦,不利于事情的解决。如果幼儿在表达情绪与控制情绪之间取得平衡的话,便能以建设性的态度表达强烈的情感,而且控制对自己、对他人有伤害的情绪表达方式。

4、让孩子学会乐观地面对生活

积极的情绪体验能够激发人体的潜能,使其保持旺盛的体力和精力,维护心理健康;消极的情绪体验只能使人意志消沉,有害身心健康。为此,学会保持乐观的生活态度与情绪,对孩子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作为父母,要培养孩子乐观地面对人生,自己首先对生活要有一种乐观的态度。孩子的情绪受父母行为的直接影响,与孩子相处时,父母必须乐观一点。在教育孩子学会乐观地面对人生时,除了多与孩子交流,培养孩子的自信心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首先父母要相信自己的孩子,给予鼓励和支持。更重要的是要帮助孩子进取,克服一些他现在克服不了的困难,只有这样,才能教会孩子以正确的态度和措施保持乐观。

5、教会孩子适当宣泄不良情绪

人在精神压抑的时候,如果不寻找发泄机会宣泄情绪,会导致身心受到损害。生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泪水含有的毒素比较多,用泪水喂养小白鼠会导致癌症。可见,在悲伤时用力压抑自己,忍住泪水是不合适的。另外,在愤怒的时候,适当的宣泄是必要的,不一定要采取大发脾气的方法,可以采用其他一些较好的方法。例如:在盛怒时,不妨赶快跑到其他地方,或找个体力活来干,或者干脆跑一圈,这样就能把因盛怒激发出来的能量释放出来。

二、提高孩子情绪管理的注意事项

1、从习惯中建立教养模式

例如有些孩子想要玩具,就只会不停哭泣,让大人就近抱他后,猜测再直接拿玩具给他。若孩子只是完全依靠他人满足需求,当这样的模式建立后,孩子可能会自动类推,认为只要哭闹父母就会满足自己的需求,自己则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得到任何东西,这样会影响孩子自我探索的动机,严重的话可能会造成发展迟缓的状况。

2、孩子的个性和照顾者易相近

0-3岁的孩子正是个性形塑的时期,照顾者若是个性温柔平和,孩子的个性也会较稳定;反之,则个性较急躁。

3、孩子的气质会转变

针对气质理论,专家指出,孩子在三岁前后,气质仍会再转变,父母应当把握这段时间,给孩子较好的教育环境。

4、常和他人接触

不少父母害怕孩子会被传染疾病,不敢带孩子出入公共场所,但这是个群体的社会,孩子从小就需要和他人互动,接触不同的社会环境,孩子不会怕生、认知学习能力也会因而提升。所以孩子四个月大后,可以偶尔带孩子去公园、百货公司、亲子馆玩,或者邀请朋友进行家庭互访,让孩子多和他人互动,这能增强孩子的语言沟通和社会人际关系。其实父母只要注意孩子互动时的周边环境安全,就不用太在乎孩子不小心受伤、弄脏衣服或偶尔有挫折,给孩子独立自由的探索空间,孩子会成长得较快(但出门前,要注意孩子的身体状况,且尽量不要带孩子到密闭的空间去)。

5、懂得和他人分享

不少家中的独生子女,父母都会尽自己所能给予一切,但是孩子却不懂得和别人分享,所以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最好能特别注意这个问题,适时教导孩子“舍”、“得”。

“全职妈妈”教育问题多多


“全职妈妈”教育问题多多

为了更好地抚养和教育孩子,选择当“全职妈妈”的女性越来越多。但山东现代儿童发展研究中心的一项研究显示:大多数“全职妈妈”对孩子的关爱过度,不少人成了“全职保姆”。

为了更好地抚养和教育孩子,选择当“全职妈妈”的女性越来越多。但山东现代儿童发展研究中心的一项研究显示:大多数“全职妈妈”对孩子的关爱过度,不少人成了“全职保姆”。

在妈妈的过度呵护下,不少孩子表现出了很多问题,自理能力差、自信心不强、男孩过于女性化等表现得都很突出。

2006年7月至今年7月,山东现代儿童发展研究中心对800多名由妈妈带大的孩子进行了跟踪调查研究。研究发现,这些孩子共同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自理能力差。

