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性”教育可以让宝宝更出色

04-28

父母重视孩子的教育,家庭与学校合作,可以实现教育的质量最大化!家长与教师之间要互相协助,及时发现孩子不良的习惯,帮助孩子改正缺点!那么,教师除了教学,还有哪些责任与义务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双性”教育可以让宝宝更出色”,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美国心理学家曾对两千余名儿童作过调查,结果发现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过于男性化的男孩和过于女性化的女孩,其智力、体力和性格的发展一般较为片面,智商、情商均较低,具体表现为:综合学习成绩不理想(特别是偏科现象严重),缺乏想像力和创造力,遇到问题时要么缺少主见,要么固执己见,同时难以灵活自如地应付环境。相反,那些兼有温柔、细致等气质的男孩,兼有刚强、勇敢等气质的女孩,却大多智力、体力和性格发展全面,文理科成绩均较好,往往受到老师和同学的喜爱。成年后,兼有“两性之长”的男女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里,更能占据优势地位。

这个发现印证了今日美国日益流行的一个崭新的教育思路—双性化教育。所谓“双性化教育”,是摈弃了传统的、绝对的“单性化教育”后应运而生的一种家庭教育新理念。

研究者认为,在教育幼儿时,过于严格、绝对的性别定型(即男孩只培养其粗犷、刚强等男性气质,女孩只培养其温柔、细致等女性特点),只会限制他们智力、个性健康全面的发展,进而可能令男孩过于粗犷、勇猛而缺少平和、细腻气质,无法学会关心体贴他人及拥有细腻的情感世界,令女孩过于柔弱、内敛而缺少勇气、自立精神,缺乏竞争心及刚强的心理素质,最终在社会适应、情绪调控、压力化解以及处理包括家庭在内的各种人际关系上,都劣于那些“双性化”的男女女孩。

可能因此缺乏独立性和上进心,放弃对事业的追求和对自己的严格要求,最终难以成材;男孩可能变得刚愎自用、难解人意、冷酷冷漠,或干脆成了工作狂,不仅在事业上难有竞争优势,在社交圈中也不受欢迎。

如何开展“双性化教育”,美国专家提出了如下建议:

1、鼓励孩子向异性学习

不论是男孩还是女孩,都应在发挥自己“性别”优势的同时,注意向异性学习,克服自己性格上的弱项,促进身心的全面发展和人格的完善。如:男孩多多学习女孩的细心、善于表达和善解人意,女孩则多多学习男孩的刚毅、坚定和开朗。

2、增加男女孩子接触的机会

孩子向异性学习应通过自然而然的接触,故应为他们提供共同交流、一起玩耍的机会。

3、不宜将性别特征区分过清

不少性格或行为特征(如热情活泼、独立自主、坚忍不拔、富有责任心、善解人意、无私善良等),应是男女两性都须具备的,不宜被视为某种性别专有,家长在培养孩子时不宜区分过清,而应兼收并蓄—这正是“双性化教育”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

4、顺其自然

在鼓励孩子向异性学习时,必须顺其自然,切忌威逼强迫,不然效果会适得其反。

5、避免走向极端

鼓励孩子向异性学习也要有“分寸”。要是男孩学过了头,就会显得“娘娘腔”;女孩学过了头,就会成为“假小子”—这自然就不是“双性化教育”的初衷了。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小编推荐

养育出色宝宝爸妈分工策略


都说男人和女人来自不同的星球,最新研究发现,男性与女性在对待育儿方面差异非常大,真可谓是男人左边女人右边。

爸爸和妈妈不一样的育儿大脑

男人和女人的大脑结构基本相同,但是在大小、厚度等方面稍有不同。一般来说,男人的右脑比较发达,女人的左脑比较发达,而左脑和右脑分别掌管着不同的能力区域。爸爸和妈妈在养育孩子过程中的沟通障碍就来自于这种差异,解决矛盾的办法有两个,第一,分配给爸爸更适合他的育儿任务。第二,更多的宽容和相互理解。

爸爸最爱看见宝宝的笑脸,妈妈擅长与孩子亲密接触。

在与孩子相处时,爸爸和妈妈各有擅长的领域。

对于爸爸来说,孩子高兴的表情是最大的激励,所以户外活动、游戏和洗澡这些活儿就交给爸爸吧。

孩子高兴和激动的表情能促使爸爸的大脑内产生一种物质——多巴胺,它能让爸爸的大脑兴奋起来,所以有活力的游戏或者是伴随着紧张感的工作比如洗澡,都是爸爸所擅长的。孩子越激动,爸爸越感觉受到鼓舞,因此更也愿意照顾孩子。

