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仿思维
小孩子学习东西主要在于模仿。他们的模仿能力是很强的,但只是简单地模仿。比如在课堂上,如果一个孩子说要去厕所,你最好确信他真的有这种需要,否则你班里的小孩子有很多都会提出这种要求。
单向思维
如果你教给孩子1+1=2,但你千万别认为他已经懂得2-1=1,因为他只能从左边推到右边,不能从右边推到左边。又如,两只同样矮而宽的杯子装着同样多的水,其中一只杯子中的水被倒入另一只高而窄的杯子里,那么让学生比较哪个杯子里的水比较多时,可能就会出现高而窄的杯子里水多的答案,因为这时儿童利用的只是他们仅有的直观经验。
形象思维
你在孩子简单运算的时候,知道1+1为何等于2对于孩子来说是一个质的飞跃。如果您说一支铅笔加上一支铅笔等于两支铅笔;一个苹果加上一个苹果等于两个苹果,他知道了1+1=2的道理,但以后他在算1+1=2的时候,也还是要借助实物的。经过形象思维的积累,他才能从一个一个的实物中提取出抽象的数字概念。所以在教幼儿学数学时尤其要注意,多利用直观教具,让幼儿自己从实物中得到抽象概念。
主次不分
有这样一个小笑话,杰克放学回家,母亲看见他满脸血迹,就问道:“杰克,你又打架了?怎么丢了两颗牙齿!”杰克急忙说道:“妈妈,牙齿没有丢,我把它们放在口袋里了!”可见,孩子完全没有搞清楚妈妈的意思,妈妈责备的是他又和别人打架了,他却说牙齿没有丢。从孩子的观念来看,牙齿确实没有丢。幼儿说话抓不住问题的关键,父母要保持足够的耐心来倾听。
单维思维
有一则故事,母亲教育儿子说:“凡是重要的东西都应该锁在箱子里,才不会遗失。”儿子记住了这句话。过了几天,母亲要开箱取东西,却怎么也找不到钥匙了。儿子连忙说:“妈妈钥匙在箱子里面呢!您说钥匙总该是重要的东西吧,所以我把它锁起来了。”可以说孩子只知道钥匙重要,而他却忘了只有钥匙才能够打开箱子。孩子的思维与大人的思维迥然有别。
皮亚杰曾将此阶段的儿童的思维特点总结为前运算阶段。学前儿童只能理解和运用初级概念及其间的关系,这些初级概念是学习者从具体实际经验中获得的,学前儿童不能进行可逆性的思维,不能掌握什么是守恒,不能进行真正的逻辑运算。
上图是一张美国加州小学统考数学部分的考试内容,主要考查学生的概念、步骤、解题、建模、数据分析、逻辑推理和表达。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在演讲中曾经说:“事实、证据、理性、逻辑、理解科学,这些是好东西。这些是你希望做决策的人具有的品质,是你要继续培养自己作为公民的品质。”
6岁的孩子已经开始对事物有比较复杂、深刻的评价了。他们能够从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逐步过渡,从事物个体发展到对于事物关系的理解,从依靠具体形象的理解过渡到主要依靠语言来理解。发达国家一直重视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通过课堂教学、小组讨论、推理作业等形式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那么,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到底有什么好处呢?
首先,逻辑思维与孩子是否喜欢学习有着极为重要的关系。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学习内容的加深,能否理解知识越来越依靠孩子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如果没有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孩子对学习的兴趣会随着知识的增加、学科的丰富和难度的增加逐步丧失,最终形成厌学、弃学的外在表象。这也是很多孩子在幼年时对外界充满好奇、对学习充满兴趣而长大后出现学习困难、厌学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
其次,逻辑思维与孩子的交流能力有很大关系。我们在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有的让人感到很难去沟通,有的则比较“讲道理”,其实这也是逻辑思维能力的体现。逻辑思维能力强的人,在解决问题和与人合作的过程中更加有条理、讲原则、能更清楚有力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从而更加顺畅的分析和解决问题。同时,逻辑思维能力是一个人判断力的重要方面,逻辑思维能力强的人更不易上当受骗,更容易从善如流。
逻辑思维是孩子日后学习写作和数学的基础智力。逻辑思维讲求从准确的概念理解入手,遵循正确的判断和推理的方法,用全面、系统的观点更理性、有效地解决工作、生活中的问题。现在很多大学生不知道如何写论文,小学生一写作文就头疼,或者数学成绩不好,其实都是受到了逻辑思维能力差的影响。
父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
1. 丰富孩子的知识
2. 利用想象打开思路
3. 让孩子经常处在问题情景之中
4. 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习惯
5. 讨论、设计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
6. 培养孩子广泛的兴趣
维尼之家未来会通过提供各类课程和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来提升学员们的逻辑思维能力,下面出几道测试题,如果你也答错了,说明在逻辑思维能力方面存在不足,那就来维尼之家参与学习吧!
