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随笔:把孩子当朋友

05-07

不容争辩,当我们化身为孩子们的老师,我们需要经常分析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而教育笔记可以帮助老师总结课堂上的不足。你了解如何写出优秀的教育笔记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育随笔:把孩子当朋友”,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天的工作结束后,闭上眼睛,孩子们调皮、可爱的形象就在我脑海中浮现,他们激励我更加勤奋地工作。和他们在一起,总能让我忘记工作的辛劳和繁琐,让我想用一颗不泯的童心,进入孩子的世界,关注他们的关注,惊奇他们的惊奇,感受他们的感受,和他们共同快乐地成长。

把孩子们当作我的朋友,则是我与他们沟通的基础,也是他们是否愿意与我沟通的关键。因为我懂得:只有我把孩子们当作“小朋友”,孩子们才会把我当成“大朋友”。我很喜欢和他们在一起玩,有时他们也会拿出小“秘密”和我一起分享。时间长了,他们中有的小朋友就会走到我面前,对我说:“潘老师,我喜欢你。”有的则会突然跑到我身边,在我身上挠痒痒,又嬉笑着跑开;有时也会悄悄走到我身后,蒙住我的眼睛,让我猜猜他是谁……。虽然他们表达感情的方式不一样,但是那时候,我的心总是被一股甜蜜的暖流包围着。

恐怕世界上说话最多的一个职业就是幼儿教师了。和幼儿朝夕相处,每天都要不停地讲话,而用的最多的一个词,那就是“小朋友”。我认为,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们应该真正地象对待朋友那样对待孩子们,和他们交流,虚心征求和倾听他们的意见,赏识他们的优点和进步,从他们的视角去看待世界,用一颗童心去理解他们的行为,有了这种平等融洽的关系,才能与他们真正沟通,才会被他们所接纳。跟孩子们交流,我一般会蹲下来,看着他们的眼睛,认真地听他们倾诉,了解他们的思想,知道他们在想什么,做什么。跟孩子做朋友,用孩子的眼光来看待世界,让他们真正感受到老师在和他们一起玩乐、一起成长。

身为一名幼儿教师,只有心中有了孩子,有了对孩子无私的爱,才能真正感受到孩子最纯真的笑容,聆听到他们最稚嫩的心声。我发现在孩子们的世界中生活,跟孩子一起成长是一种幸福,而我,就是这样幸福着。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编辑推荐

教育随笔:当孩子摔倒以后


教育随笔:当孩子摔倒以后

户外活动时间到了,随着老师的一声出去玩啦,小朋友们争先恐后地往外奔。

在教室上拿玩具的我发现小朋友都在看着什么,我刚想出去,唐柏涵着急地走进来:“陈老师,快看哪!张哲文摔倒了。”我紧走去,这时张哲文已经爬起,他咧着嘴,看上去摔得挺痛的。我连忙检查他是否受伤。围观的小朋友却没有一人去扶他,去问候他一声。这些孩子,怎么这样没有同情心?我思索着,决定趁此机会开个讨论会。

回活动室后,当我问:“张哲文摔倒了,我们该怎么办?”孩子们歪着脑袋,眨着眼睛,我亲切地叫他们围坐在我的身边,让他们是怎么想的说一说。吴以诺说:“他的嘴都歪了,样子真好笑。”魏妤萱则说:“我想拉他,他自己起来了。”邱天辰却说:“哈哈,谁让他不听老师的话乱跑呢!”还有几个小朋友说:“是他自己不小心跌倒的,不是我撞倒的。”听着孩子们天真的话语,我没有肯定谁对谁错,而是给他们讲了一个故事《小黄鸭和小青蛙》。重点讲述了小青蛙受伤了,小黄鸭怎样说的,又是怎样做的……

小朋友们仰着小脸,静静听着,不用太多的解释,他们能明白故事的道理。反应最快,语言表达能力强的黄沐辰说:“老师,我知道了,我们要学习小黄鸭去关心帮助别人,刚才,张哲文摔倒了,我们应该扶他起来,摸摸他,问他摔疼了没。”听了黄沐辰的一番话,我心中欣慰,报以掌声。

