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雨峰老师:孩子“笨手笨脚”怎么办?

03-12

家庭与学校都是教育孩子的载体,家长与教师互相配合可以扬长避短,更好激发孩子潜能!教师在一定情况下要进行家访,了解情况,以积极正确的教育方式,帮助孩子放飞梦想!那么,教师可以在哪些方面与家长配合教育孩子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编辑的《李雨峰老师:孩子“笨手笨脚”怎么办?》,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在的课堂上,我经常会看到一些孩子做题比较出色,但是身体运动起来却显得不那么协调,比如跑步姿势不够协调、易摔、上课发言时会口吃、日常生活技能(如穿衣服、扣扣子、系鞋带、拿筷子等)比同龄孩子发展得慢;手工、美术课比较犯愁。

出现上述运动协调能力发展不足的原因是什么呢?这些原因包括:剖腹产、家长(尤其是隔代老人)过度保护;家长繁忙交由“电视保姆”,孩子从小缺乏运动或活动机会;幼儿园教育中偏重认知、轻视孩子运动活动的教学指导思想。这些都人为地造成了孩子的运动缺陷。其实不是这些孩子“笨”,只是他们缺乏这方面的学习经验而已。

如果孩子出现了上述的一些运动能力发展不协调的情况,我们该怎么办呢?我给家长推荐几个易于操作的小游戏,可以回家跟着孩子一起玩,在玩的过程既锻炼了孩子运动协调能力,也会增进父母跟孩子之间的感情。

游戏一:顶着沙包(或毽子、塑料盘子、纸盘子)向前走、倒退走、绕过障碍物走,还可以将沙包放在脚面上走,放在肩上、背上驮着走。或者手持放有乒乓球、玻璃球、豆子的小勺向前走、绕过障碍物走。

游戏二:蒙着眼睛或者眼睛注视着某一特定的位置走。如让孩子仔细观察看画在画板上的大脑袋,自己挑选一个想添加画的部位(如鼻子),然后将画上的这个部位擦掉。让孩子站到3~4米之外,用丝巾蒙住孩子的眼睛原地转三圈儿,以口令引导孩子走上前,只凭感觉来添画。

游戏三:按照事先规定好的路线通过跨、爬、钻、围绕等方法通过桌子、椅子、箱子等障碍物。还可以让孩子躺在布单的一端,通过翻滚用布单把自己裹起来,再用过翻滚打开布单。

游戏四:单脚站立,并连续做各种姿势,每种姿势停顿6~8秒;如果这个做得好的话,还可以用脚尖支撑身体,做各种姿势;两臂侧平举,闭眼脚尖踮着转3~5圈。

游戏五:在一张A4的纸上打印上两个较大的汉子,让孩子先沿着汉字的边缘描一遍,然后再用剪刀沿着汉字的边缘把汉字剪下来,要尽量做到转纸不转剪刀的剪法。既学会了认字,又锻炼了孩子的协调能力。

编者注: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延伸读

李雨峰老师助您提升孩子的数学思维能力


第一题:树上有8只鸟,飞走了5只,又飞来了3只,请问现在树上一共有几只鸟?

第一题解析:

看了大家的回复,估计很多家长都会觉得这样一个题对孩子来说比较简单,可以直接口答。但是家长朋友们一定不要小瞧这样简单的应用题。孩子能把每一句话对应到一个符号,例如“飞走了5只”用符号表示就是“-5”,这种数学的对应能力是及其重要的,也是今后学习复杂的应用题的一个基础。

一部分孩子到了小学3年级的时候,在数学的学习上会有突然跟不上的感觉,这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从3年级开始,加入了应用题计算的环节,这对一部分孩子来说是个很大的障碍,归根结底就是孩子还没有具备文字跟符号对应的能力。

第二题:妈妈今年30岁,爸爸比妈妈大3岁,想想再过5年后,爸爸比妈妈大几岁?

