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做事情总是拖拉,怎么解决

05-08

孩子的成长是不可逆的,所以好的家园教育非常重要!教师需要在日常教学中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帮助孩子解决问题,并使其积极健康快乐地成长!那么,家园教育中有哪些是父母必做的功课呢?为满足您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小孩做事情总是拖拉,怎么解决”,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解决孩子磨蹭的办法:

一、排除无关诱因,让孩子专心做事;

二、加强时间观念,培养孩子把握时间的能力;

三、启发孩子的竞争心理,提高灵敏度,改变磨磨蹭蹭的现状;

四、管放结合,让孩子经受必要的锻炼;

五、让孩子树立信心,积极进取;

六、用自然教育法,让孩子尝到磨蹭的后果......

这些都是很好的办法,但是为什么我们很认同这些方法,但是做起来还是不给力,孩子还是照样磨蹭呢?我想用心理学的视角跟各位家长理一理,磨蹭的各种情况和解决思路。

首先,我建议大家带着这样一个思路看磨蹭,“我的孩子在磨蹭中的心理获益是什么?”

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开始看磨蹭的各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习惯性的磨蹭

如果磨蹭已经成为孩子的一种习惯。那家长就要看看:下面这些事情哪些你经常做?整天催孩子“快点”“快点”;天天叫孩子起床,帮孩子穿衣服穿鞋、帮孩子检查作业、帮孩子收书包;很少鼓励孩子做家务、很少鼓励并教孩子洗自己内衣;家长总是表现的很“强大”、很少让孩子给家长“帮忙”;当孩子经常慢的时候总会“提醒”;当孩子偶尔快的时候很少表扬;孩子业余时间都被安排的满满的,即使提前完成任务也不能做自己想做事......如果上面这些事你经常做,那孩子磨蹭就不足为怪了。

因为如果这样教育孩子,孩子从磨蹭里的心理获益实在太多了:磨蹭起床有人提醒我、磨蹭穿衣有人帮我穿、磨蹭快迟到有人开车送我去学校、磨蹭做作业有人帮我做、磨蹭收书包有人帮我收、磨蹭做家务家长觉得没什么“你的时间宝贵专心学习就行”、反正做完练习也不让玩,不如把时间磨蹭过去......

大家看是谁教会孩子磨蹭的?很遗憾,确实就是家长无意当中教会孩子的。

所以,看起来我们是在谈磨蹭的问题、习惯的问题,其实是在谈孩子自主性保护、责任感培养、亲子沟通的问题,其中每一个问题可能都需要专门去讨论。

下面只举一个例子,说明怎么纠正这种习惯性磨蹭,关于孩子赖床的问题。很多家长每天最头疼的就是叫孩子起床和睡觉,经常要经过这样的过程:请、催、烦、火、拉、代、送。

怎么纠正?

还是回到我们的核心思路,孩子在赖床的过程里有哪里心理获益,让我们先一步步中断他的这些获益。首先明确起床上学是孩子自己的事,他可以选择早起还是晚起,他如果选择晚起,就要承担因为晚起所要承担的风险和责任,比如迟到、老师的批评、同学的笑话等等。

他如果选择早起,孩子会得到父母的肯定和欣赏,父母会赋予孩子“早起的意义”,比如你习惯很好、你勤奋、你比爸爸都起的早等等,让孩子真正尝到“不磨蹭”的“心理甜头”,而不要经常评价孩子习惯不好、懒、不自觉......这除了让家长自己舒服点,没有任何意义。

我相信听到这里,很多家长会反驳,说现在夸奖孩子已经听不进去了,已经成“死脸皮”,甚至害怕如果孩子真迟到会导致孩子厌学。我不得不说,在第一次听到这两个疑问的时候,我觉得很惊奇,听多了之后觉得家长的误区实在太大,到现在我已经觉得中国的家长有这样的疑问才“正常”,因为在我们的“素质教育”体制下,很多家长真的是这样想的。

我希望看过这篇文章的家长朋友能够“冒险"试一试,这肯定不会导致孩子厌学,反而会极大激发孩子的自主性和责任感,责任和权力一定是在一起的。

关键的问题不是你每天叫不叫孩子起床、帮不帮他装书包、帮不帮他检查作业;关键是当孩子迟到被老师批评的时候,你有没有倾听孩子的情绪,接纳他的失败;关键是家长有没有耐心“允许孩子比你慢”;关键是家长有没有富余的能量,当孩子比你“慢”的时候,你还能真诚的给孩子支持和鼓励。

如果你始终觉得夸不出口,那可能提示,你自己所得到的支持和力量太少,就好像你告诉一个妈妈,“你要多鼓励多夸奖孩子!”有哪个妈妈不知道吗?都知道!问题是这个妈妈既要照顾孩子生活、又要管孩子学习、又要做家务、还要工作,哪有精力鼓励孩子?