关于学习习惯,应该是幼小衔接和新一阶段最重要的话题,我来总结下我的看法。
首先,要强调学习的出发点和目的。为什么而学习,这是影响孩子自主性、自觉性的根源。
从一开始就和孩子强调:学习的终点不是考试成绩,不是顺利升学,不是名牌大学,都不是,学习的终点,是让你自己成为一个能自立更生生存之外、还能照顾妻儿、回馈家庭、有用于社会的人,从更高层面上来说,是为了有资格选择自己的职业、生活方式,达致经济、时间、心灵自由。这些内容对7岁孩子来说有点玄,但经常通过各种手段逐渐让他们了解,还是有可能的。
学习的方法是追求高效率。首先区分自己喜欢的不喜欢的,自己擅长的和不擅长的;其次合理划分精力和时间,高效完成必须完成的功课,有多的时间花在自己喜欢的科目上。努力的目标是学科学习只占一部分时间,不追求精益求精,追求的是提纲挈领、抓住重点,掌握到一定程度就可以,梳理思路掌握规律摸索独有的方法才是目标;最后就是具体实施了,涉及一些细节,比如预习到什么程度,比如上课除了追随老师的思路,是否能自己掌握节奏,调整思维的密度,随时找到重点,达到不用时刻绷紧神经,轻松高效地掌握课堂内容的目的,比如遇到难点是自己深入思考好,还是询问解疑好,学会把握分寸,不轻易放弃独立的思考,也不穷钻牛角尖。
对待学校和老师的态度问题。对学校的评价和认知暂且不提。而老师有几个角色:
首先是学习的引路人和指导者,从这个角度来说,必须给以足够的信任和尊重,除非老师自己破坏自己的权威性和可尊重性;
其次是秩序的维护者和管理者,从这个角度来说,就和面对社会是类似的,主要靠自觉和自我要求,觉得对的事情就去做,觉得错的事情就不做,如果对老师的言行有所怀疑,可以自己思考、提出来和老师讨论、回家征求家长的意见,不要一味服从,也不要逆反对抗,在遵守纪律、集体主义、与人为善、塑造形象的同时,也逐渐完善自己的价值观、是非观,达成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一致;
最后是上级领导的角色,从这个角度来说,孩子和老师之间的交流,不可能是平等的,哪怕再强调民主、再和蔼可亲的老师,也是高高在上的。孩子有必要了解清楚老师的指令、意图、喜好、思路、习惯,尽量做到投其所好,表现需要表现的和可以表现的优点,提升自己在老师心目中的地位,争取更多的好感,获取更多的资源。
其次,要厘清学习的两大任务。
去学校要做两件事,第一,学习知识,包括学习学习;第二,学习如何与他人相处。这两点其实是互相渗透、相辅相成的。不论是学习学科知识,还是学习为人处世,道理都是相通的:抓住重点,有所取舍,坚持自我,保持特色。
有人提到小学低年级要不要看重分数,或者说纠正孩子的粗心马虎。我的观点是,课内问题课外解决,首先不要只看一个问题,其次不要等问题出现了再解决。从新一开始,就着力培养孩子的大局观,这首先要求我们家长不要只看眼前。刚开始知识少、好理解,同学之间能造成差距的,不是理解力、记忆力而是细致性或者说思维习惯,不重不漏的思维可以从很多方面来强化和训练,我非常反对刷题,靠熟练来保证正确。我的想法是端正孩子的态度就可以了,只要不是心不在焉毫不重视成绩,那成绩就说明不了什么。
与同学的交往,不是小事,关系到”第三人“的建立、行为习惯的培养、社会观友情观的形成、对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还有自我认知的逐步形成、自信心的加强、合作意识/竞争意识的养成,等等,都是影响深远的。尤其上实的环境相对更单纯,同学的年限更长久,如果能从小学开始交往到几个性情相投、志趣相仿的好朋友,那对孩子的好处是无法估量的。家长从一开始就要进行积极正面的引导,鼓励孩子友善、热情、随和、大方。
QQ之前在幼儿园有一些问题存在,过于执着于他自己的思路和要求,同学和他想法做法不一致时,他有些过于强势,影响了同学对他的认可程度。在读《亚历山大和发条老鼠》时,他体现出一种对"人人喜爱"的渴望。现在小学换了一批同学,我鼓励他吸取以前的教训,以交到更多好朋友为目的,不要过于自我。在保持自己个性的前提下,尽量随和一些,不求人见人爱,至少不要因一些细枝末节的技术问题影响到人际关系。
