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独生子女融入幼儿园生活

04-19

俗话说,手中无网看鱼跳。。在幼儿园教师的生活工作中,时常需要提前准备资料作为参考。资料的定义比较广,可以指生活学习资料。有了资料的协助我们的工作会变得更加顺利!所以,关于幼师资料你究竟了解多少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让独生子女融入幼儿园生活》,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现在的家庭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当上了幼儿园之后,往往不懂得如何融入集体的生活,那么做为家长如何才能教育自己的宝宝成长一个小小的社交家呢?

学会等待

现在大部分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通常孩子想要什么,家长基本是有求必应,有时候稍有不称心,孩子便开始哭闹,家长就慌了手脚,久而久之孩子性子就很急,情绪也难以控制。

解决之道引导孩子说出“下次改进行为”

第一次融入集体生活,孩子常会因为不会等待而遭遇推搡打架事件。建议家长不要马上说教,先认真倾听孩子的委屈,然后附和说:“哦,小朋友推你了。”先让孩子放松。

然后再进一步问孩子:“那小朋友为什么要推你呢?你下次会怎样做呢?”引导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时,马上表扬孩子:“真是乖宝宝,相信你下次一定会做得更好。”这样既培养孩子自己动脑筋,积极主动地改进自己的行为,这比家长直接告知说教,更不容易产生逆反心理。

家庭训练“延时满足”锻炼孩子的耐性

如今家长对孩子欲望的满足大致可以分为5种:延迟满足、适当不满足、超前满足、即时满足、超量满足。

对孩子要“延迟满足”和“适当不满足”,“经常处于‘即时满足’的宝宝,容易性格急躁、无法感受到幸福等”。而能够坚持等待、具备延迟满足能力的孩子,在成人后越容易获得成功和幸福。

家长带宝宝到游乐场所玩时,可以引导孩子学会等待、学会排队。上街时,当宝宝看到店里面有许多好吃好玩的东西时赖着不走,可以告诉宝宝,“今天没有准备好买这些东西的钱,过些日子再买”。不过,家长应对孩子提出的要求做出判断,决定哪些是可以马上满足的,哪些是需要再等的。倘若承诺的则一定要兑现,这样才会树立起父母的威信。

刚开始用延迟满足时,宝宝可能会哭闹不停,想方设法分散宝宝的注意力,并且让他明白哭闹是不起作用的。

学会宽容

在玩闹、游戏的过程中,小孩子难免会有身体碰撞,不少家长过于紧张,甚至教孩子“以暴制暴”,其实孩子可能“一分钟前打架一分钟后拥抱”,家长不如引导孩子学会宽容待人的道理。

解决之道“角色互换”舒缓宝宝不快情绪

“两三岁的宝宝正处在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思维发展了,但语言还没有发展好,想表达的内容用语言一时无法表达出来,情急时容易动手,甚至动口咬。”

宝宝之间发生矛盾,是这个年龄的特点,也是一个教育契机,这个时候家长应该教孩子多一点忍让和关心,这样别的小朋友遇事也会为你着想。事实上,只要孩子学会了宽容,他就会赢得朋友,才会真正体会生活的快乐。

如果孩子还是不开心,可以尝试着通过角色互换的方法,让孩子摆脱以自我为中心的不良想法。可以让孩子把自己置于别人的位置,设身处地地站在别人的角度来思考问题。

歪歪兔早教专家告诫家长,有时让孩子尝到一些吃亏让步的体验,反可锻炼孩子的克制能力。不要因为孩子在外吃了点亏,就怕这怕那,反而要多给孩子与同伴交往的机会,使之得到锻炼。

孩子就是在各种成功和失败的体验中成长起来的,当孩子被人欺负时,家长不妨在旁静静观望,让孩子们学会自己解决纠纷。如果小朋友不是故意,则告诉宝宝,宽容能获得大家的信任和友谊。如果对方实在做得太过分,危及到宝宝的人身安全时,再出手也不迟。