只有天天嚼“牙”她可能才“活”得下去。这个时候,不需要有人“英明”的告诉这个妈妈:“你要多鼓励你的孩子”。她真正需要的是支持、分担和帮助,需要的是孩子爸出差回来跟妻子说一句:“你真的辛苦了!”。

所以,培养一个好习惯相对容易,而纠正一个习惯却难上加难。虽然赖床只是一个小例子,但是如果要纠正,每一个细节都很重要。比如孩子就是耍赖不起床怎么办、真的迟到了被老师惩罚家长如何反应、偶尔一次早起了怎么夸奖、孩子恐吓说不上学了怎么办等等。

第二种情况:心理问题倾向的磨蹭

每一个磨蹭行为背后都有心理获益,而这种情况的获益则更加麻烦。主要有几种:1、为争取权力磨蹭;2、为吸引关注磨蹭;3、为给父母价值感而磨蹭等等。

你可能已经发现,有的磨蹭是孩子希望摆脱父母的束缚、希望离父母远一点,如青春期叛逆;而有的磨蹭却是希望父母对自己更加关注,希望离自己近一点,如,妈妈刚生了个小弟弟。同样是磨蹭,心理需求是完全相反的,自然也将采取不同的方案。

前两种情况顾名思义比较容易理解,最不解的是第三种,“为给父母价值感而磨蹭”,听起来不可思议。

但在生活中,我们时常会碰到这样的案例:孩子连续三年复读,每次高考前都因大病考试失利;高材生去应聘,每次复试前都因迟到而错过多个高薪岗位;初一学生就开始厌学,天天在家上网玩游戏不出门等等。虽然这些孩子看起来都不一样,但是他们的行为里可能都有些病态的心理获益,而这些获益可能就是在长期不当的家庭互动中形成。

第三种情况:孩子就是慢性子

人格分为气质和性格,气质是先天遗传决定的,性格是后天教养方式决定的。

这种情况最怕的就是一个急性子的妈妈生了一个慢性子的孩子,可以想象,这个孩子的命运将比较“坎坷”,如果家长一直不了解先天气质的知识,那这孩子会一直“磨蹭”下去,无解。

当然,虽然我们整篇谈磨蹭,好像把磨蹭说成是一个“问题”,其实磨蹭是人保护自己的一个方式,我们成年人在碰到困难或不情愿的时候也会磨蹭,只是如果孩子已经形成一种磨蹭的习惯,那可能就是家长的教养方式在哪里出了问题,需要家长调整教养方法,让孩子学会更好的保护自己的方式。

分享结束,希望这个分享能给您带一点收获,从孩子表现出的磨蹭而看到他实质性的原因,针对原因来解决问题,那么磨蹭也就将不再困扰我们。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延伸读

小孩子做事情拖拉,如何改善


01

曾经听很多父母谈论过:“假如,你的孩子听到你吩咐他做事后,不立即照办,你会怎么做?”

说法很多,印象最深的是三种方法:

跟孩子数数,“一、二、三……”;

不再跟孩子争论,自己去把吩咐孩子做的事做好;

强制命令他立马照你的意思做,并让他承担不照做的后果。

之前,我对这个话题不想多谈。因为很多年前,我自己都是个孩子,只是观察爸妈如何教导我,并找爸妈教育时的漏洞,来让自己受益,而爸妈对我通常采取的是前两种方法。

现如今,当我遇到自己的孩子不立马对我说的话做出反应时,我才知道应该采取哪种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了。

“数到三”不解决问题的根源在于,他在你“数到三”之前,还可以继续犯错——至少孩子是这样认为的。

02

那是一个天气晴朗的周末,我和妻子带着儿子去乡下爬山。因为我平时比较忙,儿子大部分时间都是妻子在照顾,我想趁着这个周末多陪陪他。

中午时分,我们到达山顶后,找了一块绿草如茵的草地,坐下来休息、野餐。野餐进行到一半时,儿子手中的塑料包装袋被风吹到了十来米开外。

见此,妻子对他说道:“宝贝,我们不能破坏环境,赶紧过去把袋子捡回来。”

儿子坐在地上嘟咙着嘴巴,磨磨蹭蹭地就是不动。

妻子用手指着儿子,用命令的语气说道:“我数到三,快去给我捡回来……”

“一…”

“二…”

“三…”

儿子依然无动于衷。

妻子站起身来,脸上挂着一副要发怒的表情,伸手朝远方的袋子指了指。

儿子这才慢吞吞地站起来,哼哼着走过去将袋子捡了回来。

我没有说任何话,只是在一旁静静地看着她们母子。

下山的时候,我把原本替儿子拎着的背包背在他肩膀上,牵着他的手往山下走去。开始的一段路,儿子勉强能跟上我的步伐。

大约半个小时后,儿子的步伐明显慢了下来,最后直接站在原地不动了,将背包脱下来扔在地上,伸手想要我们抱他。

我一把拉住想要去抱他的妻子,用命令的口吻说道:“赶紧把你的背包捡起来,跟上我们的脚步,不然就把你丢在山上了。”

儿子丝毫没有顺从我的意思,直接一屁股坐在地上,脸上带着一副你不抱我我就不走了的表情。

我没有再理会他,拉过妻子快步朝山下走去。大约走了400米,确定儿子看不见我们后,我停下了脚步。不一会儿,只见儿子拖着书包,一边擦眼泪一边飞快地我们跑来。

这时,我向他解释了为何把他扔下不管的原因:

吃饭时,他没听妈妈的话立马去捡起袋子。

我要他捡起书包跟上我的时候,他没有立马照做。

03

晚上,妻子安顿好儿子入睡后,很生气地问我:“孩子还小,你怎么能这样惩罚他呢,万一把他累着了,或者在山上吓坏了怎么办?”

我说,儿子之所以听完我们的吩咐、不立马照做的原因,就在于你平时喜欢跟他数数,看似你赢得思考处理方式的时间,但更糟糕的是给了孩子思考应该怎么来应付你的机会。

他以后往往会有更多的机会为自己所犯的错误寻找借口,做事犹豫、优柔寡断的性格就会慢慢形成。这样做的最大后果就是,这会让他成年后极难取得成功——无论是哪个方面(是的,就是这么可怕)。

为什么孩子犯错时,你一定不要“数到三”?