第二题解析:

年龄差的问题对孩子来讲,有时会有不小的迷惑,有些小朋友就会想当然用3+5=8来解决这道题,这样的答案显然易见是错误的。对于此类比较抽象的问题,家长朋友们可以引导孩子用形象的方法进行解决。题目中妈妈的年龄30岁,比较大,我们可以先从简单的数字入手。

假设哥哥今年5岁,妹妹3岁,我们如果用形象思维的方法表示的话,可以在第一列画5个圈来表示哥哥的年龄,在第二列画3个圈来表示妹妹的年龄。这样可以非常容易的看书哥哥比妹妹多2个圈,也就是大2岁。那2年后,哥哥长2岁,再画2个圈,妹妹也画2个圈,哥哥还是比妹妹多2个圈,还是大2岁。那5年后,10年后该如何表示呢?可以让孩子自己试试,最后我们可以进行总结:相同的部分永远相同、多出来的部分永远多出来。所以同时增大或者减少,差是永远都不变的。

简单的问题如果能从本源上进行理解,再换到妈妈跟爸爸的年龄差问题上,就可以比较容易地理解。

除了刚才提到的形象思维的方法,如果孩子计算能力好,也可以先把爸爸妈妈现在的年龄算出来,再算出5年后的年龄,再进行相减,不过这样的计算过程就会耽误孩子比较长的时间,而形象思维则可以让孩子从数字多少比较的本源上进行理解。

第三题:小猴皮皮跟小猴聪聪一共有8根香蕉,皮皮比聪聪多吃了两根香蕉,请问皮皮吃了几根香蕉,聪聪吃了几根香蕉?

第三题解析:

这道题所涉及到的知识点其实是“暗差”的内容,与“暗差”相对的则为“明差”。例如“我有5个糖果,你有3个糖果,我比你多几个?”这就是孩子们经常见到的明差问题。而“我们两个有一样多的糖果,你给我一个,我比你多几个?”则是最简单的“暗差”问题。

不论是解决“明差”还是“暗差”问题,我们都需要知道数量比较中的数学本源,那就是“要进行比较,则一定是先有一样多的,才能有多出来的”。针对第三题,既然皮皮比聪聪多吃了2根香蕉,那如果我把多的部分拿走,剩下的部分一定是一样多的,这就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所以我们可以先从8根香蕉中拿走皮皮多的2根,还剩下6根,把这6根平均分,每一只小猴3根香蕉,再把多的那2根给皮皮,最后就知道皮皮有3+2=5根香蕉,而聪聪只有3根香蕉。

第四题:有8个小朋友在捉迷藏,已经捉住了4个,还有几个没捉住?

第四题解析:

这道题其实给孩子挖了一个小小的坑,很多孩子看到这样的题,就会比较大意的直接用8-4=4,其实作为老师的我,在看到这样的题时,也没有第一时间就反应过来。

这道题的关键就是易被大家忽视的那个“捉人”的小朋友。一共8个小朋友玩游戏,1个人捉,那么其实是有7个人藏,捉住了4个,那就只剩下7-4=3个没有捉住了,您的孩子答对了吗?

第五题:一辆公共汽车开动第1次,从东站开到西站;开动第2次,从西站开到了东站;第3次,从东站又开到了西站……如果这辆车从东站出发,开了11次之后,这辆车到达了东站还是西站?

第五题解析:

判断单双数对于即将上小学的孩子们而言是相对容易的,但是一旦涉及到单双数的应用,很多孩子就会感觉比较吃力。这是因为他们往往不能发现重复出现的事件的规律。

这道题的问题是汽车开了11次之后,它的位置。因为11是一个比较小的数,即使孩子对单双数没有清晰认识和理解,也还是可以做出来,那就需要孩子一次次的数,直到数了11次,才可以判断出汽车的位置。但是如果题目的问题是111次呢?孩子可以数111次吗?如果孩子一次次的数,就会占用大量的考试时间,成绩也不会很理想。

针对这道题,第一次开动之后汽车就到了西站,第二次开动之后汽车就到了东站,第三次是西站,第四次是东站……我们不难发现,单数次的时候,汽车都在西站,双数次的时候,汽车都在东站,而11是单数,所以开动第11次后,汽车应该在西边。

在利用单双数解决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第一次”是最重要的,它决定了单数次物体的实际情况,有了单数情况,那双数就很容易判断了。

孩子挑食怎么办?