这虽然是一件小事,老师只要艺术地引导点化,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日常生活中,利用故事对幼儿进行教育,比空口说教更有哲理性,且幼儿容易接受,这件事让孩子们知道:当他人遇到困难不幸时,我们应该及时伸出援助之手和拥有火热的心,而不该漠视旁观。

教育随笔:把快乐还给孩子


教育随笔:把快乐还给孩子

橙橙小朋友昨天在放学回家的路上,脚后跟被自行车夹到里。她妈妈再三叮嘱近段时间不要让他参加户外活动,为此,我对他格外关注。

今天户外活动时,我照例带领孩子们到室外进行律动和体育游戏,恩熙跑过来说;“老师,橙橙来上学了。”我看到橙橙,未加思索地对他说:“橙橙,你脚不好就不用了,坐在那花园边上看小朋友做游戏吧。”听了我的话,刚才还兴高采烈的他忽然脸色阴沉了下来,慢吞吞地转过身子,往花园那边走去……

橙橙的瞬间变化让我猛然醒悟;离开集体,他并不快乐!我迅速改变了想法:“橙橙,等一下!老师还要请你帮忙。今天的游戏请你当红绿灯,好吗?”我说。橙橙爽快地答应了。“红绿灯”是这个游戏运动量最小的一个角色,在游戏的过程中,虽然橙橙站在原地,但他扮演得很投入,看得出他很快乐。我决定,次后无论做什么游戏,都要跟橙橙安排一个合适的游戏角色,即使没有合适的,也要为他创造一个合适的角色。

很多时候,我们会忽视孩子的感受,在不经意剥夺孩子的快乐。如果我今天忽略了橙橙的变化,就不可能了解橙橙的感受,橙橙也就不可能享受到集体游戏的快乐。作为教师,我们一定要细致入微地观察孩子的变化,深刻体会孩子的感受,真正理解、尊重孩子,还他们快乐!

教育随笔:把机会还给孩子


午餐时间到了,王老师把菜拿到教室,说今天我们吃虾,我和王老师一起分好了饭菜,这时王老师开始帮小朋友剥虾皮,我问她为什么要剥,那么多虾等老师都剥完饭菜都凉了。她说孩子们不会剥,我马上制止了王老师的做法,告诉她,把机会为什么不让小朋友自己试一下。

每次吃下的时候,有好多的小朋友都会说:“老师我不会剥”,我说现在老师教你,请你拿起虾,先把虾头摘掉,再把虾腿摘下来,最后把虾身上的衣服脱下来,现在就可以吃了,孩子们都忙着自己剥虾。

后来我将这件事情讲给家长听,家长的反应就是我家的孩子肯定不会剥,这件事情给了我很大的感触,现在的小朋友的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家长的掌上明珠,一家人围着孩子转,什么事情都是大人包办,孩子的动手机会少之又少,有些家长是怕孩子做不好,干脆就自己包办,孩子在家就是衣开伸手,饭来张口。

其实世界上没有那个人做事情是一次就可以做好的,你不让孩子尝试去做的话,怎么知道孩子做得好不好,孩子的各方面能力都需要老师和家长去培养,而做家长的应该创造机会给孩子去锻炼,千万别剥夺了孩子的动手机会,只有把机会还给孩子,孩子才能得到锻炼和提高。

教育随笔:把游戏还给孩子


每天迎着清晨的阳光,站在门口迎接孩子们的到来,看着孩子们脸上的微笑,体会他们快乐的心情,是我最欣慰的时刻……

一天早晨,睿睿妈妈特别激动地对我说:“我儿子自从上了大班,每天早晨特别愿意上幼儿园,即使生病了也要来幼儿园,他说在家没意思”。

作为老师,听到这句话我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这充分说明了孩子对幼儿园的依恋,家长对幼儿园的信任。其实我知道他为什么喜欢上幼儿园,因为在幼儿园里老师都会带领他们做各种各样的游戏,有智力游戏、音乐游戏、表演游戏……孩子每天都是在游戏中学习、在游戏中成长,所以孩子在幼儿园中的每一天都很快乐。有时在路上看到背着沉甸甸大书包上学的孩子,看着他们的背影,我感到很心疼……