数到三:意味着对于纠正这件事,其实可以讨价还价;

数到三:说明父母不马上回应或纠正,甚至会直接导致后期孩子对父母翻白眼或者直接顶嘴,变得更为偏激;

把孩子打到怕为止的做法,是最为无力的,因为和孩子建立的任何关系必须是基于信任和幸福感,而不能是因为“害怕你”。

其实,解决孩子犯错的方法很简单:

用正面强化和鼓励来温柔地哄他,建立起他自己的自信,养成立刻执行的习惯就好了。重要的是,你必须在此之前,发现他们的动力源是什么,这样会让你事半功倍。

如果这招不灵,你应该采取如下强化措施:

1.不要期望孩子自己想通,这个年纪的孩子是不可能有这样的觉悟的,说白了,这是他们的天性。因此,你首先应该拒绝再数“一二三”的无用做法。

2.当孩子出现这种情况时,你应该马上回应,进行纠正,态度要坚定,决不能因心软而松懈,那是在害他。

3.在纠正之后,将“我告诉过你了”这句话变成你常说的话,这样孩子会在今后你再告诫他时,认真听取你的建议(这个习惯的养成,非一日之功,但坚持就会一定有效)。

4.当孩子遇到困难时,你立即与他一起做出决策并付诸有效行动,这会让他逐渐对你产生尊敬,并以你为榜样。

另外,当孩子表现很好的时候,你要毫不犹豫地进行表扬,这一点与纠正他的错误,同等重要。因为,不能发现美好的事物,我们将会永远毁掉那些美好的行为。

拖拖拉拉、优柔寡断的孩子,长大后最大的问题往往是“没担当”,而其后果就是被人排斥,更不要说领导力了。因此,如果孩子有磨蹭的坏习惯,爸妈一定要帮他改掉。

孩子做事情拖拉怎么办


小孩磨蹭怎么办

1、家长首先要帮孩孩子认识时间的价值,制定互相监督计划

孩子做事磨蹭很大程度上也因为他还没有时间观念,他不知道时间对他来讲意味着什么。因此,培养时间意识,对磨蹭的孩子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家长要想办法使孩子认识到时间是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要想办法让孩子明白,珍惜时间就是珍惜生命的道理,可以给孩子讲一些古往今来的成功人士十分珍惜时间的故事,还可以在孩子的卧室里张贴一些名言警句来提醒孩子。

2、提高兴趣点 增加好奇心

做事动机不强,动力不够,才会磨蹭,一旦调动起他的积极性,磨蹭的问题也会随之解决。所以,家长要利用孩子的好奇心,使孩子增加做事情的兴趣。并且,适当鼓励幼儿去做某事,适时给予奖励。

3、让磨蹭付出代价

孩子只有在体会到磨蹭会给自己带来损失之后,他才能够自觉地快起来。因此,让孩子为自己的磨蹭付出代价,让孩子自己去品尝磨蹭的自然后果,不失为一个改掉孩子磨蹭毛病的好方法。比方说孩子早晨起床后磨磨蹭蹭的,家长不要急,也不要去帮他,可以提醒孩子一下"再不快点可要迟到了",如果他依然在那里磨磨蹭蹭的,不妨任由他去,不必担心孩子上学会迟到,其实我们恰恰就是要让孩子亲身体验上学迟到的后果,孩子如果真的迟到了,老师肯定会询问他迟到的原因,孩子挨了批评后,就会认识到磨蹭给自己带来的害处,几次以后孩子自然就会自己加快速度。

4、让孩子觉得"快得值",节约的时间由孩子自由支配

孩子只有感觉到做事快对他自己是有好处的,感觉到做事快是值得的,他的动作才能够"快"得起来。

5、增加计时性活动,增加紧迫感

缺乏适度的紧张感是许多孩子做事磨蹭的重要原因。所以,家长可以在孩子的生活中“制造”点紧张的气氛,让孩子的神经绷紧一些,使孩子的生活节奏加快一些。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可以给孩子的洗漱、穿衣、吃饭和做作业等增加些计时性活动。

6,利用“速度测定法”,感受“我可以快”。

记录单位时间里(如5分钟)能写多少个字,能做几道题目。然后算一算按这样的速度,做完所有的作业需要多长时间,结果肯定会使孩子惊讶:我能这么快完成呀!并且让她认识到“快得值得”。

7、为孩子营造一个集中注意力的环境

不是所有的磨蹭都是故意的,很多孩子做事拖拉,磨蹭是因为注意力不集中造成的。孩子的注意力很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旁边有什么好玩的事就会让他忘记在做的事情。孩子在学习的时候,要把写字台上与学习无关的东西都收起来。

8、善用小闹钟

用闹钟督促孩子做作业,有利于孩子快速有效的完成作业。在孩子使用闹钟前,有个孩子做作业的速度相当慢,总是一会儿喝水,一会儿玩橡皮,20分钟的作业拖一个多小时还不能完成。后来,孩子妈妈想了个主意,她每天根据孩子的作业总量和孩子做作业的效率,帮孩子估算出做作业需要的时间,然后让孩子在写作业之前先上闹钟,闹钟在孩子完成作业的期限前10分钟响。从这以后,这位母亲再不用在孩子后面催促“快点、快点”,闹钟是他最好的催促。