山东大学文学院教授张志甫是该课题组的成员之一。他说,对这些孩子行为的观察发现,绝大多数孩子的自理能力很差,有的孩子都七八岁了还不会自己穿衣服、穿鞋。

除了自理能力差,自信心不强、男孩过于女性化也是表现最突出的。课题组成员程燕说,由妈妈带大的孩子自信心普遍较差,很多人明明有能力干好一件事,但往往在做事前先否定自己,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主动性。此外,由于整天围着妈妈转,不少男孩在言谈举止上女性化倾向非常明显,缺少男孩应该有的阳刚气概,这些对孩子今后的性格、心理都有影响。

谈到问题的根源,专家们一致认为是妈妈对孩子的过度呵护。张志甫说,这些“全职妈妈”已不单单是妈妈的角色,还扮演着保姆和教师的角色,也可以把她们看做孩子生活、教育等方面的“全职保姆”,她们在这些角色中的共同点就是呵护、包办,时间长了,孩子就成了一个被圈养的宠物,根本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能干什么。

当然,也有一些“全职妈妈”带出了好孩子,但所占的比例非常小。

案例

15岁男孩吃饭还要妈妈喂

“亲爱的爸爸妈妈,我已经适应了夏令营的生活,吃饭、刷碗、叠被子、洗衣服我都会干了……请你们放心。”在军事化夏令营即将结束的时候,来自临沂的段清逸和其他营员一样,给父母写了一篇个人汇报。

15岁的段清逸,到济南参加军事化夏令营前吃饭还需要妈妈喂。“从小就是妈妈喂我,我都不知道应该自己盛饭和吃饭。”段清逸说,他的妈妈就是“全职妈妈”,他没上过幼儿园,上小学前一直由妈妈教他认字、读书、学画画,每天吃饭时都是妈妈把饭端到他跟前然后喂他,刷碗、洗衣服、打扫卫生这些活他从来没干过。这种生活,妈妈坚持了15年。

虽然自理能力差,但段清逸的学习成绩很好。今年7月,他顺利考取了临沂一所知名高中。高中离家比较远,中午没法回家吃饭,妈妈这下急了:总不能整天端着饭去学校喂孩子吧。她开始考虑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最后在一位老师的建议下,把孩子送到济南参加军事化夏令营。

段清逸的带队老师说,孩子刚来时都不知道排队打饭,后来在老师的提醒下才行动起来。经过十多天的训练,自理能力有了很明显的提高,打饭、洗衣服、叠被子都能干了。

专家

孩子3岁后别当“全职妈妈”

专家认为,“全职妈妈”带孩子有利有弊,但孩子3岁后,如果还自己带,弊就会大于利。

山东现代儿童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曹云昌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部分妈妈有条件成为“全职妈妈”。本次调查就发现,“全职妈妈”的家庭经济条件相对都比较好。一些妈妈之所以选择自己带孩子,除担心老人或保姆对孩子照顾、教育不好外,还想通过和孩子的长期接触培养和孩子的感情,让孩子感受到妈妈的爱,这个出发点是对的。

但孩子3岁之后,需要有自己的生活和交际圈,需要跳出家长的陪同式呵护,否则不但易导致性格变异,而且会造成视野狭隘。此外,3岁之后正是孩子独立意识迅速发展的时期,如果家长再包办一切,就会使孩子的自理意识和能力慢慢丧失。大部分“全职妈妈”对孩子的期望非常高,无形中会对孩子形成一种压力,孩子越大,背负的压力越大。

学习育儿知识,相信自己比幼儿园老师教得好。不少“全职妈妈”,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颇为自信。曹云昌说,调查也证明,很多“全职妈妈”为了教孩子,都阅读了大量的资料,学了一些育儿方法,但大多并不了解幼儿的心理特点,有些人甚至在刻意复制别人的成功之路,这很可怕。

他说,孩子3岁以前由妈妈养育,好处还是比较多的,3岁后最好把孩子送到幼儿园。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自己带孩子时,千万不要把孩子当成实验品,不要把自己的愿望和梦想转嫁到孩子身上,要给孩子自主活动的空间。

宝宝的爬行期 好处多多


随着宝宝慢慢可以用胳膊撑起身体爬行,宝宝爬行的作用有多大?这个不可逾越的时期,对宝宝成长的贡献可是不能低估的!