而妈妈比较擅长有亲密接触照顾行为,比如哄孩子睡觉。一方面,催产素会促使妈妈尽可能多地和孩子亲密,另一方面妈妈的肌肤触感也优于爸爸,这使亲密接触为妈妈带来更加幸福的感觉。

爸爸不喜欢常规的、琐碎的照顾行为,妈妈不擅长和孩子保持适当的距离。

男性荷尔蒙会促使爸爸不断寻求刺激和变化!他最不擅长的就是常规性照顾,比如哄睡、换尿布等,这些缺乏变化的日常小事会让爸爸感觉特别无趣。

和右脑型爸爸不同的是,对左脑型妈妈来说,和孩子保持距离是非常困难的,只要和孩子分开一会儿,她都会很担心。

对爸爸来说,孩子是游戏伙伴或竞争对手,而妈妈却更多地把孩子当成附属于自己的、需要爱的小生命。

对于爸爸来说,孩子不仅仅是自己照顾的对象,很多时候他都容易把孩子看作一起游戏的伙伴。另外,男性竞争意识很强,无论在什么事情上都希望分出个是非黑白,所以即使是面对孩子,爸爸也会心存一定的竞争意识。这种种表现都是男性睾丸素作用下的结果。

女性变成妈妈以后,体内激素会激发她养育孩子的天性。此外,妈妈喜欢通过肌肤接触来表达自己对孩子的爱意,因此总是喜欢怀抱着宝宝。

爸爸希望妈妈更在意自己,而妈妈却总是通过眼前看到的事情,来判断爸爸是否合格。

右脑型的爸爸通常不擅长语言表达,即使对妈妈心存感激,也很少用嘴说出来。再加上爸爸的竞争意识很强,他总感觉有了孩子之后,孩子妈就越来越不把自己放在心上了。

左脑型的妈妈常常看不到事情的整体性,而总是执着于发生在眼前的事,比如爸爸不听自己的话,不给孩子换尿布,他就不是好爸爸。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帮助妈妈照顾孩子会让妈妈对爸爸的评价大大提高哦。

爸爸觉得孩子差不多就行了,而妈妈却关心孩子一点一滴的成长脚步。

爸爸不太在意孩子成长的快慢,所以会以一种“差不多就可以了”的心态来守护孩子,不过也因此忽略很多细节,而不擅长语言交流的特点更让妈妈对此颇多微词。

妈妈总是提早把很多细小的事情都规划好、安排好,孩子每一步成长的脚步,她都不想错过。但是一旦妈妈订立的计划不能按照预期执行的话,她就会变得是非焦虑、烦躁。

父母互相抱怨top5

爸爸最想对妈妈说:

top1:“不要不停地说孩子的事情。”

top2:“对于我太冷淡。”

top3:“为什么莫名其妙地发火?”

top4:“就不能理解理解我工作的压力?”

top5:“总认为我帮忙做家务和带孩子是理所当然的。”

妈妈的大脑特点让她一看见孩子就忍不住产生幸福感,因此总是想谈论孩子的事,对爸爸的忽略也可想而知了。另外爸爸潜意识中常常把孩子当成竞争对手,所以受冷淡的感觉也更明显。而左脑型的妈妈总是单凭眼前发生的事情来评价对方的习惯也容易给彼此带来一些矛盾。

妈妈最想对爸爸说:

top1:“你不理解我照顾孩子的辛苦。”

top2:“凡事你都先考虑自己。”

top3:“你不听我的话。”

top4:“你完全不照顾孩子。”

top5:“你对孩子爱得不够”

大部分爸爸都不善于通过语言表达谢意,这应该是造成隔阂的最大原因吧!另外,爸爸大脑里的男性荷尔蒙会让他把孩子看成是与自己对等或者有竞争关系的人,因此不会像妈妈那样处处让着孩子。至于不听老婆话这一点,是因为男人的大脑通常无法同时处理几件事情,比如当爸爸在考虑其他事情时,他就听不到妈妈的话。

tips:男女大脑差异q&a

q:为什么女人容易察觉出丈夫和孩子最细微的变化?