帮孩子改掉磨蹭习惯的注意事项

1、不能责备打骂。

很多时候这些简单、粗暴的方式并起不了多少作用,孩子看上去暂时好像是被吓住了,做事的速度加快了一点,一旦事件平息之后,孩子照样磨蹭依旧。

2、改善评价角度,少说“慢”;鼓励为主,正面引导

3、对拖拉磨蹭的孩子要停止催促,坚持表扬;多一些鼓励和奖赏

孩子做事情磨蹭的时候,很多家长喜欢喊,不断的催促,结果感觉是越催促,孩子的动作越慢,家长就更生气。

我们应该换一个思路:发现孩子做某件事情的速度快时,就表扬。表扬和鼓励比批评和指责能更有效地激发孩子的积极动机,孩子受到的表扬越多,对自己的期望也就越高。

小孩子做事情磨蹭,怎么改善


曾经看过这样一些科学研究:人大脑中的额叶使得人能够思考未来,同时也会让人焦虑。一些额叶部分受损的人,在失去计划能力的同时,也降低了焦虑。我猜,小孩之所以很快乐,大概部分原因就是他们的额叶正在发育之中,所以他们更多生活在当下,不必为未来所焦虑。

不过,我想我们也可以把事情转向另一个方向:在孩子的额叶不断发育之时,在他逐渐学会能预期未来之时,引领他对未来多一些好的展望,少一些坏的担忧。随时给孩子大大小小、远远近近的各种愿景,用美好的未来去一步一步引领他。

我们要用美好去教育,而不是用灾难恐惧和忧虑去教育。

当妈妈的都有体会,孩子一岁多时,你提什么他要什么,所以你说话要很小心,说“等吃完饭再吃雪糕”就会招来一通麻烦。这是因为他的大脑发育有限,他还不能预想以后的事,他时刻生活在现在。孩子两岁以后,才开始慢慢地预想未来的事。

一次女儿翻出好久不看的儿童歌舞光碟看。看了一阵,她自言自语说:“我好想上台表演啊!”不知为什么,每当听到孩子说她有什么愿望和期盼时,我都眼前一亮,好像看到了微小的火苗在闪烁。这些小火苗是如此的珍贵,让我为之欣喜。

我知道她心里还有其他各种美好的期盼:周末、去公园、去海边、过生日、养兔子、幼儿园毕业典礼、去美国找加菲猫、开蛋糕店、长大当妈妈……

每个孩子的心里都有无数个这样的小愿景。而让孩子拥有愿景,也正是我们大人所要做的事情,是一种教育。

孩子拖拉、磨蹭

很多家长都抱怨孩子做事拖拉、磨蹭,从小时候的穿衣吃饭磨蹭,到上学后写作业磨蹭。磨蹭现象,基本源于这两种情况:

消极抵抗(因为家长沟通方式不好、事情安排过程不民主等);

缺乏动力。就像过去我在《教孩子时间管理》那篇里写的,时间管理,归根结底是对目标、动力、兴趣的管理。

所以我们要随时给孩子各种小目标、小愿景:“快点收拾好,我们就可以在外面多玩一会儿”、“写完作业就可以带小白兔出去了”,让孩子知道,生活是有趣的,抓紧时间,就可以享受到更多乐趣。

孩子学习、做事效率低

有孩子学习效率低、做事效率低,也是因为孩子对学习本身缺乏长远的构想,他不清楚眼下做的枯燥琐碎的练习究竟是为了什么、要达到什么目的。如果我们不给孩子指出学习做事的愿景,孩子就像是在黑夜中行进,他不清楚何时能见到曙光,他甚至都不知道是否前面还有曙光,他自然会缺乏动力、行动迟疑。

比如说学琴。有天看到的视频中的音乐老师讲得真好。小孩弹琴,从一个音符一停顿,到两个音符、四个音符、一小节一停顿,这些枯燥的练习是为了什么?最后要达到什么样子?是为了最后他能连贯地弹奏一整段曲子,为了让他的音乐像小鸟一样一路飞过,无需担心下面的一段段栅栏。在孩子学琴时,我们要给他这样的vision,让他看到远景,这样他就不会被困在当下。

学习更是这样。当孩子整天都埋头为作业和考试而疲于奔命、无暇抬头看路时,他不仅身体疲惫、内心更是疲惫,因为他看不到全景和希望。

给孩子愿景,告诉他,每个音符、每个学习环节,都是一个晶莹剔透的小小的彩珠,我们要一个个做出来,最后串在一起,我们就有了一条美丽的彩链。

这样,我们仿佛就是把孩子从枯燥的现在中解救出来。当他看到了远景、看到了全景,他的现在就有了新的意义。

随着孩子长大,我们鼓励孩子去不断勾画更长远的愿景。

记得上初中时,我看到我哥考上了一所重点高中,很羡慕,现在我还清晰地记得当时在脑子里勾画自己也走进那所高中的情景。后来我当然真的考上了。然后我哥上大学了。第一个学期他回家,说一口标准得有些夸张的普通话,在当时的我听起来有些雷人。然后我就决心去北京上大学(上广播学院就不会轻易被他雷到)。后来我又有过一些其他的愿景,有的已经实现,有的正在实现(没有“没实现”这个说法)……

现在看,很关键的是,在我这头两个愿望实现之后,我开始相信我的愿望了。我很放心地想,只要我在脑子里picture过的景象,或早或晚,都会真的实现。我至今仍然这么想。我不知道别人怎样,至少我相信,愿景这个东西对我有效。

或许,正是这种信念才使愿景变得更有价值,而不只是一个随飘随过的白日梦。

所以,我们家长要启发、尊重、引导孩子的梦想和愿望,鼓励孩子去勇敢地追逐实现它们。孩子眼下这个不起眼的愿望其实不重要,让孩子学会展望未来、对自己有信念,肯于努力,这些才更重要。

当孩子一旦看到自己真的走进自己的愿景里了,他就增强了信念,于是,这个机制就开始对他生效了。

愿景机制生效,听起来有些玄,其实不神秘。它之所以有效,那是因为,当你经过认真思量、寻找、品味之后产生了愿景,并且对它有了信念,这时,你就会更专注、也更有力量。其他各种干扰,什么现实因素、境遇变化、玩世不恭、情绪问题等等,都只是小波澜,都无法淹没你通往愿景的道路。