不可逾越的爬行期

“我们家宝宝不会爬就会走了!”感觉很自豪吗?事实上,爬行对于宝宝来说,虽然不是里程碑似的阶段,但却对宝宝的智能、运动、体能等方面的发展影响很大。落下了爬行课程可是损失不小,只要还来得及,就快给宝宝补上这一课吧!

宝宝要爬了

6个月左右,宝宝就可以很利索地翻身,并且喜欢趴着玩玩具。7个月时,宝宝不能满足于固定在一个地方玩,而是想去抓离自己更远的玩具,这个时候他就会四肢并用,向着他的目标努力靠近,从此对爬产生了兴趣。宝宝最初的动作是“倒车”,先身体后移,然后再手脚配合试探着前进。突然扩大的活动空间,会让宝宝体验到运动的“拉风”感觉,大大地刺激了学爬的兴趣。

爬行好处多多

有些父母认为不会爬就直接走是聪明的象征,其实这是宝宝成长路上的一大遗憾。研究表明,爬对宝宝的空间知觉能力、警觉性情绪、感受性及主动性的发展都有帮助,所以宝宝学爬的阶段是不可以逾越的。

爬行好处一:爬爬平衡又协调

爬行是全身运动,在爬的过程中,宝宝全身各个“零部件”都齐心协力——头颈抬起来,胸腹离地,用四肢支撑身体的重量。这不仅使手、脚、胸、腹、背、手臂和腿的肌肉得到锻炼,而且手眼和四肢必须协调,这样才能爬得好,宝宝身体的平衡协调功能得到完善,为以后站立、行走、跳跃打下好基础。

爬行好处二:爬爬头脑更聪明

宝宝学会爬行以后,视野和接触范围更加开阔。在爬行过程中,宝宝通过听、看、触摸,调动了视觉、听觉和触觉等感官发育,一路爬行接触到的事物,让他感到新奇,对大脑的发育和智力的开发有非常明显的作用。

爬行好处三:爬爬吃好睡得香

爬行显然有着相当的运动量,对宝宝来说可谓是一项剧烈运动,与坐立相比能量消耗要多一倍,比躺着要多两倍。身体能量消耗增多,宝宝就吃得好、睡得香,身体也会更加结实。

爬行方式多多

刚开始时,宝宝掌控不了方向,动作很笨拙,往往会急得哇哇直叫,不要袖手旁观,一起来帮忙吧!

*大手掌推小脚丫

让宝宝俯卧,妈妈在前面摆弄会叫或会响的玩具——如小鸭子、小熊打鼓等,吸引宝宝的注意,并不停地吸引宝宝:“宝宝,小鸭子叫了(或小熊敲鼓了),快来拿啊!”爸爸则在身后用手推着宝宝的双脚掌,使其借助力量向前移动身体拿到玩具,以后可以逐渐减少帮助,训练宝宝自己爬。

*毛巾借力助爬行

开始爬行时,可能肚子贴着地面,很费力。可用一条毛巾放在宝宝的腹部,然后用毛巾轻轻提起宝宝让他练习手膝爬行,随着四肢渐渐协调,可以用双手及双膝配合灵活地向前爬行了。也可以用双手代替毛巾托住宝宝的胸腹部。

贴心提示:用双手托住宝宝时,要完全托住胸腹部,让宝宝有机会伸展他的双手双腿,但别让宝宝腾空;等宝宝懂得曲膝,可以略微放下宝宝的身体,让宝宝自己用力向前爬;渐渐地,爸妈就可以象征性地把双手托在宝宝腋下,宝宝会感觉到有人支撑,奋力向前进。

相信《孩子帮厨,益处多多》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幼儿教师教育网”是您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工作计划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yjs21.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教育孩子笔记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