a:女人的大脑边缘系统发达,所以嗅觉特别灵敏,她对各种各样的气味都非常敏感,因此很容易发现孩子和丈夫身体上的一些变化,而男人在这方面就迟钝一些。

q:为什么女人一边聊天还能一边做其他事情,比如“监视”爸爸的行径?

a:脑梁是连接左右大脑的部分。女人的脑梁较厚,因此可以一次性地、快速地处理所有的视觉、听觉信息,这让她能同时做好几件事情。而男人在专心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往往看不见、听不见别的东西。

q:为什么男人话没有女人多?

a:男人通常右脑发达,所以视觉解析方面的能力特别强,但是管控语言、数字化方面的工作的左脑却不发达。而女人左右大脑的大小差别不大,连接左右大脑的组织又比较发达,因此她善于充分调动左右大脑来进行对话。

q:为什么女人更擅长倾听?

a:威尔尼克语言中枢是大脑中用来理解对方语言的部分,女人的威尔尼克语言中枢的神经细胞比较厚,因此她比男人有更大的耐心来倾听对方的话。

tips:你究竟是左脑型父母还是右脑型父母呢?

来看看作为孩子爹妈的你们,到底是左脑型还是右脑型呢?不同大脑类型的父母,相处的技巧也不一样哦。

下面的9条特征中,如果你符合5条或5条以上,那么你就是右脑型人;如果符合5条以下,当然就是左脑型人咯!你属于哪一种呢?

1、吵架后绝对不会先屈服

2、不擅长和孩子相处

3、喜欢自己决定育儿方针

4、不在意一点点的失败

5、无论什么事情都想马上就得出结论

6、时间观念不强

7、觉得aa制计算起来好麻烦

8、不擅长背公式之类的东西

9、不喜欢用玩具逗孩子玩

右脑型爸爸vs左脑型妈妈:最普遍的类型,妈妈最好把想对爸爸说的话减半。

右脑型爸爸不善于倾听别人说话,所以妈妈和这些爸爸说话的时候,要看准时机。如果爸爸正兴致勃勃地做一件事情时,妈妈最好保持安静,但也可以告诉他:“等你忙完手上的事,我有话要跟你说哦。”说话时,妈妈有必要把想对爸爸说的话精简一半。另外,爸爸一受到表扬,大脑就会分泌一种物质,这可以让爸爸的行为更配合,所以如果妈妈想让爸爸做什么事情,最好先表扬他一下。

右脑型爸爸vs右脑型妈妈:两个人的性格都是大大咧咧、马马虎虎的那种,虽然不容易吵架,但是容易疏忽孩子的变化。

这种组合会有一种危险,就是很容易疏忽孩子细微的变化,比如身体和心理方面的。爸爸妈妈需要一起努力,更加仔细地观察孩子和了解孩子。妈妈可以记育儿日记,然后给

爸爸看,或者两个人腾出一些时间,一起聊聊养育孩子的话题,这样俩人就能越来越心细地发现孩子的变化了。

左脑型爸爸vs右脑型妈妈:数字报告虏获“奶爸”的心。

看到做什么事情都很粗心、马虎的妈妈,爸爸总是很烦躁、很担心,他们就是传说中的“奶爸”。他们看见妈妈手忙脚乱,不会给出语言的指示,而是不知不觉地伸手帮忙。如果妈妈能用数字之类的表现方式,把孩子每个阶段的成长情况报告给爸爸的话,他会很高兴的。

左脑型爸爸vs左脑型妈妈:两个人很容易因为小事起冲突。

两个人心都很细,都喜欢讲道理,因此很容易因为小事敌对起来。如果妈妈想让爸爸看到孩子可爱的模样,那么她可以把拍好的照片,用邮件或者彩信的方式传给爸爸,而不用说得太多。此外,两个左脑型的爸爸和妈妈都倾向于从眼前看到的情况出发,对对方做出判断,这样很容易产生误会。另外这一型的妈妈最好不要过于依赖爸爸,这点很重要。

可以让孩子受益一生的教育:礼仪品格教育


首先我们要问的是,什么是使孩子受益一生的教育?