有愿景,就有了愿力。

愿力可以强大得超越外界因素。这正如信佛的朋友所听到的那样——愿力大于业力,业力大于神通。

回头想想,人生就是这样一个奇妙的过程:年少时我们觉得未来有无数种可能,我们兴奋悸动。随着年龄增长,可能性在减少,这也意味着我们的愿景越来越清晰。比如,我现在很清楚我在未来的时间里,要做的,只是那么两三件事情。如此清晰真切,这让我感到很轻松、很踏实。

据心理学家说,我们每8小时的思考中,就有一个小时是关于未来的思考。看来我们都忙着在设计自己版本的未来世界。假如把这些个人版的未来世界汇合起来,把无数个小宇宙拼凑起来,那或许就接近真实的未来世界了吧。

而那,将是我们的孩子所生活的世界。

所以想一想吧,5年后、10年后、N年后,你的未来世界是什么样的景象?你在其中扮演什么角色?你正在做着什么?

行为习惯:孩子做事情总是磨蹭 怎么纠正


整理了行为习惯:孩子做事情总是磨蹭 怎么纠正,希望对新手爸妈对早期孩子正确教育引导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做事情磨蹭会变得没有效率,其他人也不喜欢和他一起共事,对孩子以后的生活和工作有很大的影响。所以,爸爸妈妈一定要及时帮助孩子改掉磨蹭的坏毛病。那么,爸爸妈妈到底要怎么帮孩子纠正呢?

1、给孩子一些奖励

在孩子表现好的时候要及时给予奖励,这些奖励可以是语言的奖励,也可以给孩子一些他们喜欢的东西。

2、不要溺爱孩子

许多的爸爸妈妈都很溺爱孩子,看到孩子的坏毛病之后会选择忽略。如果爸爸妈妈希望改掉宝宝的坏毛病,千万不能溺爱孩子,要及时帮孩子纠正。

3、适当训练

习惯都是慢慢养成的,所以改掉坏习惯也是需要时间的。爸爸妈妈可以多给孩子一些实际演练机会,比方说让孩子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如果顺利完成就会有奖励,如果没完成会有惩罚。孩子一定会喜欢这种演练的,这样磨蹭的坏习惯就会慢慢改掉了。

4、让宝宝意识到自己的坏习惯

有的不良习惯是自己无法意识到的,所以作为爸爸妈妈,一定要告诉孩子有什么坏习惯,让孩子明白他有磨蹭的习惯,另外,还要告诉孩子磨蹭会带来哪些不好的影响。

5、爸妈要时刻提醒孩子

爸爸妈妈平时要经常监督孩子,在孩子行为磨蹭时,要给孩子指出来,让孩子改正。爸爸妈妈的提醒是非常有用的。

6、让孩子感受下后果

一些时候说再多也是无济于事的,所以不管爸爸妈妈如何重复跟孩子说 “磨蹭不好”,孩子依旧不会改正。

所以要想孩子改掉这个坏习惯,最好是让孩子感受下磨蹭带来的苦果。比方说孩子早上磨蹭上课迟到,受到老师责骂;比如由于磨蹭,导致无法和小伙伴一起去游乐园。孩子如果尝到了苦头,就会知道磨蹭是非常不好的。

改掉坏习惯需要时间,爸爸妈妈要多给孩子时间,要多点耐心。只有这样,孩子才会成功改掉坏习惯。希望磨蹭的孩子都能够快些改掉这个坏习惯。

解决孩子做事情磨蹭的技巧


让孩子不再磨蹭的十大技巧,供家长们参考。

1、帮孩子认识时间的价值孩子做事磨蹭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还没有时间观念。家长要想办法使孩子认识到时间是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可以给孩子讲一些古往今来的成功人士十分珍惜时间的故事,还可以在孩子的卧室里张贴一些名言警句来提醒孩子。

另外,与孩子一起讨论磨蹭的害处也必不可少,家长要明确向孩子指出磨蹭是有害终生的坏习惯。

2、多一些鼓励和奖赏如果父母能经常对孩子说:“你如果再快一点儿就更出色了”,“你现在比过去有进步了”, “你看你做得多快”,“做得真棒,加油啊”,“真好,现在用不着老提醒你了”,这些真诚的鼓励是能够打动孩子的,孩子为了不让父母失望,下次做事就会有意识地提醒自己快点儿。

另外,当孩子做事的速度比以前加快时,父母还可以适当地给予一些物质奖励,比如带孩子外出游玩,给孩子买他想要的玩具等等。

3、让磨蹭付出代价比方说孩子早晨起床后磨磨蹭蹭的,家长不要急,也不要去帮他,可以提醒孩子一下“再不快点可要迟到了”,如果他依然在那里磨磨蹭蹭的,不妨任由他去,不必担心孩子上学会迟到,其实我们恰恰就是要让孩子亲身体验上学迟到的后果,孩子如果真的迟到了,老师肯定会询问他迟到的原因,孩子挨了批评后,就会认识到磨蹭给自己带来的害处,几次以后孩子自然就会自己加快速度。

4、不能责备打骂其实,对于孩子做事磨蹭,家长采用发脾气的办法是于事无补的,比如有的时候孩子做一件事比较慢,这时如果家长再在一旁火冒三丈,孩子便会越发不知所措,做事的速度反而变得更慢了。