孩子从幼儿园到入小学,是人生道路上的第一个转折点。由于生活习惯上的骤变,以及课目的繁重,使许多小孩子在进入小学后出现疲劳、消瘦、害怕学习的现象。很多孩子进入小学后,开始兴致挺高,可几天下来就会发现,孩子总是丢三落四,不是把铅笔盒丢在家里,就是忘了老师让他带什么东西,老师上课讲了什么也说不出来,上学的兴趣也不大了;有的孩子特别胆小、孤僻,有什么事情也不对老师说,上课尿憋急了宁愿尿裤子也不举手请假;有的孩子不会听讲,不做作业不说,连基本的课堂常规也不懂,上课随便下位、说话、喝水,老师今天讲,孩子明天又忘。每天都有同学忘带书本和学习用具,还抱怨爸爸、妈妈昨天晚上没给他装进书包。有些孩子特别自私,自己的东西被别人稍微碰一下就要告老师,既不知道谦让,更不懂得关心别人;还有一些孩子则不敢跟别人说话,不会和同学交往。如此众多的问题,也引起了我们的关注。因此,幼儿园和小学的衔接工作很重要。家长应该为孩子顺利地向小学过渡作好一切准备。
幼小衔接工作往往会出视片面性,重知识准备,轻能力培养,只关注儿童认识了多少字,会做多少算术题,不关心儿童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及学习能力,不关注孩子独立生活能力、交往能力、挫折的承受能力等;只关注儿童的生理健康,忽视了儿童的心理健康。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人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能力的发展有一个关键期,在关键期内,儿童的能力易于养成,过了培养期和关键期,儿童能力的培养就显得特别困难。我们就常常看到一些父母,孩子上学了,还要一口一口给他喂饭;作业做完了,总是亲自帮他订正错误;还总是帮着孩子整理书包。只要孩子存在的地方,就有父母的身影。家长们经常找我诉苦,要我帮忙。其实反观做父母的这样辛苦,可孩子却越养越无能了。
做好幼小衔接工作,不仅仅是幼儿园单方面的工作,更是家长应该关注的问题,也是大家皆受益的主题。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可以使我们在教育孩子方面,少走许多弯路。
家有幼升小的孩子的家长,很多都想趁着暑期帮助孩子学习更多的知识,以帮助孩子能够顺利的进行幼小衔接。其实,除了学习知识,思维的培养也很重要。下面有培养孩子多向思维的三道题可供参考。一、一张四方形的桌子,如果锯掉一个角,还剩几个角?
出题者的用意显然是想迷惑解答者回答“3个”。而他提供的标准答案是“5个”。那么,是不是就只有这一个答案呢?
剩3个角也是可能的。沿着对角线锯开,同样符合题目条件。
剩4个角也是可能的。沿某顶角和其一条对边上的某一点锯开,剩下的是一个梯形平面。
二、晚上,一个房间里点了5支蜡烛,吹灭了1支,第二天早上还剩几支蜡烛?
问者的标准答案是1支,即被吹灭了的那支蜡烛。可是,如果是大蜡烛,到第二天还在燃烧呢?如果5支蜡烛都很大,那么剩下的应是5支蜡烛。如果燃烧的4支中有1支较大,到早上仍然燃烧,那么答案就是2支。
同样类推,3支4支也是可能的。
三、一棵树上有5只鸟,有人开了一枪,打死1只鸟,问树上还剩几只鸟?
简单的答案是树上没有一只鸟,因为其他的鸟被枪声吓跑了。
可是如果打死的鸟挂在树上呢?如果树上有一只鸟,尚不会飞呢?同样,雏鸟如果是2只、3只、4只呢?如果是无声手枪呢?
这些“如果”,都是不违反题目条件的,答案也都是正确的。问题的关键是通过许多“如果”来培养孩子的多向思维能力。开始也许孩子不会去“想”,家长可先举一例,再出下一题让孩子学着“想”。
要想让你的孩子更聪明,千万不要忽视多向思维能力的培养。
“我不冷..."
"胡说!这么冷还说不冷,我都冻得直哆嗦,你一定要再穿件毛衣!”
......
“宝贝,再多吃一点!”
“我饱了。”
“不行!才吃了这么点儿,怎么可能就饱了?你一定还没有饱,再吃点儿!”