大家可能心里面都有一个答案,也许有的父母很迷茫,为什么呢?现在很多我们这样的家长、朋友都会有这样一个心态,就是千万不能让我们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那么很多家长就带着孩子奔跑在各个兴趣班之间,英语啊识字啊珠心算啊钢琴啊美术啊等等。很多很多的兴趣班,甚至于到周六日的时候,本来休息日缺成了我们家长和孩子的一个共同受难日,太辛苦太累了。那么我们的家长有没有曾经问过自己,深深的思考过这个问题,学这些真的有我们所想的那么大的作用吗?

我们在说第二个问题,您认为幼儿阶段最重要的是什么,从我们的孩子出生到六岁这个阶段的时候,上小学前这个阶段,最重要的应该使什么呢?每个家长可能都会有自己的答案,那么我们先补着急来回答,我们往下看第三个问题。

您认为自己的孩子现在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哪些?请家长朋友们配合我罗列一下,有的家长会提出说,我的孩子会撒谎,比如说会骂人,再比如说孩子晚上睡觉的时候不自己脱衣服,早上不愿意起床,等等这样的一些问题,那我们看到我们的家长朋友在关注的问题是什么?是我们的孩子所谓的学习问题吗?使我们孩子这种知识技能问题吗?不是的,而恰恰相反的是我们孩子的行为习惯的问题,那么我们在看第四个问题。

你是否意识的我们自己的行为会影响到我们的孩子呢?您有没有思考过,我们的孩子之所以出现这么多的习惯问题,究竟使为什么?好,现在我们就看看这所以问题的关键所在:

我们认为通过对孩子进行礼仪品格教育,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就是使孩子有益一生的教育。

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可以让淘气孩子更聪明


没有一个孩子不淘气捣蛋的,但不能将此作为孩子的缺点,顽皮之中往往蕴含着创造,是孩子智慧发展的原始动力。如果每一位家长能正确地对待孩子的顽皮行为,进行科学指导,那么,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在顽皮之中激活和培养孩子的智慧,可能是孩子成才之路上的第一桶金。

建议一:让孩子在想象中发挥创造力。孩子小时候喜欢乱涂乱画,或爱无中生有,将向往的事栩栩如生描写出来,就是想象与创造力的萌芽。做家长的要允许孩子天花乱坠地想一想,和他谈谈,分享他的内心世界,也是很奇妙好玩的事。对于爱涂鸦的孩子,请勿禁止,不要对孩子的涂鸦做不必要的批评,“这哪里像狗?”“大笨象哪有紫色的?”等等。要训练孩子创作,就请他把自己心目中的树、屋、花、草画出来,不必规定花就是如实物般的样子。

建议二:让孩子充分思考。脑筋不去活动,不去思考,就会“生锈”。所以绝对不能让脑袋荒废,要培养孩子有思考力,就要让他们多想。能独立思考,才能自己处理事情,判断是非。因此,无需抱怨孩子犯错误,因为孩子可以在错误中思考及学习,锻炼和提高思考能力。

建议三:让孩子从错误中成长。家长不要介意自己的孩子常常犯错误,让自己生气。也不要埋怨孩子顽皮,浪费自己的时间。其实,孩子多碰钉,多尝试,也就有了更多的学习机会。正是经一事,长一智,条件是家长必须做出辅导,让孩子在碰钉子后得到启发,这个钉子就碰得有价值了。而且,由错误到正确,是一个很宝贵的过程。

瑞典的孩子可以很轻松地说性


关于儿童性心理的发展,有一项研究可为佐证。1974年,性教育专家芭翠夏巴沙洛柯琪前往瑞典,学习瑞典学校里实施的“强迫性”的性教育,试图了解这种对七八岁的孩子所实施的教育,是否比美国开放式的研讨方式更能正确传达性的知识。

她先请一群美国的二年级学生和一群同样年级的瑞典二年级学生描绘“婴儿从哪里来”和“他们怎样出生”的图画,然后请他们解说。

美国儿童多半从上帝的意志说起,说到吃某种类型的食物,甚至说到做梦。他们之中除了有一个孩子说“医生把妈妈割开,妈妈很痛苦”以外,没有一个孩子说到任何类型的男性角色。

瑞典的孩子则有明显的不同。15个儿童中的11个,描绘了因性交而发生的繁殖图;他们也理解避孕概念、分娩以及起源,而且在他们的图画中,父母和婴儿都在微笑呢!这项调查所透露的意思是:父母应尽可能“简单”、“诚实”和“清楚地”解答孩子的生殖疑惑。

