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实录:
这次我们开设的主题活动是《寒冷的冬天》,当主题刚开始的时候为了让孩子们感觉到冬天的一些特征,我们开设了冬季馆,在那里孩子们可以做做雪花,做做雪人,还有做一些立体的松树等等。主题活动刚开展的几天,孩子们有的已经来冬季馆玩过了,有的孩子还没有来玩过,今天我关注着来这里游戏的孩子。
冬季馆里挂着几片前几天孩子们做的雪花,看上去很漂亮,浩浩看到了,很高兴地拿着彩色纸,剪刀和双面胶坐了下来,当他想动手做的时候,他迟疑了一下,拿着彩色纸不知道怎么做,抬头一看到我就问:“老师,我想做雪花,这样的雪花是怎么做的?”当我正想说话时,另一个孩子磊磊凑过来说:“这个很简单的,剪一个形状像这样的(范例)就可以了嘛!”浩浩又接着说:“怎么剪的呀?我不会!”磊磊马上理直气壮地说:“那你问老师呀,昨天我也问老师的,后来就会了嘛!”说完就走了。留下的浩浩眼睛直直地看着我,显得有点不好意思,但眼神里却流露出迫切的想学的愿望。
当时,我觉得这个做雪花的操作才刚刚投放进去,孩子不会是很正常的,作为老师应该要和浩浩一起做雪花,教他做雪花的过程,于是,我和浩浩一起制作了雪花,浩浩也很快地学会了做雪花,而且他也很开心地将自己制作的雪花贴到了冬天的背景图上,还一个劲地说明天还要来玩。
分析:
游戏过后,我一直考虑着一个问题,是不是在刚开设一些有一定挑战性的游戏活动内容时,教师事先要做好一些范例?而孩子们就一个个地跟着教师的范例来模仿操作?很多时候,特别是在操作性为主的游戏区域中,教师的范例往往成了孩子模拟操作的标准,能力强点的孩子会模仿地像一点,而能力较弱的孩子就模仿地没那么好。另我一直在考虑的是:教师的范例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不同程度孩子适合自己发挥的那部分空间?如果没有这样的统一性的教师范例,那么对于有一定挑战的游戏内容,如:雪花,立体松树,雪人等操作,那该以哪个角度来引导呢?我关注了孩子们的游戏活动,发现孩子不仅与教师存在着互动,更多的游戏是孩子与孩子之间存在着互动,孩子与环境材料存在着互动。对呀,我怎么没想到呢?孩子与孩子间的交流与合作,孩子与游戏环境间的相互渗透与作用。让同伴成为孩子们的合作者,协商者,让环境成为孩子们无形的老师(引导和启发)。让孩子自己来看,自己来决定操作的内容和难度,让孩子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体。而作为教师就是在于环境材料的有目的地召集与合理地分配,比如:在游戏材料的投放中可以让孩子带来一些雪花的图片和模型,让孩子自己想如何制作心目中的雪花,当幼儿决定做自己的雪花时,
教师可以成为孩子的支持者,引导者,满足不同孩子不同层次的发展需要。教师在另一方面还可以发挥引导幼儿间的相互作用,就像在今天的游戏活动中,可以请磊磊和浩浩一起做雪花,在他们合作的过程中再给予孩子的启发与更新,发挥孩子与孩子间的互动作用。只有真正地让孩子成为活动的主体,活动才会变得富有生命力,变得富有价值!