另外,面对家长发脾气、责备和打骂,孩子的心理感觉一定不好,有时他就有可能采取不理不睬的态度,或者干脆故意拖延时间来表示对家长的反抗。

5、让孩子觉得“快得值”

孩子只有感觉到做事快对他自己是有好处的,他的动作才能够“快”得起来。比如做作业磨蹭的问题,许多家长在孩子完成了学习任务之后,经常给孩子增加额外的任务,老师布置的作业做完了,家长的一大堆作业还在那里等着。孩子心里很不情愿,但是父命难违,于是就想出了磨蹭的招数。

这个问题解决的最好方式就是,不要老对孩子层层加码,要把孩子节约出来的时间还给孩子,在孩子较快完成了任务之后,孩子可以用省下来的时间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情。

6、教会孩子必要的技能有些孩子做事磨蹭可能是因为他对所做的某件事动作不熟练,没有掌握操作的技巧,不知道如何合理安排以提高做事的效率,家长就必须教会他们一些基本的技能,比如怎样穿衣服才能穿得更快,怎样洗漱才能不浪费时间,怎样整理玩具才能取用方便。

另外,对于一些手部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比较差的孩子,家长还应当增加一些有针对性的特殊训练,以提高孩子的动手能力。

7、消除分心因素比如孩子进餐的时间可能正好是电视里播放动画片的时间,于是许多孩子会情不自禁地就边吃边看起来了,这样一来孩子当然会吃得很慢,这时,家长正确的做法应当是关掉电视机,或者把进餐的时间要么提前要么推后。

再如在孩子学习时,家长应当尽量给他创造一个较为安静的、不受干扰的学习环境,这时家长不要上网玩游戏,不要给朋友打电话唠嗑,不要不时地去问寒问暖,即使是在做家务也要尽量防止发出很响的声音。

8、拒绝包办代劳比如孩子早晨起床后磨磨蹭蹭的,家长由于害怕孩子上学迟到而急得不得了,可是孩子却在一旁依然慢条斯理的,因为孩子心里明白,自己动作磨蹭一点没关系,到时候妈妈会来帮我的,反正上学是迟到不了的。所以,要想让孩子不再磨蹭,父母就必须剔除对他的多余的关爱,让孩子远离对父母的依赖,更不能因为看孩子干得慢就包办代替。

9、巧用比赛法在运用比赛法时,可以有三种方式:

A)让孩子自己与自己比赛。家长可以针对孩子的某一个磨蹭毛病,帮孩子设计一张自己与自己“比赛”的成绩表,首先记录下孩子做这件事的最初时间,然后每天记录实际完成这件事的时间,过几天总结一次,促使孩子不断地提高自己。

B)让孩子与别的孩子比赛。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制定一个和他的同学比谁早到学校的计划,并监督孩子此计划的实施情况;也让孩子邀请同学到家里做作业,并进行一个比赛,看看谁做得又快又好,谁能得第一。

C)家长与孩子比赛。如比一比看谁吃饭吃得快,比一比看谁衣服穿得快,比一比看谁刷牙刷得快等等。总之,生活中许多你希望孩子干得快的事情都可以作为游戏的项目。

10、增加紧迫感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可以给孩子的洗漱、穿衣、吃饭和做作业等增加些计时性活动,做这些事情需要多长时间,事先与孩子一起商定好,然后要求孩子在规定的时间里保质保量地完成,孩子做得好就给予一定的奖励,做得不好就给予一定的惩罚。

儿童做事情拖拉的原因是什么


这是一个很普遍的问题,特别是很多幼小衔接和小学生的家长,更是为此而忧心焦虑,通常听的最多的就是下面这些话:

你的动作实在太慢了,快点快点!

你这样子以后怎么办?

再不快点我就……

你能不能快点写?你的同学都比你写的快,就你写的最慢,看你明天怎么向老师交代……

你不好好学习,将来扫大街!

然后下面是咨询中得到的:

你不知道啊,要是不催他,他可以一晚上不写作业,一直玩到睡觉……

不可能的,要是不监督他,他可以磨蹭几天都不刷牙,那牙肯定蛀掉了……

他会自觉?我才不相信!

不可能的,他可以一直饿着不吃饭……

有没有感觉上面的话很熟悉?虽然上面这些话不能覆盖全面,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家长过分的焦虑是孩子拖拉最大的成因!

拖拉的原因:

一、催、督促

孩子的动作并非像成人一样那么迅速,并且孩子并不知道拖拉某件事情的后果是什么,当家长正在催促孩子去完成某件事情的时候,他们或许还沉静在他们自己的专注当中,而此时家长过来打破了他们的专注力,他们就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去修复他们的专注力,花更多的时间去完成他们想完成的事情。

”学习“或”做某件事情“与孩子的内心之间没有形成一种良好的联系(学习兴趣),最后这种来自内部动力的联系被家长的焦虑和意志所切断,孩子的学习变成了为父母而学,而不是因为发自内心的好奇和喜欢而学。最后孩子也吸收到了父母的负面信号:父母怕我不如别人,父母怕老师的情绪!父母怕…… 于是我也怕……

人的精神胚胎天生是向上向善发展的,如果你不催不督促孩子,让孩子去经历自己行为所带来的后果,他们必然知道该怎么做。但是,目前最糟糕的情况就是:家长用外部动力取代孩子的内部动力!

所以越是督促越是催,孩子就越拖拉,这是因为他内部天然的动力被外部家长的意志所取代,没有谁愿意活在被监督的生活中;也没有谁可以在被监督中自然成长好!