家庭训练别把世俗偏见传染给孩子

让孩子学会宽容,家庭环境必须温馨和谐,让孩子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中,形成稳定的宽容忍让的良好品质。

歪歪兔早教指出,孩子有小过错时,家长要善于包容,让孩子知道错误不是不可原谅的。对犯规的宝宝,虽然必须严厉批评,家长也应注意自己的方法方式,训斥、打骂不可取。可采用“一分钟批评”的方法来解决。即:只用一分钟时间解决问题,对事不对人。注意保护宝宝的自尊,不当众批评、指责,更不要揪着过去的错误不放。

歪歪兔早教强调,家长不要把世俗的毛病传染给孩子。父母最好不要在孩子面前以自己的眼光议论其他小朋友的缺点,这样容易让孩子对其他小朋友过于挑剔。相反,父母要尽可能表扬其他小朋友的优点,让孩子明白每个人都是有优点的,不要让自己的孩子产生一种以自己为中心的思想,这非常不利于培养孩子宽容的习惯。

父母尤其不要对某些人和事物有偏见,更不要把这些偏见在孩子面前表露出来,从而让孩子在潜意识里也受到这种偏见的影响,而对这些人和事物有偏激的看法。

当孩子的小伙伴来自己家里时,父母对其他小朋友的态度不要过分冷落,也不要过分热情,尤其要教育孩子尊重小伙伴,让孩子平等地与人交往。

学会分享

有的孩子在幼儿园交不到朋友,究其原因是不懂得谦让,老是独霸玩具不让其他小朋友玩,因此小朋友都不愿意和他玩。相反,懂得和别人分享的孩子,能交到更多的朋友,能收获更多的快乐。培养宝宝学会分享推荐宝宝看歪歪兔情智乐园的图画书《一起分享吧!》。

解决之道宝宝错了别惩罚,每次坚持替他道歉

当宝宝陷入争抢或独霸玩具的漩涡,父母要做的首先不是训斥宝宝如何学习分享,而是以适当的方式介入,以免宝宝互相伤害。

歪歪兔早教建议家长,可以和宝宝探讨解决问题的方式。当孩子们为了玩具打得不可开交的时候,先要让他们安静下来,然后对他们说:“你们俩都想玩同一个玩具,那应该怎么样做,才能大家都玩到玩具呢?”把问题抛出来,让宝宝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另外一个策略就是给宝宝多一些选择,让他自己决定究竟下一步怎么做。

歪歪兔早教强调,在宝宝成长的过程中,自我意识总是比他们的慷慨来得更早,这是宝宝发育的必然过程。如果家长强迫宝宝分享,只会让宝贝对家长及分享他东西的伙伴产生怨恨,内心产生更多不安全感,并不会因此变得更慷慨,反而会变得更小气。

当然了,如果是宝宝抢了别人的玩具,家长可以郑重其事地向对方道歉,并告诉宝宝,他抢了别人的玩具,让别人伤心了,所以应该说“对不起”。

告诉他这些道理后,也许宝宝不一定会说“对不起”,先不要强求他,每次遇到类似的事情家长不妨都坚持这么做,这样的处理方式既能给被抢了玩具的宝宝足够的尊重,也给自己的宝宝树立了榜样,即便没有受到惩罚但也足以让他明白他的行事方式是错的。

家庭训练玩交换游戏让孩子体味分享的快乐

家庭是学习分享的很好环境。对不愿意分享的宝宝,可以经常性地做一些交换东西的游戏。如果宝宝喜欢上一件属于妈妈的东西,让宝宝玩又不碍事时,妈妈就可以利用这样的机会,跟宝宝互换,以达到分享的效果。

公平和谐的家庭氛围里,父母做出好榜样,孩子会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表现在行为上。例如分苹果,先分给大家后再最后给自己;习惯饭桌上的好菜,先夹给爷爷奶奶。父母处处表现大方,经常拿出自己的东西帮助别人,会达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