实录:
这阶段我班正在开展《有用的植物》主题,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与实践,孩子们已经认识和掌握了许多树的名称和它们的一些显著特征。根据孩子们已有的知识经验,我决定预设一个集体活动:树朋友的身份证。
活动前我让孩子们对所谓的“身份证”已有一定的了解,然后对孩子们说:“最近,我们小朋友认识了许许多多不同的树,跟他们交上了朋友。可是,幼儿园里还有许多小朋友不认识这些树,那该怎么办呢?”我的话音刚落,锐锐马上说:“我去告诉他们。”君君接着说:“我有个好办法,给树也做张身份证。”很多孩子纷纷附和着说:“对,对,我们来给树也做张身份证。”看到孩子们情绪渐渐高涨起来,我就顺势提出了今天活动的主题。
于是,接下来孩子们便开始忙开了。有的在纸上粘上一根根的大头针,这代表了松树;有的把手按在纸上画下自己的手印,涂上了红色,这是枫树的象征;有的用绿色的纸剪成椭圆形,说“这是广玉兰的树叶”;还有的索性拿来了西瓜子的壳贴在了纸上,还真象是一棵黄杨树------
思考:
这一次预设的集体活动是建立在孩子们对树已有一定经验积累基础上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孩子把已有的零星的、散乱的经验进行梳理、概括、提升。在整个活动中孩子们自始至终都是非常积极与投入的。
正如黄群老师的《对主题式综合课程的思考》中所说的:对集体教学活动的开展应慎之又慎,更偏结果性,能够更适合交流、讨论、分享,需要老师梳理、提升的,才更适合集体教学活动。
实录:
上午计算活动课上,小朋友们正在练习着看三幅图编应用题。第一个三幅图是“大树上原来有三只小鸟,后来又飞来了两只,树上一共有多少只小鸟?”大家先自己编,再个别小朋友编,然后在老师的帮助下完整的编出了应用题。第二个三幅图是小松鼠,我同样让小朋友自己先试编一下。我听着小朋友们的编题情况,作着个别辅导。接着,我让小朋友们个别发言,把自己编的应用题讲给大家听。小惠大胆的讲着自己编的题:“草地上原来有四只小松鼠,后来又跑来了一只小松鼠,草地上一共……”小惠的话还没有讲完,小昭已经在插嘴了“不对,不对,应该是飞来了一只小松鼠。”其他小朋友一听,都和小昭争论起来了。“松鼠不是小鸟怎么会飞呢?”、“松鼠应该是跳过来的”、“松鼠是会跑的,是跑过来一只小松鼠”……“会飞的!我知道松鼠是会飞的!”小昭胸有成竹的坚持着自己的观点。孩子们的注意力大多被吸引到小昭的话题上去了,不再管边应用题的事儿。我观察到孩子们的反应后,索性顺着孩子们的话题走,接着他们的争论说:“好吧,让小昭说说松鼠是怎么飞的。”小昭自信又得意的把从父亲那里知道的“松鼠尾巴的功能”讲给了大家听。大家听了以后,有的同意了“飞来一只小松鼠”的说法,有的仍坚持使用“跑”和“跳”。我就适时的进行了总结,同时把话题又调回到编应用题上来。
反思:
当幼儿在教师的预设活动中因为某些突发事件和其他原因发生“跑题”现象时,我们不要着急着把幼儿招回到原来的话题上来。如果新的教育机会很有价值,那么我们不妨就顺着“所跑的题”走下去,反正预成活动的教育机会还会有,但是好的随机的教育机会却“失不再来”。如果你觉得孩子们转移的新话题并没有多大意义时,也请你注意不要使用教师的权威来强扭孩子,请巧妙些,别伤害孩子对“主动”的尝试。
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告诉我们:3~6岁孩子的人格发展正处于“自主对羞怯疑虑”、“主动对内疚”的阶段。在这个时期如果作为教育者、养护者的教师能够正确的把握自己对幼儿的态度和行为,对幼儿到处自主或主动行为给予充分的支持鼓励,其结果将会促使幼儿形成独立、自尊、勇于探索、乐观向上的人格特征;而如果