当不喜欢食物的口味或因不良的饮食习惯而拒绝进食或极少进食某一类食物就称为挑食。挑食对儿童的影响人体健康成长需要六种营养素: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和水。这些营养素存在于某一类或几类食物中,只有保持均衡的膳食,才能保证营养摄入的全面与平衡。挑食容易导致某些营养素摄入不足,从而导致营养不良,体质虚弱,抵抗力差,容易患病,甚至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造成孩子挑食的主要因素1.受大人饮食习惯的影响:经常见到的现象是小孩随着父母不吃这个而爱吃那个父母有挑食毛病,子女就跟着学,久而久之孩子就养成了挑食的坏习惯。2.不良的饮食习惯:孩子不能按时定量进餐,吃零食太多

,就会影响食欲,俗话说"饿吃甜如蜜,饱时蜜不甜"。孩子的胃本来就不大,胃内食物排空需要3----4小时,到了吃饭时间有饥饿感觉,吃饭就香。如果不是定时吃饭,而是点心,锅巴,饼干,各种饮料,乱吃乱喝,胃内总有食物,胃就得不到休息,这样到吃饭时间孩子就没了食欲,再好的东西他也没胃口,自然就挑三拣四。3.孩子的口味与成人不同:孩子需要清淡,甜味的食物,而大人的食物大都味浓,调料翻杂。这些饮食问题没有引起父母的重视。4.疾病及药物的影响:各种急慢性传染疾病,寄生虫病,消化道疾病,某些元素缺乏特别是微量元素如锌和铁缺乏是常见的引起食欲不振的主要原因。另外患病期间服用各种药物其副作用的影响也是一个因素。对策针对以上因素采取如下办法:1.避免大人的挑食习惯影响孩子。父母一定要起到榜样的作用,自己不再挑食,从而带动小孩合理进食

。2.想方设法改掉不良的饮食习惯。教育孩子不吃零食,少喝饮料,要定时进食,按顿吃饱。3.为了增进孩子的食欲,要尽量把饭做得好吃一些,变换花样,烹调时使色香俱全,一种菜可以多种做法,再取上个好听的菜名,引起孩子的好奇与兴趣,从而想吃,爱吃,多吃。4.在孩子患病期间,饭食一定要做得清淡,多做流食,适宜于小孩的口味。药物要注意合理使用,尽量选用胃肠道副作用小的药物。按时给小孩查体,听取保健医生的建议。

。2.想方设法改掉不良的饮食习惯。教育孩子不吃零食,少喝饮料,要定时进食,按顿吃饱。3.为了增进孩子的食欲,要尽量把饭做得好吃一些,变换花样,烹调时使色香俱全,一种菜可以多种做法,再取上个好听的菜名,引起孩子的好奇与兴趣,从而想吃,爱吃,多吃。4.在孩子患病期间,饭食一定要做得清淡,多做流食,适宜于小孩的口味。药物要注意合理使用,尽量选用胃肠道副作用小的药物。按时给小孩查体,听取保健医生的建议。

孩子爱哭怎么办


孩子爱哭怎么办

3-6岁是开发幼儿智力潜能的最佳时期,是促进幼儿健康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培养幼儿艺术特长的敏感时期,还是增进幼儿品德的奠基时期。当孩子哭泣时,家长可以与孩子交流,弄清楚哭泣原因,对孩子进行说理教育。3-6岁的宝宝一般具有认知能力,能够听懂爸爸妈妈讲的道理。那么,幼儿爱哭泣怎么办呢?