二、父母焦虑的投射源于缺乏自信

曾经有过一个20年的跟踪调查报告,那是在一所幼儿园里给孩子们做智力测试,跟踪的就是那几个智力得分最高的孩子,当然最后是20年后这些孩子都非常的有成就,自信满满,个个名牌大学毕业,最后事业有成!可结果把当年的报告拿出来一看,真是不可思议,他们根本就没有给孩子们做什么智力测试,只是挑选了其中一些智力很平常的孩子, 在幼儿园里,他们的各方面都不是最出色的。

这个跟踪报告说明了:父母投射怎样一种信号给孩子,孩子就会往这面发展!你认为孩子很好,他就会往好的方面发展!你认为你的孩子很差,他就会往差的方面发展!

很多父母很焦虑,孩子这样拖拉,将来上小学怎么办?将来上初中怎么办?将来……

不要焦虑将来,要活在当下!要回头看,孩子今天的错,源于昨天父母的态度!越是焦虑的父母,孩子接受到的负面情绪就会越多,就越可能往这个方向走。如果你成天唠叨孩子、监督孩子这里没做好,那里没做完,接下来还要做什么什么,快点快点……那么孩子必然会成为一个拖拉大王!这就是焦虑的投射,你在把你的焦虑不断地投射给孩子,孩子接受到的是你的负面信号,自然无法独立成长!更不可能把拖拉的毛病改掉。

父母的焦虑,更多的,来源于自己整个人生的经历,好好的回忆自己的童年,我们那个年代,其实很多人都害怕老师,害怕失败,害怕不如别人。而”害怕“的原因,其实是因为我们的父母没有强大的内心力量,便把他们的焦虑投射给了我们,而我们又一次的把我们的焦虑投射给了孩子。可为什么一代又一代的人会如此焦虑呢?

我想起了一位家长以前对我说的一句话,她说:你什么都不给孩子学,将来他读书发现自己不如别人,会没自信的,自信会被打击的,老师也会不喜欢的……

自信是自己内心向上的一种感受!这种感受不为别人的看法或任何”风吹“所动摇!这才是自信!靠别人的认可来增添的自信,不叫自信,叫”为别人而活“! 因为自信应该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而不是掌握在别人手里!

如果你的自信或感受掌握在别人的手里,你必定不是为你自己而活!就如上面这位家长一样,他给孩子报那么多兴趣班,学那么多知识,原来都是为了别人而学,因为他害怕别人的评价!害怕老师!如果他根本就不在乎任何人的评价,我想他也不会发表这样的意见。

当年我们的父母告诉我们读不好书就会怎样怎样,老师就会怎样怎样,其实没谁会把谁怎样,能把你怎样的,只有你自己!

毁掉孩子自信的,往往就是父母的焦虑。原本一个不在乎别人情绪的孩子,被父母天天唠叨“你快点呀,你看谁谁都比你快多了,你这样下去怎么办……老师要说你的……同学要看不起你的……别人会笑话你的……

接着,孩子就开始注意并害怕别人的情绪了,老师会不会批评我?小朋友会不会笑话我?我这样做别人会不会说我……完了,好端端一个孩子,最后重蹈覆辙父母的轨迹,为别人而活了……

如果我们继续把这种焦虑一代一代的传递下去,最好的结果是我们的孩子也不会超越我们。(当然你要喜欢从物质经济角度上考虑,而不从人格发展的角度考虑的话,那么”爆发户“型的除外!)

所以,我们能做的,就是正视自己内心焦虑的根源,这只巨大的魔鬼!看着它!接纳它!理解它的存在!把它转化为我们的信心!变成我们人生的养分,让它成为我们成长的奠基石,我们才不会把这种焦虑投射给孩子!我们家长,也需要成长!

当孩子有了充足的自信以后,他就不会害怕任何人的情绪!不会害怕失败!更不会害怕自己不如别人!老师的情绪算个鸟啊?自信满满的孩子会想:不会!就学贝,我学东西很快的,我会学的比他们更好的!

这样的孩子会像没有焦虑的爸爸妈妈一样,对未来充满希望!自信满满!

三、父母不习惯放手,为了不承担后果,甚至事事包办

人的精神胚胎是天然向上向善的,我始终坚信这一点!所以我对孩子一直放手,在儿子以前的幼儿园的园长眼里,是放任。可谁都知道,我的孩子像是他们眼中被放任的孩子吗?

我不赞同任何惩罚孩子的观念,除了一点:让孩子承担自己的行为后果!其实这就是放手!也是很多人眼里的放任!

目前最典型的,就是家长不能忍受孩子写作业拖拉,他们用的还是老一套,督促和催!满满的”焦虑“塞满了孩子的大脑,他们哪里还有时间和空间去思考”这件事情不做的后果是什么“? 他们的满心全是反抗家长的压制!讨厌读书!讨厌学校!讨厌老师,甚至讨厌同学!

”放手“不是一种教育方法,而是人类本来就有向上的精神胚胎,让孩子做回自己,他就会自然的向上发展! 你的督促和催,就是一种压制,压制下的精神胚胎必定会扭曲!

不管孩子今天要写多少作业,还是他完全玩游戏去了,你都可以不用管。告诉孩子,到了9点你就睡觉,其他事情都不要做了,有的孩子可能就会睡不着,因为作业没做,他很可能会把作业做了再睡;而有的孩子,可能真的就不做了,刚开始几天他会觉得轻松,父母不管我,没关系,你就让他承担自己的行为后果,几天交不了作业,他必定要自己去面对, 而面对自己的行为后果,孩子必定会思考该怎么办,这就是孩子天然的内趋力,这种力量是每个人都有的、天然的。慢慢地,你会发现,孩子的自尊和天然的上进心会督促他去完成他该做的事情。当然,你也可以不信任他的这种天然的能力,那么你可以继续用你的”焦虑“杀死他的”精神胚胎“!