教师对幼儿的干涉过多、限制过严,则可能使幼儿形成畏缩、胆怯、过分依赖的不良的人格特征。所以,请小心呵护“幼儿的自主主动的行为”吧,尽管有时这种行为来得并不是“时候”。
导读:家长过分保护会使宝宝交往方式不自然;社交技能要从宝宝抓起。
专家认为,独二代的圈子未必比独一代小
独生代宝宝存在社交问题,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这对宝宝的成长又有什么影响?眼下越来越多的独生代当上爸爸妈妈,他们在独二代宝宝的养育中又有什么招?本报记者采访了相关的业内人士和专家。
8421倒金字塔结构
独生代宝宝受重视未必全是好事
省立同德医院心理科副主任徐方忠告诉记者,独生代家庭都是8421倒金字塔结构,独生代宝宝兄弟姐妹少,邻居少,人际交往方面少,但是社会生活能力不一定下降。“独生代的生活环境好的方面是,父母围绕,是家庭中心,孩子更容易增加自信,爱表达自己;关注培养一个孩子,这样他(她)智能发育会更好。”当然,坏的方面也不可忽视,过分自私,以自我为中心,行为规范不好。这些也是他工作中常常遇到的案例。
“长期处在社交缺乏的环境下,除了胆小、行为规范差,语言发展障碍外,严重可能导致社交障碍。当遇到新的、陌生的环境时,很警惕,焦虑。不过现在真正患有社交障碍的孩子真的比较少。”徐主任说。
宝宝出生之后就存在人际交往。与父母有交往,与外界有交往。徐主任建议,首先孩子跟父母等家庭成员之间要有良好互动,当然父母要提供更多的与外界的交往机会。
独二代2岁进入社交圈
家长过分保护会使宝宝交往方式不自然
“现在的家长对宝宝社交越来越重视了。”浙大西溪园何晓勤老师说,独一代对于独二代宝宝的社交很重视。因为信息沟通快,社区配套完善,到了周末,几户家庭相约活动的情况在增多。“独一代常被关在家里,独二代2岁就已经进入社交圈了。”何晓勤说,独一代为独二代营造的机会很多。可是,为什么独二代比独一代的圈子更大,独二代的人际交往能力却没有得到明显的改善呢?
“跟家长不当的教养方式有关。”浙大西溪园何晓勤老师说。很多家长本身也是独生子女。“现在的家长存在过分保护的心理,导致宝宝交往的方式不自然。”何晓勤说,家长主导得太多,导致宝宝或者不坚强,或者存在过度侵略性。有的父母因自己工作忙,将孩子托付给老人。相对来说,老人对于宝宝的关注度更高。这样,孩子与他人交往的能力更得不到锻炼。
“所有的能力都应该多多锻炼,这就是所谓的‘用进废退’。”何晓勤的说法也在徐方忠这里得到印证。“成年人改变自己的行为,小孩的行为就会变。家长正确的育儿方法往往比教育孩子本身更关键。我有一个想法,在结婚之前年轻夫妇都应该学习正确养育观念。”
父母提供机会
让孩子自己拿主意
零点咨询公司董事长袁岳前不久在本报针对“独生代管理”开了一次讲座。在他看来,目前长大成人的“80后”、“90后”的独生代想象力丰富,但也存在动手能力不足、决断能力欠缺等问题。独一代究竟该如何培养?他建议家长们培养独生子女时要让他们更多地与其他小孩一起玩,在这个过程中建立起自己的角色,不能光依赖于亲子互动。另外,父母不能过多地替代小孩做决策,而是给孩子提供选择的机会,和孩子一起分析,让孩子自己拍板,这样这些独生子女长大后才不会成为没有主意的一代。
社交技能从宝宝抓起
老外正在复兴弹珠、跳房子、儿童足球等传统游戏
交往是发展儿童社会性一个重要途径。儿童只有在与同伴、成人的友好交往中,才能学会在平等的基础协调各种关系,才能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形成积极的情感,为将来正常地进入社会,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打下基础。因此,让儿童学会交往是独生子女家长义不容辞的责任。