一、问清楚幼儿哭泣原因

家长可以与幼儿交流一下,问清楚她为啥要哭。应该可以讲清楚的,只有问清原因,分析对策,对症下药,才能够取得好的教育效果。

二、讲清幼儿哭泣的弊端

家长可以讲清幼儿哭泣的弊端,爱哭的孩子会被人认为没本事,胆小,不讨人喜欢。当幼儿哭泣时,可以跟幼儿说:“哭泣会被人当作没有用,会哭的孩子很傻,会被人瞧不起。我的宝宝最聪明能干了,肯定不会哭。赶快擦干眼泪吧,还是妈妈的乖宝宝。”

三、说明哭泣不解决问题

家长告诉幼儿哭泣不能解决问题,哭泣很痛苦,不能赢得别人的同情。当宝宝哭泣时,可以问宝宝:“宝宝你为啥哭起来了呢?哭泣难受吗?哭泣后问题解决了吗?”通过提问,帮助宝宝分析问题,知道哭泣很难受,而且不能够解决问题,达不到自己的目的,不起任何作用。

四、观看动画片比较评价

家长可以陪同幼儿观看动画片,让幼儿比较评价,是勇敢的宝宝可爱还是爱哭泣的宝宝可爱,明确应该向谁学习。

五、同伴交往中学习技巧

家长应让幼儿与同龄的小伙伴玩耍,学习待人接物与处理问题纠纷的技巧。

六、鼓励幼儿要勇敢不哭

当幼儿哭泣时,家长要鼓励幼儿勇敢不哭泣。爸爸妈妈可以鼓励幼儿:“宝宝最勇敢了!身体碰到物体了,没有感觉到疼痛,不怕痛,自己揉揉就好了。不哭泣的宝宝最勇敢,真是爸爸妈妈的好孩子。”

通常幼儿哭泣都是有原因的,家长应弄清楚原因,讲清哭泣的弊端,说明正确的处理办法,幼儿就一定会纠正爱哭的坏习惯。

孩子“输不起”怎么办?


四岁的佩佩和小朋友玩猜拳游戏,石头、剪子、布。只要佩佩赢,就会继续玩下去。但要是她输了,就会吵着说"不算数",或是阻止别人赢她。其他的小朋友都不高兴了,纷纷跑开,不愿再和他玩。

四岁的佩佩和小朋友玩猜拳游戏,石头、剪子、布。只要佩佩赢,就会继续玩下去。但要是她输了,就会吵着说"不算数",或是阻止别人赢她。其他的小朋友都不高兴了,纷纷跑开,不愿再和他玩。眼见大家都跑开,各玩各的,佩佩跑到妈妈身边,忍不住大哭说:"他们都不跟我玩。"其实,妈妈早就看到佩佩和小朋友吵架的那一幕,明知理亏又霸道的是佩佩,但看到宝贝女儿伤心难过的样子,又是很心疼。妈妈真不知道如何对佩佩做出适当的反应。佩佩的年龄正处于自儿为中心的阶段,她的行为也是可以理解的。孩子在社会化的过程中,有时要让她自己去摸索,有时要给她引导,如果两者搭配得当,孩子则会成为身心健康,为大家所接受的快乐小孩。对待佩佩这样的孩子,要有一定的方法。

适度安慰,讲请道理

孩子受挫时,适度的安慰是绝对必要的,此时应先同情别人都不跟她玩的感受。等她情绪稍稍缓和下来后,主动邀她玩同样的游戏,并且学她刚才霸道的模样,让她体会别人的心情,知道为什么别人不想和她玩,再告诉她遵守游戏规则的重要性,相信她会容易接受的。当孩子了解自己的行为是不对的之后,问问她,是否愿意向小朋友致歉,并再和他们一起玩耍。如果愿意,就带着她诚挚地邀请小朋友们同玩。希望从这样的过程中,能让孩子学会知错就改,及合群,尊重别人的重要。