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孩子会在自由有爱的空间里成长到最后颓废掉! 这是不可能的!成长也需要时间,不要指望立杆见影的效果,人的一生都在成长,作为父母,我们也需要成长!

当然你也可以以爱的名义替孩子事事包办,完了之后你还可以加上一句:我不叫他刷牙,他就不去刷!

好象没了你,孩子就会一辈子不刷牙似的。(这里插个小话题,蛀牙和不刷牙没有必然的关系,父母有蛀牙的,孩子就是天天刷牙不吃糖,也会有蛀牙)

还有很多不起眼的小事情,例如吃饭啦、睡觉啦,起床啦……BALABALA……好象这些事情你不督促,孩子就一辈子不吃饭,一辈子不起床,一辈子不睡觉似的。完了之后你事事包办,等你包办习惯了,放不下手了,你还不觉得自己有问题,你会觉得是孩子太依赖你了,其实是你自己不愿意放手!

切记:不要用外部的动力(家长的督促)取代内部的动力(孩子天然的动力)!

四、父母没有以身作则

父母对孩子的延迟满足 同样是孩子”拖拉“的成因,常见的情况是:父母在上网(甚至打游戏啦打的火热时),孩子喊:爸爸……妈妈……过来一下……我要……5555555……我哭了……………………

结果父母还挂在电脑上下不来,要么不回答孩子,有的父母一直对孩子说:”乖宝贝,等一下哈……“结果等到天黑都木有来……

小孩作业拖拉,怎么解决


不知道您家情况是不是也这样?孩子写作业总是拖拉磨蹭,本来是一个小时就能做完的作业,却要花两个小时甚至更多;有些孩子边写边玩,一会喝水一会上厕所;有些孩子一个字写很多遍,写了擦擦了写,还有些没有家长陪同就没法按时完成作业等等……

面对孩子这种情况家长们使用的最多的是:催促、唠叨、提醒、说教、替代、无奈、生气甚至责骂……

当孩子拖拉的时候,如果我们一味地催促或责骂孩子,效果只会适得其反。这样不仅不能改善行为,反而破坏了亲子关系,并且也不能让孩子学会负责任,因为责任都被妈妈承担了。

我们说亲子关系是一切的基础,亲子关系不好了,我们说的话很难对孩子真正起作用,所以在这里提醒一下,在使用任何方法和工具之前首要的是拥有良好的亲子关系,

在改善孩子的行为之前,我们首先要清楚自己家孩子拖拉磨蹭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对症下药,才能从根本上去帮助孩子。

表面看都是拖拉磨蹭,其背后的原因各不相同。比如:有可能是因为条理性差;也有可能因为学习有困难;还有可能是没有时间观念、注意力不集中、追求完美或故意磨蹭等等,

面对孩子的拖拉磨蹭,我们要关注于解决方案,具体有针对性的引导帮助,而不是一个劲的要求催促。

如果孩子没有条理性,如:找作业就需要半天,不知道先做什么再做什么,写作业的时候,文具准备不齐全,要用的时候才慌慌张张去找,一会削铅笔,一会找橡皮,这样写作业就会费时间。我们可以引导他做好写作业前的准备,按事情的轻重缓急分出优先级。

如果是没有时间观念,就需要帮助孩子做好时间管理。

关于时间概念,可以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把大块作业分成小块,把大目标分解成一个个小目标。

如:把当天所有的作业列出来,语文、数学、英语各有哪些,让孩子预计每门作业分别需要多长时间,一共需要多长时间,开始时帮助孩子计时,慢慢调整钟表时间和心里时间的差距。让孩子清楚"半个小时"究竟有多长。

还可以用分钟计时训练,如:计1分钟看能写几个汉字或算几道囗算,然后3分钟,5分钟,10分钟…这样慢慢的,孩子就有了时间概念,同时也会提高速度和专注力。

也可以引导孩子用画图的方式直观的感受拖拉磨蹭与专注写作业之间的时间差距。

这个图的意思是:比如做完一门作业,从开始到结束,如果在做的过程中一会儿发呆,一会儿画画,一会儿打电话,一会儿看书,一会儿吃东西,一会儿上厕所,就得2个小时才能完成,如果专注的写20分钟就可以写完。

如果是学习有困难,做题时有难度,孩子因有畏难情绪,也会能拖则拖,磨洋工。这样的就需要实际帮助、辅导,弥补知识上的缺陷,培养学习能力。

追求完美,心理学上称为“橡皮综合症”,觉察一下父母是否追求完美,或者对孩子要求过高,观察孩子是否学习有压力,心情焦虑,怕出错,引导孩子接纳不完美,减少要求,正面鼓励。

分清作业是谁的事,觉察是不是因为自己的急躁催出了慢性子?把自主权还给孩子,放手让孩子为自己的事情负起责任。

看看孩子是不是被逼无奈、故意磨蹭,如果孩子写完学校作业,还有我们给布置的额外作业,孩子没有玩的时间,可能磨蹭就成了一种对策,不是快不起来,而是根本就不想快。孩子心想:我为什么要快点写,反正写完了还有,都没时间玩,我还不如慢点写,边写边玩。

关于孩子作业拖拉磨蹭,最重要的是要了解自己家孩子该行为背后的原因,然后关注于解决方案,在帮助孩子的过程中我们的态度和亲子关系很重要!挑战是机会,让我们一起利用这些挑战去培养孩子未来需要具备的品格和技能。

感谢您阅读“幼儿教师教育网”的《小孩做事情总是拖拉,怎么解决》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教育孩子的方法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睡前故事哄小孩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