游戏才是孩子成长真正需要的。孩子在游戏中钻、爬、跑、跳,孩子的身体获得了足够的活动,促进了身体发育;孩子在游戏中要听老师讲解游戏规则、动脑思考,促进了孩子语言理解力、语言表达能力、动脑思考能力的提高;孩子在游戏中要与学着与小朋友和谐相处,促进了孩子人际沟通能力的提高和礼貌行为的养成;孩子在游戏中要处理与小朋友的纠纷、矛盾,促进了孩子问题解决能力的提高;孩子在游戏中的表现会得到老师的肯定、小朋友的鼓励,这就培养了孩子的自信心;游戏中的磕磕碰碰对孩子来说也是一种宝贵的成长资源,这些磕磕碰碰让孩子们懂得如何更好地保护自己……

把游戏还给孩子,把快乐还给孩子……

教育随笔:把孩子的优点放大


丁丁是个聪明的孩子,数学能取得优秀的成绩。可是在语文课上,总是走神,老师讲的听不进去。在一开始拼音的学习上困难很大,以至于在最后的拼音口语调研中没有过关。对此,和他家长联系了好几次,了解到他是一个比较慢热的孩子,在家总是懒懒散散,不愿学习,不想看书。孩子非要等妈妈下班之后才肯定做作业,不愿让爸爸辅导。家长对此也无能为力。这可怎么办呢?

放学之后,我也留了他几次,好言相劝,效果不大。在几次考试中,他取得的成绩都不太理想,有一次甚至考了不及格。就在这次考试之后,家长也意识到孩子语文学习的重要性,也尽量抽时间认真辅导孩子学习。我也和孩子单独交流了,孩子对自己的成绩也不太满意,愿意答应老师再认真些。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真的看到了孩子的一些进步,比如他愿意同大家一起读书了,虽然声音不是那么响亮。在课堂上,他虽然没有举手,但我也让他起来回答问题,起来朗读课文。这么几次下来,我发现丁丁朗读真的很有感情,声音也很好听。于是,我经常让他起来读课文,每次都大力表扬,在孩子们面前称他是我们班的“朗读状元”,这样他在课堂上也敢于举手发言了,学习也比以前有劲了。

之后,我发现他写字也挺工整的,我又反复表扬他是我们班的“写字状元”,进步特别大。这样,他也越来越愿意写字,课堂上的坐姿也越来越端正,眼睛也有神了。之后的几次考试,丁丁再也没有考过不及格及格了,很多时候都能获得优秀呢。我想,如果我们能将后进生的优点放大,他们就有信心有动力去学习,必然会取得进步。这样,后进生将不再后进。

教育随笔:把发言权还给孩子


在课堂上,总能见到这样一个场面:一部分幼儿踊跃地举手发言;一部分幼儿眼巴巴地看着老师,很期望老师提问却不举手;还有一部分幼儿坐在椅子上沉默不语。教学之余,我经常想:同样是同龄的孩子,为什么语言表达潜力有那么大的差别?为了能更好地鼓励幼儿勇敢地在群众面前表达自我的意愿或想法,充分指导、肯定他们的发言,帮忙他们树立自信心,克服不敢在群众中发言的畏惧心理。

在与孩子们的相处的日子里,我们大(二)班两个老师设计不一样的游戏与活动引导其他不怎样敢在群众面前表现的孩子参与进来,孩子们的表现潜力都有了较明显的提高。在此同时,我们努力抓住每一个随机教育或与孩子谈心的机会,让孩子们明白我们不只是他们的老师,还是他们的好朋友,其他的小伙伴也一样愿意做他们的好朋友!

经过一段时光的努力,大部分幼儿的在群众表现自我的欲望都有所增强,语言表达潜力也提高了不少。只有一位小朋友仍像是躲在一个的自我小空间里,他就是吴**。吴**很少说话,能够一天不跟老师交流,也不与小朋友一齐玩耍,性格显得有些孤僻。老师向他询问一些事,他则表现出一副不知所措的表情,不知如何回答老师,也拿不定主意该不该回答教师的问题。吴**与人交往的潜力很让我担心!于是,我们找到了家长,向他们询问了吴**在家的日常表现。吴**妈妈说,吴**在家很乖,很听话。我们推荐吴**妈妈在家也创造一些让锻炼吴**社交潜力的机会:如外出时与孩子比赛谁最有礼貌,主动向他人问好;比赛谁最勇敢能自我去问售货员买一些东西等等。但还没说完,妈妈就说:“他哪敢呀?他从来不都与陌生人说话的!”