建议家长,可以让不愿分享的孩子付出适当的“代价”。比如刻意让几个孩子大家聚集在一起玩许多玩具,而将其排除在外,使其孤立。这样当孩子有需要了,让孩子拿出自己的东西跟大家交换着玩,这样也就达到分享的目的了。平时可以多让宝宝玩轮流游戏。玩轮流玩的游戏,可以让宝贝体验分享的快乐,在潜移默化中学会分享。

不要以自己的方式来推断宝宝。“有的宝宝可能常成为被欺负的对象。这时候很可能觉得宝宝受了委屈,于是不假思索就要介入,为宝宝讨回公道。可是妈妈很快发现,其实宝宝自己并不是很在乎自己的玩具被抢,她看起来甚至似乎觉得这种抢玩具的游戏很有趣呢。”

妈妈还要注意以适当的方式评价宝宝,当父母给予别的小宝宝高的评价时,小宝宝可能会觉得不舒服,但如果妈妈对宝宝说“你看看,小哥哥把他的玩具给你玩,他对你多好。”这样说让宝宝体会到小哥哥的友爱,而不会让宝宝产生忌妒情绪。

Yjs21.Com更多幼师资料扩展阅读

独生子女的毛病多


1、“独我”行为。在孩子的心目中,家里的一切都理所当然是我的,好像从来没有感受到别人的需要。我的小床、我的电子琴、我的玩具、我的食品,好像没有什么东西不是我的。一个第一次随爸爸出远门的孩子看到火车茶桌上别人的食品拿起来就吃,就是一种典型的“独我”行为。

2、窝囊好哭。整天只与父母打交道,一切都由父母包办代替,失去了动手能力,也没有与小同伴竞争玩耍的机会,变得胆小窝囊、害怕困难,一遇到挫折、痛苦就会哭。这是由过度的保护形成的过分懦弱。

3、心理早熟。早熟并不是缺点,许多才华聪颖的人都是早熟的。独生子女的早熟具有“小大人”的特点。因为他没有与兄弟姐妹同级心理活动的交往,只得整天与大人打交道。爸爸为什么背着妈妈抽烟,爸爸妈妈为什么吵架,这些本不是小小年纪的人需要了解的事,他都了解,还参与意见。一个4岁的小女孩坐在沙发上评判爸爸妈妈争吵中的是非,让人听起来真要笑破肚皮,可孩子讲起来却一本正经。

4、肤浅的知识。独生子女看上去都比一般孩子懂事、知道得多,为什么说是肤浅呢?因这些本事、知识都是口头上的,并没有真实的体验,而且这些知识都是些非儿童性的道理、概念。用这些道理、概念作为与父母交际游戏的工具。一旦遇到实际问题就不起作用了。父母听孩子讲“大人话”可能喜得眉开眼笑,孩子的目的就达到了--用模糊的肤浅知识取悦家长。

5、神经质,喜怒无常。一不顺心就大哭大叫,发脾气扔东西,表面上非常主观执拗,样样事情自己说了算,否则就吵闹不休,而实质上是情绪不稳定,借机发泄。吵起来胆子很大,离开父母又非常怯懦。孩子所以形成脆弱的感情,是因为大人环境带来了孩子接受不了的刺激,孩子就像玩具一样的生活,得不到自然发展,加上父母不断“灌输”过沉的知识,这都对孩子神经系统的平衡带来危害。过多的“教育”、过多的刻板刺激造成了多得惊人的神经质孩子。

6、身体和心理的娇气。娇气往往只被人理解为行为上的撒娇、耍赖,其实娇气意味着软弱无能。现代家长往往忽视耐寒、吃苦、负重对孩子意志培养的重要性,这是人赖以生存的重要能力,可惜的是独生子女得不到方面的锻炼。有人叹息,“现在的男孩、女孩已经没有上一辈人刚强了”,这句话并不是耸人听闻。受了别的孩子的气就跑到家里向妈妈发火,老师要他冲洗厕所就哭鼻子,这都是没志气的表现。