据报道,英国一家智囊机构发布研究报告称,社交技能应从娃娃抓起,应当针对5岁~8岁的孩子设立社交技能课程,让他们学会愤怒管理、压力处理,教他们解决交朋友中遇到的问题,否则错过这个关键期,从小就缺乏社交技能的孩子长大后会出现行为不良、学习困难、社交恐惧等问题。
在国外,父母常让孩子扮演不同的角色,父母们配合孩子演戏,让孩子体验不同角色的所思所想,从而能更好地理解他人,在人际交往中取得主动的地位。经常和孩子一起相处、一起交流、一起玩,让孩子知道自己被爱、被认可,这是孩子与同伴、朋友交往时自信心的来源。父母的爱是孩子向外发展、探索外部复杂的人际关系时的指路明灯。
父母们还经常和孩子一起玩艺术,一家人一起玩拼图,烤饼干,画画;和孩子一起听音乐,一起唱歌,一起弹奏乐器;和孩子一起读书,向孩子问问题,让孩子改编故事或自编故事。
而最近,美国一些教育人士、父母和儿童发展专家正努力复兴一些传统玩具,包括弹珠游戏、“跳房子”以及儿童足球游戏等。通过举办各种游戏会议,开课讲授这些玩具的玩法,以及成立与这些玩具有关的俱乐部等。
他们表示,除了怀旧外,还有另一个很重要的担心,那就是随着传统玩具的日渐衰落,孩子们的想象力受到限制,与其他孩子的接触和互动也受到限制。此外,他们还希望能通过传统玩具,在不同年龄层的人们之间架起一座新的沟通桥梁。
在美国,越来越多的组织和研究机构为倡导这些传统玩具而努力。这些机构指出,大量研究表明,这些玩具对孩子有许多益处:它们不仅能帮助孩子发挥他们的想象力,而且还能帮助他们学习如何与他人相处。
在我开始之前,先请大家来看这么两个镜头,这都是我们在日常教学中比较常见的。
镜头一:区域活动开始,娃娃家人数已经满了,可一幼儿还是很想进去,不到别的区去,老师走过来,说:“你看,这儿的人已经满了,看看,哪个区还有空,这个区下次再来玩。”幼儿还是不肯走,教师半推半拉地将他拖到旁边的建筑区,边走边许诺下次区域活动时一定让他到娃娃家来玩。
大家可能会觉得,这个镜头很正常,我们平时也基本上都是这么做的,这位老师做的没什么错。那让我们再看下去:镜头一续:幼儿坐在建筑区中,一脸地索然无味,手中拿着积木,眼睛不时地往娃娃家瞟。
我们都知道,游戏活动在幼儿园中是必不可少的,是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自主选择,愉快地自我表现的地方。那么,大家认为镜头中的幼儿在原本应该愉快的区域活动中得到快乐了吗?很明显,没有!为什么?在这两个镜头背后,我们会发现,少了两个字——自主。
是的,我们的孩子缺少真正的自主。区域活动,本意是让幼儿自主选择的,在镜头中的孩子由于人数的限制,他的自主选择落空了。在实际中,由于各区人数的限制,每次选择区域的人数不可能和限制的人数刚好一致,这样就会导致有幼儿不能达成心愿,空有自主选择的条件而没有实现自主选择的机会。而在操作中,教师通常是分配任务及活动区或是担心幼儿偏区而采取轮换的办法,这样一来,幼儿连仅有的一点自主选择的机会也没有了。
其实,这样的情形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还有很多。就好比在户外活动中,教师组织幼儿玩沙袋,让孩子们想出各种玩法,看谁创造的玩法多。分散活动之后,教师把大家集合起来,讲评说:“刚才有的小朋友的玩法很好。有的小朋友虽然在玩,但是玩得不好。现在,让XX来告诉我们他的玩法。”讲评过后,幼儿们又纷纷玩了起来,不过,这次大部分幼儿围在老师身边玩,不住地演示他们的新玩法,有的还特意摆出姿势叫老师看,等待老师的表扬,教师对其中的几种玩法点头赞许:“我看到XX玩得和别人不一样!”还有一部分想不出新玩法的孩子则僵立在那儿苦思冥想或是开始跑动,于是老师提醒道:“你看别人都动脑筋了,你们动脑筋了吗?”其实,在户外活动时,幼儿原本是放松自己,在自主的活动中去发现的。马斯洛认为,在活动中,幼儿应该忘记了自己的过去和未来,只生活在此时此刻,他们完全沉浸、陶醉和专注于现在的时刻和眼前的情形,倾心于现在的活动。但是我们发现这类活动中幼儿的行为似乎更多是为了迎合教师的愿望,获得教师的夸奖,而不是出于自己的游戏需要。当孩子通过教师的行为和言语揣测教师时,那种本该属于孩子的自然的、自主状态被打破了。