听了家长的话,我们意识到了问题的所在:正因为家长过度的爱护与帮忙,孩子完全没有了自主意识。少了家人的提醒,孩子就不知如何独立去应对陌生的人、陌生的事情、陌生的问题!如果一向这么下去,孩子的未来将变成怎样样?他该如何应对学业的难题?如何掌握生活的技能?他会与人交往吗?这些难道是家长们期望看到的吗?孩子真的是从一开始就不愿意与他人交往吗?还是一向以来孩子的心声已由父母家人的过度爱护所“代言”?为了孩子的将来,我们真诚地呼吁家长们:把孩子的发言权还给孩子吧,让孩子做自我的主人!

教育随笔:怎样把孩子哄的听话


怎样把孩子哄的听话

1、真诚的理解倾听孩子的哭诉,表示老师非常了解宝宝想回家的想法。让宝宝相信老师会帮助他,从而建立对老师的依赖感。

2、积极的暗示用小鸡小鸭们上幼儿园互相快乐问好的故事,暗示孩子别人上幼儿园的时候是高高兴兴的,潜移默化地让孩子模仿这样的行为模式。

3、哭闹的安抚对于那些哭闹不止而哄劝又不起作用的孩子,教师不妨把他抱在怀里让他哭一阵,这样用不了多久孩子就会平静下来。

4、需求的满足对于那些极度思恋亲人无心活动的幼儿,教师不妨给他们提供一些和亲人有关的东西,比如美貌的照片。手帕等,满足他们的归属感和安全感。

5、温暖的触摸老师和孩子说话的时候,用手轻轻抚摩孩子的脸、手、头发等,通过肢体的接触让孩子感觉老师的善意,从而接受老师的关心。还有让孩子带一张照片,大家的照片贴在一起,组成一个“全家福”;允许孩子里带一样安慰物品来园,比如毛绒玩具等…方法太多了。

6、亲切的态度教师主动与幼儿打招呼,如果宝宝不愿意叫老师、打招呼,别强求,还要经常抱抱、亲亲他们,消除孩子的紧张心理。

7、用心的关爱孩子吃饭时要多鼓励,不会自理的幼儿老师可以喂他,让幼儿感知老师对他的关爱。

8、热心的帮忙幼儿口渴了及时给幼儿喝水;幼儿不小心尿裤子了,我们应该说:“没关系,老师帮你洗洗,给你换下来”。让幼儿切身的感知老师像妈妈一样亲!

9、亲切的迎接教师以和蔼的态度和笑脸迎接孩子,亲切地摸摸孩子的头、脸或者抱在怀里亲亲等,都可以使孩子紧张的情绪得到放松。

10、适时的夸奖教师要有针对性的夸夸孩子。如:“看,你的衣服多漂亮”,“声音真响亮”,“自己走着进来,真棒”等,这些都会让幼儿感觉到老师亲切、慈爱、喜欢他,不安全感就会消除许多,心情也会逐渐平静下来。

11、及时的表扬幼儿有一点进步,老师都要及时表扬和鼓励,如:对入园不哭不闹的孩子说:“真是好样的,并奖励给他一个小五星”;对自己吃饭、收拾玩具的孩子说,“你真了不起,”并竖起大拇指……让幼儿感觉到老师喜欢他,小朋友接纳他。

12、紧凑的活动给孩子安排紧凑的活动,减少孩子想妈妈的时间,从而有更多时间玩游戏,享受到与同伴玩耍的乐趣,渐渐地喜欢与幼儿园小朋友游戏,更想上幼儿园。

13、有趣的游戏教师可以给他们讲好听的故事,组织幼儿观看动画片,带他们到户外玩大型玩具,组织他们玩有趣的“开火车”、“拍皮球”等游戏,这些都可以吸引和转移他们的注意力,使他们沉浸在活动中,忘掉心中不愉快的事情。

14、积极的游戏节后孩子入园,心里想的最多的还是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在组织教学时避免提到家里人,不要玩扮家家之类的游戏,以免引发幼儿恋家的情绪。