7、性格孤僻。独生子女整天关在家里,与外界和小伙伴很少来往。见到别人家的孩子来了可能开心得不得了,甚至当小伙伴回去时会拉着对方不放手。独生子女心灵的孤独是生活天地狭小造成的。独生子女孤僻的独特性是好自言自语,好像成人一样罗嗦,经常反复思考一个问题,过了很久,还会向爸爸妈妈问同一个问题。这种追根问底的特点,可能反映了孩子的好学,也许反映了孩子思维的呆板和不易转移。

独生子女心理偏差的原因


我国计划生育的政策已施行多年,效果十分显著。现在家庭基本都是一个孩子,一般来说独生子女家庭经济相对宽裕,有可能为孩子提供较好的生活、学习条件。但孩子在家庭中地位独一无二,若教育不得法,容易出现一些心理偏异。

1、父母和祖辈的溺爱娇宠,容易使孩子变得自私,凡事先考虑自己的利益得失,从不知为别人着想。

2、对“独苗苗”百般袒护,长者不愿约束孩子,孩子在家庭这个最早加入的社会结构中,未能养成新生长辈、遵守纪委的自觉性,而是任性骄横,家庭成员关系颠倒,走向外部社会也不懂得尊重别人。

3、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为伴,幼时缺少与小伙伴一起游戏的集体活动,既不易养成与人协同合作精神,又缺少竞争性,所以社会适应能力差,可能形成孤僻、缺少热情的个性倾向。

4、在家里,父母代劳独生子女的许多本应自理的事情,使其易于形成依赖性,自主精神和自立能力都差,也缺少劳动自觉性。

5、物质条件好,孩子所要有求必应,忽视应有的思想教育,容易养成大手大脚、不爱惜财物的不良习惯。

6、家长望子成龙,请家庭教师、买钢琴、成天逼孩子认字、写作文、弹琴、习画、学外语,没完没了,孩子缺乏应有的游戏时间,会产生厌学情绪。

独生子女自私行为怎么办?


近年来,我国心理学界与教育界围绕独生子女群体优势及个性品质等问题异型了多项调查研究工作,尽管采用的理论、方法不尽相同,但以下的结论基本一面存在任性、怎么依赖性强等弱点。自私行为已成为独生子女中较为突出的道德缺陷。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影响最大的因素——父母的教育行为。而影响幼儿修改发展有两个突出的教育行为因素。一是家长处理品德的观点和方法,具体而言是对孩子的任性行为,文明礼貌行为等处理恰当与否,明显影响孩子个性的发展水平。二是家长越是不纵容、娇惯孩子,对孩子的成长越是有利;反之,对孩子过于放纵溺爱、甚至经常斥责打骂,对孩子的个性发展都会产生副作用。

自私行为作为儿童成长过程中一种不良的心理和行为表现,其发生和发展对儿童的身心健康和品德走向,将产生极大的影响。幼儿发育之初,一切行为意识大都来自于本能。当自我意识在幼儿心中开始萌发,并进一步强化后,往往会独占自己喜好的物品不准他人染指等。凡此种种,成为自私行为产生的心理基础。

面对儿童日渐膨胀的自私欲,父母若及时加以引导,孩子一般都能接受父母的劝戒并作出积极的反应。相反,若放纵溺爱,任其自流,无疑加剧了独生子女自私行为的发展。

在我们中国,独生子女家庭溺爱孩子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一.在有几个子女的家庭里,父母一般都格外疼爱第一个出生的孩子。随着孩子的呱呱堕地,父母的自豪感油然而生,并强烈意识到自己对孩子的安全、幸福所应负的责任。他们愿意牺牲自己的舒适和利益,去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而在独生子女的家庭里,父母更是将自己所有的钟爱与厚望都集中到了这唯一的一个孩子的身上。