安妮西班斯坦博士为了了解儿童的理解力,曾询问他们婴儿起源的概念。发现孩子往往能依照事实解说生产的事情,这可能使父母误解、困惑、甚至惊骇。如果你也担心孩子如此早熟,不妨改用“蛋”或“种子”的繁殖过程解释生产。蛋是大家熟悉的食物,种子是我们都知道——生长在土壤里的一株植物的起源,你应该可以说得很自在、很明白。

三或四岁的儿童对性的了解多半处于第一和第二阶段,其另一特征是:他们会热忱地爱上双亲中和他们自己性别相异的那一个,甚至对同性怀有嫉妒情绪。虽然他们不可能有成人的思想,但无疑地,他们已懂得“性”,能够表现温柔、挚爱和嫉妒——显示孩子所有的情绪都和成人的“性欲”有关联。

这个年龄的儿童多半好动(关于做人的“道德”原则,此时还没有发展),在床上时他们会企图靠近双亲,希望和父母一起沐浴,想看他们穿衣服,或者抚摸父母的生殖器。假如你碰到类似的情形,请不必对他大吼大叫,或眼露凶光,因为那只是好奇而已。只要你给他建立规章,孩子通常懂得分寸。

五到七岁之间,儿童对父母的态度可能会改变。他们放弃与母亲或父亲“结婚”的念头,决定与同性父母更亲密;此刻他们也开始认同——自己的男子气概或女子气质,而慢慢进入轻视异性的同性恋情。手淫在这个年纪是相当普遍的。若儿童公开抚摸自己的生殖器,那就是谈论它的适当时机了。此外,你还应向他保证那不是不正常的,并且解释那是人们私下才能做的事情。

妈妈合格孩子才出色


德国教育家福禄培尔说过:“国民的命运,与其说是操纵在掌权者手中,倒不如说是掌握在母亲手中。”可见,家庭教育中妈妈的重要性。但同时,家庭教育又是最易出现问题的教育,因为它首先是一种私人教育,即它不受社会和他人的直接的行政干预;其次它也是一种非正规的教育,因为我们的家长没有经过专门的专业训练。我们的家长作为一个教育者是自然形成的,合格与不合格、称职与不称职,都要成为教育者。而教师则不同,是要经过一定的训练和选拔才能有资格做教师的。而家长呢?你合格也得当,不合格也得当,都有责任承担起家庭教育的角色。有人说,我们的家长为孩子付出的辛苦要比外国的家长多十倍,而我们的家长所得到的回报却不及外国家长的十分之一。

究竟是我们出了问题,还是我们的孩子出了问题。是我们该反省的时候了!应该说作为家长,主动地了解我们自身的教育方式,提高我们对孩子的教育水平对于我们这些含辛茹苦的中国家长是何等的必要和紧迫。

当代家庭教育存在十大误区

教育学家通过调查发现,当代中国家庭教育存在十大误区:一是以分数论“英雄”,重分数、轻能力。二是家长不注重培养孩子的自学习惯。三是重身体健康,轻心理健康。四是父母对孩子过度期望并付出极大代价。五是不对孩子因材施教。六是违背孩子成长发展的自然规律。七是家长不重视自我学习。八是滥用惩罚,损害孩子身心健康。九是忽视孩子意志品质的磨炼。十是忽视孩子体育锻炼。

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方组成的终身教育体系。割裂任何一方的教育都是残缺不全的畸形教育,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国际型人才的需求要求我们在重视学校教育的同时也要提升家庭教育观念。

早期教育:家长须知1岁的宝宝可以做什么


整理了关于早期教育:家长须知1岁的宝宝可以做什么,希望对新手爸妈对早期孩子正确教育引导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孩子一岁的时候,爸爸妈妈老是会逗宝宝、让宝宝发笑。事实上,许多爸爸妈妈不了解,1岁的小宝宝会做的事情已经很多了。以下25件事,宝宝在一岁的时候就已经会做了,各位爸爸妈妈在平时的生活里可以经常和宝宝一起做。