归根结底,幼儿缺少自主折射出的是我们教师在观念上的问题。我们教师多从教育者、组织者、管理者的角度出发去想问题,没有站在幼儿的角度为幼儿考虑。我们所看到的,我们所给予孩子的这些自主只不过是老师的控制下无法实现的“自主”罢了,只不过是表面上的“自主”。
为什么幼儿会缺少“自主”呢?首先,这一情形的出现,与我国千百年来占统治地位的儒家思想文化有关。强调“师道尊严”,要求学生必须服从老师。在这种思想文化影响下,作为幼儿教师,要一下子彻底转变观念,是不现实的。
其次,没有把幼儿的需求放在第一位,而是从教师自身的需求出发。为了维护班级常规,活动效果等,老师制定了许多“规则”:如绘画时不准说话、不准随便动活动区材料等。对幼儿有太多的“不允许”。当幼儿有不符合规则的行为出现时,老师会采取种种措施将幼儿引到“规则”中来,可这样一来,幼儿哪里还会有什么“自主”可言呢?如镜头中的孩子,他要到人数已满的娃娃家去,违反了区域活动的规则,于是教师出面软硬兼施,不顾幼儿的意愿将其塞到了其他区,以维护区域活动的规则,至于幼儿对这个区是否感兴趣、喜不喜欢玩这个区,则不在老师的“规则”范围内。
现代幼儿教育急需我们把“自主”还给我们的孩子。那我们该怎么做呢?
一、让幼儿有自主选择的权利,并确保其选择能够实现。我们平时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是真当幼儿有了兴趣时,我们却无视于这种兴趣的存在,在开展游戏的过程中存在着这种忽视、干扰甚至扼杀、破坏幼儿“兴趣”的现象(尽管是无意识的)。这不是与我们的教育目标背道而驰了吗?就好比镜头中的孩子,他想到娃娃家去玩,就让他去嘛,为什么要硬生生地扼杀他的愿望呢?也许有的老师会说,这个区的人数已经满了,就不能去了。那我们为什么不能开两个娃娃家呢?限制每区人数,目的是为了保证活动的质量,但我们不能因此就剥夺了幼儿自主选择活动的权利。《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指出:应充分尊重幼儿选择游戏的意愿,在游戏过程中使幼儿保持愉快的情绪。想想,我们做到这一点了吗?
二、给孩子减压。让孩子有自主活动的权利。在提出平等对待幼儿、尊重幼儿的今天,为什么还要有那么多不必要的规则去约束、限制幼儿的行为呢?我们老师要把自主权还给孩子。在幼儿自发自主的游戏中,教师可以和幼儿进行有意义的互动,教师需要成为一个富有童心、能以平等的身份和孩子们游戏的大孩子。
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我们要面对的是具有三分之一确定性和三分之二不确定性的孩子,正是这些确定和不确定因素,使得每一个孩子犹如一本书,丰富多彩,变化万千,需要我们每位教师摆正自己和孩子之间的位置,以儿童发展为本,把“自主”还给孩子,和他们一起成长,和他们一起共同探索世界的奥秘!
相信《学会放手—自主比预设更有价值》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幼儿教师教育网”是您了解幼师资料,工作计划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yjs21.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园游戏价值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