二.现代的家庭里只有一个孩子,家长们普遍存在怕孩子学坏、怕孩子生病、怕孩子不成才等紧张心理,所以表现出过人保护宠爱及期望过高的教养态度。

三.现在的独生子女家长,大多数人都吃过苦,过了一些坚苦的日子,他们的儿童期及青年期,物质享受无无不及现在的孩子,当时的教育条件了相对较差。然而现在他们作为父母,都有一个想法: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过苦日子,愿意为孩子创造优越的生活环境及条件。所以他们宁愿委屈自己,去满足孩子各种需求,更有甚者,是满足孩子超出家庭实际承受力的种种要求。

要想纠正孩子的自私行为,让孩子成为一个身心健康,品德高尚的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培养幼儿们的合作意识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合作”作为一种生存方式,已起来越来越为为世人重视。合作意识不仅是现代人所必须具备的现代素质之一,也不过作为一个人所起码应当具备的人格品质。所以家长们应当加强对孩子合作精神和利他意识的培养,要让孩子懂得为他人着想,能体会为别人付出劳动的幸福。

二.树立父母的威信

在理解、沟通的前提下,要教育孩子尊重父母。不能让孩子从小养成随意对长辈发号施令、无理取闹的恶习。一个孩子若从小便藐视父母的权威,不懂得尊重辛勤养育自己的父母,那么他成人后便更不会懂得尊重别人。当然,要做到这点,需要父母有很强制意志力和心理承受力。

三.要戒除护短心理

当今独生子女的自控自律性比较差,做父母的就要善于听取别人对自己孩子的批评忠告,并注意观察孩子的一点一滴,要及时地把握时机地纠正孩子的错误,以免孩子小错不改,酿成大祸。

教育独生子女,是一个不断学习和探讨的过程。父母偶尔的错误不会使孩子受到严重的损害,只是有那些持续不断的、一贯的错误才会在孩子向上留下永久的痕迹。要避免孩子产生这种伤痕的办法是:要学会察觉危险信号出现及应该引起警惕的标志;掌握孩子生理、心理特点,懂得什么年龄段会出现什么情况并采取相应的管教态度。

虽然孩子是无法选择父母的文化、职业和家庭条件的,但我们的父母却能给他们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使孩子身心得以健康成长,这就是为父母者应尽的职责。

幼儿园案例分析:如何引导孩子融入集体


如何引导孩子融入集体

案例1

刚上小学的女儿在集体跳长绳时经常举起胳膊跳,老师怕绳子打到她,提醒她:“乐乐,把手放下!小心打到你!”两次提醒后,孩子还是依然如故。老师又说:“乐乐,把胳膊挨着身边放就好了,你看像某某同学那样!”孩子看了看,不高兴地到一边玩去了。类似的集体活动中,如果老师提醒她或者没把她作为榜样,她就退出到一边自己玩去。

案例2

小朋友们在玩丢沙包的游戏,乐乐被沙包丢中罚出场时,表现得特别激动,哭着不愿意离场,我们一再要求她必须遵守游戏规则,她就很生气地表示不想玩这个游戏了,然后到一边自己看花草去了。

孩子为什么从集体中退缩

1.“自我为中心”的心理特点,是造成孩子从集体中退缩的主要原因

“自我为中心”是学前儿童和小学低年级儿童客观存在的一种心理现象,它的主要特征是孩子还没有真正学会换位思考,不能站在他人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不能真正理解他人的观点和意图。案例1中,老师多次提醒乐乐应该如何做,并且告知这是为了避免被绳子打着,但乐乐始终不领情,最后还是从集体中退出。究其原因是乐乐缺乏换位思考的能力,不能站在老师的角度来理解老师的话语和保护她安全的意图;案例2中,乐乐哭着不愿意被罚出场,也是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表现,即她没能理解游戏规则是需要大家共同遵守的。她觉得要她按照别人说的做,或者遵守什么规则,她就不玩了。