......
“爸爸,我怕......"
"怕什么?有什么好怕的?一点儿都不可怕!你怎么那么胆小,没出息..."
......
"这水太凉了,不要再游泳了,赶紧上来!”
“我不觉得凉啊,挺舒服的。”
“我说凉就是凉!你赶紧起来,要感冒了..."
......
“明明是你不对你还生气!你有什么理由生气?!”
不知道这样的对话在大家做父母的和孩子之间有没有出现过。我回想自己的童年,发现这样的对话几乎天天都有,而且也不会觉得有什么不妥的地方。
一直到前两年我和我先生去参加了一个关于婚姻和家庭的营会,其中的一个讲题叫做“感觉就是感觉,感觉没有对错”时,我才醒悟到,原来感觉是自己的,是真实的。虽然这个讲题是针对夫妻关系的,可是我觉得在我们的亲子关系当中不也应该带入这种概念吗?对同一个东西或是同一件事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感觉和想法,这是多么正常啊。
可为什么作为夫妻一方,作为父母,我们那么不能理解和接受配偶或是孩子的不一样的感觉呢?做父母亲的,因为觉得自己是大人了,觉得孩子年龄小,不懂得正确判断,就一直否定孩子的感觉。孩子觉得“不冷”,父母觉得“冷”,父母就立刻判断孩子的感觉是错的并纠正。孩子对很小的事情感觉害怕,父母作为大人无法体会无法理解,只能强加否定,更甚者还带上嘲讽。想想看,作为孩子,虽然年纪小,有自己的感觉也是多么天经地义的事,却一再地不被接纳,不被认同,他们是多么迷惘,多么无奈,甚至严重的会不相信自己,会否定自己,压抑自己,变得无法正确认知和判断自己的感觉。
自从学习了这个功课都,我和先生都讨论并下了决心,一定要时时提醒自己在面对孩子有和我们不一样的感觉和看法时,我们的态度和做法。之前,我们也是和我们的父母辈一样,类似上面的对话也时时都出现在我们和孩子之间。现在我们改变了,比如,如果我们觉得天气冷,而孩子不觉得,我们会先接纳她的感觉,会说“你不觉得冷,是吗?”然后说出我们的感觉“可是爸爸妈妈觉得好冷呢!”这样让孩子认识到每个人的感觉是不同的,但是没有谁是对谁是错。如果孩子因为不觉得冷而不愿意多穿衣服而大人却担心着凉的话,我就会把衣服带着,她如果一直不觉得需要穿,就不要穿。比如孩子害怕什么,我们也会先说“你害怕它,对吗?爸爸(妈妈)知道了。”然后再想办法解释和引导她。如果孩子还是怕,那就接受,我们的孩子何必要如此无畏呢?很多事情等他们慢慢长大了,对这个世界有更多了解了,也就不再害怕了。
在这个过程中,我还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孩子在我做晚饭的时候跟我说她肚子饿了,而明明在一个小时前她才吃了她的下午茶点。这个时候,我会问她“你是真的肚子饿,还是只是嘴馋了想吃零食呢?”(因为我们家的规矩是吃正餐前不可以吃零食或是别的东西)如果她还是坚持说是“肚子饿了”,我就会说“我知道你的肚子饿了,但是现在快要吃饭了,你不可以再吃其他的东西。再忍耐一下,晚饭很快就好了。”认同孩子的感觉并不意味着顺从他们的要求。认同了孩子的感觉,之后再加以引导和教育。这样,同时也在培养孩子的同理心。
游戏名称:皮皮的一天
目标:符号认识能力的培养,掌握时间的表达法
活动材料:钟表卡片若干、钟表一个
内容:告诉孩子要来认识一个新朋友皮皮,了解他一天的生活状况。通过对每一个小钟表图的观察,让孩子说出什么时间皮皮在做什么,在自己的钟表上拨出相应的时间,通过这个环节告诉孩子,分针走下一步就是1分钟,走一格就是5分钟走两格就是10分钟,分钟的读法是“几点几分”。同时学会时间的比较,是早了还是晚了。
通过对时钟的认识和时间概念的引入,家长引导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关注做每件事用了多长时间。比如与幼儿一起计算每天起床后穿衣,洗漱,吃饭都用了多长时间,并做相应的记录,帮助孩子合理安排时间。
游戏名称:找规律
目标:图形评价能力的培养,根据图案的排列规律从多个选项中选择出合适的答案
活动材料:有规律图形若干
内容:比如以上图片,引导孩子逐一观察自己的卡片,找出每张卡片上图案的排列规律,并在给出的备选答案中选择出合适的图案,用彩笔标明。例如上图的飞机卡片,引导孩子先从横向进行观察,发现飞机从左到右也是由小到大,再从纵向进行观察,发现飞机从上到下也使由小到大的,按照这种规律孩子就能很快选择出答案。当掌握了寻找规律的方法后,他们就能更快,更准确地找出正确答案。
对于幼小衔接阶段的孩子来说,找规律这一游戏的难度已经上升到数字、颜色、大小三维的阶段,可以借此锻炼他们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链接
关于思维训练的误区