1、眼神交流

在宝宝睁眼睛的时候,爸爸妈妈最好是能够温柔地凝视她。要明白,婴儿在很早的时候就可以识别别人的脸,孩子看着爸爸妈妈的时候,都在加深记忆。

2、语言交流

1岁的小宝宝,还无法讲话,可是已经学会了咿呀儿语。这个时候,爸爸妈妈可以说几句自己的“言语”,宝宝会敏锐的察觉到,时间久了,孩子就会变得活泼一些。

3、吐舌头

有实验表明,出生几天的宝宝就已经学会模仿大人简单的面部表情。所以宝宝会做的第一个表情,通常是吐舌头。

4、呵痒痒

笑声可以表现一个人的幽默感。你可以和宝宝玩一些小游戏,让宝宝能够愉快地笑出来。

5、照镜子

让宝宝对着镜子看自己。刚开始宝宝不知道他是谁,宝宝会想着冲“他”摆手和微笑。

6、共同分享

带宝宝外出散步的时候,可以跟宝宝讲一下周围的东西——“看,那是一只小狗!”、“好大的一棵树啊!”、“宝贝,听到铃声了吗?”让宝宝能够好好感受这个世界。

7、一起傻笑

小家伙喜欢和爸爸妈妈一起发出傻呼呼的声音——“噢咯”、“嗯哼”等,有时候还会有怪叫声。

8、爬“圈”

妈妈躺在地板上,让宝宝在你周围。这是最省钱的“运动场”了,这样的活动可以帮助宝宝提高协调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9、带宝宝购物

带孩子去超市逛逛。不同的面孔,不同的声音,不同的物品,不同的颜色,宝宝会觉得很新鲜。

10、陪宝宝一起歌唱

多学习歌曲,可以自己换换歌词,随时随地给宝宝唱歌,让宝宝听一些优美动听的歌曲,在音乐的熏陶下,可以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

11、提前预告

睡觉关灯前跟宝宝说:“睡觉喽!妈妈要关灯了。”让宝宝知道睡觉和关灯的关系。

12、做鬼脸

鼓起你的腮帮子,当宝宝摸你的脸颊,你就吐气;孩子摸你的时候,你就吐舌头;不时地变换方式,吸引宝宝的注意力。

13、触觉体验

用不同质地的布料(丝绸、丝绒、羊毛、亚麻布等抚摸宝宝的身体,让宝宝有新鲜感。

14、没事逗着乐

轻轻地对着宝宝的脸、胳膊或小肚肚吹气。

15、揉纸巾

如果宝宝喜欢从盒子里抽取纸巾,让他放手去做吧!纸巾是一个锻炼宝宝用手能力的好东西。你也可以把小玩具藏在纸巾下面让他找,同时要给予宝宝鼓励和夸奖。

16、躲猫猫

玩捉迷藏的游戏会让宝宝很开心。他会明白消失的东西还会回来。

17、越过障碍

把沙发垫、枕头或靠枕放在地板上,跟宝宝一起比赛爬过去。让宝宝赢,这样他才会更有积极性哦。

18、触摸物品

抱着宝宝在房间里到处逛逛,跟宝宝讲家里的东西,一边摸一边告诉宝宝它们的名字。

19、数数

数一数楼梯的台阶,数一数宝宝的玩具有多少个。养成一种大声数数的习惯,有助于宝宝语言能力的发展。

20、转圈举高

抱着宝宝像芭蕾舞演员一样旋转起来,把宝宝高高举过头顶,宝宝会觉得非常开心的。

21、踩水

在小水坑里踩踩,带着宝宝坐在草地上,不要怕脏。让宝宝感觉干与湿的区别。

22、颜色识别

选择一种颜色,跟宝宝一起找找什么东西和他的颜色一样。

23、穿衣游戏

让宝宝穿上爸爸的旧衬衫,看看宝宝是怎么做的。

24、影像时光

和宝宝一起看宝宝自己的录像,回顾他第一次洗澡、第一次翻身,同时跟宝宝讲讲那时候发生的事情。可以能增强宝宝的记忆力,促进宝宝语言能力的发育。

25、捕捉昆虫

和宝宝一起在书籍或杂志中认识昆虫(瓢虫、蟋蟀及蝴蝶)。

自信的宝宝可以“宠”出来


很长时间,很多做父母的都认为孩子是不能宠的,因为,他们认为孩子是会被宠坏的。可是,看看下面的两个小故事,你的看法也许就会改变。

“宠”子乐分享

·乐乐爸:你已经很不错了

有这样一位特别有意思的父亲,他特别宠自己的女儿乐乐,也特别欣赏她。在一次幼儿园画画比赛中,几个小朋友都画得不错,可他的女儿却画得乱七八糟,他满不在乎地笑笑说:“虽然他们画得比你好,可你的歌却唱得特别棒,每个人都有长处。画画你再练练,如果不行,就不画了。”这样一来,女儿非但没有压力,反而很快赶上了别的小朋友。还有一次,这位爸爸居然跑到幼儿园去说:“我的孩子可以当班长。”