2.强烈的“自我存在感”会导致孩子从集体中退缩

研究表现,4~6岁是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加速期,他们有着强烈的自我存在感,希望得到大人的注意、认可和称赞。同时对自己的认识偏向“乐观主义”,即对自我的认识比较乐观、积极,甚至会过分地高估自己,一旦她的自我存在感得不到满足,不良情绪和不良行为就会产生。案例1中,老师指出了乐乐的不足,更重要是用做得好的同伴进行示范,这带给她的感受是“你指出了我的缺点,我没有别人做得好,所以我不玩了。”下面我们还可以通过一个案例《不愿意继续参加家庭聚会的甜甜》来说明。

“爷爷,看看我的裙子!”5岁多的甜甜叫着,她正在参加中秋佳节的家庭聚会。“这个上面有小蝴蝶,小花……”甜甜的声音逐渐变小,因为她发现所有人都在关注她1岁的堂弟,堂弟在大人的鼓励下,摇摇晃晃正要迈出人生的第一步。没有人,包括最喜欢甜甜的爷爷,都没有注意她和她的新裙子。甜甜转身走进房间,把毯子盖在头上后走出来。她从毯子缝里窥视外面的情况,然后故意推倒堂弟,堂弟哭了起来。

拿下毯子,甜甜很快就看到了妈妈不快的表情。“妈妈,我看不见他,毯子遮住了我的脸。”妈妈坚持要她扶起可可,并立即向他道歉,可甜甜却不同意参加家庭聚会了。

在这里,甜甜表现出强烈的自我存在感,即我要被关注、认可和称赞,但问题是就连平时最喜欢她的爷爷都没有关注她,于是她要把毯子盖在头上,故意推倒堂弟,引起大家的关注,但得到的是批评和指责,于是她就不愿意继续参加聚会了。

3.缺乏交往技能也会导致孩子从集体中退缩

我们看下面的情境。

小区里有三个小朋友在玩“抓坏人”的游戏,小朋友A二话没说,直接闯入他们的游戏区域,说:“我要当老大。”结果,他遭到大家的一致反对,被赶出了游戏区,他失望地离开了。过了一会,小朋友B来到旁边,他在旁边专心观察,然后说:“你们好厉害哟,特别是你(指向小朋友c)。你们在玩什么啊?”c说:“我们在‘抓坏人’。“‘抓坏人?太好玩了,我爸爸是警察,我知道怎么抓。”c说:“你爸爸是警察,那肯定知道怎么抓,那你快来抓吧。”B顺利地加入了游戏。

A为什么遭到拒绝呢?他直接闯入别人的游戏区域,且要当老大,招致正在游戏的大家反感;而B则先观察三个小朋友在做什么,然后赞扬别人,最后还利用自身的优势“我爸爸是警察,我知道怎么抓坏人”这一有效信息,促使别的小朋友主动邀请他加入游戏。

引导孩子融入集体的策略

1.引导孩子学会换位思考,逐步摆脱“自我中心”的思维定势

学会换位思考是孩子平衡自身与同伴、与集体关系的前提。学会了换位思考,孩子就能理解自己抢玩具,别人会伤心的;集体的规则若不遵守,会让别人不愉快……换位思考能促使孩子有更多的亲社会行为。我们来看下面的案例《我要妈妈陪我玩》。

红红每天晚上都会和妈妈一起游戏、一起看书。可是妈妈今天晚上要写东西。妈妈在书房工作时,红红跑过去说:“妈妈,你陪我玩吧。”妈妈说:“宝贝,妈妈今天晚上要做事,没时间陪你玩。让爸爸陪你玩,好吗?”红红只好去找爸爸。没几分钟,红红又跑进来找妈妈:“妈妈,爸爸什么都不会玩,我就是要你陪我玩。你不陪我玩,我就不喜欢你。”红红的妈妈不知怎么办才好。