思维是什么概念,到底如何培养思维能力,对此不仅很多家长不了解,甚至还存有误区,为此,我们采访了沪上首家思维训练中心东方之星思维训练馆的许静校长。
误区一:思维训练不可捉摸
分析: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吉尔福特将思维能力纳入了智力结构的范畴中,提出了著名的智力结构理论。吉尔福特理论认为,人的智力是由120个智力因子组成,这120个智力因子分别负责人类不同领域的智力活动,智力活动的水平是由这些智力因子的发展水平来决定的。而影响这些智力因子发展水平的是思维内容、思维操作过程和思维结果。同时,他认为,思维能力是可以在儿童时期培养的,不过思维作为人类很潜在的一种心理品质,其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几个活动就能完成的,需要家长在日常生活中的引导,也是有培训方法的。
误区二:思维能力就是想象力
分析:很多家长都认为思维培训就是开发想象力的,其实这是错误的概念。在教育中,思维是一种考虑问题的逻辑推理方法,是孩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它好比是手上的工具,这种能力能让孩子得到更多的知识,和更丰富的生活体验。
误区三:优秀的孩子思维能力一定强
分析:现在的孩子一个比一个优秀,琴棋书画样样齐全,而孩子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却是家长往往会忽视的地方。除了拥有各种各样的特长,孩子是否拥有一个会思考的大脑也很关键,特长并不是优秀的代名词。也只有会思考的人才是主宰未来的人。
看看美国的孩子的幼小衔接
在欧洲和美洲的一些国家和地区,小朋友的入学年龄是5岁,也有一部分国家像美国那样将小朋友入学年龄定到5岁至6岁之间的情况,这样就大大增加了孩子受教育年龄的弹性。
在美利坚,一年级的小朋友有的是全班的学生在一起围成一个大圈坐;有一部分是一个班分成三三两两的小组,每组围成一个小圈排队做好;也有的班从一年级起,就整整齐齐地排排坐。不少人认为,一年级学生座位围成一个大圈的理由是,更接近于幼儿园,便于孩子过渡适应小学生活,老师站在圈子中间讲课,便于照顾到所有的学生。小学教室都布置得花花绿绿,国内人看起来可能更像幼儿园教室。但无论什么情况,一个共同的特点是活泼自由,学生一点不感到拘束,因此孩子们都很喜欢上学。
一些欧美的早教机构专家认为,学校不是训练场,老师要让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尤其是那些刚开始学校生活的一年级小朋友们,要让他们向学校生活的过渡尽量自然,不感到压力,从而喜欢学校和学习。教室的布置也要适合他们的特点,比如用彩纸剪成字母、图案贴在墙上,在彩纸上写上一些与课程有关的内容,如英语词汇星期一至星期日,画上一只钟写上几点,目的无非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美国等国家,一年级的小朋友们除了在教室里学习,老师还时不时的带着他们到游玩,领小朋友们熟悉学校,了解课外的知识。还有,还带他们参观公园、博物馆,访问社区邻里。在课堂上,老师也考虑新生的特点,教学方式灵活多样,以便培养起他们对学习的兴趣,从小养成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一年级老师在讲课时往往采取讲故事的形式,尽量讲得生动活泼,浅显易懂;还比较多地采用交流式的教学方式,即不是老师一个人讲,而是设法让孩子们也参与,比如向他们发问,让他们发表自己的意见并加以鼓励。一年级学生也有课外阅读,老师要求他们看一些浅显的书,如带图画的儿童读物,并在课上复述书中的故事,因此他们从小看和说的能力都比较强。
提醒:孩子如何度过幼小衔接呢?建议小学教室都布置得花花绿绿,让学生一点不感到拘束。学校不是训练场,要让他们向学校生活的过渡尽量自然,不感到压力,教学方式灵活多样,以便培养起他们对学习的兴趣。
相信《幼小衔接了解孩子的思维特点很重要》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幼儿教师教育网”是您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工作计划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yjs21.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小衔接的教育笔记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