实际上,乐乐不是特别突出,但他始终认为自己的孩子是最棒的,虽然不漂亮却有十二分的可爱。带孩子去游泳,孩子胆小不敢下水,他没有像有的家长那样强迫女儿,而是说:“爸爸8岁时都不敢下水,你现在才4岁,已经很不错了,让我们一起努力。”这样一说,孩子放松了,觉得自己真的很棒,结果很快学会了游泳。而遇到类似情况,我们经常会拿别人作榜样,硬让孩子下水,孩子相反则会受到惊吓。记住,孩子始终只是孩子,没有你想象中的坚强。乐乐很受宠,不想做的事就可以不做,没有任何负担。乐乐的独立性很强,性格开朗,自信大气。

点评:孩子有自信,比什么都强。每个孩子的资质都不一样,永远不要拿她跟别人比,而是要跟她自己原来比。这正是很多父母没有意识到的或没有真正做到的一点。这位父亲总能在女儿乐乐稚嫩的表现中找到可以表扬的东西,这种表扬不仅出现在她做得好的时候,而且也表现在她做得不够的时候,这种肯定悉心地维护着孩子的自尊。这样的孩子会越来越自信。

·翎子妈:去央视,还是凤凰卫视

翎子在周围朋友眼中是一个非常自信的女孩,当有人禁不住问她“你怎么这样自信”时,翎子总会讲起她小时候的故事。从小到大,父母都特别宠爱她,特别是母亲对她的“宠”更是“倾尽所有”、“不讲原则”的。她嫌自己个子高,妈妈说正好可以做模特;她一当众说话就脸红,妈妈说害羞是一种美德;大学时,她找朋友托关系给来校探望的母亲调到了一家好的招待所,母亲就此断定她是个当外交官的料;喜欢上文字后,她告诉母亲自己想当记者的愿望,母亲的第一反应就是:“以后准备去央视,还是凤凰卫视?”

凡此种种,“宠”到今天,翎子刚一毕业就在上海一家知名的媒体找到了满意的工作,她始终是个特别自信,特别阳光,有着无拘无束的性格,也很有人缘的女孩子。我们知道,这一切对于一个人来说是一笔多么宝贵的财富。

点评:“宠”孩子绝不是毫无原则的“宠”,在一些是非清楚、原则明晰的问题上是“宠”不来的,这里说的“宠”出来的自信,更多的是一种对孩子的尊重、相信、肯定和鼓励。这样的“宠”,多多益善。

“宠”子备忘录

·轩儿妈:有不足又有何妨

儿子不好好吃饭,以前的情况是我经常在饭桌上和他打对抗战,后来我也改变策略了,耐着性子说:“不错,宝宝今天自己挑了一勺,比昨天强多了。”而不是像以前一样说:“你看看某某把一碗饭都吃完了。”我只能让他跟自己比。两勺、三勺、半碗,儿子的自信心大增。

儿子不爱叫人,我没有像往常那样勉强他叫,只是摸摸他的头说:“妈妈小的时候也不爱叫人,你姥姥还说我很木呢!你可比妈妈大方多了,还会冲别人笑。”儿子一听,显得特别兴奋,居然不叫人还能得到表扬,如果叫了人岂不是更好?有时熟悉的人会善意地说:“这孩子可能内向,胆子有点小。”我笑笑说,其实他们老师说他是动能动,静能静,气质不错,然后摸摸孩子的头说:“气质不错的帅小伙。”儿子咧着嘴笑,能被自己的妈妈理解真是一件不错的事。

现在儿子的性格好了很多,在院子里散步,他居然主动和别人打招呼。因为我总是能找到欣赏他的理由,哪怕他在别人眼里有种种的不足,这又有什么关系呢?我们成年人还有种种不足呢,如果有人能赏识你,你就会很自信,何况孩子呢!

喜欢《“双性”教育可以让宝宝更出色》一文吗?“幼儿教师教育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宝宝班教育笔记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