察颜观色,具体指导

建立尊重他人的观念,是人际关系发展的第一步。然而,佩佩正处以自我为中心的阶段,只准自己称王,不许别人赢她的行为,使她的人妹关系受挫,若此时妈妈严厉指责她,或对她晓以大义,恐怕她不能接受,或根本听不懂。如果我是佩佩的妈妈,我会寻找机会观察别的孩子在一起玩的场景。同时,也让佩佩在一旁观察。回家后与佩佩仔细讨论别人友好相处时有什么规则可循,陪她回想自己和别人是如何相处的,比较之后,指导她选择适合的方式来对待周围的人,相信她的情形会慢慢改善的。当然,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并非短时间所成。只有父母的耐心指导和温柔支持,才能帮助孩子踏出人际关系成功的第一步。

将心比心,巧妙沟通

幼儿自身能力有限,面对挫折的忍受底低,一有不如意的事情发生,常会把责任归罪别人。这果,父母的情绪疏导是非常必要的。家长应先接纳孩子的情绪,让她描述当时的场景然后告诉她:"佩佩想赢,别的小朋友和你一样,如果别的小朋友输了,不甘心,吵着说不算,或是阻止你赢,那你会不会生气,还和她玩吗?"用这样的方式与孩子沟通,提供她一个自我反省的机会,让她发现自己错在哪里。父母运用将心比心的方法来处理孩子的问题,孩子就比较能反省自己提高学习动机,继而拓展各方面的能力。其实,每个人都是在和同伴大大小小的冲突中慢慢累积经验,学习与人相处的社会能力的。

模拟游戏,培养能力

玩游戏时,爱玩又不服输的孩子,审自尊心强且缺乏安全感。他们很害怕输,一输就无法肯定自己。同时,个性好强的缘故,使得他们在无法随心所欲地控制环境时,便以耍赖来否定既定的事实。现代社会竞争强,压力大,父母常鼓励孩子追求胜利和成功,却往往忽略了孩子在失败中可以学习更多的经验。失败可以显露人们的不足之外,让人们学习谦卑、顺服。孩子如果了解失败也有正面意义,可以平和处理失败的心情,加强承受挫折的能力。大人可以和孩子玩输也有奖励的游戏。当然奖励输的前提是说出输的原因。孩子年龄小,也许想不清楚,父母可以循循善诱,通过这种办法,平衡孩子输不起的心态。

孩子输不起怎么办?


孩子输不起怎么办?xx就是一个特别喜欢和别人比赛,但又是个典型输不起的孩子。当他和别人比赛时,若自己输了,他就会百般狡辨,想办法用别的方式把比赛结果扭转过来,直到自己赢为止,从来都是不会轻易认输。

像在广场和小伙伴们玩溜冰比赛,比谁跑得最快,谁最先到达约定的地点。通常xx会滑的比较快,但也有偶尔失误会落在别的小伙伴后面,当xx眼看自己就快要输了时。他就会马上把游戏规则作改变。有时会故找借口说,大家休息一会。有时会说这局不算重新来过,又或者他会跟小伙伴们说:“等一下,我觉得这个不好玩,我们换种新的玩法。”反正不管怎么样,不会轻易让“输”字体现在自己身上。

在家也是一样,xx若和我以及他爸下棋,当他发现自己走错棋子时,他就要求我们还回上一步,又或者发现自己马上全盘皆输时,他会马上找借口开溜说,今晚到此为止不玩了。有时他还会转移方向对我们说:“爸爸,妈妈我觉得这个不好玩,我们玩点别的吧!”开始一、两次我和他爸还会依着他。但久了不见xx有改变,我就跟他爸说,xx这样输不起,必须要适当的给他一点挫败教育,不然他老以自己为中心,时间久了和小朋友在一起,还有谁愿意跟他一起玩。