15、情况的反馈在下午离园时,老师用简短的话语向家长介绍幼儿一天在园的情况,需要家长配合的及时介绍通知家长。如:幼儿一天在园的生活、学习状况;幼儿该天的作业,需要家长配合的注意事项等等。

16、家园的合作节后,孩子上幼儿园,午睡是入园不适应的难题之一。老师要多做家长的思想工作,让家长在家里调整孩子的生物钟,尽可能的按时起床、睡觉,让孩子在家里就适应上幼儿园的作息时间。

教育随笔:当孩子叫我“建敏”时


今天早上,我与往常一样早早的来到幼儿园,站在活动室门口,迎接孩子们的到来。老远就听到他们的说笑声,“王老师好,王老师好……”孩子们看到我都亲切的喊着。我依旧回应着“小朋友们好……”孩子们陆续来园,到自己喜欢的区角玩儿了起来,有的在捏橡皮泥、有的在插小花片儿、有的在画画、有的在看图书……。当有的孩子发现新大陆或自以为有成就感的作品时,会让其他的小伙胖们一起来探索或欣赏他的作品,看到孩子们在活动中不断的收获着、成长着,我的心里同样萌生一种成就感。让我不由得走到了孩子们当中,只听到正在捏橡皮泥的媛媛和萌萌说:“萌萌,你看王老师头上戴的头花多漂亮呀!我们一起捏一个漂亮的头花好吗?”萌萌低着头边捏边说:“好”。萌萌接着又说:“我知道,王老师家在哪儿住,我还知道她的名字,叫王建敏。”说完后,萌萌无意间抬起了头,这时,她才发现我正站在她的身边,顿时愣了一下,小脸涨得通红。我摸了摸萌萌的头笑着点了点头,萌萌低下头依旧捏着她漂亮的头花。但我心想却觉得有点儿诧异,萌萌怎么知道我的名字的?正在这时,我身后忽然喊了一声“建敏”,我回头一看,孩子们正在认真地看着图书,我静静地捕捉着每个孩子的表情,只见辰阳的头深深的埋在书的里面,这时,只听单昭鸿说:“是辰阳叫的”。辰阳听后头埋得更深了。

教育活动的时间到了,孩子们都随着我的琴声搬着小椅子坐到了自己的座位上,辰阳依然低着头。我叫了声;“辰阳,到王老师这里来好吗?”辰阳怯生生地走到我的面前,还没等我开口他就说:“王老师,我再也不叫了。”看到辰阳害怕的样子,我赶紧把他揽在怀里笑着说:“你想到哪儿去了,老师是想问一问你是怎么知道我的名字的?”这时,在一旁的萌萌再也按耐不住了,大声地说:“我知道、我知道,我听到郭老师经常叫你建敏”。辰阳接着说:“我经常看见你和郭老师手拉着手在一起,非常的开心,我知道你们是好朋友,她总是叫你建敏,我叫你建敏也是你的好朋友,是不是?”“是!当然是!很高兴能成为你们的朋友,我接着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名字,我们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我们平时为什么不叫他们的名字呢?”孩子们认真地听着。辰阳眨着眼睛说:“因为、因为他们是大人,对不对?”“对,因为他们是大人,他们会交给我们很多的本领,而且每天都要上班还要照顾我们,他们非常的辛苦。所以,我们要尊重他们,你们说,对不对?”辰阳略有所思的说:“我明白了,那我以后就叫你,建敏老师,好吗?我高兴地说:“好的。”.孩子们一听大声的叫了起来:“建敏老师”。我欣然答应了,孩子们快乐的拍起了手。

对于一个教育者来说,最重要的是经常细心的观察幼儿,只有不断地观察才能够走进孩子心中,才知道他们想要什么,要做什么。我们经常说老师是你们的朋友,我要反思自己真正做到了吗?孩子们时时刻刻想亲近老师,作为老师不要忽视他们的热情,要更多的了解孩子们的内心世界,让我们敞开心扉去亲近他们吧!

孩子们我是你们的老师,你们是我的孩子,我们每天都在一起生活游戏,我们一起分担忧愁,一起分享快乐,建敏老师永远是你们最好最好的朋友。”

感谢您阅读“幼儿教师教育网”的《教育随笔:把孩子当朋友》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教育笔记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教育随笔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