红红的行为很明显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的。这种思考方式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定会经历的阶段。妈妈不用着急,可以明确地告诉孩子:“妈妈今天有工作要做,如果不做完,妈妈会被批评的。”同时告诉孩子:“如果你不再来影响妈妈,今天完成了任务,明天就可以陪你玩了。要是反复缠着妈妈,妈妈会做得更慢。”

2.引导孩子逐步掌握交往技能,让孩子体验到集体生活的乐趣

交往技能包括倾听、表达、换位思考、问题解决、分享与合作等交往策略。良好的交往技能可以帮助孩子融入集体。家长可以尝试和孩子玩打电话、当小老师、为孩子录音等游戏培养孩子的表达能力。打电话游戏可以让孩子说说自己在干什么,描绘周围的环境和看到的事物等。当小老师是孩子最愿意干的事情了,可以锻炼表达能力,家长可以偶尔故意捣乱,让孩子思考怎样好好听讲。家长还可以将孩子所讲的故事、儿歌或唱的歌曲录下来重放,当孩子听到自己的声音时会很开心,会讲更多的故事。

3.鼓励孩子同伴交往,让孩子在自然后果中体验遵守规则的必要性

自然后果是指利用孩子违规行为所产生的自然结果,对孩子进行一定的合理的惩罚的方法。如当孩子在某一游戏活动中经常出现违规行为时,可以通过暂时剥夺其参与游戏的权利来惩罚他,目的是让他知道参加集体活动是要遵守一定规则的。我们看案例《我们不和你玩了》。

四个小朋友正在一起玩传球游戏。可F小朋友接到球后总喜欢在地上拍几下,然后再传给别的小朋友。K说:“不要拍了,直接传给我。”F在K的催促下,将球快速传递给了K,但接下来的回合中F又反复拍球。终于K和其他几个小朋友急了:“F,我们不和你玩了,走开。”K把球直接传给别的小朋友。F被排除在游戏之外,并且显得很失落。之后在家长的协助和同伴要求下,F答应遵守规范,和大家一起继续游戏。

F被排除在游戏之外是一种自然的后果。同伴间的相互约束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它有利于孩子走出“自我中心”的状态,站在互利互惠的角度来为对方着想,它为幼儿同伴间契约式规范的生成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交往技能的获得是需要反复练习的,多带孩子和同龄小朋友接触,让他自己去尝试,出现问题家长不着急,坚持原则,孩子慢慢就可以享受集体生活的快乐了。

案例:让生活走进课堂


新《纲要》指出,幼儿园教育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因此,幼儿园教育应从现实生活中挖掘教育资源,把各种教育内容与幼儿现实的生活联系起来。让生活走进课堂,将《纲要》的精神落实到教育实践中,这一点是我在开展小班主题活动中最大的感触。

案例一:

学期初,班上妍烨小朋友带来了一个盒子,盒子里装着几只蚕宝宝。刚开始,孩子们对于这些陌生的小客人非常关注,纷纷簇拥在蚕宝宝的周围,大伙儿七嘴八舌地讨论开来。

“咦,妍烨带来的这是什么呢?怎么这么可怕。”

“是毛毛虫吧,它们有眼睛吗?”

“哇,真可怕,这些虫子会不会咬人呢?”

“这种也不是虫子,它是蚕宝宝,我姐姐说它们以后会变成蝴蝶的。”孩子们困惑着、争执着。看到孩子们对蚕宝宝这么感兴趣,我顺势捕捉住这一教育契机,引导幼儿回家与家长一起收集有关“蚕宝宝”的图片资料。然而结果却出乎我们的预料,第二天全班只有两三位幼儿带来了相关的资料。没过几天,关注“蚕宝宝”的孩子越来越少了。他们的兴趣开始转移到别的事物上,不再谈论蚕宝宝的事情,只是偶尔到自然角去看看。在这种情况下,探索“蚕宝宝”的活动已无法延伸下去了,那些“蚕宝宝”每天依旧静静地待在自己的“家”里,默默地等待着、期盼着……