于是在家里xx再次邀请我们一起玩时,提前我和他爸把游戏规则提出,并对xx说,你若输不起,现可以选择不玩,若想玩就必须按游戏规则走,不然,对不起,我和爸爸不奉陪了。xx当然想玩,开始答应的好好的,但到自己快输时,老毛病又犯了。这时我就说,对不起xx,你若又耍赖,那我不玩了并不给他任何机会,转身就走。xx见状有时急了就掉眼泪,有时还会乱摔东西。看到xx这样,我心里美着,要的就是这样的效果,小样看你能坚持多久。经过半年多的时间,现xx在家里若提出要玩什么,我把规则说出来,基本上他能接受,就是输了,虽然心里还有点不服,但再没有像之前那样无理取闹了。

在外面xx和同学每天上学等车时,他们都会比谁最先到等车处。为了能夺个第一,xx早上把之前的6点50的闹钟自己调到6点40分。前一段时间一直是第一个到等车处,等后面的同学来时,他就会说:“我第一,你第二,他第三..........,就我最厉害。”后来有那一、两次,xx会落到了第二或第三。这时当同学也像他那样数着,谁第几,谁第几时。xx接话就开始狡辨了,我说过今天不比的,不然还会有你第一呀!这时同学听了委屈的早餐都吃不下,好不容易赶个早,却被xx说不比了。有一次两个小家伙为此事还争论了一番,同学气的连早餐都不肯吃了。我走上前悄悄地对他同学说:“下次你若来晚了,你也这样跟他说,到时看谁厉害。”这时他同学才找到了平衡。

几天后机会来了,当xx显摆着第一时,我和他同学一起说,今天取消比赛了,你不知道?这时xx听了拿着个早餐愣了半天没说话。后来xx长记性了,等路过等车点时,他不去买早了,先占位,让我帮他买早餐。但不管怎样,总会有那么一天走到后面。今早xx因在家里拿钱买校卡摸了半天,等我们到等车点时,四位同学,就差他一人了。这时同学们算着,xx第四。偷瞄了一眼xx,这回他没作任何反映,低着头吃自己的早餐。小样,不错,终忍着住认回输了。

xx有这样的改变,还得感谢我的韩老师,当我发现xx有这个小毛病时,正好韩老师在群里给别的家长在同样问题上作指导,同时让我也学习了。用韩老师所给予的方法,我花了半年多的时间,在今天终见到改进。

孩子说谎怎么办


孩子说谎怎么办

最近,一些家长反映孩子经常说谎。这样的现象在大班幼儿中比较明显。比如,幼儿带了各种文具或者图书回来,有些孩子觉得漂亮,就想办法拥有,被别人发现,会找理由推脱。孩子说谎,家长生气,但孩子说谎的真实原因是什么呢?

1、想象与现实混淆

他们常会将想像与现实混淆在一起,明明是自己的愿望,却说得像真的一样。如将幼儿园的东西带回家,说:“这是我的!”其实,他并不是有意“说谎”。而是以为玩过的就是自己的。

2、“虚荣心”作怪

很多孩子为了能“赢”而在游戏或学习中“撒谎”。明明知道规则,却偏偏违反,还装作无辜的样子说“不知道”。再如,为了与同伴攀比,没有的东西却说“我家也有,可好玩了”。

3、取悦长辈

孩子做事时不仅想做好,很大程度上也想让父母、老师高兴,从而得到更多奖励。成功难度较大时,为了不让父母、老师失望,只好“说谎”。

4、逃避惩罚

“要真说了我不乖,爸爸妈妈会批评我。”这些都是孩子真实而又天真的想法,而“说谎”有时还真能躲过“一劫”!

5、获得“自由”

孩子看动画片正在兴头上,父母开始催促:“该写作业了!”于是孩子顺口说:“写完了”,因为说“不想做”往往不被接受,而随口一个谎话倒容易搪塞过去。

6、引起对自己的关注

孩子很多时候不会表达自己到底需要什么,可能用一些“谎话”来表达。“妈妈,我一个人很怕黑!”——其实只是想让母亲陪他。“爸爸,我这里疼”——其实是想和父亲亲近一下。

对孩子的说谎现象,不同年龄的孩子,含义不同,成人要善于合理分析,找出孩子说谎的动机与原因。这样可以让孩子知道你不仅关心他们的行为,更关注他们的需求。不要因孩子的某一次谎言就定性,如对孩子说“你就是爱说谎”“你这个小骗子”等,更不要用暴力的方式试图改变孩子,这样做只能让孩子把谎话编得更圆满。对于孩子说谎是因为不诚实或其他不够积极向上的心理,家长应直接告诉孩子说谎不好,让孩子明白说谎的后果,并以身作则。

如果你希望自己的孩子诚实,那么就力图完善自己的诚实:你可以在家中建立一套诚信规则,将诚实守信放在核心的位置上。在每个孩子成长过程中,都或多或少会出现一些说谎行为。面对孩子不同情况的说谎,作为家长又有什么好的方法和建议呢?

孩子说谎怎么办?


有关说谎,我们第一反应都是反感、拒绝。因为说谎的人,我们会觉得他人品有问题,不真诚。对于听谎话的人,受到欺骗也是一种伤害。而且说一个谎话,需要用10个假话来圆。说谎,在百度词条中的解释是“故意说假话”。既然这个世界这么排斥说谎这件事,为什么孩子还会明知故犯呢?

通常孩子说谎不外乎有两个原因:一个是模仿大人;另一个是迫于压力。每个孩子最初的谎言基本都是从这里来的。

真的会模仿大人?

虽然没有家长故意去教孩子说假话,但在家长与孩子相处中,为了哄孩子听话,经常用一些假话来骗他;或者家长不经意对别人说假话,孩子耳闻目睹,慢慢就学会了。还有一种情况,是家长出于成人社会里的某种掩饰需求,经常说些虚饰的话,虽说只是一种社会交往技巧,并无道德上的不妥,但如果被年龄尚小的孩子注意到,也会给孩子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

当然上面这些情况发生的概率并不是太高。因为有说谎情况的孩子,大多数是因为“被压力”,“被迫”。

造成孩子说谎的另一个原因是压力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当然孩子是不会用武力反抗,但是他会用情绪以及一些行为,来说明他是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如果家长平时很严厉,对孩子的每一种过错都不轻易放过,经常批评、指责,甚至打骂,孩子为了逃避惩罚,就会选择撒谎。我认识一对父母,两人都是博士,对孩子管教极其严格,孩子回家稍晚一会,就是一顿狠批。有一次,孩子贪玩,回家晚了5分钟,孩子怕父母训斥,就把自己的自行车胎放了气,撒谎说自己的车子坏了,推着回来的。

如果家长太强势,说一不二,不尊重孩子的想法,孩子为了达成自己的目的,也会撒谎。比如:放学回家,孩子想先玩一会再写作业,被妈妈果断拒绝,然后孩子用近乎祈求的语气,求妈妈宽容他一次,节后还是不奏效。结果,孩子装模作样地在书桌前写了一会,就宣布自己今天的作业已经写完了。

如果家长对孩子的期望过高,为了不让父母对自己失望,孩子很可能就会选择撒谎。班里有一个孩子成绩一直很好,但有一次发挥失误,从班级前三跌倒了班级20多名。因为父母对他寄予厚望,对他的要求是不能低于班级前三名。所以,他知道名次之后很慌张,索性跟父母撒谎说这次考试没有计算成绩。后来,妈妈对他的话起了疑心,问了同学,他才说出了实情。

允许孩子犯错

犯错是成长的必修课,家长要学会接纳孩子的错误,用不着一发现孩子哪里做得不好,就批评教育一顿。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人,家长要学会倾听孩子的想法,适当满足孩子的需求,做一个有原则又通人情的家长。家长的期望会影响孩子的行为,合理的期望加上适时的鼓励,是孩子不断进步的最大动力。

以身作则,不给孩子过多的“压力”,是根治孩子说谎的一剂良方。

喜欢《李雨峰老师:孩子“笨手笨脚”怎么办?》一文吗?“幼儿教师教育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孩子不合群怎么办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