那么,孩子的关注点、兴趣点是什么呢?小班幼儿对蚕宝宝的兴趣在哪里?有什么具体的表现?主题的内容选择到底要如何把握呢?我们困惑着、思考着……在研讨中,我们逐渐意识到没有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不可能准确地判断幼儿的真实兴趣与需求。而要判断幼儿的真实兴趣和需求,就必须认真、细致地观察和了解幼儿。

案例二:

于是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们认真观察孩子的行为,仔细倾听孩子的谈话。在这当中我们果真有了新的发现:一断时间,中二班正轰轰烈烈地开展着“足球比赛”,赛场上小运动员的精彩表现深深地吸引着班上的孩子们,很多时候他们都会情不自禁地跟着呐喊、助威。看到孩子们个个跃跃欲试、情绪高涨,情急之下,干脆让他们也去试一试,孩子们争先恐后、个个都想上场参赛。虽说幼儿不懂得踢足球的技能、也不知道赛场上的比赛规则,可是孩子们依旧玩得那么开心、那么忘我。就这样,“球宝宝”的主题活动在这次无规则的赛事中产生了。紧接着,孩子们纷纷带来了各种各样的球宝宝,在玩球的过程中,他们又自发生成了一系列的探索、学习活动。孩子们给“球宝宝”取了许多好听的名字;为球宝宝请来了“打气筒医生”;跟球宝宝玩各种好玩的游戏;并且建立自己喜爱的“球宝宝娱乐馆”;当“球宝宝”遇到困难时,孩子们积极主动地尝试应用不同的工具去帮助它们、救助它们……这种种表现,是我们成人所始料未及的。在玩球的过程中,幼儿掌握了各种球的玩法,有的还能创造性地玩出一些新的花样。他们在活动中学会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会了探索与创新、学会了合作与分享。主题虽然结束了,可是我们似乎还沉浸在主题活动的过程中,孩子们形态各异的玩球姿势、孩子们在活动中的创意表现、孩子们的童真话语依然是我们津津乐道的话题,这就是孩子们带给我们的成就感。

从以上两个活动案例中我们不难发现,虽然它们都是来源于幼儿的生活,都是取决于幼儿的兴趣,但从活动的效果来看,却大不一样。我认为主要的原因在于教师在主题的选材定位上没能考虑幼儿的实际情况,只是凭自己的想像和主观臆断去判断孩子的兴趣,忽视了小班幼儿的年龄特征,从而导致了第一主题活动无法延伸。“蚕宝宝”之所以寂寞,是因为它离幼儿的生活很远,平时孩子与蚕接触的机会比较少,有的甚至从来没见过。而且由卵-蚕―茧―蛹―蛾这一复杂的演变过程需要比较长的时间,孩子们在一时间是无法感知到的。特别是对于年龄小、知识经验贫乏的小班幼儿来说,那就更为远之了,最终导致活动无法继续延伸,只能以“夭折”而告终。

过后教师在反思、探讨、观察的基础上,着重从生活入手,关注孩子的兴趣点,及时捕捉良好的教育契机,调整教育策略,力求活动内容更贴近小班幼儿的生活经验。事实证明,“球宝宝”的主题活动之所以能得以延续,顺利开展。主要因素是这些“球”就生活在孩子们的周围,在幼儿园、在家里、在游戏场他们每天都在接触,他们喜欢拍球、滚球、抛球、踢球……在玩球的过程中,时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而问题的产生便会促进幼儿主动去探索、去研究。因此,我认为,在选择主题活动内容时应时刻以幼儿的需求为出发点,关注幼儿的需要,特别是小班在开展主题活动时,教师应注意考虑到这一阶段幼儿的年龄特点,从生活入手,选择一些真正贴近孩子生活的,且具有一定价值的内容进行教育。从而让生活走进课堂,走进每个孩子的成长空间。

相信《让独生子女融入幼儿园生活》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幼儿教师教育网”是您了解幼师资料,工作计划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yjs21.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园生活教案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